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心靈的閃光讀后感篇一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安徒生從媽媽幽暗的產道,帶著哭腔來到人間,看到的,是一條無限延伸延伸得不知盡頭、無限蒼茫蒼茫得近乎極夜的人生單行隧道。安徒生是“貧二代”,爸爸是窮鞋匠,媽媽是洗衣工,他用什么去拼“官二代”“富二代”?居的是風進雨進的茅草棚,嚼的是冰硬石硬的窩窩頭,媽媽穿的是補丁加補丁的粗衣裳,何能破繭化蝶變貴婦人?爸爸手拉尼龍線呼呼響,沒法想象他會忽地變成了身份體面與學富五車的教授。
薩拉瞪大圓圓的黑眼睛:“你病了?”薩拉說,“只有尊貴的老爺與富貴的伯爵,才會有城堡,鞋匠兒子的你,怎么會有呢?”安徒生心靈的微光,被人視為癡人的囈語。
你也可能看到的是一個窮兇了的孩子,對豪華生活的奢望,但安徒生自己看到的,則是作家從事創作難得的想象力。這道微光,它是那么脆弱,那么微弱,脆弱得別人嘴一吹,就熄滅了,微弱得自己心一縮,就消亡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點點微光,可以照亮花香滿徑的前程。安徒生在店鋪里當過學徒,在舞臺上跑過龍套,生活再苦,他也沒放棄那支開花的筆。文學創作,是非常孤獨與寂寞的旅程,安徒生走了70年,走上了世界童話王國的王者寶座。
愛迪生曾是笨小孩,老師叫同學折紙飛機,老師舉著愛迪生的“杰作”說,有誰比這折得更丑的?愛迪生從自己課桌上,拿出一只,說,老師,這里還有一只更糟糕的;達爾文癡迷于花草,人家讀書,他在捉青蛙、閹豬,也曾被視為沒有出息的蠢寶;科學界公認的“自牛頓以來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當初是一只丑小鴨,被人追著喊神經病。
長江滾滾在流,因是滔滔有源來;大火熊熊在燒,因是綿綿有柴添;太陽那么光芒四射,源自自身能量在不間斷地裂變;跑車那么風馳電掣,源自油箱里有油不斷溜地輸送馬力;你心靈有微光,若讓它星星點燈,照亮你的前程,也必須燃燒你的脂肪,勞動你的筋骨,使出你的手勁,驅動你的腳力。
魯迅先生說:我是用別人喝咖啡的時光進行寫作的。一字一血,魯迅先生紙上的一行行文字,是一點點心血排印上去的。真的,安徒生那心靈微光,已在人類顯現萬丈光芒,是他花了70年工夫,燃燒自己,才照亮世界星空的。
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心靈的閃光讀后感篇二
——題記
如果智慧是一朵蓮花,那蓮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點亮的蠟。熒熒的那一剪光雖微弱曖昧,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閃光就仿佛是微風漾起的一道道漣漪;萬紫千紅,智慧的閃光就好像是那偶爾飛來嗅聞芬芳的彩蝶;晴空萬里,智慧的閃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嘯唳長鳴的云鶴。
殘酷的歲月揚起漫天黃沙,將一個個或悲壯或悠然的身影埋沒于九尺黃泉,然而,這又怎能湮沒在黑暗中閃動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葉,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撩撥著我們的情思。情思,是靈感的觸發器。靈感,是和我們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為一縷青煙無影無蹤。凡人需要靈感,文人更需要靈感。后者比之于前者,其可貴之處正在于他們多半會緊緊抓住這黑暗中的那一道閃電。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發出陶潛靈感的產物嗎?菊香彌漫,再酌上幾杯濁酒,豈不美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復何求?會稽山陰蘭亭,云天朗朗,惠風和暢。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濱,流觴飲酌,歌詠唱答,不也是出自內心深處被激發出的那些許情感嗎?一篇《蘭亭集序》,唱出了“齊彭殤為妄作,一死生為虛誕”的感慨。還有赤壁古戰場,不只有多少人去憑吊過。蘇東坡、辛棄疾,后來者更是不計其數。赤壁在他們的頭頂上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在文壇豎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心靈的閃光讀后感篇三
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每一個人都擁有著獨屬于他自己的個性與張揚,并因如此,每一個人才是他自己而非別人。但是在這個愈來愈崇尚喧囂與繁華的世界里,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平凡甚至卑微的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白白地將它舍棄。而事實上,正是那些在自己看來不值一提的東西確實多年以后別人對你的懷念。一如從前的我自己。
那時的我,性格內向,喜歡文學類的讀物,喜歡在札記本上寫東西,喜歡發呆與冥想……唯獨不喜歡跟人說話,確切地說應該是害怕與人接觸。青春期女孩的世界里彌漫著童話般的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晶瑩剔透,而現實中的自己就相對卑微的多。因此,往往會害怕遭到拒絕。也許只是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我都會在意好久。
就這樣,我的高中生活都快要結束的時候,同學們之間突然一下變得親近起來,好像一切都在高考前發生了某種升華,我們都好像在瞬間長大了許多……我們敞開心扉表達我們自己,或者誠懇地對某個人說因為他,我的高中生活才充滿了精彩。總之,一切都變得釋然和美好,仿佛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抓住即將逝去的青春與美好。
這個讓我傻眼的“真相”固然讓我遺憾不已,但更多的是讓我的人生從此有了很大的轉變。一個人只要做好他自己,不要用自己心中的種種揣測和臆想去妄下評判而讓自己變得卑微,那么樂觀而積極的人生便接踵而來,生命中的種種美好也將綻放。
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心靈的閃光讀后感篇四
黑夜里,閃過一縷微光,照亮了我的心頭……
——題記
以前,我總覺得直線是一種完美的表現,成長的道路就理應是一條直線。現在我懂了,其實,曲線比任何線條都更美,都更富有魅力,都更值得我們去欣賞,去體會。有時候殘缺又何嘗不是一種美。
人生道路,是一條曲線,坑坑洼洼,曲曲折折。路上既有失敗者的淚水,也有成功者的歡笑;既有順利者的喜悅,也有受挫折的苦惱。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的幸運兒,很少,也許根本沒有。只有彎彎曲曲的人生大道,生活才會充實,才能展現出生命的真正意義。人生之路,雖然坎坷,但卻風光無限,當一個人老的時候,暮然回首,自己曾走過的.路,他一定會笑著流淚,因為他感到了無比的自豪和欣慰,自己曾經風雨無阻,帶著無悔,血氣方剛地大踏步往前走,也許困難重重,但自己并沒有放棄,也正是這樣的歧途才讓自己懂得了很多,有了現在的成就,這就是執著的體現。只要星星還在天空閃爍,我們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既然人生注定是一條曲線,我們畏頭縮頸有何用?就該昂首挺胸,迎接每個挑戰的到來。
可是,生活中,總有那么一些人,把路途看得一帆風順,他們以為生活中嘗到的滋味都是甜的,所以他們經歷千辛萬苦之后,一定會頹喪地過著日子,他們的前途一定不會陽光燦爛。相反,那些能正確看待人生的人,成功了,不驕傲,困難面前,不灰心,不放棄,就一定會取得成功,因為他們吃一塹,長一智。就像越王勾踐,他失敗后,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日日忍辱負重,不斷等待時機,最終他成功了,因為他有堅韌不拔的精神,他知道這些都只是前進中的小插曲而已,只有這樣,才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曲線美,在于自然。彎彎曲曲的小溪,像一條蜿蜒盤旋的絲帶;皎潔澄清的明月,像一只小船;雄偉的山巒,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這些,都是曲線美。
生活中,到處都有美,每條道路,都不是直線,而是一條條飽含淚水和辛酸的曲線。所以,美就是生活中的曲線。
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心靈的閃光讀后感篇五
汪國真在詩中寫道:“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是雙腳,還有未來。”詩人看似談的是進退間的從容,我卻以為,它實際上囊括了對生命的解讀:無論經歷幾多浮沉,萬不要讓繁華落寞湮沒了你,你得清楚心里究竟想要什么,心中有光,才能一路堅定不移,執著向前。
太多人其實分不清“我心中想要”和“我需要”的區別,他們因了種種需求,想當然地為自己定下一些目標,卻在嘗試過后發現難以達到而猶豫放棄,我想并不是他們不努力,而實在是他們沒有看清心里到底想要什么,因此努力而不傾盡全力,自然也就無所得了。這大約也是為何平庸者總是一事無成,而諸如李開復之流卻能始終行走巔峰的原因吧。劉墉先生說:“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心中無山而茫然無措,舉步維堅,心中有山則堅守本心,義無反顧,我想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人是社會的產物,由此不可避免地受到諸多教條或規則的束縛,要想擺脫而徹底追隨內心的腳步,這誠然不可能。因此,人最好的狀態應是保持無論處于何種境地時的不改本色,時常叩問內心,以致不在紛繁中迷失。西班牙新王后萊蒂齊婭出身平民,嫁入王室前還曾結婚。離異,然這絲毫沒有影響民眾對她的擁護,為什么?這在于她始終內心清明,不改本心:婚前,她是西班牙的金牌主播和前線記者,親歷9·11襲擊,深入伊拉克腹地;而婚后,她也一直引導丈夫過著平民般的生活,盡管王室有諸多清規戒律,她仍保持著自己的觀點。于西班牙民眾,萊蒂齊婭是他們擁戴的平民王后,而于她自己,她只是內心忠實的擁躉與守護者。很多時候,我們確實無法改變所處的環境,但不必逼迫自己去適應,你總得心里有所堅守,才能保持內心的清明和人格的獨立。
而倘若你真的選擇了追隨內心,這個過程很可能伴隨著苦痛,因為它承載了太多期許與渴盼,歡欣與愿景,可又裹挾了太多克制與欲望,冷眼與嘲諷。那么,跨過去吧,終有一天,你會發現,沉淀的歲月已在你人生的頁扉上烙下深刻的印跡:值得。就如偉人曼德拉,二十七年的鐵窗生涯并沒有讓他陷入絕望,被迫害折磨的痛與恨不曾蒙蔽他的雙眼,他心中有光:為民族的解放而斗爭。這最后的信仰指引著他,化為人民手中最鋒利的武器,刺破重重黑暗,迎來勝利的曙光。斯人已逝,但注定永垂不朽。事實上,一個人若選擇追隨自己的心,那么勢必無法得到所有人的理解與肯定,與其被人左右還不如勇敢抓住內心的聲音,這時候,生命本身便賦予了你至高無上的評語。
哪怕找不到大海,不要停息尋覓的歌聲;哪怕腳印被風雪掩埋,也請珍愛走過的路程;哪怕所有的奔走與追求都是徒勞,也要握住心靈微光,讓身體追趕上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