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一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比較好理解,如何在教法上有些新的突破 ? 我認真鉆研了課文,發現有幾處亮點可以讓學生用在自己習作的時候。于是我便把本文的學習定位在:從本文看對自己習作的借鑒作用。
上課了,在學生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后,我便提出了問題:“這篇課文中的什么地方我們可以在寫作文的時候借鑒?可以從文章的結構來說,可以從文章的用詞譴句來說,也可以從開頭結尾、題目來說 …… ”同學們深思后,紛紛發言。
一同學說,課文結尾“第二天我醒來時,天已經放亮了。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可以用在寫自己出去游玩時的第二段,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又一同學補充,其實結尾是對題目的照應,因為全文沒有一個地方寫彩色的翅膀,直到結尾才提到。學生找的很準,這的確是文章的一個亮點:結尾點題。我順勢讓學生思考這樣做的好處,學生歸納出:總結全文,也可以緊扣題目、和題目形成照應,同時也讓文章得到升華。
又一生站起,讀到“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說這一段描寫的很仔細,可以用在我們分享勞動果實的時候。這是一段對動作的細節描寫,讓我們看到了戰士們品嘗這來之不易的西瓜的興奮與激動。我鼓勵學生背下這一段。
一生說“前面幾段有些吊我們胃口,因為前面一直說有個盒子,可盒子里有什么沒告訴我們們,等知道裝的是昆蟲了,可為什么帶昆蟲又沒有寫,直到十一、十二段才清楚。”學生已經能感覺到作者設置懸念的寫法,這可以引起我們閱讀的興趣。
學生說的這三個方面,恰恰是本文在習作方面最值得借鑒的地方,學生都說到了。
語文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我覺得不僅僅是要把一篇課文理解了,還要讓學生從課文中學到自己作文的點滴方法技巧。不同的課文,在備課時找準它的閃光點――最值得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上課及時滲透。
需要改進的地方:由于用一節課就完成了教學,課前讓學生預習,估計部分學生應付了事,在做練習時,一些課文里面的詞語搭配,不知道如何做。看來,把課文讀熟是后面的學習的基礎。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二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一篇老課文,一年前我也曾教學過該課,但說句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這類課文,所以教過也沒留下什么特別深的印象。
事隔一年后的今天,當我又一次教學此課的時候,或許是年齡增長的原因,我對這篇課文有了新的認識和別樣的感受,教過以后,感覺效果不錯,現將一點做法記錄如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后,我讓學生找出令人感動的句子,體會邊防戰士熱愛海島,扎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學生很快就能把感人的地方找出來了,但怎樣才能體會出感情呢?首先我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其次我通過體驗與想象豐富學生的感受。“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段文字,我不僅讓學生從戰士嘗瓜的動作中體會戰士們對島上結的第一個西瓜的珍愛,還讓他們邊學著嘗瓜的動作,邊想象戰士們嘗瓜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嘴里是怎樣嘖嘖贊嘆的,體會他們為了西瓜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這西瓜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啊!朗讀是體會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學生朗讀的指導一直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這節課中孩子們有了這樣的感受,學生們再讀出來時就自然有滋有味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戰士小高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所以我讓學生充分讀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多讀幾次,并在旁邊做上批注,寫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從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卻緊緊地抱著一只紙箱子。“緊閉著嘴唇,兩眼直發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緊閉了,臉色比先前還難看。”一句中體會到因為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后晃蕩,小高擔心紙箱被損壞,另外紙箱里裝著的小昆蟲,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護它們。而且小高在暈船,身體極不舒服的情況下緊緊抱著紙箱的;有的孩子從“兩年前,戰士們來到荒蕪人煙的小島上,壘出“海島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沒有昆蟲授粉,一個西瓜也沒有結。今年戰士們用人工授粉,結出小瓜,誰知又被暴風雨襲擊。那個唯一殘存的小瓜在戰士們精心的照料下,才結出了第一個大西瓜。”中體會到戰士們為了西瓜的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它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有的孩子從“好像一股甜絲絲的甘漿,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中體會到這個西瓜是戰士們對祖國、對小島無限熱愛的結晶,是戰士們在艱苦的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美好果實;還有的孩子從“我就不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寶島,會不愿在這里安居樂業。”中體會到戰士相信小昆蟲會在島上愉快地生活、勞動。
看!孩子們的體會多深哪,我不僅為邊防戰士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懷而感動,更為我的孩子們的深刻理解和獨到的感受而喝彩!
首先我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
其次我通過體驗與想象豐富學生的感受。“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段文字,我不僅讓學生從戰士嘗瓜的動作中體會戰士們對島上結的第一個西瓜的珍愛,還讓他們邊學著嘗瓜的動作,邊想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象戰士們嘗瓜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嘴里是怎樣嘖嘖贊嘆的,體會他們為了西瓜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這西瓜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啊!當然,朗讀是體會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學生朗讀的指導一直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想,有了這樣的感受,學生應該能夠讀出感情了。
首先我通過關鍵字詞的理解幫助學生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
其次我通過想象與體驗豐富學生的感受。“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象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這段文字,我不僅讓學生從戰士嘗瓜的動作中體會戰士們對島上結的第一個西瓜的珍愛,還讓他們邊學著嘗瓜的動作,邊想象戰士們嘗瓜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嘴里是怎樣嘖嘖贊嘆的,體會他們為了西瓜生長付出了許多心血,這西瓜凝結著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啊!
當然,朗讀是體會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學生朗讀的指導一直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件事,有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想,有了這樣的感受,學生應該能夠讀出感情了。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三
“觀照”是佛家用語,是五大智慧之一,指“靜觀世界以智慧而照見事理。”是“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之意。而文學批評中常用變換角度審視的方法,幫助讀者對作品進行深入領悟,將其引入語文課堂,是否可以改變小說閱讀中一成不變的“背景交代—情節梳理—形象分析—語言揣摩”套路呢?課文三千六百多字,是日常閱讀量(千字文)的兩三倍,必須一個課時完成;初三學生的小說閱讀知識早已具備,小說閱讀經驗已然不少,我便由此作了一個嘗試,感覺此課教學還是頗為成功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結構清楚,主線分明。圍繞如何看待“香菱學詩”的圓心,展開豐富的多維觀照,深入的文本對話。一個“主問題”串起方方面面,絕不旁逸斜出。
二、資料翔實,運用到位。深入理解文學名著對十幾歲的中學生是很困難的,教師必須在事先研讀的基礎上,掌握最管用的資料,或者將資料轉換成中學生能接受的方式,以供其在閱讀阻塞處當鑰匙用,方可幫助學生釋疑解惑。
三、尊重個性,鼓勵體驗。文學作品閱讀最是見仁見智的.,讀者往往在變換角度中有自己獨特的發現,這也需要教師給予極大的尊重與包容。只要合情合理,都應該被肯定。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四
我認真鉆研了課文,發現有幾處亮點可以讓學生用在自己習作的時候。于是我便把本文的學習定位在:從本文看對自己習作的借鑒作用。
……
”同學們深思后,紛紛發言。
一同學說,課文結尾“第二天我醒來時,天已經放亮了。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可以用在寫自己出去游玩時的第二段,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又一同學補充,其實結尾是對題目的照應,因為全文沒有一個地方寫彩色的翅膀,直到結尾才提到。學生找的很準,這的確是文章的一個亮點:結尾點題。我順勢讓學生思考這樣做的好處,學生歸納出:總結全文,也可以緊扣題目、和題目形成照應,同時也讓文章得到升華。
又一生站起,讀到“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說這一段描寫的很仔細,可以用在我們分享勞動果實的時候。這是一段對動作的細節描寫,讓我們看到了戰士們品嘗這來之不易的西瓜的興奮與激動。我鼓勵學生背下這一段。
一生說“前面幾段有些吊我們胃口,因為前面一直說有個盒子,可盒子里有什么沒告訴我們們,等知道裝的是昆蟲了,可為什么帶昆蟲又沒有寫,直到十一、十二段才清楚。”學生已經能感覺到作者設置懸念的寫法,這可以引起我們閱讀的興趣。
學生說的這三個方面,恰恰是本文在習作方面最值得借鑒的地方,學生都說到了。
語文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我覺得不僅僅是要把一篇課文理解了,還要讓學生從課文中學到自己作文的點滴方法技巧。不同的課文,在備課時找準它的閃光點――最值得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上課及時滲透。
需要改進的地方:由于用一節課就完成了教學,課前讓學生預習,估計部分學生應付了事,在做練習時,一些課文里面的詞語搭配,不知道如何做。看來,把課文讀熟是后面的學習的基礎。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五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讀課文。圍繞著本單元的主題:“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和學習要點:“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基于略讀課文的特點,在教學本課時,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從課題入手。與以前所學課文相比,本課的課題的含義十分豐富,學生很難一眼就看出作者以此為題的用意,在課題中設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課堂結束時進行回顧,這樣的設計,對提高學生的讀書能力是很好的。
然后,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了解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緊接著,結合以前所學課文,了解小島的荒涼,偏僻以及小島重要的地理位置,為學習下文“戰士們熱愛小島”做了鋪墊。
最后,依托文本,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從戰士們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中感悟戰士建島、愛島的深情。
語文教學,“讀”與“寫”是有機統一的,讀是理解,是吸收,是內化,寫是表達,是展示,是外顯。語文教學,不僅要在讀上下功夫,更要在由讀到寫上下功夫,課文中的“吃西瓜”細節描寫很有特色,課堂上,學生也模仿著以《吃xx》為題,進行仿寫。相信如果我們堅持“一課一得”,持之以恒,學生的讀寫能力自然能有所提高!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六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比較好理解,如何在教法上有些新的突破?我認真鉆研了課文,發現有幾處亮點可以讓學生用在自己習作的時候。于是我便把本文的學習定位在:從本文看對自己習作的借鑒作用。
上課了,在學生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后,我便提出了問題:“這篇課文中的什么地方我們可以在寫作文的時候借鑒?可以從文章的結構來說,可以從文章的用詞譴句來說,也可以從開頭結尾、題目來說”同學們深思后,紛紛發言。
一同學說,課文結尾“第二天我醒來時,天已經放亮了。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只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可以用在寫自己出去游玩時的第二段,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又一同學補充,其實結尾是對題目的照應,因為全文沒有一個地方寫彩色的翅膀,直到結尾才提到。學生找的很準,這的確是文章的一個亮點:結尾點題。我順勢讓學生思考這樣做的好處,學生歸納出:總結全文,也可以緊扣題目、和題目形成照應,同時也讓文章得到升華。
又一生站起,讀到“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說這一段描寫的很仔細,可以用在我們分享勞動果實的時候。這是一段對動作的細節描寫,讓我們看到了戰士們品嘗這來之不易的西瓜的興奮與激動。我鼓勵學生背下這一段。
一生說“前面幾段有些吊我們胃口,因為前面一直說有個盒子,可盒子里有什么沒告訴我們們,等知道裝的是昆蟲了,可為什么帶昆蟲又沒有寫,直到十一、十二段才清楚。”學生已經能感覺到作者設置懸念的寫法,這可以引起我們閱讀的興趣。
學生說的這三個方面,恰恰是本文在習作方面最值得借鑒的地方,學生都說到了。
語文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我覺得不僅僅是要把一篇課文理解了,還要讓學生從課文中學到自己作文的點滴方法技巧。不同的課文,在備課時找準它的閃光點――最值得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上課及時滲透。
需要改進的地方:由于用一節課就完成了教學,課前讓學生預習,估計部分學生應付了事,在做練習時,一些課文里面的詞語搭配,不知道如何做。看來,把課文讀熟是后面的學習的基矗。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七
1.
我們在第一單元欣賞了大自然綺麗的風光,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面對如詩如畫的風景,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感到無比自豪!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卓越才能讓我們佩服。季羨林身在德國對祖國母親無限眷戀讓我們感動。而駐扎在海島上的邊防戰士,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也表達著對祖國海島的熱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沙,走進海島,去了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__《彩色的翅膀》(復習學過的知識,引出本節授課的內容,第一單元主題是熱愛大自然,第二單元主題是熱愛祖國,再次提醒學習單元的主題。)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后我隨機問學生: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說,翅膀為什么是彩色的?)問得好,會思考的學生才會學習,讓我們帶著問題,看一下這篇略讀課文的鏈接語,請同學們默讀,從中找出來學習這篇課文的要求。同學們很快的就找出來了,一是想一想小高為什么要把昆蟲帶往寶石島?二是交流讀完課文后的感受。我又為學生添加了一個問題,這是一篇記敘文,我們學習記敘文要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讀完課以后,你還要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現在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就有四個問題要解決。一是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兒?二是小高為什么把小昆蟲帶但海島上來?三是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感受?還有你們剛才提出的問題,翅膀為什么是彩色的?(把知識問題化,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學習的目標,閱讀文本解決這幾個問題)
首先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同桌分段讀,注意互相糾正字音,個別詞語不懂得要畫出來,讀完以后,進行交流,如果還不懂,就可以向班內其他同學提出。結果同學們讀完課文之后,沒有同學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也許是因為有老師在聽課的緣故吧!我就把“氣氛、暈船、拖蔓”這幾個詞寫在黑板上,讓兩個學生(3號、4號)站起來讀一讀,結果他們都讀錯了。所以在糾正過這兩個字的讀音后,為加強記憶我又讓學生用上兩個詞說一句話。一個學生說的非常好:“在這非常融洽的氣氛中,只見她緊閉著嘴唇,不說話,靠著欄桿,他原來是暈船了。”(學以致用、略讀課文也不可忽視詞語的學習個積累)
解決了字詞問題后,我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再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標要求高年級學生要會快速瀏覽文章,要能概括文章的意思)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讓學生學會概括文章的方法。我先讓學生找出本課的人物,再看他做了什么。最后有兩三個學生把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了。(海防戰士小高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把小昆蟲帶到海島上來,為海島瓜果蔬菜授粉的故事。)之后我隨機又問了一個問題,小高是怎樣把小昆蟲帶到海島的?學生很快在文中找到了關鍵語句,就是寫小高把大提包扔在一邊,把小紙箱抱在懷里邊的那句話,并且從這句話中讀出了小昆蟲在小高心中地位很重要,愛小昆蟲就是愛海島啊!
接下來思考戰士小高為什么要把小昆蟲帶到海島上來呢?我發現每組的一號和二號同學馬上就找到了答案,但是其他同學還在猶豫,于是我讓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短短兩分鐘之后,每個小組的同學都明白了原因。(不可小看合作學習,兵教兵效果顯著)
那么,讀過這篇課文以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要求學生,在文中找出關鍵語句并且畫出來,把自己的感受在旁邊批注,一會兒和大家分享。(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這是本單元導讀中的一個學習要求)然后就圍繞著站邊防戰士愛海島,在文中找出來有關的語句,學生邊讀邊體會,尤其是品嘗西瓜那一段,連連“捏”“聞”“咬”等一系列動詞,邊讀邊做動作,深深體會到了海島戰士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愛。
最后,我又問同學們:小高帶來的小昆蟲,現在怎么樣了呢?孩子們一下子就在文章的結尾處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文中有一句話大概是這樣說的,這些可愛的小精靈正在窗玻璃外邊扇動著它那對美麗的翅膀(身邊沒課本,想不起來原句咋說的)。可見這些小昆蟲就像我們海島戰士一樣,已經在海島上安居樂業了。現在同學們明白課題中“翅膀”為什么是彩色的呢?不單單是蝴蝶等小昆蟲的翅膀是彩色的,他們的生活也將會是彩色的,他們的愿望也會是彩色的,他們美好的明天也會是彩色的。
也正是這一代代熱愛海島的戰士們,他們扎根海島,建設海島保衛的海島,讓海島的天更藍,水更美,人也更幸福,我相信,可敬的邊防戰士,一定會實現他們美麗的愿望,迎著朝陽,帶著彩色的翅膀,綻放出奇異的色彩。
讓我們想一想,通過一代代海島戰士的努力,現在寶石島是怎樣一番新景象呢?請拿起手中的筆,把你想象的寫出來吧。(可以寫三五句,也可以三五行,還可以寫三五百字哦)
反思: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以學生自學為主,整節課教師起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也許是小組合作機會太少了,也許是學生手中沒有導學案,也許是沒有給她們在課堂上積分,總之我感覺沒有平時在課堂上積極性高。整節課卻沒有給他們上臺展示的機會,孩子們正是愛展示、愛表現的年齡,要多給他們機會,提供舞臺讓學生盡情展示,不應該忽略這一點,這將是今后我努力的方向。我認為本節課安排的內容還是非常合理的,感覺以前上課時安排的內容往往不太連貫,而本節課我注重了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過渡,銜接非常緊密。每一次上課都會有不少的收獲,我相信只要堅持反思自己課堂上出現的問題,一定會上出一堂精彩的語文課來。
彩色的翅膀教學反思篇八
《彩色的翅膀》,一個很美的課題。課文講述了一群可愛的士兵在祖國的寶島上克服重重困難,愛上海島,建設海島的故事。這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讓人不能不為士兵們的淳樸、純凈所感染。
這課的教學目標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了解海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邊防戰士艱苦的生活條件。第二,細讀課文,從戰士們的言談、行動中,體會邊防戰士對祖國海島的真心熱愛之情。
當然,戰士們對西瓜的特別感情其實是對祖國寶島的熱愛,他們是為了讓祖國海島能美麗富饒起來,這也就是對祖國的真摯的熱愛。上好這堂課,也就要帶著孩子們走進戰士們的內心境界,去體會他們美好的心靈。最終我決定還是從孩子們的喜好出發進行這課的教學。
首先,讓孩子們分組自學課文,讀讀畫畫,批批注注。交流的時候,我同樣從引導孩子們從他們最喜歡的片段的入手。沒想到,孩子們最喜歡的片段也是戰士們的嘗瓜會。順理成章,我帶著孩子們細細品讀了嘗瓜會的幾個句子,并讓孩子們學著戰士們的樣子“嘗嘗”西瓜。除了帶著孩子們聲情并茂地朗讀外,我還讓孩子們展開想象,戰士們品嘗著西瓜,想到了什么呢?并讓孩子們動手寫一寫。孩子們的聯想很豐富,很自然的,孩子們想到了海島的未來,其中不乏對海島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最后,孩子們一起去了解了這個西瓜的來歷,并簡要了解了戰士小高帶昆蟲的原因和帶昆蟲的過程。
這是篇非常美麗的課文,但是我覺得自己的課堂中缺乏一種情趣,一種享受美麗的情趣,因為我沒有把這篇課文所展現的美讓孩子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