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朗誦社團工作計劃篇一
;xx小學經典誦讀社團活動工作總結
(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為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
我校一直將“經典誦讀活動”傳承、繼續、并將之發揚廣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績,現將我校經典誦讀社團活動總結如下:
一、明確目標、落實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并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落實活動方案
與日常教學相結合,除安排的校本課外,每周日下午開展社團活動,各班按照不同學段的內容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師生集體共讀經典,共賞美文,共寫佳句,進行經典吟誦、演講,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書寫比賽等學習游戲活動,為經典誦讀拓展更寬的道路。
與學校養成教育活動相結合。開展“人人讀經典、做謙謙君子”活動,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堅持天天吟誦;并提倡制定恰當的周背誦量,力求達到這個小目標。
老師與學生共同進行誦讀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生全員參與。每班可選一名普通話及朗誦較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
與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相結合。開辟誦讀窗口,學校櫥窗每周推薦一首古詩,供學生誦讀賞析,感悟。鼓勵、倡導學生家長參與經典誦讀,督促學生每天回家進行10分鐘
經典誦讀活動。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積極營造濃厚的家庭誦讀氛圍。
二、措施到位
為調動學生參與誦讀和創作的積極性,學校將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經典閱讀活動,為學生搭建施展的平臺,不斷提高小學生課外經典閱讀的興趣,使優秀詩文誦背和閱讀課外書籍活動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三、收獲和體會
1、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
(1)通過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校實際的中華傳統經典誦讀的路子,營造學校文化氛圍。
(2)初步建立中華經典誦讀教材體系、學生評價體系,探索教師導讀的方法,培養了一批導讀骨干。
(3)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優秀思想與學校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創新學習管理,辦人民更滿意的學校。
2、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1)在誦讀實踐中,感受中華經典的魅力,提高記憶力,積累語言,促進語文素養的提高。
(2)陶冶情操,發展個性,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使學生具有更佳的學習、生活狀態,促進各門功課的學。
(3)是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鑒賞力
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煉。
3、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
(1)通過活動,理解中華傳統經典對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的重大影響意義,陶冶自己的情操,樹立更好的學習、生活的態度,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之中去。
(2)掌握小學生經典誦讀的方法,初步能創造性地展開活動,提高誦讀效果。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總體目標
通過學校和家庭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1)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心地向善,修養提高。
(3)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4)培養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各方面的素養。
(5)引導父母子女一起誦讀,增進親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3、誦讀內容
主要誦記內容以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及經典優秀選文為主。(其中有:《三字經》、《弟子規》、《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經典的選萃等。)
4、教學原則和方法
a、原則
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
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b、方法
(1)人人參與,個個提高。
(2)每日在校讀10分鐘。在學校由老師利用經典誦讀課背誦。
(3)回家后,再由家長帶動誦讀(親子誦讀)10分鐘。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經典誦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片生機,我們堅信,只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勤奮工作,我校一定會在經典誦讀的道路上走的更堅定,更扎實。
任課教師:xxx
2017年6月05日
相關熱詞搜索:;朗誦社團工作計劃篇二
為了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為了全面貫徹學校社團活動的實施方案,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營造文明、和諧的現代校園文化,特此組織“朗誦社團”。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此項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揮學生的自身潛能,形成自我發展的目標、促進自我規劃的實現,達到“認知、體驗、感悟、內化”。
2.通過此項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激發學生朗誦的興趣;培養社團朗誦新秀。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3.通過此項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形成團隊精神。
5.把朗誦與文學欣賞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理論水平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6.健全組織,積極開展朗誦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此項活動。
7.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朗誦社開展的表演、交流研討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內容
1.任課老師宣布詩歌朗誦會的意義、活動設想及注意事項;
2.每位同學認真收集自己喜歡的詩歌,并要談談自己喜歡這首詩歌的原因。
3.組織學生將收集到的詩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誦,作好準備;
5.在班級中舉行詩歌朗誦會,組織學生評委選出優秀詩歌朗誦者名單;
6.將學生選出的部分優秀詩歌貼于班級布告供其他學生欣賞;
7.請獲獎同學以座談會的形式暢談自己的對作品欣賞的感受。
三、活動時間:每周三下午
四、具體安排:
第一周:招募社團成員,組建朗誦社團。 第二周:什么是朗誦,朗誦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2
第三——五周:朗誦引導 教你怎么去朗誦。 第六周:怎樣選擇朗誦材料。
第七——九周:朗誦技巧及訓練
第十——十一周:怎樣把握作品內容。(1、正確深入地理解) 第十二——十三周:怎樣把握作品內容。(2、深刻)
第十四——十五周:怎樣把握作品內容。(3、豐富、逼真的想象)
第十六周: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停頓) 第十七周: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重音) 第十八周:舉辦古詩文朗誦比賽。(社員全體成員)
第十九周:總結收獲,評選表彰優秀社員。
2015.9.11
一、指導思想
朗誦是一種美讀,可以刺激聽者的興趣,并在情緒上引起共鳴作用。詩歌朗誦活動具有獨特的促進小學生語言發展和想象力的功能。什么是朗讀呢?簡單的說就是清清楚楚的高聲讀誦。使詩文語氣連貫而見情意。具體的解釋,朗讀就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發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朗讀有助于情感的傳遞。朱熹要求學生從小養成正確朗讀的習慣,還要求讀書必須逐字逐句透徹理解,進而深入體會,反復揣摩。而且朗讀中,可以讓某個字突出來,讓人更加能理解讀的文字的意思。
二、活動目標
1.培養讀書的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指認式誦讀中擴大學生識字量,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豐富各科知識,激發閱讀興趣,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提高誦讀、識記能力。充分利用記憶力的黃金時期,多讀多背傳統經典美文,并逐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終生受益。
3.了解民族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三、活動時間
每周一下午課外活動時間
四、活動地點
四乙班教室
五、活動對象
本社團成員
六、活動形式
以短小精悍、詞語優美又朗朗上口的詩歌或小散文作為基本學習內容。小組活動以讀、練的形式為主,以真實、感人的情境引發孩子的興趣,用有效的啟發達到培養孩子思維和想象力的效果。活動還穿插有名篇朗誦欣賞、分小組的.比賽及討論、演講錄像觀看等內容,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
七、活動措施
本學期我們社團,將對學生的朗誦技巧加強培訓,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
1、停頓 不管是說話或朗讀很自然都要換氣,就是話與話之間的
停頓時間。此停頓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來表情達意,使聽話的人更能領略說話者或朗讀者的意思。停頓時間的長短與段落、句子與標點符號都有關連。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停頓時間最長,接著是句子與句子之間,而標點停頓的時間則較短。
2、速度 文章的體裁和內容影響朗讀的速度,通常表現高興、緊張、害怕、激動、憤怒等內容時速度較快,悲傷、失望、生病、哭泣等內容的速度較慢。不過,跟停頓一樣,速度也不是堅守原則一成不變。為了更準確表達作品的情感,可隨時有變通的處理方式,務必要靈活運用。
3、輕重 因為重讀的字詞不同,感覺所強調的重點就不一樣,重音用得適切,可以使語句的意思更加鮮明,而表達不同的意義。
4、升降 升降指的是語句里的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語句里有了這些變化,才會有動聽的語調。所謂聲音的高低升降就是抑、揚、頓、挫的搭配。搭配得宜,節奏感好,詞句就富有音樂的美感。句調的升降變化,雖是對整句說的,但是一句話句調特別顯著的變化,卻是表現在最末一個音節上。一般句調有四種變化:高升調、降抑調、平直調、曲折調。
八、活動時間與內容安排
第1—2周:宣傳、發動
第3周:學生名單的確定及參加活動的要求事項
第4—6周:普通話強化訓練
第7周:朗誦技巧的簡介及美文朗誦欣賞
第8—9周:練習朗誦,掌握朗讀技巧
第10—12周:配樂朗誦練習
第13—15周:組內朗誦匯報比賽
第16周:學生談談朗誦訓練的心得體會
第17周:開展比賽,選拔朗讀能手
第18周:總結一學期的活動情況,評選優秀學員
2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朗誦水平,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
培養朗誦新秀。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2.把朗誦、文學欣賞、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理論水平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3.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4、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朗誦詩社開展的表演、交流研討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內容
1、任課老師宣布詩歌朗誦會的意義、活動設想及注意事項;
2、每位同學認真收集自己喜歡的詩歌,并要談談自己喜歡這首詩歌的原因。
3、組織學生將收集到的詩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誦,作好準備;
5、在班級中舉行詩歌朗誦會,組織學生評委選出優秀詩歌朗誦者名單;
6、將學生選出的部分優秀詩歌貼于班級布告供其他學生欣賞;
7、請獲獎同學以座談會的形式暢談自己的對作品欣賞的感受。
三、活動時間:
每周五下午
四、具體安排:
第一次:招募社團成員,組建詩歌朗誦社團。
第二次:閱讀引導 教你怎么去讀書。
第三次:朗誦技巧及訓練
第六次:講座:朗誦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第七次:怎樣選擇朗誦材料。
第八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1、正確深入地理解)
第九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2、深刻)
第十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3、豐富、逼真的想象) 第十一次、第十二次: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停頓)
第十三次、: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重音)
第十四次:總結收獲,評選表彰優秀社員。
2015年9月
育才小學五年級
王克仕
2015年2月
計 劃
培養朗誦新秀。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2.把朗誦、文學欣賞、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理論水平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3.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4、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朗誦詩社開展的表演、交流研討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內容
1、老師宣布詩歌朗誦會的意義、活動設想及注意事項;
2、每位同學認真收集自己喜歡的詩歌,并要談談自己喜歡這首詩歌的原因。
3、組織學生將收集到的詩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誦,作好準備;
5、在班級中舉行詩歌朗誦會,組織學生評委選出優秀詩歌朗誦者名單;
6、將學生選出的部分優秀詩歌貼于班級布告供其他學生欣賞;
7、請獲獎同學以座談會的形式暢談自己的對作品欣賞的感受。
三、活動時間:
每周四下午
四、具體安排:
第一次:招募社團成員,組建詩歌朗誦社團。
第二次:講座:什么是朗誦
第三次:閱讀引導 教你怎么去讀書。
第五次:發聲的技巧。
第六次:講座:朗誦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第七次:怎樣選擇朗誦材料。
第八次、第九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1、正確深入地理解) 第十次、第十一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2、深刻)
第十二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3、豐富、逼真的想象) 第十三次: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停頓)
第十四次、第十五次: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重音)
第十六次:總結收獲,評選表彰優秀社員。
第十七次:作品的引導。(古詩的朗誦)
第十八次:根據朗誦內容選配樂。
第十九次:根據朗誦內容選配樂。
第二十次:總結收獲,評選表彰優秀社員。
2015年2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朗誦水平,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
培養朗誦新秀。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2.把朗誦、文學欣賞、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理論水平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3.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4、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朗誦詩社開展的表演、交流研討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內容
1、老師宣布詩歌朗誦會的意義、活動設想及注意事項;
2、每位同學認真收集自己喜歡的詩歌,并要談談自己喜歡這首詩歌的原因。
3、組織學生將收集到的詩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誦,作好準備;
5、在班級中舉行詩歌朗誦會,組織學生評委選出優秀詩歌朗誦者名單;
6、請獲獎同學以座談會的形式暢談自己的對作品欣賞的感受。
三、活動時間:
每周二,周四下午3:40——4:30
四、具體安排:
第一次:講座:什么是朗誦
第二次:閱讀引導 教你怎么去讀書。
第三次:朗誦技巧及訓練。
第四次:發聲的技巧。
第五次:講座:朗誦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第六次:怎樣選擇朗誦材料。
第七次、第八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1、正確深入地理解) 第九次、第十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2、深刻)
第十一次:怎樣把握作品內容。(3、豐富、逼真的想象) 第十二次: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停頓)
第十三次、第十四次: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重音)
第十五次:考核,評選表彰優秀學生。
朗誦社團工作計劃篇三
我們在九月份迎來了風華正茂的20xx級大一新生們,他們遠離父母、遠離家鄉,第一次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學校開啟自己的新生活,大一新生們基本都已成年,應當學會擔當、學會感恩,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節即將臨近,青島理工大學校學生會新聞部決定舉辦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朗誦比賽。
感恩,從心開始
本次大賽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兩部分,比賽流程分為初賽和決賽兩部分,個人賽初賽時每個院不限定人數,團體賽初賽為15—20人組成的朗誦隊,每個院不限定隊伍數量。個人賽決賽初步定為每個院選拔3—4人參加決賽,團體賽決賽初步定為每個院選拔一個朗誦隊參加決賽。
1、主要執行對象:青島理工大學大一新生
2、組織部門:青島理工大學校團委、青島理工大學校學生會新聞部
3、報名時間: 10月30日
4、報名地點:青島理工大學二食堂門口
5、比賽時間:初賽: 11月10日
決賽: 11月21日
6、比賽地點:初賽:二教階梯教室,具體另行通知
決賽:科學會堂
1、為展示我校學子的風采,發揚學生的青春活力,展示青春風采,是同學們更加懂得感恩,在以后的生活、學習與工作中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2、為弘揚優秀文化,豐富同學們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同學們的高尚情操,進一步營造和諧地學習氛圍和校園風氣。
3、為促進朗誦藝術的發展與普及,推廣普通話,鍛煉同學們的口才能力,豐富日常生活,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4、為提高校學生會新聞部的影響力,豐富校學生會新聞部舉行的各種活動,促進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部內成員間的感情與交流,共同進步。
500元(主要包括比賽會場布置、海報宣傳、獲獎人員證書及獎品等費用)
1、緊扣主題,內容充實生動,有真情實意。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1分
2、衣著得體0.5分
3、 精神飽滿,姿態得體大方2分
4、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能通過表情的變化反映朗誦的內涵1.5分
5、吐字清晰,聲音宏亮,正確把握朗誦節奏2分
根據評委嘉賓評出的分數排出個人一、二、三等獎若干和團體優勝獎若干,將獲獎名單張貼公布,并對獲獎同學及團隊辦法證書及獎品。
1、同學們要緊扣活動主題,內容積極向上,彰顯青春活力,展現靚麗自我、靚麗團隊。
2、各團隊在正式比賽時要統一服裝,提倡積極向上、個性鮮明的服裝及朗誦方式,可結合舞蹈、音樂來展現自己和團隊的風采。
3、各參賽選手提前到場,到指定區域就坐,并注意現場紀律。
4、評分時要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評定,絕對公平合理。
5、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對于比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要經商議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