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公開課《小小的船》教案設計(推薦)一
的確如此,從每一次聽課中我們也都能感受到不同學科教師對本學科知識領域、課改精神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的程度在逐步地加深,尤其是青年教師的進步更是巨大的。因此,在這一輪教學公開課之后,我們將在11月份再次為教師創造這樣的機會,屆時將有不同類型、不同學科的教師進行授課,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身上學習他們更好的教學經驗和方法,改進自己的教學不足,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能力都有更大的提高。
現對本次教學公開課情況進行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教師參與面廣。
每一次的教學公開課都得到了學校“一把手”的高度重視,并且都能全程跟蹤聽課。在本次以“聚焦課堂、求實高效”為主題的教學公開課中,何校長在繁忙的學校公務中能與主管教學的領導一起深入到班級聽課,并且還能坐下來和教師進行簡要的交流,這充分體現領導對教學的重視程度,也看得出何校長是一位務實的校長。
在這次公開課活動中,學校有29名教師都參加了授課,授課人數是最多的,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我們采取的是隨堂聽課的方式,同學年的教師參加聽課。參與活動的教師都能夠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地完成教學任務,積極地聽課,并進行交流。青年教師更是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他們聽課的態度認真,不斷地記著筆記,并且還向教學領導詢問對本次課的評價情況,相信他們會在不斷地學習中快速地成長起來的。
二、體現了原生狀態下真實的授課情形。
因為我們是要求教師隨堂授課,該講到哪,就上哪節課,所以這就體現了課堂教學的真實性。每一節課都是在原生態下進行的,不虛假和矯揉造作,只是教師比平時多進行了一些準備的時間,課堂上允許學生有各種問題出現,關鍵看教師是如何運用自己的教學手段解決的,最后看學生的反饋效果。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這種活動總是與情感密切相聯系的,并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藝術化的語言或其他媒介引入或創設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謂課上的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這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我們的教師在課上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在畢麗娜的語文課〈快快樂樂〉中,教師從學生愛自己的學校而說不出原因這一現象中,以及王秀玲的語文課〈為了妹妹〉中,從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入手,讓學生產生疑問“哥哥能不能給妹妹輸血”中,引出答案就在我們這篇課文中,從而讓學生帶著這種好奇心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三位青年教師的英語課更是精彩,都能通過多樣的游戲、互動活動,師生共同表演、參與等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變單調的記憶為活潑生動的形象理解,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狀態積極踴躍,效果頗佳。
五、學生能夠在課上自覺地表現出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出教師平時對學生的要求情況。
陶行知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要靠我們小學教師來規范和培養。在許多教師的課堂上,學生都能夠表現出良好的學習狀態,自覺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也看出平時教師在學生的管理上也是很用心的。只有在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在總結經驗學習別人優點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這樣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在本次教學公開課中,也有些不盡人意之處,需要我們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加以改進,如在課堂教學環節上安排得不夠合理,所占用的時間分配上還需要進行改進;課堂教學方式上也存在教師講解過多,沒有放手讓學生去完成的現象;雖然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但是在教師自身要有激情、要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上做得還不盡完美;另外個別教師還存在隨意性,沒有對本課進行細致的解析和加工,在問題的處理上比較片面些等等。衷心地希望各位教師能夠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扎扎實實、努力鉆研,上好每一節課,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成為各學科教學上的能手。
2023年公開課《小小的船》教案設計(推薦)二
為進一步深化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教學教研一體化,推動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我校決定在全校開展“主題式同課異構”公開課活動,為使活動能夠扎實有序的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為了切實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主題式同課異構”這一形式,加強全體教師對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流程設計,教學媒體使用等方面的關注程度,深入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教學教研一體化,推動新型課堂模式的構建。
在“主題式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活動中,為教師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教師執教同一主題,展示不同的教學風格:對主題不同的處理、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指導方法、板書方式等,展示自己對主題獨特的理解。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主線,通過同級教師“選定一主題—個人教學設計—同課異構付諸實踐—課后評議互助提高”等環節,幫助教師潛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打開思路,真正實現同伴互助。同時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第一階段:(準備)
1.確定每個年級上課主題。教導處與年級組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協同各年級教師共同確定上課主題。
2.個人教學設計。教師潛心研讀主題,廣泛收集資料,根據自己教學風格及學生特點設計可行教學設計。
第二階段:(實施)
1.同課異構實踐階段。實施教學,集中聽課。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參加聽課活動。(安排表附后)
2.聽課教師邊聽邊打分,教導處根據打分確定校級公開課人選。
第三階段:(研討)
1.課后評議。聽課結束后,由教導處組織進行集體評議和個體反思,對課的特點、不足,教師對教材解讀、處理進行探討,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通過大家的互動、溝通、分享,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教師間的交流。
2.總結與反思。聽課結束后,由執教教師寫出總結與反思,目的是讓教師通過這次活動將自己的所思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第四階段:(展示、表彰)
1.進行校級公開課。組織全校教師進行公開聽課。
2.根據聽課打分評選出本次活動獲獎教師。
全體語數英教師
20xx年5月7日—5月20日
1.每一位授課教師須認真準備,研討教材,設計各具風格的教法。
2.每位執教老師上交教學設計、教學反思(電子文檔)、課件;
3.聽課教師按時聽評課,不得遲到、早退、曠課;充分尊重每一位授課教師,準確量分;課后及時打分并上交評分表。
4.教導處收集各項材料與活動照片進行歸檔。
2023年公開課《小小的船》教案設計(推薦)三
為使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緊張有序、省時高效地穩步推進,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問鼎“大校名校”鋪好第一塊跳板,我校集中從4月17日到5月13日三周的時間,開展了青年教師“同課異構”、“新課改研討課”以及“骨干教師選拔課”系列公開課活動。漢語、民語計有7個科目,50多位老師參加。由于領導重視,廣大教師踴躍參與,授課教師精心準備,授課班級用心配合,活動進展順利,圓滿結束,效果良好,有必須的收獲。此刻,教研室就這次活動作總結。
一、活動概況
這次活動,是我校本學年度的一次大型教研活動。校領導和教務處、教研室十分重視,共同進行了統一部署,校領導們不僅僅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而且從繁忙瑣碎的行政事務中抽出時間親臨課堂,參加觀摩,與有關負責同志交流聽課感受。率先垂范的行為,增強了授課教師講好課的信心,激發了全校教師努力鉆研課堂教學的熱情。
這次活動還得到了廣大青年教師的用心響應。他們對這次活動滿懷期冀,滿腔熱情,縫聽課,認真做聽課記錄,表現了青年教師虛心好學、用心上進的精神風貌。除此之外,民漢、青藍結對子老師,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在教學工作中已有建樹、在教學研究中發揮著引領作用的老教師們,懷著強烈的職責感,用寬容的目光審視青年教師的教學行為,用寬容的耳朵傾聽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改革之音,表現了他們對青年教師成長的熱切關注,對學校教學工作長遠發展的真誠關心。
總之,這次活動,參與度高,涉及面廣。總計聽課人次在200人次以上,充分體現出新課程改革的感染力。這樣的教學環境,為授課的青年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風采的平臺;這樣的教學氛圍,催人奮進,使所有的青年教師倍受鼓舞。
另外,為了使這次活動獲得圓滿成功,各教研組和各備課組組長,做了許多瑣碎的幕后工作。他們安排并及時公布講課日程,組織簽到,課后統計各種數據,收授課教師的共案、反思等。用心組織本組教師聽課,評課。所以此次活動,是是全體四中人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的結晶。
二、授課評價
承擔這次任務的青年教師們,雖然多是初涉教壇,但都是勤學好問、勇于實踐的佼佼者,還有一小部分三十多歲、在教學上有必須經驗和實力的骨干教師,他們珍視學校為他們帶給的展示自己風采的寶貴機會,精心選題、思索思路、制定方案。忘我地鉆研教材,博采眾長,虛心請教。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在課堂上展示了不同的教學特色,在我校教學改革中起到了必須的引領、示范和榜樣作用。
理科(數學、化學、物理)最大亮點是注意解題思路的引導和點撥,教師不搞“一言堂”,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說明解題思路,教師點撥后,難度較大的例題由教師突破,難度較小的由學生自主完成,難度適中的教師點到為止,關鍵部分讓學生放膽操作。注重學生訓練和師生互動。通觀這幾節課,亮點很多,教師扎實的功力得到了較充分的體現,駕馭教學程序簡單,從解題方法的運用到解題規律的總結銜接自然,例題設計有難易梯度及針對性,題型多樣,題量適中,注意開啟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不足的是,教師略顯緊張,不能按新課型要求全面放開學生,同時也沒有個性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用心性,學案組織的并不是十分到位、經典,語言表述詳略度把握得不是太好,往往超過預計的時間,教學流程顯得有些急促。
文科(語文、外語、政、史、地)教師能夠有效的結合課標與考綱及當地實際合理處理教材,切實有效地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講授和歸納過程條理清晰、結構嚴謹、透徹細致、引例典型、實際,訓練扎實,形式多樣,或師生共同練習,或學生獨立演練,或學生板演,或介紹解題思路,對表達準確、流暢的學生給予贊揚,對思路紊亂、答案錯誤的學生給予及時鼓勵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主要缺點是,師生互動主要是一問一答式、自問自答式,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教師總是說:“此刻給同學們兩分鐘的時間”,但實際上這兩分鐘“形同虛設”。因為教師仍然在不停地說,忽略學生的合作探究。另外教態略顯拘謹,有的教師動作有些隨便,比如斜靠在講臺上等。
整個過程別開生面,生動活潑,所有教師始終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充滿激情,嘗試改革,關注運用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啟發或暗示,教態大方,動作到位,自然得體,讓學生有一種親近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相對來講,學習熱情高,學習興趣濃,氣氛活躍,學生活動貫穿了教學的全過程,課堂是師生共同表演的舞臺,熱烈而有序,活躍而充實,既有預設的程序,又有即興的表演;既有課前的準備,又有臨場的發揮。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學程序緊湊,推進合理。
三、總體推薦:
總的說來,活動參與的教師們都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他們在教學中都體現出了必須的個性特色,展示了較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顯示出了可喜的發展勢頭。推薦他們在堅持自己特色的同時,更加注重實效,深入探索教學方法的改善。課堂上,既放得開,又收得攏;既緊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開合自如。教師所要做的,更多的就應是交給學生梳理知識的方法。教師精講,學生多練,學生參與面廣,課堂氣氛活躍。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習題,充分挖掘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閃光點,使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用心性。這種教學方式,才契合新課程所倡導的新理念
另外,上課時,不宜在講臺上或過道里頻繁地走動,應持續相對的穩定。還有要把課件和板書結合起來。
四、寄語
學校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四中人沒有任何理由對這場改革表現出公開的疏遠或冷漠,而就應關注,對舊的教學方式進行大膽而合理地揚棄,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研究和改善;占據我校大半壁江山的青年教師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年輕人需要培養,需要引領,需要扶持。如今,學校已經筑就了培育“新松高千尺”的平臺,就在這次教研活動落下帷幕之際,青年教師們,是不是應對自己認真地進行一次得失盤點,爭取能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