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可以促進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思考和反思,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以下是多位幼兒園教師整理的一些實用的大班教案范本,供教師們參考和使用。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一
1、通過幼兒自己動手串糖葫蘆獲得生活經驗,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2、體驗親自制作糖葫蘆的快樂,獲取制作傳統食品的相關經驗。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山楂蘋果香蕉冰糖蜂蜜鍋電磁爐竹簽油糖葫蘆兩串《冰糖葫蘆誰買》繪本《冰糖葫蘆》歌曲活動過程:
孩子們,你們都喜歡吃冰糖葫蘆嗎?下面我來講一本關于冰糖葫蘆的故事。
孩子們,故事聽完了。你們喜歡吃冰糖葫蘆嗎?看這是什么!你們知道他是什么味道的嗎?讓我們一起聽一首糖葫蘆的兒歌吧!
老師有兩個問題:
a糖葫蘆的名字是怎樣來的呢?誰知道?
配課教師答:因為原來的糖葫蘆只有兩個果,一個大的在下面,一個小的在上面,用一根竹簽串起來象葫蘆一樣,所以取名叫糖葫蘆。
b糖葫蘆都是用山楂做的嗎?
配課教師答:糖葫蘆是我國傳統的食品,一般是由山楂制作的,再配以精制的糖,味道香脆、甜美、好吃極了!現在人們制作了各種各樣的糖葫蘆,有巧克力糖葫蘆、牛奶香酥糖葫蘆等等,簡直數不勝數。現在比較出名的是北京的"全福德"糖葫蘆、天津的"李老太太"糖葫蘆。
串糖葫蘆說了這么多有關糖葫蘆的事情,大家一定都流口水了吧!(拿出山楂)現在,我們一起串糖葫蘆吧!
觀看蘸糖葫蘆老師演示,孩子們觀看。
品嘗糖葫蘆一起合唱歌曲《冰糖葫蘆》,活動結束。
請孩子將自己的手洗凈;孩子親自串糖葫蘆時注意安全;在觀看老師制作糖葫蘆時請孩子不要靠近前面,以免燙著;在品嘗時一個人吃一串,避免影響午餐。同時注意地面衛生。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二
1、結合游戲學畫橫豎交叉的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膽作畫及動手能力;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兒歌;《小魚游》音樂磁帶;印畫魚群的小畫紙;油畫棒;魚網一張。
1、通過游戲體驗快樂,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來,跟著老師學小魚游。” 幼兒學小魚游伴著音樂進活動室。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玩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網魚!小朋友們你們是可愛的小魚,在水里快樂的游來游去。我是捕魚人,我有一張魚網,準備捕很多的魚。當魚網撒來,魚兒就要趕快游走;沒有來得及游走的魚兒被會魚網網住,就不能再游動了。我們一起來玩好嗎?”
幼:“好!” 幼兒隨音樂做游戲網“魚”。
2、觀察魚網的線條,學習畫魚網的基本方法。
幼兒答:魚網,孔孔小;網有格格;魚網洞洞小魚鉆不出來;網有橫的線、豎的線;線和線在一起,洞洞是線編的。 一起邊念《網魚歌》邊畫魚網,師生共同空手畫直線和豎線。
3、在游戲情景中作畫。 出示活動教具:“那邊池塘里有很多魚,請你們忙,畫上密密實實的魚網,做個捕魚小能手。”幼兒邊說兒歌,邊在紙上畫魚網。
提供不同小的畫紙,孩子按需求選擇。有的魚兒多,需要的魚網,應引導幼兒合作作畫,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4、作品評價,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都很棒,網到這么多魚!真是‘網魚小能手’!你們高不高興呀?”幼:“高興!”師:“那讓我們一起到外面跳舞慶祝好嗎?”
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三
1.知道數數的順序和規律.
2.能正確判斷7以內物體數量。
3.能按數量多少進行排序,體驗游戲的樂趣。
1.1-7數量不同的冰糖葫蘆道具7串。
2.各種數量不同的蘋果卡片7張。
1.重點:知道數數的順序和規律。
2.難點:能正確判斷7以內物體數量。
1.導入。
(1)師:小朋友,吃過糖葫蘆嗎?是什么味道的?你們在吃糖葫蘆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竹棒尖尖的,很容易刺傷小朋友。
(2)師:今天,老師也做了一些特殊的糖葫蘆,你們想看嗎?
師:啟發幼兒給糖葫蘆排隊,并引導幼兒找規侓。(從左向右排)師:按從少到多排序。按從多到少排序。
2.出示數量不同的蘋果卡片7張,讓幼兒學著給蘋果卡片排序。
(1)啟發幼兒給蘋果卡片排隊。
(2)師:第一種是按什么規侓排的?第二種呢?
3.制作。
師:今天,老師教小朋友做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蘆,請小朋友注意觀察。
(1)用竹簽串起來,就成了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蘆。
(2)數一數自己的糖葫蘆有幾顆?活動延伸:
冰糖葫蘆甜又甜,紅紅山楂圓又圓。一排排呀一串串,嘗一嘗呀笑瞇眼。不用說話先點頭,你說喜歡不喜歡?喜歡喜歡真喜歡。你一串,我一串,不給他呀要翻臉。你一串,他一串,人人臉上笑開顏。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四
1、認識常見的水果,并知道這些水果切開后是怎么樣的。
2、嘗試用膠棒涂抹粘貼自由選擇水果制作冰糖葫蘆。
3、體驗制作和交往的快樂。
ppt、背景音樂。
蘋果、楊桃、橙子、火龍果、西瓜五種水果完整圖及切開圖片。
美工書p10。
一、欣賞水果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談話:你們都認識了這些水果,并且還打了招呼,這些水果非常的喜歡你們。水果們說還想讓小朋友們認識一下切開之后的樣子。
二、觀看五種切開過的水果樣子。
1、你們吃過這幾種水果嗎?它們是什么味道的呢?
2、有沒有小朋友全部都吃過的呀?
三、制作水果冰糖葫蘆。(播放背景音樂)
1、今天呀小朋友們可以制作一串水果冰糖葫蘆,這樣每種水果的味道你就可以嘗到了。
2、教師示范操作步驟。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今天老師在每張桌子上準備了不同的材料,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對水果哇哇進行裝扮。
教師:說說你喜歡哪個水果娃娃?為什么?
四、作品展示(可以把糖葫蘆互贈同伴或爸爸媽媽)
可以將材料投放到美工區角內,供幼兒進行冰糖葫蘆多元化創作。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五
了解老北京的特色叫賣吆喝,體驗生活,從中學會怎樣做人。
自制:糖葫蘆(山楂、草莓、橘子瓣、山藥等),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視頻。
一、甜甜糖葫蘆。
1、播放歌曲片段《冰糖葫蘆》,通過歌詞回憶提問,引出今天的活動,并出示自制山楂串葫蘆。
2、談話引導幼兒回想自己吃過或見過的糖葫蘆。
(小朋友們還記得糖葫蘆除了山楂做的,還有什么樣的嗎?橘子瓣、山藥……)。
3、根據幼兒回憶,出示其他品種的糖葫蘆,草莓、橘子瓣、山藥(豆)等。
二、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
1、教師扮演賣冰糖葫蘆的人,唱買糖葫蘆,引出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幼兒觀看欣賞。
(我吆喝的像賣糖葫蘆的嗎?不像、像。
那接下來請小朋友欣賞一段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你們注意觀察小品中買糖葫蘆的是怎么做的。)。
2、幼兒欣賞小品后。
提問:
小品中都有誰?賣糖葫蘆的是怎么吆喝的?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小姑娘是怎樣做的?
3、討論:
小姑娘那樣做對不對?她為什么要那樣做?
假如你是賣糖葫蘆的,你會怎么做呢?
三、我來演。
幼兒學習吆喝唱賣糖葫蘆,模仿小品中人物的語氣對話,并進行分角色表演。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嘞,又好吃又好看又便宜的冰糖葫蘆嘞"。)。
延伸活動:制作糖葫蘆串。
小品簡略內容:
糖葫蘆的四處看沒人注意撿起來又重新賣,小姑娘發現后用1元錢買下后扔進了垃圾桶。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六
1.讓幼兒了解冰糖葫蘆是北方的特色。
2.組織幼兒進行“逛超市'游戲鍛煉料幼兒生活實踐的能力。
3.在游戲過程中激發幼兒的興趣。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2.如何“買”,“賣”冰糖葫蘆。
2.如何“買”,“賣”冰糖葫蘆。
一.開始部分:播放歌曲《冰糖葫蘆》,引起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吃過冰糖葫蘆嗎?味道怎么樣?
2.教師出示山楂冰糖葫蘆,讓幼兒仔細觀察。
(2).討論冰糖葫蘆都可以用什么水果做?
3.教師小結:冰糖葫蘆是我們北方一種特有的食品,一般在冬天制作,多數以山楂為原料制成,但由于山楂味道很酸,因此會在山楂的外面包裹一層糖,這樣味道就變得酸甜可口。現在的冰糖葫蘆還有更多的口味,如:葡萄,草莓,黑棗,香蕉等等,都很美味。
(二).《逛超市》游戲。
1.教師每次選出6名幼兒并分成兩組進行游戲(買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
2.教師示范游戲過程。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并在一旁指導。
4.反復進行此游戲,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到。
三.結束部分:
2.幼兒將買來的冰糖葫蘆互送給好朋友。
四.活動延伸:
幼兒回到家中向家人講述“我”知道的美味冰糖葫蘆。
教學反思。
1.在備課時我認為小班的幼兒動手能力較差,因此選用了《逛超市》的游戲,但是如果講制作冰糖葫蘆融入到活動中也許會更棒。
2.在教學前多數幼兒只知道山楂做的冰糖葫蘆,通過本堂活動讓幼兒有了解到了各種不同的冰糖葫蘆,使幼兒收獲很大。
3.活動前我準備的不是很充分,冰糖葫蘆的卡片模型有些少,到最后有幾個小朋友一串糖葫蘆都沒有得到,心情很不好。
4.活動中我給了幼兒充分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自由摸索,使很多幼兒了解到買東西需要花錢的道理,并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因此幼兒配合得很好。
5.如果讓我重新組織這堂活動,我會把冰糖葫蘆的制作融入到活動中,這樣會更能提高幼兒的興趣。聽取了聽課老師的建議,我在幼兒分組活動時應當按幼兒的興趣需要來分配,這樣會加大幼兒的自由空間。老師的評價讓我對幼兒有了更深的認識,平時要多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更多地了解幼兒的內心需要。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七
1、認識常見的水果,并知道這些水果切開后是怎么樣的。
2、嘗試用膠棒涂抹粘貼自由選擇水果制作冰糖葫蘆。
3、體驗制作和交往的.快樂。
ppt、背景音樂。
蘋果、楊桃、橙子、火龍果、西瓜五種水果完整圖及切開圖片。
美工書p10。
一、欣賞水果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談話:你們都認識了這些水果,并且還打了招呼,這些水果非常的喜歡你們。水果們說還想讓小朋友們認識一下切開之后的樣子。
二、觀看五種切開過的水果樣子。
1、你們吃過這幾種水果嗎?它們是什么味道的呢?
2、有沒有小朋友全部都吃過的呀?
三、制作水果冰糖葫蘆。(播放背景音樂)。
1、今天呀小朋友們可以制作一串水果冰糖葫蘆,這樣每種水果的味道你就可以嘗到了。
2、教師示范操作步驟。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今天老師在每張桌子上準備了不同的材料,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對水果哇哇進行裝扮。
教師:說說你喜歡哪個水果娃娃?為什么?
四、作品展示(可以把糖葫蘆互贈同伴或爸爸媽媽)。
可以將材料投放到美工區角內,供幼兒進行冰糖葫蘆多元化創作。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八
1、感知糖葫蘆的形狀及顏色。
2、幼兒初步學習團泥的技能,訓練雙手的協調配合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細心做事的好習慣。
1、幼兒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課件
師:寶貝們,你們看吳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呀?
幼:糖葫蘆。
師:你看到的糖葫蘆長什么樣子呀?誰來說說看?
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結:紅紅的小果子,上邊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蘆。
師:寶貝們喜歡吃糖葫蘆嗎?
幼:喜歡。
(評析:通過出示糖葫蘆引起幼兒們的興趣,在感興趣的基礎上讓幼兒們仔細觀察糖葫蘆的形狀以及顏色,一下子就調動起幼兒們的積極性。)
幼:不會。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里面的師傅到底是怎么做的?
播放視頻,教師進行適當的講解。
(評析:由于熊大是幼兒們喜歡的一個卡通人物,幼兒們很喜歡,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幼兒們的注意力集中,并初步知道團泥的基本技能。)
1、教師示范制作糖葫蘆。
師:你看到是怎么做的嗎?誰來說說看。
幼兒自由表述
師:那吳老師先來試一試,看看做的對不對。
教師示范:我們先取出紅色的彩泥,揪下一塊,然后雙手揉搓成圓形,揉出4到5個小紅球。然后把小紅球按順序整齊地穿在竹棍上,當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蘆就制作好了。
教師在制作的過程中引導小朋友一起跟著教師做一做。
(評析:幼兒幼兒們第一次接觸竹棍,所以教師在示范的時候特意強調如何運用竹棍。)
2、幼兒回顧制作糖葫蘆的過程。
師:吳老師的糖葫蘆做好了,做的對不對?
幼:對。
師:你喜歡嗎?
幼:喜歡。
師:哪個聰明的寶寶來說說看是怎么做的?
師:那你會做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要當心竹棍喲。
3、在幼兒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通過教師的示范以及幼兒的參與,一起說一說、做一做,初步學習團泥的技能,完善第二個目標。在我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幼兒們非常感興趣,都想上來試一試,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動中。)
師:小朋友的糖葫蘆做的真棒。老師好喜歡呀!你最喜歡哪一跟?為什么呀?
幼兒自由表述。
(評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豐富。雖然我展示的是紅色的糖葫蘆,我們班有些幼兒自己開動腦筋做了彩色的糖葫蘆。)
師:我們的糖葫蘆做好了,現在就去送給熊大吃吧。熊大看到這么漂亮的糖葫蘆,肯定開心極了。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九
1、學習2、3的加減,鞏固對+、—、=的.認識和理解。
2、在活動中,體驗碰球游戲的趣味性。
3、復習2、3的組成。
重點、難點重點:學習2、3的加減。
難點:列算式并計算。
教具:圖片糖葫蘆、粉筆。
學具:操作串糖葫蘆,鉛筆、作業紙。
復習2、3的組成。教師:“今天我們來碰球游戲,聽我說我們先碰”。
1、教師::“媽媽和爸爸一起串糖葫蘆,媽媽串了2個糖葫蘆,爸爸又串了1個糖葫蘆,一共有幾個糖葫蘆?”“誰會說一道橫式題?”
2、幼兒說,教師寫。
3、教師:“我們一起讀一讀,誰來說一說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誰來告訴大家2+1為什么等于3(因為2和1合起來是3,所以2+1=3)誰能找到另一道橫式題?”
4、幼兒說教師寫1+2=3。
5、教師:“媽媽給小明買了一串糖葫蘆,上面有3個糖葫蘆,小明吃掉了1個,還剩下幾個?誰會列一道橫式題?幼兒說教師寫:3—1=2,一起讀。
誰來說說3。
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
誰來告訴大家3—1為什么等于2?”
1、幼兒聽老師要求來學習串葫蘆。
3、評價活動展示幼兒作業。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十
孩子們對玩泥非常感興趣,每次泥塑活動都玩得很開心。孩子們在玩橡皮泥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到橡皮泥的特征。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去發現橡皮泥的新玩法。因此,我們設計了活動。
1、初步掌握團圓的方法。
2、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重點:掌握團圓的方法。
難點:學習穿的技能。
紅色橡皮泥、泥工板、小盤、木棍兒
1、放歌曲《冰糖葫蘆》引出課題。
2、教師:我們剛才聽到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我們吃過冰糖葫蘆嗎?請幼兒講出冰糖葫蘆形狀、顏色、味道。
教師:今天,我們用橡皮泥來做冰糖葫蘆
1、教師示范講解:取橡皮泥一大塊,在手中搓動變軟后,分成若干小塊。
2、將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左右搓動團圓,使其成為其中的一個“山楂”,將團好的“山楂”放在小盤里,繼續團其他的“山楂”。
3、團了足夠的“山楂”后,用一根木棍兒將“山楂”一個接一個地插好,使之成為“糖葫蘆”。教師提醒幼兒插糖葫蘆時,注意安全。
分組進行角色游戲,賣糖葫蘆。
1、該活動設計比較合理,整個過程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教育思想。
2、活動過程中,幼兒基本處于一種認真學習的狀態,基本實現了預定的教育目標。
3、活動后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好游戲材料,養成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十一
孩子們對玩泥非常感興趣,每次泥塑活動都玩得很開心。(老師。)孩子們在玩橡皮泥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到橡皮泥的特征。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去發現橡皮泥的新玩法。因此,我們設計了活動。
1、初步掌握團圓的方法。
2、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重點:掌握團圓的方法。
難點:學習穿的技能。
紅色橡皮泥、泥工板、小盤、木棍兒。
一、開始部分。
2、教師:我們剛才聽到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我們吃過冰糖葫蘆嗎?請幼兒講出冰糖葫蘆形狀、顏色、味道。
二、基本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用橡皮泥來做冰糖葫蘆。
1、教師示范講解:取橡皮泥一大塊,在手中搓動變軟后,分成若干小塊。
2、將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左右搓動團圓,使其成為其中的一個“山楂”,將團好的“山楂”放在小盤里,繼續團其他的“山楂”。
3、團了足夠的“山楂”后,用一根木棍兒將“山楂”一個接一個地插好,使之成為“糖葫蘆”。教師提醒幼兒插糖葫蘆時,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分組進行角色游戲,賣糖葫蘆。
1、該活動設計比較合理,整個過程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教育思想。
2、活動過程中,幼兒基本處于一種認真學習的狀態,基本實現了預定的教育目標。
3、活動后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好游戲材料,養成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十二
每天放學后,總會聽到好些小朋友央求自己的父母買糖葫蘆吃。孩子喜歡吃糖葫蘆?捕捉到孩子的這個興趣點以后,我準備許多糖葫蘆的圖片,雖然,孩子們對于糖葫蘆的做法和使用的材料都比較局限,但興趣依舊濃厚。在活動中,孩子們又談到了糖葫蘆,我隨口問到“喜歡什么水果做的糖葫蘆呀?”他們七嘴八舌地講了很多,有的說橘子的做;有的說蘋果做的;有的說大棗和葡萄的,最后,他們發現用各種水果可一制作許多不同口味的糖葫蘆。于是,這一活動內容便產生了。我制作了許多水果小貼紙讓幼兒自己粘貼喜歡吃的水果糖葫蘆。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幼兒欣賞糖葫蘆的圖片,探討制作材料和方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觀察,進一步培養幼兒大膽嘗試、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活動的樂趣。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以上制定的具體活動目標是為教育總目標(注重能力培養,通過自主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服務的。而教育目標正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幼兒身上的。其中,目標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制定也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即目標注重全面性。
1.水果貼紙、小棒若干。
2.冰糖葫蘆、糖葫蘆圖片。
3.課件
由于小班幼兒動手能力比較差,因此,探索制作糖葫蘆的方法就成了此次活動的重點。
難點是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他們探索和嘗試以粘貼糖葫蘆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份小禮物,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呀?(通過禮物激發幼兒的興趣)
看是什么?你們喜歡吃冰糖葫蘆嗎?看看有沒有你喜歡吃的水果做的冰糖葫蘆?(幼兒看見了自己喜歡的糖葫蘆,都爭先恐后的要把自己喜歡的糖葫蘆介紹給小朋友)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十三
1、學習團小泥球和串連技能。
2、學習間隔重復串連的方法。
3、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
4、體會創造的樂趣。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6、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點:學習團小泥球和串連技能。
活動難點:學習間隔重復串連的方法。
活動準備:各色的橡皮泥和竹簽每人一份,兩串冰糖葫蘆,ppt。
一、出示冰糖葫蘆,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非常好吃的東西,小朋友們知道是什么嗎?
2、幼:……
3、師:對,小朋友們真棒,就是冰糖葫蘆。
二、談話討論,師生共同探討探討制作冰糖葫蘆的方法。
1、觀察制作冰糖葫蘆步驟的ppt,了解制作冰糖葫蘆的方法。
2、老師示范講解制作冰糖葫蘆的方法。
(1)先團球:揪下一小塊橡皮泥,把它放在手心,另一只手壓在泥塊上邊轉邊團。各色的球都要團幾個。
(2)用竹簽串起小球:左手拿著小球,右手拿著竹簽,把小球慢慢地一個接一個地串起來,注意要一個和一個有一定的距離。
三、幼兒嘗試制作冰糖葫蘆。
教師注意仔細觀察幼兒的制作,對有些幼兒操作不正確的要及時給予指導和示范,同時可以讓做得好的幼兒指導做起來吃力的幼兒。
四、展示幼兒作品,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對做得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結束時,讓做好的"冰糖葫蘆"放在一張干凈的紙上,待作品烤干成型后放在幼兒作品區展示,讓幼兒體會創作的樂趣和相互欣賞彼此的作品。
教學反思
1、該活動設計比較合理,整個過程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教育思想。
2、活動過程中,幼兒基本處于一種認真學習的狀態,基本實現了預定的教育目標。
3、活動后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好泥塑材料,養成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十四
1、(出示一幅誘人的冰糖葫蘆圖),孩子們,請你靜靜地欣賞這幅圖,用一句話說說你的感受。(預設:糖葫蘆酸酸甜甜的,我真想吃;糖葫蘆晶瑩剔透,非常好看;以前我也吃過,可后來大人不讓買,說是不衛生……)。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冰糖葫蘆有關,題目叫《萬年牢》。(學生說師板書)。
3、齊讀課題。
1、萬年牢與糖葫蘆究竟有什么關系呢?打開語文書翻到22頁。自己放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可不要馬虎,如果有困難的,請舉手示意,我愿意過來和你一起讀。(給足夠的時間讓孩子讀課文。)。
2、張老師在讀的過程中,覺得有這么幾個句子比較難讀。(出示句子)。這幾個句子會讀了,說明你真的會讀了。
句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句2:小時候,我給父親當幫手,把爐火悶好,再把一塊大理石板洗擦干凈,擦上油備用。串糖葫蘆的竹簽,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凈、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親手邊。(這里有幾個多音字,誰能把它們讀準。)。
句3:父親的認真勁兒,在賣糖葫蘆的人當中出了名,人稱“小辮兒糖四”,因為清代父親受過宮廷里做糖貨的.師傅傳授,一直留著辮子提籃叫賣糖葫蘆。
(同桌兩人自己試著讀一讀。再逐句指名讀或齊讀。)。
3、句子會讀了,這幾個詞語對你來說自然是“小菜一碟”了。(出示詞語)。
走街串巷天津耽誤甩出賺錢掉皮損傷晾曬竹簽。
自己試一試,可以請同學或老師幫忙。
齊讀詞語2遍。
1、掌握了詞語和句子,你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流利了,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中有幾處寫到“萬年牢”,把這幾個句子劃出來。
2、學生讀,找句子,交流后出示三個句子。
句1: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句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句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3、讀三個句子。
1、出示句子。(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學生交流。(一個學生交流,讓他把這個句子讀一遍)。
3、這種“萬年牢”是怎么做出來的呢?請你讀一讀課文2、3、4自然段,拿起筆圈圈畫畫。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選料嚴工具好工藝好。
重點研讀句子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讀著父親選料的過程,你的腦海中會跳出一個什么詞?
(預設:精挑細選、精細、認真、細致)。
(去了把兒和尾一點兒都要上好)。
讀這個句子。
重點研讀句子2:父親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
透過這個“甩”字,你可以看到什么?
怪不得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齊讀句子。
1、父親做糖葫蘆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2、讀了父親的這句話,你對父親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結合理解“做買賣走正道”。(預設:不騙人,不摻假……)。
3、再現對話情景。
師講述:“做大買賣的老板都有套生意經,變著法兒多賺錢,父親對老板定價太高心里不滿意,對老板的行為也看不下去。他還像過去那樣認真選料,一點兒不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讓他少扔點、摻點兒假,他不聽。”
孩子們,父親和老板之間一定會有一場不同尋常的對話,讓我們用自己的智慧把他們的這場對話再現出來。不過張老師有個小小的提示,要想寫好對話,讀課文是前提。
4、出示對話句式(孩子每人一張):在天津南市舊日租界的一家大字號,老板()地對父親說:“”
父親()地說:“”
老板()地說:“”
父親()地說:“”
(寫一組對話也可以,有時間的小朋友可以寫兩組。)。
5、匯報展示。(交流一個學生,全班一起回讀第二句萬年牢。)。
6、為了讓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蘆,面對老板的行為,父親毅然辭去了這份相對走街串巷來講比較安逸的工作,辭去了這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籃叫賣”的日子。孩子們,父親“提籃叫賣”意味著什么?(與店里做相比,他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孩子們,父親走街串巷,提籃叫賣,他心里苦嗎?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其實也在教導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生讀。
相信,無論做什么事,我們都會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十五
1、會自由選擇色彩進行瓶口印畫游戲。
2、嘗試用瓶口蘸水粉顏料印畫的方法來裝飾花瓶。
3、對色彩有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膽創新能力。
1、準備一個沒有裝飾圖案的花瓶和一個有明顯的裝飾花紋圖案的花瓶。藝術花瓶圖片。
2、有粘了水粉顏料的海綿的杯子(礦泉水瓶子的下半段)瓶口若干(礦泉水瓶子的上半段)、抹布。
一、談話導入
2、交流討論:幼兒講述已有經驗。
你們的家里有沒有花瓶?它是什么樣子的?
二、探索發現
1、欣賞藝術花瓶,激發幼兒裝飾花瓶的興趣。
引導語:這些花瓶漂亮嗎?上面有哪些顏色?有誰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裝飾的?
2、感受瓶口印畫的操作方法。
(1)引導語: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漂亮的花瓶是怎么裝飾出來的嗎?(幼兒觀看操作短視頻)
(2)小結:小朋友抓握住瓶身,用瓶口蘸一蘸滲有水粉顏料的海綿,然后印在花瓶的合適位置上。記住一個瓶口就蘸一種顏色哦!
三、創作表現
1、幼兒創作。(提醒幼兒印在花瓶的外輪廓線內。)引導語:讓我們一起來裝飾最漂亮的花瓶送給媽媽吧!
2、教師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裝飾花瓶。
3、教師巡回指導,提供助。并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桌面的干凈。
四、欣賞評議
1、幼兒間相互欣賞作品。
2、教師對集體中有創意的作品,拿出來分享展示、相互學習。
五、結束活動師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
大班賣糖葫蘆教案范文(16篇)篇十六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活動中體驗成功感。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蘆(實物)。
2.錄音機、磁帶。
1、猜猜老師帶來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糖葫蘆)。
“小朋友吃過糖葫蘆嗎?好吃嗎?”
“娃娃也想吃糖葫蘆,我們來給它們做糖葫蘆吧!我們一起來做糖葫蘆。”
2、老師示范做糖葫蘆。
掰一塊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兩手合起來搓成小圓,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搓幾個小圓,然后用小棒串起來,變成糖葫蘆狀。糖葫蘆就做好了。(目標1)。
3、交代要求,開始操作。(目標2)。
(1)在操作時,提醒用正確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蘆后,還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蘆,比比誰做得又多又好。
“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認真的小朋友。
將糖葫蘆送到娃娃家去,給娃托班主題教案:幫娃娃找朋友二。
一、練習鉆爬平衡的能力。
二、鞏固幼兒對紅綠黃顏色的認識。
三、培養幼兒的一一種責任感。
平衡木、大積木、兩張小椅子、橡皮筋、海綿墊子、布娃娃若干、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花若干。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出示布娃娃)今天我們班上來了許多小客人看是誰呀?看到他們你們高興嗎高興就跟老師來跳個舞吧(聽音樂做拍手、點頭、伸手、彎腰的動作)。
2、幫娃娃找朋友。
1.交代游戲規則: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你們看這些小娃娃的頭上分別貼著紅黃綠的顏色他們想去找和他頭上一樣顏色的'花可找這些花必須走過小橋、鉆過山洞才能幫他找到朋友注意過小橋的時候要慢慢的走不能掉到河里去,還有不能不能把娃娃弄丟了。現在我先請一位小朋友去幫娃娃找朋友其他人看好了。
2.孩子們去幫娃娃找朋友。
3.請孩子說出自己幫娃娃找到了什們顏色的花看看是否和娃娃頭上的一樣交換娃娃幫娃娃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