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春節字高中春節題目篇一
好幾年沒有在老家過年了。雖然在大年初一也回家給老人們去拜年,但也是匆匆就回來了。更多的時間,我和家人一直呆在家里。觀看電視節目、烹調美味佳肴是這幾天的全部生活內容。或許是年齡大了的緣故吧,春節竟然沒有了原來的激情。
我們生活在通訊發達的時代,打一打電話上一上網,就能和親朋好友直接的聯系上。這既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不幸。現代通訊節省了時間,有事沒事聊一聊,也會使感情有所升華,但這種不用見面就能對話的便捷方式,把人們的感情變得有些形式化了。人與人之間總喜歡帶著面具做人做事,少了一份真實,多了一份虛幻!很多人覺得活的很累,但又不得不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這也是現實中的一種無奈。人人渴望真摯的感情,但自己最不愿付出的,卻往往就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
現在過春節,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倒是很懷念小時候親朋鄰里間那純真的情誼。每到春節的時候,人們走出家門互訪“拜年”,孩子們更是歡欣雀躍,成雙結對地到各戶給長輩拜年,長輩們也會熱情地接待他們,并拿出備好的糖果、花生等招待來訪的客人,這是一種禮節,更是民族傳統習慣的延續。這是兒時的春節留在記憶里卻永遠忘不了的。我對過春節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里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在我們梁山一帶叫“饃饃”,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卷子,另一種叫花糕。家里有第一年嫁出去的閨女,每到春節便會蒸花糕的,意思是取了諧音,年年步步登高之意吧!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系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間里,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里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
到了大年三十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莫過于放炮了,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晚會了,只是等著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放炮了。條件好點的還可以放點“手花”(一頭有炮藥,有捻,綁在大約一米長的蘆葦桿上),點燃后,“嗖”的一聲帶著火花鉆進了高高的夜空,隨著“蹦”的一聲響,那最美的禮花也就在鄉村的夜空上方綻放了,我想,那是鄉村最美的一道風景,渲染了過年的喜慶氣氛。放罷了炮,接下來就開始吃餃子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里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姐姐端著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媽媽口中還念念有詞,意思是期盼來年有個好收成,保佑大人孩子平安之類的。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后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那兒學來的,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老母親今年80多了,每到春節,還在重復著這樣的活動,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時候家里窮,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讓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給拿出來。睡覺前,媽媽把新衣服給拿出來,把舊的衣服換下來,我聞著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兒時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聽到炮聲就起來了,穿著媽媽換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幾個同齡的孩子去給長輩們拜年了。小時候拜年我們叫磕頭,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頭的,大人有時候故意逗我們,不把頭磕響了不給禮物的,說是禮物,其實就是一顆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特別的禮物了。農村拜年很講究的,先給自己最近的親屬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親屬,最后是外姓的鄰居,但是不給輩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時候對鄰居的輩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經常和同伴們去比自己輩分低的鄰居家拜年,惹得大人們笑話。初一這一天孩子們都是解放的,幾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經常是和同伴們去做我們之間的游戲了。
我喜歡那個年代人們的質樸和純真的感情。現在不是真情太少,而是人與人之間變的太現實,太利益化了!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送禮,不送就會對你的孩子不聞不問;上小學了如果不上好處,分班分座就會受到不公正待遇;去醫院如果沒有熟人,看病就會花很多冤枉錢不說,連住院的床鋪都難安排!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或那樣的有形的或無形的網里,這時才覺得真情對人們來說有多么的珍貴!
盡管如此,春節畢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細想起來,春節并非光陰流逝所帶來的一種必然,而是人們本身的一種需求:千篇一律的日子難免會讓人生厭,日復一日的奔波與勞作免不了讓人生出一種不堪重負的疲憊,如果能夠換一種方式來充實一下生活,找一個理由來松馳一下神經,讓熱熱鬧鬧的氣氛給平淡的生活營造一份別樣的滋味和美麗,豈不很好么?于是,便有了春節,有了像老人一樣慈祥、滿含著溫馨和撫慰的春節。
春節是一種凝聚,凝聚著祥和安泰,凝聚著歡樂喜慶。
春節是一汪凈化靈魂的清泉。那四處綻放的禮花和急促歡欣的鼓點,振奮起人性向善的共鳴,平時深陷在世俗紛擾中難以脫身的人們,在流光溢彩的年節里都露出了孩子一般純真的笑臉。
在辭舊迎新的更替中,我們的生命之舟擁有了一個小小的港灣。醉臥在年節的懷里,讓我們盡情地歡歌盡興地享樂吧。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如此悲催呢,嗨,說著說著年就到了,問候大家“過年好”吧!
高中春節字高中春節題目篇二
早已習慣于大年三十在鄉下老家度過。在鄉下總能使你感到質樸的民風,濃厚的年味,親人的團聚和一種人之初,性本善的返樸歸真的原始感受……這些都是喧囂的都市所沒有的。
在過年的那段時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我可以吃好多好多的好東西,還可以出去玩,不過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令我哭笑不得的事。
那天晚上,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母親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么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母親說:“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么以后,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父親做肉餡,母親揉面,我和姐姐燒水。我們干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母親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著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說:“累死了,還真難學啊!”母親說:“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不努力學,怎么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么都應該刻苦。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里翻江倒海了。母親便把餃子放進鍋里,煮了起來。母親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母親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
氣歸氣,可是我們過了一個開心的年。20xx年來到了,20xx年過去了,讓我們記住20xx那些美好的事,讓他們成為回憶,在新的一年,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在這里,我祝同學們身體健康,祝老師吉祥如意,合家歡樂,祝我天天開心,祝父親母親,身體倍棒,萬事如意。
高中春節字高中春節題目篇三
新年“快樂”之春聯“混搭”
貼春聯是春節的一大習俗,這喜氣洋洋的事卻被我貼的“快樂非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聽我慢慢道來。
大年二十九早上,爺爺將他的“嘔心瀝血”之作——十幾副春聯聯交到我的手上,對我說:“孩子,你也大了,貼春聯的任務就交給你吧,希望你也能沾到一些福氣……”拿著爺爺心血的結晶,我不禁激動萬分,小時候就渴望貼春聯,但大人們總說我年齡太小,想不到今天我的“夢想”終于實現了!我接過奶奶熬的漿糊,飛奔出門,生怕爺爺反悔。
往年看大人們貼春聯,不過是一抹,一貼,再一按,沒想到自己貼起來卻這么麻煩。由于我海拔不夠,加之老家門又高,我必須踮起腳,伸長了胳膊才勉強夠著門框頂。雖然累,但我依然高興,每帖完一張都要仔細的校正好久,生怕貼歪了。忙碌了進半個小時,所有的春聯終于貼好了。
爸爸不禁怒火中燒,嚷道:“你貼的時候就不看看是不是一對啊?春聯能亂配嗎?”“我只想著別貼歪了……”我還覺著委屈“這咋辦啊?”“趕快揭下來!”我趕忙撲到門前,但為時已晚,奶奶熬的漿糊以牢牢的把春聯粘在了門上,揭下來時,十幾幅春聯已經殘缺不全。
高中春節字高中春節題目篇四
“新年好啊,新年好……”一到早晨,無論老的小的個個躥出來拜年,無論煩的愁的個個都掛著笑臉。在這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里,親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難了,而過年正就是天涯海角的游子與親人團聚的大好時機。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雖然我體會不到游子的心情,但過年時親朋好友聚在一塊玩,卻也其樂無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放鞭炮。終于又聽到了這震耳的炮響,我的心突然長了腳,飛躍到了鞭炮上,我提起一個鞭炮用“圣火”點燃,迅速甩起手臂,“啪”的一聲使我的心無比滿足,覺的要和它彌散在含著火藥味與鞭炮之響的樂趣中。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哈哈哈”那嶄新紅鈔票真令人激動,它使我激動、快樂更多的是無限的幻想。透過那刺眼的陽光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正對我微笑,這就是我無限的幻想吧,呵呵。
吃午飯了,大盤小盤,大碟小碟都擠在了大圓桌上,看著這圓桌就想到了團圓,魚肉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團圓”!
不知不覺,夜幕降臨,太陽公公也回家團圓去了,月亮姐姐來了,她不能和家人團圓,不要覺的她很可憐,因為是她淡放光芒,我們都是她的親人,她在和我們團圓呢。到了吃飯的時候,望著滿桌子平時最愛吃的菜肴,我們小孩子卻一點兒也不覺的餓。大人們在推杯換盞之間,談論最多的就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從餐桌上最能說明問題,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過年!
飯后,我們來到陽臺上欣賞夜景。天空像一塊巨大的深藍色的寶石,月亮和星星閃閃地鑲嵌在它上面。各處的燈光也次第亮了起來,萬家燈火和蒼穹中的“明燈”相互輝映,河水也在燈光的投照下波光粼粼,隨著波浪的起伏,晃動著,閃動著,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倍兒就是好看。
這一天很贊但也很暫,時間如水這話一點都不錯,但今天不是水而是激流。春晚開始了,許多新面孔映入我眼前,許多好歌曲傳到我耳邊,郝建又一次讓我爆笑,我的心再次燃燒,我愛這一天,因為“團圓”因為“幸福”!
春節多么美好的節日。夜深了,煙花也都放完了,我們回到家躺在床上,卻久久不能閉眼,因為那鞭炮聲和大家的歡笑聲還在耳旁回蕩呢!
高中春節字高中春節題目篇五
歲月的腳步匆匆,來不及向去年揮揮手,新年就到了面前。新年總會給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暢想。
我不愿朔風掩去往昔,也不愿冬雪覆蓋一切。過去的有多少記憶,多少故事,那怕是傷痛,是挫折,都值得回味、反思。但也不愿沉湎過去,受陳舊的桎梏,那怕是成功,是榮耀。因為過去的畢竟是過去,是人生時段中的一個句點。新年才是新的起點,新的開始。
走出沉悶孤寂的圍城,漫步在大自然清新的空間,沐浴著新年的陽光和清風。看那冬至后的山野開始泛青,解凍的小河歡暢地向前流去,田頭上冒出點點新綠,是在報告新年的喜訊。你會由衷地感到新年的一切多么讓人欣喜,人生多么美麗。
當我今天站在新年的門檻,一種莊嚴、神圣之感由心而生。新的一年將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是值得終生記憶的一年。這一年將有多少歷史盛事讓你振奮和自豪,每個人的人生在這一年都會翻開嶄新的一章,都會加倍努力,奮發進取。人生中許多缺撼都會在這一年彌補,事業的失敗都會在這一年成功,家庭在這一年更加安康幸福,愛情生活在這一年更加多姿燦爛。總之,一切,一切,新年展現在面前的是一條金光大道,讓你豪邁地走向人生的輝煌。
新年,有許許多多的暢想,每個人都會用行動詮釋,讓暢想變成現實。無論年復一年的更替,無論春夏秋冬的輪回,新年定會帶給你新的美好!
悠遠的鐘聲,送走了一個難忘的昨天;清脆的爆竹,宣告了一個嶄新的紀元。山,在蕭條中把春光積淀;水,在冰封下把清波瀲滟;生機,就在這繼往的凝練里提取;希望,就在這開來的生發上煥然。新年走來了,步伐邁進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和諧充滿城市鄉村,大江南北。合拍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超越是我眼前惟一的財富!
新年開始了,我們用希望擦亮天空,天空上飄過朵朵云彩,那是前進的旗幟揮舞的情景。我們用力量橫掃大地,大地上吹過清新之風,那是前進的步伐展現的熱切情懷。
高中春節字高中春節題目篇六
掃舍是新年的首幕也就是說新年從掃舍就悄悄開始了。
這幾天大家都急著備年貨走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在屋子里貼滿了大大小小,五彩繽紛的年畫有“連年有余”“一帆風順”等大家都期盼著來年能有個好收成。
“除夕啦,除夕啦”。聽,隔壁的小孩叫了起來拿著玩具跑來跑去他高興的是因為今晚可以吃一頓好的了有時還會領到幾張壓歲錢,天剛擦黑,五彩繽紛的禮炮登上了天空到處是酒肉的甜香到處是燈火一片,該祭神了虔誠的人們在神像前大開酒席供上了許多美味佳肴連神吃的笑起來比原先的更燦爛了可憐的小孩只能在遠處呆呆的看著嘴角不停的流著口水。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忙完了大家坐在一起一邊嘮嗑一邊看電視守歲,小孩子禁不住長熬也就早早的睡了。
正月初一來了,孩子們穿上了新衣服在街上互相炫耀著大人們忙的更不可開交了女人們在家里急著招待客人男人們都出去拜年訪友去了大多孩子們也都隨父親去了因為可以得到豐厚的壓歲錢并占為己有。
春節的又一高潮元宵節到來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不論城內還是城外都擺滿了小攤,貨販子在不停的吆喝著。
百年老店也會趁此時機在店內店上了許多平時見不到的燈有走馬燈,紅燈,宮燈……等到夜幕降臨時便會吸引許多的人進去賞燈購物為店里增添了不少利潤。
小孩子騎著毛驢由父親帶著逛廟會,如白云觀東岳廟等老道觀都會開設廟會,在廟會上有唱戲的唱戲的人憑借矯健的身姿和動聽的嗓門贏得了觀眾一次又一次的掌聲。
聽,悠長的鐘聲從白云觀里傳了出來,在白云觀門前人山人海大家都爭先恐后的進去給三清天尊上香頓時三清殿內青煙裊裊許多道教徒虔誠的在神像前前三跪后三拜并去祈福道場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財源滾滾。
廟會上還有賽馬賽駱駝的而賽手不是為了一比雌雄只是想用自己熟練的身姿為觀眾提一樂罷了。
不覺中,天又擦黑了北京城頓時成了燈的海洋路上賞燈的人更是一波賽過一波在路上走起來真是揮汗如雨接踵而至。
工藝高超的花燈演繹了一個有一個動聽的故事使人目不暇接,這是元宵節最后一項重要的事宜了人們絡繹不絕的走進了白云觀在德高望重的道長前求了一道靈符并去大殿內球了一只開了光的祈福燈,在觀中心以符火為引點燃了祈福燈當祈福燈緩緩上升時人們便握手閉眼虔誠的祈禱著。
元宵節過后也意味著春節大舞臺落下了帷幕過后大家都坐在一起暢談著今年所要做的`事等春風一吹大人和孩子便都各干各的一份二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