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范文(精)一
人和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大自然是人類的朋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關于的題目人與自然作文,歡迎參閱!
關于的題目人與自然例文
美麗的大自然好似一個魔術師。給春涂抹上淡淡的翠綠,贈予夏一抹深綠,又為秋染上耀眼的金色,再給冬披上一件白色的大衣;叮咚的泉水唱著輕柔的調子,波瀾壯闊的大海則打著節拍,那些小小的歌唱家們伴著清風也展示起了自己婉轉的歌喉;大自然中美麗的圖畫則是那些個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幽靜山林……
多美好的景象啊!
可是,這樣的景色,這樣的美好,因為人類的欲望已經所剩不多,到處可見的是名叫“高樓大廈”的樹;流動著的河是名叫“汽車”的水滴組成的;美麗的山已經易名為“工廠”;美麗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裝起了高貴,披上了黑色的紗衣。
天啊~!那個美麗的地球自然村呢?她到哪里去了?哦,原來她還在,只不過是換成了蒼老的容顏……這些,正是她那些兒女們所一手造成的~!人與自然難道就不能和平共處嗎?只要我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自然母親是不會虧待人類的~!可是現在呢?人類無節制的索取,使得自然母親傷痕累累,也加快了地球資源的減少……
愚蠢的人類啊,你們真的是在明知故犯啊~!一邊口口聲聲的說環保,一邊又加大索取,這就是你們愛母親的表現嗎?行動!行動!用實際行動來實行環保,為子孫后代積點福吧!!
關于的題目人與自然精選范文
今天上午8:30,張老師帶著我們一群小記者,在八卦田進行了一場人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收獲當然是多多啦!不僅獲得了新鮮的蔬菜,還收獲了一鞋的泥巴。但是,和大自然接觸真是挺有意思的啦!
第一步:掰玉米、拔蘿卜。我的天!田里可倒處都是爛泥啊!再說我的動手能力又不好,這次徹底完蛋了!我一邊學著旁邊農民伯伯的樣子小心翼翼地下了田,把褲腳卷的老高。發現目標!可是腳陷在泥里拔不出來了!動也動不了,只能“望玉米嘆興”了。更可笑的事還在后頭,我根本掰不動玉米,123!不管它了!我拔!不好意思,那葉子桿被我拔短了。。。。。其他同學還把整個玉米桿從頭到腳,連須根都一點不剩全拔出來了哦!大哥啊,叫你拔三株,不是全拔出來,是讓你拔這三株上的玉米啊。。。。。。拔蘿卜時,我更好玩,連好蘿卜壞蘿卜也分不清楚。找到大蘿卜時,我使勁拔,卻把葉子拔短了,蘿卜還在里面,氣死俺也。。。。。。別的同學也是狼狽的要死,手上、身上全是泥巴,大家嘻嘻哈哈鬧做一團,還選出了“蘿卜王”呢! 第二步:寫地圖。玩倒是玩過了,不過任務也要完成哦!我和我們組的成員在八卦田里四處搜索著,要把地圖填滿。我們也就知道了許多農作物的名稱。比如包心菜、花菜、白蘿卜、油菜花等。
同學們都散了,我和雷思勤有去推了一下石磨,還去踩了一下水車呢!我和她都吊在水車上了,涼風吹來,蕩起波紋,把我們的笑聲傳的很遠很遠。。。。。
關于的題目人與自然優秀作文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快樂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源。例如:我們每天不可缺少的淡水、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清新的空氣,而且她還生活著我們人類共同的朋友——動物和植物。
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享受自然的同時,卻又無情地在不斷破壞著這個給我們提供賴以生存的條件的自然環境。南極的黑洞、河流的污染以及電視上頻頻報道的洪澇災害和某種生物的瀕臨絕種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們破壞和諧自然所付出的沉重代價。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最高氣溫達到了40攝氏度左右。由于水資源的日漸匱乏,不僅對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而且還威脅著人們的生活用水。這些環境的變化,讓我們原本和諧的自然環境,早已變得千瘡百孔。
迄今為止,人類仍然沒能停止對地球環境無情的破壞。任意的捕殺各種動物,肆意的破壞森林資源,讓我們這一代人有時候只能借助于文獻資料去認識某種已經絕跡了的生物。
現在甚至連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也無可避免的遭受到人類的嚴重破壞。黃河經常爆發的洪水,讓農民伯伯的房屋和田地都被沖跨。是誰做的呢?是人類,一切都是因為他們亂砍亂伐的行為造成的惡果。如果大家都懂得尊重環境、愛護環境,那么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生存局面。
今天人們所謂的珍惜動物,大多都是受到了人類的殘殺和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稀少后才被人類重視起來的。吃野生動物的現象在這個社會上越來越普遍。你可曾想過?有一天,你以前嘴里所吃小動物的就是今后被人們認為的國寶!你可曾想過?如果我們在吃一種弱小的野生動物的同時,再去拯救另外一種將要絕跡的野生動物,那樣就可以做到真正的生態平衡嗎?
精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范文(精)二
我喜歡小動物,平時看電視的時候也很喜歡觀看一些關于動物的節目,《人與自然》是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之一。有一次在收看一期介紹象群生活的節目時,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觸目驚心”。
在自然保護區時,工作人員用紅外線望遠鏡發現一只小象每走一步都顯得十分的痛苦。他們仔細觀察,發現小象的一條腿被偷獵者的夾子夾住了,而且傷口非常深,如果不及時治療,小象就會有生命危險。工作人員必須把小象與象群隔離才能進行治療,他們想方設法去救助小象,把小象帶到安全的地方治療,治好后再送回到象群去。可是象群仿佛已經察覺到少了一只小象,它們開始四處尋找小象。
就在尋找小象的途中,一只大象的腿又被夾子夾住了。這次的夾子非常大,大象的腿已經開始流血了。因為有象群在,工作人員不敢靠近大象。象群也沒有辦法,只是圍著受傷的大象悲鳴。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大象失血過多,在同伴們哀傷的悲鳴中死了。
小象被工作人員治好后,回到了象群里,又開始了危險的生活。
看著大象無奈地死去,我憎恨那些獵人,他們為什么要設陷阱?不就是為了掙幾個錢嗎?為了掙錢就要殺死大象,太殘忍了。我多么希望人類能和動物們和諧相處,讓我們的世界多些寧靜,讓自然界多些和平呀!
我要呼吁同學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動物們吧!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也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讓我們都為創造一個和諧的生存環境貢獻出一份力吧!
精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范文(精)三
美麗的大自然好似一個魔術師。給春涂抹上淡淡的翠綠,贈予夏一抹深綠,又為秋染上耀眼的金色,再給冬披上一件白色的大衣;叮咚的泉水唱著輕柔的調子,波瀾壯闊的大海則打著節拍,那些小小的歌唱家們伴著清風也展示起了自己婉轉的歌喉;大自然中美麗的圖畫則是那些個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幽靜山林……
多美好的景象啊!
可是,這樣的景色,這樣的美好,因為人類的欲望已經所剩不多,到處可見的是名叫“高樓大廈”的樹;流動著的河是名叫“汽車”的水滴組成的;美麗的山已經易名為“工廠”;美麗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裝起了高貴,披上了黑色的紗衣。
天啊!那個美麗的地球自然村呢?她到哪里去了?哦,原來她還在,只不過是換成了蒼老的容顏……這些,正是她那些兒女們所一手造成的!人與自然難道就不能與平共處嗎?只要我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自然母親是不會虧待人類的!可是現在呢?人類無節制的索取,使得自然母親傷痕累累,也加快了地球資源的減少……
愚蠢的人類啊,你們真的是在明知故犯啊!一邊口口聲聲的說環保,一邊又加大索取,這就是你們愛母親的表現嗎?行動!行動!用實際行動來實行環保,為子孫后代積點福吧!
精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范文(精)四
今年寒假里,我看了許多電視節目。每一個節目都精彩絕倫。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與自然》這個節目了。
《人與自然》很有趣,大部分講的都是野生動物,它們有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領,他們也就是靠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如:狼吃羊、老鷹吃小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則,也是人生的規律,強者勝,弱者敗,弱肉強食本來就是自然界中的規律,要想生存就必須去拼搏,要想拼搏成功就必須具有屬于自己的生存本能比如:大海里,一群魚兒在自由自在地遨游著,魚兒們擠在一起,步調是那么一致。原來它們是通過與身旁的相互感應,所以上萬條魚都能做到整體化一。團結力量大,所以捕食者要想從中挑出單獨的一條小魚,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人與自然》使我增加了對動物的了解,其中就有黑背變色龍。據當地人所說,它的身體里裝著人的靈魂。“黑背變色龍的眼睛里寫著我們的死期,所以它們一來,我們就一定要殺死它,它會給我們帶來死亡。”他們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因為這無謂的驚慌,和那一點都不科學的迷信,黑背變色龍才會越來越少。同時,外界對熱帶雨
林的破壞,也會使他們失去那無辜的、寶貴的生命。
我還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頭饑餓的獅子發現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獅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護,悄悄地向野牛靠近。獅子離野牛越來越近,野牛們卻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正在緩緩逼近,仍緩緩地咀嚼著青草。忽然,獅子縱身一躍,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們驚慌的四處逃散。獅子對一頭還未長結實的野牛緊追不舍。野牛拼命奔逃著,可沒多久,它就體力不支了。獅子和野牛的距離在不斷縮小。突然地,野牛剎住腳,猛轉過身,鋒利的犄角轉向獅子。獅子也停下了腳步,左右試探著尋找進攻的機會,可野牛的犄角始終對著它。獅子和野牛對峙著,僵持著。突然,野牛向前邁進了一步,獅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只小貓,只是瞇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視著野牛。獅子的“懦弱”讓野牛頓生豪氣,用犄角猛扎著躺在地上的獅子……三秒鐘后,威猛進攻的野牛碩壯的身體慢慢倒了下去,。獅子的血口利齒已緊咬在野牛的喉嚨上。這個故事使我明白,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斬落對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卻只能割傷自己。
《人與自然》這個電視節目教會了我許多知識,我喜歡它!
精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范文(精)五
春節期間,我一直都喜歡收看《人與自然》這個節目。雖然講的都是動物類的,但我還是從中明白了不少道理和知識。讓我學會不少東西。
《人與自然》讓我增加了對動物的了解,其中有威武的非洲獅,靈巧的獵豹,饑餓的鱷魚,奔跑的角馬和羚羊,每天都在不停進食的大象等等。在解說員口中,我學習到了外界對草原的破壞,如干旱使食草動物減少或減緩遷徙的時間就使食肉動物在饑餓中等待,甚至死亡。《人與自然》里大部分講的都是野生動物,它們有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都有它們自己的獨特生存本領,只有靠這些獨特的本領,它們才能在殘酷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
如:獅子吃羊、老鷹吃兔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則,也是人生的規律,強者勝,弱者敗,沒有人能夠違背這些規律。因此,它們想生存下來就必須經過一場血腥的殊死拼搏。要做到這一點,它們必須具有自己的生存本領這樣才能與敵人血戰到底,成為真正的王者。否則,就會成為它人口中的美食。
我們人類也一樣,大家都在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拿下一個又一個的競爭對手,不斷地向著更高的領域前進。但是,有許多孩子在家里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祖宗”,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如果長期下去就會養成懶惰的壞習慣,什么也干不成。
請大家養成自理的好習慣吧,這樣,在今后的社會上,才能夠更好的立足。
精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范文(精)六
大自然的過分溺愛,已使人類變得自妄自大,居然得意忘形地認為人與自然不和諧也是美。
——題記
我的名字叫人,大自然是我的母親,自我出生以來,母親就一直囑咐我要善等其他的兄弟姐妹。
我叫大自然。自地球誕生以來,我就存在這個世界上了。我擁有很多孩子,綠油油的小草、成蔭的樹木,鮮艷的花兒、翱翔的雄鷹、奔騰的駿馬、啼鳴的翠鳥包括人類都生活在我的懷抱里。這些孩子都多么純真,多么可愛。
我非常喜歡跟我的兄弟姐妹玩耍。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花兒盛開,駿馬伴我同行,小鳥伴我唱歌。好溫馨!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希望這樣的快樂時光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看到人與其他動物、植物相處得那樣融洽,作為母親,我很高興,之前的憂慮也沒了,而是把更多的疼愛獻給了人。
母親仿佛更加疼愛我了,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我要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創造出更大的財富,繼而讓母親安享晚年。
人真的是太懂事了,我由原來的欣慰轉為樂不可支,現在就算是要把我的一切都獻給人,我都心甘情愿。
慢慢地,我發現我與其他的兄弟姐妹存在著很大的區別,我具有無窮的智慧與巨大的創造力,這都是無形的財富。而其他兄弟姐妹卻沒有,它們只是一味地辛勤工作及每一天都重復著這些繁瑣而毫無趣味可言的工作。我很煩惱,這是為什么呢?
這陣子,人好像很煩惱的樣子。我曾幾次找過他,問他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可他只是微笑著說:沒事。這令我很擔心。
我終于想通了!原來我是那樣地高級,那樣地至尊無上,而動物、植物只是一些低賤的生物而已,我不必對它們那么尊重。從那以后,我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對待動植物的態度由謙虛轉而輕蔑。
最近,人的態度有點兒不對勁,之前的謙虛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傲慢與輕蔑。他開始欺負其他的動植物了。但我真的是太疼愛他了,不想他生氣或不高興,所以一直置之不理。
我最近很喜歡打獵。或拿著一把槍瞄準一只小鳥,體驗打槍的樂趣;或用一些毒藥涂在長矛上,以準獅子或老虎用力投過去,感受一番做野人的滋味。這樣既可以收獲樂趣,也可以收獲食物,得到珍貴的皮毛。
(矛以不理睬的態度,仍然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相信人能浪子回頭。)
好奇怪!對于我的行為,母親居然不聞也不問。為什么呢?呵呵!也許是母親也支持我這樣做吧!
(沉默)
應該是了,我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世界任我擺布。母親也不應該例外。哈哈哈!我是最至高無上的!
沒想到我的不理睬不僅不能讓人改過自新,而是變得更加自妄自大。我真是悔不當初啊!為了不讓人繼續錯下去,我一定要站出來教訓人一頓。
母親終于開口了,她教訓了我一頓。但對于我來說,一切已經無用。我不耐煩,便也毀掉了她那美麗的容顏。
面對人,我真的是很累了,我再也無力反抗,便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人繼續破壞下去。
擺脫了母親的限制,我才發現,原來人與大自然和和諧也是一種美。大自然根本就沒有資格當我的母親,它就只管奉獻好了,為了我的前途,為了我的發展。
我很痛心。人居然這樣傲慢,認為人與自然不和諧也是一種美!我真想忠告他一句:你再這樣子下去,不僅我會滅亡,你也會銷聲匿跡的。
精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范文(精)七
19xx年,雅長林場通過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從108萬畝林地中劃出58萬畝作為生態林進行管護,林場從生產型林場轉型為公益型林場;從20xx年起,珠江防護林體系工程開始在我場正式實施,沿紅水河一帶林地相繼規劃造林;隨后,“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廣西蘭科植物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掛牌運營……這些,無不顯示生態在我場“三大效益”中占有重大的份量,自然也期待廣大職工樹立一種全新的生態倫理觀念。謹以此文與大家共勉。
——題記
朋友們,我是否可以冒昧地問您一句:您有道德嗎?當然,我相信大家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廢話,怎會沒有!是呀,誰沒有“道德”呢!不過,我在這里所指的,并不是一般的倫理道德(我們通常所說的道德,往往僅涉及一定社會空間內人與人關系的規范和評價),而是一種全新的倫理觀念——生態倫理道德。所謂生態倫理道德,就是規范人類對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自然界其它實體和過程的態度與行為的思想道德觀念。
可是,我們人類為什么要樹立生態倫理道德呢?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刀耕火種”的時代以來,人類開始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動。19~20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應用,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高速增長,社會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是,人類的思想意識從“圖騰崇拜”向“人為中心”延伸,否定了人對大自然唇齒相依的依賴關系,認為人是駕馭和主宰自然的主人,而自然則是被征服和被統治的對象。也正是在這種謬誤的倫理觀念的支配下,人類盲目地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毀壞植被,過度放牧,濫殺動物,以致人類共同的家園——自然生態環境千瘡百孔,維系人類生存的四大系統——耕地、牧場、森林和海洋生物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日益枯竭,人居環境日漸惡化,人與自然的矛盾日趨激化,人類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全球性的生態危機頻頻發生。以中國為例,近年來,我國西北地區多次出現沙塵暴和沙塵天氣,僅20xx年春,就有多次大規模的沙塵暴席卷北京并南下波及上海等地;19xx年,長江、松花江、嫩江發生歷史罕見洪災,造成沿岸居民流離失所,妻離子散,洪水過處一片荒涼……可見,自覺的運用生態倫理道德來規范我們人類的態度與行為,其意義是深遠的!
可遺憾的是,“生態倫理”僅僅成為少數專家學者的“口頭禪”,沒有得到人類廣泛的認同與確立。長期以來,生態倫理只是在各種法規政策和行為規范中得以不健全的發展。然而在許多血淋淋的事實面前,法規政策、行為規范仍然顯得那么軟弱無力,不少與生態倫理相悖、專挖法律法規空子的案例頻頻在各種媒體上曝光。近年來,日本捕殺鯨魚的活動日益猖獗,面對輿論的譴責,他們詭稱之為“科學考察捕鯨活動”!這是為什么?是因為世界沒有立法禁止嗎?當然不是,肇事者不是受利益驅動就是為了每一天能在餐桌上排設一碟味道鮮美的鯨肉,他們的生態倫理泯滅了,把一已之欲凌駕在生態和諧之上了!
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一幕幕活生生的現實:割松脂的人用割脂刀環割著樹干,采割面幾乎遍布整個樹身,刻痕深達心材,樹體汩汩的流出“血淋淋”的汁液;開荒者用工具墾挖著公路坎上坡度大于25°的造林地,地里沒有一株活苗,只有綠油油的、茁壯的玉米,雨季來了,公路上溢滿了泥石流,過往行人長吁短嘆,而我們的人還在心安理得的向開荒人收繳“過價”(地租);山上伐木工人端執的油鋸狂吼著,天然林一片一片的倒下,而采伐跡地三年、五年長不出半根苗……如此可悲,如此可嘆!我們的人常常這樣“一次性”的使用自然資源、透支未來資源,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道德棄之腦后。
人是從大自然中分化出來的,它有自然的屬性,其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可能脫離大自然。馬克思說過:人的肉、血和頭腦是屬于自然界的,是同自然界緊密相連的。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必然要改造自然界,消除不利于人類生存的因素,創造適宜人類生存的條件。但是這種創造并非是人與自然間的敵對斗爭,人與自然的關系,也不是占有與被占有、掠奪與被掠奪、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任何曲解人與自然關系的結果,最終只能導致生態危機。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應該正確地理解為人與自然間的協調,即既索取自然(砍伐森林),又回報自然(植樹造林);既人化自然(興建城市),又回歸自然(城市綠化)。這便是生態倫理的中心思想。它要求人們熱愛自然,視自然為友,尊重自然萬物各自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利用自然資源與回報自然相結合,保持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當今人類必須從全球的觀點出發,重新審視自己的自然觀和價值觀,嚴格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積極履行生態義務,時時刻刻都要記住:
人是大自然利益共同體中的一員,人與自然必須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存在。
如果,我們不能確立正確的生態倫理道德,并用以規范人類自己對自然的態度和行為,而是敵視自然,破壞生態平衡,那么,地球回報我們的將是干涸的河流、荒蕪的沙漠、遍地的動物骸骨,我們人類將徹底的成為地球上“孤獨的一族”,這實在是人類生存史上的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