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化學重點知識點整理總結篇一
2、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酮、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生水解的物質: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置換出氫氣的物質:醇、酚、羧酸。
12、能發生縮聚反應的物質:苯酚(c6h5oh)與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與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與二元胺(h2nch2ch2nh2)、羥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熱的實驗: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樹脂(沸水?。?、銀鏡反應、醛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熱水?。Ⅴサ乃?、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反應的:烷烴與鹵素的取代反應、苯與氯氣加成反應(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鐵催化下取代到苯環上)。
15、常用有機鑒別試劑: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銀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簡式為ch的有機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簡式為ch2o的有機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或與新制的cu(oh)2共熱產生紅色沉淀的):醛類(rcho)、葡萄糖、麥芽糖、甲酸(hcooh)、甲酸鹽(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見的官能團及名稱:—x(鹵原子:氯原子等)、—oh(羥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鍵)、c=c(碳碳雙鍵)、—c≡c—(碳碳叁鍵)、—nh2(氨基)、—nh—co—(肽鍵)、—no2(硝基)
19、常見有機物的通式:烷烴:cnh2n+2;烯烴與環烷烴:cnh2n;炔烴與二烯烴: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飽和一元鹵代烴:cnh2n+1x;飽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水:用無水cuso4——變藍
21、發生加聚反應的:含c=c雙鍵的有機物(如烯)
21、能發生消去反應的是:乙醇(濃硫酸,170℃);鹵代烴(如ch3ch2br)
醇發生消去反應的條件:c—c—oh、鹵代烴發生消去的條件:c—c—xhh
23、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醇和酸
24、燃燒產生大量黑煙的是:c2h2、c6h6
25、屬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纖維素、蛋白質、天然橡膠(油脂、麥芽糖、蔗糖不是)
26、屬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高二化學重點知識點整理總結篇二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反應熱的概念:
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該反應在此溫度下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用符號q表示。
(2)反應熱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
q>0時,反應為吸熱反應;q<0時,反應為放熱反應。
(3)反應熱的測定
測定反應熱的儀器為量熱計,可測出反應前后溶液溫度的變化,根據體系的熱容可計算出反應熱,計算公式如下:q=—c(t2—t1)式中c表示體系的.熱容,t1、t2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后體系的溫度。實驗室經常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1)反應焓變
物質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質固有的性質,可以用稱為“焓”的物理量來描述,符號為h,單位為kj·mol—1。
反應產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的總焓之差稱為反應焓變,用δh表示。
(2)反應焓變δh與反應熱q的關系。
對于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若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等于反應焓變,其數學表達式為:qp=δh=h(反應產物)—h(反應物)。
(3)反應焓變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系:
h>0,反應吸收能量,為吸熱反應。
h<0,反應釋放能量,為放熱反應。
(4)反應焓變與熱化學方程式:
把一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和反應焓變同時表示出來的化學方程式稱為熱化學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化學式后面要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固態(s)、液態(l)、氣態(g)、溶液(aq)。
②化學方程式后面寫上反應焓變δh,δh的單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應溫度。
③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系數加倍,δh的數值也相應加倍。
3、反應焓變的計算
(1)蓋斯定律
對于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焓變一樣,這一規律稱為蓋斯定律。
(2)利用蓋斯定律進行反應焓變的計算。
常見題型是給出幾個熱化學方程式,合并出題目所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蓋斯定律可知,該方程式的δh為上述各熱化學方程式的δh的代數和。
(3)根據標準摩爾生成焓,δfhmθ計算反應焓變δh。
對任意反應:aa+bb=cc+dd
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