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心得體會能夠讓我們更加明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不足,為下一步的提升打下基礎。如果你對寫心得體會感到迷茫,不妨閱讀以下的范文,或許能夠找到一些答案和靈感。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一
返航的第一件事,是讓飛船和天宮二號分開。這個時候,航天員有兩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是給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之間的對接通道泄壓,讓對接通道恢復到真空狀態,以保障分離順利;另一件事,就是喚醒飛船。
什么呢?因為在組合體飛行期間,飛船其實是處于停靠狀態,相當于“睡覺”,里面的很多設備都處于關機狀態,馬上要分開旅行了,飛船的各個系統就要全面蘇醒——該開機的開機,該工作的工作。準備工作做好,飛船就可以和天宮二號說再見啦!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二
當搜救隊伍抵達返回艙著陸點后,首先要進行返回艙外觀檢查,在確認著陸姿態正常,沒有燃料泄露等異常情況后,再由搜救隊員打開艙門。隨后,醫監醫保人員進入艙內,對航天員進行血壓測量、心跳測量、外傷檢查等常規查體。這個過程大約持續20分鐘。在確認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后,將其轉運至醫監醫保直升機。
在航天員進行醫監醫保程序后,搜救隊員會進入返回艙內,將有效載荷盡快取出,移交給相關科研單位。載荷取出完畢后,搜救隊員將對返回艙進行拍照攝像、測量實際落點等,隨后將其吊裝至專用車輛,運送至著陸場站存放。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三
出了黑障區,和地面又重新建立了通信聯系,接下來一個重要動作,就是開降落傘。開傘的過程,對于坐在返回艙內的航天員來說,可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返回艙又是搖擺又是旋轉,甚至還會翻滾,運動是非常劇烈的。但是對航天員們來說,這又是一件愿意看到的事,因為這樣的擺動,意味著降落傘的打開是正常的。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四
不過,大氣層歡迎飛船回家的方式有點兒特殊。飛船在穿越稠密的大氣層時,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這種摩擦力會讓返回艙外部產生上千度的高溫。
此刻坐在返回艙內部,從兩邊的舷窗向外看去,窗外一片通紅。雖然處于火海中,可是航天員卻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感覺。為什么呢?在飛船返回艙外表涂著灰色的特殊材料,可以耐上千度的高溫,通過慢慢燃燒掉自己給飛船降溫,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地面上看到的返回艙總是外表黑乎乎的樣子,其實里面絕對安全舒適。
這個時候航天員要做些什么呢?航天員可以適當地調整姿勢,把身體緊貼座椅,同時肌肉緊繃,用腹式呼吸,這是為什么呢?雖然窗外的火海不會給航天員帶來什么影響,可進入大氣層時,高速下降產生的過載會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個過載有時會達到4個g左右,這就相當于有4個自己坐在身上,采用適當的姿勢,就可以對抗這種過載。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五
隨著主傘的完全打開,返回艙逐漸恢復平穩。這個時候,飛船的速度就降到了每秒鐘7米左右。不過,這個速度仍然會產生巨大的沖擊。此時,坐在返回艙里的航天員也要系緊束縛帶,準備好對抗著陸沖擊。接下來,返回艙的防熱大底被拋掉。當飛船下降到離地面只有一米的時候,飛船底部的反推發動機就會點火,產生向上的推力,這樣就把飛船下降的速度進一步降低到了每秒3米,來保證降落安全。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六
飛船大約下降到80公里的高度時,就會進入黑障區。由于和大氣層的高速摩擦,在返回艙表面會產生等離子體,這些等離子體會屏蔽掉所有電子信號,出現黑障現象。這時,返回艙與地面暫時失去聯系,不管是聲音、圖像,還是遙測信息,全部中斷。這對飛船和航天員的心理都是嚴峻的考驗。這一段“最難熬的時光”大概持續4到6分鐘,一直要到返回艙距離地球約40公里的地方,黑障才會消失。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七
高度393公里,速度每秒7.3公里,現在,飛船獨自向著地球飛去。當然啦,飛船是三個艙段,但是回到地球,只需要返回艙帶著航天員回來就可以了,所以,接下來就是讓飛船的軌道艙和推進艙返回艙聯合體分離、然后再是返回艙和推進艙分離。
不久,軌道艙完成了泄壓,和返回艙分離了,大約二十分鐘后,返回艙和推進艙也分開。這個時候,飛船是大頭朝上在飛行,而為了讓它回到大氣層內能夠產生足夠的升力,來控制下降的速度和角度,這個時候就要控制返回艙進行姿態調整,變成大頭朝前的姿態。
準備進入大氣層,航天員離家又近了一點兒。這個時候,飛船離地面的高度是120公里,速度在每秒鐘7.5公里左右。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八
2019年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在觀看了發射直播后深有感觸,用鏡頭記錄了中國航天一個個輝煌瞬間,見證了神舟飛船一次次歡騰升空的精彩時刻。神州十一號的發射成功也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有邁上了一個新的征程,下面就是在為您整理的關于觀看神舟十一號發射。
心得體會。
請學習參考。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2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后,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后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后,神舟十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獨立飛行1天后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至獨立運行軌道,繼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技術試驗,并等待參加天舟一號飛行任務。
2019年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標志著我國向載人航天事業邁向了新的高度。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并成為上天年齡最大航天員。而航天員陳冬則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兩位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的生肖屬相恰巧都是馬,兩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馬行空”。
這將是中國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這是我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這兩個比子彈速度還要快8倍的空中飛行器如何安全、無誤差實現對接?太空中如何種莊稼,如何養蠶,可以實現未來航天員長期駐留時“有菜吃”“有飯吃”,無需全部從地面補給?全球第一臺冷原子鐘,如何將航天器自主守時精度提高兩個數量級……一系列“中國奇跡”等你一起見證。
航天員往往承擔著巨大的職業風險,甚至經歷生與死的考驗。楊利偉就曾在《天地九重》一書中披露,在第一次載人航天火箭升空后突發低頻共振,當時覺得“自己不行了”。書中這樣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實際上,他早已做好了犧牲的心理準備。
“神州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每一個炎黃子孫無不感到興奮與自豪,人們的心情簡直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神舟十一號”成功飛天,意義尤為重大,它代表著我國在太空中中長期駐留實驗的成功;它代表著中國的航天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它代表著外國人從此將會對中國刮目相看;它代表著中國從此將會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希望同志們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續各項工作,確保實現既定任務目標,不斷開創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新局面,使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大更遠,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航天員們鄭重表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沉著冷靜,精心操作,圓滿完成任務,請祖國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歡呼聲中航天員們乘車前往發射場,進入飛船作發射前的準備。
發射場上,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巍然矗立、整裝待發。
7時20分許,、等來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
7時30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承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
7時49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里一片歡騰。
身為當代中學生,我們不但肩負學習重任,同時也背負著建設祖國的光輝任務;我們不但要做好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而且要繼承"三個代表"的偉大理論思想;我們不但要學會讀書,品書,分析書,更要學會讀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為我們要發展,就先要發現;要自強,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天宮二號目前已做好交會對接準備,將在393公里近圓軌道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當第一枚火箭直射云霄的時候,人們看到乳白色的運載火箭彈體上寫著兩個火紅的大字——長征。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難萬險,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作為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長征精神激勵著人們踏上中華民族復興偉大的新征程。
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每一步發展都凝聚著航天人巨大的付出。從長征路到飛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傳的精神。不同的長征,同樣的精神。
我國的航天之路,面對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長期封鎖,開始長征般的艱難跋涉。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常溫推進劑到低溫推進劑,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中國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書寫了一部我國實現技術自主創新的輝煌歷史。
中國將于17日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它將與9月15日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軌道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
首次30天駐留飛行任務對航天員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帶來更大挑戰。從身體上講,航天員心血管系統受到更大影響,肌肉萎縮,骨丟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為明顯,出現疾病的概率增大。從心理上講,駐留時間延長對乘組兩位航天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從生活上講,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對航天員工作效率的影響增加,食譜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衛生清潔尤其是運動后清潔問題突顯,導致航天員駐留保障難度進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護、食譜食品、衛生清潔、作息制度和飛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強設計,提高航天員的在軌生活品質。
航天員的作息制度設計上向空間站任務長期飛行進行過渡,所以采用日計劃和周計劃相結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員在30天飛行中,任務相當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這一天航天員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員自主空間大一些,可以自己來安排。
神舟十一號發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3億顆緊張的心,帶回來的卻是13億滴喜悅的淚水!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歸的那一天。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九
2023年11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十三次飛行任務——神舟十三圓滿成功著陸,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新的里程碑。這次任務是中國航天的一次重要突破,有力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強大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不僅是團隊智慧和勇氣的結晶,也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體會和啟示。
第二段:科技創新與國家發展的密切關系(250字)。
神舟十三成功著陸的背后,離不開中國科技創新的推動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通過科技創新,我們的國家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技術和工程方面的巨大成就,標志著中國的航天事業已經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并在未來有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段:航天精神和團隊協作的重要性(300字)。
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背后,離不開航天精神的支撐和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航天精神是中國航天人傳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也是促進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神舟十三的任務中,整個團隊發揚了團結、拼搏、勇毅的航天精神,通過精密的協作和無數次的實驗和模擬,最終成功地實現了任務目標。這次成功著陸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榜樣,告訴我們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偉大的成就。
第四段:空間探索與人類命運的緊密聯系(250字)。
空間探索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也是人類命運的關鍵所在。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不僅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更是人類空間探索事業的重要里程碑。通過神舟十三的飛行,我們加深了對宇宙的認知,也加強了人類之間的友誼和合作。航天事業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只有全世界的人民齊心協力,才能夠推動空間探索事業的不斷發展。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共同探索宇宙的信念。
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為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首先,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能夠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其次,航天事業需要我們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只有全人類的團結合作,才能夠推動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最后,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也提醒我們,科技創新是實現國家繁榮的重要基石,我們應該弘揚科學精神,積極參與科技創新。這次成功著陸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啟示,也讓我們更加看好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前景。
總結: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也是人類空間探索事業的重要里程碑。在這次成功著陸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推動、航天精神的支撐和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神舟十三的成功著陸為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和體會,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看好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前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航天精神,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共同推動人類空間探索事業邁上新的臺階。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十
20xx年10月17日7時30分,點火,起飛,脫離大氣層一切都那么順利。這次神舟十一號的任務是和天宮二號對接,它一定能完成祖國交給它的任務的.!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六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后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對接,并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對接完成之后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將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飛船搭載兩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將在軌飛行30天,并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中國,上個世紀初還是一個落后的國家,經常被其他國家欺負,被別人搶了屬于自己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國家卻有一群頂天立地不屈不饒的人,他們有著梅花一樣堅強的精神。哦,是他們創造出了現在的中國;是他們決定了中國的未來;也是他們幫助中國一步步走向成功!中國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國家,但現在,神舟十一號發射了,神舟十一號空間成功交會對接,接下來還有神舟十二號中國發射了那么多次火箭,每一次都創造出完美的奇跡!作為中國人,我深深地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
讓我們中小學生了解了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著我國為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征著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達,國家的繁榮昌盛。祝愿遠在太空的宇航員叔叔們能夠凱旋歸來!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十一
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5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指令長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將迎來空間站兩個實驗艙以及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并與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進行在軌輪換。
早晨7點,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機,等待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7時56分,三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領命出征。7:59分三名航天員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乘車前往發射場,在沿途,各界群眾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歡送航天員出征。
“10!9!8!7!6!5!4!3!2!1!點火”!只見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下方冒起了火花與濃煙,伴隨著轟隆巨響,神舟十四號緩緩飛向了蔚藍的天空,此次發射過程十分順利。20分鐘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四號,一個個數字更替變化的背后展現的是中國航天的偉大成就,展現強大的中國力量。從“一人”到“三人”展示著航天征途上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從楊利偉進入太空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中國空間站建造有序完成,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五號、神舟十六號等的發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
通過觀看此次直播,場面十分震撼,也對我們祖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感到無比自豪。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做的是能夠像“樹堅強”、“樹小強”一樣不懼艱難險阻,勇于面對困難。也希望有機會能傳承前人的經驗,對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最后期盼祖國的航天事業一路向前進步,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祝三位宇航員六個月的航空之旅一切順利,盼凱旋!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十二
20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于2天后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約575秒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
飛船入軌后,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后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著我國為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征著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達,國家的繁榮昌盛。祝愿遠在太空的宇航員能夠凱旋歸來!
更多。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十三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著我國為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征著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下面是整理的關于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感悟,歡迎閱讀參考!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這不僅是航天工業領域的一項壯舉,更開啟了我國航天軍工領域的資本新篇章。
我國航天運載器年發射次數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但累計發射次數與俄美差距顯著。
根據報刊披露,截至2019年9月1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飛行235次,成功率達到95.32%。期間,主管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計成功發射火箭86枚,發射成功率高達97.7%,五年間我國的發射次數、發射頻率和發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僅2019年一年我國就完成火箭發射19枚,并且全獲成功。經過60年發展,目前我國火箭已具備可靠性高、發射密度高、入軌精度高的優點。
從全球航天發射情況來看,目前全球航天發射主要由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組成的歐洲太空局主導。第一梯隊的俄美發射累計次數遠遠高于我國,我國與歐空局共列第二梯隊。據統計,2019~2019年進行的159次航天發射中,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盟的發射量占到了全部發射的86.8%。從整體發射總數來看,由于起步較晚,我國與俄、美發達國家發射次數仍然差距不小。
作文。
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中國踏上航天新征程。載人飛行、探月工程、空間實驗,新世紀以來,中國航天人用一次次突破,遠征浩瀚星辰。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短短視頻,記錄了中國航天征程的節點,也共振著國人歡呼雀躍的心跳。“如果沒有夢想,靈魂就會‘失重’”,個人如此,國家更是如此。“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從古人的浪漫追夢,到今天我們不斷圓夢,有夢想又腳踏實地的中國前途無量。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我國在軌衛星數量僅次美國,發射頻次和數量近幾年爆發增長。
衛星數據方面,截至2019年9月11日,全球共有1535顆衛星在軌運行,其中我國在軌衛星數量為173顆,僅次于美國。期間,我國共計發射中外航天器138顆,其中2019年全年發射45顆,衛星(航天器)發射頻次和數量均呈現爆發增長。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年均發射數量將達到30次。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希望同志們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續各項工作,確保實現既定任務目標,不斷開創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新局面,使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大更遠,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17日凌晨4時15分許,航天員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舉行。范長龍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代表,親切看望了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
航天員們鄭重表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沉著冷靜,精心操作,圓滿完成任務,請祖國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歡呼聲中航天員們乘車前往發射場,進入飛船作發射前的準備。
發射場上,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巍然矗立、整裝待發。
7時20分許,、等來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
7時30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承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
7時49分,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大廳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里一片歡騰。
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的還有馬凱、許其亮、楊晶、常萬全等。
按照計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軌飛行期間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2名航天員將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并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目前,在軌運行30多天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進入高度約393千米的近圓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
身為當代中學生,我們不但肩負學習重任,同時也背負著建設祖國的光輝任務;我們不但要做好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而且要繼承"三個代表"的偉大理論思想;我們不但要學會讀書,品書,分析書,更要學會讀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為我們要發展,就先要發現;要自強,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2名航天員計劃在軌飛行33天。
武平說,16日上午,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將開始加注推進劑。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武平表示,參加任務的酒泉發射場、測控通信和著陸場等系統與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適應本次飛行任務的具體要求,神舟十一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分別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
武平介紹,神舟十一號飛船入軌后,2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其間,2名航天員將按照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進行工作和生活,按計劃開展有關科學實驗。完成組合體飛行后,神舟十一號撤離天宮二號,并于1天內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入獨立運行模式。
武平說,目前,天宮二號運行在高度393公里的近圓對接軌道上,狀態穩定,設備工作正常,推進劑等消耗性資源充足,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天宮二號目前已做好交會對接準備,將在393公里近圓軌道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當第一枚火箭直射云霄的時候,人們看到乳白色的運載火箭彈體上寫著兩個火紅的大字——長征。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歷經千難萬險,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作為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長征精神激勵著人們踏上中華民族復興偉大的新征程。
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每一步發展都凝聚著航天人巨大的付出。從長征路到飛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傳的精神。不同的長征,同樣的精神。
我國的航天之路,面對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長期封鎖,開始長征般的艱難跋涉。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常溫推進劑到低溫推進劑,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中國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書寫了一部我國實現技術自主創新的輝煌歷史。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十四
神舟十號成功著陸,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太空任務。這個月兩位中國宇航員在天地共度了92天,他們勝利完成了各項任務,并且順利地返回地球。這項任務的成功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心血和付出,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這次成功是有著許多值得深思的方面。以下是本人的心得體會,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自然段:對國家強大實力的帶來啟示。
首先,神十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又一重大的勝利。我們國家在太空領域的實力越來越強,每次成功都象征著更大的實現。例如,在1999年我們取得了第一項載人航天的成功,每次新的突破不僅代表著對于科學技術的大進步,也向こ它國家證明了我們在航天領域上能夠占有一席之地,這是我們國家的強大實力的一大象征。
第二自然段:對中國的科學技術和創新精神的肯定。
其次,神舟十號的這次成功是對于中國的科學技術和創新精神做出的了肯定。中國在科技方面一直在進行創新,這種對于技術和科學的熱愛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是我們的先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這次任務中,我們成功的做出了許多創新,例如把太空空間作為科學技術的研究領地以及實現了空間中大量細致和完美的蒼穹風圖像同時,我們也激勵了更多的年輕人去投身于科技創新事業中。
第三自然段:對人類的未來航天探索的重要意義。
此外,神舟十號的成功為人類未來的航天探索打開了新的大門。神十最讓人驚嘆的是它使用了完全自主的對接技術,還進行了航天物質科學的研究。我們的航天實驗室在太空中成功開展了數百個世界級的科學實驗,為之后航天科學實驗提供了實踐指引。這使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有了更為詳盡的了解,并為未來的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給予了啟示。
第四自然段:為人類團結和和平發展做出了貢獻。
最后,神舟十號的成功證實了我們根據人類空間技術的平等使用理念在平等、友好基礎上共同探索、和平利用太空資源這個原則。它在國際上展現出的合作精神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在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中的態度和自信。它證明了我們能夠在世界范圍內促進反對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對抗及國別歧視。一方面,這種尊重互利的合作體現了我們國家始終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另一方面,我們國家領導人的真正目的是著重與人類的共同福利和悠久發展有關。
總結段:
黃浦江、渭河,鐘山、玉山。中國始終走著自己的路,運思想給別的國家使。中國航天事業走出2004年由于黑色一號話題的陰影中重現畫卷的美妙局面,會員制國家空間實驗室已經成為獨立地氣象觀測和地源磁場觀測的平臺。同時,神舟十號的成功也給了我們許多啟示,它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科學和技術的精神,它也是一種堅定的信仰和一種對人類未來的希望。希望在神舟十號和所有這樣的科學探索中,我們會繼續這種精神,探索人類的未來和人類的命運,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昌盛。
優質神舟十一號成功著陸心得體會范文(15篇)篇十五
今天,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神舟11號飛船發射的整個過程。
發射衛星前,宇航員先舉行了一個“出征儀式”宇航員對著五星紅旗立下誓言,說完后他們隨乘車上了飛船,火箭迎著熾烈的火焰飛上了宇宙,幾時后衛星脫離火箭隨著一定的軌道發射飛行。
看著這一切,我為祖國驕傲呀!后來一聽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工作人員說:“我宣布神舟11號圓滿成功!”聽到這個消息我興奮不已。
看著他們我想到了自己,我要好好學習,將來也來當一名出色的航天員。現在祖國的科技這么發達,我下定決心當探索宇宙的出色的宇航員,我要為祖國添光彩,為祖國而驕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