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一
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19世紀末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揭示社會問題和人性的矛盾為特點。在他的課文中,他探討人類的內心世界,探索人生的意義。通過閱讀他的作品,我獲得了一些深刻的心得體會。
首先,通過讀托爾斯泰的作品,我意識到了人類的內心斗爭。他的作品中經常描繪主人公面臨的道德困境和內心掙扎。比如在《戰爭與和平》中,男主人公安德烈·博爾金深受戰爭的影響,他開始懷疑生活的意義,并通過探索死亡與信仰的問題來尋找答案。這使我意識到,人類心靈的矛盾和掙扎是普遍存在的,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中面臨這種情況。
其次,托爾斯泰的作品也反映了社會的不公正。他揭示了農民的苦難,并直接呼吁進行社會改革。在《復活》中,他描述了一個被誤判的女農民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他揭露了司法系統的不公和社會的腐敗。這使我意識到,作為一個作家,托爾斯泰不僅僅關注個人的內心世界,還關注社會的不公和人道主義價值。
第三,托爾斯泰的作品強調了愛與寬容的力量。他相信,只有通過愛和寬容,人類才能擺脫內心的矛盾和社會的問題。在他的作品中,他經常描述人物通過寬恕和接受,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和諧。在《復活》中,女主人公卡捷琳娜通過寬容和接受自己的過去,最終找到了內心的和解。這讓我意識到,愛和寬容是至關重要的,它們能夠引導人們走向幸福和滿足。
第四,托爾斯泰的作品強調了對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他描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力量,提醒人們要珍惜和保護自然環境。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他通過描述農民的生活和土地的生長,強調了人類與自然的緊密聯系。這使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尊重自然并與之和諧相處,而不是破壞和掠奪。
最后,通過閱讀托爾斯泰的作品,我意識到人生的真正意義在于助人為樂和追求內心的和諧。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繪了許多具有偉大靈魂的人物,他們無私地為他人奉獻,幫助別人,并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這讓我深思: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往往迷失了生活的真正意義。我們應該學習這些偉大的人物,關注他人的需要,并用自己的行動為他人創造快樂和希望。
綜上所述,通過閱讀托爾斯泰的作品,我獲得了許多關于人類內心世界、社會問題和人生意義的心得體會。他的作品向我們展示了深刻的人類情感和復雜的社會關系。通過深入理解和思考他的作品,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啟示,指引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真正的幸福和意義。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二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文中“軒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歡、正襟危坐、誠惶誠恐”等詞語。
2.了解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標
1.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的獨到細致的刻畫,體會作者的崇敬、贊美之情。
2.品評語言,學習課文運用神奇的夸張和連珠的妙喻描寫形貌的手法。
3.體會課文采用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
德育目標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學重點
誦讀,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外貌的刻畫,理解本文獨特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聯系背景材料,深透理解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聯想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程序設計
一、導語?設計
(投影顯示托爾斯泰畫像)
二、資料助讀——作者簡介
(參看《三點一測》)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范讀課文后,學生自讀,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理解詞語含義。(投影)
(1)注音
髭 髯 鬈 黝黑 滯留 禁錮 頷首低眉 锃亮
犀利 廣袤無垠 尷尬 熾熱
(2)釋義
犀利 器宇 禁錮 軒昂 尷尬 滯留
鶴立雞群 正襟危坐 頷首低眉 誠惶誠恐 廣袤無垠
2.學生自由誦讀,揣摩作品中描繪的托爾斯泰的獨特的形貌特征。思考:
(1)找出文中概括托爾斯泰的形貌給人的總體印象的語句。
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明確:
(2)略
文章的結尾語段則贊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3.學生精讀全文,充分想象,揣摩文章的豐富內涵。
四、聯系背景材料,深層感悟思想內涵
學生研討后積極發言,教師明確。
2.合作研討:
(2)練習四
(3)練習一
學生研討后回答,教師提示:
(2)、(3)略
3.學生感情誦讀全文,深入體會課文的描述手法和思想感情。
文中的比喻和夸張把讀者帶進無窮想象的空間,尺水興波,縱橫捭闔。
五、課堂小結
作者郵箱: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三
1、不要把學問看做是用來裝飾的王冠,也不要把學問看做是用來擠奶的奶牛。
2、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3、 不應是為了自己的需要,而應是為了真理而活著。
4、 如果一個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愛情,財產是最無足輕重的東西,只有經得起別離的痛苦才是真正的愛情。
5、 我們不但是今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而且過去生活在,并且還要永遠生活在那里,在整體之中。
6、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7、 一個有良知而純潔的人,覺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樂的事。
8、 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
9、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10、 一切使人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惡與丑。
11、 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著只有他自己理解的東西。
12、 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多,而自己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個人給予別人的東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壞。
13、 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14、 勇氣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養的必然結果。
15、 不錯,達到生活中真實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樣,漫無限制地從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愛的蛛網,從中隨便捕捉落到網上的一切。
16、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17、 只有肚子餓的時候,吃東西才有益無害,同樣,只有當你有愛心的時候,去同人打交道才會有益無害。
18、 認識真理的主要障礙不是謬誤,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19、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20、 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永遠是模仿和抄襲。
21、 所謂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變化著的。就是肉體生命的衰弱和靈魂生命的強大、擴大。
22、 哪里沒有樸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談不上有偉大。
23、 在富有、權力、榮譽和獨占的愛當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會得到幸福,而且還一定會失去幸福。
24、 竭力履行你的義務,你應該就會知道,你到底有多大價值。
25、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26、 任何一個人的生活,都應當受一定法規的制約。
27、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裝知道。
28、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29、 幸福在于為別人生活。
30、 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31、 幸福不表現為造成別人的哪怕是極小的一點痛苦,而表現為直接促成別人的快樂和幸福。照我看來,它在這一方面可以最為簡明地表達為:幸福在于勿惡、寬恕和熱愛他人。
32、 應該多行善事,為了做一個幸福的人。
33、 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34、 幸運的不是始終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終希望達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35、 有生活的時候就有幸福。
36、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37、 人生并非游戲,因此,我們并沒有權利只憑自己的意愿放棄它。
38、 環境愈艱難困苦,就愈需要堅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處就愈大。
39、 做好事的樂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
40、 我會有這樣的愛情全世界在我眼中這時分為兩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歡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沒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悶和黑暗。
41、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42、 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勞動之中。
43、 勞動能喚起人的創造力。
44、 你必須在額上流汗,以資獲得你的面包。
45、 愛和善就是真實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實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46、 他的談吐總是平易近人的,這種單純既掩飾了他對某些事物的無知,也表現了他的良好的風度和寬容。
47、 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樣。
48、 理想是指路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49、 人生并非游戲,因此我們沒有權利隨意放棄它。
50、 人們過于習慣借助力量來維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慮沒有壓制的社會組織。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四
知識與能力 體會文章涉及深廣的人文背景。
學習文中細致的肖像描寫。
把課文的閱讀理解與用肖像描寫為主要手段寫人物的寫法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對托爾斯泰進行肖像描寫。
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學生作業本
三課時
(第 一 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預習 2.解釋下列詞語。
黝黑:黑;黑暗。
滯留:停留不動。
愚鈍: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風度。
禁錮:束縛,限制。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犀利:鋒利;銳利。
侏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館。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熾熱:極熱。
粗制濫造:指產品制作粗劣,不講究質量。
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
郁郁寡歡:心情不舒暢,不快樂。
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南北長度為“袤”。
頷首低眉: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無可置疑:沒有什么可被懷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無光。 學生結合課文理解并掌握補充注釋
導人 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長相平平,卻有一雙銳利異常,能夠洞察世事的眼睛。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凝視托爾斯泰的眼睛,并由此進入他那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五
1、的確,在生活中獲得真正幸福的最好方法,就是像一只蜘蛛那樣,不受限制地向四面八方撒開它自己的黏糊糊的愛之網,抓住任何落在上面的東西。
2、生命的價值不是用時間來衡量的,而是用深度來衡量的。
3、如果一個老師只熱愛他的事業,那么他就是一個好老師。如果他把對教育的愛和對學生的愛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老師。
4、幸福存在于生活,生活存在于勞動。
5、一個人似乎是一個分數,他的實際能力是分子,而他自己的估價是分母。分母越大,分數越小。
6、不要為自己的需要而活,要為真理而活。
7、你必須汗流浹背才能得到面包。
8、所有使人團結的都是善良和美麗的,所有使人分裂的都是邪惡和丑陋的。
9、用清水洗三次,用血洗三次,用堿煮三次,我們就潔凈了。
10、一個有良知而純潔的人,認為生活是一件甜蜜而幸福的事情。
11、當你沒有最有效地利用它的時候,你把它放在一邊的時間將永遠不會回來。
12、設定一個人生目標:一個一生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周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或者為了一個大的目標而犧牲一個小的目標。
13、理想的書是智慧的鑰匙。
14、花和樹,鳥和昆蟲,和孩子們,所有的歡樂和繁榮。只有人,只有成年人,一直在欺騙自己,折磨別人。這不是迷人的春天的早晨,也不是上帝為了大家的利益而創造的世界之美,也不是和平、和諧和愛的美;他們認為神圣和重要的是他們發明的統治他人的手段。
15、勞動能激發人的創造力。
16、人生,人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會覺得走出了它的美好,在平時往往被忽略的內涵。其實,生命的真正意義在于享受陽光、森林、山川、草原、河流的自由,在于平凡的滿足。其余的都無關緊要。
17、說也奇怪,這種承認自己卑鄙的感覺雖然痛苦,但同時又令人愉快和安心。
18、與靈魂的高度相比,整個世界顯得如此卑微。
19、沒有人對你說不,你就不會長大。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六
1.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
2.了解托爾斯泰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1.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
2了解托爾斯泰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一是托爾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樣,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來。)
假如請你來對托爾斯泰進行肖像的刻畫,你會怎樣繪畫?(找生上黑板描繪)點評。本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作者是怎樣描繪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的。
一:研讀與賞析: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二部分,其他學生聽讀并思考:)
1、課文第二部分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的?
寫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
寫托爾斯泰眼睛里蘊含著豐富的感情,勾畫出關鍵詞語:
(熱淚漣漣閃閃發光黯然失色 麻木不仁 神秘莫測 冷酷銳利 好奇)
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威力:從“這對珠寶”到“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進行刻畫。
文中能否看出托爾斯泰的人生是怎樣的呢?贊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他的人生是不幸福的,從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看出來。)
2、課文通過描寫眼睛,還寫出了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寫出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闊和深細,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廣度。
3、在寫法上,與寫外貌時是否相同?為什么?(研討與練習一)
相同點使比喻夸張聯袂運用;
不同點是前者多用抑筆,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突出兩個特點,一是托爾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樣,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來;后者高度贊美,用粗鄙的外表來保護精美的珠寶,寫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來反襯他靈魂的高貴,反襯他的眼睛精美絕倫-----這是欲揚先抑的手法的藝術效果。這樣,前半部分的描寫非但沒有損害托爾斯泰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相互襯托,使托爾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給人留下強烈深刻的印象。
(二)揣摩品味語言:
1、托爾斯泰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高爾基的這句話運用夸張的修辭,恰當的、很好的道出了托爾斯泰那種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觀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2、……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
這句話寫出了作為思想家、藝術家托爾斯泰的文學創作,既來自于對社會生活、人間世態的觀察、研究,同時又用他的藝術巨筆把它們準確的表現出來,展示了時代的本質和要求。
3、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這句話寫出了托爾斯泰作為“清醒的現實主義作家”,對現實的批判是極其深刻而準確的。
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幸福的含義?(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答案如下:
不矛盾。幸福的標準是能認識事物,認識世界,那么托爾斯泰這個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從另一方面說,托爾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惡、虛偽和苦難,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并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卻徒勞無功,這是痛苦的。托爾斯泰是不幸的,從托爾斯泰晚年厭棄貴族生活,毅然放棄財產,以致于和家人產生矛盾,最后離家出走,客死在火車站這一經歷可以看出這一點。)
我為你的眼睛寫詩/在如詩的春天/用清泉/用彎月/當流星劃過天際/當春風拂過耳畔/你的明眸閃動著最美的顏色……”動人的眼睛就是一首動人的詩。我們接觸過很多的作品,那有哪些寫的如作者一樣傳神的呢?請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下面這些人物肖像,特別是“眼睛”吧!
魯迅: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我很驚異地望著他: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
(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曹雪芹《紅樓夢》
(張飛)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羅貫中《三國演義》
(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魯迅《祝福》
找學生闡述列夫托爾斯泰的三部長篇小說。
學習作者的人物描寫方法,特別是眼睛的描寫,寫一段話關于班里的任意一位同學,不說他是誰,讓大家猜。
他,有一張消瘦的面孔,膝蓋骨突出的膝蓋,烏黑的頭發和一雙翠綠的眼睛,戴著一副用許多透明膠帶粘在一起的圓框眼鏡。他對自己的外表最喜歡的就是額頭上那道閃電似的淡淡的疤痕。 (哈利·波特)
有計劃的閱讀代表托爾斯泰藝術高峰的三部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進一步了解這位文學泰斗的風采。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七
1.學習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進行肖像描寫,并體味其作用
2.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
3.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1.文中的肖像描寫及其作用
2.理解由外貌透視心靈的手法,感悟托爾斯泰的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1.讓學生介紹列夫?托爾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補充、歸納:
列夫·托爾斯泰是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復活》使托爾斯泰達到了藝術高峰,是他實踐了“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標志”。
2.放映幻燈片,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正音、鞏固,重點詞語列舉如下:
(1)給加線字注音
胡髭 長髯 鬈發 禁錮 頷首低眉 锃亮 廣袤無垠
(2)解釋下列詞語
器宇 禁錮 鶴立雞群 正襟危坐
軒昂 頷首低眉 誠惶誠恐 廣袤無垠
生自行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可分幾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在描寫過程中,為什么重點描寫他的眼睛?
要求:朗讀課文時,要在書上作出必要的標記,并思考問題,然后小組討論,之后互相交流
放映托爾斯泰的肖像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用心體會(沒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前面的彩色插圖加以體會)
閱讀、觀賞和討論后明確:
1.可分兩部分:
一、(1~5)段主要刻畫列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二、(6~9)段描寫列夫?托爾斯泰的那雙非同尋常的眼睛
指讀:找五名學生每人讀一段,思考: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討論明確:可用課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擇要如下:
(1)須發:多毛、胡須濃密
(2)面部輪廓結構: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3)面部特征:憂郁、愚鈍、壓抑
(4)長相:長相平平、普通
(5)拜訪者失望之情
2.刻畫這些特征時,作者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找出來并說說作用
(此處要明確夸張的含義以及作用,并從課文中找出運用夸張、比喻等手法來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句子,并仔細體會其表達效果)
3.讀了這一部分,再次觀看肖像圖片(或彩色插圖)思考:你如何評價托爾斯泰的相貌?交流討論,總結如下:
長相粗鄙:多毛、濃胡須、矮身材,普通、平凡
1.你覺得作者在對托爾斯泰的外貌刻畫中,最精彩、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
2.熟讀課文,找出表明代表作者思想傾向的語句,并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前一部分主要描寫的內容是什么?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前一部分主要描寫的是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突出的特點是:
(1)托爾斯泰的外貌平庸丑陋;
(2)和普通人一樣,混在人群里分辨不出來
2.找出表明代表作者傾向的語句,并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舉例如下:
(1)“有長者風度,天父般地如卷起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長相平平,是俄國普通大眾的一員”“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等
擇要概括:慈祥、善良,并揭示出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歷程
學生推薦朗讀能力強的同學朗讀第二部分,其他同學聽讀思考:
1.本部分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的?
2.課文通過描寫眼睛,還寫出了什么?(標畫原文回答)
3.在寫法上,與第一部分異同點是什么?
學生結組討論、交流,并確立中心發言人在全班討論、明確:
1.都寫了托爾斯泰非同尋常的眼睛,擇要概括:
(相關的語句還有很多,要求學生細加體會,討論交流)
3.這個問題要做重點研讀:
(1)相同點是比喻和夸張聯袂運用
(2)對不同點的研讀,結合課下學生查閱茨威格的描寫托爾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間最美的墳墓》討論進行:
讓學生討論:最美的墳墓到底是怎樣的?為什么說是最美的?
明確:
因為托爾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齋吃素、從事體力勞動、耕地、挑水澆菜、制鞋;并希望放棄私有財產和貴族特權,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見沖突,家庭關系變得緊張起來,后來他終于秘密離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20日(俄歷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車站遵照他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加上在《復活》中反對上帝,不信來世,被官方教會革除了教籍,墳上沒有豎立墓碑和十字架,但托爾斯泰以他深邃而豐富的思想,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因而最簡陋的墳墓被稱為“世間最美的墳墓”由此和課文進行比較,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擇要概括為:
可結合課后練習第二題進行,以討論的方式解決,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答案如下:
不矛盾幸福的標準是能認識事物,認識世界,那么托爾斯泰這個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從另一方面說,托爾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惡、虛偽和苦難,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并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卻徒勞無功,這是痛苦的托爾斯泰是不幸的,從托爾斯泰晚年厭棄貴族生活,毅然放棄財產,以致于和家人產生矛盾,最后離家出走,客死在火車站這一經歷可以看出這一點)
1.查閱有關資料,寫一篇小論文,論題為:托爾斯泰是幸福還是不幸
列夫托爾斯泰課文篇八
1、如果忘卻自己而愛別人,將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
2、如果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會或不愿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
3、信仰是人生的動力.
4、一個良知純潔的人,覺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樂的事。
5、人類的使命在于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
6、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
7、人,就是一條河,河里的水流到哪里都還是水,這是無異議的。但是,河有狹、有寬、有平靜、有清澈、有冰冷、有混濁、有溫暖等現象,而人也一樣。
9、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10、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還是為大目標而犧牲小目標。
11、記住吧:只有一個時間是重要的,那就是現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是我們有所作為的時間。
12、你沒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過去的那個鐘點是永遠不能回來了。
13、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14、英雄主義是在于為信仰和真理而犧牲自己。
15、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
16、人生不是一種享東,而一樁十分沈重的工作。
17、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18、沒有智慧的頭腦,就象沒有蠟燭的燈籠。
19、人們過于習慣借助力量來維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慮沒有壓制的社會組織。
20、純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純粹的、完全的歡樂一樣都是不可能的。
21、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機器而是思想。
22、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
23、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么,他是一個好教師如果把對教育帶來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個完美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