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桂林陽朔字 游桂林陽朔作文篇一
媽媽是陽朔來的,在當地,人們常說這樣的話:“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個著名的旅游勝地留存著無數風光無限好、景致特奇妙的景觀。漓江,便是那么些風景中尤負盛名的一個。我從很小就知道,人民幣二十元錢上面印著的,就是那兒,就是母親的家鄉。
我們的小船隨流而下,艄公不用使勁,船緩緩前行,成片綠水,成群的山巒,陽光透過幾乎要散去了的大霧,照到我的身上,照著青山,照著綠水,照著流淌著過去的江。我不由自主地將手伸入水中,涼爽清澈從我的指隙間飛流而過,我仿佛無法觸到確切的水,而是僅僅看著我的手在擺弄,在光和影的交相輝映下蓋了一層綠色的紗。
一抬頭,我望見一群鳥飛過的藍天。天空是寂寂的藍,不像是深圳的那般“繁雜”;而這天空之下的是群山,是一座座高低不一,形狀不一卻又和而不同的山。有些山是綠,香綠、嫩綠、翠綠、墨綠有些山露出了巖崖,山林之下的“皮膚”。江水流于它們中間,被這些大山威嚴地凝視著,在別樣的景致中甚至又有了些威嚴莊重。
我們就這樣繼續向前,群山隨著水在我身旁流過,快到了水勢湍急之地了,遠處不知哪里,有一段高亢的山歌聲音傳入我耳中。我們一行人,在這蒼茫天空之下,在無法望到盡頭的江水之上,被層巒疊嶂圍住,成了山水風景中那一點、兩點的人物。
我目不轉睛地想要品盡眼前的這一切“美不勝收”,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空氣,涼風拂過,陽光散落。大概李白在千百年前就是看了這樣動人的景致,才會寫出過“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樣的句子吧。那么像我的媽媽那樣曾幾何時也離開家鄉漂泊在外的人,也會不會發“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這樣的感慨呢?
行云流水之間,我們在蒼茫大地上感受世界。睜開雙眼,帶著一副好心情,大千世界是這樣的精彩紛呈。
桂林陽朔字 游桂林陽朔作文篇二
暑假中,相信大家都去過旅游吧?而我就隨爺爺奶奶去了素有“陽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譽的陽朔。
如果你去陽朔,晚上,一定要到榕湖湖畔看看。
一到榕湖,向湖中心望去,美麗的噴泉就會映入你的眼簾。它多姿多彩,一會兒是紅色,一會兒是綠色,一會兒是黃色……看得大家眼花繚亂。這還不算,走過九曲橋,穿過樹叢,看到的景色絕對是最美麗的。
噴泉旁有一座美麗的橋,那便是水晶橋,它是用全水晶做成的,真不愧是潔白無暇的代表。一盞盞彩燈打上去,水晶橋的美麗盡收眼底。
我們旅游第二站——漓江。
漓江就像一位魔術師,在不同的氣候,有它獨有的神韻,令人流連忘返。漓江是世界上最美的畫廊,是中國風景線上的一顆明珠,是陽朔旅游的高潮所在。唐代大詩人韓愈曾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來贊美這條如詩似畫的漓江。
晴天的漓江,在陽光的照耀下,青峰倒映,特別迷人;而煙雨漓江,留給人們的卻是另外一番美的享受:細雨如紗,飄飄瀝瀝;似在仙宮,如入夢境……用“漓江春水綠悠悠,細雨昊天結伴游,兩岸奇峰看不盡,碧蓮峰下泊行舟。”這首詩來比喻漓江就再適合不過了。
旅程轉眼間就結束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陽朔,原來“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句話一點都不夸張。
桂林陽朔字 游桂林陽朔作文篇三
這個暑假,我和媽媽跟著旅游團,去素有“山水甲天下”名稱的廣西桂林旅游。
廣西是壯族自治區,桂林當然也有很多壯族風情。他們喊人從不喊“先生,小姐”,而是喊“阿哥,阿妹,阿姐”年紀大一些的女孩就叫“阿嫂”。他們喊朋友叫“夠友”,是夠朋友的意思。雖然發音有點像“狗肉”,但這是朋友之間親切的稱呼。
既然“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那就少不了有山有水。
桂林主城的水是漓江上游,水不混濁,但也不怎么清。在桂林主城,最好看的是山。那些山是一座一座的孤峰,不連綿起伏,每一座山圍起來就是一個公園。我們游覽了很多公園,如“七星公園,南溪公園,伏波山公園”等等。
桂林主城游覽完畢,我們又去了號稱“山水甲桂林”的陽朔游玩。
陽朔有兩條大河,一是漓江精華一段,二是遇龍河。我們乘著竹排,在靜靜的漓江上流動,一陣微風吹來,使我們心曠神怡,漓江的水比較淺,只有我身高的一半。漓江的水也很清,完全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正如《桂林山水》那一課所說,“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段話說得是一點不假。學這篇課文時,覺得寫的不是很真,真正來了桂林陽朔漓江,才知道課文一點都沒有虛構。
我們還游覽了劉三姐大觀園,大榕樹景區,月亮山,古東瀑布等等。桂林,這座美麗的小城,使我流連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