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元宵節的時間篇一
20xx年的元宵節就要到來,各地都有舉辦燈會的習俗,在蘇州,舉辦燈會的時間和地點具體安排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xx年蘇州元宵節燈會時間和地點,歡迎大家閱讀。
方塔園春節元宵游園會
活動時間:20xx年1月18日-2月28日
活動地點:蘇州方塔古跡名勝區
活動票價:30元
報名方式:微信購票或現場購票
活動簡介
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盛會將于常熟方塔園上演,為虞城百姓獻上一道節日文化盛宴。春節元宵期間,常熟城市古跡名勝區管理處將推出“花迎春”春節元宵游園會。
活動詳情
活動亮點:
1、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的盛會將于常熟方塔園上演,為虞城百姓獻上一道節日文化盛宴。
2、整個游園會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通過游戲互動、許愿祈福活動等彰顯出現代江南名城文化品質,營造喜慶、吉祥、歡樂的節日氣氛。屆時,來到方塔園元宵游園會,游客可以在宋風神韻的氛圍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活動列表:
1、“火樹銀花”燈籠秀
時間:1月18日~2月28日
地點:方塔園
時間:20xx年1月28日至2月12日(兌獎時間:1月28日、2月1日、2月11日、2月12日上午9:00—11:00,下午1:30—3:30)
地點:方塔園
3、“金雞兆瑞 展夢方塔”新年祈福活動
時間:1月28日~2月12日
地點:方塔園
4、“春滿方塔”20xx年元宵游園會
時間:20xx年2月11日(元宵節)上午8:30~11:30
地點:方塔園
5、“童筆生輝”金靈隸書作品展
時間:2月8日~2月18日
地點:曾園水木清華堂
6、第二屆“藝苑新影”新人新作攝影展
時間: 2月20日~3月11日
地點:曾園瓊玉樓
8、圍棋系列賽事
地點:方塔園文華堂
內容:(1)常熟圍棋精英對抗賽 時間:2月12日上午
(2)常熟圍棋名人排位賽 時間:待定
活動攻略
具體地址:常熟市環城東路,靠近新顏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于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呂后病死后,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于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的時間篇二
20xx元宵節銀行放假嗎?銀行元宵節是不放假的,因為元宵節不是法定節假日。那么20xx年元宵節銀行上班時間是什么時候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xx年元宵節銀行上班時間_20xx年元宵節銀行上班時間。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銀行元宵節是不放假的,因為元宵節不是法定節假日。
20xx年元宵節是在周六,一般來說周六銀行的上班時間都是從上午9點到下午的4點左右。
一般銀行周一到周五上班時間為:
一般情況下銀行的開門營業時間在上午8點整、上午8點30分、上午9點整、上午9點30分這四個時段。最早不會早于上午8點鐘,最晚不會晚于上午9點30分。例如中國農業銀行工作日的上班時間為上午8點30分,而周末的上班時間為上午9點30分。
中國各大銀行的營業時間都有一定的自自主性,不盡相同,詳細的上班時間可以電話咨詢。
招商銀行95555
中國銀行95566
建設銀行95533
工商銀行95588
中信銀行95558
農業銀行95599
民生銀行95568
光大銀行95595
交通銀行95559
廣發銀行95508
浦發銀行95528
深發銀行95501
華夏銀行95577
興業銀行95561
中國銀行上班時間表:
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中午會關閉部分窗口;周六周日是從上午9點到下午4點,不提供對公業務辦理。
3. 農業銀行上班時間:
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30至17:00,星期六、星期日早上9:30至16:00。
農行中午的時候是否正常上班呢?實際情況是這樣的,一般的農業銀行中午都會上班,不過因為要吃中午飯的原因,會關閉一些窗口換班,僅留少數幾個窗口提供服務。
中國農業銀行上班時間與其他大型國有商業營業基本一樣,通常個人現金業務:早上9:00到下午5:00 ;對公業務:早上9:00-11:45,中午休息,下午2:00-5:00;遇到國慶、五一、大年初一都是集體放三天的。不過為了應急每個地區的個人現金業務都有一個網點是開著的。
4. 中國郵政營業時間:
全國統一,早上8:00,下午5:00。4:30開始就不辦理業務了,開始整理,有的地方會區分一下冬令時和夏令時。
5. 招商銀行上班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點30分到下午5點正
周六日:早上9點正到下午4點30分
6. 中國工商銀行上班時間:
個人業務:每周一至周日 早上9:00-下午17:00對公業務:
注:如果電匯的截止時間,會在下午下班的提前半小時內停止業務。
7. 中國建設銀行上班時間:
一般網點營業時間時8:00(或9:00)-17:30(或16:30),看各地的政府規定及本地城市的大小,自助銀行是24小時營業。
元宵節的時間篇三
20xx年的元宵節就要到來,在成都的小伙伴,是否想要了解燈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xx年成都元宵節燈會時間和地點,歡迎大家閱讀。
市區篇
成都大廟會
夜晚的大廟會是彩燈的天下,流光溢彩之間,不同類型的精彩表演,從舞臺演出、主題巡游到場地絕技,每天輪番上演。而對于吃貨來說,大廟會簡直就是逛吃逛吃的天堂!
時間:20xx年1月23日-2月12日
溫馨提示,成都本地寶微信可以查看武侯祠大廟會最新特價門票啦!微信搜索成都本地寶,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成都本地寶微信號(bdbchengdu),發送關鍵詞“m”即可搶票或者購買!
成都金沙太陽節
展覽分為“多彩的生活”、“法老的永生”、“眾神的守護”三部分,結合大幅的壁畫、豐富的文字以及大量的多媒體等輔助資料,為觀眾呈現一個真實的法老與神的世界。
時間:20xx年1月23日-2月12日,8:00—22:00
地點: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路2號門票:執行半價優惠40元一人
溫馨提示,成都本地寶微信可以查看金沙太陽節最新特價門票啦!微信搜索成都本地寶,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成都本地寶微信號(bdbchengdu),發送關鍵詞“金沙”即可搶票或者購買!
本屆熊貓燈會據說是歷年來投資最大,體量最大,燈組最多,水陸空全覆蓋的一屆燈會。將為大家帶來一場融合科技感時尚感體驗感為一體的新春視覺盛宴!
燈會由“新春節慶”、“歡樂大年夜”、“夢幻光影”、“國際熊貓”、“秘密花園”和“漫天星海”六大板塊組成,是中外文化元素的一次爭奇斗艷、炫異耀奇,也是傳統藝術和現代科技的一次精彩和鳴、雄渾交響。在游園賞燈的同時,還可以嘗美食、品非遺、購年貨,感受濃濃的年味。
時間:20xx年1月20日-3月12日
溫馨提示,成都本地寶微信可以購買熊貓燈會門票(全網最低)啦!微信搜索成都本地寶,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成都本地寶微信號(bdbchengdu),發送關鍵詞“滾滾2”即可搶票或者購買!
秀麗東方首屆花燈嘉年華
白天賞梅花、逛古鎮、看表演,晚上賞燈猜燈謎,超大的燈會展,融合萬株梅花特色風情,讓你滿目美景戀戀不舍! 隔著屏幕都能感到深深的震撼!
時間:20xx年1月1日-2月20日
地點:三圣鄉錦江大道濕地路秀麗東方園區
門票:目前是30元,但有的小伙伴去現場買的70元,所以票價需要您去之前打景區電話落實下喲。
交通:186路、899路、899路公交車在秀麗東方下車;31路、40路、133路在成都金港賽道站下車。
溫馨提示,成都本地寶微信可以購買秀麗東方特價門票啦!微信搜索成都本地寶,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成都本地寶微信號(bdbchengdu),發送關鍵詞“x”即可搶票或者購買!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1) 1) 絢麗的焰火將夜空點燃,帶給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當繁華落盡,時光流轉,對你情誼不曾改變,而幸福快樂也將伴隨著你直到永遠。預祝元宵節快樂!
2) 掛上燈籠,點亮紅燭,天空中禮花綻放,湯圓煮好,月上樹梢,一家歡聚鬧元宵,良辰佳節,天下齊慶,此時不能忘朋友,短信帶著湯圓到。祝元宵節快樂!
3) 元宵到,生活俏,吉祥之星為你繞,五彩花燈為你放,快樂之樹為你茂,好運之粥為你甜,幸運湯圓為你圓。祝你元宵佳節幸福盎然,快樂無極限!
4) 把真誠的米,磨成祝福的面,摻上甜蜜的糖,包上吉祥的仁,合成幸福的團,放進如意的湯,煮成美滿的霄,送給開心的你。讓甜蜜包圍你,吉祥呵護你,美滿溫暖你,團圓擁抱你。祝元宵節快樂!
5) 元宵節,送湯圓,愿你事業圓滿,家人團圓,總是遇到好機‘圓’;賞花燈,許心愿,愿你五谷豐登事業順,生活美滿步步高登;發短信,送祝福,愿你元宵節合家歡樂。
7) 元宵佳節龍燈鬧,收到祝福笑一笑;合家團圓真熱鬧,往日憂愁全都拋;朋友情誼很重要,常常聯系莫忘掉,愿你幸福生活樂逍遙。
8) 團圓一句話,帶著溫暖,開心一句話,帶著祝福,元宵一個節,帶著吉祥,花燈一片光,帶著喜慶,十五一輪月,送來圓滿,元宵佳節送祝福,祝你快快樂樂,平平安安。
9) 月光捎去我對你無盡的思念,湯圓送去我對你甜蜜的祝福;祝你的人生多姿多彩!生活甜甜蜜蜜!工作順順利利!身體健健康康!
10) 元宵節到了,送你一副對聯吧。上聯:湯圓,月圓,人圓,事事都圓;下聯:新春,初春,鬧春,處處生春。橫批:春常在人常圓。——元宵快樂!
11) 有花有月真娛人,桃紅柳綠不勝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煙花璀璨月如銀,滿街霓虹俊男女,片地歌舞慶良辰,發條短信與君享,福壽齊臨君家門。
12) 元宵佳節煮元宵,糯米皮料“粘貼”到如意,豐富內餡“搜索”到歡樂,在“祝鐵”鍋里煮一煮,就能用“寶碗”“回收”到“幸福”,請你品嘗一下,美好的滋味甜在口中,美好的感受蕩漾心頭!元宵快樂!
13) 這條短信有魔力,閱讀后一切的煩惱都“宵”去,所有的霉運都“宵”去,全部的苦難都“宵”去,獨留快樂與幸福。祝你元宵節快樂“宵”遙!
14) 元宵節到了,把開心包在元宵里,愿你吃著元宵,笑容掛在臉旁;把幸福放在花燈里,愿你賞著花燈,幸福圍在身旁;把祝福融入手機里,愿你看著短信,話語響在耳旁:元宵節快樂!
15) 把溫暖的祝福,平安的問候,健康的心愿,溫馨的心情,團圓的吉利,化作一條萬能祝福,在元宵這個幸福時刻,送到你面前,愿你看到是福氣,讀出是喜氣,事事有運氣,天天有財氣。
元宵節的時間篇四
20xx年的元宵節就要到來,對于身處貴陽的小伙伴來說,應該都想知道燈會具體的時間和地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xx貴陽元宵節燈會時間地點安排,歡迎大家閱讀。
1月28日(大年初一)開始,貴陽市各地將陸續啟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化活動,為市民送上一份份春節“文化大餐”,讓市民熱熱鬧鬧過春節。
1月29日(正月初二)至2月2日(正月初六)的10:00至16:00,貴陽孔學堂春節文化廟會進行年俗文化集萃展演,以主題日的方式,展演以貴陽為主的特色年俗文化和傳統文化節目,并舉行“春立家訓”傳統文化道德規范教化活動。主辦方將每天發放10000張入場票,市民可憑有效身份證到商場、銀行、超市等各網點,或通過孔學堂官網、貴陽孔學堂微信公眾號免費領取。
1月31日(正月初四)19:30至20:00,20xx觀山湖燈會廟市活動將在西南國際商貿城舉行亮燈儀式。1月31日(正月初四)至2月11日(元宵節)的18:30至22:30,市民可在此欣賞到目前國內燈會中體量最大的創意燈組“半山半水滿城花”,以老貴陽風情和新貴陽風貌為創作題材、以最前沿的彩燈制作工藝和高科技相結合打造的超大體量“燈王”等。
首屆貴陽市春節花市活動目前已經啟動。活動主會場設在烏當區羊昌花畫小鎮,2月11日(元宵節)前,市民可免費參觀約15萬平方米的花卉苗木示范生產基地,在超過6000平方米的花卉超市觀賞購買180余個品種花卉,其中部分品種首次在貴陽展示。
此外,各區(市、縣)也將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
修文縣將于1月28日(正月初一)在縣體育館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游園活動,于2月9日(正月十三)在縣體育館開展“我們的節日”——第七屆元宵花燈展演。
清鎮市將于1月29日(正月初二)在清鎮市人民廣場舉辦“我們的節日”——新春“武術展演”、“猜謎語、對對聯”活動,1月30日(正月初三)還將舉行廣場群眾文藝演出。
開陽縣將于2月1日(正月初五)至2月2日(正月初六)在縣體育館舉辦象棋、圍棋擂臺賽,于2月4日(正月初八)在縣體育館舉行“我們的節日”——第38屆燈謎游藝會及趣味體育競賽活動、春節龍花燈群眾文藝游演。
息烽縣將于2月6日(正月初十)在縣體育場、縣文化活動中心舉行第十一屆“百龍千鼓萬人鬧新春”舞龍舞獅花燈展演。
花溪區將于2月9日(正月十三)下午12:30在花溪公園音樂廣場舉行“我們的節日”——20xx年春節“民族民間歌舞大聯歡”活動。
觀山湖區將于2月10日(正月十四)在中鐵逸都舉行“我們的節日”——鄰里攜手·歡度元宵文藝匯演。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的時間篇五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國的情人節
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鐘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吃元宵
說起湯圓,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掌故。話說袁世凱稱帝遭到舉國反對,手下逢迎者引《巴陵縣志》說圓、元語同,又有完了義,說元宵諧音袁消,乃詛咒之詞。袁聽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湯圓。但這個傳說一直未見文字依據。袁世凱垮臺后,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
觀 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猜燈謎
猜燈謎是一項妙趣橫生的游藝活動。燈謎起源于西漢的隱語,后發展成為民間謎語,又叫打燈謎。
據記載,在南宋,猜燈謎就已經成為元宵節的一種游戲方式了。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云: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這藏頭隱語,即是謎語。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稱為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歡迎。
我國民間所產生的燈謎浩如煙海,千變萬化。人們有時用像老虎一樣難以射獵來形容謎語難猜,因而燈謎又稱為燈虎,其中用文句作謎面的叫文虎,用詩句作謎面的叫詩虎,猜謎就叫射虎或打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并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秋千、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節日的氣氛更加熱烈。如今,民間猜謎已不限于元宵,有的地方平時朋友相聚也會猜上一陣子燈謎,猜謎已成為人們日常文化娛樂的一種形式。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并趨并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于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后再用繩索縛于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