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規章制度,組織可以約束和規范成員的行為,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以下是一些規章制度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規章制度的意義和作用。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一
1、儀器、設備使用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熟悉各儀器的使用,維護、保養方法。
2、熟悉各儀器設備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定期維護、保養,使儀器設備經常處于正常狀態。
3、儀器設備使用完后應歸原位,已便于下次使用。
4、使用人員應負責儀器設備的清潔衛生,清洗換油,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停用一個月應通電一次,每次通電不少于30分鐘。
5、儀器設備必須按檢定日期進行檢定,還應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保養校核,確保其正常功能,性能完好,精確度達到標準要求。
6、發現事故苗頭及時處理,并向檢測室負責人匯報,儀器設備因事故損壞,應寫出事故報告,明確事故發生的責任及損失。
7、工作變動時做好交接,辦理交接手續。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二
1、必須設置便攜式甲烷檢測儀發放室,“裝置”維修室,保管庫房等場所。儀器必須統一編號,建帳建卡,集中管理,發放,憑牌領取。
2、便攜式甲烷檢測儀,應設專職人員負責充電,收發及維護。每班要清理隔爆罩上的煤塵,發放前必須檢查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的零點和電壓或電源欠壓值,不符合要求的嚴禁發放使用。
3、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應固定專人使用,使用時要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嚴禁擅自調校和拆開儀器,違者進行罰款。
4、儀器使用前必須先充電,充電時間不小于7小時,每天使用時間不超過10小時。
5、儀器零點調節。開機預熱15分鐘,在新鮮空氣中觀察顯示值是否為零,若有偏差,用小螺絲刀緩慢調節調零電位器,使其為零。
6、儀器精度校準。各礦井應配備足夠的.標準氣瓶、流量計、減壓器等標校維修,都應作好記錄并存檔。
7、非維修調試人員嚴禁隨意拆開儀器或調整電位器。嚴禁使用中猛烈摔打、礦業撞。當欠壓指示燈亮時或當甲烷深度和硫化氫含量超過規定值后儀器應停止使用。
8、項目經理、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爆破工、通風區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班長、流動電鉗工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瓦斯檢查工必須攜帶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安全監測工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或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
9、便攜式儀器的維修人員按在籍臺數每100臺配1人;便攜式儀器的專職收發人員應不少于4人。
10、儀器到貨后,供應部門應及時會同通風部門共同開箱驗收,發現與訂貨品種不符,有損壞、性能指標不符合要求及同裝箱清單不一致時,應立即與供貨單位聯系解決。
暫不使用的“裝置”,必須妥善維護保管,防止日曬、雨淋、銹和拆套,并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11、便攜式儀器,必須每年送集團公司安全儀器儀表計量站進行計量檢定。儀器更換主要元器件、經過非正常振動或對示值有懷疑時應隨時送檢。
12對于丟失或無故損壞要按儀器價格進行加倍罰款。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三
為了準確監測綜放工作面上隅角甲烷氣體濃度,避免發生瓦斯事故,并規范安全儀器的領用,特制定本制度。
1、智能懸掛式甲烷檢測器由一、二采區機電隊負責在井口礦燈房進行充電。要求:充電工作必須嚴格按《cjc4*型智能懸掛式甲烷檢測器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操作。測定器欠壓后充電時間必須達到9.5小時以上;充電完成后,由專人負責進行儀器電池電壓、零點和報警聲等使用前準備工作的操作。確保電壓充足,儀器完好。
2、儀器發放前,由專人負責按《cjc4*型智能懸掛式甲烷檢測器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完成儀器的開機操作,確認完好后進行發放。嚴禁測定器欠壓或不完好發放。
3、儀器領用人員及配備地點:每班由綜放隊跟班隊長或班長負責cjc4*型智能懸掛式甲烷檢測器的領取和攜帶,入井后負責及時將儀器懸掛在綜放工作面上隅角,且距頂板(頂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得小于200mm。
4、入井前,必須憑證領取儀器。攜帶和使用過程中嚴禁擅自關機、調校和拆卸儀器,不得隨意碰撞、重壓和敲打儀器,避免損壞儀器或影響檢測質量;對于無故丟失、損壞儀器者,按每臺7000元進行賠償。
5、一旦測定器出現報警,上隅角內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至工作面進風流中。由瓦檢員進行有害氣體檢查,經檢查確認上隅角甲烷氣體濃度超限時,先設置柵欄,揭示警標,匯報隊和區調度站,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經復查后確認上隅角內甲烷氣體濃度不超標時,方可恢復作業。
6、人員升井后,測定器必須當班交礦燈房。測定器使用后應及時充電,以確保下次正常使用。
7、不按規定進行儀器充電或發放,一次給予機電隊1000元經濟處罰;不按規定進行測定器領用和上交,一次給予綜放隊20xx元經濟處罰。
8、通滅部電工負責每隔7天用標準氣樣對測定器進行一次標校;日常若出現元件故障時,應及時處理。調校完畢后及時填寫調校記錄。
9、通滅部負責聯系公司測試中心每半年逐臺調校、標校一次,并及時填寫調校、標校記錄和合格證書。
10、測定器如有以下現象,停止使用并及時送通滅部檢修:。
(1)數值顯示不正常,無報警聲音等。
(2)被水浸泡、損壞等。
通風滅火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四
為了保證鋼絲繩人員在使用中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使安全產品更好地為安全生產服務,達到滿意的檢測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滅鋼絲繩短繩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成立鋼絲繩專業檢測小組。
2、每月21日,對公司所有鋼絲繩進行檢測一次,并出檢測報告一期。
3、檢測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4、各生產組主管安全環保,對鋼絲繩檢測儀器,應做到日常維護與保養。
5、對檢測出輕微受損的鋼絲繩,重點監控。
6、對檢測出受損嚴重的鋼絲繩,責令施工隊停止使用,并及時更換新的鋼絲繩。
7、每期檢測報告,報主管領導一份,安環保衛辦公室一份,各生產組一份,共三份。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五
1、外單位人員未經主管部門允許,禁止私自進入實驗室。
2、產品通過專人進行流通,禁止私自帶料進出實驗室。
3、實驗室當班管理員對進出產品嚴格把關,并承擔相應責任。
4、嚴禁在實驗內吸煙、會客,不允許無關人員在里面逗留。
5、實驗室嚴格遵循“誰使用誰負責,誰帶入誰負責”原則。
6、每班下班前必須把地面打掃干凈,即地面無垃圾、無泥土、無檢測殘留物后方可下班。
7、操作臺上時時保持無垃圾、無灰塵等。
8、在檢測儀器使用完后,要保證儀器設備和環境衛生,
9、實驗室內除檢測儀器設備外,不得放置與檢測室無關的`物品。
1、檢測員必須經過培訓,有檢測資格方可上崗操作。
2、檢測員應不定期進行培訓,包括檢測基礎知識、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產品標準的培訓。
3、檢測員應誠實、可靠、細心,不可馬虎或任意編造檢測結果。
4、檢測室嚴格遵循“誰違規誰負責”原則。
1、檢測員應嚴格按國家標準要求及標準規范進行操作。
2、進行檢測操作時應細心,仔細,對檢測結果有疑問的,要及時分析原因,重新檢測。
3、每次檢測結束后所用過的試驗儀器,操作臺,器具應隨時清理干凈。
1、經常檢測用的儀器每次使用后應立即清理干凈。
2、較長時間不使用的設備應每周清節一次。
3、檢測儀器清潔時,不可使用刺激性較大溶劑進行清潔,清潔時一般只清潔儀器外表,不可深入到內部。
4、儀器出現故障時,應及時報修,并通知專業人員進行修理,禁止任何人亂拆亂修。
5、檢測室嚴格遵循“誰損壞誰負責”原則。
以上規章制度即日執行,違反規則按照“誰違規誰負責,誰損壞誰負責”原則,違規一次處50元以上罰款,損壞物品照價賠償。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六
1.檢測儀具和設備是維修生產活動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它們的技術狀況完好與否直接影響車輛的維修質量,必須做好檢測儀具和設備的'采購、驗收、登錄、使用、維護、修理等管理工作。
2.檢測儀具和設備由生產技術部門統一管理。按照企業發展和生產的實際需要,制定采購計劃,此前預先做好擇優選型和采價工作,采購計劃應經廠長批準后實施。
3.儀具和設備到貨后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應即登錄入冊。
4.新設備投入使用前應先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安裝調試。
5.檢測儀具和設備應實行專人保管,責任落實。對設備技術狀況組織定期檢查,獎懲分明。
6.制定檢測儀具和設備的維護計劃,并按計劃采購好易損件,準時做好維護工作。
7.保檢測儀具和設備的完好技術狀況,出現故障,應即組織人員進行修理,嚴禁帶病工作。
8.應根據檢測儀具和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和使用要求制訂安全操作規程,操作規程貼掛上墻。
9.檢測儀具和設備的操作人員要做到四懂(懂原理、構造、性能、用途),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會正確使用、會維護保養、會一般檢修、會排除故障)。
10.加強設備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設備隱患,防止重大事發生,對已發生的設備事故,應當根據“三不放過”(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事故責任未清,與群眾未受教育、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的原則進行嚴肅處理。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七
1、檢測定時進行檢測,檢定工作的場所必須保持清潔、寧靜。
2、室內禁止隨地吐痰、吃東西,與檢測無關的`物品嚴禁帶入檢測室內。
3、下班后,必須切斷電源、水源、關好門窗,以保證檢測室的安全。
4、試樣在收到后盡快安排測試,試樣在檢測室內存放期不得超過兩天。
5、儀器設備的零部件及配件要妥善保管,工具在存放妥當,放在不易損壞的地方。
6、帶電儀器設備應接零線,操作時應由兩個以上人員在場。
7、檢測室內設置消防設備和消防器具,并經常檢查是否正常。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八
確保被檢測/校準/檢定物品對實驗室的任何測量都不產生不利影響,并保證物品的完整性以及維護顧客與實驗室的利益。
適應于本計量中心檢測/校準/檢定活動中的所有被檢物品。
3.1技術負責人批準與檢測/校準/檢定物品有關的意外事故處理意見。
3.2班組負責人負責對檢測/校準/檢定物品的安全和保密管理進行監督;必要時對檢測校準物品進行確認;組織編寫本部門的檢測/校準/檢定物品標識作業指導書。
3.3物品管理員負責對顧客提供產品的驗證、登記;對檢測/校準/檢定物品編號和標識;按照顧客要求在符合條件的環境中保存檢測和校準物品并記錄;及時做好已檢物品留樣期后的處置工作和校準物品的歸還工作。
3.4檢測/校準/檢定人員負責在檢測/校準/檢定過程中對物品進行保管和保護。
4.1物品的接收。
4.1.1固定實驗室的物品接收。
4.1.1.1在接收顧客送檢物品時,物品管理員應根據委托檢測/校準/檢定項目,對其是否符合檢測/校準/檢定要求進行檢查,若無問題,請顧客填寫實驗室《任務委托單》。
4.1.1.2若對顧客委托的物品是否適于檢測/校準/檢定有疑問時,應協助顧客填寫實驗室《檢測/校準/檢定任務委托單》。
4.1.1.3物品管理員核對《任務委托單》上顧客填寫的內容。
4.1.1.4當顧客對物品及技術資料的貯存和保密性等有特殊要求時,物品管理員請顧客在《任務委托單》上注明詳細要求,并按照顧客的要求對物品和資料進行處理。
4.1.1.5一般情況下,《檢驗/校準任務委托單》一式三聯,第一聯交顧客留存,作為檢測/校準/檢定后領取報告和領回物品的憑據;第二聯由物品管理員留存待查,作為委托任務的統計憑據;第三聯作為任務指令隨物品一起轉交檢測/校準/檢定人員。
4.1.2現場物品狀態的確認。
對于在現場檢測/校準/檢定的物品,項目負責人到現場評估現場環境、檢查初始狀態是否滿足檢測條件,并填寫《現場技術服務顧客物品狀態確認表》相關欄目。
4.2物品的標識。
4.2.1物品的'身份標識。
物品管理員根據各班組專業特點對顧客委托的物品進行身份標識。物品的身份標識應唯一,并確保物品編號與原始記錄、報告中的編號一致。
4.2.2物品的狀態標識。
各班組根據本專業特點,可選擇下列幾種方式(但不限于)表示:。
a)以待檢、合格、不合格區域放置不同檢測/校準/檢定狀態的物品。
b)以不同顏色的標簽表示不同的檢測/校準/檢定狀態。
c)以檢測/校準/檢定條件記錄或過程參數記錄表示不同的檢測/校準/檢定狀態。
4.2.3應根據物品所處檢測/校準/檢定狀態,及時進行狀態標識或標識移植;并在物品的流轉過程中,作好標識的保護工作,以保持物品識別的唯一性,可通過標識實現追溯。
4.3物品的流轉。
4.3.1檢測/校準/檢定人員收到被檢測/校準/檢定物品后,應進一步檢查物品狀態及標識情況,明確檢測/校準/檢定任務,并在《任務委托單》的第二、三聯簽字進行交接。
4.3.2如果需要進行物品制備,制備后的物品應更換包裝的,轉移物品的身份標識和狀態標識。
4.3.3物品在制備、測試等過程中,應加以防護,防止丟失。
4.3.4檢測/校準/檢定人員完成物品檢測/校準/檢定后應及時加貼表明試驗狀態的“已檢”標識或將已檢物品放置于合格或不合格區域。
4.3.5檢測/校準/檢定人員及時將檢測/校準/檢定完畢的物品移交物品管理員,并在《任務委托單》的第二、三聯簽字進行交接。
4.3.6物品測試完畢后,由物品管理員按照有關要求,將物品放置于專用區域,必要時應填寫《物品入庫和處置登記表》。
4.3.7需要送交分包試驗室進行檢測/校準/檢定時,應將檢驗/校準物品進行包裝或分裝,并對物品進行身份標識,確保物品的特性不發生變化。
4.4物品的保管。
4.4.1物品貯存環境應安全、無腐蝕、清潔、防潮,避免物品的損壞和丟失。
4.4.2對于有特殊要求的物品需被存放在規定的條件下,對其存放環境進行維持、監控和記錄。
4.4.3保存物品的容器應按照相關標準要求進行存放。
4.4.4物品檢測完成后的剩余檢測物品,應存放在規定區域,并及時通知物品管理員。
4.5物品的處置。
4.5.1固定實驗室的物品處置。
4.5.1.1物品管理員通知顧客領回物品及附件、技術資料。顧客需要憑《任務委托單》的第一聯領回物品。在雙方確認物品數量、附件及其他技術資料齊全無誤后,由顧客在《任務委托單》的第一聯上簽字。
4.5.1.2必要時各班組應規定物品的保存期限或留樣期。物品保存期限或留樣期滿后,采取安全適當的方式進行處理,并填寫《物品入庫和處置登記表》中的相關欄目。
4.5.2現場檢測/校準/檢定服務的物品處置對于在現場檢測/校準/檢定的物品,項目負責人到現場評估現場環境,檢查現場檢測/校準/檢定服務結束時的顧客物品狀態,并填寫《現場技術服務顧客物品狀態確認表》相關欄目。
4.6物品的保密。
4.6.1各班組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物品的檢測、貯存與處置,嚴格執行《保護顧客機密信息和所有權程序》。
4.6.2檢測和校準過程不允許無關人員參觀,檢測/校準/檢定物品的技術資料不允許無關人員閱覽和帶離試驗場所。
4.6.3對于具有專利技術的檢測和校準物品,本計量中心一律不留樣。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九
一、檢測中心各檢測室需裝備各種必備的'安全設施(通風櫥、防塵罩、試劑柜、防毒面具、消防滅火器材等)。
二、對消防滅火器材定期檢查,不能任意挪用,保證隨時可取用。經常對化驗室人員進行安全防火教育,保證化驗室人員都能正確使用所備的各種消防滅火器材。
三、檢測室內各種儀器設備都應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處所,不得任意移動。各種標簽要保證清晰完整,避免拿錯用錯造成事故。
四、使用任何一種儀器設備必須嚴格遵守安全使用規則和操作規程,認真填寫使用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五、用電、用氣、用火時,必須按有關規定操作以保證安全。
六、中心發生意外安全事故時,應迅速切斷電源或氣源,立即采取措施即使處理,并上報廠領導。
七、下班時,應有專人檢查門、窗、水、電、氣、報警器等,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損失。
八、檢測室內不準吸煙、吃食物、存放與化驗無關的物品。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十
一、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來院人員必須配合流行病學調查、戴口罩、測量體溫、遼事通行程碼健康碼掃描、實名制掛號。
二、對掃碼異常的重點管控地區人員,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非急診嚴禁進入院區。
對掃碼異常的重點關注地區人員,需提供抵丹前7日內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三、“發熱病人”及“重點管控地區”來院人員至發熱門診就診。請配合執行“六清”篩查(測清體溫、問流行病學史、檢清新冠病毒核酸,胸部ct,血常規及新冠病毒血清學抗體)。可疑病人需隔離留觀,等待檢驗檢查結果及上級行政部門指令。
四、普通患者盡量分時段就醫。一人一診一室,配合進行病史采集。
五、患者所持肺部ct檢查結果14天內有效、核酸檢測報告7天內有效。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十一
根據《安徽省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安徽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新形勢下應對學校突發新冠肺炎疫情處置預案(修訂版)的通知》(皖教防控〔20__〕13號)、《六安市教育體育系統新冠肺炎突發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等文件要求,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筑牢監測預警“三道防線”,充分發揮核酸檢測抽查作用,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抽檢范圍。
全縣各級各類學校(中、小學及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師生員工,每次抽檢人數不少于應檢人數的十分之一,20__年12月底前完成我縣秋學期全體師生員工核酸抽檢任務。
二、部門職責。
1、縣教育局負責教育系統內各學校師生核酸檢測人員摸排與組織和信息登記,與衛健部門共同商定抽檢方案等相關事項。
2、縣衛健委負責協調組織鄉鎮衛生院(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核酸采樣,并指定縣內檢測機構檢測。
1、各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專人具體負責,各校按照要求主動與衛生院聯系確定檢測時間,12月底前完成抽檢任務。
2、各校在校內布設合適采樣點,配齊必要的桌椅和衛生潔具等。
3、各校參檢人員登記表須提交給采樣機構聯系人,采樣時班主任及授課老師協助查驗參檢人員身份,確保信息無誤。
4、指定專人負責安全和現場秩序維護工作,避免出現秩序混亂等影響采樣。所有參檢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現場秩序,積極配合工作人員指引,保持1米以上間隔有序排隊候檢,完成采樣后迅速離場,不逗留、不聚集、不交談。
四、時間安排。
1、農村地區學校師生核酸檢測,由所在鄉鎮衛生院負責采樣,時間由學校與衛生院商定,中心學校負責轄區內中小學檢測,每次抽檢人數不少于應檢人數的十分之一。
2、城關地區學校師生核酸檢測由城關鎮衛生院和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采樣。城關地區學校人數較多,各校須盡快與指定的采樣單位聯系確定采樣時間,每次抽檢人數不少于應檢人數的十分之一。
(1)城關衛生院抽檢學校:舒城中學、舒城一中、實驗小學、舒師附小、城關中心校本部(含村小)、城關二小、育才學校、孔集中心校、馬河口中心校。
城關鎮衛生院聯系人:鄔家明,聯系電話:__。
(2)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抽檢學校:職業學校、舒城二中、舒城三中、城關三小、舒州中學初中部、舒州中學高中部。
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系人:衛向陽,聯系電話:__。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組織領導。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認清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切實強化組織管理,統籌謀劃,全力推進核酸檢測能力快速提升,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二)明確職責,強化工作協作。各單位做好核酸檢測宣傳工作,強化工作措施,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細化職責分工,確保核酸檢測工作有序推進,保證核酸檢測工作快迅、準確、及時。
(三)各校每月15日、30日上報檢測進度表(中心校數據包含轄區內中小學),郵箱__@,聯系電話__。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十二
甲方:
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對其建設防城港市北港永久安置住宅區進行外窗三性及玻璃節能檢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特簽訂本協議如下,甲乙雙方必須嚴格執行。
一、檢測依據。
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
6、設計要求。
二、檢測內容、數量及相關費用、支付方式。
1、檢測費用按桂建質檢協字[2008]第003號文規定的收費標準下浮5%后執行。
2、檢測費金額為:
3、檢測費用的支付:本合同簽訂后一周內甲方先支付檢測費的60%,余款提交檢測報告后一周內支付。
三、甲方責任。
1、負責提供檢測所需的試樣、設計圖紙及計算書等技術資料。
2、按本合同規定的時間和方式向乙方支付檢測費用及按約定領取檢測報告。
四、乙方責任。
1、按國家現行有關規范、規程、標準進行檢測,按時提供真實、客觀的檢測報告。
2、在甲方送樣且滿足相應項目的檢測條件后。
3、乙方對檢測報告本身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如因乙方檢測報告的結論錯誤給甲方造成損失的,由乙方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五、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雙方各執兩份,具有同等效力。
六、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簽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簽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看過試驗檢測委托合同的人還看了:
1.試驗檢測委托合同范本。
2.試驗檢測委托合同。
3.工程檢測委托合同范本。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十三
一、精密儀器及貴重器皿需有專人保管,并做好相關記錄。
二、精密儀器的`安裝、調試和保養維修,均應嚴格遵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上機人員上崗前應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機操作。
三、使用儀器前,要先檢查儀器是否正常。儀器發生故障時,要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使用。決不允許儀器帶病運行。
四、儀器用完后,要擺放到所要求的位置,做好清潔工作,蓋好防塵罩。
五、計量儀器要定期校驗、標定,以保證測量值的準確度。
六、對檢測室內的儀器設備要妥善保管,經常檢查,及時維修保養,使之隨時處于完好狀態。
檢測工作管理制度(精選14篇)篇十四
為了更好地對我項目的機械設備進行制度化管理,明確制度的責任和范圍、管理和操作中的安全要點,提高管理績效,保證設備和人員避免出現機械事故或傷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1.1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擔任操作的機械實行專機專人負責制;兩人以上操作的機械實行機長負責制;公用機械及儀器儀表實行定人負責制。操作人員要相對穩定。
1.2使用機械設備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2.1使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悉機械設備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會操作,會保養,排除一般故障。
1.2.2新置、自制、改裝或重新安裝的機械設備,必須按照機械設備計劃,選購、安裝、調試管理辦法的規定組織檢查、鑒定和試運轉,在明確其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護都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運轉。
1.6不準任意拆卸、挪用設備上的零件和附屬的安全保護及警報裝置;
1.7按照規定認真做好點檢和運轉、維修、換油、事故等各種原始記錄;
1.8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必須進行狀態標識,凡技術狀況不良好、安全防護不靈敏的,應掛設禁用標示,如帶修、在修等,并對電源作適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