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言秋日勝春朝篇一
一縷薄霧籠罩清晨,一輪金黃的秋日,從海平面上升,若隱若現,漸漸升上半空,向大地撒下無數光芒。終于,漆黑的天空變得蔚藍,大地也變得煥然一新。
這樣的秋日,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好像記憶猶新。
明媚的秋日向大地揮灑著一縷縷金絲。周六的正午,萬物俱靜。時間似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就已經悄悄溜走。金黃的太陽灑下的光芒,也許太過耀眼,使人眼花繚亂。不由得心生煩悶,便抬頭望向窗外那棵棕綠色的柏樹,它傲然挺立在烈日下。似乎是我不經意間的一個回眸,才發現了悄悄站的一旁的媽媽,看著正在發呆的我。仿佛懷著一種對新事物探究的精神,重新打量著媽媽的模樣,忽然感覺既陌生又似曾相識,好像有無數個歲月沒有認真的打量媽媽。
一縷陽光不偏不倚,剛好照在媽媽的發梢上。仔細看,媽媽被陽光照耀的那縷頭發,竟隱隱約約的有幾根白發,在一片烏黑中,萌發出一縷雪白。格外耀眼,使我忍不住心頭一顫。
再次望向窗外,和煦的秋日已漸漸褪去。落日余暉下,窗外的兩棵大樹互相依偎,其中一棵參天大樹,將自己的樹冠傾斜著,輕輕放在另一棵上,似乎是想為他遮擋春天的細雨蒙蒙,夏日的驚雷滾滾,秋天的狂風怒號,冬日的白雪皚皚。無私,而又不求回報。
秋日的暖陽和煦明媚,雖不勝春光璀璨,卻別有一番韻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熬過酷暑,我們在爽爽秋日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秋季運動會。
運動會在精彩的入場式中拉開帷幕。國旗班、裁判代表隊、運動員代表隊以及各班方陣,大家身著整齊的服裝,高呼口號,邁著整齊的步伐進入會場。幾十個班級的方陣展示,各具特色,精彩非凡,展現了每一個班級的智慧和精神風貌。
在此起彼伏的加油聲中,參加1000米跑的運動員也踏上跑道了,我們班另一名選手李昊同學參加了本項比賽。第一圈大家跑的都挺快,第三圈開始后,李昊的速度都慢慢降了下來,我真為他捏了一把汗。雖然最后沒取得前三名,但他在長跑過程中的揮汗如雨、堅持到底的精神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取到好成績。
瞧!上午最后一個精彩的項目4×100米接力開始了!操場上頓時熱鬧起來,運動員們個個都像下山的小老虎,你追我趕,各不相讓。每一次接棒,每一次傳遞,都牽動了全場觀眾的心。
運動會在同學們的你追我趕、爭分奪秒、愈戰愈勇中圓滿結束!無論結果如何,運動員們都全力以赴盡了最大努力,不僅給自己爭榮譽,更給班級添光彩。
運動會不僅讓我們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更收獲了一顆健康向上的心。雖然我們站在領獎臺上的機會并不多,但只要我們努力、堅持,相信下一次運動會的第一名是屬于初心三班的,同學們,加油!初心三班!必勝!
無意中翻到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幾點水紋,幾抹殘云。一扁舟,一釣叟,除此之外,滿卷皆虛空。這叫留白,是中國水墨畫中蕩開的濃重一筆。全卷只有幾處重點物像是細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鋪陳,甚至不沾半點墨。全卷意蘊于是從二維紙面伸展成了無限。留白是與前人的叫板。南宋馬遠與夏圭,人稱馬一角、夏半邊,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畫師,大多是事無巨細,皆一一列舉下來。怕是遠處草叢中幾塊石子、幾塊污穢的牛糞,前人也會一絲不茍的記錄下來,裝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滿畫紙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藍天,枯藤怪石,強烈的視覺沖擊,喂飽了千年來中國人的審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圖》,一千多人物,雕梁畫棟,飛橋屋檐,美、大氣。但馬遠與夏圭,偏不愛這耗盡精力、體力的活兒。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詳盡的山水,再走這條路,恐怕歷史上只會多兩個無名的山水畫師,卻少了“馬一角”“夏半邊”!
古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樂觀與通達,也是個性與創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懷古,似乎一到秋天,日歷一撕下,人的心境也會轉涼,盡管那炎熱與夏天并無二致。“前人之述備矣!”秋,承載了太多的悲傷情懷,有“天涼好個秋”,也有“物換星移幾度秋”“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只有這一聲啼鳴,喚起了后世對秋的審美。“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鶴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榮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詞。這便是“唱反調”“叫板”之美。
有些話,別人也說過,我便不必再附庸風雅;只有別人無話可說時,才是我的主場,我的黃金時代。國學大師陳寅恪不正是這樣的人嗎?面對一個妓女,他不似別人一樣心懷芥蒂,以別樣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況下口述了百萬字巨著《柳如是別傳》。這是個性與創新,也是對人性的敬重。同樣,韓干,那個畫馬的宮廷畫師,親身入馬廄,與馬兒共同生活,不聽從老師的勸誡,才成就了《照夜白》。韓干的馬,大多腰體肥圓,怒目圓睜,沒了以往畫師的瘦馬,病不啦唧的。魯迅先生的話猶在身邊縈繞,“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雜草叢生處辟蹊徑,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莊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為為人記住的開路人,才能成為有個性的個體,才能成為馬遠、夏圭、陳寅恪和韓干……只愿在不斷流淌的長河中,盡管洪流碾過,巨山平偃而下,我卻依舊能聽到“我言秋日勝春朝”抑或更響亮、更不同于他的啼鳴。
秋天到了,秋姑娘提著顏料桶,正忙著把各看去種各樣形狀各異的樹葉刷成五顏六色的。
我喜歡紅色的楓葉,遠遠看去,就像一位長著紅頭發的小姑娘站在草地上隨風而舞;又像是一個巨大的火把在熊熊燃燒,那火焰比太陽還紅還大。在近處看,楓葉像是一只只紅色的小手掌,又像是金魚的小尾巴,在風中活蹦亂跳的。
我還喜歡金黃色的銀杏葉,遠看銀杏樹好像在發光一樣,金燦燦的。近看銀杏葉就像是一把把迷你的小扇子,那些小扇子還在太陽光下山上發光呢,真美!
“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這句詩很好地表達出了秋天的美麗。我覺得秋天的美麗已經遠遠超過了春天,所以我更喜歡秋天。
因自小處在深圳,很少外出,所以不知何為春,何為秋?用籠統的話來講,春便是百花爭艷,秋便是滿目蕭瑟。我認為兩者皆好,但硬要我說出個分明來,秋是勝于春的。
秋天的雨是干煉的。一個月偶爾下幾次,每次下得也不大,一會兒便停。秋天的雨絲是細長的,柔和的,但它也是干脆利索。秋雨下時,望向窗外,只是綿綿柔柔的幾滴。透著雨簾,望望遠樹,一番青碧模樣。滴落在檐,“叮咚”的響聲清脆;伸手出窗,滴在手心,利落得不帶任何后綴。
春天的雨是連綿的。一入春,先是吝嗇得很,號稱“春雨貴如油”;然后走向另一極端,便是止不住地下,一下便是許久,天也是暗沉的,惹人心生煩悶。春天的雨絲是連綿的,一根連著一根,在我眼前掛起了一道柔而且長的雨幕。雖說這朦朧的意境惹人遐想,但我更喜歡“柳暗花明”那種暢快的感覺。
秋天的葉是豐滿的。秋高氣爽,樹上的葉泛著黃,掛在樹上;清風徐來,旋起舞蹈,滿地鋪金。一些調皮的鳥踩在著金黃之上,發出脆生生的響。尤其是楓,那是最被太陽關照的,葉身泛著火紅,分明的棱角,整齊的葉脈,讓人感慨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摘下一片,那豐潤的質感,讓人不禁感慨這一年的好收成;這葉象征著豐收。
春天的葉,是嬌嫩的。冬盡春來,大雪初融,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枝頭長出嫩葉,卻也不能說是葉,只能說芽。芽上幾滴晨露,透亮,洗得那的嫩嫩的綠讓人脫不開眼。用手觸碰,那柔軟的質感,更讓人心生憐愛。但春天的葉,是千篇一律的綠。看得長久,難免心生疲倦。秋天的葉倒是有多種顏色,給人以不同的美感。
自古詩人多悲秋,贊美它的確實都沒多少,我卻覺得秋日勝過春朝。春季時分,春意盎然,行走于林蔭小道間,那可謂真正的愜意,快活。“一年之計在于春”,這一年的收成便要看這春的氣象。但是,若是沒有秋,沒有一地的金黃,怎能有稻谷“驚濤拍岸”,瓜果遍地可見呢?若是沒有秋的成就,這春又是什么?若真是如此,這春只能供人們欣賞,就有華而不實的嫌疑了。這樣,我更有理由說秋日勝于春朝了。
我言秋日勝春朝篇二
一縷薄霧籠罩清晨,一輪金黃的秋日,從海平面上升,若隱若現,漸漸升上半空,向大地撒下無數光芒。終于,漆黑的天空變得蔚藍,大地也變得煥然一新。
這樣的秋日,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之中,好像記憶猶新。
明媚的秋日向大地揮灑著一縷縷金絲。周六的正午,萬物俱靜。時間似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就已經悄悄溜走。金黃的太陽灑下的光芒,也許太過耀眼,使人眼花繚亂。不由得心生煩悶,便抬頭望向窗外那棵棕綠色的柏樹,它傲然挺立在烈日下。似乎是我不經意間的一個回眸,才發現了悄悄站的一旁的媽媽,看著正在發呆的我。仿佛懷著一種對新事物探究的精神,重新打量著媽媽的模樣,忽然感覺既陌生又似曾相識,好像有無數個歲月沒有認真的打量媽媽。
一縷陽光不偏不倚,剛好照在媽媽的發梢上。仔細看,媽媽被陽光照耀的那縷頭發,竟隱隱約約的有幾根白發,在一片烏黑中,萌發出一縷雪白。格外耀眼,使我忍不住心頭一顫。
再次望向窗外,和煦的秋日已漸漸褪去。落日余暉下,窗外的兩棵大樹互相依偎,其中一棵參天大樹,將自己的樹冠傾斜著,輕輕放在另一棵上,似乎是想為他遮擋春天的細雨蒙蒙,夏日的驚雷滾滾,秋天的狂風怒號,冬日的白雪皚皚。無私,而又不求回報。
秋日的暖陽和煦明媚,雖不勝春光璀璨,卻別有一番韻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熬過酷暑,我們在爽爽秋日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秋季運動會。
運動會在精彩的入場式中拉開帷幕。國旗班、裁判代表隊、運動員代表隊以及各班方陣,大家身著整齊的服裝,高呼口號,邁著整齊的步伐進入會場。幾十個班級的方陣展示,各具特色,精彩非凡,展現了每一個班級的智慧和精神風貌。
聽!隨著一聲槍響,五十米跑開始了,運動員們像一匹匹脫韁的野馬,立刻飛快地從起跑線上直沖出去。看!200米跑的賽道上,同學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個個奮勇爭先。說時遲,那時快,我們班的同學孫小楠從隊伍中脫穎而出,直奔終點飛跑去。同學們激動地不得了,都站起身來,大聲喊著:“加油!加油!”
在此起彼伏的加油聲中,參加1000米跑的運動員也踏上跑道了,我們班另一名選手李昊同學參加了本項比賽。第一圈大家跑的都挺快,第三圈開始后,李昊的速度都慢慢降了下來,我真為他捏了一把汗。雖然最后沒取得前三名,但他在長跑過程中的揮汗如雨、堅持到底的精神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取到好成績。
瞧!上午最后一個精彩的項目4×100米接力開始了!操場上頓時熱鬧起來,運動員們個個都像下山的小老虎,你追我趕,各不相讓。每一次接棒,每一次傳遞,都牽動了全場觀眾的心。
運動會在同學們的你追我趕、爭分奪秒、愈戰愈勇中圓滿結束!無論結果如何,運動員們都全力以赴盡了最大努力,不僅給自己爭榮譽,更給班級添光彩。
運動會不僅讓我們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更收獲了一顆健康向上的心。雖然我們站在領獎臺上的機會并不多,但只要我們努力、堅持,相信下一次運動會的第一名是屬于初心三班的,同學們,加油!初心三班!必勝!
我言秋日勝春朝作文范文篇3無意中翻到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幾點水紋,幾抹殘云。一扁舟,一釣叟,除此之外,滿卷皆虛空。這叫留白,是中國水墨畫中蕩開的濃重一筆。全卷只有幾處重點物像是細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鋪陳,甚至不沾半點墨。全卷意蘊于是從二維紙面伸展成了無限。留白是與前人的叫板。南宋馬遠與夏圭,人稱馬一角、夏半邊,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畫師,大多是事無巨細,皆一一列舉下來。怕是遠處草叢中幾塊石子、幾塊污穢的牛糞,前人也會一絲不茍的記錄下來,裝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滿畫紙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藍天,枯藤怪石,強烈的視覺沖擊,喂飽了千年來中國人的審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圖》,一千多人物,雕梁畫棟,飛橋屋檐,美、大氣。但馬遠與夏圭,偏不愛這耗盡精力、體力的活兒。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詳盡的山水,再走這條路,恐怕歷史上只會多兩個無名的山水畫師,卻少了“馬一角”“夏半邊”!
古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樂觀與通達,也是個性與創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懷古,似乎一到秋天,日歷一撕下,人的心境也會轉涼,盡管那炎熱與夏天并無二致。“前人之述備矣!”秋,承載了太多的悲傷情懷,有“天涼好個秋”,也有“物換星移幾度秋”“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只有這一聲啼鳴,喚起了后世對秋的審美。“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鶴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榮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詞。這便是“唱反調”“叫板”之美。
有些話,別人也說過,我便不必再附庸風雅;只有別人無話可說時,才是我的主場,我的黃金時代。國學大師陳寅恪不正是這樣的人嗎?面對一個妓女,他不似別人一樣心懷芥蒂,以別樣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況下口述了百萬字巨著《柳如是別傳》。這是個性與創新,也是對人性的敬重。同樣,韓干,那個畫馬的宮廷畫師,親身入馬廄,與馬兒共同生活,不聽從老師的勸誡,才成就了《照夜白》。韓干的馬,大多腰體肥圓,怒目圓睜,沒了以往畫師的瘦馬,病不啦唧的。魯迅先生的話猶在身邊縈繞,“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雜草叢生處辟蹊徑,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莊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為為人記住的開路人,才能成為有個性的個體,才能成為馬遠、夏圭、陳寅恪和韓干……只愿在不斷流淌的長河中,盡管洪流碾過,巨山平偃而下,我卻依舊能聽到“我言秋日勝春朝”抑或更響亮、更不同于他的啼鳴。
我言秋日勝春朝作文范文篇4秋天到了,秋姑娘提著顏料桶,正忙著把各看去種各樣形狀各異的樹葉刷成五顏六色的。
我喜歡紅色的楓葉,遠遠看去,就像一位長著紅頭發的小姑娘站在草地上隨風而舞;又像是一個巨大的火把在熊熊燃燒,那火焰比太陽還紅還大。在近處看,楓葉像是一只只紅色的小手掌,又像是金魚的小尾巴,在風中活蹦亂跳的。
我還喜歡金黃色的銀杏葉,遠看銀杏樹好像在發光一樣,金燦燦的。近看銀杏葉就像是一把把迷你的小扇子,那些小扇子還在太陽光下山上發光呢,真美!
“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的這句詩很好地表達出了秋天的美麗。我覺得秋天的美麗已經遠遠超過了春天,所以我更喜歡秋天。
我言秋日勝春朝篇三
秋天,向來是與寂寥與悲傷在一起的,在周杰倫唱的菊花臺中有“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若人斷腸”的句子。但是,秋天一定是寂寥與悲傷的嗎?不!“我言秋日勝春朝”!
有人說春是萬物復蘇的時節,朱自清說:“春天像剛出生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這樣說如果春天是娃娃,那么秋天就是一位輝煌過的中年人了,她積蓄著各種力量與“財物”為春的博發作準備——動物們正在為冬眠覓食儲藏,大雁向南飛去,恐怕只有守候在“神猴將軍”旁的云雀至今未動吧!這時大地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吧!秋風比春風差嗎?不,雖然肅殺的秋風使無數樹葉“折腰”,但只有是殘枝敗葉才會如此,秋風只是清除掉敗壞的樹葉,那是為了來年春風中生長的枝葉留下生長的空間啊!秋雨比春風遜色嗎?仍不,秋雨使空氣更加濕潤,使秋天更高爽,她同樣柔和,溫順,能使樹葉歸根,能為被認為是寂寥的秋天增添一份優美,不是嗎?秋花比春花遜風騷嗎?也不,春花雖然艷麗,但她們都太嬌小了,經不起大自然的洗禮,才“風雨一夜”就“花落知多少”了。
秋花不同,就拿菊花來說吧,菊花是一年花事的后記,它尊貴、雅潔,高尚,它剛正不阿,寧可在枝頭憔悴,也不萎落風塵泥滓。真不愧為花中之君子啊!春葉青得逼眼,秋葉紅得壯烈;春風復蘇萬物,秋風催枯拉朽;春雨使生機勃發,秋雨使秋高氣爽……春和秋的篇章該如何寫下去啊!
但是,我就愛秋天,我喜歡秋天,我喜歡秋的景物,我喜歡秋天的人們,更喜歡秋天的情操,它用高貴的米黃裝點著世界。秋天的到來使我無比高興!我言秋日勝春朝!
我言秋日勝春朝作文600字篇2旁人說起秋日,總是不自覺地加上一份傷感、悲涼的感覺。正如泛黃的枝葉要離開大樹的庇護,壓彎腰的麥穗要離開田野的呼喚,秋日的消逝,常令人愁腸寸斷。
可是,我卻對秋日情有獨鐘。
風和日麗的秋天,就去田間散散步吧!秋日里的風,不像夏天的風一般燥熱,也不像冬天的風一般刺骨,風兒在秋日里是溫和、涼爽的,像是一雙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讓人變得慵懶、享受。滿地金黃的落葉被秋風卷起,我愛它那不摻一絲雜質的靚麗金黃,比起花的柔弱之美,它更有一種樸質的美感。走過農田,你會看到一片片收獲的美景,一輛輛卡車裝載著一年勞作的果實揚塵而去,農田里洋溢著農民伯伯一張張滿足的笑臉,秋高氣爽、瓜果飄香的風景是何等讓人欣喜!
秋雨綿綿的日子,就去湖邊坐坐吧!雨滴落在湖面上,像是眼淚激起的陣陣漣漪。泛黃的樹葉也被雨水打濕,或是耷拉在一角,或是飄零而下,天空中不時有幾只鳥飛過,打破這片蕭瑟,卻又徒增了幾分凄涼,讓人心生思念,怪不得詩人們經常在秋日抒發思鄉之情。
我對秋的愛戀,似乎與詩人劉禹錫不謀而合,要不怎會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我在這豐收的季節中,心緒始終保持著寧靜,靜心地讀書,用心地感受,才發現,秋天的悠然,美在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美在閑云野鶴自然色;美在知秋一葉自在行,且深且從容。
在我看來,秋天是最多情萬種的季節。與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夏天的熱情奔放相比,我更喜歡秋天的豐富多彩,我愛這美麗的秋季!
我言秋日勝春朝作文600字篇3“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一片落葉、一群寒鴉,曾經喚起過多少文人墨客的凄涼和悲苦。觸景生情?秋天似乎總給人蕭瑟凋零的凄清之感,可是求是校園的秋景卻并不令人感傷,于此我想感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校園的秋,幽香彌漫,從正門進入,撲面而來的是夾扎著醉人桂花香的清爽秋風,猝不及防與它撞了個滿懷;海花石噴泉中蕩滌著詩意的漣漪,在貝殼化石修砌的水池中,數條火紅色的金魚無憂無慮暢游著;地上鋪滿了如扇兒般金黃的銀杏葉,還有幾片悠悠的在空中打著轉兒,如燦燦的蝶兒翩翩起舞……和著耳邊的朗朗書聲,我頓覺秋天的校園溫馨寥寥。
抬頭不經意地望了望這秋季的天空,少了夏日那熱得讓人喘不過氣的驕艷陽光,多了一絲溫潤柔情的和煦。藍中帶灰的天空飄著幾朵若隱若現的淡云,不時有一兩只鳥兒飛過,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跡,好似還在留戀著這所擁有如此美麗的秋色的校園。忽然想起了已經畢業離校的學長學姐們,相信他們無論飛得多高多遠,一定都眷念著母校——求高吧!可惜此刻他們不能與我們同賞迷人的秋日景色。
校園的路是那樣長,從兩旁桂花樹簇擁著的道路一直向前,就來到了我們求知解惑的教學樓——博學、博文、博雅,三棟并肩而立,好似三位守護神一般靜靜護佑著求是校園的莘莘學子。走上一個地勢較高的位置,在陣陣涼意的秋風中端詳我們可愛的校園,驚喜地發現在那“秋山共長天一色”處,竟有層層渺渺親切可見的霧氣,給人以虛無縹緲之感。那霧蔓延開來,慢慢地、輕輕柔柔將整個校園籠罩,如人間仙境,帶著幾分神秘色彩,頗有點“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好一幅薄霧秋景圖!
不知什么時候,下起了蒙蒙的秋雨,我默默在雨中彳亍著。秋雨,這調皮可愛的精靈吖!爭先恐后地想下來觸摸求是校園的秋景。他們俏皮地跳入我的發間,深深地潛進我的雙眸。我想這場秋雨或許可以洗滌那被塵世的浮華浸漬了的生命,讓不朽的精神融入這校園的每一寸土地。
時光在流逝,或許歲月的風鈴輕搖時,求是校園的風景也會隨著季節的更替而不斷變換。雖不知多少年后的塵埃落定之時,我是否還能如今日般品位校園秋色,但我想我會有“一縷煙雨任平生,戀秋在心中”的莽莽情懷。校園里彌漫的祥和的秋,帶給我強大的心靈震撼,誰說秋色不動人?我言秋日勝春朝!
我言秋日勝春朝作文600字篇4夕陽西下,淺嘗歲月靜好,偷得浮生半日閑。
——題記
秋日蕭瑟的殘陽本應是這世間最為悲涼感傷之物,卻因年少,見春風不喜,看秋風不悲,映襯于夕陽下的那日,暖風流淌入我心。
染指流年,奶奶已伴我度過十四個光陰,小時咿呀學語,奶奶道句:“離離原上草。”我言:“一歲一枯榮。”那年我三歲,背出人生中第一首詩《賦得古原草送別》。奶奶常將詩詞一字一句地讀與我聽,文學在我的世界里悄然生長。
后來到了讀書的年紀,老人家常來接我上下學,年幼的自己總是對未知事物充滿著好奇與向往,奶奶倒是不惱我稚氣的話語,總認真回答著我一個個無知的問題,“奶奶,奶奶,今年是幾幾年呀?”“奶奶我要上北大!”奶奶便笑笑,揉揉我的腦袋。那段歲月是記憶里最為純粹干凈的,沒有年少的煩惱,不必沉沒于題海,放學時分奶奶牽著我的手,到小攤買杯甘蔗汁,便足以承載我一天的快樂。
而后我步入青蔥,少年恰似追風的蜂鳥,披星而出戴月而歸,奶奶的背影漸漸地沒從前般高大,再無與奶奶聽著收音機熟睡的午后,也再無捧著甘蔗汁跟在奶奶身后的傍晚。每天早起精心制作好的早餐,是她伴我成長最長情的告白。
已很久沒同奶奶散過步,或是因學業的繁重,或是不愿聽奶奶的念叨,迫切期望獨立的自我與奶奶的無微不至形成了隔閡。那日出行,功課繁多,不得不先行回家,奶奶便同我一起,秋日的風有些微涼,我挽著奶奶的手,忽而才發現,她已沒我高大,佝僂的影子是歲月為她刻下的痕跡,粗糙的手掌摩挲著我的手,她說她同我一般大的時候還要下田割水稻,讓手掌變為了這般模樣。奶奶一路上嘮著家常,平日里早已說過千百遍的話語那般溫婉動聽,風也溫柔,最后一絲暮光將祖孫二人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散落在街角,零落成歲月的靜好。那秋日恰比春時溫暖,您更如秋日般輕柔。
只望時光能夠暫停在那一瞬,只想在您身邊多停留片刻,縱然日后有再多不舍,我們也終將學會告別,愿風溫柔待您,愿時光只為您留下這世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