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范文范本有助于培養我們審美和批判性思維,提高我們對作品的評價能力。請大家閱讀以下范文范本,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上的靈感和思路。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一
了解感恩節的由來,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
1、老師準備蘋果、葡萄、食物火雞的圖片。
2、每位小朋友準備卡紙一張和12色繪畫水彩筆。
1、感恩節的由來。(幼兒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理解,以故事的方式給小朋友們講述什么是感恩節。)感恩節(thanksgiving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
1620年,一些英國受宗教迫害的清教的徒乘坐“五月花”號船去美洲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了兩個月之后,終于在酷寒的11月里,在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
在第一個冬天,半數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饑餓和傳染病,危急時刻他們得到了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活下來的人們在第一個春季即1621年開始播種。整個夏天他們都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他們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取決于即將到來的收成。最后,莊稼獲得了意外的豐收,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此沿續下來,并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慶祝活動便定在這一天,直到如今。
2、引導小朋友理解感恩節的意義,懂得感謝父母、尊重他人。
3、老師總結感恩節習俗。
感恩節慶祝模式許多年來從未改變。豐盛的家宴早在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人們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蘋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還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餡餅、各種其他食物以及紅莓苔汁和鮮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雞(roastturkey)和南瓜餡餅(pumpkinpie),這些菜一直是感恩節中最富于傳統和最受人喜愛的食品。
4、以感恩節食物為背景,引導小朋友制作感恩卡片:畫上父母、小朋友、蘋果、葡萄和火雞。
5、展示感恩節卡片,教師總結。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二
1.了解魚的結構,掌握魚的表現方法。
2.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造型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4.學會用點線面組合的方法美化裝飾魚。
范畫、圖片、繪畫工具等。
從魚的形態、大小、顏色、花紋等方面來說一說。
小朋友喜歡這些魚嗎?為什么呢?(用一個詞來夸夸它們)。
能不能用你的體態語言來模仿一下魚游動的樣子?(生模仿動作)。
1.大海是魚的樂園,里面有哪些特色魚啊?
哪些小朋友找到了圖片,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資料,大家快來看吧!
2.其他小朋友還找了一些圖片,相互交流一下吧。
(魚頭、身體、魚鰭、魚尾巴)。
1.先畫出魚的外形,可以用夸張的手法來表現,線條要柔美。
2.添畫魚身上的魚嘴巴、眼睛、魚鰭和魚尾巴。
3.嘗試著畫一群魚,但要注意主次與遮擋關系喲!
4.怎樣使魚更加漂亮呢?
(討論)可以用變化的線條或者黑白的點來進行裝飾。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三
1.知道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水的珍貴,懂得要珍惜水資源。
2.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主題內容小組合作進行繪畫,并確定宣傳語。
3.初步嘗試用抽象的方式表現宣傳內容,感受宣傳畫的多種形式。
1.宣傳語若干:
如果還不珍惜水資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類的眼淚。眼淚。
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接住每一滴水。
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地球喝水。
請珍惜每一滴水。水龍頭。
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干涸的地。
節約用水,一水多用,請充分利用循環水。循環利用。
2.有關"珍惜水資源"的宣傳圖片若干。
1.這些圖片想要告訴我們的又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要珍惜水資源,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1.師:今天,我們要來合作完成這張作品,我請小組長負責,請你們根據老師給你們的內容來確定畫面內容。(水龍頭、干涸的地、眼淚、循環利用、接住每一滴水、地球喝水)。
2.幼兒小組作畫,教師出示相關圖片供幼兒參考。
3.添加宣傳語:請為你們的宣傳畫加上一句響亮的標語。(教師提供宣傳語供幼兒選擇)。
1.請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宣傳畫:你們想要宣傳的是什么?請大聲說出你們的宣傳語。
2.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到各班進行宣傳。
3.將宣傳畫張貼到幼兒園醒目的地方,起到全園宣傳的目的。
1、評語。
2、總結。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四
2、萌發幼兒愛小草,愛自然的情感。
一、觀察小草。
觀指:幼兒自己去發現春天來到了,小草剛剛發芽。
師:我們跟小草說一句悄悄話。
(個指:幼兒主動大膽的和小草說話)。
過渡語:咦,是什么聲音?是誰在哭呀?
二、科常故事:小草小草我愛你(多媒體制作)。
1、(小草在哭的畫面)。
提問:小草為什么哭呀?
(幼兒自由發揮想像)。
2、傾聽小草的自述。
提問:小草在說什么?小草為什么長不高?我們跟小草說什么?
我們怎么做小草才會高興?
三、親親小草。
1、和小草說句悄悄話。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五
國慶長假剛剛結束,孩子們或多或少都經歷了一次愉快的假期,有許多想和同伴分享的愉快經歷。以孩子們過節的經驗為契機,我們設計開展這節語言活動《國慶真熱鬧》,讓孩子們在和同伴交流分享的同時,能夠了解更多歡度國慶的方式。
本節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對于國慶的經驗和興趣;第二環節,觀察圖片,講述不同的歡度國慶的方式;第三環節,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有趣經歷。
1、回憶交流各自國慶假期的所見所聞。
2、仔細觀察圖片,講述人們歡度國慶的不同方式,體驗人民慶祝國慶的熱鬧場面。
回憶交流長假見聞,講述歡度國慶的不同方式,體驗國慶的熱鬧場面。
回憶交流長假見聞,講述歡度國慶的不同方式,體驗國慶的熱鬧場面。
歡慶圖片的照片、共同搜集各種報紙上有關國慶的畫面、ppt。
1、討論各自怎樣度過國慶長假,什么事最難忘?
2、國慶節有哪些慶祝活動?哪些地方最熱鬧?
教師小結:國慶是全國人民的生日,是我國最重要的日子。
圖1:國慶升旗儀式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場景?
除了這些你還在儀式上看到了什么?
看了升旗儀式,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結:我們中國強大起來了!
圖2:華僑慶祝國慶的場景。
提問:他們是誰?在干什么?
他們用哪些方式來表達對祖國媽媽的愛?
小結:我們中國強大起來了!為了慶祝我們祖國媽媽越來越強盛,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會有國慶節。
圖3:各種慶祝活動。
提問:我們在國慶節開展了哪些慶祝活動?
小結: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讓我們的國慶節熱鬧而有意義。
2、說說自己在國慶節里最開心的事情?
3、欣賞各種熱鬧的慶祝場面。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六
1,讓小朋友認識霧霾。
2,讓小朋友看清楚什么情況下才算是霧霾天氣。
3,讓小朋友清楚地意識到霧霾的傷害,以及霧霾天氣里,我們要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1,準備好關于霧霾的ppt。
2,ppt里包含的內容有:霧霾下的城市,霧霾下的人群,霧霾下人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等等。
1,先讓小朋友們爬到窗戶上看一下外面的霧霾,目前小哥哥哥所在的城市的能見度大概不到五十米。
2,然后讓小朋友們說一下,今天早晨來上學時,爸爸媽媽有沒有給你特殊的裝備,引出孩子們說戴了口罩。然后再讓小朋友們講一下為什么要戴口罩,以此與老師進行關于霧霾的交流。
3,游戲環節,老師裝成霧霾來臨的樣子,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有些小朋友會捂住嘴巴,有些小朋友則可能會躲起來,老師借此機會告訴小朋友躲開霧霾的幾種方法,包括盡量少開窗戶,不要外出,戴口罩等等。
4,老師假裝走到窗戶邊,裝成要打開窗戶的樣子,小朋友們就會阻止老師,老師給予小朋友們贊揚。
霧霾已經是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自然現象了,但是家長能做的就是在霧霾天氣給小朋友足夠的保護措施,卻無法讓小朋友意識到或者是認識到霧霾的傷害。因此,老師通過這堂課程,不僅能讓小朋友了解到霧霾,而且能掌握到霧霾天氣下的自我保護措施。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七
故事《腳步聲》是幼兒十分喜歡的.文學作品,兔奶奶根據三只羊走路時腳步聲的不同,判斷是誰來了。利用這個文學作品,讓幼兒學習根據聲音的特征進行判斷,不但發展了幼兒細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兒對周圍的聲音產生興趣,能夠留意身邊不同的聲音。通過學學說說中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使幼兒萌發了初步的角色對話意識。
根據孩子語言的最近發展區,孩子生長的環境,故事里的“姥姥”這一稱呼對于這里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內容進行了一些調整,在故事中稱呼“姥姥”改為奶奶,出現的象聲詞走路的腳步聲也進行了簡單化,便于孩子學說。
嘗試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動物與人群走路時不同的腳步聲。
操作圖片;故事動畫;腳步聲課件。
1、老師分段講故事,幼兒安靜傾聽。
重點提問:
a、是誰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為什么兔奶奶一聽腳步聲就知道是誰來了呢?
c、x羊看見奶奶是怎么說的呀?
(幼兒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腳步聲,學說三只羊的話。)。
2、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重點提問:
a、x羊的腳步聲是怎樣的?
b、x羊見到奶奶又是怎么說的?
(幼兒回憶故事內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腳步聲,學說三只羊的話。)。
小結:哦,原來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腳步聲都不一樣,所以兔奶奶一下就聽出是誰來了。
1、你還聽到過誰的腳步聲。
1、這里還有腳步聲,我們一起來聽聽。
(放錄音磁帶:其中有媽媽穿著高跟鞋、爺爺用拐杖、小馬跑、大象等各種不同的腳步聲。)。
重點提問:
a、這是誰的腳步聲?
b、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小結:每個人的腳步聲都不相同,仔細聽,開動小腦筋,找找特殊的地方。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八
1、了解有關眼睛的構造和衛生方面的知識,防止眼疾。
2、懂得愛護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發從小珍愛生命的意識。
1、收集有關眼睛方面的資料。
2、對班級幼兒視力進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兒太陽鏡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東西模糊。
4、掛圖《眼睛生病了》。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眼睛的資料。
2、出示掛圖《眼睛生病了》,提問:這個小朋友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會生什么病呢?(近視眼、紅眼病、沙眼、結膜炎、麥粒腫等。)。
3、討論:眼睛為什么會生病?(如:臟手帕擦眼睛、臟手揉眼睛、眼睛看書或看電視太疲勞、坐姿不端正等。)。
4、請幼兒帶上涂有油脂的太陽鏡,體驗視力不好的痛苦。
5、討論:怎樣保護視力?
(看電視時,距離電視3米以上,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看書時身體要坐正,不能趴著或仰著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休息或向遠處看或看綠顏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看書;寫字時要注意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多吃胡蘿卜對保護視力有很大好處;平時毛巾、臉盆等要專人專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傳染;眼睛生病了可以點眼藥水等進行治療。)。
1、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隨時提醒幼兒注意保護自己的視力。
2、進一步開展有關眼睛的討論。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九
1、學唱歌曲,并隨音樂合拍地做繞線、拉線、釘鞋釘的動作。
2、體驗歌曲中傳達的勞動的愉快心情。
《鞋匠舞》音樂磁帶
(一)教師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師:有一個鞋匠,他每天都在給別人做鞋子,你們來聽聽他是怎樣給別人做鞋子的。
(二)教師帶領幼兒回憶歌詞內容,并體會歌曲中傳遞的愉快情緒。
師:鞋匠是怎樣給別人做鞋子的呢?
師:他做鞋子的時候用了哪些東西呢?
師:你覺得他是一個快樂的鞋匠還是一個傷心的鞋匠?為什么呢?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這個開心的鞋匠吧。
(三)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1~2遍
(四)教師啟發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合適的動作。
師:我們都來做快樂的鞋匠,快樂的鞋匠是怎樣繞線的?
師:他是怎樣拉線、釘鞋釘的呢?
(五)教師提取幼兒創編的動作,帶領幼兒邊唱邊做繞線、拉線、釘鞋釘的動作。
(六)教師有重點地指導幼兒按節奏合拍地做動作。
(七)在幼兒較熟悉動作的基礎上,師生共同隨樂表演,并鼓勵幼兒表現出鞋匠勞動時愉快的心情。
1、幼兒能隨音樂有節奏地做繞線、拉線、釘鞋釘的動作。
2、幼兒能通過表情、歌聲來表現鞋匠的愉快心情。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十
1.懂得對幫助我們的人心懷感激。
2.創意地設計和制作感謝卡。
1.近日的報紙數份。(捐贈骨髓、無償鮮血、給災區人民捐獻物資)。
2.各種可供制作卡片的材料,如:卡紙、蠟筆、色紙、剪刀等。
3.錄音機、錄音帶。
1.活動前,組織幼兒參觀圖片。(教師和幼兒一起預先收集近日的報紙、圖片)。
2.以講解員的身份將報紙的內容念給幼兒聽,引起幼兒的興趣。
3.討論: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常會受到哪些人的幫助?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忙,會變成怎樣?如何感激他們呢?將幼兒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4.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一個人。
5.分組討論:為了表達對這些人的謝意,用怎樣的方式表示謝意最好。幼兒各選出一種方式,再提供相關材料,共同制作。例如:制作卡片、或用錄音機錄下一段表示感謝的話、也可以制作一件小禮物等。
6.可將制作完成的作品,以郵寄的方式送到對方的手里。
1.此活動讓幼兒自主地討論、意愿地選擇表達形式,幼兒發言非常積極。
2.由于每個幼兒的作品都能展出、寄出,提高了幼兒創作的積極性。
3.讓幼兒知道向幫助自己的人表達感激。
4.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
小朋友一起探討。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十一
一、幼兒園教學ppt的特點。
幼兒好奇心強,對新生事物具有天生的親近感,加上幼兒年紀尚小,識字不多,能夠理解的事物關系也比較簡單,所以,幼兒園教學ppt的制作對課件本身的技術性要求不是很高,相對來說,更多要求ppt畫面色彩鮮明、畫面生動活潑、音頻視頻適宜、較少文字。幼兒園教學ppt制作主要運用的技術包括搜集素材、圖像處理、音頻處理、動畫處理、視頻編輯等。
二、ppt制作主要使用的軟件。
(一)素材處理軟件
1、文字編輯軟件:word軟件,主要完成內容的編寫及腳本的編寫
2、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軟件,主要完成模板、文字的處理,保存的格式一般是jpg。
3、音頻處理軟件:goldwave軟件,一個相當棒的數碼錄音及編輯軟件,主要完成聲音的錄制及編輯,3。
4、動畫處理軟件:flash軟件,主要完成一些動畫的處理,。
5、視頻編輯軟件:vegas軟件,主要完成一些特定視頻處理,。
三、課件制作。
制做一個幼兒園教學ppt大致分為準備素材、powerpoint多媒體軟件合成、調整改進三個階段。
(一)素材準備。
素材準備主要包括以下三分方面:1、模板準備:日常教學、生活中要適當收集一些適宜制作幼兒園教學ppt的課件模板,總的原則是模板應色彩運用合理、版面清新、各要素安排合理。
2、動畫準備:動畫效果活潑、能夠給人留下印象,直接體現文稿內容。因為動畫的使用主要在文稿內容不好直接用文字來體現時使用,能夠將抽象的文字表達成人為更于理解的動漫形式,因此這也是很關鍵。
3、其它素材準備:主要包括音頻、視頻。
(二)軟件制作。
按照教學的順序與要求將所需素材逐一導入軟件中,安排好哪些先入場,哪些后入場。然后添加出場效果,ppt中的文字、圖片分別需要什么樣的效果,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教學效果添加,需要注意的是,一個課件當中,場景切換、文字出場、圖片出場最好采用相同的效果、適時變換。
(三)調整修改。
課件初步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從課件第一頁到課件的最后一頁回頭審視一遍,主要檢查每張幻燈片的播放效果和銜接是否自然,對課件進行精加工處理。注意保持課件的簡潔、流暢,檢查是否有遺漏的內容。
做好一份課件,要做到深刻理解課件的內容,學會用素材來表達內容的主題。最后從幼兒的角度來審視一遍自己的ppt,課件當中是否有幼兒無法理解的內容、文字,是否連貫、自然,用生動、活潑的畫面直觀反映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十二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學唱歌曲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么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嗎?”
3、出示小鴨、小貓,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1、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游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游呢?”,幼兒回答后,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著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2、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什么?”
3、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里唱了些什么?”4、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5、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活動延伸: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十三
1、了解不同的鞋子,學習按特征進行分類。
2、分類擺放鞋子的過程中體驗幫小熊開鞋店的快樂。
【活動準備】各類鞋子圖片、鞋柜圖片、記錄表。
1、師:小熊要開一個鞋店,進了許許多多的鞋子,它忙也忙不過來,所以想請你們幫忙,當店里的理貨員。
2、說說小熊鞋店的鞋。
提問:你們看看小熊店里都有些什么鞋呀?這些鞋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原來小熊店里面的鞋有的顏色不一樣、有的大小不一樣、有的款式不一樣。
1、說說整理鞋子的方法。
提問:你是理貨員,你想怎么整理鞋子,讓客人方便找到自己想要的鞋呢?
要求:今天小熊幫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個鞋柜,上面有兩層,想想你可以怎樣把鞋子整理你的鞋柜上,而且要將所有的鞋都擺上鞋柜,讓客人很方便的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鞋。
2、幼兒整理鞋子。
3、分享交流。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把這些鞋整理到鞋柜上的?
小結:小熊說呀,你們的本領可真大呀,用了那么多的方法可以整理鞋子,而且小客人一看就很方便的找到它們想要的鞋子,謝謝你們!
“小熊鞋店在你們的幫忙下終于開張啦,許多小動物都要來買鞋,這都是你們的功勞。”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十四
2、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的朗誦,基本掌握詩歌內容。
春天背景圖一幅,詩歌圖譜一張,小插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直觀教具出示(春天背景圖),引發學習興趣,導入活動提問:"這是什么季節?"(春天)"這是什么天氣?"(下雨)"春天下的雨叫什么雨?"(春雨:引出詩歌主題)"春雨落下來發出什么聲音?"(滴答)"誰喜歡春雨?"(種子、桃樹、麥苗、小朋友)"它們遇到春雨后怎么樣了?"(發芽、開花、長大、種瓜)我們跟著春雨一起看看它們怎么樣了(導入下一環節)
三、出示兒歌圖譜,幫助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感情
1、邊黏貼小圖卡邊引導幼兒念出詩歌提問:"滴答,滴答,下小雨啦!春雨先遇到誰(種子)?"(把種子貼上去)"種子說了什么?"(要求幼兒用詩中句子回答)"為什么要說兩聲'下吧!'?"(因為種子睡在很干的泥土里,不能發芽,種子很想下雨很想發芽,所以就說了兩聲"下吧")"春雨又遇到了誰(桃樹)?它又說了什么?""春雨還遇到了誰(麥苗)?它說了什么?""春雨最后遇到了誰(小朋友),它對春雨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一遍(導入下一節)
2、跟著圖譜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提問:"你們仔細聽種子說話的聲音是怎么樣的?什么地方輕,什么地方重?"總結:種子說:"'下吧(輕),下吧(重),我要發芽(響)!"種子著急要發芽,所以一聲比一聲響3、請個別幼兒采用剛才的方法練習朗誦兒歌指導語:"因為春雨能使地上中的東西長大,所以在念到"發芽"、 "開花"、 "長大"、 "種瓜"時要響一點、慢一點。因為是小雨,所以開頭和結尾兩句的"滴答,滴答,下小雨啦!"要念得輕一點我們大家一起來一遍(導入下一節)
四、學習有表情的朗誦詩歌,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區分詩歌的輕重和快慢
1、練習表情師:"種子、桃樹、麥苗、小朋友它們都很喜歡春雨,見到春雨都很高興,但要要怎么表示呢?"(引導幼兒用拍手、微笑等)
2、邊看老師指揮邊朗誦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雙手從頭頂到胸前做下雨裝)種子說:
"下吧,下吧,我要發芽。"桃樹說:
"下吧,下吧,我要開花。"麥苗說:
"下吧,下吧,我要長大。"小朋友說:
"下吧,下吧,我要種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五、分組表演
1、幼兒分組邊看圖譜邊分角色朗誦師:"請第一組的小朋友當種子,第二組的小朋友當桃樹,第三組的幼兒當麥苗,當到'小朋友'時所有小朋友大家一起念。
2、幼兒分組用動作表現詩歌師:"當小雨點魔法棒到哪一組,哪一組的小朋友就要加上動作念出詩歌。"活動延伸:
在區角投放種子、桃樹、麥苗、小朋友頭飾及小雨點魔法棒,供幼兒表演朗誦。
專業幼兒園防火課件(案例15篇)篇十五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各種顏色有著比較多的接觸和感知.但是,他們對顏色的變化還不夠清楚,在美術活動中,幼兒能夠利用現成的油畫棒進行繪畫,可是幼兒不了解兩種顏色混合后能出現新的顏色.
當顏色缺少時,幼兒只會進行單一的涂色,不會利用現有的顏色去調配新的顏色,解決涂色中遇到的問題.針對這 種情況,我選擇了這節多變的顏色美術活動課,在我們的美術教學中,情境教學已經成為我們經常運用的一種教學途徑。
一個良好的情境環境的創設,能讓孩子積極地投身到活動中,變不愿意到愿意參與;把教學要求和難點融于情境中,能讓孩子掌握技能;在情境語言中提示、講評,能讓孩子更樂意去接受和分享。
因此,我創設多種游戲情景貫穿活動始終,幼兒興趣濃厚,設置疑問,并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發現顏色混合后發生的變化,享受顏色變化帶來的驚喜,學會解決以后美術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感知顏色混合后的變化,激發對色彩變化的興趣.
2.提高對顏色的感知能力和對顏色的搭配能力。
3.樂于參加"色彩變變變"的活動,體驗活動中帶來的快樂.
1.了解顏色變化的特點。
2.掌握顏色混合搭配的方法。
1.紅.黃.藍三個顏色寶寶。
2.童話城堡 西瓜 葡萄 橘子圖片。,
3.油畫棒.繪畫本。
4.舒緩動聽的音樂。
1.玩游戲 變魔術
1.)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出示魔術帽)今天老師要用魔術帽來變魔術,小朋友們先檢查一下魔術帽里面有什么,外面有什么?哇!什么都沒有,看看老師能變出什么呢?一二三 ,變變變!"
2)教師邊變魔術邊依次貼出紅、黃、藍三個顏色寶寶。
2.介紹什么是三原色。
教師:現在黑板上有哪三個顏色寶寶?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朋友要記好了哦!(告訴幼兒紅黃藍是三原色)
1.創編故事 感受顏色的神奇
2.打開城門 了解顏色多變的方法
1.)開第1一3扇門
城門緊鎖著,紅色的寶寶看了看連忙說:"我有辦法了可以將一扇門涂上紅色",小朋友們猜一猜黃寶寶和藍寶寶會怎么說呢?(幼兒舉手回答并上前找出相應的顏色扇形貼在城門鎖上)
2.)開第4-6扇門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交流:可以用三原色中的兩種混合在一起得到另外一種顏色.
幼兒用繪畫本探索嘗試畫出每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化的顏色。(紅黃兩個顏色娃娃做朋友變成了桔紅色,紅藍兩個顏色娃娃做朋友變成了紫色,黃藍兩個顏色娃娃做朋友變成了綠色.)
歸納小結兩種顏色搭配的方法,用兒歌的形式記住。(附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變變,變橘色。紅和藍,手拉手,變變變,變紫色。黃和藍,手拉手,變變變,變綠色。)小朋友們真聰明,能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另外三種顏色,這就是《多變的顏色》.(出示課題)
教師引導幼兒自己用顏色混合后得到的新顏色,逐步將扇形門鎖的顏色填滿--打開城門.
1找一找(城堡里珍藏的禮物)
師:現在童話城堡的大門可以打開了,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大聲跟我倒數:三 二 一.大門打開啦!歡迎小朋友們來到童話城堡,你們看,漂亮嗎?童話城堡的主人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特殊的禮物,聰明的小朋友們快把它們找出來吧!(請幼兒上前尋找西瓜、葡萄、橘子水果)
師:咦!這些水果怎么都沒有顏色呢?我們來給它們涂上漂亮的顏色吧!(引導幼兒用紅黃藍三種顏色涂水果)
2.看一看(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分析西瓜、葡萄、橘子的形狀和顏色)
3.涂一涂(播放輕音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啟發能力強的幼兒注意色彩搭配和畫面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