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紀律教育班會教案篇一
一.校廣播室進行國慶長假的安全教育宣傳。
二.主持人宣布喜迎國慶主題班會開始。
三.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齊唱國歌。
四.歡迎兩位學生代表發言。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大家好!
明天是祖國 母親生日,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立__周年了,__年前的十月一日,偉大的毛主席在天 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我們今天能有這樣優越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我們的心都凝聚在一起,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學好本領,將來參加建設祖國。
我們堅信我們的祖國將會更加繁榮富強。”
五.節目表演:
(附)簡要節目單:
1.獨舞清唱,《茉莉花》,表演者:陳穎;
2.兒歌表演,《小毛驢》,表演者:鄭逢峻;
4.講故事,《三只小豬》,表演者:華雯露;
5.獨舞伴唱,《我是小海軍》表演者:唐佳櫻;
6.說說唱唱,《三只小狗》表演者:朱鵬飛;
7.合唱《小籬笆》領唱:鄭逢峻,周文葉;
8.猜謎游戲(題略)組織者:沈老師和其他學生;
9.伴音打擊樂合奏:《土耳其進行曲》表演者:周揚騏,盛唯佳,陳穎。
全體擊掌合拍。
由于這首“壓軸曲”同時也是前些日子學校“十周年校慶活動”中的壓軸大戲,學生們一定會心領神會地打起拍子,教室里也洋溢起一片愛校的熱情。
學生代表表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早日成才,早日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班主任致辭。
)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同學們對祖國的認識,提高愛國情操和愛國熱情。
(包括重申假期的安全教育)。
讓我們共同攜手努力,用每一天的努力去開創無限美好的新紀元。
祝大家國慶節快樂!
紀律教育班會教案篇二
播放校歌伴奏
(齊)聽著熟悉的校歌,想到明天就要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心中就涌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二、成長篇。
1、多媒體播放畫面,校歌樂曲延續。
(主持人)我還清楚地記得,6年前,我們依偎著爸爸媽媽,懷著對學校的憧憬、對老師的敬仰走進校園。綠草如茵的操場,窗明幾凈的教室,天真爛漫的同學,和藹可親的老師,散發著油墨香氣的課本,一切都是那么誘人。
2、學習生活篇。
(齊)6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首催人奮進的歌!
校園歌曲連唱。
3、尊老愛幼篇。
(齊)6年過去了,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
(單)我們不僅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技能,
(齊)更懂得了怎樣做人。
(甲)一個生雞蛋帶在身上一天那么不容易,《我是蛋媽媽》讓我們明白了媽媽懷胎十月孕育我們是多么不容易,爸爸媽媽養育我們十余載是多么的艱辛!
(乙)《今天,我當家》讓我們明白了日常生活的煩瑣,爸爸媽媽對我們的無微不至!
(丙)是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老師讓我們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相聲——《今天,我下廚》表演者:高陽、錢祺
4、社會實踐篇。
(齊)我們不僅體驗到親情的可貴,還走出學校,走出家庭,走進了社會這個大課堂。
(甲)敬老院、福利院留下我們的歡聲笑語;
(乙)和煦的春風里飄蕩著我放飛的風箏;
(丙)豐收的稻田里印著我們的小腳印。
(齊)我們有《星星火炬》班報,我們有“小火炬”籃球隊,我們有“小銀星”廣播臺。
多媒體播小銀星采訪記實。(約5分鐘)
5、愛心助學篇。
多媒體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齊)這是一本特殊的存折——獻愛心,錢不多——只有3055元,卻有一段催人淚下的故事。
(陳曉)講述故事。
多媒體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齊)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三、感謝篇。
1、感謝老師。
(齊)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心中就涌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甲)敬愛的老師,回顧6年的歷程,我們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您的心血和汗水。
(乙)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的心血和汗水。
(一組)是您,在課堂上一絲不茍地向我們傳授各種知識;
(二組)是您,和我們一起參加“雛鷹假日小隊”活動;
歌曲《每當走過老師窗前》
中間過渡
在這離別的時刻,敬愛的老師,我們要送給您一支歌,讓您休息的時候聽聽我們的心聲;我們要把火一樣的詩句塞在您的枕下,讓您在睡夢中也能感受到我們熾熱的心跳。
2、感謝學校。
(齊)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心中就涌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孫若謙)綠茵場、雨露池、金鑰匙都顯得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在這離別之際,我寫下了這首《金鑰匙》送給我們的母校!
詩歌朗誦——金鑰匙(小組) 古箏配樂
(半)等我們這些小樹長成參天大樹,
(半)等到我們成為祖國的棟梁,
(齊)我們大家再來母校團聚,再來看望我們的老師。
(孫)道一聲
(齊)老師,我們沒有辜負您的希望!
四、結束
(班主任講話)同學們,六年的小學生活一晃而過。現在,聽著你們的肺腑之言,老師知道你們長大了。今天,你們以實小為榮;明天,實小必定以你們為榮。
齊唱校歌。
紀律教育班會教案篇三
好習慣:我們的好朋友
在我校大力倡導提升我們學生文明修身的環境下,我們班組織開展針對提高自身素質,增強道德文化修養,注重養成教育主題班會。
這次主題班會讓學生知道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文明禮儀、文明修身深入我們心中,使我們謹記生活細節、穿著等儀容儀表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在班會上,大家心情放松,氣氛活躍,既能學到平時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課外知識,又能增進同班同班同學的感情交流,讓我們充分領略到了語言的魅力和效果。在這次班會中每個同學都展示出自己的對于好習慣的見解,形式多樣。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就應該做到: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文明禮貌,微笑待人;
3、學會尊重,耐心聽他人說話;
4、保護隱私,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5、利人利己,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6、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做;
7、待人友善,觀看比賽文明喝彩;
8、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
9、勤奮自強,天天鍛煉身體;
10、環保衛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
11、勤儉節約,不亂花零錢 ;
12、愛讀書的習慣 ;
13、熱愛勞動,做好值日生工作 ;
14、認真聽課的習慣 ;
15、拾金不昧,撿到東西要歸還 。
師:好習慣會幫助我們收獲知識和智慧,成為開啟我們智慧之門的金鑰匙。我們小學生就應該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我們遙望未來。沐浴在新世紀的陽光下,我們憧憬未來。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要發揚華夏民族精神,共同擁有美好的心靈,迎接美好的明天。
師:403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紀律教育班會教案篇四
1、培養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愛護公物的習慣。
2、了解校園安全隱患,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教學重點: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根據孩子們的發言板書:
愛護公物;講究衛生;愛惜糧食;排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注意安全
二、安全教育。
師:現在,一個學期即將開始,下面,針對目前安全方面的諸多問題,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安全注意事項,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講,認真領會,認真落實學校有關的安全制度,真正做到有備無患,警鐘常鳴,確保自身的安全。
(一)校內安全。
1.在校內不互相追逐打鬧,下課玩耍不要擁擠,要注意禮讓,嚴禁在校園內外追逐奔跑。
2.安排好作息時間,既要學習好,又要休息好。適當進行健康有益的活動。活動前要做好準備工作,謹防意外傷害發生。
3、體育課要做好準備活動,以防拉傷身體。身體有某些方面疾病的同學一定提前報告給班主任,防止在體育課或做其他劇烈運動時發生意外。
(二)校外安全。
1、外村乘車學生要注意安全乘車,不坐三無車輛,坐車不擁擠,要秩序上車,在車上不將頭、手伸到車窗外,安全坐在自己的座位上。2.不帶危險物品(如打火機、小刀……)到校。
三、總結:
同學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個“人人關心校園安全”的濃厚氛圍。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鐘長鳴!牢記健康的身體是學習生活的本錢,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建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
紀律教育班會教案篇五
(一)、組織動員
3月21日(周一)升國旗儀式,由校長對全體師生進行了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并對安全教育日活動進行了動員和部署。
(二)、圍繞主題開展了活動
1、在校園內張貼了安全知識掛圖,讓學生經常觀看瀏覽。
2、組織學生觀看了有關安全教育方面的視頻資料,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3、4-6年級出一期以宣傳“安全知識”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
4、各班召開了以“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為主題的主題班會。通過主題班會深化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識與事故發生的急救措施的落實,提高學生自救自護能力。
5、學校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進行安全知識宣傳。
6、在3月28日組織了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演練前事先準備了演練預案,并在演練后進行了總結。
8、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檢查,對學校教室、實驗室、微機室、閱覽室等重要設施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立即上報并整改。
這幾年,我校強化了安全管理,師生齊心協力共創和諧校園,使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離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水平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