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高二??嫉恼Z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一
第一類,趣味式
所謂趣味式,即用感興趣的方式來幫助記憶歷史年代。
(1)諧音法。如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諧音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諧音為嗚嗚,合起來就把馬克思生日說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本家嗚嗚直哭。
(2)比喻法。如1900年是義和團運動的高潮時期,可把數字的形狀比成義和團群眾拿著各種武器,長矛像1字,鋼叉像9,盾牌像00,從而記住1900年這個歷史年代。
(3)口訣法。也叫順口溜法。有朝代口訣:唐堯虞舜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隨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訣:順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緒宣統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訣: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國共產黨的一些重要會議,也可編成口訣: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屆二中會,已經到49。這里概括了黨的九次會議,古田會議,一大、二大、三大、八七會議分別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開;遵義會議,瓦窯堡會議都在1935年召開。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歷史事件編成順口溜,簡便易記,效果很好。如從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兩千,后漢以后公元后,后漢似前公元前。這就是把我國歷史分成兩大段,雖不十分準確,卻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繼兩宋,下接元明和清朝。這一口訣記述了我國朝代興衰次序,二十八個字活畫中國史長河的大體輪廓,再經過具體填充,朝代興衰演變史的全過程就顯得更清楚了。
第二類,對照式
所謂對照式,即用中外對照或古今對照的方式來記憶歷史年代。
(4)古今對照法。也稱遠近對照法。公元零年為對稱軸,進行前后對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公元后221年蜀國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國奴隸制結束,公元后476年西歐奴隸制結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則是唐武宗會昌元年。
(5)中外對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國史和年代對照記憶。如我國春秋時期魯國實行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雅典梭倫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戰爭是1894年開始,朝鮮甲午農民戰爭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志著西歐奴隸制度的崩潰,而我國公元前476年則是春秋時期的結束,標志著我國奴隸社會的終結。
第三類,比較式
所謂比較式,即用互相比較的方式來記憶歷史年代。知道一個歷史年代比較另一個歷史年代,早幾年或晚幾年,便可由一個年代比較出另一個年代來。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國近代史早200年,中國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再如世界現代史比中國現代史早兩年,中國現代史是1919年,世界現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比第一次鴉片戰爭晚16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便是1856年。
第四類,推導式
所謂推導式,即根據記住的歷史年代,經過推導而記住另一個或幾個歷史年代。這只要有一個基點數,然后通過人物,事件之間的歷史關系,就可推出歷史年代來??蓮幕c數向前推,向后推,同時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從基點數向前推導。例如知道郭沫若寫《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占北京,明亡,清軍入關,均在這一年。
(9)后推法。從基點數向后推導。如知道1818年馬克思誕生,恩格斯比馬克思小兩歲,即1820年誕生;列寧又比恩格斯小50歲,即是1870年誕生。
(10)雙推法。從基點數向前后推導。如記住了抗日戰爭開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內戰開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戰結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幾個密切相關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導。如三國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國建立,221年蜀國建立,222年吳國建立。只要記住其中一個,就可推導出另外兩個。
(12)干支推導法。也稱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紀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國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紀年法。近代也經常使用甲子法表示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等。學會這種方法,只要記住一個歷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個歷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條約是倒轉去了十個天干地支,應是1901年,庚子賠款接著倒轉去了一個天干地支,應是1900年。
高二??嫉恼Z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二
1.貳:貳于楚也。
(古義:從屬二主,動詞;今義:“二”的大寫,數詞。)
2.東道主: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使者,出使的人;今義: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那個人;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荊軻刺秦王》
5.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6.幣:持千金之資幣
(古義:禮物。今義:貨幣)物
7.窮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阻塞不通,此為“處境困難”。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古義:袒露一只臂膀。今義:袒護雙方中的某一方)
9.郎中:諸郎中執兵。
(古義:宮廷的侍衛。今義:稱中醫醫生)
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義:投擊。今義:拿著)
11.股:斷其左股。
(古義:大腿。今義:量詞,用于成條的東西)
12.購:今聞將軍之首。
(古義:用重金收買。今義:購買,對象是商品)
13.窮:圖窮而匕首見。
(古義:窮盡。今義:缺少錢財,古用“貧”來表示)
14.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義:寬容,原諒。今義:不是自己的,借用別人的)
15.提: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古義:投擲,投打。今義:用手提,無“投”之義)
《鴻門宴》
16.婚姻:約為婚姻
(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今義:多指結婚的事或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17.所以遣將守關者
(古義;……的原因;今義:因果關系連詞,表結果)
18.非常: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意外變故。今義:程度副詞)
19.河:將軍戰河北。
(古義:黃河。今義:泛指河流;河北:黃河以北。)
20.河南:臣戰河南。
(古義:黃河以南;今義:河南省)
21.魚肉: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古義:魚和肉,指被欺凌。今義:略)
22.再:再拜獻大王足下
(古義:兩次;今義:又一次)
23.山東: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肴山以東。今義:山東省)
24.細說:而聽細說。
(古義:小人的讒言。今義:指詳細地說)
高二??嫉恼Z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三
文學常識: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_稱他“、”。
②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浙江富陽人。1922年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有頹廢色彩。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陸蠡(1908—1942)現代散文作家、翻譯家。他以散文詩集《海星》步上文壇,嶄露頭角。后來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進駐上海租界,由于在淪陷后的上海堅守文化工作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審數月,慘遭殺害,時年34歲。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谧×?,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學習作者運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辭手法,并學習合理安排描寫順序。平時養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秋天,無論是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學會使用“文眼”,總領全文。)
(3)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學會使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寫的事物。)
(4)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ǖ乃{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ǎ乙詾橐运{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描寫景物要細致,要有自己的主觀感受。)
高二常考的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篇四
很多考生在復習政治的時候,都覺得要記憶的知識點實在是太多了,其實我們可以重點記憶??嫉闹R點。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贾R點歸納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辯證唯物論
1、【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方法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和能動的改造世界。(認識世界:意識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方法論)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3、【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方法論)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要發揮主動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造福人類。
二、認識論
1、【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②認識反作用于實踐,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方法論)要重視實踐活動,要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2、【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3、【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方法論)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1、文化的內涵是什么?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文化的作用?
(1)原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表現: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3)性質 雙重性: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5、我們應如何增強文化競爭力?
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
1.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 2.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
(1) 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1)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2)文化對人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7、優秀文化對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職權?
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依法行使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性質、地位
(1)性質: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2)職權: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3)地位: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4)常設機關: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4.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和質詢權
(2)義務:應該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
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5.區別“一府兩院”與人民代表大會
(1)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一府兩院”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其中政府是行政機關,法院是審判機關,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
(2)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6.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政體)及它的含義。
(1)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物的政治制度。
高二常考的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篇五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15℃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4.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音調、響度、音色。(音調與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與物體的振幅有關;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
5.控制噪聲的途徑:防止噪聲的產生、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6.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7.聲的利用:
(1)傳遞信息:例如聲吶、聽診器、b超、回聲定位。
(2)傳遞能量:例如超聲波清洗鐘表、超聲波碎石。
8.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9.物態變化:
(1)熔化:固→液,吸熱(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熱(水結冰)
(3)汽化:液→氣,吸熱(濕衣服變干)
(4)液化:氣→液,放熱(液化氣)
(5)升華:固→氣,吸熱(樟腦丸變小)
(6)凝華:氣→固,放熱(霜的形成)
10.液體沸騰的條件:(1)達到沸點(2)繼續吸熱
11.自然界水循環現象中的物態變化:
(1)霧、露――――液化
(2)雪、霜――――凝華
12.使氣體液化的途徑:(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
光現象
13.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線傳播的現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射擊瞄準、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類
17.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體大小相同;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平面鏡所成像的是虛像。
18.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
19.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
20.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2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22.看不見的光:
(1)紅外線:主要作用是熱作用――紅外線烤箱、電視遙控
(2)紫外線:主要作用是化學作用――驗鈔、殺菌
透鏡
2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24.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1)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原理);
(2)當f
(3)當u
另: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可用來測焦距)
當u=f時無法成像。
25.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26.老年人戴的老花鏡是凸透鏡,近視眼患者戴的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質量與密度
28.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29.密度的計算公式:p=m/v
30.密度與溫度:溫度能改變物體的密度,一般物體都是在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密度變小,即熱脹冷縮。(水在4℃時密度,水在4℃以下是熱縮冷脹。)
31.密度與物質鑒別: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通過測量物質的密度可以鑒別物質。
3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3.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4.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5.重力:g=mg(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壓強
36.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壓力大小(2)受力面積大小
37.壓強的計算公式:p=f/s
38.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4)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39.液體壓強的計算:p=ρgh
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40.證實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測定大氣壓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標準大氣壓為760mmhg,即1.013×105pa。
41.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4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浮力
43.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4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注意: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45.輪船是利用漂浮的條件f浮=g物來工作的。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46.求浮力的幾種方法:
(1)稱重法:f浮=g-f拉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漂浮或懸浮法:f浮=g物
47.功的兩個要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48.功的計算:w=fs
49.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0.功率的計算:(w=pt)功率的推導公式:p=fv
熱和能
5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最小微粒。
52.分子熱運動:
(1)內容: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80.擴散現象說明:(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2)分子之間有間隙。
53.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
54.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有:做功和熱傳遞。
55.比熱容: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比熱容的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3)熱量的計算:q吸=cm(t-t0)q放=cm(t0-t)
56.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物理意義為:1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水常用來調節氣溫、取暖、作冷卻劑、散熱等。
內能的利用
57.熱機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最常見的熱機是內燃機,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兩種。
58.內燃機的工作過程:內燃機的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沖程: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其中,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而做功沖程是內燃機工作時對外做功的沖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59.熱值: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單位:j/kg;公式:q=mq(q為熱值)。
60.熱機的效率:熱機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61.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
(1)使燃料充分燃燒;
(2)盡量減小各種熱量損失;
(3)機器零件間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摩擦。
62.常見的電壓值:家庭照明電路電壓220v;一節干電池1.5v;
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于36v;手機電池電壓約3.7v。
63.電壓用符號“u”表示,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符號v,還有kv和mv。
64.電壓表的使用:
(1)電壓表必須與被測用電器并聯;
(3)選擇合適的量程(0~3v;0~15v)。
65.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1)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串=u1+u2)
(2)并聯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都等于電源電壓。(即u并=u1=u2)
66.電阻用“r”表示,單位是歐姆,符號ω。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67.滑動變阻器:
(1)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
(2)接法:“一上一下”
(3)作用:①保護電路;②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歐姆定律
69.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1)r串=r1+r2(r串大于r1,r2)
(2)
70.測小燈泡的電阻
(1)原理:歐姆定律
(2)方法:伏安法。電路圖如右:
(3)注意事項:①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②閉合電路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調到阻值處;③接通電路后,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額定電壓,多次測量時從該電壓逐次降低。④應多次測量,最后計算電阻的平均值。
71.電功: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電功的符號是w。公式:w=uit
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
電功的單位:焦耳(焦,j)。電功的常用單位是度,即千瓦時(kw·h)。
72.電能表:
1kw﹒h=3.6×106j
73.電功率定義式:
電功率計算式:
74.額定功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際功率: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75.測小燈泡的實際功率:
(1)原理:
(2)電路圖與伏安法測小燈泡電阻的電路圖相同。
(3)多次測量求出不同電壓下的實際功率。
76.電功率與歐姆定律的推導公式:
77.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電與磁
78.磁現象:磁性、磁體、磁極、磁場、磁感線、磁化等
79.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80.在磁體外部,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
81.電流的磁效應:
(1)實驗:奧斯特實驗
(2)內容: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磁場的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82.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83.安培定則:
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85.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的大小、線圈匝數以及有無鐵芯有關。
86.電動機的原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87.發電機的原理:電磁感應現象(英國法拉第)
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
88.能源的分類(方式一):
(1)一次能源: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為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風能、水能、潮汐能、太陽能、地熱能、核能、柴薪等。
(2)二次能源:無法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通過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如電能。
89.能源的分類(方式二):
(1)可再生能源:可以從自然界中源源不斷地得到的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食物、柴薪、地熱能、沼氣、潮汐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能源,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
90.獲取核能的兩條途徑:
(1)裂變:鏈式反應。
核反應堆中的鏈式反應是可控的,原子彈的鏈式反應是不加控制的。
核電站利用核能發電,目前核電站中進行的都是核裂變反應。
(2)聚變:熱核反應。
氫彈爆炸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
91.太陽能的直接利用:
(1)利用集熱器加熱物質;(熱傳遞,太陽能轉化為內能);
(2)用太陽能電池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92.能量的轉化和轉移具有方向性。
9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