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一
① 培養科學興趣和探索奧秘的能力。
② 了解月亮文化,提高語文素養,增強民族自豪感。
○活動重點
進一步學習搜集資料的方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③ 把資料袋交給老師,打分后再進行一次專題活動課。
○活動過程?
男女擂臺,男女生各一名主持。
利用課余時間學生先裝飾黑板,在黑板正中寫上“明月千里寄相思——探索月球奧秘”幾個字,黑板的右上方畫一個散著清輝的滿月,黑色的天幕上有幾顆星星散布在各處,有幾艘飛船正向月球飛去,同時vcd放出《水調歌頭,中秋》這首歌,上課了,主持人宣布主題,活動開始。
第一課時 科學探索
第一輪
② 哪個國家的哪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國、阿姆斯特朗)
⑥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38萬多公里)
⑦ 月海是海嗎?(不是,是平原)
⑧ 最大的月海叫什么?(風暴洋)
⑨ 月球與地球的年齡哪個大?(月球大)
⑩ 月球的半徑是多少?(1738公里)
第二輪
分別請五人上臺接龍,也是談關于月球的科學知識,這五人的問題可以獨立成題,只要是關于月球的知識就行。每人限說一分鐘,超出時間和說錯就不給分,在規定的時間內答一個問題給一分。男女各10分。
① 為什么會發生日食現象?(要求學生根據地理課知識回答)
② 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隕石坑)
③ 人到了月球上為什么那么輕?(因為月球引力小)
⑤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萬里長城)
⑥ 月球是行星嗎?(不是,它是地球的衛星)
⑦ 你能說出哪些天文儀器?(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
⑧ 天文臺為什么建在山上?(地勢高、視線好、便于觀察)
⑨ 天文臺為什么是圓的?(觀察面廣,便于確定位置)
⑩ 我國戰國時代著名的《甘石星經》的作者是誰?(甘德和石申)
第三輪
①歲差現象是由誰發現的?(虞喜)
②祖沖之編定的歷法叫什么名字?(《大名歷》)
③唐朝是誰主持測定了午線長度?(僧一行)
⑤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是什么?(水運儀象臺)
⑥水運儀象臺是在哪部書中記載的?(《新儀象法要》)
⑦《新儀象法要》的作者是誰?(蘇頌)
⑧祖沖之在自己編定的歷法中把一年定為多少天?(365天)
⑩《甘石星經》記錄了多少顆恒星的方位?(120)
所有答案正確與否由主持人評判,如果出錯由主持人更正,男方出錯由男主持人更正,女方出錯由女主持人更正,問題不重復,已解答過的問題不重提,每輪提問或答問的學生不重復,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機會,評出“月球專家”。
第二課時 藝術薈萃
第一輪
第二輪
(月黑風高、月色朦朧、月光皎潔、年年月月、風花雪月、一彎新月、皓月當空、月如銀盤、明月如鏡、望月思鄉、月下獨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鉤、月中帶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暈等)
第三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第四輪
第五輪
活動小結
這兩節課,每一輪完成的內容男女同學都不重復。第一節課可以檢測同學對科學的興趣,第二節課與語言文字關系最為密切,既可豐富語文知識,也可培養語言興趣。男女擂臺的形式易激發同學們的好勝心,使這項活動一直處于激烈的競爭之中,無論主持人還是其他同學都得到了鍛煉。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二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了未來的月球,夢到了我到了月球上。在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一天,人類登月的夢想實現了。我在建設者璐璐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月球。
“是嗎?”我半信半疑的隨著她走進一個大洞,越走洞越大,五光十色的夜燈,忽明忽暗,各式各樣的汽車嗚嗚的飛馳著,奇形怪狀的高樓大廈聳立在路邊……好美的夜景!
“這就是地下城?”地下城里,我們還設計了植物園,走
吧!我帶你去看一看吧!
“嘀嘀———”汽車一聲長鳴,駛進了植物園。
我好奇的走進了植物園:稻米竟有雞蛋那么大,散發出陣陣誘人的稻香;玉米就像一個大金娃娃,蘋果紅彤彤的,鴨梨黃澄澄的,葡萄水靈靈,紫瑩瑩的………我看的目瞪口呆,突然,一棵一人高的樹吸引了我,銀白色的闊葉,枝桿上開放著嫣紅的小花兒,美麗極了。
“這是———”
鬧鐘把我從夢中驚醒,我突然覺得,未來的月球將會是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人類不再只有一個家了。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三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每到夜晚,深藍的夜空中托著一輪玉盤,那就是屢屢被文人墨客吟詠的月亮。你知道嗎?這看似完美無缺的月亮還蘊含著一些鮮為人知的奧秘呢,值得我們去探索與發現。
就拿"環形山"來說吧!月球的表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圓形環坑,被稱為"月坑",大多數月坑的周圍環繞著高出月面的環形山。月球表面最大的環形山為月球南極附近的克拉維環形山,它的直徑竟達到了230千米,想起來也夠恐怖的。可有的小月坑直徑只有幾十厘米甚至更少。
這些大大小小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專家們正在對它進行研究。現在已有了兩種說法。其一呢,是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內部的高熱熔巖與氣體沖破表層,噴射而出,也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噴發一樣。它們起初威力較強,熔巖噴出得又高又遠,堆積噴口外部,形成環形山。后來噴射威力逐漸減小,噴射堆積只在中央底部,堆成小山峰,也就是環形山的中央峰。而有的噴射熄滅較早,或沒有再次噴射,也就沒有中央峰。
還有一種說法是流星體撞擊月球。據說在1972年5月13日有一顆很大的隕星體在月球的表面上撞成一個有足球場那么大的隕石坑。撞擊時引起的月震,被放置在月面的4個月震儀記錄下來了。持這一說法的人認為,在距今約30億年前,空間的隕星體很多,月球正處于半融溶狀態。巨大的隕星撞擊月面時,在其四周測出巖石與土壤,也便形成了環形山。
兩種說法究竟哪一種是正確,這就有待我們去探索與發現。
關于月球還有許多未解之秘,讓我們努力學習,多掌握科學知識,去探索月球的奧秘,去揭開月球那神秘的面紗吧!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四
月球,一個神秘的恒星,一個另人匪夷所思的話題,一個奇幻的世界。這天,我們的班會課上,讓我們來探索月球的奧秘吧。
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月球本身不發光,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太陽和星星可以同時出現。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由于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于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
月面上到處是裸露的巖石和環形山的側影。整個月面覆蓋著一層碎石粒和浮土。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區域和暗灰色部分。原來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區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徑是3476公里,大約等于地球直徑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積的1/14,比亞洲的面積還稍小一些;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換句話說,地球里面可裝下49個月亮。月亮的質量是地球的1/81;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說,6公斤重的東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體顯得很輕松,稍稍一使勁就可以跳起來,宇航員認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唯一的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00公里。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一個隨圓形軌道,其近地點(離地球最近時)平均距離為363300公里,遠地點(離地球最遠時)平均距離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月球真的是又美麗,又神秘呢。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五
○活動目標
②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
④ 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⑤ 掌握查找資料,應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活動重點
學會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獲取資料的方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活動過程
③ 上交檔案袋,根據作業情況,給予等級評定。
第一輪
必答題
比賽規則:
① 賽臺三名選手必須依次在規定的時間內作答
② 答對一題得10分,答不完整或答錯不扣分。
③ 答題時間30秒。
第二輪
搶答題
比賽規則:
③ 限時一分鐘,答對一題加10分。
④ 答錯扣10分,題目作為觀眾題。
第三輪
小組合作必答題
比賽規則:
①答題時間一分鐘。
②第一發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補充。
③答對或基本答對加10分,答錯不扣分。
④答題過程中小組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加10分。
播放電腦動畫,請你復述哥倫布節借月食降敵的故事
播放實況錄像,請你說說月食的過程。
播放月相形成電腦動畫,請畫出并說明不同的月相。
今天是陰歷12月16,請說出今天的月相。
第四輪
風險題
第五輪
寫作題
第二題:在月球上的一天
第三題:我是一個月球人……
活動小結
③整個學習過程和課堂競賽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無處不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探究、創新、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六
(執教:瑞安市安陽實驗中學 吳品國)
一、導入??活動:
古往今來,人類就對月亮這個夜晚光明的使者懷著美好的遐想,人們編了許許多多的傳說、故事、詩詞乃至音樂來頌揚,這一切無不吸引著更多的人們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今天,美國宇航員早已把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但是,人類的探索還沒有終止,我們初一(16)班學生也正投身其中。今天,我們就來匯報一下我們的戰果。
二、活動概況介紹:
1、交代活動目的、程序安排及參賽代表隊介紹。
目的:了解月球知識,培養想象力和科學精神;
程序:介紹研究情況;擂臺賽(節目表演穿插其間)
代表隊:共三支隊,如下——
a、“月之影”隊:葉包薪、李煒煒、王策
b、“月之聲”隊:林王成、黃家棟、陳慧敏
c、“月之夢”隊:金輝煌、徐定樂、胡標標
2、各小組長介紹本小組活動組織情況。
三、認識月球奧秘活動展示流程:
1、月球知識擂臺賽一:
①必答題規則:先由小組抽取一組題,每題都須在30秒鐘內作答,另兩名選手可以補充,對一題得10分,答錯或不完整不扣分。
②比賽開始:
2、表演小品《大戰外星人》,表演者:葉包薪、李煒煒、王策
3、月球知識擂臺賽二:
①搶答題規則:主持人說開始后最早敲桌子的小組獲得解答權,答不完整另兩個隊員可補充,限時1分鐘,答對者得10分,提前敲桌子或答錯扣10分,作觀眾題。
②比賽開始:⑴請說出人類歷史上2名天文學家的名字及主要貢獻。
⑵瞎子阿炳曾演奏過一首關于月亮的樂曲,請問是什么?
⑶為什么會發生“月食”?
⑷劉方平《月夜》中“蟲聲新透綠窗紗”的上句是什么?
⑸月球和地球誰的年齡大?你的依據來自什么?
⑹對句:海上生明月
⑺宋代詞人蘇軾寫了一首關于月亮的名篇,請問其詞牌名是什么?
⑻說明月餅的來歷。
⑽關于月球起源,科學界提出了三種理論,分別是什么?
4、表演相聲《說月亮》,表演者:戴慧君、鄭婷婷
5、月球知識擂臺賽三:
①風險題規則:風險題有10分、20分、30分題,各組每類只能選一次,按各自要求得分。
②比賽開始:
10分題(1)拼對聯:①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 ②南雁一,雙一飛中帶月影 ③一亭山色月窺人 ④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①④)
(2)詩句接龍:我寄愁心與明月(月是故鄉明)
(3)“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林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徐凝的詩寫的是我國民間哪個傳統節日的什么活動?(中秋賞月)
20分題:(1)背一首與月亮有關的詩詞。
(2)講一個與月亮有關的傳說故事。
(3)唱一首與月亮有關的歌曲。
30分題:(1)“心有靈犀一點通”猜詞: 代表隊中一人用動作或語言提示,一人猜詞語,1分鐘猜對6個得滿分。
(2)情景描述:
(計分看是否符合邏輯,情節是否完整,是否圍繞一定的中心)
(3)記憶力測試:
播放錄象《月相流程示意圖》,停留半分鐘,根據記憶從外形、顏色、想象等方面來解說。
四、播放王菲演唱的蘇軾詞《明月幾時有》,學唱歌曲。
五、公布成績,作小結。
最后“月之聲”隊取勝,今天的活動充分展現全班同學的聰明才智。雖然活動的時間有限,但知識的探求是無止境的 ,希望同學們永遠保持這種求知的精神。最后請評出今天的最佳表演者和最佳才子(女)。
六、作業?:將本次活動見聞記錄在練筆本上,為寫作作準備。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七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每到夜晚,深藍的夜空中托著一輪玉盤,那就是屢屢被文人墨客吟詠的月亮。你知道嗎?這看似完美無缺的月亮還蘊含著一些鮮為人知的奧秘呢,值得我們去探索與發現。
就拿"環形山"來說吧!月球的表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圓形環坑,被稱為"月坑",大多數月坑的周圍環繞著高出月面的環形山。月球表面最大的環形山為月球南極附近的克拉維環形山,它的直徑竟達到了230千米,想起來也夠恐怖的。可有的小月坑直徑只有幾十厘米甚至更少。
這些大大小小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專家們正在對它進行研究。現在已有了兩種說法。其一呢,是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內部的高熱熔巖與氣體沖破表層,噴射而出,也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噴發一樣。它們起初威力較強,熔巖噴出得又高又遠,堆積噴口外部,形成環形山。后來噴射威力逐漸減小,噴射堆積只在中央底部,堆成小山峰,也就是環形山的中央峰。而有的噴射熄滅較早,或沒有再次噴射,也就沒有中央峰。
還有一種說法是流星體撞擊月球。據說在1972年5月13日有一顆很大的隕星體在月球的表面上撞成一個有足球場那么大的隕石坑。撞擊時引起的月震,被放置在月面的4個月震儀記錄下來了。持這一說法的人認為,在距今約30億年前,空間的隕星體很多,月球正處于半融溶狀態。巨大的隕星撞擊月面時,在其四周測出巖石與土壤,也便形成了環形山。
兩種說法究竟哪一種是正確,這就有待我們去探索與發現。
關于月球還有許多未解之秘,讓我們努力學習,多掌握科學知識,去探索月球的奧秘,去揭開月球那神秘的面紗吧!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八
夜,是寧靜的。夜空,是典雅的。繁星點點的夜空,是奇幻的,是充滿光明的,是無瑕的。躺在一望無際的綠地上,仰望著燦爛星空,感覺是那么美妙。恍恍惚惚的,仿佛自己就是唐代詩人呂巖筆下所描寫的那位牧童。那種境界,那種情操,那種神情,如一段段悠揚的笛聲,越飄越遠,越飄越遠……熏陶了每一個人。
燦爛的星空,仿佛有種神奇的魔力,能讓人引發無限的遐想。望著它,漸漸的,思想就如斷了線的風箏,乘風破浪,飛到千里之外。看似眼睛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星空,其實心卻早已飛到了非洲的大草原,騎在了掙脫韁繩的野馬之上,馳騁到遠方;或是飛到高山之頂,抓住翱翔的雄鷹,和它一起沖破云層,體驗風“嗖嗖”飛過身后的感覺……突然間,發現星空就如我們的人生,一顆顆星星就如人生中的一個個夢想。每一顆星星都代表了不同的夢想,星星的大小,星星的形狀,星星的亮度,都密切相關。有夢想,就有星星。當你的夢想快要破滅時,這顆星星也許就會變得暗淡無光,但是如果你重整旗鼓,東山再起時,這顆星星就會發出燦爛的光芒。每當你完成一個夢想,你的人生星空就又多了一顆永久發亮的星星。
不知不覺,頭頂上的星空漸漸暗下來。
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望著星空,我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夢鄉……
叮鈴鈴鬧鐘響了,我結束了我的月球之行。
探索月球的奧秘手抄報探索月球的奧秘校本課程篇九
劉珍偉??蒲峻
【活動目的】
②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
④掌握查找資料,應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活動準備】
② 分組:把學生分為兩大組,“月球奧秘知多少”學習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系”、“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子小組。
【活動過程?】
開場白: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播放”人類登月”的錄像,感受人類的偉大。
第一輪
必答題
比賽規則:
① 賽臺三名選手必須依次在規定的時間內作答
② 答對一題得10分,答不完整或答錯不扣分。
③ 答題時間30秒。
第二輪
搶答題
比賽規則:
③ 限時一分鐘,答對一題加10分。
④ 答錯扣10分,題目作為觀眾題。
第三輪
小組合作必答題
比賽規則:
①答題時間一分鐘。
②第一發言人答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補充。
③答對或基本答對加10分,答錯不扣分。
④答題過程中小組分工明確,合作愉快加10分。
播放電腦動畫,請你復述哥倫布節借月食降敵的故事
播放實況錄像,請你說說月食的過程。
播放月相形成電腦動畫,請畫出并說明不同的月相。
今天是陰歷12月16,請說出今天的月相。
第四輪
風險題
第五輪
教師總結
【寫作訓練】寫作題
第二題:在月亮上的夢
第三題:我是一個月球人……
2、參考例文: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美妙的夢,夢見我乘著宇宙飛船來到了月亮上。這是一個神奇的月亮。我剛到那兒時,已經很累了,這時,月亮立刻變成了一只金色的搖籃,我躺在上面,星星在四周唱著動聽的催眠曲。不知不覺我就甜甜地入睡了。等我一覺醒來,只見身邊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小河,清清的河水泛著耀眼的銀光,小星星們紛紛跳進銀河里洗澡,瞧,他們把自己洗得更亮了。
忽然,月亮又變成了一只彎彎的小船,我乘著小船輕輕地搖呀搖。啊!我看到了天公公,他穿著一件黑色的大披風,駕著一輛金色的大馬車,正從岸邊疾駛而過,那樣子多神氣,多威風。我還看到了漂亮的彩虹姑娘,她披著七彩衣,正忙著為出席明天的舞會精心化妝呢!我被這天上的美景迷住了,久久忘了劃船。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清脆的鬧鈴聲把我驚醒,原來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我好想再回到夢里。
【參考資料】
1.月球十大謎團詳細資料
2.月球與外星文明的傳說
3.中秋賞月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
4.中國古代部分月亮詩詞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略)
5.知識擂臺賽部分參考試題
●你知道人類是什么時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哪個國家的哪一位宇航員第一次踏上月球?
●關于月球的來源有哪些說法?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
●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
●“朔”“望”各是什么現象?
●“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嗎?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月球與地球的年齡哪個大?
●月球的半徑是多少?
●為什么會發生“月食”現象?
●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人到了月球上為什么變得那么輕?
●月球為什么會發生圓缺變化?
●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
●月球是行星嗎?
●月球引起大海變化的現象叫什么?它是如何發生的?
●你能說出哪些天文儀器?
●天文臺為什么總是建在山上?
●天文臺為什么是圓的?
●人類歷史上是誰第一個開始月球的科學觀察?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天文學家有哪些?他們各有什么突出的貢獻?
●中秋節是怎么來的?
●嫦娥和吳剛各是誰?他們有什么故事?
●自古以來,月亮有其他不少別名,你知道哪些?
●月餅是怎么來的?現在的月餅有哪些種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誰的詩句?是什么意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誰的詩句?你怎樣理解?
●你知道瞎子阿炳是誰?他寫過一首關于月亮的樂曲的名稱叫什么?
●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是怎樣的?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