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一
這輛紅色轎車,為溥儀于偽滿洲國宮廷使用的儀仗車隊“鹵簿”中溥儀的御用專車。它是1932年秋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特別訂制的超豪華凱迪拉克老爺車。轎車長5.7米,寬1.99米。高1.92米,比溥儀的私車乘坐起來更為舒適。聳立于車頭之上的車標——偽滿洲國的皇室徽章“蘭花御文章”,更證實了它的主人的身份。所謂“鹵簿”,是古代天子出行,安排車駕次第的一種制度。偽滿“皇帝”溥儀所用的“鹵簿”,是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車頭駛插有小國旗的“凈街車”,隨后是溥儀的紅色御用專車,其左右各有兩輛日本憲兵駕駛的摩托車伴隨,后面是隨從和警察的車輛。溥儀出行時,其“鹵簿”車一般為九輛,但1934年3月1日,溥儀登基當天的“鹵簿”車卻多大22輛,可見登基典禮之隆重。溥儀還曾因此而一度沉醉于自己再次做了“皇帝”。但此后發生的一切,卻打破了溥儀的復辟迷夢。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傀儡皇帝的命運。1945年8月11日夜,溥儀逃離偽滿皇宮時乘坐的也是這輛汽車。遺憾的是,這輛不知見證了多少丑聞與罪惡的汽車卻在偽滿洲國覆亡后散失而不知去向了。這輛轎車則是我們按照原車原貌復制的。
請大家隨我去參觀溥儀的寢宮緝熙樓。
(緝熙樓)
緝熙樓,是一座青磚鐵皮房頂的歐式二層樓房,原為吉黑榷運局的辦公樓,1932年4月3日之前經改建維修,成了溥儀及其后妃居住的寢宮。溥儀依據《詩經·大雅·文王》中的“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這句話為此樓命名。“緝熙”二字象征著光明,但溥儀住進這里后,發現一切都與他想象的截然不同,完全受日本關東軍擺弄得傀儡皇帝的生活簡直就是暗無天日!
進入樓內,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二樓。二樓的西側為溥儀的生活區,主要包括臥室、書房、理發室、佛堂、衛生間和中藥庫。溥儀的臥室裝修得簡潔明快,床為雕有二龍戲珠圖案的紅木床,床上的一對緞枕,據說是祥貴人譚玉齡親手縫制的。溥儀天生怕熱,從小養成了蓋毛巾被睡覺的習慣,夏天蓋一條,冬天蓋兩條,貼身處襯著一個白色的衛生單,每天都要換洗。奇怪的是,南部窗下還擺放著一男一女兩具仿真人體模型,平時用布蓋著。臨睡前,溥儀常把它們豎在床前。據說,這是溥儀為防人暗算而用作防身的“護衛”。
與臥室相通的房間是溥儀日常學習的地方——書齋。溥儀作為傀儡皇帝,由于整日里無公可辦,也就漸漸地懶得去勤民樓辦公處理政務了,大部分時間在緝熙樓渡過。書齋成了溥儀的又一個辦公場所,溥儀常常在這里接見“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本來,不經溥儀批準,任何人是不能隨意出入書齋的,但對吉岡安直卻是例外,他有時一天來往數次。每當吉岡安直到來時,溥儀都要起身迎接,不敢怠慢。墻上的這幅水墨山水畫,就是吉岡安直所畫,雖然畫得叫人不能恭維,但溥儀卻非常“敬重”地將它掛在書齋最突出的位置。房間內擺設的另一件引人注目的物品是溥儀第一次東渡訪日時曾乘坐的日本“比睿”號戰艦的模型,日本人特意將該戰艦做成模型送給溥儀留念,就是要讓溥儀時刻不忘日本扶植他做偽滿皇帝的恩德。1935年4月2日,溥儀在日本關東軍的安排下,在大連碼頭乘坐日本天皇派來得軍艦“比睿”號開始了他的訪日之行。在航行中,溥儀為表示對日本人讓他作皇帝的無比感激,寫下了獻媚的四言詩:“海平如鏡,萬里航行,兩邦攜手,永固東方。”5月2日,溥儀從日本歸來5天后,就頒發了鼓噪日滿親善、同心同德的《回鑾訓民詔書》。從此,“與友邦一德一心”成為了溥儀的口頭禪。
溥儀的理發室不大,但理發用具卻是一應俱全。有一個叫津田的日本人專門為溥儀理發,每次剪下來的頭發都要用黃絹包起來,標明日期,妥善保存起來,以示對其龍發的珍視。此外,這里也用做消毒室,溥儀用來注射進口強壯劑荷爾蒙的用具,便在此消毒。溥儀有潔癖,不僅襯衣每天必須換洗,而且到了夏季,他還隨身攜帶酒精盒,即便蒼蠅落在身上,也要用酒精棉擦拭消毒,以免沾染“細菌”。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二
吉林隕石是吉林市世界級的旅游資源,被稱為“宇宙使者、天外來客”。它是在1976年3月8日隕落到吉林市的。其中最大的三塊隕石,分別被命名為吉林一號、二號和三號隕石。 吉林一號隕石落在了吉林市永吉縣樺皮廠鎮靠山村十社。穿透了1.7米深的凍土層,遁入地下6.5米。坑口直徑為2.1米。從一號隕石坑中取出的隕石凈重為1770公斤,體積為117x93x84立方厘米。是世界石隕石之最。
據天文學家們推算,吉林隕石這位“宇宙使者、天外來客”,本是47億年前形成的。它的運行軌跡應該是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在大約八百萬年前的一次劇烈的天體碰撞中瓦解了,于是誕生了吉林隕石母體。除了它的重量為世界之最以外,同時還創造了另外一個世界之最和一個奇跡,就是它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一場隕石雨。雨區降落的范圍非常廣,分布在東西長72千米,南北寬8.5千米,總面積近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在這個區域內居住著上萬戶人家,而且是在白天,竟然沒有造成一人一畜的傷亡、一個建筑物的損壞實在稱得上是奇跡了。因此說吉林隕石雨具有降落范圍廣、數量多、重量大的特點。
篇三:吉林隕石范文
今年3月初,我們集體參觀了吉林市江南隕石博物館。那生動的圖像、錄像和實物使我們初步了解了隕石。
隕石按其成分,可分為三種:鐵隕石、石隕石和綜合性隕石。鐵隕石中含有90%的鐵,8%的鎳。它的外表裹著一層黑色的或褐色的1毫米的氧化層,叫做熔殼;外表上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圓坑,叫做氣印。此外,還有形狀各異的溝槽,叫做熔溝。這些都是由于它們在隕落過程中與大氣劇烈摩擦燃燒形成的。鐵隕石的切面與純鐵一樣,很亮。石隕石中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內部為球粒結構,外表有些像玻璃。綜合性隕石,顧名思義,含有各種各樣的礦物質。它們的密度都大于普通巖石,鐵隕石密度最大,每立方厘米在8-8.5克之間;綜合性隕石次之,在5.5-6克之間;石隕石的密度最小,但也在3-3.5克之間。
第二展廳,陳放著一塊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吉林號隕石。它凈重1770千克,可謂“隕石之王”。許多中外科學家都慕名而來,睜大眼睛驚奇的注視著它,熱烈地討論著。
在科學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身處一個充滿神奇的世界,同時也充滿了危險。如1989年3月23日,一顆威力相當于廣島原子彈幾千倍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它的下次光臨,是20xx年,到時是否相撞,只能由事實去證明。但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讓過去的悲劇重演。讓我們抓住一切時機,去了解它,征服它,直到利用它。
茅盾說過:“大自然是偉大的,但是人是偉大中最偉大者。”讓我們認識天外來客——隕石。讓我們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那時的宇宙,便是屬于我們的宇宙了。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三
沈陽古隕石,位于沈陽市南郊,主要分布在東陵區李相、蘇家屯區姚千戶等6個鄉鎮境內。其地質景觀奇特,舉世無雙,不僅是珍貴遺跡,同時也是難得的旅游資源。
沈陽古隕石的母體形成于45億年前,19億年前隕落到地球,當時地球尚無人類存在。它們就如神秘的“天外來客”一般,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
沈陽古隕石主要由滑石臺山古隕石、饅首山古隕石、金頂山古隕石、老尖山古隕石和臺子山古隕石等21處古隕石組成,形成一座氣勢壯觀的隕石山。古隕石在平面上呈橢圓或腎狀,在剖面上又呈漏斗狀或盆狀,向下收斂無根,向一頂別致的皇冠鑲嵌在太古代花崗巖上。滑石臺山上一古隕石長160米、寬50米、高40米、重量約200萬噸,堪稱世界之最。
目前,沈陽古隕石已擁有10余處隕落地質景觀—“皇冠無根石”獨占螯頭,婷婷玉立;“隕擊爆炸石”光怪陸離,形態各異;“殼狀石包石”巧奪天工,神秘莫測;“石質角礫石”絲裝素裹,百怪千奇;“靶巖”猶如彌勒捧手,“波紋石”恰似平湖漣漪 古隕石以其奇特的地質景觀令眾多中外學者和無數游人紛沓而至。
景區內不僅有神奇的“天外來客”,而且有令人神往的人文景觀。“李相”——相傳明朝這里曾是一位李性相公的莊園。“姚千戶”——清朝這里曾是一位貴族的領地。村中有兩座九眼透龍碑,相傳在乾隆年間李相地區曾出過兩位皇家“郡馬”。在滑石臺山南坡的一塊隕石上,至今仍保存著一幅年代久遠的石刻,其字跡端莊秀麗依稀可見:
亙古一人開
重熙七年四月卅日沈州
“重熙”是遼興宗年號,“重熙七年”即公元1039年。“重”字下邊少了一“橫”,似“壬申”相疊而成,“重熙七年”恰似壬申干支。據古隕石發現者沈陽古隕石研究所所長張海亭介紹,古時滑石臺是一座烽火臺,相傳遼(北宋)時期這里曾有寺廟或道觀,“亙古一人”說明滑石臺山上曾有座關帝廟。
沈陽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古隕石的保護和開發,將其列為沈陽xx大旅游景觀之一。市長慕綏新更給予極大的關注,親筆題詞:“沈陽隕石 天賜瑰寶”。
沈陽古隕石地質景觀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這些光怪陸離的古隕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首次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隕落時間最早的古隕石,具有極高的美學和經濟價值,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目前,有關部門已做出了對古隕石的保護和開發規劃,滿族民俗文化村已基本落成,奇石館、娛樂館、科普基地也將陸續上馬。一個獨具特色的集科研、娛樂、旅游為一體的全國第一家隕石山公園將展現在游人面前。那時,這些神秘的“天外來客”們必將煥發出更為迷人的風彩。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四
1976年3月8日下午,吉林隕石沿著它自己的運行軌道以15-18千米/秒的相對速度從地球的后面追上地球,以極高的速度穿過大氣層,于是15時2分36秒,使發生了隕石的隕落。
在我們吉林隕石隕落之前,美國在1948年2月28日發現的諾頓石隕石被稱為世界之最,重1079公斤,但是吉林隕石隕落之后,很顯然的擔當了這個世界之最的角色,那么除了它的重量為世界之最以外,同時還創造了另外一個世界之最和一個奇跡,就是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的一場隕石雨。雨區降落范圍非常廣,分布在東西長72千米,南北8.5千米,總面積近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吉林隕石就其數量、重量、散落范圍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都是罕見的。吉林隕石雨降落時,鋪天蓋地,呼號之聲,幾百里以外,清晰可聞,落地的巨響和震波,震碎了很多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場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一顆小原子彈,然而,竟無一人一畜傷亡,可謂一奇。
目前隕石按含金量與硅酸巖的比例,科學家把它們分為三類,即石隕石、鐵隕石、鐵石隕石。吉林隕石屬于石隕石。據科學分析,吉林隕石屬于橄欖石,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是極為珍貴的宇宙樣品。在隕石中發現了十三種氨基酸和有機化合物。在隕石內部還找到四十多種礦物質和三十多種原,其中有些礦物制是在同類隕石中的首次發現。為揭開原素起源提供幫助,可以說吉林隕石的光臨相當于發射了一顆地球人造衛星。
那么隕石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我們都知道恐龍是古代一種大型爬行動物,如果中生代末期它們不滅絕,那么處于蒙昧時代的古猿至少沒有機會變成現在的人。那么,恐龍是怎么滅絕的呢,科學家們發現。第三邊界沉積層堆積著一層厚約幾十厘米的白色粉末。那么地球上極為罕見的氨基酸,因此他們推斷,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公里的隕石與地球相撞,撞擊后的巨大爆炸使大多數恐龍立刻死去。爆炸后的粉末籠罩在大地上面數年之久,土溫驟變致使恐龍無一幸存,而恐龍的滅絕卻給其他新生動物帶來了生機。比如哺乳動物的出現,古猿也被迫走出了森林。隕石促成了人類的產生,由于隕石的影響,促進了生物的產生進化發展,但隕石也會帶來毀滅人類的危害性。
各位朋友,大家看,這塊隕石,在它的.表面有一層深色的殼,叫熔殼,厚度大約有0.51毫米左右。科學上按照它的形成次序和外表的特征,可以將熔殼分為初始熔殼和次生熔殼。那么,熔殼有是怎樣形成的呢?當隕石以每秒1518千米的高速沖進大氣層時,強烈的沖擊波使空氣分子急速的分解、電離和燃燒,溫度可以達到20xx .ordm.c,這巨大的熱能部分地傳給隕石體,.c,表層的礦物質直接汽化而揮發。還有一部分,在隕石的表面形成一個液態層,當隕石隕落到低空以后,速度與壓力急劇下降,使硅酸溶液迅速冷卻,于是形成了玻璃狀物質,微晶或雛晶。溶殼也就是在這樣的物理化學過程中形成的。另外我們看到的隕石表面還普遍具有形態多樣、大小不等的許多氣印。這是因為隕石在大氣層中與空氣劇烈摩擦、燃燒和氣流沖擊形成的。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所參觀的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一座隕石博物館,屬于自然類,在這個博物館里,還收藏著許多關于吉林隕石的資料、照片以及其他國家的隕石標本等等。大家可以再仔細地看看,也可以在這里拍拍照,留作紀念。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五
明珠園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長山鎮境內,長山熱電廠東側,長山熱電廠始建于1969年,30多年來,它象太陽一樣為大地和人民奉獻著光和熱,默默地為吉林電力事業的騰飛和松原經濟的發展貢獻著力量,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草原上熠熠生輝,長山明珠園也是由此而得名。這里風光怡人,景色秀美。
長山明珠園是由長山熱電廠出資始建于1988年,原名水上公園,為了充分發揮地理環境優勢,加快開發旅游業,20xx年長山熱電廠出資再次對其進行了全面改造,并更名為明珠園,由長山熱電廠明珠實業公司進行管理,現在的明珠園占地面積達2。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平方公里,綠化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涵蓋了歷史教育,野外生存,餐飲服務,園林景觀,現代游藝,荷花觀賞,植物觀賞,游船垂釣,冬季運動等。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備蘇州園林的典雅,突出了休閑、娛樂、教育、健身、實踐的宗旨。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蘇州園林的典雅特色。
走進明珠園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鑲嵌在黃色大理石上的一幅“塞外平原湖光山色勝江南、遼金故地碧水樓臺迎賓客”的對聯。
入正門,佇立于希望之星主題廣場,便會將整個明珠園的景色盡收眼底。“希望之星”主題雕塑,它的曲線型鋼柱上鑲有金光閃閃的明珠,背景為碧波蕩漾的人工湖,預示著生活在長山的人們充滿希望,前程似錦。廣場周圍鮮花環繞,綠草如茵,整個廣場莊嚴、凝重。夜幕降臨,草坪燈、路燈柔光四射,游人在路椅上小憩,在湖岸邊、草坪旁細語,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環抱中,舒適愜意,其樂無窮。
公園東有清代滿蒙文碑,西有游船娛樂區,南有蘇州園林區,北有卡丁車和釣魚臺,中間環繞的是人工湖。湖面上八仙過海塑像惟妙惟肖,一座吊橋將小瀑布與其巧妙相連,把北方園林的粗獷氣派和南方園林的精細纖巧融合在一起,工、巧、奇、趣,變化無窮。又將園林藝術與文學藝術融為一體,整個園林建筑滲透出深邃的意境。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您參觀沈陽古隕石旅游區。
沈陽古隕石,已經被命名為:沈陽市十大科普基地之
一、沈陽市十五大旅游景觀之
一、沈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遼寧省八大新、奇、特旅游資源之一。已申報遼寧省省級自然保護區,并準備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里交通極為方便。從沈陽南塔公共汽車站至饅首山古隕石28公里。從沈陽站公共汽車站至臺子山古隕石37公里,姚千戶屯火車站距臺子山古隕石4公里。滑石臺山古隕石距臺子山古隕石6公里,距饅首山古隕石3公里,距沈陽31公里,有各種旅游專線車,往返非常方便。
沈陽古隕石科普基地內,滑石臺山古隕石、饅首山古隕石和臺子山古隕石地質景觀,具有顯著的典型性和互補性。處于長白山脈西南千山山脈的余脈之中,地熱由西向東逐漸升高,海拔高度由70米到217米,為低山丘陵地區。植被區系屬長白山植物區系和華北植物區系的過渡帶。植物種屬豐富。該區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全年主風向,夏季偏南或西南風,冬季偏北風。可謂山勢宜人,風景秀麗、氣候溫和。
饅首山古隕石,現存于李相鎮饅首山中。饅首山海拔高度為127米,相對高差約30米,形成孤單的饅頭形,故得名饅首山。饅首山古隕石長170米,寬60米,深95米。在饅首山古隕石的北側長300米寬100米的地段中,已揭露出17個規模較小的古隕石;這種分布和排列的特點,顯示出古隕石在空中爆炸,以隕石雨方式由北向南隕落的事實。
饅首山古隕石位于剝蝕作用形成的丘陵頂部。目前看到的古隕石只是原始古隕石殘留部分。隕落作用形成的隕石坑地貌特征已經完全被剝蝕掉。然而,放射狀的溝谷和略顯環狀的地形,依舊能顯示出撞擊作用的遺跡。由于古隕石致密堅硬不易風化,才使其在山頂出現。其下部仍埋在地下,此乃為古隕石撞擊地表砸入地下而又被抬升后,深部的殘余部分。古隕石與靶巖——太古代花崗巖的接觸處,形成隕擊角礫巖帶,出擊角礫巖在隕落體下部呈似環狀分布,并隨古隕石的形態變化而變化。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七
吉林省吉塔位于吉林省廣播電視塔內,即長春市萬寶街30號;以餐飲旅游處事為主體的吉林省廣播電視塔是一座218米高,集廣播電視節目發射傳輸、參觀、餐飲、娛樂等多成果為一體的鋼布局綜合塔。1995年6 月,主體工程鋼布局開始施工;1997年10月,隸屬辦法完工并對外開放。總投資額為8000萬元,歷時3年完成。
塔的整體外觀呈六邊形,門前寬敞的停車場可以停放百余輛車,面積600平方米的底座部門就是華美堂皇的大堂,既可迎接隆重的婚禮慶典,又可舉行各類大型社會勾當。與餐飲業差異的是,它以紳士書畫作為墻壁裝飾,翰墨飄香,形成了吉塔自成一派的文化品位,東南角自成一處的是休閑書屋,工作總結,群集了打點景點、名撒播記等好書,為客人提供了一個可以飛舞書海、放松身心的甜頭所,與書屋一體的商貿部還策劃各類玩具、飾品、旅游眷念品,并對外出售極具保藏代價的寶貴玉器。
大堂北側的宴會廳可以容納300余人同時用餐,是餐飲旅游部最大的包房,專業的舞臺可懸掛各式喜聯、壽聯和勾當條幅,寬廣的園地可舉辦大型舞會和意見意義游戲,美妙的音響結果、幻化的舞臺燈光,是各式婚宴、生日宴和聯誼會之首選。
大堂東南側的吉林風味餐館由六個氣魄威風凜凜各異的包房構成。“一衣帶水”是一間略具北海道氣魄威風凜凜的日式木屋,由原木裝飾而成,配有當代強檔音響裝備,在這里瀏覽舒緩的天下名曲或即興引吭高歌,城市有一番與眾差異的感受。
“歐陸風情”是具有異域氣魄威風凜凜的意式餐廳,整間以白色為主調,優雅的穹拱面,過細的花邊裝飾,傳神的仿羅馬石柱,尚有講求的布藝沙發、玻璃鋼人體塑像、水晶吊燈以及歐式壁爐,無不浮現著中世紀歐洲的光輝。
由暖色調的櫸木板裝飾計劃而成的“戈壁尋綠”是港式包房,在一片黃色氣氛中,墻壁上的兩幅油畫為室內增加了幾絲清冷的恬靜,令人感覺到生命的綠意。
ktv包房裝修考究,配有高檔背投電視及音響設備,寬敞舒適,可以舉行20多人的小型宴會;如果約上三五好友,還可選擇ktv小包房,典雅的室內裝飾,具有環繞立體效果的音響設備,會令好友的聚會增添幾分色彩。
二樓右側是在全省偕行中壓倒統統的吉塔臺球館,設有三臺美式球桌,還開設了一個國際尺度的斯諾克球桌,奇異優雅的計劃、密切隨和的處事,帶給人們的是輕松恬靜的感覺。
在大堂乘坐全市最快的高速電梯就可達到位于126米—146米的空中花圃塔樓。電梯載客17位,每秒運行2.5米,須臾達到塔上第一層——位于126米高、直徑22米,可容納60人同時就餐的音樂茶座,這里為當代消耗群體開發了一方可以或許讓繁忙求助的當代人放松身心的凈土,并其塵寰的喧嘩,隨便體味人生美妙閑適的一面,清爽淡雅的室內計劃與浪漫溫馨的配景音樂、優良可口的飲食與殷勤過細的處事,是音樂茶座最大的特色。
塔上二層是直徑23米,可容納132人用餐的旋轉餐廳,在周邊風景調動的同時享用美食是其最大特色,通過落地長窗,長春光物盡收眼底。假如是在星空清亮的夜晚,都市中流淌的車河與閃爍的街燈讓繁忙的都會人忘卻統統疲勞與急躁。
站在平臺極目遠眺,可以感覺在壯闊的天地之間朝觀日出,目送落日的豪邁人生,一清二楚的都市風光也分外瑰麗:南面是聞名的南湖公園,瑰麗的湖心島、碧波激蕩的粼粼湖面,為春城人民的業余糊口提供了優雅的情形;極目遠眺,市區南端就是高新技能財富開拓區,當代化的廠房與裝備,潔凈整齊的街區與樓群,組成了當代都會奇異的風光澤;與它的東部逐漸連成一片的就是長春新城,它也是省內第一條高速公路——長平高速的進口,通過耗資六萬元從東瀛鬼子入口的高倍望遠鏡,可以看到衛星廣場造型奇異的飛天雕像,凌云的氣派,象征著春城的起飛。
東面精明的拱形構筑是國際尺度的南嶺體育場和五環體育館,它們的崛起有力地聲名白吉林省體育奇跡的成長和壯大。視線擦過自由大橋,舊日廣袤的土地上聳立著一座座嶄新整潔的當代化樓群,這就是長春最早的開拓區——經濟技能開拓區;繼承向東等于春城近郊的旅游勝地——凈月潭開拓區,遼闊無邊的潭水,潭畔如黛的遠山,山上繁茂的樹木,組成了亞洲面積最大的.人工叢林公園。
向東眺望,貫串南北的筆挺街道就是吉林省最具代表性的人民大街,它北起長春火車站,南至衛星廣場,串起一顆顆政治、經濟、文化明珠,吉林大學、長春金融高檔專科學校、東北師范大學及長春景機所等科研院所,曾經孕育了無數科技和社會人才;勝利公園、兒童公園、動植物園以及文化勾當中心是市民節沐日休閑的抱負場合;國商、長百、國貿、情意、卓展、歐亞等購物商廈的崛起。短短幾年間,市中心便泛起出了國際化多半市的富貴情況:金融大廈、國貿中心、長百大樓、北國之春、金都大廈、香格里拉以及卓展廣場……各色百般,浮現了長春經濟建樹蒸蒸日上的情景。居世界面積第二位的文化廣場在長春市民中口碑載道,隱秘的金色太陽鳥高聳在廣場中心,形象傳神的人體雕塑偷偷的佇立在它的腳下;時而振翅高飛、時而悄悄啄食的鴿群把廣場隱瞞得朝氣勃勃,幽雅感人的音樂噴泉、綠茵茵的寬廣草坪和繽紛輝煌的花叢,為春城的廣場文化增加了明麗的色彩、廣場北側青磚碧瓦,朱漆廊柱的肅靜殿堂是昔時浦儀仿照北京故宮制作而成的地質宮,現已成為科技人才的搖籃——吉林大學,內里還增設了博物館和恐龍館,被全國奇石、恐龍化石所吸引的游人絡繹不決,充實浮現了春城人民對文化的盼愿與追求。
西北偏向是政法一條街,街上坐落著交通批示中心,高級法院、吉林商檢等重要機構;放眼望去,解放立交橋構筑雄偉,四通八達,有條不紊的車流似乎當代都會聲聲不息的脈搏。
腳下一片世外桃源,是春城小著名氣的向陽公園,小橋流水、綠樹幽徑,是市民茶余飯后的休閑場合;向陽公園西側的萬寶街上有座當代化的教誨基地“長春十七中學。”
吉塔,群集了全市最時尚的休閑場合,是理所雖然的春城消耗經典。更重要的是:吉塔全員優質高效的處事和起勁向上的進取精力,帶給顧主的等于一份奇異的出色。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八
明珠園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長山鎮境內,長山熱電廠東側,長山熱電廠始建于1969年,30多年來,它象太陽一樣為大地和人民奉獻著光和熱,默默地為吉林電力事業的騰飛和松原經濟的發展貢獻著力量,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草原上熠熠生輝,長山明珠園也是由此而得名。這里風光怡人,景色秀美。
長山明珠園是由長山熱電廠出資始建于1988年,原名水上公園,為了充分發揮地理環境優勢,加快開發旅游業,20xx年長山熱電廠出資再次對其進行了全面改造,并更名為明珠園,由長山熱電廠明珠實業公司進行管理,現在的明珠園占地面積達2。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平方公里,綠化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涵蓋了歷史教育,野外生存,餐飲服務,園林景觀,現代游藝,荷花觀賞,植物觀賞,游船垂釣,冬季運動等。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備蘇州園林的典雅,突出了休閑、娛樂、教育、健身、實踐的宗旨。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蘇州園林的典雅特色。
走進明珠園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鑲嵌在黃色大理石上的一幅“塞外平原湖光山色勝江南、遼金故地碧水樓臺迎賓客”的對聯。
入正門,佇立于希望之星主題廣場,便會將整個明珠園的景色盡收眼底。“希望之星”主題雕塑,它的曲線型鋼柱上鑲有金光閃閃的明珠,背景為碧波蕩漾的人工湖,預示著生活在長山的人們充滿希望,前程似錦。廣場周圍鮮花環繞,綠草如茵,整個廣場莊嚴、凝重。夜幕降臨,草坪燈、路燈柔光四射,游人在路椅上小憩,在湖岸邊、草坪旁細語,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環抱中,舒適愜意,其樂無窮。
公園東有清代滿蒙文碑,西有游船娛樂區,南有蘇州園林區,北有卡丁車和釣魚臺,中間環繞的是人工湖。湖面上八仙過海塑像惟妙惟肖,一座吊橋將小瀑布與其巧妙相連,把北方園林的'粗獷氣派和南方園林的精細纖巧融合在一起,工、巧、奇、趣,變化無窮。又將園林藝術與文學藝術融為一體,整個園林建筑滲透出深邃的意境。
吉林隕石導游詞篇九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風光奇特,人文薈萃的吉林。 地理位置:
吉林省位于俄羅斯、蒙古、朝鮮、韓國、日本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腹地、中國東北中部,東西最長約750千米,南北最寬約600千米。東部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隔圖們江、鴨綠江與朝鮮相望,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連黑龍江省。
全省總面積18.74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居全國第14位。總人口約為2700萬,也是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吉林省是地處邊疆的多民族省份,有漢、滿、朝鮮、蒙古、錫伯等個56個民族。
吉林省名源于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吉林”滿語音譯為“吉林烏拉”,“吉林”是“沿著”“烏拉”是“大川”,“吉林烏拉”意思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后來簡稱吉林。以省內城市名定為省名在我國僅此一例。
說到吉林的歷史,可謂久遠。在距今六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吉林省境內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兩漢、南北朝時期主要有夫余人、高句麗、肅慎人在此活動;隋唐時期有肅慎人后裔建立的少數民族權渤海國;遼金元明時期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人在這里生活;清朝認為長白山是其祖先“龍興”之地,同時為達到皇室貴族獨占東北特產的目的而將此“封禁”起來;光緒三十三年(1907),清朝將吉林將軍轄區改稱為吉林省,簡稱吉;中華民國成立后,設吉林都督和民政長官,統轄全省軍務和行政事務;1918年奉系軍閥張作霖稱霸東北,在吉林設巡閱使、保安司令、主席等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淪為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屬地;1945年之后,東北劃分九省;1948年末全境解放,省會設在吉林市,1945年省會遷至長春。
吉林省轄1個副省級城市——長春市,素有“北國春城”的美譽,也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商業的中心。還有吉林、四平、白城、白山、通化、遼源、松原7個地級市,以及1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還有1個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省政府直屬單位,地級管理。過去我們將吉林省的行政區劃概括為 “兩白加兩原,長吉通四邊”。
東部地區能達到70%以上,是國家生態建設試點省。吉林省礦產資源豐富,油頁巖、、硅灰石、火山渣等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開發潛力巨大。
吉林省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可以說自然與人為并重。東部綿延千里的長白山,風光秀麗、森林茂盛。以垂直景觀和天池聞名于世,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同時還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中部以長春和吉林為中心形成了生態與冰雪旅游帶。長春凈月潭綠蔭如蓋,潭水清澈,森林浩瀚,其規模人稱亞洲人工林之最,堪稱“大都市中難得的一塊凈土”;長影世紀城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公園;偽滿皇宮及偽滿八大部被國家列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吉林霧凇冰清玉潔,每到冬季在適宜的條件下,松花江岸十里長堤“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西部草原、湖泊、濕地相間分布;郭爾羅斯大草原一望無際,查干湖水域浩瀚,魚兒成群,水鳥飛翔,岸上一片蒙古族風情;向海自然保護區,在中國七大濕地中面積最大、生物種類最豐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并被載入世界著名濕地名錄。
吉林省地處北緯40°52′~46°18′,東經121°38′~131°19′之間,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涼爽多晴;冬季寒冷漫長。一年四季四種風光、四種顏色。冬日銀白色、春日淺綠色;夏日深綠色;秋日金黃色。我們用四句優美的話語來形容吉林的四季:冬天的寒冷為大地披上了銀白的雪衣、春風的吹拂使萬物生機盎然、夏日的驕陽哺育了花草綠蔭,秋日的金風是整個城市爽然明麗。所以說,吉林省是多姿多彩的世界,相信這次吉林之旅會給您帶來無限的回憶!吉林將是您春踏青、夏避暑、秋賞景、冬玩冰雪的理想旅游勝地!
接下來就請大家和我走進我的家鄉,走進繽紛四季多彩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