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可以提前規劃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分享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案例,以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一
現今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步加重和獨生子女的弊端日漸顯現,空巢老人這一塊將是現今以及將來全社會都將重視起來的問題。《幸福的大桌子》這個繪本中溫馨、恬靜、默默流淌的溫情氛圍深深地打動了我們。相信通過這次教學,孩子們都會明白,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家人的陪伴、關懷就是老人最大的快樂。如果以后長大了,不管離家多遠,工作多忙,都要記得常回家看看,不要讓家里的父母牽掛。
1、仔細觀察畫面,根據故事內容積極思考問題。
2、較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繪本中濃濃的親情,萌發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一、想想、猜猜。
1、出示兔奶奶一人在家的圖片。
2、出示圖片(ppt一個一個展開)。
教師:“全家人坐在一起感覺怎樣?”(他們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二、看看、說說。
(一)理解兔爺爺的離開。
師:“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突然有一天,兔爺爺去世了——。
師:“什么是去世?”“還有更好聽的說法嗎?”
(二)分析兔兒女們“很少回家”的原因。
1、兔老大——海員。
小結: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老大常常出海到全世界去航行,出一次海至少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所以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經常不在家。
2、兔老二——廚師。
小結: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廚藝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都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3、幼兒自由猜想兔老三、兔姐姐和雙胞胎兔妹妹不能經常回家的原因?
(三)討論兔奶奶的感受。
1、出示兔奶奶一個人在家的圖片。
師:大桌子前只剩下誰?(兔奶奶)兔奶奶一個人感覺怎么樣?(孤單)。
2、出示兔奶奶笑起來的圖片。
小結:雖然兔奶奶很孤獨,想到孩子們長大了。有出息、能干了,兔奶奶就很快樂,咯咯的笑出聲來。
三、猜測故事發展,讓幼兒體驗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1、教師講述故事,請幼兒猜猜有誰可能回來?見到兔奶奶會說些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發表意見。
3、觀看ppt,驗證猜測。
4、交流討論:大桌子旁又坐滿了人,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
5.遷移經驗,理解“幸福”。
師:你們家有老人嗎?都有誰?
師:你做什么事情,老人們會覺得開心、幸福?(幼兒討論)。
小結:其實老人的幸福很簡單,有時候,子女的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份關懷都能讓老人感覺很滿足,很幸福。
6.深入思考,引出書名。
教師:除了兔奶奶,在這個家里,還有一樣東西也很幸福?猜猜是誰?為什么?
小結:因為在這張大桌子周圍發生了許多令兔媽媽快樂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大桌子也感到很幸福。那么剛才這個好聽又溫馨的故事名字就叫《幸福的大桌子》。
四、延伸。
1、你們家有這樣一張幸福的桌子嗎?桌子旁都坐了哪些人?大家在一起做了什么事?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二
1、仔細觀察圖片,學習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2、了解吃年夜飯是過年重要的習俗,體會兔奶奶一家樂融融的親情。
活動重點:了解吃年夜飯是過年重要的習俗,學習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難點:學習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課件。
一、出示掛圖,觀察圖1,談話導入講述。
師: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
師:餐廳里放著一樣很大的東西,我們叫它什么?
師:看一看,數一數,這張大桌子能坐幾個人?
師:這一天是年三十,兔奶奶在等誰?等他們干什么?
師:兔奶奶的孩子都長大了,平時大家都很忙,會回家團圓嗎?
二、觀察圖2,了解兔奶奶的孩子的職業,并結合生活經驗,講講自己對這些職業的了解。
1、“叮咚”門鈴響了,老大和老二先回來了。看一看、猜一猜他們的職業。
師:老大可能是做什么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在哪里還看到過廚師?
師:老二呢?你還知道哪些音樂家的名字?
2、認識海員。
師:剛進門的老三是海員,你知道海員是做什么的嗎?他拎著什么東西呢?
三、觀察圖3,繼續講述,并體驗親情。
師:“叮咚”門鈴又響了,兔姐姐回來了,她帶著誰一起來看兔奶奶?
師:原來是兩個兔寶寶,它們會對兔奶奶說句什么祝福的話?
師:“叮咚、叮咚”,兔妹妹回來了,原來學校放假了,她們都回來和家人過年團圓了。
師:兔妹妹會給兔奶奶帶來一件什么禮物呢?
四、觀察圖4,師幼為故事取題目。
1、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師:看一看、說一說,老大做了一桌年夜飯,有些什么好吃的?
師:就在這時有一樣東西也變得很幸福,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為什么呢?
2、取題目。
師:我們為這個故事取個題目吧。
五、請2—3個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六、教師完整播放錄音一遍,進一步讓幼兒了解故事。
七、說一說:我們家的年夜飯。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三
1、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2、仔細觀察畫面,聯系故事內容進行思考,比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故事畫面四張。
一、談談說說我家的老人。
1、介紹各自家中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2、談論我們用什么方法去關心不跟我們住在一起的老人。
二、觀察畫面、看看議議。
(圖一)兔奶奶一人坐在大桌子旁。
(1)觀察畫面中兔奶奶的家里有些什么,發現兔奶奶有個舒適的家。
(2)數數大桌子旁的椅子,推測兔奶奶家原來有幾個人。發現現在只有她一個人生活在這幢房子里。
(圖二)兔奶奶和她的孩子們:結合畫面了解兔奶奶的孩子,現在他們一個個離開家的理由。
(1)看看說說兔奶奶家有些誰。
(2)了解兔奶奶孩子:老大是位汽車修理員;老二是位廚師;老三是位海員;兔姐姐結了婚,成了兔媽媽;兔妹妹成了大學生。
(3)思考他們不住在家里的原因,并為他們出色的.工作學習而高興。
(圖三)兔奶奶回憶全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1)觀察每個孩子都在做些什么,體會全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情景。
(2)談論:兔奶奶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們能回家來。
三、體會全家團聚的幸福感。
1、(圖四)觀察全家團聚的熱鬧場面。
(1)數一數一家人圍坐在桌邊時的人數。
談論:兔爺爺去世了,但家里的人數怎么卻從原來的7人變成8人。發現又多了兩個兔寶寶。大桌子快要坐不下了。兔奶奶的家庭成員只會越來越多,感受到了生活就是這樣不斷向前的快樂。
(2)大女兒兔媽媽為兔奶奶做了一桌好菜。
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大女兒兔媽媽會為兔奶奶做哪些好菜。
(3)兔老三彈起了吉他,全家隨著琴聲為兔奶奶唱起歌來。
走進故事,和兔奶奶的孩子們一起唱起了每個幼兒都會唱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
(4)觀察兩個兔寶寶的舉動:一個為兔奶奶挑選水果,另一個在兔奶奶的臉上親了又親。
想象:兔11、11、1211對兔奶奶說什么,為兔奶奶做什么?
(5)大家舉杯慶賀: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舉杯慶賀。想象舉杯時應該說什么,一起說一說。
四、交流。
1、這一天除了兔奶奶,還有哪樣東西也特別高興,找到大桌子。
2、說說大桌子特別高興的原因。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四
1讓幼兒學會看圖想象,并能用一些詞語來描繪。
2讓幼兒了解“幸福”的含義,知道怎樣才是幸福的,活動準備掛圖2張活動過程1先介紹這是兔奶奶...
1讓幼兒學會看圖想象,并能用一些詞語來描繪。
2讓幼兒了解“幸福”的含義,知道怎樣才是幸福的,
掛圖2張
1先介紹這是兔奶奶家的廚房。
2讓幼兒看圖,提問兔奶奶家坐滿了一共幾口人?但不久前兔爺爺死了,讓幼兒回答“死了”用好聽的詞語怎樣形容。
兔老三是音樂家,提問:你們知道有哪些音樂家?兔姐姐生了2個寶寶,2個兔妹妹還在讀大學。
很有出息。提問:小朋友們覺得誰最有出息?
也回來了。(出示掛圖2,桌子前坐滿了人)
6總結:一個家庭的人總會越來越多的,所以不要難過,我們一起舉杯向兔媽媽說謝謝,謝謝什么?謝謝她養育了這么有出息的兒女。
7配樂:大桌子前坐滿了人感覺很幸福,提問家里有什么人?怎樣讓老人幸福(做一個動作,打電話,打他們做的飯菜都吃完)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五
《幸福的大桌子》講述的是一張大桌子陪伴著兔子一家成長,小兔子長大后紛紛離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滿回憶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融合著溫暖幸福的感覺。作為現在的“小公主”、“小皇帝”,他們時常是成為了全家關注的焦點,沒有煩惱、沒有麻煩,他們被周圍的人寵著、愛著??這樣默默無聞的愛讓他們覺得這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的而一部分,是理所應當的。而這樣的文學作品,對于一直享受著老人寵愛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寓意更為深厚。
孩子們通過欣賞故事,與大桌子、兔奶奶體驗幸福的不同感受。讓孩子們在欣賞、交流中,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老人的敬愛。最終讓孩子們知道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只是一句問候,一個動作就可以。
1、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語去世、精湛、美味佳肴。
2、品味故事中親情的幸福感覺,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3、體驗全家團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幸福的大桌子》課件
1、觀察圖片,引發思考。
提問: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從哪里看出來的?小結:有餐桌、餐具的地方是我們吃飯的餐廳。
2.分段欣賞故事,品味故事中親情的幸福感覺,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1)欣賞故事第一部分,與數學相整合,數一數兔奶奶家原來吃飯的人數。提問:你猜,兔奶奶家原來一起吃飯的共有幾個人?播放圖片,驗證人數。
小結:我們看椅子就能知道有幾個人,看的時候還要仔細,前后左右都數一數才能看得準。
(2)欣賞故事第二部分,介紹兔奶奶一家成員,理解故事中家人慢慢減少的原因。提問:什么叫去世?像去世這樣難過的事情我們盡量用好聽的話來說,心情就會好一點。所以爺爺上天堂了,大桌前它不在了。
小結:孩子長大后都會有自己的工作,不方便一直在家陪父母。
小結:孩子們雖然不能陪在身邊,但是他們都長大有出息了,兔奶奶是在為孩子們自豪。
(4)欣賞故事第四部分,體驗故事中全家團聚的幸福感覺。
提問:數數現在的大桌子前有幾個人?兔奶奶現在是什么心情?為什么大
家要對兔奶奶說謝謝?
小結:今天大家又重新圍坐在大桌子旁共進晚餐,大桌子也感到很幸福,《幸福的大桌子》就是這個好聽而又溫馨的故事名字。
3.情感遷移,引導幼兒表達出對自己家老人的愛。
小結:其實,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很容易,只要多回家陪陪老人,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個電話問候,都會讓他們就感覺很幸福。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六
1、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2、仔細觀察畫面,聯系故事內容進行思考,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幸福的大桌子》ppt
2、音樂:童年的回憶
1.觀察畫面,猜想兔奶奶家有幾口人。
(1)圖片上是誰?這是兔奶奶家的什么地方?
(2)兔奶奶家的餐桌前可以坐幾個人?
小結:這是兔奶奶家的廚房,里面有一張大大的桌子,兔奶奶家有8個人,有兔爺爺、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這是3個兒子;還有三個女兒:兔姐姐、雙胞胎兔妹妹,他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2.討論兔爺爺,幫助幼兒理解“去世”
(1)豐富幼兒詞匯,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你們看著一家八口在這大桌子前坐的滿滿的,可是他們家發生了一些事,終于有一天兔爺爺去世了,什么是“去世?”
(2)“去世”還可以怎么說?
小結:當我們遇到有人去世這種讓人難過的事情,要用好聽一點的詞來說,心情會更好一點。
3.了解兔奶奶兒女們的職業,分析他們“很少回家”的原因。
(1)豐富幼兒知識,了解“海員”、“廚師”、“音樂家”等職業。
(2)理解兔奶奶雖然一個人在家,但卻感到高興的原因。
4、孩子們回來了,從他們的表現中體會家人對兔奶奶的愛戴。
(1)兔奶奶正想得高興,門鈴響了,你們猜,誰回來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2)討論兔奶奶家人口的變化,知道一家人過日子人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希望。
(3)孩子們為什么要對兔奶奶說“謝謝”?
(4)兔奶奶覺得很幸福,為什么?引出故事的名字——《幸福的大桌子》。
5、結合生活,給幼兒參與表達的機會,加深幼兒體會家庭幸福。
(1)你們家里有老人嗎?他們什么時候會感到幸福?
(2)小結:讓老人幸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讓老人覺得開心不已。
我知道了繪本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閱讀材料,是非常適合幼兒園的孩子閱讀的。它對于孩子們閱讀興趣的培養、閱讀能力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錄像中我看到名師有序地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看似輕松、隨意的過程中,卻滲透著知識的傳承、情感的體驗。
我大膽嘗試了這個活動,從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入手,逐層深入進行大膽地想象、表達。結束部分,我引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讓家里的老人感到幸福、快樂呢?”孩子們感觸很深,討論熱烈,說要經常回家看看老人,還可以為老人端茶倒水、捶背按摩,還可以唱歌跳舞給老人看、親親他們、抱抱他們等等,這個環節,對孩子們來說是對故事內容更深一步的理解和生活經驗的提升,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幸福的大桌子》傳遞的濃濃親情,更讓孩子們懂得“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獻”的道理,讓孩子們真情流露。
通過嘗試,讓我體會到,要設計并開展好一個繪本教學,并不是件易事,一個繪本中有很多元素可以更深一步的引入與拓展,在設計時必須抓住重點,讓孩子能易于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幼兒的學,什么時候需要引導,什么時候讓孩子自己去觀察,這些都需要在設計過程中斟酌。
其次,就是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課堂上總有意想不到的“題外音”,如何將“題外音”融入“主旋律”,如何更好地回應孩子,依據孩子們的發展將教學深入下去,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值得注意與需要不斷學習的。
陸婷
1.本次活動我以兒童情感、社會性發展為教育的出發點,對于每個幼兒的回答,都會給予不同的回應,引導孩子深一層次的思考,小結孩子的話語,提升孩子的經驗……孩子們老師的語言中不僅得到了愛的體驗還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
3.充分發掘繪本中蘊含的各種教育元素,并把它們發揮到極致。如作品中做人的道理、優美的字詞句、音律和節奏、幽默感。
通過本次的一課三研及半日活動,讓我深知要設計并開展好一個繪本教學,并不是件易事,一個繪本中有很多元素可以更深一步的引入與拓展,在設計時必須抓住重點,讓孩子能易于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幼兒的學,什么時候需要引導,什么時候讓孩子自己去觀察,這些都需要在設計過程中細細斟酌。
其次,我要學習應老師始終把“快樂”放在教學的首位,將“游戲化”深入教學設計的骨髓中,讓孩子們一路“玩”,開開心心、輕輕松松學到很多東西。在活動中親切、友好的對待孩子,因為我們不僅是活動的組織者、幼兒學習的引導者,更是孩子們最親切的朋友、最可愛的伙伴。
童??玲
《幸福的大桌子》是一篇溫馨、感人的繪本故事,它以倒敘的形式,通過兔奶奶的回憶展現了小兔子們長大后紛紛離家,最后家里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滿回憶的大桌子……在這樣一個帶著淡淡哀傷的故事中,濃濃的親情溢于言表。由于原著采用的倒敘形式不太容易被幼兒所理解,我們在教學設計中以“時間”的順序為線索來講述故事,強調幼兒情感,社會性的發展,希望傳遞給孩子這樣的訊息:家庭的溫暖、幸福要靠一家人共同來營造、共同去感受,從而真正理解“幸福”的真諦!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將繪本講述與談話交流疊加進行,比如:海員是干什么的?什么樣的學校需要住在那里?你覺得兔奶奶一個人在家心情怎樣?這樣開放式的提問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參與熱情,提升了孩子的已有經驗。同時,我注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所提供的訊息,比如:廚房里有一樣東西很大、很明顯,是什么?這張大桌子可以坐幾個人?這一家人還缺了誰沒有來?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眼睛,再加上合理的分析、比較,尋找正確答案。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小組的團結互助精神,當“一研”結束后,針對出現的問題,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解決的方案,由于受試教班級的限制,我們就充當小朋友來,多方設想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應對的辦法。大家群策群力,終于圓滿地完成了開放半日活動的任務,受到了家長的好評。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幸福的大桌子活動反思。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七
1.完整地聽講故事,細致觀察畫面中兔奶奶家的家庭成員,進行判斷、推理,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從故事中,體會對長輩的愛和溫暖幸福的感覺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幸福的大桌子》。
2.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班得瑞》
一、導入。
——今天邵老師帶來很多圖片,要考考大家的眼力,
1.觀察畫面,猜想兔奶奶家有幾口,看圖一提問。
(1)“這是家里的哪個地方?你從哪里可以知道呢?”
(2)“廚房里坐著誰?在干什么呢?”
(3)“兔奶奶家里的廚房里有一樣很大的東西,那是什么?”(是一張很大很大的桌子)
(4)“那么大的一張大桌子可以坐幾個人呢?兔奶奶一個人坐在這么大的桌子前會感到怎么樣?”
小結:這是兔奶奶家,有一張大大的桌子,兔奶奶在餐桌旁坐著。兔奶奶家有8名家庭成員,有兔爺爺、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這是3個兒子;還有三個女兒:兔姐姐、雙胞胎兔妹妹,他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二、講述故事內容。
——故事第一部分。
(1)“就在一年前,兔奶奶的對面坐著兔爺爺,可是兔爺爺年紀大了,他去世了!”
(2)理解“去世”的含義:“什么叫去世么?除了說去世還可以怎么說?”(上天堂)
小結:當我們遇到有人去世這種讓人難過的事情,要用好聽一點的詞來說,心情會更好一點。所以,兔爺爺去哪里了?兔爺爺去了天堂,所以他們家的大桌子前兔爺爺不在了。
——故事第二部分。(了解兔兒女們的職業,分析“很少回家”的原因)
(1)“日子久了,兔老大做了海員。(理解什么是海員)因為老大要去世界各地航行,所以晚上不能在大桌子上吃飯。”
小結: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廚藝真很高超,有許多顧客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燒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家里很多廚師是老人。
(3)兔老三長大做了什么?你們都知道那些音樂家?他是干什么的?
小結:兔老三做了一名了不起的音樂家。就像周杰倫在世界各地開音樂會一樣,晚上經常開音樂會,所以晚餐的大桌子前,兔老三也不在家。
(4)兔姐姐長大了,生了兩個小寶寶。寶寶年齡小,兔姐姐又忙著照顧和撫養兩個寶寶,所以晚餐的大桌子前,兔姐姐也經常不在家。
(5)兩個兔妹妹又長大了,上了大學。上了大學以后要住在學校,所以大桌子前她倆也經常不在家。
——故事第三部分。
(1)“這時,兔奶奶一個人面對這大桌子,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孤獨)
(2)“可兔奶奶想到過去的事情,咯咯的笑出聲來,一點也不覺得孤獨了?為什么呢?”
——故事第四部分。(觀察圖片,討論兔奶奶的感受)
(1)現在大桌子前只有兔奶奶一個人,她看上去怎么樣啊?
(2)看圖片,她為什么又笑了?想到了什么呢?
(3)看圖片,討論兔奶奶家前后人口的變化,一家共有9口人。(日子越過越久,人就會越來越多)
小結:兔奶奶想著自己的孩子們都這么的有出息,想著想著就咯咯咯的笑出聲來了,也就不覺得那么的難過和孤單了。
兔奶奶的孩子們回家的場景。
老師:“老三是音樂家,所以他準備唱一首關于媽媽的歌給兔奶奶聽。那是一首什么歌?就在這個時候,大家一起舉起了酒杯,對他們的媽媽說了兩個字。當孩子們對兔奶奶說謝謝的時候,她覺得怎么樣?”(兔奶奶覺得溫暖和幸福。)
理解“幸福”的含義。“家里還有一樣東西也感到很幸福,你猜一猜那是什么呢?”(大桌子)
告訴幼兒故事的名字。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幸福的大桌子》。。
小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位父母都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付出很多的辛苦。所以要對自己的父母經常說謝謝。謝謝他們辛苦的將自己養大。大桌子被圍得滿滿的,兔奶奶覺得自己幸福極了。
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讓家里的老人幸福?
小結:你們家的老人看到你就幸福是嗎?其實,讓老人幸福很簡單的,擁抱一下,親一下,都會讓老人幸福。孩子們最容易讓老人們幸福。今天每個小朋友都是幸福小天使,想辦法讓家里的老人幸福一下吧!
三、結束。
1.欣賞幸福拍手歌。
2.邊唱邊跳,向朋友傳遞幸福。
作為年輕的老師和孩子的互動還不是太多,語言組織不是太嚴謹,層次不是太清楚。以后在這些方面會多加注意!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八
一、兔奶奶的家。
---這是什么?(慢慢出示大桌子的圖像)。
---這是在哪里?誰住在這里?
---好大的一張大桌子啊!原來可以坐幾個人?
---猜猜看,兔奶奶家里原來還有誰呢?
二、兔奶奶的家人、
2、繼續講述故事至“到全世界的海洋去航行、”---你們知道什么叫海員嗎?
5、繼續講述故事至“考上了警察。”---什么是警察?你們心目中的警察是什么樣的?
7、講述故事至“一次都沒有。”
三、兔奶奶的回憶。
---現在坐在大桌子前的,只有兔奶奶一個人,她看上去怎么樣?她會想些什么?
---想著想著,兔奶奶居然咯咯咯地笑出聲來了,為什么?-。
--你覺得誰最有出息?
四、兔奶奶的快樂。
1、孩子們回來了。正想著,門鈴叮咚響了。
---猜猜看誰來了?老大回來了,它怎么會回來了?
---“叮咚”“叮咚”兔老二和兔老三回來了,
---“叮咚”兔老四也回來了。兔老四怎么也回來了?
--“叮咚”“叮咚”兔姐姐和兔妹妹也來了。她們怎么回來了呢?
2、全家團圓了。兔奶奶高興極了,燒了一桌子的菜,大家舉起了杯子,孩子們都說了兩個字“謝謝!”
---為什么要說謝謝?
---一家人團圓了,現在家里有幾個人?8+2=10人。你們同意嗎?對,還有兔爺爺。他去天堂了。孩子們,在一個家里,日子越過,人就會越多,就越有希望。這時,老三唱起了那首熟悉的關于媽媽的歌。(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兔媽媽哭了,心卻笑了,大家都覺得幸福極了。
---在這個餐廳里,還有一樣東西也感受到幸福了,是什么?為什么?大桌子就叫做幸福的大桌子。
五、我們的快樂。
1、孩子們,你們家里有老人嗎?都有誰?
2、家里有這么多老人,你們家的老人看到你什么時候會很快樂,很高興?
3、你有什么感謝的話想對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說嗎?
小結:其實,孩子們,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句話。就可以讓老人覺得很幸福。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九
一、認識故事中心人物——兔奶奶,從大桌子推測兔奶奶家有幾個人,體會兔奶奶有個人口眾多的家。
1、認識故事中心人物——兔奶奶。
2、引入大桌子,認識并了解大桌子。
3、從大桌子推測兔奶奶家有幾個人?
4、逐一認識家庭成員:
5、觀察理解幸福的一家。
二、關注兔奶奶的家人,了解他們一個個離開家的原因。
1、理解兔爺爺的離開。
2、了解兔奶奶的孩子們一個個離開家的原因,體會兔奶奶有一群值得自豪的孩子。
三、孩子們回來了,從他們的表現體會家人對兔奶奶的愛戴。
2、滿滿一桌子的菜。想想,桌上有些什么好吃的?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把愛吃的菜肴全都想象成那一桌豐盛的聚餐。
3、兔老三抱起吉他,唱起了一首關于媽媽的歌。引導幼兒走進故事,一起跟著故事中人物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4、“所有的小孩都站了起來,站起來啊!舉起杯對奶奶說什么?”
四、擴展:給幼兒參與表達的機會,加深幼兒體會家庭幸福。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
1、仔細觀察圖片,學習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2、了解吃年夜飯是過年重要的習俗,體會兔奶奶一家樂融融的親情。
活動重點:了解吃年夜飯是過年重要的習俗,學習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難點:學習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課件
一、出示掛圖,觀察圖1,談話導入講述
師: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
師:餐廳里放著一樣很大的東西,我們叫它什么?
師:看一看,數一數,這張大桌子能坐幾個人?
師:大桌子前坐著誰?
師:這一天是年三十,兔奶奶在等誰?等他們干什么?
師:兔奶奶的孩子都長大了,平時大家都很忙,會回家團圓嗎?
二、觀察圖2,了解兔奶奶的孩子的職業,并結合生活經驗,講講自己對這些職業的了解。
1、“叮咚”門鈴響了,老大和老二先回來了。看一看、猜一猜他們的職業。
師:老大可能是做什么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在哪里還看到過廚師?
師:老二呢?你還知道哪些音樂家的名字?
2、認識海員
師:剛進門的老三是海員,你知道海員是做什么的嗎?他拎著什么東西呢?
三、觀察圖3,繼續講述,并體驗親情。
師:“叮咚”門鈴又響了,兔姐姐回來了,她帶著誰一起來看兔奶奶?
師:原來是兩個兔寶寶,它們會對兔奶奶說句什么祝福的話?
師:“叮咚、叮咚”,兔妹妹回來了,原來學校放假了,她們都回來和家人過年團圓了。
師:兔妹妹會給兔奶奶帶來一件什么禮物呢?
四、觀察圖4,師幼為故事取題目
1、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師:看一看、說一說,老大做了一桌年夜飯,有些什么好吃的?
師:就在這時有一樣東西也變得很幸福,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為什么呢?
2、取題目
師:我們為這個故事取個題目吧。
五、請2—3個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六、教師完整播放錄音一遍,進一步讓幼兒了解故事
七、說一說:我們家的年夜飯
活動通過閱讀、理解讀本,讓孩子感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借助活動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無論在哪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關注、關愛自己的家人,幸福就在彼此的牽掛中。本次活動的目標有兩點:一點是理解故事,品味故事中家人之間的親情和幸福的感覺;另一點是細致觀察畫面,能大膽地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活動中,幼兒都是興趣濃厚的,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并大膽的用好聽的聲音回答老師的問題。就是我在上課時重難點不夠突出:一是怎樣讓孩子體會到兔奶奶的孤獨寂寞;二是怎樣體會幸福。幸福的概念是抽象的,寬而廣很難抓的住,幼兒只能理解皮毛。還有就是我在上課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幼兒回答我的問題時,我是蹲在幼兒面前傾聽他的回答的,由于近距離,幼兒回答聲也不是很大,我是聽見了,但是坐在旁邊的幼兒卻不一定能聽到,我沒有及時鼓勵幼兒再用響亮的聲音說一次讓大家都能聽到。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一
當今社會,在"四二一"為主的家庭模式中,孩子們備受寵愛,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會關心別人,更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此外,周圍的"孤巢老人"越來越普遍,喚起兒女常回家看看的思想應該從孫輩開始。借助繪本故事《幸福的大桌子》淡淡地講述著一個家庭的分分合合、成長變遷,孩子們在體驗故事情感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長輩對子女的關愛,在不知不覺學會關心別人,關愛長輩的同時,也會更加珍惜父母對自己的辛勤付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優美的語言和豐富的情感,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故事中所傳達的愛的情感,值得幼兒細細揣摩。當孩子長大了,要離開家了,盼望子女常回家看看便成了千千萬萬個老人的心聲,可他們對孩子卻永遠是默默的守護與包容。正是因為彼此間那份濃濃的愛,彷佛一條隱形絲線,總會將我們愛的人牽引回我們身旁。活動中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情景、音樂烘托等方式,通過教師的層層引導,理解故事內容,學會故事中的句式,喚起幼兒的情感共鳴,進行真切地體驗與表達,是本次活動所要追求的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兔奶奶孤單的原因,并想辦法讓兔奶奶快樂起來。
2.進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用比較具體、生動、完整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
3.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有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幸福的大桌子》、創設兔奶奶家的場景、兔寶寶長大后的圖片若干。
2.音樂:常回家看看。
(一)想想、猜猜,導入課題。
1.出示"兔奶奶一個人在家"的圖片導入課題。
教師:今天,陳老師帶你們一起去兔奶奶家做客,看看兔奶奶家什么東西最大?
2.引導幼兒猜測。
教師:猜一猜兔奶奶家會有幾名家庭成員?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你覺得他們在一起怎么樣?
(二)看看、說說,感受兔奶奶孤單的原因。
1.幼兒分組看圖片,分析兔兒女們"很少回家"的原因,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講述。
教師:漸漸地,孩子們長大了,想一想這個幸福的大家庭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現在就讓我們到后面去看一下吧,邊看邊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分組看圖片,幼兒自由講述)2.幼兒交流自己推測,能用比較具體、生動、完整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1)兔老大——修車工教師:兔老大長大了,去了哪里呢?
幼兒:兔老大在一家修車廠里工作,他是一名修車工。
教師:兔老二燒的菜好吃嗎?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味道好極了。
教師:誰來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因為他的廚藝真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燒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3)兔老三——海員教師:兔老三是一名海員,海員又是干什么的?
教師:我們一起跟著兔老三出發啦。誰愿意用完整地話來說一說兔老三很少回家的原因呢?
幼兒: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出一次海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所以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
(4)兔姐姐——是一位媽媽教師:兔姐姐長大了,結婚了,生孩子了,她既要照顧丈夫又要照顧孩子,就像你們的媽媽一樣,你們的媽媽是怎么照顧你們的?請你用動作來表示,讓好朋友猜一猜。
小結:兔姐姐和你們的媽媽一樣,為了自己的小家庭付出了很多,所以也很少回家看自己的媽媽。
小結:她們白天要很認真地上課,晚上要做作業,雙休日還要去圖書館查資料、看書,所以她們也很少回家。
3.集體觀看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去世"。
教師:家里只剩下了兔奶奶和兔爺爺,突然有一天,兔爺爺生了重病,沒過多久,就永遠地離開了,兔奶奶再也見不到兔爺爺了。
(1)豐富幼兒詞匯"去世"。
教師:你覺得兔爺爺去哪了?"死了"還可以怎么說?(去世、上天堂等)(2)比較"去世"與"死了"和"上天堂",體驗詞語的感情色彩。
雖然課上完了,但覺得自己在設計過程時還沒有考慮全面,如果在唱歌前可以借這個故事的寓意讓幼兒來說說“自己可以為家里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些什么呢?”這樣會更加激發幼兒的感觸,我想他們會說可以為老人端茶倒水啊捶背啊唱歌跳舞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對故事內容有更深一步理解并有生活經驗的提升,讓孩子們感受到《幸福的大桌子》傳遞的濃濃親情,懂得“幸福在于奉獻”的道理。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二
《幸福的大桌子》這一活動素材來源于日本一位作家森山京的兒童文學作品。這一故事,講述的是一張大桌子陪伴著兔子一家成長,小兔子長大后紛紛離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滿回憶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融合著溫暖幸福的感覺。幼兒的經驗:作為現在的“小公主”、“小皇帝”,他們時常是成為了全家關注的焦點,沒有煩惱、沒有麻煩,他們被周圍的人寵著、愛著……這樣默默無聞的愛讓他們覺得這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的而一部分,是理所應當的。而這樣的文學作品,對于一直享受著老人寵愛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寓意更為深厚。孩子們通過欣賞故事,與大桌子、兔奶奶體驗幸福的不同感受。讓孩子們在欣賞、交流中,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老人的敬愛。最終,讓孩子們知道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只是一句問候,一個動作就可以。
本次活動,圍繞著“大桌子”這一內容展開故事。活動可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采用分段欣賞故事的方式,通過觀察圖片引出大桌子及故事發生的地點——餐廳,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兔子一家。幼兒在欣賞故事中帶著問題與想象,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理解角色的心理。第二環節,情感遷移,孩子們通過回顧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做什么可以讓家里的老人幸福,使他們在共同討論交流中,了解表達敬愛老人的方式。使教學真正回到幼兒的生活。第三環節,孩子們通過與教師互動,用動作表示對老人敬愛的方式,使孩子們情感得到渲染。
1、喜歡欣賞故事繪本,嘗試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展開想象與推測,學習清楚表達。
2、理解故事,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一、分段欣賞故事
(一)、故事引入
小結:有餐桌、餐具的地方是我們吃飯的餐廳。
2、點擊兔奶奶的圖片。
(二)欣賞討論故事第一部分
1、問題:你猜猜,兔奶奶家原來一起吃飯的共有幾個人?
2、播放圖片,驗證人數。
3、提升:原來,我們看椅子就能知道有幾個人,看的時候還要仔細,前后左右都數一數才能看得準。
(三)介紹兔奶奶一家成員(兔爺爺、老大、老二、老三、兔姐姐、2個兔妹妹)
提升:像去逝這樣難過的事情我們盡量用好聽的話來說,心情就會好一點。所以,爺爺上天堂了,大桌前它不在了。
2、介紹老大問:海員是做什么的?
解釋:海員就是開著船到全世界各地去航行,長時間不能在家。所以,大桌子前它也不在了。
3、介紹老二過渡:老二長大做了廚師,問:
(1)廚師是做什么的?
(2)你們在哪里看到過廚師?
(3)你們家的廚師是誰?
小結:他們燒的菜不僅美味,而且營養豐富,想讓我們長得健康。可是,爺爺、奶奶這么大年紀還要燒飯給我們吃,真辛苦!以后爺爺奶奶燒的菜我們都要吃完。
4、介紹老三。引導:你們猜猜老三長大干嘛?你們知道誰是音樂家?提升:張沼涵是唱歌的音樂家,老三就是像張沼涵的音樂家,每天晚上都要去演出,開音樂會。大桌前,老三也不在家。
5、介紹兔姐姐兔姐姐長大了生了兩個兔寶寶,她要照顧寶寶,所以她也不在大桌子前。
6、介紹兔妹妹兔妹妹長大讀書了,住宿了。提問:住宿是什么意思?
(四)欣賞第三部分※兔奶奶獨自一個在家:
1、“兔奶奶一個人坐在桌子前,一個人顯得——?
2、可是,她一個人在大桌前想想過去的事,就咯咯地笑起來。你猜她想到什么?
提升:原來,她想起過去和孩子們生活時,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怪不得咯咯咯地笑了。
提升:噢!孩子們都長大有出息了,奶奶是在為孩子們自豪。
※孩子們回家的部分:
1、(播放門鈴聲)問:孩子們怎么回家了?
2、數數現在的大桌子前有幾個人?
4、為什么大家要對兔奶奶說謝謝?
6、追問:大桌子為什么會覺得幸福?
二、聯系生活:情感遷移播放背景音樂,問:
1、你們家里有老人嗎?
2、你發現你們做什么事他們感到幸福?
3、如果老人不在身邊,怎么讓他們感覺幸福?
4、其實,你只要做一個動作你們家的老人就會感覺很幸福,是什么動作?
三、師幼互動,表達情感。
1、師幼互動。引導:你們說得真好,老師演你們奶奶,你們來做一個動作,讓我這個奶奶感到非常的幸福。
2、請幾位老師與幼兒現場互動。
3、師小結:其實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很容易。你只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就感覺很幸福。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細致觀察畫面中兔奶奶一家各個家庭成員,進行判斷、推理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談談說說我家的老人。
1、介紹各自家中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2、談論我們用什么方法關心不跟我們住在一起的老人。
二、觀察畫面、看看議議。
1、(圖一)兔奶奶一個人坐在大桌子旁。
(1)你們看,這是誰的家?這個兔子是個大人還是個孩子?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稱呼她?(兔奶奶)再看看,在兔奶奶的家里有一樣東西很大,很明顯的,是什么?(桌子)。
(2)猜猜兔奶奶家會有幾名家庭成員?你是怎么才出來的?8張桌子是怎么數出來的?(關注幼兒除了用手指點數“8”之外,是否運用其他一些又快又好的方法:雙數數、加法數)。
(3)以前,兔奶奶家確實有8名家庭成員,有兔奶奶、兔爺爺、3個兒子(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3個女兒(兔姐姐和雙胞胎兔妹妹),他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兔爺爺老了,得了病去世了!什么叫去世?還有沒有小朋友用其他的詞來說說?(上天堂)去世、上天堂!孩子們,當我們遇到傷心的事情,如果用好聽的詞來說說,心情就會好了!
2、兔奶奶和她的孩子們:結合畫面了解兔奶奶的兒女們,現在他們離開家的理由。
(1)出示兔老大的照片,請幼兒猜測職業。(廚師)。
a:從兔老大的穿著來看,你認為他的職業是什么?
b:那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在家燒飯,他們也是廚師嗎?
小結:廚師要經過嚴格的烹飪培訓、考試,合格的才能成為廚師。兔老大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廚藝真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燒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2)兔老二——海員。
a:什么叫海員?(到海上去航行)。
b: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出一次海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所以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
(3)兔老三——音樂家。
a:你知道有哪些人是音樂家?(周杰倫……劉歡……郎朗……)。
(4)兔姐姐——結婚做了媽媽。
a:兔姐姐長大了,結婚了,生孩子了,她既要照顧丈夫又要照顧孩子,就像你們的媽媽一樣,你們的媽媽是怎么照顧你們的?請你用動作來表示,讓好朋友在猜一猜。
小結:兔媽媽和你們的媽媽一樣,為了自己的小家庭付出了很多,所以也很少回家看自己的媽媽。
(5)雙胞胎兔妹妹——大學生。
小結:她們白天要很認真地上課,晚上要做作業,雙休日還要去圖書館查資料、看書,所以她們也很少回家。
3、討論兔奶奶的感受。
繼續講述故事。
4、(圖二、圖三)叮咚孩子們一個個的回來了。
a:兔老大為兔奶奶做了一桌好菜,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兔老大會為兔奶奶做哪些菜。
b:兔老三彈起了吉他,全家隨著琴聲為兔奶奶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
c:兔寶寶會跟兔奶奶說什么?
d:大家舉杯祝賀,想象舉杯時應該說什么?
5、(圖四)數數一家人圍在桌邊時的人數。
a:討論兔爺爺去世了,但家里的人數怎么卻從原來的8人變成了9人?發現多了兩個寶寶,大桌子快要坐不下了。
b:日子過的越久,家里的人回變得越來越多。
三、理解幸福。
1、你覺得在這一刻,水嘴幸福?
2、還有一樣東西也很幸福?為什么這張桌子也很幸福?(因為在這張桌子周圍發生了許多令兔奶奶快樂幸福的事情,今天大家又重新圍坐在大桌子旁共進晚餐,所以大桌子也感到很幸福,《幸福的大桌子》就是這個好聽而又溫馨的名字)。
這一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兔奶奶在等待她的孩子們一起吃年夜飯,只要數一數大桌子周圍的椅子,就會知道兔奶奶家原來有許多人。兔爺爺年紀大了,得了病去世了,就剩下兔奶奶一個人。
以前,兔奶奶家有很多孩子,兔老大是位廚師、兔老二是位海員、兔老三是位音樂家,他們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兔姐姐結了婚成了兔媽媽,就連最小的雙胞胎兔妹妹,現在成了大學生,住在大學,都沒法經常回家。
“叮咚”門鈴響了,兔老大和兔老二回來了。老大是廚師,忙著做年夜飯,老大烹飪的手藝真高,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有炸春卷、有雞有鴨、有魚有蝦、還有蛋餃、大肉圓......老二是海員,他周游世界各地,為兔奶奶帶回來許多紀念品和好吃的東西。“叮咚”門鈴響了,兔老三回來了,兔老三彈起了吉他,全家喝著琴聲為兔奶奶唱起他們最愛唱的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叮咚”門鈴又響了,兔姐姐回來了,她還帶著兩個兔寶寶呢。兔寶寶大聲地對兔奶奶說著祝福的話:“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兔寶寶們一個為兔奶奶挑選水果,一個在兔奶奶臉上親了又親。“叮咚、叮咚”,雙胞胎兔妹妹也趕回來了,原來學校放假了,她們都回來和兔奶奶團圓了。孩子們一個個回來了,一家人又圍坐在桌旁,陪著兔奶奶聊天。雖然兔爺爺去世了,但又多了兩個兔寶寶,家里的人卻變多了,大桌子快要坐不下了。
大家圍坐在大桌子旁邊吃年夜飯,兔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兔老大和兔老二提議,大家為有幸福的家舉杯祝福。
這一天,兔奶奶一家都感到特別幸福,除了兔奶奶一家,還有一樣東西也特別高興,那就是幸福的大桌子。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四
教材的來源:
《幸福的大桌子》這一活動素材來源于日本一位作家森山京的兒童文學作品。這一故事,講述的是一張大桌子陪伴著兔子一家成長,小兔子長大后紛紛離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滿回憶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融合著溫暖幸福的感覺。幼兒的經驗:作為現在的“小公主”、“小皇帝”,他們時常是成為了全家關注的焦點,沒有煩惱、沒有麻煩,他們被周圍的人寵著、愛著……這樣默默無聞的愛讓他們覺得這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的而一部分,是理所應當的。而這樣的文學作品,對于一直享受著老人寵愛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寓意更為深厚。孩子們通過欣賞故事,與大桌子、兔奶奶體驗幸福的不同感受。讓孩子們在欣賞、交流中,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老人的敬愛。最終,讓孩子們知道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只是一句問候,一個動作就可以。
環節設計:
本次活動,圍繞著“大桌子”這一內容展開故事。活動可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采用分段欣賞故事的方式,通過觀察圖片引出大桌子及故事發生的地點——餐廳,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兔子一家。幼兒在欣賞故事中帶著問題與想象,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理解角色的心理。第二環節,情感遷移,孩子們通過回顧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做什么可以讓家里的老人幸福,使他們在共同討論交流中,了解表達敬愛老人的`方式。使教學真正回到幼兒的生活。第三環節,孩子們通過與教師互動,用動作表示對老人敬愛的方式,使孩子們情感得到渲染。
內容與要求:
1、喜歡欣賞故事繪本,嘗試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展開想象與推測,學習清楚表達。
2、理解故事,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環境與材料創設:
活動過程:
一、分段欣賞故事。
(一)、故事引入。
小結:有餐桌、餐具的地方是我們吃飯的餐廳。
2、點擊兔奶奶的圖片。
(二)欣賞討論故事第一部分。
1、問題:你猜猜,兔奶奶家原來一起吃飯的共有幾個人?
2、播放圖片,驗證人數。
3、提升:原來,我們看椅子就能知道有幾個人,看的時候還要仔細,前后左右都數一數才能看得準。
(三)介紹兔奶奶一家成員(兔爺爺、老大、老二、老三、兔姐姐、2個兔妹妹)。
提升:像去逝這樣難過的事情我們盡量用好聽的話來說,心情就會好一點。所以,爺爺上天堂了,大桌前它不在了。
2、介紹老大問:海員是做什么的?
解釋:海員就是開著船到全世界各地去航行,長時間不能在家。所以,大桌子前它也不在了。
3、介紹老二過渡:老二長大做了廚師,問:
(1)廚師是做什么的?
(2)你們在哪里看到過廚師?
(3)你們家的廚師是誰?
小結:他們燒的菜不僅美味,而且營養豐富,想讓我們長得健康。可是,爺爺、奶奶這么大年紀還要燒飯給我們吃,真辛苦!以后爺爺奶奶燒的菜我們都要吃完。
4、介紹老三。引導:你們猜猜老三長大干嘛?你們知道誰是音樂家?提升:張沼涵是唱歌的音樂家,老三就是像張沼涵的音樂家,每天晚上都要去演出,開音樂會。大桌前,老三也不在家。
5、介紹兔姐姐兔姐姐長大了生了兩個兔寶寶,她要照顧寶寶,所以她也不在大桌子前。
6、介紹兔妹妹兔妹妹長大讀書了,住宿了。提問:住宿是什么意思?
(四)欣賞第三部分※兔奶奶獨自一個在家:
1、“兔奶奶一個人坐在桌子前,一個人顯得——?
2、可是,她一個人在大桌前想想過去的事,就咯咯地笑起來。你猜她想到什么?
提升:原來,她想起過去和孩子們生活時,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怪不得咯咯咯地笑了。
提升:噢!孩子們都長大有出息了,奶奶是在為孩子們自豪。
※孩子們回家的部分:
1、(播放門鈴聲)問:孩子們怎么回家了?
2、數數現在的大桌子前有幾個人?
4、為什么大家要對兔奶奶說謝謝?
6、追問:大桌子為什么會覺得幸福?
二、聯系生活:情感遷移播放背景音樂,問:
1、你們家里有老人嗎?
2、你發現你們做什么事他們感到幸福?
3、如果老人不在身邊,怎么讓他們感覺幸福?
4、其實,你只要做一個動作你們家的老人就會感覺很幸福,是什么動作?
三、師幼互動,表達情感。
1、師幼互動。引導:你們說得真好,老師演你們奶奶,你們來做一個動作,讓我這個奶奶感到非常的幸福。
2、請幾位老師與幼兒現場互動。
3、師小結:其實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很容易。你只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就感覺很幸福。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五
1.仔細觀察畫面,根據故事內容積極思考,較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繪本中濃濃的親情,萌發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受繪本中濃濃的親情,萌發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動難點:根據故事內容積極思考,較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感受幸福。
活動過程。
一、想想、猜猜。
1.出示兔奶奶一人在家的圖片,提問:
師:“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廚房)。
“廚房里什么東西最大?”(桌子)。
師:“大桌子前坐的是誰?(兔奶奶)。
“兔奶奶家有幾個人?”“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出示圖片(ppt一個一個展開)。
師:全家人坐在一起感覺怎樣?(他們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二、看看、說說。
(一)理解兔爺爺的離開。
師:“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突然有一天,兔爺爺去世了。
師:“什么是去世?”“還有更好聽的說法嗎?”
(二)請幼兒分析兔兒女們“很少回家”的原因。
1.兔老大――海員。
很少回家的原因: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老大常常出海到全世界去航行,出一次海要很久很久,所以會經常不在家。
2兔老二――廚師。
很少回家的原因: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明藝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都排著。
以專門來吃他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3.幼兒自由猜想兔老三、兔組組和雙胞胎兔妹妹不能經常回家的原因?
兔老三――吉他手。
很少回家的原因:因為老三的吉他彈得很出色,所以他要舉辦音樂會。音樂會很晚才結束所以他也很忙,不能經常回家。
兔姐姐――媽媽。
兔姐姐有兩個兔寶寶需要照顧,所以她也很忙,忙著照顧兔寶寶,不能經常回家。
雙胞胎兔妹妹――大學生。
因為大學有很多課程需要學習,所以雙胞胎妹妹需要復習到很晚,不能經常回家。
師:兔子一家人都很忙。
(1)討論兔奶奶的感受。
1.出示兔奶奶一個人在家的圖片。
師:大桌子前只利下誰?(兔奶奶)兔奶奶一個人感覺怎么樣?(孤單)。
2.出示兔奶奶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孤獨的奶奶為什么反而開心的笑了。
小結:雖然兔奶奶很孤獨,想到孩子們長大了。有出息、能干了,兔奶奶就很快。
樂。
三、猜測故事發展。讓幼兒體驗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1.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請幼兒猜猜有誰可能回來?見到兔奶奶會說些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發表意見,
3.觀看ppt,驗證猜測。
這時候門鈴叮咚的響了。奶奶來開門看到了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兔姐姐、兔妹妹都回來了。
兔老大說:因為我的航行暫停一次,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老二說:因為今天來了一位廚師可以替換我,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老三說:因為我的演唱會結束了,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姐姐說:因為我把我的寶寶照顧的很好,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妹妹說:因為我考試結束了,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4.交流計論:大桌子旁又坐滿了人,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
此時此刻全家人圍坐在了一起,兔老大為奶奶講述著航海發生的故事,兔老二為奶奶做了一桌子奶奶愛吃的菜,兔老三為奶奶彈奏了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兔姐姐幫忙干家務,兔妹妹也盡自己所能讓奶奶開心。
5.遷移經驗,理解“幸福”。
師:你們家有老人嗎?都有誰。
師:你做什么事情,老人們會覺得開心、幸福?(幼兒討論)。
小結:其實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子女的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份關懷都能讓老人很幸福。
6.深入思考,引出書名。
師:除了兔奶奶,在這個家里,還有一樣東西也很幸福?猜猜是誰?為什么?
小結:因為在這張大桌子周圍發生了許多令兔媽媽快樂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大桌。
子也感到很幸福。那么剛才這個好聽又溫馨的故事名字就叫《幸福的大桌子》。
活動延伸:
1.你們家有這樣一張幸福的桌子嗎?桌子旁都坐了哪些人?大家在一起做了什么事?
2.幼兒園有這樣的大桌子嗎?你和誰一起坐?
活動總結。
《幸福的大桌子》是一篇溫馨、感人的繪本故事。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緊緊圍繞兔奶奶一家人之間的深厚親情展開,以幼兒情感,社會性發展為教育的出發點,讓孩子進一步感受和體驗著家人之間的溫暖與幸福。
整個故事以兔奶奶在家等待她的孩子們回家吃年夜飯,在講述中了解家里其他人員角色的特征,我便采用循序漸進式的提問:“什么叫廚師?”“什么叫音樂家”“什么叫海員?”“海員是干什么的?”孩子們的回答生動形象,出乎我的意料。接著和幼兒探討“為什么兔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它會想到什么?”幼兒能理解作為父母想到兒女有出息的那一份驕傲。最后一家人幸福的團聚在一起,大家紛紛表達著對兔奶奶的祝福。
整個活動環節清楚,流程清晰,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但我的提問設計還需精煉些,應提供機會讓幼兒大膽地“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分析、比較、探求答案,這樣也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孩子的回答我也應該應更深入地引導,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幫助幼兒總結和提煉。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六
1.細致觀察畫面中兔奶奶一家各個家庭成員,進行判斷、推理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3.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1.介紹各自家中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2.談論我們用什么方法關心不跟我們住在一起的老人。
1.兔奶奶一個人坐在大桌子旁。
(1)你們看,這是誰的家?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稱呼她?(兔奶奶)再看看,在兔奶奶的家里有一樣東西很大,很明顯的,是什么?(桌子)。
(2)猜猜兔奶奶家會有幾名家庭成員?你是怎么猜出來的?8張桌子是怎么數出來的?
(3)以前,兔奶奶家確實有8名家庭成員,有兔奶奶、兔爺爺、3個兒子(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3個女兒(兔姐姐和雙胞胎兔妹妹),他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兔爺爺老了,得了病去世了!什么叫去世?還有沒有小朋友用其他的詞來說說?(上天堂)去世、上天堂!孩子們,當我們遇到傷心的事情,如果用好聽的詞來說說,心情就會好了!
2.兔奶奶和她的孩子們:結合畫面了解兔奶奶的兒女們,現在他們離開家的理由。
(1)兔老大——廚師。
什么是廚師?你在什么地方見過廚師呢?
小結:廚師要經過嚴格的烹飪培訓、考試,合格的才能成為廚師。兔老大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廚藝真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燒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2)兔老二——海員。
什么叫海員?(到海上去航行)。
總結: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出一次海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所以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
(3)兔老三——音樂家。
你知道有哪些人是音樂家?(周杰倫……劉歡……郎朗……)。
(4)兔姐姐——結婚做了媽媽。
兔姐姐長大了,結婚了,生孩子了,她既要照顧丈夫又要照顧孩子,就像你們的媽媽一樣,你們的媽媽是怎么照顧你們的?請你用動作來表示,讓好朋友在猜一猜。
小結:兔媽媽和你們的媽媽一樣,為了自己的小家庭付出了很多,所以也很少回家看自己的媽媽。
(5)雙胞胎兔妹妹——大學生。
最后再來說說這對雙胞胎兔妹妹,她們正在讀大學,她們也很少回來,猜猜是為什么呢?
小結:她們白天要很認真地上課,晚上要做作業,雙休日還要去圖書館查資料、看書,所以她們也很少回家。
3.討論兔奶奶的感受。
4.繼續講述故事:叮咚孩子們一個個的回來了。
兔老大為兔奶奶做了一桌好菜,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兔老大會為兔奶奶做哪些菜。
兔老三彈起了鋼琴,全家隨著琴聲為兔奶奶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
兔寶寶會跟兔奶奶說什么?
大家舉杯祝賀,想象舉杯時應該說什么?
5.數數一家人圍在桌邊時的人數。
討論兔爺爺去世了,但家里的人數怎么卻從原來的'8人變成了9人?
發現多了兩個寶寶,大桌子快要坐不下了。日子過的越久,家里的人變得越來越多。
1.你覺得在這一刻,誰最幸福?
2.還有一樣東西也很幸福?為什么這張桌子也很幸福?
活動通過閱讀、理解讀本,讓孩子感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借助活動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無論在哪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關注、關愛自己的家人,幸福就在彼此的牽掛中。本次活動的目標有兩點:一點是理解故事,品味故事中家人之間的親情和幸福的感覺;另一點是細致觀察畫面,能大膽地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活動中,幼兒都是興趣濃厚的,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并大膽的用好聽的聲音回答老師的問題。就是我在上課時重難點不夠突出:一是怎樣讓孩子體會到兔奶奶的孤獨寂寞;二是怎樣體會幸福。幸福的概念是抽象的,寬而廣很難抓的住,幼兒只能理解皮毛。還有就是我在上課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幼兒回答我的問題時,我是蹲在幼兒面前傾聽他的回答的,由于近距離,幼兒回答聲也不是很大,我是聽見了,但是坐在旁邊的幼兒卻不一定能聽到,我沒有及時鼓勵幼兒再用響亮的聲音說一次讓大家都能聽到。總之,這次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鍛煉,我將在以后的鍛煉中越戰越勇!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七
1.仔細觀察畫面,根據故事內容積極思考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繪本中濃濃的親情,萌發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一、觀察畫面、看看議議。
1.引出故事主畫面:兔奶奶一個人坐在大桌子旁。
(1)這是家的什么地方?在兔奶奶的家里有一樣東西很大,很明顯的,是什么?(桌子)。
(2)大桌子前面坐了一位兔奶奶。猜猜兔奶奶家會有幾名家庭成員?你是怎么猜出來的?8把椅子是怎么數出來的?(關注幼兒除了用手指點數"8"之外,是否運用其他一些又快又好的方法:雙數數、加法數)。
(3)以前,兔奶奶家確實有8名家庭成員,有兔奶奶、兔爺爺、3個兒子(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3個女兒(兔姐姐和雙胞胎兔妹妹),他們在一起幸福的生活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兔爺爺老了,得了病去世了!什么叫去世?還有沒有小朋友用其他的詞來說說?(上天堂)去世、上天堂!孩子們,當我們遇到傷心的事情,如果用好聽的詞來說說,就沒那么難過了!
2.結合畫面了解兔奶奶的兒女們,現在他們離開家的理由。
(1)兔老大:海員。
a:日子過著過著,兔老大長大了。他成為了一名海員。
什么叫海員?(到海上去航行)。
b: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開著船到世界各地去航行。出一次海至少需要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所以出去之后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
(2)兔老二--廚師。
a:兔老二也長大了,他成為了一名?廚師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工作?
b:那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在家燒飯,他們也是廚師嗎?
小結:廚師要經過嚴格的烹飪培訓、考試,合格的才能成為廚師。兔老大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廚藝真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排著隊專門來吃他燒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3)兔老三--音樂家。
a:猜猜,兔老三長大后做了什么?
你知道有哪些人是音樂家?
兔老三晚上忙著開音樂會,所以晚餐的大桌子前他也不在了。
(4)兔姐姐--結婚做了媽媽。
小結:兔媽媽和你們的媽媽一樣,為了自己的小家庭付出了很多,所以也很少回家看自己的媽媽。
(5)雙胞胎兔妹妹--大學生。
小結:大學里的功課很多,她們白天要很認真地上課,晚上要做作業,雙休日還要去圖書館查資料、看書,所以她們也很少回家。
小結:兔奶奶想到了孩子們小時候好玩的事兒,就咯咯咯地笑了,她想想他們現在都很好,孩子們都長大了有出息了,奶奶是在為孩子們自豪。所以笑出聲來了。
4.故事轉折正在想著樂著,突然,門鈴叮咚響了。誰回來了?
(1)兔老二為兔奶奶做了一桌好菜。
(2)兔老三彈起了吉他,全家隨著琴聲為兔奶奶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
5.數數一家人圍在桌邊時的人數。
(1)看,現在大桌子前坐滿了人吧?一共多少人?
兔爺爺去世了,但家里的人數怎么卻從原來的8人變成了9人?
發現多了兩個寶寶,大桌子快要坐不下了。
(2)日子過著過著會有人上天堂,可是我們的人會越過越多了,不要失望也不用太難過。
二、理解幸福。
2.為什么這張桌子也很幸福?(因為在這張桌子周圍發生了許多令兔奶奶快樂幸福的事情,今天大家又重新圍坐在大桌子旁共進晚餐,所以大桌子也感到很幸福!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幸福的大桌子》)。
3.聯系生活:你們的家里有老人嗎?那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讓他們感覺幸福呢?(住在一起、分開住都可以談談)結束語:其實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很容易。你只要做一些小事,讓他們感覺到被關心被愛,他們就會感覺很幸福。
這一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兔奶奶在等待她的孩子們一起吃年夜飯,只要數一數大桌子周圍的椅子,就會知道兔奶奶家原來有許多人。兔爺爺年紀大了,得了病去世了,就剩下兔奶奶一個人。
以前,兔奶奶家有很多孩子,兔老大是位海員、兔老二是位廚師、兔老三是位音樂家,他們的工作都非常出色。兔姐姐結了婚成了兔媽媽,就連最小的雙胞胎兔妹妹,現在成了大學生,住在大學,都沒法經常回家。
"叮咚"門鈴響了,兔老大和兔老二回來了。老大是海員,他周游世界各地,為兔奶奶帶回來許多紀念品和好吃的東西。老二是廚師,忙著做年夜飯,老二烹飪的手藝真高,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有炸春卷、有雞有鴨、有魚有蝦、還有蛋餃、大肉圓......"叮咚"門鈴響了,兔老三回來了,兔老三彈起了吉他,全家喝著琴聲為兔奶奶唱起他們最愛唱的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叮咚"門鈴又響了,兔姐姐回來了,她還帶著兩個兔寶寶呢。兔寶寶大聲地對兔奶奶說著祝福的話:"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兔寶寶們一個為兔奶奶挑選水果,一個在兔奶奶臉上親了又親。"叮咚、叮咚",雙胞胎兔妹妹也趕回來了,原來學校放假了,她們都回來和兔奶奶團圓了。孩子們一個個回來了,一家人又圍坐在桌旁,陪著兔奶奶聊天。雖然兔爺爺去世了,但又多了兩個兔寶寶,家里的人卻變多了,大桌子快要坐不下了。
大家圍坐在大桌子旁邊吃年夜飯,兔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兔老大和兔老二提議,大家為有幸福的家舉杯祝福。
這一天,兔奶奶一家都感到特別幸福,除了兔奶奶一家,還有一樣東西也特別高興,那就是幸福的大桌子。
幸福的大桌子教案及反思(優質18篇)篇十八
1.仔細觀察畫面,根據故事內容積極思考,較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繪本中濃濃的親情,萌發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動重點:感受繪本中濃濃的親情,萌發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動難點:根據故事內容積極思考,較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經驗準備:感受幸福
2、物質準備:《幸福的大桌子》ppt
一、想想、猜猜
1.出示兔奶奶一人在家的圖片,提問:
師:“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廚房)
“廚房里什么東西最大?”(桌子)
師:“大桌子前坐的是誰?(兔奶奶)
“兔奶奶家有幾個人?”“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出示圖片(ppt一個一個展開)
師:全家人坐在一起感覺怎樣?(他們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二、看看、說說。
(一)理解兔爺爺的離開
師:“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突然有一天,兔爺爺去世了。
師:“什么是去世?”“還有更好聽的說法嗎?”
(二)請幼兒分析兔兒女們“很少回家”的原因
1.兔老大——海員
很少回家的原因:海員是在大輪船上工作的人,老大常常出海到全世界去航行,出一次海要很久很久,所以會經常不在家。
2兔老二——廚師
很少回家的原因: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廚師,他的明藝是“一級棒”。有許多顧客都排著
以專門來吃他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經常回家。
3.幼兒自由猜想兔老三、兔組組和雙胞胎兔妹妹不能經常回家的原因?
兔老三——吉他手
很少回家的原因:因為老三的吉他彈得很出色,所以他要舉辦音樂會。音樂會很晚才結束所以他也很忙,不能經常回家。
兔姐姐——媽媽
兔姐姐有兩個兔寶寶需要照顧,所以她也很忙,忙著照顧兔寶寶,不能經常回家。
雙胞胎兔妹妹——大學生
因為大學有很多課程需要學習,所以雙胞胎妹妹需要復習到很晚,不能經常回家。
師:兔子一家人都很忙。
(1)討論兔奶奶的感受
1.出示兔奶奶一個人在家的圖片。
師:大桌子前只利下誰?(兔奶奶)兔奶奶一個人感覺怎么樣?(孤單)
2.出示兔奶奶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孤獨的奶奶為什么反而開心的笑了。
小結:雖然兔奶奶很孤獨,想到孩子們長大了。有出息、能干了,兔奶奶就很快
樂。
三、猜測故事發展。讓幼兒體驗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1.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請幼兒猜猜有誰可能回來?見到兔奶奶會說些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發表意見,
3.觀看ppt,驗證猜測。
這時候門鈴叮咚的響了。奶奶來開門看到了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兔姐姐、兔妹妹都回來了。
兔老大說:因為我的航行暫停一次,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老二說:因為今天來了一位廚師可以替換我,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老三說:因為我的演唱會結束了,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姐姐說:因為我把我的寶寶照顧的很好,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兔妹妹說:因為我考試結束了,所以我趕緊回來看看您。
4.交流計論:大桌子旁又坐滿了人,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
此時此刻全家人圍坐在了一起,兔老大為奶奶講述著航海發生的故事,兔老二為奶奶做了一桌子奶奶愛吃的菜,兔老三為奶奶彈奏了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兔姐姐幫忙干家務,兔妹妹也盡自己所能讓奶奶開心。
5.遷移經驗,理解“幸福”。
師:你們家有老人嗎?都有誰
師:你做什么事情,老人們會覺得開心、幸福?(幼兒討論)
小結:其實老人的幸福很簡單,子女的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份關懷都能讓老人很幸福。
6.深入思考,引出書名。
師:除了兔奶奶,在這個家里,還有一樣東西也很幸福?猜猜是誰?為什么?
小結:因為在這張大桌子周圍發生了許多令兔媽媽快樂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大桌
子也感到很幸福。那么剛才這個好聽又溫馨的故事名字就叫《幸福的大桌子》。
1.你們家有這樣一張幸福的桌子嗎?桌子旁都坐了哪些人?大家在一起做了什么事?
2.幼兒園有這樣的大桌子嗎?你和誰一起坐?
《幸福的大桌子》是一篇溫馨、感人的繪本故事。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緊緊圍繞兔奶奶一家人之間的深厚親情展開,以幼兒情感,社會性發展為教育的出發點,讓孩子進一步感受和體驗著家人之間的溫暖與幸福。
整個故事以兔奶奶在家等待她的孩子們回家吃年夜飯,在講述中了解家里其他人員角色的特征,我便采用循序漸進式的提問:“什么叫廚師?”“什么叫音樂家”“什么叫海員?”“海員是干什么的?”孩子們的回答生動形象,出乎我的意料。接著和幼兒探討“為什么兔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它會想到什么?”幼兒能理解作為父母想到兒女有出息的那一份驕傲。最后一家人幸福的團聚在一起,大家紛紛表達著對兔奶奶的祝福。
整個活動環節清楚,流程清晰,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但我的提問設計還需精煉些,應提供機會讓幼兒大膽地“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和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分析、比較、探求答案,這樣也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孩子的回答我也應該應更深入地引導,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幫助幼兒總結和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