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一
廣州的春節,是熱鬧和歡愉的。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早早地去到奶奶家,幫大人做這做那的。貼“福”字、拍團圓照、擺飯菜……這些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小事,無不充滿著我們全家人對新年的憧憬和希望。
大年三十晚的年夜飯向來是最講究的了,通常是要“八菜一湯”。 每年的湯里必不可少的就是發菜和冬菇,大人們總是會說:“吃發菜,發財就手!”而冬菇就大多是取“金錢”的意思罷了。那八菜里,一般都會有燒肉,魚和雞,象征著來年豐衣足食、身強力壯、年年有余的新年愿望。
廣州城,又名“花城”。俗話說“廣州過年,花城看花”,在廣州過春節,一定會有“逛花市”。這一個古老又有歷史文化沉淀的過年習俗。
吃完豐盛的年夜飯,我們一大家子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花市咯!我們選擇了離家最近而且可以看江景的海珠花市。
在涌動的珠江浪潮的襯托下,海珠花市顯得格外迷人:人山人海,人潮涌動。人們在賣粉紅色桃花攤檔的金黃色燈光下顯得紅光滿面。在各種各樣的花檔前,一定會有正在討價還價的人群,我認為這并不是吝嗇或是小氣的表現,而是多少年來,廣州人在逛花市時的一種獨有民俗。
走在花香裊繞、燈火輝煌的街上,我感受到了過年的濃厚喜慶氣氛,迫不及待也想要去買花啦!老媽使出砍價的“殺手锏”,以20元兩盆的價格買下了兩株風信子和幾束百合,大獲全勝啊!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二
快過年了,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買年貨。平時都是我與媽媽去購物,難得這次寒假爸爸都回來了,一家人團聚,熱熱鬧鬧地來到商場買年貨,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一來到大街上,眼前的景象把我驚呆了。幾天沒有出門,沒有想到大街上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來來往往的人們臉上都綻放著幸福的笑臉,川流不息的汽車都不見“空車”那閃爍的牌子。
首先我們來到商場的二樓——餐具柜,媽媽買了幾個小盤子。而我來到書柜,我看見有本芭比娃娃的書,我想我妹妹今年過年也給我買了許多東西,給她買一本書也不算啥。所以就拿了一本書放到車子里。
離開二樓,我們來到底樓的超市,哇!里面可真是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我推了一輛小車,媽媽把東西寄存好了。就這樣,我們一家人開始選購年貨了。
我與爸爸、媽媽在擁擠的人群里費力的走著,人挨著人,人擠著人,互相擁擠,好長時間也走不了幾步。看著人們那高興的神情,我不禁笑了起來。超市里面的東西應有盡有,各種商品琳瑯滿目,讓我看得眼花燎亂。我興奮極了,那雙手也沒有辦法控制了,一會兒摸摸煙酒柜臺擺放的酒瓶,一會兒擺弄擺弄那日用品……媽媽看見了,耐心地對我說:“你不要亂動超市的東西,這里不像在家里,碰壞了東西可是要賠錢的呀!”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控制住那雙手。
進了食品部,我買了一些大禮包,稱了些瓜子、花生、糖……已后,我看見遠處有許多人在那圍著。于是好奇的我心里想著:那些人圍著看什么呢?于是我向那走去。想走進一看,哎!沒有辦法人太多了,看來只好使出“神龍擺尾了”了……過了一會兒,我終于擠進來了,我向前一看,呀,原來這里在搞食品促消活動,大家都在當場品嘗食品呢!品嘗到食品的人不停的說:“好!好!味道不錯!”大家都在爭著購買起來。走到兒童食品柜臺,哇,這么多果凍!各種形狀的果凍吸引著我:有星星、有動物、有英文字母、還有各種水果形狀。最可愛的是一個娃娃形狀,它的臉圓圈的,咧著大嘴,露出可愛的笑臉。而且味道各不相同:蘋果味、草莓味的、香蕉味的、牛奶味……我看了愛不釋手,趕緊拿著媽媽遞給我的袋子,裝了滿滿一大袋。
今天我們一家人去買年貨,心里真是快樂極了!這次購物是我最舒心,最快樂的一天,因為我們一家總于可以一起來購年貨了,它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三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百姓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百姓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農歷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每家每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習俗。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四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日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的,熱鬧非凡。我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在鞭炮聲中,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我高高興興,大家今年都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在鞭炮聲過后,就開始吃早餐了。吃過飯后,我便出去玩了,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我看著甭提多高興了。今日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里也很高興吧。
在街上,我看見有人在賣玩具,有人在賣小吃、點心、水果,各種各樣的都有,各式各樣的貨物統統俱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擇!顧客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看一看瞧一瞧,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里有各種玩具: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玩具。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真心希望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開開心心高高興興,沒有煩惱喲!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五
習俗,顧名思義,是習慣風俗的意思,舊社會,城鄉居民禁忌較多,表現在人們行為的各個方面,相沿成習。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帶封建迷信色彩。不合理的禁忌,已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知識水平的提高,逐漸淡化,禁絕。而春節這一古老的節日,悠遠流長。隨之春節的習俗也流傳至今。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愿。
春節就這樣拉開了帷幕,干凈的房屋,潔白的墻,就差貼上那飽含寓意的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要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有了喜慶的春聯,再貼上年畫、窗花,差不多就有些許年的“味道”。
年夜飯全家團圓、放爆竹歡愉吉利、吃年糕節節高升……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六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一天里,每個人都要回家團圓,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
今年的春節假期放得長,假期伊始,父親母親就帶我去廣西、越南游玩,本想著還能順便去趟海南,無奈為了除夕晚上的年夜飯,為了過年,我們還是趕在了大年三十的下午到了家。路上已見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紅對聯,大街小巷已不見往日的車水馬龍,興許都在家里等著過年吧。
聽大人們說因為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年味不是很濃了,但貼春聯、吃餃子、串親戚、收壓歲錢還是必不可少的。這不,我們一到家就開始貼春聯,剛貼好春聯奶奶就叫我們吃年夜飯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父親母親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父親母親爺爺奶奶也祝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還給了我好多壓歲錢,我的心樂開了花,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幸福的家。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我們又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據說這天晚上鍋里還要留幾個餃子讓灶王爺吃呢。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按照習俗,大年初一要出去走一走,去百病。于是每年的初一我們都出去走,走的越多越好吧。連續去了幾年的圓融寺,人是越來越多,于是今年我們就改去家門口的龍源湖公園了,轉了一圈就該去飯店吃飯了。從初一開始,還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最重要的是還有壓歲錢收呢。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們紛紛向新一年的目標進發、努力。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七
春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愿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為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干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很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這里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八
大家知道,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大概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大約在幾百年前,隨著大批華人向海外移民,也伴隨著著中國的海外影響力的加強,世界上有不少國家也把春節當成自己的節日來慶祝。下面我就來簡單說說吧。新加坡的春節被叫做農歷新年。因為新加坡一年只有夏季,沒有春的概念,也就沒有春節的說法了。新加坡春節的過法和中國差不多,過去中國有許多習俗而現在沒有了的在新加坡依然保留下來了。比如祭灶啊、迎神啊什么的。
越南在漢代到清代都是中國的屬地,因此他們也要過春節的。花市是越南人過春節最重要的節目。越南人過春節要吃年粽和大糯米糕。越南的粽子比我們的大得多得多,到底有多大,可能是一個當我們二十個吧。春節期間,越南人也會舉行類似我們廟會一樣的節目,歌舞、武術和耍獅子什么的,總之,整個春節,全越南都沉浸在一片歡樂和祥和的氣氛中。
我們的緊鄰韓國自然也要過春節的,他們受中國儒家影響很重,他們過春節是必須要祭拜祖先的。走訪親朋好友也是件不可或缺的事情。所以,每到春節,平時寬敞的高速公路就會堵車千里。韓國春節最有特色的是趕“夜光鬼”。當然,這個世界是沒有鬼怪的`,那自然也項活動而已,好玩的活動。
日本人過春節是我們幾乎都知道的事情,他們在春節那段時間主要要去參拜神廟,乞求來年的平平安安。日本人也和我們中國人一樣,春節也流行分發紅包,也是大人給孩子發紅包的。他們的孩子很盼望過春節呢,和我們的一個樣。
泰國人也過春節,這是他們那里華人很多的緣故。過的幾乎是廣東春節的翻版,沒有什么特點。但這反映了中泰的友誼啊。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遠在非洲的毛里求斯也要過春節。他們是非亞洲國家里唯一把春節當成官方節日的國家。貼春聯、張“福”字也是他們那里的過法啊。
春節初中字春節初中字篇九
一掛爆竹,在風中肆意搖擺著,那噼啪作響的聲音攜著濃濃的硝煙味兒散發而出,在煙幕消失后,抬頭不知是何時那紅燈籠越上小區那棵樹的枝條上在風中搖曳,活像一個娃娃在歡呼著、雀躍著,也不知何時大門的兩壁上貼上了那紅底燙著金字的對聯兒像是在比著誰更紅、誰更火,窗花也賴著不走了,那仿佛精雕細刻的花紋顯得是那樣美麗。不知不覺間春節踏著輕快的腳步來到我們的身邊。
為了迎接春節的到來,草似乎更綠了,花兒似乎更艷了,人們更喜慶了,臉上多了以往少有笑容,整個城市上下也都喜氣洋洋。
大年三十,以我們老家的風俗,今天我們是要回大邑新場鎮給祖宗上墳的日子了。早晨,天有些陰沉,風刮個不停,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的景物不斷倒退,心情也有些沉甸甸的。車在顛簸之中停了下來,依舊是那樣熟悉,和一年前一樣,路旁小水溝里的水還在流淌。走在兩面墻壁之間的小道上,旁邊屋檐上不時落下幾滴水,使這兒顯得更加寧靜。眼前漸漸的開闊了,那迎面而來的是綠色的菜地和那田野中特有的氣息。沿著這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往前走,路很滑,一不小心就會摔一跤,所以走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遠遠地看見那幾座墳落在竹林旁,在那細雨朦朧中有些模糊“砰砰”那鞭炮的轟鳴響徹云霄,我們都快步走開,在快步之中回頭看去,墳在煙中隱隱而現,心中不由的淡然傷感。坐在車上,遠處又有白煙冒起,其中隱含著鞭炮的聲響,想必又有一家人在上墳吧。和親朋好友們,回到家里,大家坐在沙發上,在那橘色的燈光下,或談事,或大聲吆喝著打牌,或背靠在沙發上看著電視,那剛才的些許悲傷已被春節的喜悅沖淡了。廚房透過窗戶映射出藍色的光芒在有些黑暗的天空下顯得那樣的耀眼,抽油煙機的“嗡嗡”聲里混合著絲絲香味,令坐在電視機前的我不禁用力嗅了嗅,真香啊我的心中不禁暗想。離廚房越近那股香氣就越明顯,更加令人“魂牽夢縈”地打開廚房的門,媽媽正在拿著手中的鏟子炒著菜,鍋底的火苗在興奮地跳躍著,看著桌上那魚身上撒著醬料的紅燒鯉魚,咽了咽口水,媽媽看著我微微笑了笑道:“飯馬上就要好了,你先過去坐著吧。”我拼命的點點頭,有些眼饞的看著桌上的美食,從廚房退出去了。
沒過多久,媽媽的聲音從廚房里傳出:“開飯啦”,來的客人們也都停下了手中的事兒,看向了廚房,門開了,媽媽和姑媽兩手端著香噴噴的飯菜走了出來,一時間成為了全屋的焦點,大家陸陸續續的洗手落座。坐在椅子上,看著這眼前的山珍海味,心中不禁被興奮所漲滿,手拿起筷子像是怕被人搶了似的不顧媽媽的那責怪的眼神向拿紅燒肉開始“進攻”了,嚼著那多汁的肉,里面包含的醬料在嘴里散發開來。“好吃好吃。”我嘴里嚼著東西張開嘴向外“吐”出熱氣,這把大家都逗笑了,“哈哈哈”媽媽見我這樣,趕忙拍拍我的背說:“慢慢兒吃”這笑聲在這塊要到來的新一年中時那樣清晰,那樣充斥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