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一
建寺育材
妙法寺的開山住持是洗塵法師和金山法師。洗塵法師是遼寧復縣人氏,十一歲于潮海寺依照同長老出家,廿三歲詣長春般若寺定西長老座下求三壇大戒,旋赴青島湛山寺親近倓虛長老,結識金山法師,傾蓋如故,引為知己。金山法師乃山西五臺縣人氏,八歲投五臺山尊勝寺依靈禎長老出家,后于金閣寺含空長老座下求受三壇大戒,繼往北京城西正覺寺親近輝光長老學法。
洗塵法師和金山法師分別于1948年和1949年南下到港,投東普陀寺。洗塵法師有感在港島中區向無禮佛道場,新界僧眾赴港島辦事或就醫時,停云無處,食宿不便,擬發愿建道場。二師遂于1950年在中環樓梯臺創辦妙法精舍,演天臺教,修凈土行,結夏安居,并留單接眾,舉辦佛學講座。1960年購下新界藍地張苑,開辟十方四眾道場,命名妙法寺。內設安養所一所,收容年老無依信女。1961年得敏智老法師支持,將大嶼山東涌的內明學院遷往妙法寺承辦,并由敏智法師出任院長。
1964年,內明學院增辦英文中學部。1966年洗塵法師當選為香港僧伽聯合會會長。1969年租九龍福華街居禮英文書院校舍,開辦香港佛教書院,1970年于九龍醫局街置新校舍。1971年,購建七層大樓,將“香港佛教書院”易名為“香港能仁書院”。洗塵法師出任校監,并獲中國臺灣承認為大學機構。
殿宇超凡
1973年,洗塵法師興建妙法寺萬佛寶殿及于寺旁開辦英文中學。得劉金龍居士(劉景福千金)、李意、李敬昆仲樂助巨資,以及善信籌募捐助,新校舍得以建成,特命名為妙法寺劉金龍中學,以作紀念。萬佛寶殿至1980年5月落成,耗資六千萬元,寶殿隆重開光,同時設千僧大齋,法會極一時之盛。
占地7,800平方尺,高110尺的萬佛寶殿金碧輝煌。殿前假山流水匠心獨運。一對全_有高及三層佛殿的巨大金龍,環繞著紅磚砌成的前門大柱,神采威猛。入口處兩旁立有石獅和麒麟,還有兩頭六牙白象,瑞獸守護,氣勢不凡。
正門入口中央供奉彌勒佛像,兩旁站著護法四大天王。雙層屋脊鋪上琉璃瓦,金光燦然,遠遠可見。飛檐有瓷制動物裝飾,正中有一座由雙金龍守衛的佛塔,是佛殿的最高處。
通往二樓的樓梯,有半浮雕描寫佛陀故事。二樓法堂亦作齋堂之用,可筵開四十余席,堂內有一玉佛龕。再上行,可見更多半浮雕及持劍天將韋馱。主殿供奉三如來;三座巨型梨狀水晶吊燈從屋頂懸垂,橫梁上畫有畫像描寫佛陀一生。殿內壁鑲有一萬個金佛瓷磚,手勢不一,是依照北京頤和園萬佛殿中金佛的規模而建,巧妙地把北京的“智慧海”遷到香港來。十六尊者以半浮雕制作,鑲于兩邊墻上,手工精細。另外矗立兩座藥師佛浮屠,塔身嵌滿小佛像,層層而上。殿內綴滿宮燈,兩邊懸掛鐘鼓。晨鐘暮鼓,靜聽梵音,滌俗出塵。四邊0走廊相通,為藏經閣,珍藏泰國同道送給該寺的珍貴的泰文、英文、巴利文、及緬甸文大藏經,可供各界參閱。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二
甲方(委托方):_________ 乙方(受托方):_________甲方因業務發展需要欲在香港成立公司,現全權委托_________公司向香港有關機構申請辦理公司注冊相關手續,經雙方協商一致,達成如下內容條款:
一、甲方必須向乙方提供真實有效的股東資料: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個人住址(或通信地址),聯絡電話。
二、填注冊香港公司委托書一份:公司中英文名稱、董事詳細資料。
三、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資料必須有確認真實無誤,保證申請注冊的公司是用于合法的商業運作,并承擔該公司的債權債務和法律責任。
四、乙方為甲方代理細則如下:a.到香港公司注冊審查確定公司名稱,付代查冊費。b.提供香港公司注冊地址,法定秘書服務。d.制作公司印一枚,代付登記年費。.制作公司簽字章、代付印章費。f.制作公章一枚,代付印章費。
五、辦理費用和付款方式a.辦理總費用_________(人民幣)元(包括須向香港政府有關部門交納的費用和乙方代理費用)。b.付款方式:申辦前(甲方填委托書,協議書)預付_________(人民幣),收到法定文件簽名后,再付_________元(人民幣)。
六、辦理的時間:收到甲方簽署申請成立公司法定文件和申報表后10個工作日。
七、本協定雙方訂立后,如乙方無法完成甲方委托之業務,甲方此前所交的款項乙方給予乙方退還。
八、本協定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本協定自雙方簽署之日起生效,未盡事宜雙方共同協商解決。甲方(蓋章):_________乙方(蓋章):_________代表(簽字):_________代表(簽字):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返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三
龍鼓灘(英文:lung kwu tan,舊作lung-ku-tan)位于香港新界屯門的西面,區內有不少特殊建筑,其中香港兩家大型發電廠便位于此,附近亦有不少燒烤場設施。一說龍鼓灘亦是南宋名將文天祥筆下《過伶仃洋》中“皇恐灘”(或“惶恐灘”)之地(另一說皇恐灘位于江西省萬安縣境內,為贛水十八灘之一)。
龍鼓灘初期指當地的一海灘,得名起源自對開的龍鼓洲,因正好位置上對望,及后被延伸指鄰近一帶地區。龍鼓灘主要分為龍鼓灘及龍鼓上灘兩部份,地理上位處青山大冷水西側,西面臨海為龍鼓水道,南面為踏石角,行政上被劃歸屯門區的樂翠選區。清政府早年將新界割據給英國時,龍鼓灘與及屯門被劃歸入元朗約,至1969年新界民政署下設7個理民府以管治地方,當中包括屯門理民府,自此龍鼓灘一直歸入屯門區發展。
生態及旅游
龍鼓灘是新界西北部海岸線最邊陲的地方,其海灘狹長,視野甚廣,與白泥成為香港觀看日落的著名景點。龍鼓灘對出的龍鼓水道為香港境內幾個中華白海豚常見的出沒地點之一,海灘北邊的小山崗上建有的“中華白海豚觀景臺”,正是欣賞日落和中華白海豚的良好位置。
龍鼓灘東面為青山,交通所隔,因此較少受人為破壞,具一定生態價值,在村落后的風水林和毗鄰的灌叢就有不少蝴蝶凄息在該帶,是香港較罕見的紅鋸蛺蝶的其中一個主要繁殖地,其他不常見的蝴蝶品種還包括異型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金斑蛺蝶(hypolimnas misippus)和緯帶趾弄蝶(hasora vitta),漁農自然護理署曾在20xx年-20xx年的調查中錄有90個蝴蝶品種,曾有團體倡議將該處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龍鼓灘村后的青山龍門徑有不少奇石景觀,如面包石等,其中皇帝巌(又稱宋王洞)有一傳說可追塑至1277年,當時正值南宋之末,蒙古兵南下中原,宋帝昰避走南方,路經香港,而在龍鼓灘留下足跡,據說當時宋帝曾藏匿于該山洞中。
歷史建筑
龍鼓灘村內建有一所富歷史意義的天后廟,采兩進式設計。據發現,廟約建于清朝,光緒年間重修至現有規模。最近一次重修為1988年。廟內有碑記載有關事跡,而廟前對出的空地亦為烹煮盆菜的地方。另外,龍鼓上灘的劉氏宗祠于20xx年1月9日被公開有關評級,目前被古物古跡辦事處列作香港三級歷史建筑,該建筑建于晚清,近年曾作修緝,為兩進式設計,背山面海,供奉著當地客家氏族龍鼓灘劉姓之歷代祖先。其附近不遠處,為屏山鄧族十八世祖若虛祖(若虛書室以其為名)的祖墳。
龍鼓灘過往曾有不少考古發現,統稱為沙堤遺址,該帶的形成始于約距今6020xx年前,沙堤長度約100米,自1989年4月開始被首次發現,在1993年龍鼓灘發電廠興建前,學者便曾多次在該帶進行搶救斟察。
龍鼓灘村
龍鼓灘村可細為北朗、南朗、篤尾涌、沙埔崗及龍仔五部份。花香爐村則已荒廢。龍鼓灘村以劉姓為主,人口約200人,一說為香港最古老的鄉村之一。村內有數間祠堂、一間天后廟及一座觀音殿,曾獲大紫荊勛章的時任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便出自此村,他亦曾任村長一職。附近還有背景與宋皇臺相似的皇帝巖。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四
各位先生、女士、各位貴賓,你們好。歡迎大家暢游世界聞名的維多利亞海港。
在整個航程中,船上的每位工作人員都非常樂意為大家服務。希望各位貴賓能在短短的海上旅程中,輕輕松松地欣賞香港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
尖沙咀鐘樓和香港文化中心
在船的左邊有一座古老鐘樓,它是九龍的標志。這鐘樓是舊火車站的一部份,在1920xx年,香港開通了第一條通往內地的鐵路,1975年火車站遷移到紅磡, 舊火車站就拆掉了。令人懷愐過去的就只有這座44米高的鐘樓,現為香港的法定古跡。在鐘樓旁的淡粉紅色建筑群就是香港文化中心,每年在此都舉行世界各地的戲曲、電影、歌劇、舞蹈等文藝活動,使人很難想像這里早年原來是鐵路密布的火車總站。鐘樓和文化中心的所在是九龍的黃金地段,商廈、購物中心、酒店、夜總會、卡拉ok等數之不盡,世界名牌商品琳瑯滿目。
洲際酒店和新世界中心
左邊那一大幢暗紅色的建筑物,是世界聞名的五星級酒店「洲際酒店」它的前身是麗晶酒店,它正好座落在九龍地圖上最突出的方位,那地方早年是一塊尖尖的沙灘,真是名符其實的「尖沙咀」。酒店除了提供各類豪華海景住房外,還提供大中型會議場地,許多重大國際會議,官紳名流晚都會在此舉行。再往前就是著名的新世界中心,這裡匯集了各種品牌的時裝、珠寶和電器,還有提供各種美食的的酒家。
尖沙咀海濱長廊
沿海一帶是尖沙咀海濱長廊,這是一片在80年代初填海得來的土地。此處可把兩岸的燈火盡收眼底,每逢夜晚,一團團的游人在岸邊賞燈和一對對的情侶在海邊吹風,相影成趣。每年國慶和春節的煙花匯演,很多市民不惜提早兩三小時趕來這里等候觀看煙花,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情景可以想像得到。每逢圣誕節及春節前后,維港兩岸的酒店商鋪都將外槍掛滿燈飾,香港亮麗璀璨的夜景,實令萬千旅客流連忘返。
香港體育館和九龍車站
左邊那一幢外型獨特,像是倒置金字塔的建筑物,是著名的香港體育館,可容納12,000名觀眾,場內有巨型熒光幕,可讓現場觀眾觀看奇大無比的彩色映像和大特寫,重播和慢鏡頭等,這個場地原本是為了體育活動而蓋,但目前很多時間卻用來作本地與國際巨星舉行演唱會的場地,香港體育館旁就是1975年落成的九龍火車站,火車除了來往九龍、廣州之外,還前往新界和中國邊區的羅湖。由九龍到羅湖全程包括停站時間只需四十五分鐘,這鐵路系統每天早上5:30開始至午夜運作,為市民旅客快捷方便的交通服務,1997年,京九鐵路通車,每天分單雙號從這車站開住上海和北京。體育館和火車站都位于紅磡區,所以被稱為紅磡體育館和紅磡火車站。
海逸酒店和黃埔花園
左邊是紅磡的私人住宅區,那一幢幢高度一樣的建筑物,都是香港富豪李嘉誠先生旗下實業公司所開發的。那一幢高于其他大樓的建筑也是李嘉誠先生旗下產業,這大樓是在新的建筑高度標準下興建,所以是區內最高的豪華住宅樓房,樓高73層,旁邊另一幢比較矮的藍色玻璃建筑,也是李嘉誠先生自己蓋、自己管理的五星級酒店海逸酒店,這酒店百份之七十的房間都有海景。1997年香港回歸慶典時更成了,朱鎔基的下褟之處,之后回歸一週年及20xx年全球財富論壇江主席來港都下褟于這酒店。
舊啟德機場
在船的前方我們可以見到一個平平的海岸線,那是香港舊國際機場的跑道。1998年7月6日香港國際機場已搬遷至大嶼山北面的赤臘角,所有在舊機場的服務和設施己停止使用。現時跑道末端設有高爾夫球練習場,客運大樓改建成高卡車賽車場、保齡球場,一部份的停機坪則成為露天市集。
維多利亞海港
我們現在暢游的維多利亞海港是世界聞名的天然港,維多利亞海港的東面以啟德機場后面的鯉魚門為界線,而西面則以青馬大橋那邊的汲水門為界,面積4,900公頃,它和美國的三藩市、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同樣是世界最佳天然海港。維多利亞港每天平均有250艘遠洋船以及超過23,000艘其他類型的商船經過,貨柜船來到后會停泊于九龍西面的葵涌碼頭。豪華游輪則靠在尖沙咀的海運大廈。海港上經常有來往香港澳門的飛翼船和噴射船,在黃昏和假日,則多了一些出海暢游的私人船舶和帆船。在維多利亞港捕魚的漁船甚少,漁船要開到南中國海一帶才有魚獲。
請各位再看看左右兩岸的建筑物,在兩岸對比之下,您會發覺九龍的樓房建筑較齊,幾乎差不多高,而香港的就不同了,高高低低的,這是因為98年以前,機場在九龍東面,樓房的高度有所限制以免影響飛行航道。機場遷離市區后,較高的建筑物在九龍相繼冒起,形成一些鶴立雞群的局面。
除了地形外,歷史也給香港分成三大區域,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滿清政府于1842年鴉片戰爭戰敗后與大英帝國簽定南京條約時把香港島永久割讓。滿清政府又于1860年第2次鴉片戰爭后再與大英帝國簽定北京條約把昂船洲和九龍界限街以南之土地永久割讓。其后在1898年,大英帝國再向滿清政府租借深圳河以南的土地與及235個外島,為期99年,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在1982年,中英雙方就中國重新對香港行使主權一事展開會談,并于1984年12月9日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為香港定下回歸時間表。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五
下午,我們游了橫店廣州街、香港街景區。
橫店廣州街、香港街位于橫店鎮的北部,東臨明清宮苑。
1996年為配合謝晉導演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橫店集團興建了廣州街景區,這也是橫店最早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由此開端,漸漸發展,橫店鎮成為了真正的影視城,也使得橫店這樣一個小鎮發展成為了江南名鎮,20xx年它的游客已突破500萬人次,目前它的旅游年收入已經高達六、七十億元。在旅游方面,中國有許多省會城市還比不過它。
香港街是1998年擴建的,廣州街、香港街連接在一起,還原了一個上世紀四十年代廣州、香港的街市風情。廣州街有十九世紀羊城街景,還有復制而成的珠江及“十三夷館”和“天字碼頭”。香港街有皇后大道、總督府、維多利亞兵營、匯豐銀行、上海公館、和翰園等十九世紀香港中心城區的眾多街景。目前不但成為影視拍攝基地,更是廣大游客懷古思今、玩賞游樂的好去處。
我們到時,正值天降暴雨(也即是紹興被暴雨所淹,差一點沉沒的那天),進入景區里面,第一眼看到的即是“三元里”,不由得使人聯想到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侵略的那天也是暴雨如注,此情此景,觸景生情。侵略者不但得到了中國人民的反抗,也得到了老天的懲罰。大雨使侵略者的洋槍因雨水淋濕而無法開火,而三元里人民的鋤頭鐵靶卻發揮了作用,這是一種怎樣的可歌可泣的行動啊!在反抗帝國主義入侵的歷史中,腐敗的滿清政府的軍隊從未打過一個這個輝煌的勝仗,而三元里的農民卻做到了,這對當局者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該景區也有如“大話飛鴻”、“怒海爭鋒”等演出節目,我們看的是“怒海爭鋒”的演出,這個節目的故事是這樣的:虎門關外的海盜船停在海中,向廣州城傾銷鴉片,中國海警與海盜進行激戰,最后擊毀了海盜船,捕獲了海盜。在岸邊的觀眾是人山人海,演出非常熱鬧,也很精彩,在暴雨中觀看這樣的演出,也真是別有一番風味,有不少人都淋濕了,也都渾然不覺。
演出結束后,我們就先從香港街看起,然后轉入廣州街,兩條街兩種截然不同的建筑風格,一邊是歐美風格的林立的洋樓,一邊是中國古式古香的雕欄畫棟建筑;一邊馬路是水泥地面的,一邊馬路卻是用卵石鋪成的。兩條街分明是兩個世界。我們不說兩條街的建筑的高下,因為建筑風格不同,高下是難分的。但有一點能看出當時中國人愚昧落后的地方,這就是廣州街中煙館林立,有錢人都以吸鴉片、逛妓院為榮。當時的中國,高層腐敗無能,民眾愚昧落后,貧富差距極大,人民生活困苦,內憂嚴重;而帝國主義卻對中國虎視眈眈,妄圖滅亡中國,使之成為他們新的殖民地,外患更甚。鴉片戰爭失敗后,中國有識之士開始走一條富國強兵之路,甲午戰爭前,中國海軍已號稱亞洲第一,這跟目前的現狀是何等的相似!甲午戰敗,根源還在于高層的腐敗無能。
歷史是一面鏡子,馬善被騎,國弱被欺。當前,我們只有富國強兵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需要建立民主、自由、均貧富、等貴賤的社會,這樣才會沒有內憂。沒有了內憂,才有精力來解決外患。只有這樣,國家才會真正強大,民族才會真正興盛,才會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六
香港海洋公園位于香港島南面,東瀕深水灣,堪稱全球最受歡迎的主題公園之一。同時,公園也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娛樂消閑公園之一,占地170英畝。
游覽公園需花費一天時間,香港海洋公園是香港親子游的必去之地。海洋公園建筑分山上高峰樂園和山下海濱樂園兩部分,以全長1.5公里的登山纜車連接。山上是香港海洋公園的主要部分,有海洋館、海濤館、海洋劇場、百鳥居;山下的香港海洋公園水上樂園,是亞洲第一個水上游樂中心,還有花園劇場、金魚館及仿照歷代文物所建的集古村等。
大家都知道公園內的海洋館、太平洋海岸、鯊魚館等展現大海的奧秘,百鳥居、蝴蝶屋等生動誘人,極速之旅、沖天搖擺船等挑戰膽量,威威天地、哈哈夢工廠等各有特色,還可以在香港海洋公園海洋劇場觀看有趣的海豚、海獅表演《海洋伴我心》。足夠花上一天的時間在香港海洋公園里狂熱一番。另外,在海洋公園內搭纜車是非常寫意的活動,坐在二百零五米高空上可欣賞南中國海迷人景色,遠外閃爍細沙,波光鱗影,仰望白云浮游。離園,還可乘坐全球第二長的戶外扶手電梯。
海洋公園交通全攻略
1.城巴專線(629路)-- 先搭地鐵到金鐘站,出閘后往b出口轉乘香港海洋公園的專車巴士629線,車費單程成人10.6元,小童5.3元。( 首推交通線路 )
2.逢星期一至五可于中環康樂廣場乘專線小巴6號或于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在皇后像廣場外乘巴士29r號前往。
3.于中環交易廣場乘巴士70,90號或于銅鑼灣怡和街乘巴士72,96,592號,過香港仔隧道后下車,再行5分鐘,抵達海洋公園正門入口。平均路程需時從金鐘巴士總站出發約需25分鐘車程。從紅磡火車站出發約需30-40分鐘車程。
夜間如何回中環到黃竹坑道海洋公園停車場外乘坐6x(赤柱監獄—中環廣場)hkd 4.6 (最晚班車19:17 - 20:00,18至25分鐘一班)到黃竹坑道海洋公園停車場外乘坐260(赤柱監獄—中環廣場)hkd 6.6
(09:48 - 20:25,每10-20分鐘/班,20:25~23:25,每20分鐘/班)
門票攻略票價
1.成人$250
2.3至11歲小童$125
3.三歲以下免費
4.65歲或以上本港居民免費
5.殘疾人登記證人士免費
6.香港市民可在生日當天憑身份證免費入場。
7.如經常到海洋公園游玩,可考慮購買“智紛全年入場證”享受更多門票和園內消費的優惠,分別有金卡:成人會籍$695,小童會籍$350;銀卡:成人會籍$545,小童會籍$270;學生全年入場證$485。
公園開放時間
1、香港海洋園全年開放無休息。常規時間10:00-18:00。
2、香港海洋公園升降梯以及快速滑行車的運營時間是到18:00為止。
3、公園上午10點開門,適合早去,一般下午2點左右是團隊入園高峰時間
入口公園有前后兩個入口,從公園的正門進入會首先經過鯨豚保護廣場,繼而到達綠野花園及兒童王國,再乘坐纜車就可以到達山上的機動游戲區;如果從后門口大樹灣的入口進去,則會通往集古村,乘登山電梯再經過急流天地,便可達到山上的機動游戲區。從后門入園(大樹灣的入口)進去可以避開人群,逆向而行。
在公園哪些是好玩好看的呢?
海洋館世界最大的水族館之一。水體寬22米,長38米,水深達7米,分為4層,可由通道環繞參觀。 該館按珊瑚礁布局,分深湖和瀉湖兩部分:館內放養了太平洋島嶼及南中國海魚類5000多條,約400多種,從體長不到2厘米的鹽雀鯛到身長3米的豹紋鯊,還有海鰻、神仙魚、石斑魚等各種珊瑚礁魚類。該館還設有“珊瑚和珊瑚礁”展覽,介紹有關珊瑚礁的形成。
極速之旅首先以較慢的速度升到62米高的塔頂,再以40公里時速的速度急速下降,高升急降的驚險異常刺激!
瘋狂過山車香港公園的云霄飛車是全港最長的,翻騰穿梭在海洋公園中的山群及海洋間,當車廂由軌道最高點向下俯沖,再旋轉一圈時,刺激指數直達頂峰!
亞洲動物天地海洋公園的全新景區,于20xx年4月起開放,多種來自亞洲各地的珍貴
動物,包括大熊貓、小熊貓、娃娃魚和揚子鱷均云集于此,游客更可以在金魚寶殿欣賞五彩繽紛的罕有金魚,到熊貓山莊拜訪色彩艷麗的鳥類和貪玩好動的小爪水獺。全新的熊貓禮品店和大熊貓餐廳為游客提供琳瑯滿目的紀念品和豐富美食。
海洋列車乘上這趟極速列車,可以登上山上的高峰樂園,或返回山下的海濱樂園。海洋列車采用雙向行駛,只需3分鐘的航程,乘客就可往返于海洋公園的山下和山上。這列仿潛水艇設計的海洋列車,配備有多媒體設施,在向乘客展示深不見底的海洋世界的同時,更為您創造震撼的視聽效果。
園內美食海洋公園禁止游客攜帶任何食物或飲品(嬰兒食物除外)進入,但園內食市提供多種食品,如熱狗、漢堡包、薯條、燒味飯、日式拉面、小吃雞蛋仔、窩夫、燒魷魚,以及各類飲品等,價錢由$30-$200不等,味道是一級棒的哦。
海洋天地--灣景餐廳以現代感的空間,襯托著偌大水族箱以及游動其中的繽紛水母。開放式廚房設計,提供30多款時令菜式,包括頭盤、沙律、主菜及甜品,可隨意"自選配搭",飽嘗各具特色的美饌。
海洋天地--嵐灣茶座提供舒適的露天雅座,您可以在自然清新氣息中,無拘無束地享用美點與各式怡情美酒及特色飲品。廚師推介包括北海道蟹柳鮮果沙律、墨西哥漢堡飽、烤紐西蘭香草羊鞍、烤德國豬膝及焗迷您南瓜海鮮飯。而特別推介飲品包括bay breeze (含酒精飲品) 及 sunrise punch (非酒精飲品)。
山上機動城--海洋冰室讓您品嘗傳統風味茶廳美食,如大排檔咖啡、鴛鴦、鮮油菠蘿飽;還有必食蜜汁叉燒豬仔包,秘制海南雞飯及港、泰、印度三式咖哩系列等人氣推介。萬勿錯過以海洋公園吉祥物命名的"海洋冰室特飲"!
亞洲動物天地--大熊貓餐廳以熊貓為題的大熊貓餐廳提供四川、韓國、中國臺灣及日本等菜式,讓您在別具亞洲風情的餐廳內或怡人露天雅座享用美食。
各個劇場表演時間雀鳥劇場天上王者--由鸚鵡丶貓頭鷹丶草原雕丶非洲冠冕鶴和各種雀鳥同大家分享一個愛護大自然的雀躍故事。
11:00am
1:30pm
3:30pm
5:00pm
海洋劇場海洋伴我心--由海洋公園聰明可愛的海豚、海獅和一班訓練員呈獻一個關于夢想和海洋的故事。園內每天均有樂隊在海洋伴我心表演前演奏,以娛樂游客。
11:30am
3:30pm
5:00pm
七彩升空天地七彩升空嘉年華--于多個鮮艷奪目的大氣球中,一班升球人即場為您表演雜耍奇技。
11:30am
1:00pm
3:30pm
6:00pm
威威劇場海獅開心站--把海獅的生活習性及如何為演出作準備有趣地呈現你面前。 2:00pm
4:15pm
威威笑聲劇--威威獅令與吉祥物朋友唱唱跳跳玩游戲,必定逗得小朋友非常開心。 3:00pm
5:30pm
好了,介紹到這差不多了,在介紹我也沒什么寫的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的旅游有幫助,謝謝大家耐心看完這篇文章;最后謝謝大家到維港旅游這個平臺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七
香港的主要港口是維多利亞港,它位于維多利亞海峽近岸,港區海底多為巖石星底,泥沙少,航道無淤積。港區水域遼闊,可以同時靠泊50艘巨輪。港區水深大,平均水深為12.2米,萬噸級的遠洋巨輪可以全天候進出港口。港內有三個海灣和兩個避風塘能躲風避浪。另外,由于九龍半島向南伸入海中,消減了風浪,使港區相對平靜。維多利亞港灣地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這里港闊水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水域總面積達59平方千米,寬度從1.2千米到9.6千米不等,可以停泊遠洋巨輪。
維多利亞港有三個主要出入水道,是進入香港的門戶,維多利亞港目前有72個供遠洋輪船停靠的泊位,其中有43個可供長達183米的巨輪停泊。整個港區開發的碼頭和貨物裝卸區總長度近7千米,進出港的輪船停泊時間只需十幾個小時,效率之高為世界各大港口之冠。香港港口的助航設施以及港口通信設備也是十分先進和完備的維多利亞港灣斜斜的漆咸道,深夜打烊的大小店鋪都還倦在卷簾門后。漆咸道往南的盡頭,已足夠聞得著維港的味道了。橫著的是有名的梳士巴利道。穿過去,就是尖沙咀的濱海公園。其實,漫步尖沙咀的濱海散步道,維港就在身旁。往來的各色船等慢悠悠地穿梭在雨霧中,隔水相望,港島更便澀地躲在朦朧之后。彌敦道的喧囂還沒有開始。往西走,香港太空館、藝術館、文化中心在徐徐悠悠的港風中逐漸顯露著各自的身形。
再往西去,文化中心的廣場上,米壽的鐘樓亦然。這是一座紅磚砌成的方形建筑,高44米,四角是花崗巖。樓頂,一枚7米長的避雷針高聳。鐘樓外墻依稀可見斑駁的痕跡。始建于1920_年的鐘樓,原是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總站的標志性建筑。1978年,九廣鐵路總站遷至紅磡,尖沙咀站被拆除,只剩下孤零零的鐘樓在此。
維港的那一面,太平山正與鐘樓日夜相望,一高一低,永遠遙相廝守,一道見證著維港的一切。行至天星碼頭,雨已停歇,天似放晴。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猶如竹干節節高升的外形和鋼架玻璃的結構將香港的傳統氣質和現代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灣仔的會展中心新翼則是香港的新地標,它擁有全球最高的玻璃幕墻,如展翅欲翔的海鷗。臨海的廣場上,金紫荊正熠熠盛開。
廣東道上豪華海景酒店的頂級名牌店或許發散著誘惑的磁場,一如維港對面中環的高檔寫字樓。坐在海港城三樓的露天游廊上,碌碌嘎然。身后的玻璃門仿佛一道屏風,門里是塵世,門外是桃源。陽光鋪在海面上,隨波浮蕩,目眩神迷。依稀中,沒有追逐,不知魏晉,唯有山海天風。
夜幕初臨,維港燈火漸明,天邊一抹紫霞余輝。綠白兩色的天星小輪緩緩向港島游去。摩挲多年依然堅固的甲板,吱吱呀呀的古舊木質座椅,沿襲著不列顛的紳士品格。回望九龍,霞光正淡去,燈火繁花漸行漸遠,幾艘歸航的小船靜靜地躺在碼頭上,鐘樓依然形單影只。彼岸璀璨耀眼的港島讓人目不暇接,加上波光倒影,越顯奢華。灣仔會展中心徹亮如洗,銅鑼灣熙攘如潮,中西區錯落的高大建筑燈火通明,中環中心的明燈直刺云霄,青黑的太平山隱現的點點星星,是這片燈海的邊際。迷離恍惚中,海面上的觀光游輪甚至天星小輪都成了維港兩岸爭妍的表演者,水、燈、船、人共奏華章。
在中環的天星碼頭登岸,夜色完全籠罩了維港,她的妝容逾顯華貴。臨海護欄隔疏了拍岸的浪聲,倒映著連片色彩的海面,九龍反而顯得親近平實了許多。幾步路外的皇后碼頭,不知哪家電視公司正在拍跳海戲。一直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人總喜歡在這里跳海,想想其實在這樣浪漫的地方結束生命恐怕真是對自己的最好祭奠。
還是再上山頂吧。有的人喜歡分兩次上太平山,一次是在白天,體會殖民時代只準上流人士出入的巔峰感,另一次則是在山下城市燈火盛宴的夜晚,領略維港最亮麗的一面。
古老的山頂纜車一如既往地陡斜著身子往上爬。半山一戶豪宅正在開party,惹來陣陣觀望。美酒佳人恐怕早就沒有欣賞夜景的興致了,抑或他們早已習慣了將自己也看作景致。夜晚的太平山頂凌霄閣觀景臺籠罩在流光溢彩中。不管你是不是一個浪漫的人,這里都能讓你沉醉其中,暢快愉悅。
躲開山頂最熙鬧的人群,一路西行,觀景的獅子臺靜臥在飛崖之上。人不算多,隨意地或站或坐,指點著海山之間的炫影。繼續西去,自然祥靜的氛圍越來越濃密,脫世一般。這時維港才真切起來。港九兩岸奪目的燈海是她給自己涂上的夜光眼影,調盡亮麗色彩,配合著香港的嫵媚線條和華貴夜禮服。維港忽明忽暗的眼波不似她的奢華妝容這般張揚,海潮更替中沉淀著浮華,幽冷地望穿紅塵,反而更撩人心緒。
細味維港所代表著的這個東方大都會,東西對比,左右共存,古今并陳,南北交通,城鄉兼勝,滄桑榮辱……眼前的繁都逐漸和記憶中的交疊起來,或許這才是維港掩藏在奇幻無窮美景之后的真髓吧。
精選香港導游詞開場白通用八
銅鑼灣是香港最繁忙的購物和飲食區,也是香港不夜市區之一。入夜后,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只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搖櫓,接送游客往來于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這間。游客在船上品嘗海鮮的同時,也可一邊觀賞海港夜景,一邊領略舢舨風光,別有風味。所以夜游避風塘是游客晚上觀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銅鑼灣有許多很好的中西菜館。
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維多利亞公園,每天清晨,不少市民會在那里練太極拳;每逢春節、中秋節、圣誕節及大除夕等重要節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市民聚集于此舉行慶祝活動。公園里設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網球場,這里經常是舉行國際網球賽事的場地。銅鑼灣區另一著名的建筑物乃香港大球場,其設施達國際標準,可容納觀眾4萬人。位于銅鑼灣和灣仔之間的是跑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賽馬季節。旅客更可參觀位于馬場內快活看臺二樓的香港賽馬博物館。
銅鑼灣原指今為維多利亞公園的海灣及其東岸。因為該處的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線就在銅鑼灣道。銅鑼灣古稱鹽船灣,18世紀戴氏家族于海灣東岸建立了一座“鹽船灣紅香爐廟”,即銅鑼灣天后廟。
而現時一般稱為銅鑼灣的位置,則原稱為東角,意思為維多利亞城之東的一個海角。東角的位置大約是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
19世紀中期,銅鑼灣乃英資企業怡和洋行總部,當時怡和洋行在東角設置貨倉及于今糖街附近設糖廠即前香港鑄幣廠址。19世紀末,由于來往香港島東西需繞路或坐船經過銅鑼灣甚為不便,故此興建了一條連接海灣的海堤,即是現今的高士威道。這亦是銅鑼灣的英文名“causewaybay”(海堤灣)的字源。至1950年代,銅鑼灣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將海灣填平,得到的土地一部分用以興建交通干道,一部分則成為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奇力島亦從此連陸。
銅鑼灣1960年,日本百貨公司大丸在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開業,加上第一條海底隧道的興建,其香港島出口就在銅鑼灣。于是多家日資百貨公司先后在銅鑼灣開業,令銅鑼灣成為港島主要購物中心,而銅鑼灣亦因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原故成為通往東九龍和新界東之主要窗口。1980年代中全盛時期,銅鑼灣共有4間日資百貨公司,分別為大丸、松坂屋、三越及崇光。踏入1990年代,日資百貨公司不是結業便是易手,取而代之的乃一個一個的購物商場。其中香港電車在銅鑼灣的原車廠,重建成時代廣場;位于波斯富街的戲院利舞臺,則于1992年拆卸,改建成利舞臺廣場。
銅鑼灣東部過去有銅鑼灣裁判司署,是一幢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筑。但由于1980年代地鐵工程影響而變成危樓,于1980年代初拆卸。原址變成了港鐵港島線的天后站出口,而順理成章的,一般人亦改口把天后廟一帶改稱為“天后”,而“東角”這舊名則漸漸被人遺忘。
過去的地理劃分到現時仍保留了不少痕跡,包括位于天后的銅鑼灣街市、銅鑼灣消防局及再向東行與海逸君綽酒店相對的民政事務總署銅鑼灣社區中心、位于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的東角道,以及東角laforet商場(原為東角nuface s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