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走過高二走過篇一
那冬日里逝去的寒風(fēng),陪我走過這冬天。
現(xiàn)在正是糟糕的初秋,卻有了冬日的風(fēng)韻。凝結(jié)的空氣似春天的溪水,甜美而沁涼。在這樣一個不算晴朗的日子里,我瘋狂地想念那冬日里逝去的寒風(fēng)。
我喜歡風(fēng)大的日子,好像世界以力擁我。耳邊有什么漸漸清晰起來,是什么呢?哦,原來是高一的我們在演《孔雀東南飛》的課本劇啊??粗@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被我們硬生生演成了喜劇,語文老師還在意味不明的笑著,某個同學(xué)又成為了全班的槽點……就在這個適合感傷的季節(jié)里,我想,卻不念你們。
微涼的秋風(fēng)靈活的穿過長長的走廊,從一班到十五班,那么遠,它慢慢踱著步,緩緩送來些許你們的氣息,并不是懷舊,而是衷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過得好。
不知道寒風(fēng)們過的怎么樣。是否還是獨自傷悲,亦或是調(diào)皮的玩耍。
現(xiàn)在外面很靜,沉寂的樹木,掉下的杉果,以及那凝結(jié)了的秋天的遺物,被風(fēng)吹成一堆如今又凍結(jié)了的黃褐色的樹葉,表現(xiàn)出濃郁的衰敗氣息,無一不預(yù)示著冬天又要來臨。
我們每個人都要過得好,一起走過冬天,等來春暖花開的陽春。就像每個我們一起走過的冬天一樣,一定要繁忙而快樂。
不用過多久,樹木便會徹底褪色,只剩下焦炭似的枝干。黑黑白白的世界總是很好看,以一種死亡的寂靜來詮釋生命的靜態(tài)。你要等。
我們都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彼此取暖而不覺寒冷。因為我們簡單普通到可怕,所以我們都要成為一道道洪流。
聽,那冬日里逝去的寒風(fēng)。
走過高二走過篇二
什么歌里唱的?“走路,你要走大路”。尤其是在冬夜,在深冬深夜走路。我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人,我煩,我憂,我……撿沒有燈光的地方,沉寂的地方,甚至于有點嚇人的地方,走。
城東公園的角門洞開。于是撇開那含情脈脈的燈光,決然地向深不可測的冬夜走去。
雪后,北風(fēng)扶著如鐵的樹枝——那是它的琴,嗚嗚呀呀唱夜歌。
腳下,積雪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音。恍惚中,我知道,東面是山,西邊是湖,腳下是路。這路,白的是雪,泛著青光的是冰,只有黑乎乎沒有一點光亮的地方是路。
我還有一點清醒,我不愿見到誰,我不怕見到誰,我還渴望見到誰,我終于沒有見到誰。只有我一個人。我這時候好希望有人打劫,打劫我,那樣我就沒有煩惱,沒有憂了,可是沒有。耳邊是呼嘯的風(fēng),腳下是讓我摔跟頭的冰。那些樹,那些光禿禿的、黢黢的槐樹,肯定是槐樹,還有那槐樹林中跟我踽踽而行的圓月,才是我凄清的朋友。
我終于涉過湖面。望見遠處燦爛的燈光了。
好想就這么一直走下去……
走過高二走過篇三
用死亡換來的新生,往往是最美的。
——題記
春天真是個幸福的季節(jié)!我總這樣認為。冬天過于漫長,使得整個世界都變成了冷色調(diào)。而當(dāng)春天轟轟烈烈地奔來時,那些隱藏在金色陽光里的溫暖,便一遍又一遍把我感動的措手不及。
我想該是用綠色來代言春天的。每一個枝椏上都有生命在奮力向上,生長,再生長,這樣愉悅地奏響一曲春天的樂章。
早上的陽光打了個飽嗝,不小心把我叫醒。我于是微笑著上街,準(zhǔn)備邀請春天跳個舞??商嗟纳n白一起涌現(xiàn),在這個美好的春天,想我展示不該出現(xiàn)的生命的悲壯。
我看到的是滿街枯黃的落葉,葉片上還留著去年秋天的指紋。起了風(fēng),落葉像行乞的老人,覆在鞋子上,讓人有說不出的,粘稠的厭惡。陽光看起來也變得憂傷,葉子還在悲壯地一群一群往下掉,像一只只翻飛的寂寞的蝴蝶,把人的心扯得心疼。
看得呆住了,不禁回憶現(xiàn)在是不是春天。一切都無法改變,這就是那個讓人幸福得擁抱全世界的真實的春天,此時卻成了生病的孩子。
心里突然就變得很難受,眼望著枝干,期待找出什么魔法把春天治好。我看見又一片枯葉義無反顧地落下,那樣決絕,可瞬間后我的眼中卻出現(xiàn)了一點綠,在枯葉落下的地方,發(fā)了嫩綠的芽,不,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再看其他的地方,不起眼的角落,竟全上演著新生的歌劇。
一個個生命在逝去,一個個生命在替補這他們的位置,一次次黯然的小視,換來了一場場盛裝的新生。枯葉該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死去,它才會那樣那樣的灑脫,離開相互依偎的枝干。這是不是就叫奉獻,用死亡浸潤新生。
落葉被陽光披上金色的禮服,安詳而美好。我看到陽光在笑,無聲的笑,眸子都彎了。枝椏上新生的綠在一點一點蔓延,然后把我的心都給纏住了。
我突然覺得,用死亡換來的新生,往往是最美的。真的,我用生命發(fā)誓。
我打春天走過
在一場場生命的交替中
幸福得
快要掉眼淚。
走過高二走過篇四
人說黃河九曲東流萬里奔流不息,人說八萬里洞庭汽蒸云繞瑰麗多姿,人說萬頃碧湖煙波浩渺蒼茫無際,然而黃河萬里畢竟東流去,碧湖千頃不敵胸中一點浩然氣,不慕遠景,不念幻影,靜賞身旁的點點滴滴,便已走過,千山萬水。
靜賞身旁點滴,是不念過往的灑脫。
“干涸的河流,從不回憶它的過往”。泰戈爾曾如是道。干涸的河道旁或許也曾草木繁盛落英如雨,或許也曾引得群季俊秀流殤曲吟賞煙霞。然而如今,它只等待下一涓淌過的淙淙溪流,或是漸漸淹沒為護花的沃土。
英國不念及過往“日不落”的盛名,意大利不沉浸于復(fù)興之都的榮光,以新的姿態(tài)開啟國民的新紀(jì)元。而大清朝,在天朝無所不敵的自詡中敗落消亡,國如此,人亦然。舊日花妍也無需留戀,時光不許依依不舍兩欣三盼的步伐。
靜賞身旁點滴,是不慕將來的實在。
“我們的青春一無所有,卻又擁有整個世界”。郭敬明的話點出了青春的迷宮。人說這世上有兩種悲劇,一為萬念俱灰,一為躊躇滿志。明日的光芒愈盛,今日便愈加慘淡。對于明白的急切渴求讓人忽略了現(xiàn)狀。梁啟超曾嘆:“不恨年華易過,只恐年少心思半消磨”,醒來一時淚雨滂沱。現(xiàn)實無情的打擊怎不淚如雨下?被明白的盛景欺了眼,醒時才嘆世事弄人。
靜賞身旁點滴,惜取而今現(xiàn)在。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fēng)雨度傷春,不如惜取眼前人”自古詩詞中勸人昔時的篇章便極多,詩人們被過去的懷想所傷,“人面不知何去處,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又知明朝一展所圖只是妄想,“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于是憤然慨然,只能寫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字句。然而現(xiàn)實并不該是走投無路的選擇。當(dāng)你懷念故鄉(xiāng)老橋下?lián)未^的漁家女清麗柔婉的歌聲,是眼前軟語予你慰藉與溫暖。當(dāng)你展望他日衣錦還鄉(xiāng)美夢成真,是眼下的勤懇與辛苦予你信心。身旁點滴沒有因你的幻想而增添莫名的意味,它本就如此可親而美好。
人生之路漫漫,山一程、水一程不是每個人的前路,然而靜賞身旁點點滴滴,便勝過萬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