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全員導師育人工作報告 全員育人導師工作總結篇一
1、增強了教師的“育人”意識,提升了教師隊伍素質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實施者,是教育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以單一的傳授科學知識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上以說教為主,忽略對學生的情感、態度的關注與培養。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垂直的單向管理,師生之間平等地位和互動關系缺失,“育人”意識薄弱。經過學校“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實施,本人的教育教學理念明顯改變,在學生管理中注重與學生談心、及時交流、溝通,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學習、生活情況,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責任感得到明顯增強。
2、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特別是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
“導師制”以一種“全人”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提倡教師在關注學生學業進步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培養,使生成長為一個自尊、自信、寬容的人,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校自實施導師制以來,通過教師、學生、家長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得到家長的普遍認同。
3、增進了家校聯系
美國學者科爾曼在其報告《教育機會均等》一文中最先提出:學校教育只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一個很小的因素,學生的家庭背景等更多的影響了學生的學業成績。這一方面引起了我們對學校教育的質疑,另一方面也啟示我們的學校教育不能走“象牙塔”的道路,需要加強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全方面的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并施之個性化的教育。“導師制”就此做了實踐性的探索。在學校的《學生成長導師工作手冊》中規定了導師的工作職責、導師工作的常規制度。
4、教師教育方法得到改進,師生關系明顯改善
我在開展工作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輔導、生活輔導和學習方法相結合的原則。
(2)尊重、理解、熱情期望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
(3)目標引導、正面教育、協調影響、堅持不懈的原則。
我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動中我重視自身的人格修養,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為學生樹起前進的目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人格的塑造。
全員導師育人工作報告 全員育人導師工作總結篇二
主要是培養學生自尊自愛的'精神、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在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行為習慣、道德表現的基礎上通過與學生的思想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的錯誤思想及時糾偏,對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和不良習慣進行診斷分析,啟發引導學生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從而建立學生生命成長的新起點。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不但關心學生的思想健康,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及時幫助學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礙,加強學生的耐挫折教育,激發學生蓬勃向上的人生愿望,激勵學生自立、自強、自信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心靈與心靈的對話,鼓勵學生表露自己的心理困惑,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和指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增強學生對失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為導師,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指導學生學會選課,學會規劃自己的學習安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導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特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學有所長。導師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強化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輔導,幫助學生激發學習動力,培養學習興趣,掌握科學方法,養成良好習慣,增強學習信心,形成學習風格最終使學困生達到“想學、愿學、學會、會學”的目標。
要讓所導學生改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不講公德的不良習慣。其次,要讓他們改掉不講衛生,邋遢懶散的習慣。然后,要讓學生改掉盲目攀比,追求享樂的不好習慣。最后,要讓學生改掉不守紀律,疲塌渙散的壞習慣,爭做遵紀守法的模范。
好的導師也必定是好的教師,因此,我始終注重教學能力的提高,以研究者的心態從事教學。我積極聽課,在按時上課之余,學習各類型課堂教學方法博采眾長。另外,在導師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學生溝通少,沒能做到有效輔導,另外跟家長的溝通少,沒能很好地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需要在日后的“導師制”工作中,多加努力。導師制是開展優質教育與管理、造就全面成才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加強導師制的管理模式,同時提高導師的個人素質和能力是必然趨勢。希望新的學年,我在導師工作上能做到更好。
全員導師育人工作報告 全員育人導師工作總結篇三
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計劃 為了進一步發揮任課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指導和教育作用,營造全員育人的教育氛圍,根據新課程要求,為實現“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導航”的教育理念,推動師生之間積極平等的充分互動、教書育人的和諧統一,學生個個受關愛,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特制定學生成長導師計劃。
一、工作目標:
1、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以及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對學生實施親情化、個性化教育,深入學生心靈深處,進一步融洽師生關系。
2、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功能,尋找發現學生的發展潛能,使學生在學業、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導,使學生的潛能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個學生掉隊。
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自主的探究,獨立地生活,促進學生張揚個性、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4、發揮我校優勢,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藝術水平,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
5、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貫徹課改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探索一條“教師人人做導師,學生個個受關愛”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養人格自尊、行為自律、學習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強的新時代學生。
二、導師職責 導師通過“思想引導、學業輔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引領他們健康成長,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為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了解學生狀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推進學生的思想進步,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規劃人生,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關心學生的生活,向家長宣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改革措施,協調好家長、學生、學校和任課教師的關系。
(三)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分配學分、并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志向制定好個人的學習計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需求,輔導學生解決各種心理困惑,結合自己所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五)指導學生參加綜合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與班級建設,培養學生協作精神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六)教育學生嚴肅校規校紀,糾正不良習慣,遵守法律、法令和社會公德,敢于對不良行為進行批評,能正確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為創造和諧社會做貢獻。
三、主要方法途徑 “全員育人導師制” 采取“四導”策略,即思想上引導、學業上輔導、心理上疏導、生活上指導。導師堅持做到“五必須”,即導師“每天必須有一個微笑,每天必須有一聲問候,每周必須有一次談心,每周必須有一次面批作業,每月必須有一次家長聯系”。
(1)思想引導主要是教育學生遵紀守法,培養學生自主、自律意識,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導師通過啟發、暗示、和創設情景,發現和了解受導學生個性特征、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等情況,利用換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觸、正面引導,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對受導學生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和不良習慣進行診斷分析,并施以糾正。引導受導學生確立自己遠大的理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鼓勵質疑問難和樂思妙想,幫助學生自我識別學習風格,對不同風格的受導輔學生實施匹配策略,進行多重輔導方式,提高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效率,最終解決學困生“想學、愿學、能學、學會以及會學”的問題。
(3)心理上疏導主要是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及時幫助學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礙,激發他們自尊、自愛、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導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創設寬松的心里環境、鼓勵受導學生自我表露,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和指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和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學生對挫折、失敗的心理承受力,指導受導學生學會與人正常交往。疏導的核心是溝通、傾聽,讓學生敞開心扉,是每個成功疏導者的最主要訣竅。
(4)生活指導主要是關心學生日常生活、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生活,明確生活目標,端正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導師通過校園生活指導、社會生活指導、家庭生活指導等,指導受導學生科學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費,幫助受導學生熱愛生活,適應生活環境,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幫助學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學習進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導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促進學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規范,學會過有意義的生活。
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計劃
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總結
全員育人工作計劃
全員育人導師工作計劃
全員育人崗位職責
全員導師育人工作報告 全員育人導師工作總結篇四
本學期,學生處將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德育為首,強化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以主題鮮明的校園活動為切入點,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切實加強“教育引導,心理疏導,人文關懷,規范管理”的德育工作機制,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把我校的學生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二、工作思路和重點:
借助學校發展的新契機,積極打造一支“能吃苦、敢奉獻”的學生管理團隊。學生處明確責任,加強學生管理特別是宿舍管理工作,及時解決學生碰到的問題,有效處理突發事件;不斷創新管理模式,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與各系、處室密切合作,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共同構建積極健康向上良好育人環境。
三、工作要點:
1、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管理
本學期學生處繼續落實常規管理的各項要求,特別是宿舍管理,強化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嘗試對學生實施分專業、分層次管理。對學生實施轉向教育,讓學生盡快熟悉學校生活,做好思想的轉化;對學生實施定向教育,針對學生的特點,確定學習方向和目標,提高就業技能。落實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重在行為規范的自覺養成,學生處要會同學校各系部、相關處室強化對學生常規的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評比,對屢教不改、嚴重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進行包括紀律處分在內的嚴肅處理。針對學校實際情況,要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如文明禮儀、班級衛生、宿舍衛生、宿舍紀律、晚自習紀律、校園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培養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良好品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
3、抓好兩支隊伍建設
一是打造充滿活力的班主任隊伍。本學期學生處將加強新生班主任的培訓工作,全面提升班主任班集體建設的工作理念和實踐技巧。二是重視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本學期學生處將抓好20--屆校學生會干部的改選與培訓工作。通過專門召開學生干部培訓會議,就“學生干部的定位”、“如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綜合素質,建立一支全能型學生干部隊伍”等專題對全校學生干部進行培訓,進一步增強學生干部的影響力、凝聚力、戰斗力,激發學生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性和強烈的責任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本學期學生處將把早晚自習紀律、課間操紀律、教室衛生檢查、內務檢查等許多具體工作放給學生會干部來完成,學生處加強指導、檢查和督促,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工作的整體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橋梁、紐帶和先鋒模范作用。
4、繼續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
校園安全是學校常規管理的重要方面,本學期,學校部分工程還未完工,工程建設會對教學和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學生處將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將平安校園建設作為本學期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學生處將堅持“常防不懈”的安全穩定工作原則,充分利用升旗儀式、校會、班會時間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強化學生的校園安全意識和紀律觀念,并不斷對學生宿舍、教室進行定期、不定期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在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外出管理,提高對學生的紀律要求,進一步明確進出校門制度,在早晨、中午、晚上一些重要時間段,由學生會紀檢部、安全部檢查同學配合門衛做好學生出入的檢查登記工作,并進一步強化晚自習情況的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學生夜不歸宿、強行進出校門等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將進行及時和嚴肅的處理。
5、做好學生宿舍的各項服務、管理工作
本學期學生處將繼續推進學生宿舍人性化、科學化、規范化建設,加大宿舍管理的力度,強化宿舍管理質量。一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品行,形成良好的人際環境,二是創建文明宿舍活動,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自律意識,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三是繼續加強對學生周末作息的管理力度,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四是探索新的宿舍管理模式,首先將對宿舍管理進行自我管理模式嘗試,并繼續加大學生宿舍生活輔導員管理、教育、考核力度,協助系學生科繼續做好學生“文明宿舍”評選工作,發揮學生會男、女生部、學生干部的積極作用,共同做好學生宿舍工作。五是在各宿舍樓之間通過內務評比、紀律、安全檢查展開全面競爭,從而充分調動宿舍樓管理教師的積極性,使整個宿舍樓的管理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6、認真做好中職資助,扎實推進民生工程
進一步健全中職學生資助工作機構,完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設備設施;深入學習、研究上級出臺的新政策、新規定,吃透精神,完善學校資助規章制度;細化、規范資助工作流程,嚴格程序,公開公平,不虛報、不漏報、不錯報、上報,及時更新相關信息;規范建立學生資助和免學費工作臺賬,完善相關統計、報表,做好資料整理歸檔;重視資助政策宣傳,擴大透明度和知曉率,開展感恩和勵志教育。
7、強化校園電視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進一步加強校園電視臺的建設,廣泛及時宣傳學校校園建設、教育教學、管理、文明創建、創先爭優、優秀教職工、優秀學生和招生就業等方面的成績和事跡,展示學校的辦學業績和辦學特色,傳遞正能量。同時,將職教宣傳與招生工作緊密結合,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職教宣傳報道活動,努力營造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
全員導師育人工作報告 全員育人導師工作總結篇五
為了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學校發展規劃綱要高效開展,緊扣《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建設優質化、現代化、國際化名校》的辦學思路,在學校工作計劃的總框架內,服從、服務于學校辦學總目標,協調、配合各處室工作,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學生處工作計劃。
指導思想:
工作目標:
圍繞學校發展規劃中關于“以理想的現代教育培養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質的現代中國人”的學生培養目標來開展德育工作,將學生精神的塑造作為學校教育的目標。
“世界眼光”,就是能夠放眼世界,有世界胸懷、國際視野、國際素養。
“現代中國人”,應該是一個受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雙重熏陶的人,是具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現代文明素養、科學素質的人,是能夠適應終身學習的身心健康的現代人。
一、學校德育工作強調“以生為本”
學生教育心育為主。德育工作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關愛學生、注重健康、呵護生命,構建陽光、自信、向上的心理品質,培養我讀書我快樂的良好習慣,形成全體學生個性化成長、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整體推進的良好氛圍,為每一位學生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二、學校德育工作關注教師成長
“促進教師發展已被證明是改善學校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學校德育工作關注每位班主任的成長與發展,營造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建設富有交流、協作、促進、共同提升的工作團隊。積極創造機會,培養并推出在全國、省、市、區有影響力的專家型班主任。掌握班主任團隊的男女比例及年齡結構,逐步形成合理的班主任隊伍結構。
三、落實全員育人觀、規范導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