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進度進行調整和優化,以適應教學的變化和需求。希望這些一年級教案范文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和借鑒。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一
1、引導學生在參與觀察、分類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秋天景物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美麗,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認識秋天的顯著特征,知道一些常見的植物葉的顏色在秋天會發生變化。
9月22日
一、導入:
1看課件,提問:
(1)誰知道老師今天要講什么內容?
(2)你感到秋天是個什么樣的季節?
二、出示課題
1再次欣賞美麗的秋天。
2問題:
(1)秋天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
(2)你認為什么顏色可以代表秋天?
(3)談談你的秋天是什么樣的?
討論,交流
3帶領學生欣賞秋天的畫。
出示看看畫家是怎么描繪秋天的。
說一說:
(1)家鄉哪些植物在秋天發生了哪些變化。(重點是樹葉的變化)
(2)自己家的院子和夏天比時,有何不同。
4兒歌:秋天到,天氣涼,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排成一字形。
5你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
課后反思:學生通過觀察能夠說出秋天的變化。
9月26日
教學目標:通過觀察秋天植物葉子的顯著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分類能力,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組織學生觀察校園里的樹葉的變化
2教師展示自己采集的葉子,讓同學們認一認。(楊樹葉,松樹葉,銀杏葉等等)
3觀察葉子的顯著特征,并說一說是什么葉子,有何特征,互相補充。
4課件:教師出示相對應的植物,學生給葉子找家。(認識幾種常見的植物和它們的葉子)
5學生對照觀察自己葉子,通過觀察比較,認識葉子的形態。
6以組為單位,共同觀察本組同學所植物的葉,比較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7將本組的葉子進行分類,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進行分類的。(嘗試合作,體驗成功)
8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體會更多的分類方法。
9談談這節課的感受。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二
教學目標:
1、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和幸福。學會關心父母。
2、和父母更多地接觸、更好地溝通、學習溝通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孩子和父母的溝通,以及合作的意識。
2、發展討論學習的.技能,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教具:
1、投影機、電腦、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
1、課前談話。
家庭。
2、自由討論,互相交流自己家里有哪些主要成員,每一個人的特點,生日、生肖、愛好等。
3、畫一個小屋代表自己的家。
二、分享——我的家。
1、你是怎樣跟父母問好,打招呼;做游戲,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愿?
2、討論你是怎樣讓家長知道你關心和感激他們的呢?
3、討論:你做了什么事情是父母感到最開心呢?
三、實踐操作。
1、扮演怎樣讓父母溝通?
2、表演在家里怎樣幫父母的忙,父母又是怎樣開心的?
四、總結:
你聽到同學說我的家,你有什么想法呢?
五、板書:
我為家人做事情——我的家——討論交流。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三
認知:
1、知道課堂紀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課堂紀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說明上課要遵守紀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課堂紀律。
2、對不遵守紀律的行為不滿。
行為:
1、聽到上課鈴聲立即進教室。
2、上課不隨便說話;要發言,先舉手;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不影響別人學習。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遵守紀律”德目中,教學內容部分“遵守課堂紀律”;基本要求認知部分“知道課堂紀律的基本要求,能用正反事例說明,上課要守紀律”;行為部分“遵守課堂紀律”而設置的。屬于入學常規中遵守課堂紀律的教育。
一年級學生剛上學不久,雖然教師已經通過其他途徑向他們進行了遵守課堂紀律的教育,但是,由于學生年紀小,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差,時常管不住自己,所以,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還會發生。這些缺點如不及時糾正,久而久之,形成習慣,改正起來是很費力的。因此,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遵守課堂紀律的教育十分重要。
教法建議:
1、一年級新生入學后,學校都要進行常規教育,遵守課堂紀律的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本課教學之前,學生已經聽到多次的有關的教育,學生可能對本課學習內容不感覺新奇。為了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要注意采用生動活潑的學習方法加強直觀性,如將課文內容制成課件進行演示等。
2、本課重點是對學生行為進行指導,但不要僅是行為訓練,要讓學生明白行為的意義,使學生懂得自己遵守課堂紀律和大家學習的關系,要為集體約束自己的行為。
3、本課的學習內容,學生在課前已有一些體驗,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體驗,創造更多的討論機會。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談體驗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認識。
4、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心理年齡的特點,控制自己的能力較弱,經常會出現管不住自己而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在本課教學中,教師不要批評指責學生,應采取正面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白道理,鼓勵學生克服弱點,努力做一個遵守課堂紀律的好學生。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四
教學目標:
引導孩子樂于和小伙伴交往,知道在別人家玩時的禮貌,注意安全,高興地玩。
教學重點、難點。
1、禮貌的聯系方法。
2、怎樣在家里玩得高興。
3、在家里玩要注意哪些安全。
4、怎樣玩得有意義。
教學活動設計。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星期天,你們愛去哪些同學家玩?
二、創設情景,組織活動。
活動一去同學家玩。
1、說一說,周末你經常和誰在一起玩,你們是怎樣聯系的。
2、演一演,用不同的方式約同學一起玩。
3、想一想,去同學家要注意哪些禮貌問題?
4、填一填,在課本空白處填上你想說的話。
5、小結。
活動二開心地玩。
1、介紹和同學一起玩的開心經歷。
2、情景表演:兩個小朋友為掙搶玩具發生爭執。
3、討論:引導學生想辦法,訂玩的規則,互相謙讓。
4、試一試、想一想怎樣說話方式更好,幫圖中的小朋友出主意。
活動三不玩危險的東西。
1、觀察課本的圖,說一說。
(1)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玩可能有什么危險?
(2)還有哪些危險的活動不能玩?
2、玩危險活動的后果。
老師舉例說說小朋友玩不注意安全造成事故的例子。
3、填寫警示卡。列出不能玩的活動。
4、貼警示卡。
活動四我愛玩,我會玩。
1、說說自己經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怎樣玩,最喜歡玩什么。
2、看課本說話:
(1)圖中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玩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還有哪些新玩法?
3、演一演,比一比。
(1)我會這樣玩。
(2)比一比,誰的玩法多。
4、我的得意之作。
板書設計。
10去同學家玩。
約同學。
開心地玩。
安全地玩。
教學反思:本課教學活動后,絕大部分同學愿意跟同學一起玩,知道基本的禮貌聯系方法,能開心地玩,安全地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五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思想目標)。
1、學會用辨證的眼光看問題。
2、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關心周圍的發展變化。
3、了解自然變化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
學情分析:
關注雪天里人們生產、生活的變化,研究雪天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和麻煩,讓學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看問題要全面。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式:活動化教學。
教學重點: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關心周圍的發展變化。
教學難點:了解自然變化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
教學關鍵:學會用辨證的眼光看問題。
教學程序:(寫清課前準備、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師想知道你們喜歡雪嗎?喜歡下雪嗎?喜歡愉快的雪中生活嗎?好,今天老師就帶你們走進這愉快的雪中生活!
二、感知。
1.學生匯報對雪的了解。
2.聽故事《乖乖狗和聰聰狗》。
三、討論。
個人見解:
1.學生交流。
他們在爭吵什么?
你同意誰的說法呢?
2、教師講解。
四、戶外活動,體驗雪中生活的快樂。
五、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六、總結:孩子們,還在等什么,趕快張開雙臂,地擁抱這雪的世界吧!
在雪中,我們能做什么?
家庭作業:
板書設計:
雪中生活。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六
2、懂得兒童成長需要多種營養,從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學生請家長協助,將家里一周所吃的食物記錄下來,并了解這些食物里所含有的營養素以及它們對自己成長的益處。同時打聽好伙伴的飲食情況。
教師講故事:《麗麗病倒了》。
1、故事:《吃什么》。
2、討論:小朋友,你知道麗麗為什么會病倒嗎?
(同學們肯定會爭著說:“因為麗麗喜歡吃肉、雞腿、奶油蛋糕,不喜歡吃蔬菜、水果。”)。
3、交流:誰能告訴大家,你上周吃了那些食物?
說說這些食品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對自己的成長有什么好處?
4、游戲活動——猜猜我是誰:
幾位同學分別帶上頭飾,扮演成某一種食物(如:雞蛋、肉、牛奶、水果等),走上講臺讓大家猜謎語:“我能為小朋友提供熱量和力量……請你猜猜我是誰?”
2、誦讀兒歌:“小羊愛吃草,小雞愛吃米,小貓愛吃魚。我是好孩子,吃飯不挑剔。”
3、來,讓我們走上臺和這些食物交朋友吧!(學生走上臺,在歡樂的音樂中,與“各種食物成為好朋友,邊唱邊翩翩起舞。)。
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同家長一起安排每日三餐,注意各種食物的合理搭配。
1、了解一些常見的食物里所含有的營養,知道它們對自己成長的作用。
2、通過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建構新的關于食物的味道的認知結構,在活動中探索舌頭的不同部位對各種味道的感覺,從而初步了解舌頭的功能。
1、學生請家長協助,將家里一周所吃的食物記錄下來,并了解這些食物里所含有的營養素以及它們對自己成長的益處。同時打聽好伙伴的飲食情況。
2、舌頭的圖片。
1、討論: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食物是什么味道呢?你們喜歡吃這些食品中的`哪些呢?
(同學們肯定會爭著說:“我喜歡吃蘋果、我喜歡喝飲料、我喜歡吃蛋糕、我喜歡吃西瓜等等)。
2、你們知道為什么我們會感覺到這些食物是有味道的呢?
3、觀察舌頭放大的圖片,同學們仔細看看,舌頭上面有什么?
交流:舌頭上面有很多小點點,那同學們知道這些小點點有什么作用嗎?原來它們的名字叫味蕾,它們的作用就是品嘗食物的味道,這樣你就可以品嘗出食物的酸、甜、苦、辣、咸。看來它們的作用還真不小!
1、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告訴我這些食品的味道呢?
2、來,我們走上講臺跟這些食物交朋友吧!
請小朋友準備一面小鏡子,準備一些食物,看看舌頭上面的什么部位對什么味道特別敏感。
1、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意識到我們是在長身體的時候各種營養都需要,不能夠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
2、讓學生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
3、讓學生知道哪些食物我們應該多吃,哪些食物我們應該少吃。
1、學生請家長協助,了解食物里所含有的營養素以及它們對自己成長的益處。
2、食物營養分解圖。
1、討論:小朋友,請你把這些食物都分一分類,看看哪些是肉類,哪些是蔬菜類,哪些是水果類,哪些是主食類,哪些是飲料?(請學生舉手回答,然后進行圖片歸類。)。
2、交流:你知道這些食品對我們有什么用嗎?學生回答。(魚、肉、蛋含有很多蛋白質,蔬菜、水果的維生素很豐富。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每一種營養對我們都很重要。)。
3、和你的同學交流交流,你平時什么食物吃得最多?以后你還應該多吃些什么食物呢?
1、同學們,你們知道了每天應該吃的食物有哪些了吧,可一定不能偏食喲!
2、誦讀兒歌:“好孩子,不挑食,雞魚肉蛋樣樣吃。蔬菜水果不能少,饅頭大米是主食。樣樣都吃營養全,身體強壯又結實。
想一想我們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夠多吃的?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七
引導孩子樂于和小伙伴交往,知道在別人家玩時的禮貌,注意安全,高興地玩。
1、禮貌的聯系方法。
2、怎樣在家里玩得高興。
3、在家里玩要注意哪些安全。
4、怎樣玩得有意義。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星期天,你們愛去哪些同學家玩?
二、創設情景,組織活動
1、說一說,周末你經常和誰在一起玩,你們是怎樣聯系的。
2、演一演,用不同的方式約同學一起玩。
3、想一想,去同學家要注意哪些禮貌問題?
4、填一填,在課本空白處填上你想說的話。
5、小結。
1、介紹和同學一起玩的開心經歷。
2、情景表演:兩個小朋友為掙搶玩具發生爭執。
3、討論:引導學生想辦法,訂玩的規則,互相謙讓。
4、試一試、想一想怎樣說話方式更好,幫圖中的小朋友出主意。
1、觀察課本的圖,說一說。
(1)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玩可能有什么危險?
(2)還有哪些危險的活動不能玩?
2、玩危險活動的后果。
老師舉例說說小朋友玩不注意安全造成事故的例子。
3、填寫警示卡。列出不能玩的活動。
4、貼警示卡。
1、說說自己經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怎樣玩,最喜歡玩什么。
2、看課本說話:
(1)圖中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玩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還有哪些新玩法?
3、演一演,比一比。
(1)我會這樣玩。
(2)比一比,誰的玩法多。
4、我的得意之作。
板書設計
去同學家玩
約同學
開心地玩
安全地玩
教學反思:本課教學活動后,絕大部分同學愿意跟同學一起玩,知道基本的禮貌聯系方法,能開心地玩,安全地玩。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八
引導孩子樂于和小伙伴交往,知道在別人家玩時的禮貌,注意安全,高興地玩。
1、禮貌的聯系方法。
2、怎樣在家里玩得高興。
3、在家里玩要注意哪些安全。
4、怎樣玩得有意義。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星期天,你們愛去哪些同學家玩?
二、創設情景,組織活動。
活動一去同學家玩。
1、說一說,周末你經常和誰在一起玩,你們是怎樣聯系的。
2、演一演,用不同的方式約同學一起玩。
3、想一想,去同學家要注意哪些禮貌問題?
4、填一填,在課本空白處填上你想說的話。
5、小結。
活動二開心地玩。
1、介紹和同學一起玩的開心經歷。
2、情景表演:兩個小朋友為掙搶玩具發生爭執。
3、討論:引導學生想辦法,訂玩的規則,互相謙讓。
4、試一試、想一想怎樣說話方式更好,幫圖中的小朋友出主意。
活動三不玩危險的東西。
1、觀察課本的圖,說一說。
(1)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玩可能有什么危險?
(2)還有哪些危險的活動不能玩?
2、玩危險活動的后果。
老師舉例說說小朋友玩不注意安全造成事故的例子。
3、填寫警示卡。列出不能玩的活動。
4、貼警示卡。
活動四我愛玩,我會玩。
1、說說自己經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怎樣玩,最喜歡玩什么。
2、看課本說話:
(1)圖中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玩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還有哪些新玩法?
3、演一演,比一比。
(1)我會這樣玩。
(2)比一比,誰的玩法多。
4、我的得意之作。
10去同學家玩。
約同學。
開心地玩。
安全地玩。
本課教學活動后,絕大部分同學愿意跟同學一起玩,知道基本的禮貌聯系方法,能開心地玩,安全地玩。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九
1、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對新年的到來充滿喜悅和憧憬。
2、學習新年的祝福語,發展人際交往的能力。
3、了解祖國各地和世界各國人民慶祝新年的方式。
老師:做好3-5張不同類型的賀卡,抄寫好的祝賀詞。
學生:白紙、水彩筆、小筆記本。
活動課時:1課時
活動案例一慶賀新年(第1種教法)
1、開課:馬上就要過新年了(1月1日),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有關新年的話題。
2、老師講過年的含義。(為什么要過年?)
3、師生共同討論新年應該怎樣過?
(1)學生自由討論并講述自己家過年的情景和方式。
(2)老師過年的方式:
第一:送賀卡。(新年的問候與祝福給遠方朋友或親朋好友)
第二:開家庭聯歡會。(載歌載舞慶賀新年的到來)
第三:穿新衣,布置房子有氣氛。
第四:世界各國過新年的方式:中國的舞獅,美國的放煙花……等等。(書上p59頁內容)
(資料:伊朗過新年的方式——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涌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惡。)
4、老師教授學生現場做賀卡。
(1)老師示范做一個賀卡并展示多種樣子的賀卡。(書上p58頁內容)
(2)學生現場學做賀卡。
5、帶領學生在黑板上抄寫好的祝福詞。
6、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活動案例二慶賀新年(第2種教法)
活動(一):導入
1、聽新年好的歌曲,把學生帶入情景。
2、過新年,你們通常都做什么?
活動(二)
1、新年里吃什么:餃子、湯圓……
2、新年里玩什么:舞龍、打鼓、放鞭炮……
3、新年里還有什么活動你最喜歡:
(貼春聯、貼窗花、掛燈籠、猜燈謎、趕廟會、大家互相拜年、還有壓歲錢、逛商場……)
小結:總之小朋友特別愛過年,穿新衣、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到處洋溢的歡樂的氣氛,人們各個喜笑顏開。
4、做游戲猜燈謎。
活動(三)
讓我們來看看、聽聽在別的國家是怎么歡度新年的。
活動(四)
1、過新年,真高興。老師想送上我的新年祝福:祝愿你們在新的一年學習進步。
2、那你們是否也想對自己的親人送上祝福。
3、想想你怎么說?
活動(五)
1、看看我們買的賀卡。
2、配樂。制作賀卡,教學生做賀卡的方法:畫畫、寫寫。
3、要求學生盡量做的美觀些。
4、展示做的好的賀卡。
5、課后要學生把賀卡送給自己想送的人。
三、總結。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期盼20xx年的到來,用你們的行動來歡迎新年的到來。
2、同唱《新年好》。
本單元活動反饋與調整措施及學生評價: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十
上學去》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一年級下冊"我上學了"第一單元主題下設的三個活動主題之一。上小學是每個幼兒園小朋友的向往,但對于初入小學的兒童來說,雖然對上學向往已久,但也心存疑慮。他們對全新的小學生活既充滿了好奇,又不免膽怯和緊張。針對孩子的種種心理,本課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幫助他們解除困惑,體會上學的快樂,激勵他們愉快地開始新的學習生活,這是本課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很大的跨越。上小學是孩子們的希望,他們憧憬著學校給他帶來嶄新的一切,他們對小學生活充滿神秘感,但上學時那種興奮的心情和坎坷不安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本教材特地從分享自己上學第一天的感受,初步感受學校生活等方面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在交流中讓學生把那種坎坷不安的心理給消除掉。
對于剛入學的新生來說,他們不懂得正確形容自己的心情和不安的心理,這就要教師設計一些臺階讓學生一步一步來表達。因此,我從兒歌入手并盡量設計一些比較輕松愉悅的活動,以圖文為載體讓學生說說自己上學時的心情。
1、在老師的幫助下,和同學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感受。
2、體會角色的變化,感受成長與變化帶來的喜悅。
3、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憧憬學校生活,體驗愉悅情緒。
4、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
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敘述我上學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樣的。
讓學生動手制作課程表。
一、以情境為開端,激發學習興趣。
唱《上學歌》。
二、以圖文為載體,展示學校生活。(課件展示小明上學的各個情境圖)
1、畫面上定格在上學前的準備圖。
2、畫面定格在上學的路上的情境圖。
(有的小朋友和小明一樣高興,可有的小朋友也會遇到煩惱。請從桌上的心情臉譜中找一個貼在你胸前,然后跟大家說一說,你為什么有時候很快樂,有時候不開心。
(生發表意見,對那些說出自己有點不適應的同學,老師可以鼓勵,如:學校里的老師同學都是你的好朋友,不用怕。)
3、畫面定格在學校門口的情境圖上。(這時師要鼓勵生大膽暢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還可以上導學生對小學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以介紹為途徑,形容我多快樂。
1、點擊課件:出示兒歌:《大家一起玩更快樂》
2、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喜歡一起玩、一起學習吧!讓我們一起跟隨著大屏幕上的音樂唱唱這首《大家一起玩更快樂》好嗎?(大家可以站起來,用動作隨意比劃,只要能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可以。)
四、以制作為契機,培養創造思維。
1、怎樣愛護新書呢?
點擊課件出示兩副圖:一幅是同學愛惜書的情境;一幅是好幾個同學圍在一破壞書的兩個情境。在學生一翻討論后引導學生感受新書。
(1)摸一摸:光滑細膩;
(2)聞一聞:紙墨清香;
五、以小結為課尾,升華活動主題。
1、說一說。
師: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了解了學校里的生活。那么,上學了,你最想干什么?
2、請小朋友們把我們熟悉的上學歌再唱一遍。
3、貼一貼。
師:孩子們,今天是我們上學的第一天也是我們《品德與生活》的第一節課你覺得自己開開心嗎?誰來說說?(老師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笑臉貼那些敘述自己是如何開心的那些同學的胸前)
(3)翻一翻:圖文并茂。
小結師:書是我們學習的好伙伴,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要愛惜書本。
2、動手制作課程表。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2、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
3、動手制作課程表,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時間約32分鐘)。
一、導入。
1、師自我介紹。
2、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板題:我上學了。
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
二、點播課文彩圖,傳授新內容。
1、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么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
3、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嗎?請跟我來,翻書到5頁,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聯系實際指名發言)。
4、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快看看老師發給你什么新書?我們要怎樣愛護新書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5、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三、動手制作課程表。
1、電腦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看,喜歡這張課程表嗎?誰來說說課程表是用來干什么的?
2、老師示范做課程表。
3、學生動手制作。
四、總結全文。
活動延伸:
課后開展“找朋友”游戲,引導學生通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游戲方式來交往。
看看我們的學校。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十二
1、認識秋天收獲的一些果實、種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實和種子與人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感受大自然的養育之情。同時,在參與觀察、分類、制作和交流等活動中,體驗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賞他人與被他人欣賞的愉悅。
2、通過觀察秋天收獲的果實和種子的特征,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分類能力。
3、知道幾種常見植物果實和種子的形態,初步學會給果實和種子分類的方法,,進一步認識秋天的顯著特征。
讓學生感受到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果實和種子不同的分類方法。
1、說一說都有哪些果實在秋天成熟?
2、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糧食?
1、看圖片: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實物?你認為秋天是個什么樣的季節?
2、說一說書上都有哪些果實。
3、分別說一說這些果實是什么樣的。
4、給果實進行分類,并說一說是怎樣分類的。
5、在按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比一比誰的分類方法多。
6、同樣方法,認識植物的種子,并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
7、教師講解如何保存種子,學著制作簡單的種子標本。
10.果實和種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舉例說說他們為人類了哪些食品和用品。
11.用樹葉、果實、種子做做裝飾品,相互欣賞。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十三
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第六單元的教育主題是“下雪啦”。本單元是由“玩雪”、“雪花雪花我問你”、“雪中生活”、“可愛的小雪花”四部分組成。教材根據東北氣候特點和人們生活特點設計,充分體現了東北地方特色。《玩雪》一課注意從學生生活實際切入,讓學生討論下雪天開展的玩雪活動和游戲,交流玩中的快樂。在玩雪中學習自然常識和科學知識,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
1、在欣賞雪景及玩雪的游戲活動中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濃厚的好奇心。
2、通過欣賞雪天的美景及感受雪天給人們帶來的不便,使學生認識到每件事情都具有好壞兩個方面。
3、在除雪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快樂。
4、能根據天氣和季節變化注意防凍保暖,學會自我保護。在玩雪時能注意安全。在活動中養成文明守紀的良好習慣。
東北的冬天冰天雪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特別是下雪更是令孩子們高興的事。讓學生通過這樣一件高興愉快的事來了解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關注人們生活的變化,在這種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樂于實踐和探究的精神,能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收集有關雪花、雪景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3、準備放大鏡、照相機等,并通知家長為學生準備玩雪用品及除雪用具。
4、提醒孩子們記錄下雪時間,并指導他們觀察雪天的美麗景色及雪天人們生活的不便。
二、教學過程。
(一)雪天的美景。
謎語導入:
美麗展示:
1、播放課件:課件展示雪天的美麗景色,學生邊觀察邊抒情。
(感受自然之美,體會自然的魅力)。
2、學生交流課外玩雪的情況,體會玩雪游戲帶來的快樂。
3、播放課件:展示“雪雕”作品,感受雪世界的神奇。
(大自然鬼斧神工,創造出無數奇異的景觀,霧凇,就是自然造物的一個神來之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
4、播放課件:《雪贊》配樂抒情詩。
(通過觀看錄像,感受雪世界的奇妙,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雪天的不便。
過渡:每件事情都有好和壞兩個方面,雪在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
1、播放課件:展示雪天人們生活不便的照片。
2、學生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發生在雪天故事。
過渡:為了防止各種麻煩事的發生,政府下達了一條關于雪后及時除雪的命令,所以也就有了“下雪就是命令!”(投影打出這六個字)的說法。每逢下雪天,雪停后,人們都會主動拿著除雪用具走出家門“掃雪”,又來到單位掃雪。
3、播放當天早晨校園師生及學生家長主動除雪的視頻。
(每播放一段視頻,適時打出字幕:
安全小提示:雪后溫度降低,一定要注意保暖!
雪天路滑,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
防寒小提示:冬天耳朵最容易凍傷,一定要注意保暖!
課件結束語:在勞動中綻放美麗,在勞動中收獲快樂!
(三)玩雪,除雪。
1、教師提防護及安全要求。
2、學生開始玩雪、除雪。
(在除雪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快樂。)。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十四
1、知道人體所必須的六大營養素:蛋白質、水、脂肪、維生素、糖、無機鹽;初步懂得均衡搭配一日三餐才能促進身體健康的道理。
2、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文明用餐;知道一些有關的衛生和環保的知識,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諸行動。
3、能根據所學知識,簡單地為家人設計一份比較合理的食譜,為家人帶來快樂。
4、自己動手制作水果拼盤,體驗自己的勞動給家人帶來的快樂。
從培養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引導兒童嘗試進行“當家”的實踐活動。如今的兒童偏食、挑食嚴重。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認識營養的均衡對身體成長的重要性。
在課堂中開展一些有效的活動,讓學生對挑食、偏食所帶來的危害有所感觸,從而讓他們慢慢地養成不挑食、不偏食,文明用餐的好習慣。
3課時。
1、知道人體所必須的六大營養素:蛋白質、水、脂肪、維生素、糖、無機鹽;初步懂得均衡搭配一日三餐才能促進身體健康。
2、能根據所學知識,簡單地為家人設計一份比較合理的食譜,為家人帶來快樂。
1、教師準備各種食物的圖片,調查學生一日三餐的食譜,最愛吃什么,最不愛吃什么。
2、學生記錄自己前一天三餐的情況。
1、(點擊動畫)看動畫片,認識六個營養寶寶。學生觀看動畫,認識六個營養寶寶——蛋白質寶寶、脂肪寶寶、水寶寶、維生素寶寶、糖寶寶、無機鹽寶寶,大致了解它們的名稱、作用。
2、學生回憶剛才在動畫片里出現的六個營養寶寶。教師根據學生的述說逐個點擊六個營養素寶寶。
點擊播放動畫“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身體里可需要這六個營養寶寶啦!有了它們,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可要是缺少了這六個營養寶寶,那我們的身體可就遭殃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出示一組圖片。學生看圖。
學生交流,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一談。
2、剛才,我聽到有的小朋友在說,這些營養寶寶這么重要,我以后每天都要吃很多很多。我們來分析,這樣說對嗎?學生看圖。
3、現在,大家明白這六個營養寶寶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了吧。哪些食物中會有這些營養寶寶呢?(點擊動畫)。
點擊“食物中的營養素”。
1、(出示一張食譜)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這位小朋友的一日三餐搭配得是否合理、全面、均衡?教師引導學生一起來檢查人體內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是否搭配得均衡。
2、前幾天,老師請小朋友們課后記錄了自己的一日三餐。下面請小朋友拿出來,在小組內討論,你們的一日三餐搭配得是否合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點擊圖片)這么多食物中,你最喜歡吃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大家愛吃的食物中的營養素。
那么,你最不喜歡吃什么呢?為什么不喜歡吃呢?
其實呀,這些食物里有豐富的xx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對我們可重要了!
小結:所以,我們喜歡吃的食物,不能過量食用;不喜歡的食物,也要慢慢地習慣去吃它。因為只有這樣營養搭配均衡,我們的身體才會結實。
4、(點擊兒歌)學習兒歌。教師帶讀,學生齊讀。
小結:是呀,正如兒歌中講的,蔬菜、糧食營養全,樣樣都吃不挑食,這樣,我們才會有一個棒棒的身體。
5、小朋友們,平時爸爸媽媽既要上班,又要照顧我們,非常辛苦。今天,我們根據剛才學到的知識,為家里設計一份既營養又合理的一日三餐食譜送給爸爸、媽媽好嗎?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一張“我家的三餐食譜表”。
學生設計一日三餐食譜,教師巡回指導。(點擊圖片)請學生自行設計“我家的三餐食譜表”。全班交流。評價營養是否全面、合理。教師頒發“小小營養師”的獎牌。
點擊各種各樣的食物圖片。
點擊教科書第25頁“詩園”中的兒歌。
點擊一些常見食物的圖片。
我們很多小朋友都學會了為自己家的一日三餐設計食譜。請大家帶著課堂中設計的食譜,回家聽聽爸爸、媽媽的意見,并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我家一周的食譜記錄表”。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一張表格。
出示“我家的三餐”食譜表。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專業15篇)篇十五
知道放學后要準時、安全地回家,喜歡和家人說說學校的生活,能感受到上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
1、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3、引導學生主動與家人交流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逐步加深對小學生角色的認同,高興地學,愉快地玩,懂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感受成長的變化與快樂。
1、想一想。
(1)說說放學后你是和誰一起回家的;
(2)看圖并思考圖上的小朋友家長還沒有來接,該怎么辦?
2、說一說。說說放學途中要注意什么:
(1)要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警覺,不上當受騙。
(2)放學后,要按時回家,不要受到“玩游戲機”的誘惑,別讓家人擔心。
3、一演。和家人說說學校的事情。
a)進家門后,與家人有禮貌地打招呼。
b)告訴家人學校里的一些事、認識的一些人。
c)告訴家里人自己今天學會了什么?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4|、看圖片,想一想,說一說。
(1)圖片中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你喜歡上幼兒園還是喜歡上小學?為什么?
5、教師小結。
4、放學了
放學后快回家。(貼圖)
和家人說說學校的事情。(貼圖)
教學后記:知道放學后必須按時、安全地回家;不跟陌生人走,不玩游戲機,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引導學生主動與家人交流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逐步加深對小學生角色的認同,高興地學,愉快地玩,懂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感受成長的變化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