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精選《迢迢牽牛星》教學設計范本一
師:同學們聽說過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嗎?白蛇傳,孟姜女的故事呢?這三個故事都是愛情故事,都是悲劇故事。而在民間也有一個悲情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這也是一個悲劇。這四個傳奇故事,因為愛情的凄惻,被民間稱為“四大愛情悲劇”。牛郎和織女的愛情傳說我們很熟悉,而這個故事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對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以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傳說為題材的詩歌:《迢迢牽牛星》。
1、找學生講述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明確: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父母雙亡的牛郎跟從哥嫂過日子,受盡欺凌,偶然的機會,在老牛的幫助下,結識了下凡的織女并其結婚生子。玉帝知道后,強行將其分開,王母并劃出天河阻斷他們相見,后感其誠心,準許其每年七月初七喜鵲搭橋相見。這就是有名的“七夕鵲橋會”。
2、《古詩十九首》簡介
(1)《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輯,最早見于南朝梁代蕭統《文選》。
(2)這十九首詩沒有題目,一般拿每首詩的第一句作題目。這些作品風格相近,而作者姓名失傳,時代不能確定,所以《文選》的編者把它們編集在一起。總題為《古詩十九首》,后世一直沿用這一名稱。
(3)題材內容分為兩類:
a、抒寫失志和傷時之感。
b、寫相思離別之情。
總之,離情別緒,人生的失意和無常之感,是《古詩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內容。
(4)《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文人抒情詩的最高成就。
(5)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為《迢迢牽牛星》為“五言之冠冕”;
鐘嶸《詩品》中贊頌《迢迢牽牛星》為“天衣無縫,一字千金”。
1、指導全班學生朗誦詩歌,注意五言詩的節奏劃分。(齊讀)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學生自由朗誦詩歌,結合注釋,感受詩歌大意。(自由朗讀)
找學生概括詩歌大意。
明確:這首詩敘述的是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題目為《迢迢牽牛星》,但敘述主人公是織女。織女的形象源于民間傳說。在人們心目中,織女是勤勞、美麗、專情的化身,但本詩著重刻畫的是織女哀傷不幸的一面。
總:這首詩,整體來看是從織女的角度寫。全詩沒有一個字直接寫織女對牛郎的思念,卻處處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這種藝術效果是怎樣達到的呢?
(1)詩一開篇,“迢迢牽牛星”,先寫的是與織女隔岸相望的牛郎。
精選《迢迢牽牛星》教學設計范本二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資料分析,結合學生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朗讀詩歌《迢迢牽牛星》并能熟讀成誦后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2.理解詩歌資料,感受詩歌畫面美。
3.抓住重點詩句,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意美。
體會詩歌意境,掌握鑒賞此類詩歌的技巧。
讓學生學會知識遷移,懂得古情今懂,古為今用。
確立重點和難點的依據:理解詩歌,感受到音韻美和畫面美,這是第一層次的學習,真正能讓詩歌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到達詩歌文化的傳承,這才是難點。
1.出示圖片,重溫牛郎織女民間故事。
星空廣闊而神秘,關于星空也有很多美麗動人的傳說,《牛郎織女》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先來回憶一下奶奶和外婆都講過的這個神話故事。(學生簡述)
今日我們將以詩歌的形式重溫這動人的傳說,學習古詩《迢迢牽牛星》。
2.了解來源《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
△都是五言詩,被譽為“千古五言之祖"。
△作者不詳,時代大約在東漢末年,東漢末年,政治混亂。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評價為“五言之冠冕",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
下頭就讓我們一同走入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牽牛星》。
1.教師配樂范讀,讀后點撥字音。
2.學生自讀,讀通順,讀準確,讀出節奏;指名讀,同學互評。
3.師生配合讀。(教師讀上句,注重強調出疊詞和節奏,讓學生在接讀時,自然讀出詩歌的音韻美。)
1.借助注釋和結合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理解詩意。
2.交流詩歌大意。
課件出示:牽牛星在遙遠的銀河對岸,織女星明亮而皎潔。織女擺動著纖細雪白的手,“札札"地穿梭織布。一整天也織不成布帛,哭得淚如雨下。銀河既清且淺,他倆相距也沒有多遠,僅有銀河相隔,卻只能含情脈脈相望,而不能互訴衷腸。
3.再讀詩歌,要求學生想象畫面,感受美感。
1.這首詩抒發了一種怎樣的感情?(織女對勤勞善良的牛郎的相思之苦。)
2.全文沒有一個“思"字,詩歌借助哪些詩句傳遞了這份相思的哀怨與痛苦呢?
(1)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迢迢"是遙遠的地方,這與詩中的哪句詩矛盾?“河漢清且淺,先去復幾許。”僅僅是一水之隔,何談遙遠一說呢?有王母娘娘這樣強大的勢力阻隔,它們很難相見,相望而不能相見更能讓人感覺遙遠,心生思念。
(2)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織女是織布最好的神仙,所以,取名“織女”,為什么會“不成章“呢?一個“弄"字是玩、戲的意思。織女雖伸出素手,但無心織布,只是撫弄著機杼。這動態的描述,寫出人物內心悲苦。“零如雨",思念的淚水如雨水一般無法抑制。這是什么修辭手法呢?這夸張和比喻的修辭,直接寫出了織女的相思之苦。
(3)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河水盈盈,淚水也盈盈,只是深情的凝望著對方,卻不能說出話來,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這句詩含蓄而深沉地表達出相思之苦。
3.詩中的字里行間都體現了織女對牛郎的思念,讓我們用朗讀表達出這離別的哀怨,相思的痛苦吧!
4.小結:這首詩看似寫神話傳說,看似寫天上的感情杯具,而實則是人間生活的真實寫照,此詩產生的年代,男子從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別的局面,尤其給勞動婦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雙重痛苦,夫妻久別是他們的生活,離愁別恨是他們的心聲,夫妻團聚成了他們的向往。
詩人是從哪些方面來描述織女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主要從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節描述,這樣生動細膩的描述,把織女這樣一個寂寥愁悶的少婦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纖纖"“素手”一一外貌描述。
“擢"“弄"“一一動作描述。
“泣涕"“脈脈"一一神態描述。
運用描述方法把人物形象寫傳神,這在我們平時作文中也能夠用。
有人評價這首詩是《古詩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間浪漫色彩的詩作,借天上之事,傳人間之情。這樣的浪漫不僅僅在資料,還有他的語言形式上。
1.找疊詞,談感受
詩歌中用了很多的疊詞“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讓我們把他們找出來,讀一讀,你有怎樣的感受?
(疊詞的加入使詩歌準確而生動,也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旋律美。)
2.詩詞拓展,品味疊詞。
你還讀過哪些使用疊詞的詩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一《詩經》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詩經》青青的是他的衣領,日日縈繞在我心里。
1.課堂練習
填空。
詩中寫出了織女因感情思念而受到折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練習背誦古詩,吟唱古詩。
板書:
兩星的現狀
迢迢牽牛星織女的相思離別之思
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