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三初三篇一
炎炎夏日,蟬在樹上“知了知了”地唱著歌,太陽毫不客氣的想把這地方給蒸發掉,大地如蒸籠般散發出咄咄逼人的熱氣。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個時刻,我們走在夏日的末尾,正迎著秋風再次進入了學校,走進初三13班這個新的班集體。古人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要想學習好,那么就從班級環境開始。
所以,我們開學的第一件就搞衛生,雖然教室在之前已經被人打掃了,不過我們是這個班的新主人,那么打掃應該算是我們對他的“見面禮”吧!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汗水打濕了衣服,把班級的環境弄整潔。在這里我要代表全班同學感謝當天搞衛生的每位同學和之前幫助我們搞衛生的人。
花樣的青春,只為班級而飛揚!21世紀,作為現代學生,我們應實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在教師節前夕,各個班級都在緊湊地準備著籌劃以教師節為題的黑板報。在此,我代表全班同學表揚以宣傳委員李嘉莉為隊長,朱艷芬,梁韻莉,陳肖茵等人組成的板報小組。他們爭分奪秒地籌劃著黑板報的設計,剛剛進入新班級,盡管彼此都還陌生,但是他們卻表現出氣勢強勁的想為班級爭光的決心,團結精神和無私奉獻。他們自己先提供板報工具,為了更快更好的籌劃黑板報。在緊張的學習任務下他們仍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利用下課的時間以及晚修前半個小時為黑板報“添鹽加醋”。他們的小組人數并不算人多,但是他們都分工合作,每一位都拿出自己的想法與能力,大家一起交流討論。這體現出小隊的團結。天氣的炎熱并沒有阻礙他們的想為班級爭光的那份決心。汗珠從臉頰不斷地滑落,站久了腿感到麻木酸痛,這是他們付出的代價,而回報就是在汗水與辛勤勞動灌溉下,黑板報的趣味盎然,金碧輝煌。
教師節當天,科任老師都收到了科代表們的禮物,雖然禮物并不貴重,但老師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班級主題班會也是值得一提的,當天全班同學都很積極,從中看出同學們對小學和初中老師的尊重和感謝.每位同學都在小小的卡片上寫下了對老師們祝福與回憶起老師們高大的背影。同時也要感謝班會主持人梁幸成,劉菲與上臺的同學的傾情演出。
最后,我在這里再一次感謝上面為班級做出貢獻的每位同學.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輝煌的班級。
初三初三篇二
初三是我們努力拼搏的一年,初三是褪去了初一的.羞澀,也沒有了貪玩之心的一年,初三更是人生的轉折點。
在以后的日子,它是酸甜苦辣,面臨著這挑戰,也許我會緊張,但我要克服。
初三的味道是酸的,六月的陽光是火辣辣的,我坐在教室里就像一個大蒸爐兒,讓我想起爸爸媽媽他們晚上回到家筋疲力盡的樣子,我的鼻子酸了一下,他們也和我一樣背著讀一樣的太陽烤著,他們雖然都很疲憊,但是他們沒有一次的抱怨,可我的心里明白那就是初三的味道啊。
初三的味道是苦的,那苦的滋味兒就像濃濃的苦咖啡,那天晚上我的作業非常多,寫到了深夜,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一睜眼已經起晚了的,我非常著急,因為今天模擬考試還要繼續上課,這苦為只為那一天的戰斗做準備,這就是初三的味道。
初三的味道是咸的,因為疫情大家都要戴口罩,我一直都很好奇汗水是什么味道,在那夏天的炎熱,我的一滴汗滴到了我的嘴邊,我品了品,那汗水是咸的,這就是初三的味道。
初三的味道是甜的,那天的小測中我取得了滿意的成績,回家的路上感覺心里甜甜的,回到家中餐桌上已擺上了香噴噴的飯菜,那天便是甜上加甜,那味道或許是成就感,那味道只有我心里最明白,就像吃了蜜一樣,一天的學習累感覺也值得了,這就是初三的味道。
初三就是這樣,風雨交加,時而萬里無云,時而烏云密布,它決定著你的一些路,我們老師曾說過:“不苦不累初三無味,不拼不博初三白活”真的就是這樣,初三的味道讓我感悟頗多。
初三初三篇三
大量的練習,大量的作業,大量的學習。不斷地擠壓著我。連呼吸都是那么急速,然后,閉上雙眼,深呼吸一口后,又繼續思索這道數學題的解題方法。當自己終于可以躺在床上,蓋上被子時,嘴里依舊背誦政治、語文。
也因為如此,從辛苦中獲得更多的,是“快樂”。正面對素未相的數學題、“一望無際”的語文文章等等,讓我頭疼。但是我能從中發現不一樣的快樂。
我最近學了一課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文章很長,而且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自然學起來,就不禁感覺到辛苦。老師在講課時,免不了會加快速度去分析課文,我一旦分心,哪怕是一秒鐘,就會聽不見老師所說的很多東西。一節課內不僅要忘卻專心致志所帶來的勞累和長時間帶來的煩悶。或許一節課下來,真正理解到的并不多,還需要自己去理解。真正辛苦在于在沒有人的幫忙下去學習。可是,每次當我放棄了課后的休息時間去學習,都要經過一番思想上的斗爭,最終還是繼續去學習。當完成這個學習任務后,心里不禁會有一陣成就感,這是一種“不一樣的快樂”。
不只有語文,英語方面也有同感,每當學會了一個單詞一篇課文,心里不免會有不一樣的快樂。
這就是我的苦樂交融的初三生活。就如同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中的道理差不多,我有我的“業”,我已經做到“敬業”了,不知不覺中,“敬業”中就伴隨著“樂業”,有了這樣的“不一樣的快樂”,讓我以后的學習,更富有動力!
初三初三篇四
烈日的強光在云角邊傾瀉而下,使葉片上泛起層層熒光,高溫迫使我和外出買菜的外婆滿頭大汗。在這烈日的催促下,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外婆的聲音在耳后響起孩子,你慢點走,為此我停下來腳步。
你慢點走,小時候,在稻田里,在老屋后,我似乎也對外婆說過這句話。
那是一個豐收日,我屁顛屁顛地跟著外婆去田里把剩下的稻穗抱回家。稻香旖旎,豐收的喜悅在空氣中蔓延。這涼涼的秋風呀,穿過樹葉,跨過頭頂,在外婆的青絲上打著旋兒。那時候,外婆還很健碩,頭發不白,背也不駝,歲月還沒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一身碎花衫,闊腳褲,一手抱稻穗,一手拉著我,走起路來,那叫一個腳下生風。
我邁著小短腿,楞是跟不上外婆的步伐,幾乎是被她拖著跑,于是嚷道:外婆,你慢點走。
外婆聽了便慢下來,拍拍我的頭,好,我背你,蹲下身,讓我爬上她的背,然后又搖搖晃晃地站起來,站穩后,便快速而平緩地前進。
明明早已是涼爽的秋天,而我在外婆的背上卻絲毫不覺得。仿佛她的血液已經透過我們兩人的肌膚,滲入我的血液中,我的心里一陣暖意。風又吹起,外婆的青絲像狗尾巴草撓著我的臉,癢癢的。外婆就這樣背著我走,走過一畝畝農田,走過一個個豐收日,走過我的童年。
如今呢,我上了初中,而外婆也老了,白發繞在耳邊,背有點駝,歲月殘酷的在她臉上留下了記號,原本矯健的腳步也變得遲緩。孩子,你慢點走這聲音熟悉卻又令人心酸,我為外婆攬下她手中的重物,牽著她的手慢慢朝家里走去。
你慢點走沒有多少音節,沒有很多絮叨。這種聲音只是孩童對長輩的依賴和老人對晚輩關懷的渴望。這份親情摯愛藏在點滴的付出中,在細致的陪伴中。歲月漸長,可幼時溫暖的回憶未變,我和外婆之間的愛也從來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