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一
1、在操作、觀察和交流活動中掌握角的分類,加深對銳角、直角、鈍角的認識,能正確地進行判斷,掌握直角、平角和周角間的大小關系。
2、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每人一個活動角、量角器、圓形紙片。
1、操作引入各種角
(1)教師出示活動角:你們會玩這個活動角嗎?
(2)學生演示。
(3)轉動活動角的一條邊,就能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4)自己動手操作,把你轉出的角畫下來。
(5)學生活動。
(6)教師巡視,選擇一些呈現在黑板上。
2、辨析平角和周角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得出結論:這兩個圖形也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所以這兩個也是角。
3、引導分類、整理
(1)黑板上現在有這么多不同的角,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活動。
(3)全班交流: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并說明分類的理由。
(4)形成板書
銳角
直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小于900
等行900
大于900
等于1800
等于3600
小于1800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4、研究特殊角之間的關系
(1)今天我們第一次認識了平角和周角,在我們認識的五種角中,直角、平角、周角都是比較特殊的角,讓我們進一步來認識它們。
(2)提問:對于這幾個特殊的角,你已經有哪些了解?
(3)引導發現: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4)體驗:這三個特殊的角,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手臂來表示,想一想,怎樣用我們的手臂來表示90度、180度、360度?聽口令,大家一起來用手臂表示這三種角。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圖中的角各是什么角?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這樣的角嗎?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照著書本上的提示,動手折一折,并回答題中的問題。
5、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16頁1、2題,第17頁1、3題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根據集體備課中實小陸主任的建議,我把角的分類和畫法的兩課時分為第一課時角的分類,第二課時角的畫法。通過這樣安排,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認識角和把角進行分類。
2、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銳角、鈍角、直角在
以前已經初步學習過,而平角和周角也有一部分學生已有所了解,所以一開始就有學生用活動角轉出了平角、周角,而且也知道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教師只要強調一下這兩種角的畫法就可以了。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又不會讓學生覺得這些知識已經掌握而不好好學。
3、搭建學生發揮的平臺,要充分信任學生
在角的分類中,根據以往上課時的經驗,我擔心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但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提出了各種各樣分類的方法和理由,平時在我眼中不太愿意思考的學生也都積極參與,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教師只要搭好學生自由發揮的平臺,學生就會創造出智慧的火花。
4、為智慧的生長而教
我們的教學不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要讓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們,只要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實質要求,并在教學中還原教學要求,真正使學生能經歷、感受、操作、交流、思考、實踐,我們的教學就會充滿智慧,這不正是新課改所要求的嗎。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二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
2.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3.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繼續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圖片.
2.(1)繼續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教師: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準確,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繼續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繼續演示課件“角的度量”,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播放前先請同學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二)角的分類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容邊邊操作)
2.小組討論: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直角、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疑總結.
1.這節課都學會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類.量角時要對齊頂點和0刻度線,如何確定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
完成第127頁第9題.
12° 92° 179°
34°
89° 160° 58° 100°
五、.
探究活動
比誰猜的準
活動目的
活動方式
以小組為單位(兩、三人即可)進行比賽.
活動過程
2.比一比看誰的估測值與準確值最接近,五局三勝,選出組冠軍.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三
1、通過實踐認識到生活中垃圾桶的不足,探究得出垃圾桶的設計要點。
2、能根據垃圾桶設計的要點,小組合作探究,畫出垃圾桶示意圖及做出簡單的模型。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環保意識。
2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的事物,喜歡動手實踐。針對這一特點,在課程設計上,我采用課件、視頻、探究實踐操作、資料分析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式教學理念。
3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不同地點和使用人群的特點設計垃圾桶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讀網評 談感受
生:思考。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的主題就是如何巧設垃圾桶。
(板書:巧設垃圾桶)
師:同學們看,這就是一則網評(課件) 讀一讀
生:讀網評。
師:你知道了什么?
1
生:垃圾桶和周圍環境不協調。
師:垃圾桶的設計要與地點和周圍環境相協調,同學們請看這些地點中的垃圾桶,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問題(課件圖片)
生:不符合使用人群的特點,不美觀……
師:應該怎樣巧設垃圾桶呢?小組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
師:誰能說一說?
師:你們喜歡這個游樂場中的垃圾桶嗎?(課件圖片)
生:喜歡。
師:好在哪兒?
生:美觀,符合使用人群特點,與環境相一致……
活動3【活動】小組設計垃圾桶、展示交流
師:讀懂了嗎?
生:……
2
師:開始活動。
師:哪組愿意來展示你們設計的作品?
生:……
活動4【作業】拓展延伸
總結提升:
師:同學們,在垃圾桶研究方面,國內外有許多先進的設計,為垃圾進行了科學的處理,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課件圖片)
師:他們有的加入了現代的高科技,有的立足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的垃圾桶很美觀,為生活添加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垃圾桶的設計和研究已經成為了國內外科學家永恒的研究主題,巧設垃圾桶就是創造生活中的美,我們也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四
1、通過操作根據三角形角、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
2、經歷操作、分析思考的過程,感悟分類、抽象概念的數學思想。
3、在操作、思考中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能準確地按照三角形角、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各類三角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課件、7個有代表性的三角形教具(兩套)、等腰和等邊三角形紙片。
小組:一套7個有代表性的三角形、一張白卡紙、一套三角板。
個人:等腰和等邊三角形紙片、釘子板。
1、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屏幕出示:三角形圖)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屏幕出示圖及名稱)
2、師生舉例: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三角形?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三角形狀的東西(屏幕出示圖片:三角板,紅領巾,花瓶,積木;自行車,警示牌,房屋,長江大橋;金字塔等)的確,在我們生活中會經常用到三角形。
3、揭示課題:把這些三角形放在一起(屏幕出示更多三角形)。看到這么多三角形,你有什么想法?這節課我們就來對三角形進行整理,學習三角形的分類。
(一)合作探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分類活動中。
(二)匯報交流
學情預設:學生分類主要有以下4種、3種或兩種,還可能有其他分類方法。
(1)按角分,分兩類。哪一組先來展示?并說明是按什么標準來分類的?分成幾類?(2和6都有直角分一類,其他5個沒有直角分一類。)老師用教具把分類展示在黑板上。
(4)按邊分,分兩類。兩類的:有邊相等的分一類,無邊相等的分一類;與剛才不同的是把5分到兩條邊相等一類。還有沒有按邊分,分得不同的呢?同學們,除了按角分和按邊分還有別的標準嗎?若有,要展示判斷。
(3)銳角三角形。再看第三組三角形的角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屏幕出示圖文)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生:銳角三角形)。
(四)猜三角形活動
事實上,三角形的個數遠遠不止這幾個,按角分的三角形,除了這三種,還有別的種類嗎?(學生可能回答有或沒有,也可能疑惑不回答)看來大家意見還不夠統一,不過沒關系,我們一起來做個猜三角形的活動后大家就明白了。
(1)猜直角三角形
①順猜:袋子里裝著三角形,只露一個角請猜是什么角三角形?說說你的想法。有沒有不同的?(若有猜銳角或鈍角三角形的,追問:你是怎樣想的?其他同學的意見呢?讓正確的反駁。)
②反證: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第二個直角嗎?如果有兩個直角會是什么樣子呢?想象一下。(屏幕出示:兩個角是直角的演示圖■)你發現了什么?有了兩個直角還能圍成三角形嗎?師小結:說明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第二個直角嗎?(不會)有一個直角還會有鈍角嗎?(屏幕出示:第二個角是鈍角演示圖■)師小結:說明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鈍角嗎?(不會)也就是說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后,另外的兩個角既不可能是直角也不可能是鈍角,另外兩個角一定是銳角。
③簡潔:(屏幕出示:有一個角是直角,另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你能把這句話說得簡潔些嗎?(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猜鈍角三角形
誰來猜是什么角三角形?說說你的想法。(屏幕出示:有一個角是鈍角,另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誰又能把第二句話說得簡潔些?(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3)露一個銳角猜三角形
還想猜嗎?(銳角三角形)有沒有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還有沒有不同的?(鈍角三角形)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嗎?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師展示:同樣大的一個銳角所在的三角形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還可能是鈍角三角形。什么是銳角三角形呢?改成“有一個角是銳角”行嗎?改成“有兩個角是銳角”行嗎?為什么?必須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才是銳角三角形。
(五)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
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有什么角?(銳角)各有幾個銳角?(2個3個)三角形中有2個銳角或3個銳角,可以怎么說?(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誰能解釋一下至少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六)研究按邊分的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
①概念、通過按邊分類,我們發現三角形的邊還有特殊的情況。第一組的三角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取個什么名字?板書: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屏幕出示: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各部分名稱。這兩條相等的邊就是腰,另一條邊是底。兩腰之間的夾角是頂角,剩下的兩個角是底角。(直角橫放)哪位同學上來給大家邊指邊介紹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師小結:不管怎樣擺放,相等的兩條邊才是腰。請標出8號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③驗證底角相等。除了兩腰相等,等腰三角形還有什么特征呢?請用8號三角形去發現吧!你發現了什么?怎樣發現的?(量)還有什么方法?(對折)請生邊展示完全重合邊驗證底角相等。
(2)等邊三角形
第二組三角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什么名字?(等邊三角形)板書:等邊三角形。什么是等邊三角形?(屏幕出示: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也是正三角形。除了三條邊都相等,等邊三角形還有什么特征呢?請用9號三角形去發現吧!怎樣發現的?還有什么方法?請生展示對折兩次傳遞相等的方法。
(3)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關系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看來意見又不統一雙方各派一名代表發表意見。師小結:等腰三角形的條件是兩條邊相等,等邊三角形具備兩條邊相等的條件,等邊三角形還具備三邊相等的特點,所以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其實這些三角形還可以用釘子板來圍一圍,請你圍一個喜歡的三角形。
2、通過圍,你覺得哪個三角形最容易圍,哪個三角形最不容易圍?
3、猜老師喜歡哪樣的三角形,揭示等腰直角三角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五
·讓學生經歷根據色彩、形狀、用途等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的過程,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
初步體驗將生活中簡單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好處,初步養成有條理整理身邊事物的習慣。
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難點?: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關鍵: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活動增加感性認識。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卡片,各類小實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請看大屏幕,看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什么故事。播放課件①:[在一片郁郁蔥蔥的大森林里,一只百靈鳥手拿喇叭在廣播:“森林王國的居民們請注意,最愛整潔小家庭的評選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大家作好準備,下面開始評選。”動物評委老虎、梅花鹿、熊貓、獅子走向動物們居住的房子。先是小蝴蝶的家——很多不同顏色的花朵按顏色分類放得整整齊齊;再是袋鼠的家——很多玩具按形狀分類放得整整齊齊;然后是烏龜的家——很多鵝卵石按大小分類放得整整齊齊;再是小白兔的商店——貨柜上第一層是學習用品,第二層是生活用品,第三層是各類蔬菜;此時,評委們面露喜色,當來到小猴子的家時,(書上插圖)一片凌亂,評委們目瞪口呆。
2、師導入??:當評委們來到小猴子的家時,為什么都呆住了?
(因為小猴子的家亂七八槽的,沒有別的動物的家那樣整潔。)
3、②動畫現出小猴子可憐的樣子,用可憐的語調(配音要逼真)說:“小朋友們,你們快幫幫我吧,我也想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家”)
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知識——給物體分類,板書;分類。
5、出示課件③:桌子上有一些三角形、圓形(4個紅三角形、2個白三角形,2個紅圓形,3個白圓形)
7、如果學生同時按顏色、形狀分成四類,教師要給予表揚。
8、教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可以按物體的形狀、顏色給物體進行分類,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比如:請大家把書翻開(p55),看看第一題這里有許多動物,請大家把生活在水里的動物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稍候片刻,教師巡視批改。)
9、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請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片草地,草地上空飄著幾朵白云,草地下面是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哪些東西可以在天上飛?哪些東西可以在地上走?哪些東西可以在水里游?(讓學生自由說)再拿出一些卡片[燕子、飛機、氫氣球、小雞、豬、汽車、海豚、魚、鴨子、兔子、蝴蝶、鵝]。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卡片,看看畫的是什么?想想它們分別可以在什么地方?(抽學生到黑板上把圖片貼到相應的地方,放輕音樂——⑤只設置音小而活潑的音樂)。
10、剛才同學們表現得很好,老師為了獎勵你們,特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出示四個藍子,內裝各類物體,上用布覆蓋。)將四個籃子放在講臺上,請小組長上臺領取。
12、學生自由分類整理
a、按顏色分類:將籃子里五種不同顏色的花兒分類排放好。5類
b、按形狀分類:將籃子里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積木分類擺好。
3類
(也可能學生會按種類分,師應予以肯定。板書:種類)
14、分別給予表揚,對于說得特別好的學生給予握手的表揚(老師在走下講臺時,巧妙而不露痕跡的將講臺早已裝好各色粉筆的盒子碰倒,使粉筆四處散開)。
15、剛才老師不小心將粉筆盒碰倒了,誰來幫老師收拾一下?(請生上臺收拾,讓生歸類按格子放好,教師給予表揚)(一本課外書)
17、我們已經幫小猴子整理了房間,也學會了一些分類的方法,那么你們能不能運用學到的方法,將自己書包的東西進行分類?請大家把書包拿出來,比一比,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開展爭當小能人活動,小朋友們,請把你們的書包拿出來,用我們剛學到的方法進行整理。(準備幾面寫有“小能人”字樣的彩旗,誰整理得好而快就獎勵他一面旗幟。
18、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和我一起學習了分類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根據物體的顏色、形狀來分類,在生活中,我們給物體分類時常根據不同標準,比如:物體的大小、用途、種類……只要大家能說出適當的理由。我們都可以對物體進行分類,今天回家之后,請大家對自己的房間進行分類整理。
附:板書(略)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六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學會物體進行分類方法。
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一 、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教師出示書柜,把手中的書本非常整齊的擺放在書柜中.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老師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確分類。
揭示概念:像老師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書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
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從而明確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分類中初步體驗分類的必要性。]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師出示很多水果和蔬菜,說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為學生提供“做”的機會,通過親手操作進一步體驗分類。]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
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3)匯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西紅柿的分法,及時糾正錯誤.
3.練習,練習六1—3題。
(1)第1題
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
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
啟發說出:前、后4輛車是同一類的。
(2)第3題
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它三個不是同類。
[通過學生獨立練習,加深對分類的理解和體驗,同時滲透集合思想。]
4、補充練習
(1)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議一議怎樣分,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確。然后匯報說明。
[補充練習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練習,使學生體驗分類的技巧。]
5、拓展練習
出示9張卡片,要求學生分類。學生進行匯報。(可出現兩種分類的標準)。
教師小結:分析事物要從多角度去看。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回家之后自己整理書包和書柜,看誰整理的最干凈、整齊。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七
1、初步感知分類,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并能正確的分類。
教學資源:學具袋、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激趣導課
1、 出示小黑板(做習題)
2、 出示掛圖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㈠感知分類
1、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結果)
2、引導:商場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一起。
㈡明確分類
2、小組合作整理學具,讓學生體驗分類。
3、討論、匯報。
三、 展示匯報,質疑點撥
1、小組里同學把自己所有的鉛筆拿出來,放在一起。
2、互相說一說這些鉛筆可以怎樣分類。
3、匯報交流。
4、游戲:整理我的小書包
(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樣整理的)
四、 鞏固新知
1、做教材第39頁的“做一做”
(出示圖片,板演)
2、做練習六的第1題,把同類的圈起來。
(先自己觀察,在小組交流,說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3、做練習六第2題,涂色
(先讓學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練習六第3題。
(出示掛圖,集體做,說出那個不同,為什么不同)
五、 展示提高
1、今天我們學習了分類的知識,課后能運用這一知識做些什么?
2、實踐作業:整理自己的小書包,還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類。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八
1.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2.生物分類原則、等級和基本單位
3.練習編寫檢索表
4.說明對生物統一命名的重要性
1.生物分類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
2.活動“嘗試對生物分類”
3.活動“編制檢索表”
:2課時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活動過程】:展示圖片
觀察圖片上這些你們所熟悉的各種生物,各小組討論分析,嘗試將它們分成不同的生物類群。
檢查結果
問:你們組是根據什么將這些生物分類的? (性狀差異和親緣關系)
(其中基本單位是——種,即為最小的單位;最大的單位是界。);把各個分類等級按其高低和從屬關系順序排列起來,就構成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如教材31頁—32頁在分類階層系統中,我們都可以在不同的分類單位中找到各種生物的位置。
(需要)
所以生物學家根據生物特征的差異,編制出生物檢索表。
講解編制方法
活動“編寫檢索表”
《一》復習舊課,引入新課
(界、門、綱、目、科、屬、種)
來進行生物的分類?
(生物特征差異檢索表)
們
就來看看生物的命名。
《二》生物的命名
【師生活動】:在我們認識生物的過程中發現,由于不同的地區,同一種生物往往有多個名稱。
請看圖,圖上的生物在我們這里叫什么名字呢?——(紅苕)
這是我們平時喜歡吃的紅苕,但它有多個名字哦,在北京則稱之為白薯,到了湖南就變成了紅薯,江蘇又叫山芋,而山東和東北又稱之為地瓜。
請再看看圖中的這兩株植物是什么?——(土豆山藥)
不同的兩種植物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山藥,像上面這樣兩中情況再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那么這樣是否方便呢?(容易引起歧義)
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亂,便于研究、交流和開發利用,瑞典科學家林奈于1753年創立了雙名法。
【補充】:林奈的雙命名法至今仍被生物分類學家所使用。當然,隨著生物科學的發展,一些新的分類方法又逐漸被引入生物分類領域中,從而使生物分類方法更為科學合理、準確可靠,以便人們更好地研究各種生物。
【小結】: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小資料,說明雙名法。
思考與練習:小明在植物上找到8只“甲蟲”,為了便于辨識,請你依據“甲蟲”的足、觸角、背部形狀、色斑的不同,編制一個生物檢索表。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角的分類名師教學實錄篇九
生:能!?
師:你分什么??
生:我想把書包里的書進行整理、分類。?
生:我也是。?
師:那我們就開始行動吧!?
生:老師,書包里東西太多,桌上放不下。?
生:就是。?
生:我們去操場上分,行嗎??
……?
師:你剛才是怎么整理書包的??
生:我按用途分,筆分一類,練習本分一類,書分一類。?
生:語文類分一起,數學類分一起……?
師:你們真棒,這樣分以后,你會有什么感覺呢??
生:找東西時,好找多了。?
生:書包整齊了。?
師:你們還有別的分類嗎??
生:我們還分了鞋子,球鞋分一類,皮鞋分一類。?
生:我們按顏色分襪子。?
教學反思:?
總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學生到課外,親自去體驗、去探索、去實踐、去觀察、進行事物分類,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就在身邊,我能看得到,摸得到,想得到,展示了數學較深層次特有的魅力及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