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一
在小的時候,常常聽到別人談論您及您的各種著作。我時常眨著眼睛思考著:你究竟是何許人也 ,為何大家會如此崇尚您。小小的我,腦海中充滿了疑問,努力地想要尋找到其中的答案。終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獲得了一本帶注釋的《論語》。從此,我便與《論語》有了不解之緣。
盡管在剛開始時,那一本書注釋,但是我依舊讀不懂它。雖然我每天背誦、朗讀,滿嘴的“之乎者也”,但是我還是讀不懂它。那時,我腦袋中猜想著:也許您不過是一個只會“之乎者也”的老者;也許您不過是一個滿身銅臭的地主老頭;也許您不過是一個當朝為官的大老爺;也許您不過是一個我腦袋中充滿了幻想、充滿了疑問、充滿了種種可能。
由于讀了您的《論語》,我鬧過不少笑話呢!不信,你看,那時,我正好八歲。偶然間看到了您《論語》中的一句話,叫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割不正不食”讀了您下面的注釋,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飲食習慣。然后我就在想:怪不得別人會崇拜您,原來您是靠這種飲食習慣才被別人崇拜起來的。如果我也照這種飲食習慣,會不會也一樣被人崇拜呢?說干就干。于是,我開始監督起了媽媽,非要讓她照著您書中所說的去做飯,否則我就堅決不吃。沒辦法,為了那時長身體的我,為了不讓我的骨骼發育遭到破壞,只能依照我的話去做。那天我折騰了媽媽一上午,才做出了您那所謂好的食物。吃飯時,我覺得這跟平時的飯菜沒什么區別,那您為什么會成為一個令人崇拜的對象呢?不一會爸爸回來了,看著心不在焉的我,立即知道我心中有事。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開始盤問起我,無奈之時,只得從實招來。聽完我精彩的“演說”后,爸爸竟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我心驚膽戰。我不理解爸爸為何大笑,不理解我的“演說”有何問題,也不理解您到底為何而笑。而后,我又開始了大調查。
在我十二歲時,我在一家書店中無意看到了您那厚厚的一本《論語》,這本書比上一次的那本更好、更大、更重,而且書中連注釋也比那本細、多、易懂。我看了看那不菲的價格,狠了狠心買下了這一本能讓我更進一步理解您、了解您、看懂您的書。
有了上一次看書的經歷,我對書中有些知識看得懂了,但同時卻又不明白它的道理。有一次,為了弄懂您書中的意思,我也鬧出了笑話。不信,您瞧那天,我正好全神貫注地看著新買來的那一本書,以至于我竟然沒有聽見媽媽的叫喊聲。無法,媽媽只得把飯端到我看書的屋子里,媽媽一邊叫我快點吃飯,一邊又囑咐我小心眼睛別看壞了——您可是不知道,只要有書我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把書看完,又何況這一本還是關于您的。我一邊應答著,一邊又心不甘、情不愿的不放下您的書,只能邊吃飯,邊看書。因為是書桌,我正好寫完作業,還沒來得及收拾便看起了您的書。我正津津有味的品讀著。哎呀,不好!“一個非法分子”——橡皮趁機進入了我的口中。沒事,拿出橡皮繼續啃讀。可誰知,這一切竟被偶然間進來的媽媽看得一清二楚。
啃讀完您書中的一點點,只能出去休息了。后果可想而知,剛出了房間就被家人看到,一個個笑的前俯后仰。我一時蒙住了,為何?這到底是為何?看著一臉迷茫的我,媽媽強勁地捂著肚子和嘴,盡量不讓自己笑出來,也給我講了事情的原委。雖然聽得不太清楚,但也略知一二,只得跑回屋子。剎那間,臉紅了、心跳也加速了,誰讓自己這么出丑呢!想想媽媽剛才做動作、講故事的情景,臉更紅了、心跳得也更快了。
您看,我對您的著作癡迷的樣子,就知道我與《論語》的'不解之緣了吧!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懂得了您那些“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割不正不食”的含義。這些話現在不僅是一種飲食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閱讀品位、一種審美傾向、一種人生追求。它使我明白:只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對生活另一種美的閱讀品位和審美觀點,對人生的一個理想、一個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充滿意義、充滿追求、充滿美麗的好人生。當然我現在也明白,你不是一個只知“之乎者也”的老者;不是一個滿身銅臭的地主老頭;不是一個當朝為官的大老爺;而是一位學者,一位談天論地、精通天文地理的學者。您創建了儒家學派,留下了無數可以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寶,您是為了天下眾生而生,所以才受到尊重,并不是所謂的飲食習慣。您受到天下所有人的尊重,您當之無愧。
謝謝您及您的著作,因為是它們,我才會與書交上朋友,并且成為好朋友;有了它們,我才會了解您及您不平庸的一生;有了它們,我才會有如此多的感慨。
我想:您及您的著作一定會永遠流傳下去,因為您是值得驕傲,當之無愧的東方偉人,而您的著作也是使人受之一生、用之一生的知識寶庫、精神財富。我依舊會繼續將您及您的著作研究和挖掘下去。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二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我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普通的中學生,雖然我與您生活的年代相隔很遠,但您的光輝形象卻早已印在我的腦海中,您創立的儒家學說更是享譽海內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您關于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精辟闡述。誠然,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兩者是緊扣的兩環,缺一不可。正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只學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圇吞棗;舉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無法化為“己有”。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光靠死記硬背是達不到光明頂彼岸的。因此,我們應該牢記您的教誨: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的見解,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來等候明天的選擇。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三
敬愛的孔爺爺:
您好!
有一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久了,我想借此機會來和您探討探討。
在我進入初中的這一年多里,我發現了許多不同的變化。例如:中學生不好好學習,一天到晚只知道拿這手機玩,不論是在上課還是在下課或是在放學的路上,都能看到這樣的身影。
其實,剛開始我并了解這樣的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可是,當我的一位朋友出現這樣的癥狀時,我很吃驚,原來,這是那么的危險。
以前,我的朋友,她是一個非常開朗、非常樂觀的一個人,她的成績也與我差不多。在學校我們是同班同學,放學后我們是同路朋友,在路上我們無話不談。但自從她進入初二以后,她的脾氣越來越糟,說幾句不中聽的話,她立馬就翻臉。她的成績也像坐滑梯一樣一直下降,原因就是:她太愛玩手機了,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階段了。在上課時,他不聽老師所講的內容,而是去玩手機,用手機上網看小說。中午放學了,什么作業都不帶,就只帶手機回家。我聽她的組長(我們的另一個好朋友)說,她已經很久沒有交課堂作業了,而且老師布置的家作她也不寫。這次期中考試,八門她竟然有五門不及格。我很想勸勸她,可是一想到要和她說話,我這心又是七上八下的。因為她的話語里充滿了尖酸、刻薄、諷刺。聽了渾身不舒服。有時候,我真想沖上去罵她一頓,可是,為了我們的姐妹情誼,為了她的面子,又不得不忍住。
此致
敬禮
一個敬仰您的學生:彭xx
5月1日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四
敬愛的孔子:
您好!
很榮幸可以給您寫這封信,時間飛逝已經過了幾千年。對于您在儒家經典中所說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俱。”我有不同的看法,故此提出我的意見。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俱。”的意思就是說;“聰明的人沒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沒有畏懼。”我認為是不正確的。
一個聰明的人,這個人越是聰明。那么就說明,他是一個善于思考,學會發現問題并解決的。如果他不會去解決問題,去思考,那么他就不可能為一個聰明的人。現如今21世紀,重要的不僅僅是去解決問題,而是去自己發現問題。所以我認為“知者不惑”是不對的。
有仁德的人,一定是會有憂慮,我為什么這樣說呢?是因為一個人如果真的是一個仁德的人決不會因為自己有仁有德就會不憂慮了。倘若他真的仁德,一定會為那些溫飽不暖的人擔憂,為自己照顧不到的人擔憂,為天下受苦難的人擔憂。就好比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還有周恩來發自肺腑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們的仁觀是憂國憂民,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仁”。故此我說“仁者不憂”是錯誤的。
勇敢的人不可能沒有懼怕。凡天下事,都是環環相扣;一物降一物。這是一個夸大的比喻,違背生物也可行。但是,勇敢的人會敬畏有德有威望的人。但是,如果他什么都不管,只是一個莽夫。一味的“勇敢”那對社會的危害是極大的。所以,我認為“勇則不懼”是沒有道理的。
以上三條,是我對于現在社會作出的看法,希望得到您的指點。
祝您萬事如意!
何錦琳
x年5月13日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五
敬愛的孔老先生:
風中的橋,云間的街,若隱若現,時斷時連。塵封了許久的都在驀然改變,世間也不再一塵不變。我是來自于21世紀的,或許您會覺得如此不可思議,遙不可及,但就是真實發生著。您的思想深深引領著我們,因此我對您并不陌生,反而十分的欽佩,有著深刻的印象。
現在的我,不知道您的真顏,只是暗淡無色沒有確鑿證實的白紙黑圖。歷史書上您的面容也不足以全信,只是可以透過圖而覺得您是個十分和藹,知識淵博的學者。第一次認識您,知道您的名字,就是兒時便背得瑯瑯上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那時,就覺得您會是一個十分偉大的思想家。
我一直認為您的教育思想很好,十分符合學生的需要。在外出游完中教學,學與玩結合得十分融洽。既擺脫了學習中的苦悶枯燥,也在游完中懂得了更多知識。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也讓其學習生涯更添一番情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作為學生的我十分欣賞。只重于學習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學習,就有可能因誤入歧途而導致疲乏及危險。一味的讀書,而不懂得要在書中思考,就只會被書本抑制住思想而不得其正解;只是一味埋頭苦思而不懂得結合書中知識進行推敲琢磨,也只是空的念想,無法獲得效益,也會深陷深思的苦海。只有把學習與思考結合,才能高效率的學到真正的知識。您所提倡的學習方法對現在的我們來說都有很深刻的影響,讓我們才能在學海中暢游。您的"有教無類"舉一反三"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至今都有啟發引導和深刻教育的重要意義。
孔老先生,或許現在的石已不像從前的輕,現在的現實虛幻也只是在一念之間。但是您給我們留下的一切真理深深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任時間如海浪般撲打,也不會抹去。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六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作為一名后人,能有機會給您寫一封信,我感到非常榮幸。因為我始終認為,您曾經的存在是上天對華夏兒女乃至人類的一種恩賜。
因您存在,世上有了書聲朗朗的學校,有了平易近人的老師,有了孜孜不倦[注: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的學生;是您創造了師生情,是您讓我們擁有了這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晚輩早有耳聞,您有弟子三千,包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七十二賢人。后世漫漫兩千年,又有多少讀書人奉您為文化始祖并深得儒家學說的熏陶!
因您存在,春秋留下許多歷史典故,魯國多了一段清明治世。您周游列國,有時冒著生命危險去開導那些統治者,讓他們勵精圖治、憂國憂民[注: 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這是多么困難又多么重要的事情,但您做到了。因為您在用一顆仁慈之心,真正擔心百姓、熱愛人民啊!
因您存在,中華民族的良好品質——謙虛,得到了傳承與發揚。《兩小兒辯日》,您回答不上一頑童的問題,就虛心地承認。可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人批評您“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您沒有生氣,反而立刻回去拜訪。可謂“見賢思齊焉”。此種精神是我們這一代最應學習并效仿的!
因您存在,人們的心靈得到凈化,世人的品行有所規范。用您及弟子的言論結集而成的《論語》教育了世世代代讀書人,也指導著無數正直的從政者。宋代趙普就曾留下“半部論語[注: 舊時對儒學經典之一《論語》的夸贊之辭,掌握半部《論語》,人的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治理國家。]治天下”的一段佳話。直到今天,“學而時習之[注: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不亦樂乎[注: 乎: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里相當于“嗎”。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溫故而知新”等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做人準則,仍時時激勵著當代求學者。而我本人,每讀著這樣的句子,就如同沐浴在陽光雨露之中,內心的陰霾蕩滌一空。
尊敬的孔老先生,對于您,我一直懷著無上景仰之心和崇敬之意,自覺以您的教化為導向,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學識素養。讓我們結合時代特點傳承您的思想、并將其發揚光大[注: 發揚:發展,提倡;光大:輝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風、傳統等得到發展和提高。]吧!
此致
敬禮!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七
尊敬的孔老前輩: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陽山中學初二的學生,您在我們心中永遠是一位學富五車、桃李滿天下的一代偉人,您的思想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褪色,反而越來越鮮明,它一直在啟迪、熏陶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悻悻學子,伴我成長。
孔老前輩,您不光是我心中的大圣人,也是所有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您的思想主張對當今的社會是多么的重要嗎?正因為有了您當初的寬廣胸懷,才有了現在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紐帶,您對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成長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您的思想一直教育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讓我攻克許多難題;“學而時習之”讓我取得了更多的進步,其實,您教我的何止這些呢?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孫后代,指引他們的衣食住行、為人處事,伴隨他們一生,為他們的成長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畢生得來的知識,孔老前輩,您在天上看到這一切一定很欣慰吧!
孔老前輩,您的仁說,體現出了人道精神;您的禮說,體現出禮制精神。等等的這些學說都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感悟到許多……學生的勤奮好學源于您,人們的尊師重道源于您,現在社會的秩序和制度源于您,您就是那時代發展,社會和諧的一顆啟明星。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在會議結束后發表聯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到孔子那兒汲取智慧。”從這些可以看出您的影響之大,您的思想不光影響了炎黃子孫,還走出國門成為全世界人民心中的指引。
我也再一次從您那兒感悟到了許多:我應該更加勤奮好學,溫故而知新,做什么事都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您覺得我說的對嗎?我今后一定會把您的教導牢記在心,一生都做一個知書達禮,努力上進之人。
此致
敬禮!
您永遠的學生:顏銘澤
20xx年5月29日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八
dear孔子爺爺:
近來來身體好嗎?生活是否樂哉?
啊,這封信是來自21世紀的小小夫子手里的哦,也就是我啦!畢竟這里是21世紀,所以就用現代化的語言來寫了。嘿嘿,不知爺爺您看見了會是什么表情呢?爺爺,我悄悄的告訴你,你在這里可火了。但是我也很奇怪也,爺爺你的《論語》出了那么久了,而且還翻譯成了好多種語言,為啥就沒暢銷?在電視上有個叫“百家講壇”的節目,有個女大學教授叫于丹。
她在上面講你的《論語》,還編成了書賣,可火了。唉,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啊……爺爺看到這里,已經是吹胡子瞪眼了吧?別激動,你再瞪也瞪不過人家。有幾個博士去討伐她。嘿,我告訴你哦,越是討伐,她就越火,廣大人民就越喜歡她。
爺爺,我就老實跟你說了吧,人家就是拿你在掙錢。如果沒錢的話,寫封信給她,她會分你利息的。但您可別“興趣突發”的去給人家寫信,等下把人家嚇得不敢再說《論語》的!還有哦,爺爺你的有些思想可是害慘了一些人啊……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清朝。那時,人家皇帝遵守你的儒家思想:溫、良、恭、儉、讓。
唉,就這“讓”字啊,把百姓害苦了。人家皇帝倒是好,外敵一來,就割地,就給人家錢。侵略者在我們的土地上肆意的侵占。就日本侵略的那時,南京大屠殺啊!爺爺你也許不知道吧?那些侵略者一直吸著中國的血。
若當時你在的話,又是一長篇大論,感嘆世間怎會有這等昏君吧?不過請爺爺不要著急,這時偉人毛澤東,毛爺爺出場啦!他老人家可是挽回中國命運的人哦。看到這,爺爺可別怪我剛剛把你嚇到了,讓你擔心中國的命運,可別拿戒尺打我哦……嘿嘿,您應該一手拿著信,一手握著胡子,嘆道:“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你的“君臣”思想也影響了不少人哦。有一句話是“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些話可是每個人的命令,從政府到軍隊再到社會,都是這樣的。
還有你常說的“君子當一日省三日乎已”,我覺得爺爺的話很有道理。每天都總結自己的不足,一點一點的改正,這樣持久下來,會有很大的效果呢。當遇到問題時,先想想自己的問題,我覺得這點是對的。但過了頭就有百害而無一利了。
小小夫子的個人見解是應該要客觀的分析問題,要總結的問題,也要想想周圍的問題。爺爺,最后要告訴你,管你愛聽也好,不愛聽也好。這可是21世紀,你總不可能拿著戒尺沖過來這邊吧?好了,總之你不要生氣就好了。現在已經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了。
你的好,不管是現在的人還是以后的人,都會幫你流傳下來的,說不定以后還會有小小小小小夫子給你來信呢。至于你的不好嘛,肯定會被拋棄的。畢竟你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對吧?不過呢,千萬年后,你依舊是名人啦,所以你就在你的“孔府”樂哉吧!
祝爺爺身體健康,胡子長的更長!
小小夫子
千年之后的某月某日
給孔子的一封信實用十篇九
尊敬的至圣大師:
晚生這廂有禮了!
您知道嗎?您的智慧讓我膜拜,您的思想沁滿我的心脾。您“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法寶,“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求學精神。讓我在迷惘的學海里找到了知識之門,幫我找到了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還有您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使我明白:一個人在學習中,倘若只知死學而不思考,那他將毫無所獲。您極富哲思的話語,為我指點了迷津。
不過,我想請教您老一個問題。您是怎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因為我是一個喜怒無常的女孩,極易把自己的不快爆發在他人身上,讓別人吃不消。也讓我失去了很多好朋友,過后我卻又感到苦惱、傷心。您老能不能告訴我該怎么做,您會不吝賜教吧。因為在我的心中您就是圣賢,您的金玉良言會讓我頓悟,會使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孔老啊,我要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您那“君子喻于義”“見賢思齊”的品德應答;“常戚戚,坦蕩蕩”的行為準則。讓做人為政的思想瞬間噴發,治國的光芒普照著大地。您歷盡滄桑、周游列國,于困頓之中留下的與日月同輝的《論語》。現已成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經典思想。
您就是一位精神領袖,指引著人們從愚昧走向睿智。是您讓人們懂得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謙遜;是您讓人們明白了“三省吾身”益處;是您讓人們知曉了“為人謀而忠”的誠信;是您......
今天,大家對您可是美言不絕啊。全世界的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那是對您的思想的肯定和追隨。這其中也有一個我啊,也許我成不了像您你一樣博學多才的圣人,也不具備您那永遠閃爍光芒的思想。但因有您我會盡力拋掉思想中的污點,完善行為上的不足。讓自己的性格多一點厚道與光澤,即使自己成不了圣人,但也決不做庸人。
孔老啊,幾千年后,吾獨賞您!
晚生:肖娜娜
xx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