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一
第二天早晨我們按時趕到了活動地點,我一看,才來了三個小妹妹,看來我還挺早的。原來今天的活動名字叫《我和爸媽比童年》,看到這個名字,我真想快點知道爸爸媽媽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
一個老師招呼我過去跳大繩,她和另一個小朋友的爸爸在兩邊揉繩子,繩子很長,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揉得動。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全都來跳,第一次我差點被繩子絆倒,我沒有灰心,第二次就像小兔子一樣靈活了,不一會身上就汗流浹背的。
人慢慢多起來了,我又自己玩起了滾鐵環,剛開始,我一點都不會,媽媽在旁邊鼓勵我,說:“這就是我們小時后玩的玩具,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聽了媽媽的鼓勵,我一次又一次的試著,最后,鐵環終于在我的手掌下站立起來了,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師都夸我能干,我玩的不亦樂乎。
快到中午了,我們該回家了,我把沙包還了回去,依依不舍的跟著媽媽離開了!
我覺得爸爸媽媽的童年真是豐富多彩,希望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今天上午過的真是快樂啊!
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二
暑假里,媽媽的主要任務就是給她舅舅家去看瓜。媽媽是這樣描述的:在河邊有一個簡易的瓜棚,棚子旁邊有一棵巨大的柳樹,舅舅舅媽去賣瓜了,她帶著表弟妹坐在瓜棚里玩游戲。渴了餓了就去地里找個瓜,困了就睡一覺。媽媽的姥姥會在半下午的時候邁著小腳去給她們送一次飯。每當媽媽說這些的時候,我的眼前都好像展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我的童年沒有爸媽那種田園詩般的自由,但是同樣的幸福快樂。在家寫完作業,爸媽陪我下下棋,玩玩彩泥,要不陪我練練舞蹈的基本功……節假日,爸媽經常帶我出去玩,我去過美麗遼闊的青藏高原,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攀登過巍峨險峻的高山……在不同的季節,帶我去看不同的風景,增長了我的見識,鍛煉了我的意志。
有時我會去姥姥家待一段時間,雖然沒有了打麥場,但是有大坑,坑里有許多大樹。有很多的孩子在那里做游戲,我有時玩的也忘了回家。夏天的傍晚還能捉知了,冬天能在那里打雪仗。
我有很要好的伙伴,在學校里,我們一起學習,互幫互助,說些悄悄話,一起做游戲。有時我們會約在一起,去踏青,去游戲。
我每天過的都很充實,很快樂。我和爸媽有不一樣的童年,但擁有同樣的幸福快樂。
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三
一天,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各自的童年。
我望向老爸,老爸一臉沉思,好像在回憶什么,想了一會兒說:“我們以前上學在學校做寄宿生,挑著擔子,一頭是米袋、一頭是腌菜、書包,高一腳、低一腳,走上十幾里坑坑洼洼的山路,有時腳都會起泡。哪像你現在城里讀書,還有小車接送呀!我們小時候,平時吃飯只有蘿卜、白菜等青菜,過年過節或者有客人來時,才有葷菜吃啊。不像你們天天大魚大肉,還喊著沒菜吃。”老爸停了一下后,又接著說:“我們沒有什么玩具,只能玩沙子或者自已制作一些木頭玩具,不像你要什么都可以買到,而且還不愛惜,說扔就扔了。”爸爸說完看著我,好像要從我眼中找到答案。
聽了爸爸媽媽的一番話,我在心里暗暗地進行了對比。相對他們的童年來說,我的童年有溫馨的家,有五彩的衣服,還有吃不完的零食,有漂亮的學校、寬敞的教室,每天上學還有小車接送,真像公主一般!
為什么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這么幸福?我思忖良久,終于得出了結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實行了改革開放,才得以實現的!如今,不僅城市發生了變化,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正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我暗暗發誓,我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本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四
在5月7日的時候,張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名字叫:比童年,詳細的說也就是我和爸爸媽媽比童年。今天,我就和爸爸媽媽比一下童年。
現在我天天都吃好吃的,比如說:肉、綠色蔬菜等,有時候還可以吃薯片、和可樂、吃蛋糕。爸爸小時候主要吃煎餅、自己家種的蔬菜,只有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肉。
我還天天玩好玩的,比如說:足球、籃球、騎自行車、和我們班的同學玩游戲、還可以和我的妹妹玩。爸爸小時候上學之后先幫家里干活,空閑的時候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彈玻璃球、下河摸魚。
現在我有我自己的:自行車、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名牌運動服和運動鞋和許許多多的好書。爸爸小時候穿奶奶做的和哥哥穿小的衣服,只有幾本小人書。
長大了我最大的夢想是當上房地產的老總,因為干房地產能賺許許多多的吧得把得(也就是錢)。爸爸小時候最大的夢想是:通過好好學習考上學校然后當一名解放軍戰士(爸爸的愿望沒有實現)。
通過比較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自己的東西多。但是爸爸說,我現在的理想太狹隘、自私,沒有為國家社會付出得打理想。
我和爸媽比童年字篇五
童年就像是一個萬花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形態。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有苦澀的,也有快樂的。
我總以為爸爸媽媽的童年是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的。可聽爸爸媽媽的童年故事以后,我竟然“大跌眼鏡”。
爸爸媽媽的童年還算是無憂無慮的,沒有各種補習班,也不需要天天背著重重的書包,做著數也數不完的作業。(讓現在的我無比的羨慕)放學后,還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結伴去田野里抓魚,還可以去小山坡挖野菜,去樹上掏鳥窩找鳥蛋等等驚險而有趣的事。(此時我的心已飛向爸媽童年)
但是在吃的方面就有一點點“單調”了,爸媽告訴我,那個年代家里比較窮,沒有什么大魚大肉的,家常便飯就是白粥配醬油,小時候,飯桌上的菜只有兩三樣,都是自家地里種的,能吃上一個水蒸蛋就很不錯了。難得吃一次肉,老人家都舍不得吃,都說自己不喜歡吃,其實是為了留給小孩子吃。他們整天盼著過新年。過年了,就可以吃到魚肉,還可以穿上新衣服。
而我們的童年就不一樣了,相比較而言,我們現在的童年生活要幸福、快樂多了,有什么要求,爸爸、媽媽都會盡量滿足我們,我們就是他們的“掌上明珠”。父母帶給了我們小汽車,商品房,穿時尚,有個性的衣服。零食更是五花八門: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外國餐廳也常常光顧。
每次寒暑假,父母帶我們全國各地旅游,什么杭州、云南、上海,哈爾濱。還出國旅游呢。(現在想起來都是件幸福的事)你看!我們就是這樣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