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生活共字觀察生活篇一
作文教學有“三怕”:教師怕教,學生怕寫,教師怕改,如何克服這三怕呢?從教20多年來,給我最大的體會是:學生要學會觀察生活,才能寫好創新作文。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嘗試了以下途徑,并已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20多篇學生習作經我推薦,或在報上刊登,或在電臺播出,或在競賽中獲獎。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陸游《示子遹》)。學習文章何嘗不是呢?先要在“文”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實踐,需要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素材。
我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為了積累寫作素材,專門在集市上擺設茶攤,免費提供茶水,行路之人喝著茶,聊著天,天下奇聞軼事,不經意間吐露出來,勤快的蒲松齡,絕不放過這些,他總是手記筆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他創作《聊齋志異》的素材,再經過加工整理,膾炙人口的聊齋故事誕生了。
以上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迪是: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你身邊的人、 事、 景物,并通過觀察和思考,選取值得記敘的材料。
二 、觀察的方法:
1 、全方位展開,細致深入:
觀察之前要弄清觀察的對象,過去,很多同學以非凡人物、 重大事件、 奇異景物為唯一觀察對象,其實生活中固然有非凡人物 驚天動地的大事,奇異的景物,但更多的是普通的人,瑣屑的事,司空見慣的景物。這就需要我們展開全方位的觀察,不要輕易放過身邊人,身邊事,身邊景物。通過深入的觀察,挖掘出具有新意的反映時代精神或美好心靈的材料。
2 、觀察人物特點,寫出人物個性:
俗話說“一娘生九子,子子各不同”,同時,我們又想到另一句話“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無論是哪一句話,寫小伙子總是“英俊瀟灑,兩眼炯炯有神”,寫姑娘總是“大眼睛,櫻桃小口,一笑兩個小酒窩”之類,這樣寫肯定是不能夠把人物的特點和人物的個性寫出來,以致造成“千人一面,千面一孔”的刻板模式。
請看一個學生對人物的描寫:
他個子不高不矮,身體不胖不瘦,臉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寬不窄,耳朵不圓不長。
這樣的描寫讓人物臉譜化,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以為即使是一類人,也不應該是一樣的,因為各人有各人的個性特點。
由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注意寫人的文章,,要注意抓人物的的外貌特征——眼睛的變化,采用畫眼睛的方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有一位學生在《那雙小眼睛》里寫道:“小眼睛眨巴眨巴的,默契配合著令人肉麻的恭維的嘴巴,一睜一瞇,在小眼睛睜開的瞬間,我仿佛看到了兩束攫取的光直刺過來”。
3 抓特征,描摹事物:
天地萬物,各有各的個性,只有找出個性與共性的本質區別,個體才會鮮明而突出,從而留給人物難以磨滅的印象這便是事物的特點。
七年級下學期,讀完“動物世界”單元,學生們非常喜歡以下這些動物:漂亮、馴良、乖巧的松鼠,具備“音樂天賦”的金龜子,憨態可掬、溫厚活潑的大熊貓。
學完這一單元后,要訓練學生介紹熟悉的動物,描述動物的故事。我讓學生們踏進農村,回到家中,去觀察牛羊豬狗貓的親熱勁;去聽雞唱鵝鴨叫的農家樂,學生們了解了動物后,更加親近和關愛動物,并且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于是,我便讓學生寫一篇自己所熟悉的動物。
有位同學對小白兔的外貌特征作了如下介紹:
“小白兔全身蓋一層雪白的毛,它像別的哺乳動物一樣,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四條腿,一條尾巴”。
這種介紹仍然是停留在一般的表面現象上,嘴、鼻、眼、耳和腿是任何哺乳動物都有的,僅用“全身蓋一層雪白的毛”,不能把小白兔區別于其它動物的特征表達清楚。我讓他回去再次觀察,然后修改這一段,該生修改好的文稿:小白兔嘴角尖腮幫不停地顫動,嘴唇裂開成三瓣,眼睛像一對紅色的玻璃球,見到陽光就微微瞇起:耳朵長而直豎,有時還會微微轉動,前腿短,后腿長,跳躍式前進,肉墊腳。爪像趾內側彎曲,尾巴短小,全身披一層柔軟有光澤且雪白的長毛。
通過反復觀察,學生終于寫出了小白兔獨具的外貌特征,從而明白:描寫動物特點,就要具體的寫出動物的色澤、形態、特性等方面獨有的特征。
如果不是習作者仔細觀察,就很難發現這些細節特征。
4 情感導航
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闡述了情景交融的形象思維規律。
這就告訴我們“萬物皆有情”,我們觀察的對象往往是客觀的,而觀察的主題卻是充滿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們觀察時,均會帶有情感因素,在情感導航下觀察。
帶著情感觀察,在情感導航下觀察寫出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實感。正像《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要求的那樣“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平時我們要求學生關注親情,關注母愛,關注師生情,關注人間真情,寫真事,抒真情,這樣學生觀察多了,寫作中的路子寬了,情感濃了,出現了許多真情實感的優秀習作。
怎樣使學生的情感成為可能呢?勞動。學生長期不參加體育勞動,不僅養成了懶惰的習氣,導致了體質的衰退,而且與寫作無益。學生在空閑時間參加一些家務勞動或社會公益勞動,有益身心健康,同鳴與傾訴也就在其中。
總之,要寫好創新作文,學會觀察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我們教師要堅持不懈的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從實踐中學會觀察和積累,只有材料的倉庫滿了,才能為寫好創新作文鋪平道路。
觀察生活共字觀察生活篇二
在我五六歲的時候,跟著爺爺回了一趟農村老家,體驗了一天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
我的老家在坊子區石溝河村,據說就是因為村子里有一條蜿蜒曲折的石頭河而得名。這里遠離城市的繁華,藍天白云,空氣清新,紅色的瓦房和郁郁蔥蔥的大樹相映襯,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在形狀各異的石頭間,柳樹的枝條直垂河面,簡直就是一副美麗的風景畫。我光著腳丫,試探著走進河里。成群的小魚我的腳邊穿梭。哇,蝌蚪!我驚喜若狂,用手輕輕捧起一捧水,小蝌蚪竟在我的手里游來游去。
在村子東頭,是一大片果園。爺爺帶我來到姑奶奶的櫻桃園。樹枝上掛滿了櫻桃,個個像是晶瑩剔透的紅寶石,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爺爺把我舉過頭頂,我伸手就能摘到櫻桃。爺爺用紙擦了擦塞進我嘴,一邊說:“這里的水果沒有污染和農藥,很干凈,而且特別甜?!钡拇_是,這是我吃過最甜的櫻桃。
走過果園,是一片青翠的竹林。走進竹林立即感覺涼爽了許多,輕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深吸一口氣,吐出來,感覺也帶著竹子的清香。竹林的地上,是一叢叢小草和五顏六色的野花,松松軟軟,像是鋪了一層五彩繽紛的地毯。
中午和晚上,熱情好客的爺爺奶奶們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大餐。蔬菜都是自家小院里摘的,美味可口。走時,還送給我們許多新鮮的菜和水果。
一天就這樣匆匆結束,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真希望有機會再回一次老家。
觀察生活共字觀察生活篇三
大自然是個奇妙無比的世界,有許許多多令人驚嘆的奧秘。這是我從觀察蝸牛的過程體會到的。
一天,我捉了一只蝸?;丶?,跟媽媽一起觀察。
蝸牛有一個大大的殼,像一個玩雜耍的小孩頂著一座大大的房子,這就是它行動緩慢的原因吧。它的眼睛長在腦袋前面,小小的,像兩顆微型棒棒糖,只要輕輕碰一下,它便立馬縮回殼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蝸牛挺愛睡懶覺。早上八九點了,它卻仍把身子躲在殼里,我怎么用食物引誘它都不出來,而到了晚上,它卻悄悄地探出頭來。這是為什么呢?我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原來它喜歡在陰暗的光線下活動,屬于夜間活動的動物。
蝸牛有一個奇特的本領,能在刀刃、玻璃等尖銳的東西上爬行,而且不會傷到身體。我細心觀察,原來蝸牛在爬行時會分泌一種白白的黏液,這層粘液像一層保護膜,能防止身體受傷,便于它在植物的莖、刺上面活動。
瞧!蝸牛睡覺了,睡得真香?。≡鯓影阉鼏拘涯??媽媽提議把它放到水中試試看。我小心翼翼地把正在熟睡的蝸牛放在一片葉子上,葉子斜下方放個水杯,杯里裝一些水。我把葉子斜過來,蝸牛便“咕嚕”一下滾到水杯里。它一到水中就醒了,而且“飛快”地逃離水杯。原來蝸牛怕水呢!
通過觀察蝸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動物,其身體構造都是與它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的,都有它獨特的生存本領和生存環境,如果破壞了它的生存環境,它就會因不適而逃離,以防止受傷害。
老師點評:
大自然是神奇的。小作者緊扣題目,寫“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從觀察蝸牛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入手,材料真實、新穎,過程清晰、流暢,說明的道理也有理有據、科學可信。讀了這篇習作,仿佛一個小法布爾就站在我們面前哩!
觀察生活共字觀察生活篇四
每一個人都要懂得觀察生活,只有善于觀察生活了,你才能夠真正理解這個世界的美妙之處;只有善于觀察生活了,你才會竟然說,?。≡瓉砩钍蔷实?;只有善于觀察生活了,你才能夠從生活之中獲得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我寫作文的時候,大部分都坐在電腦前面,在那邊叫到:“今天作文寫什么好呢?除了有時候,這一周經歷了一件令我難忘的事情,我才知道,但是如果沒有經歷什么令我難忘的事情,我就會在那邊看書,瘋狂的看書,可是書看了半天什么靈感都沒有,只能是最后拖到半天,還是正剩下作文,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會對我說道:“韞哲,要懂得善于觀察生活呀!不然的話,你下周有沒有作文可以寫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在那邊后悔萬分:為什么自己在著五天的上學時間里面,認真觀察生活呢,要是我仔細觀察,這周就不會在這里面“沒柴燒了”。
但是,有的時候,我善于觀察生活了,我就“留得青山在了”,不再是以前的那種“沒柴燒了”記得有一次,我不經意間瞥見了盛開的馬蹄蓮,我突然感覺,生活其實是很精彩的,但是前提條件是,我們每天都要注意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那次星期六、星期天,我就有很多東西可以寫,而且寫完還有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有時候,一件生活中很小很小的事情,就能夠溫暖你的內心;有時候,一段小聲的像一根針掉落在地板上面的聲音,就能夠使你原來鐵石心腸的心感動萬分,有時候,一片枯黃的落葉落下來,就能夠讓你深有感觸;有時候,一朵盛開的鮮花,就能夠讓你發現生活中的驚喜;有時候,一只頑強的小生命,就能夠觸動你的心弦;有時候,一滴水把一塊石頭徹底滴碎,就能夠讓你感悟“水滴石穿”的點滴力量。
觀察生活,你就能夠親近大自然,觀察生活,你就能夠寫出很多很多有意義的文章,而不是每天寫那些夸夸其談,而空有深意的文章,觀察生活對于我,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很大很大的意義,只有觀察生活了,任何道理都是有可能感悟到的。
觀察生活,你可以觀察都很多很多的東西。
觀察生活共字觀察生活篇五
我的家里有土地,可是卻沒有種什么,地里的農作物有時真的不懂得,不會觀察生活,可真是一個缺點。
一天早晨,吃完早餐,媽媽說騎自行車去地里轉一轉,我和弟弟很高興??吹酵饷?,生活真是有趣。走到一片麥地,綠油油的,前一天,下了雨,所以麥子還有雨珠滴在上面。微風一吹,那小麥搖搖晃晃跟著風飄著,小麥參差不齊,所以媽媽說:“我那小時候還要齊。”我“哦”一聲,繼續看著小麥。
有一個好機會,當然不可以錯過,繼續走著。這個季節,只有小麥咯,又看到一大片,這時媽媽說:“我小時候,在地里一看望不到邊?!笔茄?,和現在一比,再看就是大馬路。
我和弟弟下到麥地里,走一走。還記得那時,明明知道一點是小麥,卻仍然天真地問媽媽:“是不是小麥?”弟弟還想躺在麥地里,望天空呢!走著是很不錯,可等我們出來后,鞋上全部是泥土。媽媽笑個不停,在我和弟弟去擦泥土時,還偷拍幾張照片。
那時,小麥還沒有長穗子,媽媽又說:“長穗子還要好看,下個星期還來看看?!笨催^小麥地,走過小路,生活就是這樣,走到哪里,都有一種美麗。觀察生活,是很不錯的,感受大自然。
而我最近看什么都有一些靈感似的,會很抽象的大膽去想象。我意外的發現小麥很像一種草,只不過那種寬草不能吃,小麥是能吃的。想法也會有些是可笑的,天真的。
媽媽小時候,沒什么可玩,只和同學們在地里跑著,餓了摘別人地里大蔥和茄子,吃著非常棒。她說起這件事,我覺得那時生活,雖然沒有電視和網絡,生活卻很幸福。
而當我和弟弟在土地里開心,或許有些人知道的太少了,又感覺沒意思。觀察是生活中美好,不僅僅是一種享受,也可以突發自己靈感。
因為,太美了!
觀察生活共字觀察生活篇六
說起窗子,便想起心理醫生常用的一個小測試:讓人們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小房子,心理醫生會根據你所畫的因素來判斷你的內心世界。當然,窗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窗的有無可間接透露你內心是否封閉。
的確,窗的作用就是溝通房內外的世界。打開窗扉,你可以在陽光中看到自己的房子,可以欣賞到房外的五彩繽紛;也許有時遇到的是狂風暴雨,你的心會受傷,但這都是一份歷練,將使你的心變得更堅強。
窗是一種含蓄的觀望,是一種三思的人生態度。它不像門一樣直接、開放。窗就像一位害羞的女子撩開一角面紗,觀察屋外的天氣是否適合自己的出行。透過窗子與外界進行眼神、言語的交流,使自己更進一步了解未來,而不至因為沖動摔得滿身泥濘。窗,也讓外界對自己有所了解,卻也不至于完全摸透。神秘而小心翼翼地窺測,這便是窗的魔力所在。如此看來,窗真是一種設計巧妙的工具。
鏡子
從古代的銅鏡到現代的玻璃鏡,鏡子的演化讓人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自己。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態度值得鼓勵,只是自視實在不是一種全面的自我改革的途徑。正如我們無法看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后背,自視會使人們忽略自身很多缺點。于是,鏡子出現了。
唐太宗曾把魏征比作鏡子,這當然是個老掉牙的比喻,但也揭示了鏡子在精神領域的含義——是一些了解你的人。在與他人交往中,別人對你行為上的反饋就是鏡中的信息,就像我們自我改正的有力依據。生活中也會有哈哈鏡,有的會麻痹你,有的會打擊你,這便需要時間為我們練就一雙慧眼,去明辨是非,在錯綜復雜中找到真我。
鏡子,是一種自我審視的態度,更是一種無聲的修正與進步。鏡子會阻隔你延伸的視線,卻把你的視線反射向你眼里,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肆意觀望。觀鏡時,不必感到自卑,也不必自傲,那就是一個真實的你,請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你付出什么,它便回贈你什么。多么神奇!
小結
窗子是心有多遠,視線就能走多遠;鏡子是心有多真,視線就反射得多真。窗鏡合一,是一種至高的態度,它能練就一顆通透的心、堅強的心。在鏡子前整裝,在窗子前觀望思考,然后出發吧!人生的旅途將在窗、鏡映照下更加光明。
你透過了誰的眼睛
一只驢子在破舊的茅草屋里低頭轉圈,頭套韁繩日夜不停地磨面,孜孜不倦自安天命。其它的驢子總借故嘲笑它們愚笨無知,“你整天只知低頭磨面,根本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會毀掉你自己的!”而這只驢子卻說:“你們有再活潑的腦袋我也覺得只有磨面之用。”動物世界的奇談聽罷不禁莞爾,卻始終無從蓋棺定論孰是孰非。它們的看法及價值判斷的不同歸根于看待問題角度和方式的不同。
于磨面的驢子而言,它透過了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猶如面前立了一面鏡子,它透過鏡子看到了自己低頭的姿態,夜以繼日圍著石磨轉圈圈,便覺得自己的世界本是如此,安于現狀。若此驢子可以透過其它驢子的眼睛看世界,別人的眼睛就是自己的窗子,它將透過這明窗看見外面世界的遼闊和精彩,意識到自己若尚有余力就應跋山涉水另闖天地。
鏡子與窗子,自見與他見,看到的世界于自身而言都是真切的卻未嘗是完全真實的。猶如井底之蛙的一小圈天地與雀鳥眼中的遼闊天宇,都是它們親眼所見的反映,只是透過不同的眼睛而得出大相徑庭的答案。
而你,又是持著怎樣的器具看世界?
透過自己你的眼睛,你看到了身上引以為傲的閃光點和局限于個人認識的灰色調,你也看到了內心深處的考慮和徘徊,千結百轉自己心知肚明。透過他人的眼睛,從多方位審視你和世界,你可以窺見他們眼眸中倒映出的模樣,有真實客觀的時政要點和齷齪可憎的社會陰暗,可以看到他們眼中你笑意燦然的模樣和眼角眉梢若無似有的一抹哀愁。
透過國人的眼睛,看到了幅員遼闊的疆城和富饒的資源,“地大物博”一詞便華麗地被國人盛請出來成為頭頂的光環。奧運會的佳績成為國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談資。而透過世人的眼睛看到的是中國資源人均占有量與世界水平的相距甚遠,51塊金牌也掩飾不了國民身體素質的孱弱。如此,自見與他見相結合才能還原真實的中國和世界。
昨天,你曾透過誰的眼睛看世界,看見怎樣的自己和世界,這已無關痛癢。
今天,明天,讓我們透過自己和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和世界的全貌,讓鏡子和窗子折射出世界的真實和精彩。
你,看自己和世界了嗎?
觀察生活共字觀察生活篇七
每當我去姑姑家玩的時候,都會見到她養的金毛——小七。
小七為什么叫小七呢?因為它是7月份出生的',小時候它很愛叫,一天要叫上個五六次,而且是因為一些小事:有奇怪的聲音它就叫,掉到水里就叫,姑姑一不小心踩到了它的尾巴,它就“汪汪汪”連叫三聲…雖然小時候愛叫,但長大后就少叫了許多,因為變成熟了,哈哈哈!
小七身上是金色的,肚皮是雪白的,摸起來特別舒服。眼睛圓圓的,咕嚕咕嚕直轉,像一個白里加一點黑的珍珠。
小七愛吃的東西很多!有骨頭、有牛肉干、有潔牙棒…有時只要給它一根骨頭,它就能玩一個月,愛不釋“嘴”。
小七真是一個寶,讓我有時崩潰了,有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