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高二必修五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一
1、敕勒歌
【作者】佚名【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譯文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3、賞析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這首歌也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語文高二必修五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二
簡介:
《促織》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清代短篇文言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指在聊齋中記述奇異的故事。
背景:
《促織》是按事物發展的自然順序記敘的,情節曲折多變,故事完整。本篇小說從總體看是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記敘的。
字詞:
1.宣德:明宣宗年號(1426-1435)。
2.尚:崇尚,愛好。
3.西:這里指陜西。
4.華陰令:華陰縣縣官。
5.才:(有)才能。這里指勇敢善斗。
6.責:責令。
7.里正:里長。
8.游俠兒:這里指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年輕人。
9.昂其直:抬高它的價錢。直,通“值”。
10.居為奇貨:儲存起來,當作稀奇的貨物(等待高價)。居,積、儲存。
11.里胥:管理鄉里事物的公差。
12.科斂丁口:向百姓征稅攤派費用。科斂,攤派、聚斂。科,聚斂。丁口,老百姓。丁,成年男子。
13.操童子業:意思是正在讀書,準備應考。操……業,從事……行業。童子,童生。科舉時代還沒考取秀才的讀書人,不論年紀大小,都稱為“童生”。
14.售:原意是賣賣物出手,這里指考取。
15.迂訥:拘謹而又不善于說話。
16.累盡:牽累而耗盡。累,牽連,妨礙。
17.裨益:補益。
18.款:款式,規格。
19.宰嚴限追比:縣令嚴定期限,催促繳納。追比,舊時地方官吏嚴逼人民,限期交稅、交差、逾期受杖責,叫“追比”。
20.流離:淋漓。
21.能以神卜:能夠憑借神力占卜。
22.紅女白婆:紅妝的少女、白發的老婆婆。
23.爇香:點燃香。
24.翕辟:翕,合。辟,開。
25.竦立:恭敬地站著。
26.無毫發爽:沒有絲毫差錯。
27.食頃:吃一頓飯的工夫。
28.蘭若:寺廟,即梵語“阿蘭若”。
29.青麻頭: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絲額”,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30.有古陵蔚起:有古墳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樣子,引申為高大的樣子。
語文高二必修五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三
1、《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共120回,曹雪芹寫前80回,高鶚續寫后40回。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品,是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與海》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蜀道難》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飄逸豪放,素有“詩仙”之稱。和杜甫齊名,人稱“李杜”。
4、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國文學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沉郁頓挫。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稱譽杜甫是“詩圣”。
5、《琵琶行》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倡導“新樂府運動”。
6、李商隱: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生。有《李義山詩集》。與杜牧并稱“小李杜”。
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編輯而成的一部語錄體著作,共7篇,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
8、《荀子》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時期儒家學派最后一個代表人物。
9、《過秦論》賈誼:世稱賈太傅、賈長沙,也稱賈生。西漢杰出的政論家、文學家。
10、《師說》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散文家,詩人。和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語文高二必修五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四
書憤賞析(一)
《書憤》作于宋孝淳熙十三年春,這時陸游退居山陰家中。以六十二歲。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以六年,掛著空銜在故鄉居住。他一生“寄意恢復”,但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終未能實現,因而悲憤異常,這一首是他一生感情經歷的藝術概括。
首聯上句“早歲那知世事艱”是作者現在的概嘆。小小年紀,便有滿腔的愛國熱情。但哪里又會懂得世事的艱辛呢?是啊,正如“少年不知愁滋味”“世事艱”暗指投降派把持朝廷。這是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的。“中原北望氣如山”遙望著北方被金人占領的中原地帶,心中的憤郁積如山。一個“氣”字足以看出詩人的悲憤。小小年紀便有抗金報負,可是朝廷正豺狼當道。看著自己的國土被金兵踐踏,老百姓被金兵所害。怎么不會“氣如山”呢?可這如山的憤怒又向何處發泄,詩人只能“書憤”。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想當年,宋軍擊退金兵,收復失地的那兩次勝仗。詩人仍記憶猶新。詩人用“樓船夜雪”“鐵馬秋風”形象地概括這氣壯山河的兩次勝利斗爭。可以看出作這是多么地渴望投身到這樣的戰斗中去。同時也表明宋國人民有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土。
前兩聯作者回憶過去,抒寫他的抗金報負。早歲的豪情形成全詩氣韻雄厚的基調。
從回憶到現實,回應首句詩意轉為悲涼。“塞上長城空自許”“塞上長城”是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即意為守邊的戰士,能保衛國家安全的人。一個“空”字體現出了詩人對壯志未酬的感慨,南宋有如陸游這種壯志的人甚多,卻只能“空自許”可見當時的南宋統治是多么的。這怎能不讓詩人“氣如山”而“書憤”呢?這里“空自許”與“世事艱”照應正是對投降派的憤怒。“鏡中衰鬢已先斑”歲月蹉跎,詩人對鏡自照,才發現頭發已經發白了。詩人的頭發為什么會發白呢?不錯,詩人是老了,可更多的是詩人為國擔憂啊!南宋有如此要精忠報國的“勇士”卻落個壯志未酬,詩人頭發怎么不會白呢?
頸聯詩人感情沉郁悲涼,但感情基調依然斗志昂揚。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后出師表》曾說過“鞠躬盡力,死而后已”的話,詩人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要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報效朝廷。詩人當時已61歲,李白曾曰:“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可當時年老的陸游對此卻漠然無視,可見,他的愛國之心是多么強烈。他是多么想要實現親自帶兵抗金的愿望,可朝廷卻沒有給他機會。陸游在《示兒》中曾曰:“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王師”最終沒有“北定中原日”,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卻也只能含恨而去。
語文高二必修五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篇五
《滕王閣序》知識點
(一)、重點字詞
1、枕:臺隍枕夷夏之交(動詞,倚,據) 2、維:時維九月(介詞,在)
3、序:序屬三秋(名詞,時序) 4、上:儼驂騑于上路(形容詞,高)
5、披、闥:披繡闥(開,小門) 6、曠:山原曠其盈視(形容詞,遠)
7、浦:聲斷衡陽之浦(名詞,水濱) 8、甫:遙襟甫暢(副詞,剛,頓時)
9、遄:逸興遄飛(副詞,迅速) 10、凌:氣凌彭澤之樽(動詞,超過)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詞,遠) 12、數:識盈虛之有數(名詞,定數)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詞,乖違,不順) 14、疏、引:恭疏短引(書寫,撰寫;
15、賦:一言均賦(動詞,鋪陳)
(二)、一詞多義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詞,舊)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連詞,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問之(副詞,特意)
④既克,公問其故(名詞,原因)
2、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副詞,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動詞,沒,干涸)
③則智者盡其謀(動詞,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歸盡(動詞,完,盡頭)
5、且:
①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連詞,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詞,將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副詞,姑且,暫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哉(連詞,尚且)
⑤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副詞,將要)
三、詞類活用
1、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2、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3、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4、屈:屈賈誼于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5、竄:竄梁鴻于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7、目: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8、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9、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