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麗的騰沖篇一
每年暑假,爸爸媽媽都會帶著我去旅行。今年,我們的目的地是云南騰沖。
8月3日的中午,我們便出發了。在飛機上的時候,中途好幾次遇到了汽流,飛機顛簸地很厲害,我們都嚇壞了。不過還好有驚無險,坐了一下午的飛機,終于安全抵達了保山機場。
在云南的這6天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個地方。
第一個是國家4a級景區“勐馬娜西珍奇園”。
話說這個珍奇園里還真是寶貝多啊!你們知道什么是玉化樹嗎?就是樹木經過了好多好多年,風化變得像玉一樣光滑、晶瑩剔透,手摸上去冰涼冰涼地,像玉一樣地細膩光滑,太美了!還有好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有像恐龍的,有像雞的,還有像是一個人在拜佛的,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珍奇園里還有好多玉石的原石塊,這些原石塊外表看著是一塊塊黑乎乎的大石頭,里面呀可都是美麗的翡翠呢!連這里的竹子都和我們那兒長得不一樣,特別高,特別粗,長出來的竹筍特別得胖,就像一個個小胖娃,被一層層的小棉襖包裹著,好可愛啊!
第三個便是熱海了。這里有好多溫泉,大大小小隨處可見。溫泉水溫高達95——100度,一個個都冒著熱氣,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濃濃的硫磺味。我們買了好多雞蛋,放到溫泉里去煮,居然真的都煮熟了。我還吃了好幾個呢,哈哈!
對了,云南騰沖這里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雨水特別多。每天都會下雨,不過是陣雨,一會兒暴雨傾盆,一會兒又陽光明媚。
這里可真是一個奇特美麗的好地方!
美麗的騰沖篇二
“七彩云南,溫泉之鄉!”各位游客朋友,歡迎大家到騰沖熱海來觀光游覽。各位朋友可能知道,中國的溫泉有20__多處,幾乎遍布全國各地,所以號稱“溫泉之鄉”的市縣隨處可見,但是像騰沖熱海這樣面積之廣、泉眼之多的卻十分罕見。騰沖熱海就位于騰沖縣城西南20千米處,其溫泉群的面積為9平方千米。由于騰沖熱海處于印度和歐亞兩大板塊的邊緣,因此在這里有眾多的休眠火山。火山活動之后這里的巖漿的水蒸氣通過裂隙上涌,最后就形成了騰沖獨特的地熱景觀。20__年,保山市騰沖縣火山熱海旅游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各位游客朋友,騰沖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地熱區之一。據統計,這里有較大的氣泉、溫泉群共80余處,其中14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t以上,您可以隨處看到呼呼噴涌的熱泉。這些熱泉按照化學成分又可分為碳酸泉、硫黃泉、硫酸泉等。其中在碳酸泉和硫黃泉區域是草木茂盛,一片青綠;在硫酸泉區看到的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面,這里地表沙石裸露,寸草不生,是人們不敢涉足的一個天然“禁區”。
騰沖是名副其實的溫泉之鄉,這里的地熱分布在全縣各地,按照它的區域、構造、方向,一共可以分成東、中、西三個泉水地帶。我們先來說說東帶,東帶北起大頭河,南到龍文橋;中帶是從黃瓜箐到黑石河這一帶;而西帶主要指的逝永河和緬箐河谷地區。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景區參觀游覽吧!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著名的“大滾鍋”了。這個大滾鍋指的就是我們的眼前的這個形似八卦的熱泉了。大滾鍋是騰沖地熱最著名的景觀之一,大滾鍋又稱“一泓熱海”,因盛產硫黃,又稱硫黃塘,直徑大概為3米,水深度大約為1。5米,里面一共有三個噴水孔。大家走到這里是不是感覺腳底有點熱呢?熱就對了,大滾鍋的水溫可是將近971。據說曾經有一頭黃牛摔了進去,幾十分鐘后撈起來就成了美味佳肴了,所以這里是不能泡溫泉的。雖然不能泡溫泉,但是我們可以用大滾鍋水來泡腳,這對我們的身體也是十分的有益,不過大家一定要記得摻點涼水,否則腳丫子就煮熟了。
在這里我們可以來這里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關東煮”。這個熱泉不僅叫作“鍋”,當地人還真的把它當作鍋來用。他們常常會在旁邊將玉米、雞蛋、花生放人鍋內煮食,生雞蛋只需要五分鐘就可以煮熟了,其他食物則是立刻可以取,如果大家不信我們也可以用生雞蛋來這里試一試!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繼續前行!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黃瓜箐了!黃瓜箐最有名的就是“蒸汽床”。傳聞說在熱泉進行“蒸汽浴”,可治療各種疑難怪病。聽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躍躍欲試了呢!那么這個蒸汽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可以在這里冒氣的面鋪上碎石細沙,再蓋上5公分厚的松毛,最后再墊上一張草席,這就是“蒸汽床”了。睡在這樣的一張“床”上,蓋上毯子,不到半小時,我們的皮膚就會變得紅潤,接著再到熱泉洗一洗,對全身都起到了一個放松的作用。
除此之外,這里地熱露出的泉水、氣體里面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對多種疾病有明顯療效,大家也不妨親自感受一下。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處十分有特色的泉水,這個泉的名字我先保個密。不知道大家還不記得《西游記》里面的一幕,師徒四人在前往女兒國的時候喝了一下女兒國的水,然后就懷孕了,當然這里的水不是女兒國的那處水,但是卻是有異曲同工之處。據說喝了這井里的水就可以懷孕,所以想要孩子的游客不妨來這里試一試。正是因為有這個說法,我們就把它叫作“懷胎井”。大家可以看到懷胎井一共有兩個泉眼,所以人們又把它叫作龍鳳井。龍鳳井水的溫度大約是80^0,在里面含有許多種微量元素,有調節神經系統興奮、抑制心理平衡的作用,還有促進新陳代謝、舒張血管、調節內分泌等作用,所以自古就有“神奇妙方”的美譽。
各位游客朋友,看了這么多的水,我想大家一定想看看山了吧!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歷史最悠久的來鳳山,個頭最高、年紀最輕的打鷹山,我們還要參觀騰沖形貌最美的一處火山^順江“姐妹湖”,這是一對相鄰的火山口積水而成的“眉眼兒”,它們就像一對孿生“姐妹”,所以人們就把它們叫作“姐妹湖”,而且在渾圓的湖岸線周圍都是黑乎乎的巖石,是當時火山噴發遺物,包括了火山錐、火山蛇等。好了,就請各位游客隨我去參觀吧!
美麗的騰沖篇三
;[摘 要] 云南省騰沖皮影藝術具有較強的藝術包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制作“靠子”的技藝嫻熟,色彩主要使用黑、紅,綠、黃相間設色,造型夸張、形態各異,服飾鏤空講究疏密對比,鏤空形狀注重方圓穿插,刀法明快,“靠子”內容豐富多彩。皮影融合了繪畫、雕刻、表演于一身的特點,具有民間藝術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騰沖皮影藝術唱腔和樂器搭配使用獨特,唱腔圓潤優美,對白生動風趣,演出內容豐富且具有創造性,皮影“靠子”具有陳列、裝飾和收藏的藝術價值。騰沖皮影是云南省內唯一保留下來的皮影藝術。
[關鍵詞] 制作皮影“靠子”藝術風格調查研究
騰沖皮影主要流傳于騰沖城郊鄉村一帶,當地稱“燈影子”、“皮人戲”等。騰沖皮影清代盛期有近百堂,相傳在明初由來自江南、湖廣、四川等地屯軍邊疆的移民帶到騰沖。
2007年11月我帶美術班的學生到稱之為“中國民間藝術(皮影)之鄉的騰沖固東鎮寫生,雖然正遇寒冬細雨,教師和學生感到氣候很冷很冷,然而我們都被騰沖老輩子人稱為‘大西帝國的固東的風景給迷住了,這里不僅有天下獨特而規模宏大的銀杏園,更有聞名國內外的皮影藝術。在這里寫生了兩個星期,也對這里的皮影看、聽及琢磨了兩個星期,我從一個繪畫者的視角,對固東鎮劉家寨皮影藝術的流傳淵源、獨特的藝術風格及制作“靠子”的技藝進行了調查探析。
目前,騰沖皮影最有影響的是固東鎮劉家寨皮影,這個皮影戲班無論在靠子(皮人)制作還是在圖象、唱腔、表演、音樂等方面都有突破和創新。影人以牛皮制成,形體較大,人物造型夸張,體現柔美與陽剛的融合,使用黑、紅,綠、黃相間設色,設色具有民間繪畫的色彩效果,雕刻多用圓線,線條精細優美,服飾鏤空講究疏密對比,鏤空形狀注重方圓穿插,表現出雕刻性和繪畫性。
一、皮影藝術在劉家寨的流傳淵源
地處中緬邊境的騰沖縣固東鎮劉家寨,坐落在順江畔,其實順江是一條河,它是龍川江的支流,雖有一條剛修的通往緬甸邊境寬敞的柏油公路從劉家寨旁經過,但劉家寨到目前還處于在沒有外界打擾的、寧靜自然的小山村。從村中順江河上每五十米左右就建造一座石拱橋來看,她對外又是開放的,我沒時間考證過建橋的時間,但從石拱橋堆徹的石頭表面觀察估計,也是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了。數數河上的十多座石拱橋,我揭開了心中的困惑——皮影為何在劉家寨生根發芽,一直長到今天,成為參天大樹。聽說騰沖皮影戲有據可查的歷史已有一百四十余年了,建國后,騰沖皮影戲以固東劉家寨的劉定中戲班為代表,足跡幾乎遍及滇西一帶的村寨;
1961年10月,全國民間戲劇匯演在昆明舉行,騰沖縣劉家寨皮影戲班的演出獲得了特別榮譽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由劉永周和劉定三兩個人繼承下來,他倆高超的藝術造詣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1998年,在云南省民族民間美術藝人調查中,劉永周、劉定三兩人以“堪稱一絕”的皮影制作及表演被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稱號。2000年5月,騰沖縣固東鎮——這個騰沖皮影藝術的發源地,被中國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2003年9月,參加在廣州舉辦的“全國木偶皮影金獅大獎賽中”獲得銅獎及個人“創作制作大獎”。時至今日, 在這個邊地重鎮騰沖,皮影戲班子仍保持著經常性地演出活動,劉家寨皮影戲成為云南唯一活著的皮影戲班子,而且在皮影藝術的“靠子”制作、操作表演、唱腔設汁、主題內容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創新,具有較強的藝術包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是云南省目前唯一保留下來的皮影藝術,是中國四家皮影藝術重點保留劇種之一。
二、獨特的藝術風格
1、騰沖劉家寨皮影的皮人道具尺寸與其它省相比稍大。
在中國擁有皮影藝術的地區當中,其它地方皮影的皮人道具尺寸小,只是有30-40厘米,所以叫“小皮影”;
騰沖劉家寨皮影的皮人道具,用牛皮雕刻制成的人物、動物、兵器或者其他物象的形象,因為尺寸一般都在50-80厘米,騰沖劉家寨皮影皮人道具由于尺寸大,因而被稱為“大皮影”。
2、制作“靠子”的技藝嫻熟
(1)制作皮影靠子特殊的選料和制皮
首先要選健壯黃牛的皮,病死的黃牛皮還不行。拿來以后用芒硝,石灰硝涂在毛皮上,泡在水里半個月把毛去掉,然后曬干。接著在曬干的牛皮上把設計好的皮影靠子形象的外輪廓剪下來,把里面的那層枯皮鏟去,然后進一步加工,要求正反兩面都透明、透亮,用打磨機把它打磨光滑。
(2)設計皮影靠子畫稿和雕刻制作
皮影靠子的畫稿,由于世代相傳圖稿設計,已形成制作皮影靠子時有專門的畫稿,稱為“樣譜”,目前劉家寨皮影靠子的畫稿,在前輩的“樣譜”基礎上進行著不斷的設計創新。
雕刻制作首先是“過稿”,不能用鉛筆起稿,鉛筆一畫就會影響色澤。只能在制作好的黃牛皮上開始用錐子或劃刀照著“樣譜”劃出輪廓,然后開始雕刻和制作。雕刻刀種類很多,有寬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刀、圓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講究,雕刻師傅需要熟練掌握各種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靠子雕刻好了以后把它壓在床鋪下,一晚上就平整了。然后要把靠子墜起來,墜靠子也是很講究、很有學問的,如果墜得不好,靠子長短不一,扭著,就很難看了。一個皮影人從雕刻到成型要刻3000多刀,經過八個基本步驟,多的要用30把以上刀具。
(3) 皮影靠子的敷彩技巧
皮影靠子雕刻好之后是敷彩(著色),著色很講究透明性。著色的顏料是用礦物質的透明水彩,大都用紫銅、銀朱、普藍、大紅、草綠、中黃等礦物質水彩顏料。不能用水粉及其他不透明顏料。著色時用牛皮膠作為媒介,要摻牛皮膠在鍋里趁高溫時染色,顏色才能深入牛皮里,對著陽光看要是透明。騰沖皮影靠子不會掉色、也不容易褪色!甚至也不必防蟲,從現在使用的一部分皮人來看,近百年了仍然很好,越用越光滑。
皮影靠子的色彩搭配
(4) 皮影靠子的綴結
為了讓皮影靠子動作靈活,一個完整的皮影靠子人物的形體從頭到腳通常有頭、胸、腹、雙手、雙腿等十一個部件,各個關節部分都要刻出輪盤式的樞紐(又稱骨縫),以免肢體疊合處出現過多重影,連接骨縫的點稱為“骨眼”,選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樞釘或細牛皮條搓成的線綴結合成。十一個主要部件就組裝成一個完整的影人,為了表演的需要,再裝置三根竹棍作操縱桿就完成了綴結工序。
三、騰沖皮影藝術具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騰沖皮影戲劇目多取材于傳奇、演義及民間故事,善于表演古代戰爭及神話故事,隨著時間的進程,為紀念騰沖軍民英勇抗戰,奮勇殺敵的歷史,自編現代劇《抗戰勝利》、《三十六團進騰沖》和當地傈僳族體裁的《邊寨小哨兵》。依靠燈光照射牛皮雕刻成的人物、動物、兵器或者其他物象的剪影、用細竹棍操縱人物、動物、兵器或者其他物象的動作來表演。刀槍云霧,人喊馬嘶鳴,十分熱鬧。“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一張牛皮居然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忠奸賢惡”,這是對騰沖皮影的真實寫照。騰沖皮影戲這一民間藝術,可稱為“云南一絕”。
騰沖民間藝人眾多,到目前騰沖已有5名民間藝人分別獲得高級美術師、美術師、美術藝人稱號。高級美術師劉永周師傅制作的皮影靠子,造型夸張、形態各異、刀法明快,工藝精美,具有陳列、裝飾和收藏的藝術價值,曾被萊比錫博物館收藏。還受到了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的專訪。
皮影屬于我們的文化遺產,雖說做“皮影靠子”可以賺錢,但實際皮影戲本身卻不一定能從中贏利多少,進一步引申出來的問題是如何去保護這脆弱的文化遺產。由于制作、表演皮影需要大量的精力,也賺不到多少錢,青年人學了幾天就不再學了,村里的年輕人寧愿外出打工,也不愿來學皮影技藝。劉永周師傅制作皮影靠子的技藝,以前是只傳嫡系子孫,還傳男不傳女什么的,現在卻只要碰上對皮影表示出稍稍有興趣的人,他就迫不及待地去教上人家一把。他害怕哪一天他不行了,皮影這門絕活也就沒有了。令我欣慰的是作為云南乃至整個西南至今唯一保持不間斷演出活動的民間皮影戲,騰沖皮影藝術得到了省市縣各級各部門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并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在云南省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背景下,騰沖縣縣委、縣政府開始重視當地民間文化資源的保護和發掘,并且以民間高級美術師劉永周先生名字命名的“劉永周皮影館”在騰沖掛牌成立了,到目前已有幾位年輕人參與到皮影的制作和表演的行列隊伍中。我們相信,騰沖劉家寨皮影戲這個瀕臨絕跡的民間藝術,一定會得到繼承和發揚,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保山市旅游局:發現保山[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2]陸萍:陜西皮影珍賞 [m]文匯出版社2007
[3]沈之瑜:皮影 [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
[4]侯丕烈:中國孝義皮影[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基金項目:
該論文屬保山學院校級重點課題《騰沖民間繪畫的調查研究》項目編號(09b003k)
注:
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得到了騰沖縣文化館館長段應宗的熱情接待和大力提供資料支持,得到了很多民間繪畫藝人的幫助,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