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通過獨特的寫作手法和深入的主題探討,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片斷,它們的觀點新穎,結構緊湊,希望能給大家一些靈感和啟發。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一個舉國同慶全家團圓的日子,我迎著陣清風聞著小草幽香我踏上了觀月的旅途!
中秋節的到來,我一整天都非常興奮。早上看媽媽早早起來,去市場買了好多東西,原來這些東西都是要留到晚上拜月娘的!
媽媽忙完早上的活,下午就有時間陪我們了,帶著我們幾姐弟來到了書店看書,看了一會,突然媽媽的電話響了起來,哦……原來是爸爸,爸爸告訴我們,家里來客人了,今晚不要煮飯了,頓時我開心極了,因為可以吃一餐豐盛的晚餐了。
吃完晚飯,爸爸跟家人聊聊家常,媽媽開始張羅要拜月娘了,有茶、芋頭、月餅還有水果跟西柚,其實有好多我都不懂的,等媽媽拜完我們就開始賞月了!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惜我沒有望眼鏡,真想探索一下。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聊聊天,覺得好幸福啊!
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也是我喜愛的中秋節!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二
優秀作文推薦!中秋佳節,合家歡樂,我抬張凳子,坐在桂花樹下賞著美麗的圓月。
一團火球似的夕陽,終于滾落到西山背后去了,晚霞也收盡了它最后一抹余暉,天地昏暗了下來。一輪杏黃色的滿月,悄悄從山嘴處爬出來,把倒影投入湖水中。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村落和田野,極像一只擦亮的銅盤。又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了一片亮瑩瑩的白波,閃閃碩碩,好像是游龍的銀粼。月光輕輕地,像人間擠入一縷清風,像薄薄的羽紗輕撫了胸膛,像淡淡的晨霧沾濕了睫毛。月光如流水一般瀉在這稻谷飄香的大地上,仿佛籠著輕紗的夢。此時讓我想起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三
晚上,我拉著全家人到院子里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此時此刻,不知有多少人正和我們一樣,期待那一輪明月呢。可是烏云遮天,月亮好像偏偏不領情似的,躲在烏云叔叔身后,和我們捉迷藏,真是調皮!一會兒看見她蒙著紗巾羞澀的模樣,一會兒又不見了蹤影。可把我們急壞了!俗話說:“十五的月亮云遮月。”這話可真不假。我猜啊!她是納悶為什么這么多人看她,羞澀的不敢出來了!
我們等啊等啊!等了一個多小時她也不肯出來,我被蚊子咬的全身是包,只好投降進屋了。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四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月餅濃濃的香氣伴著家家喜氣洋洋的氣氛,使人感到愜意極了。
而也就在今天晚上,我也將同爸爸、媽媽一起,品嘗美味的月餅,觀賞今天的中秋之月。
在絲絲小雨的洗禮之后,人們期盼已久的、美麗的夜晚終于到來了。家家都燈火通明,喜氣洋洋。
我也同爸爸媽媽一起,其樂融融的聚在了陽臺邊上。再看桌子上,也擺滿了水果、零食、糖果以及中秋必不可少的月餅。
我們一家子也一邊吃著月餅、美食,一邊觀看中秋晚會,時不時也注視一下天空,看看月亮出來了沒。
突然,媽媽大叫一聲:“快看快看,月亮出來了!”我急忙朝著天空望去。
只見黑黑的天空中,掛著一輪圓圓的月亮,它顯得如此清晰,如此明亮,就像是從天空中長出來一樣,是天空中一顆最為璀璨的明珠,被絲絲浮云包圍著,散發出一種神秘感,又似一位羞澀的姑娘。
我又注視著月亮,只見它徐徐穿過了一縷一縷輕紗般的云層,緩緩向上爬,越爬越高,最后來到了樓頂。
中秋之夜,這月光好似也格外的皎潔。
月亮撒下了銀白的月光,它就猶如輕紗一般,鋪蓋了整個大地,為大地換上了一件新衣。
月光透過樹葉,星星點點的灑在大地上,顯得寧靜而美麗。中秋,合家歡聚的日子;中秋,全家團圓的日子。
這個中秋,我與爸爸媽媽歡聚在了一起,得到了許多歡樂及幸福。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五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在天上的嫦娥和月兔,每一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日。
到了中午我和妹妹很興奮,因為今天我要去爺爺奶奶家過中秋節了,一到奶奶家去,到處都非常熱鬧。都有月餅濃濃的香味,我看著那些月餅嘴里流著口水,于是我伸手去拿那些月餅,我先脫掉月餅的外衣一大口咬了下去,里面濃濃的,是我最喜歡吃的白蓮蓉雙黃月餅,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奶奶做了一大桌子地飯菜,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團圓飯。
中秋節這一天,無論人們有多忙,他們都會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一次團圓飯。到了晚上爸爸決定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洪湖公園賞月,一進公園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的,在河水里還有綠油油的荷葉呢,好像一把綠色的小傘。
月亮高高的掛在云層之間,又圓又大又亮,一會兒月亮躲在云層的后面,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會兒它又探出了頭來,好像在跟我們玩捉迷藏。
我喜歡中秋節,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六
我和爸爸媽媽吃完晚飯,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出現。
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
月光照在樹葉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
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我們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們拿出幾個月餅,月餅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蓮蓉的。
好吃極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吃完月餅我們一家去了樓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掛著一輪金色的明晃晃的圓月,好象深藍色的天空中襯托著一個大玉盤。
一陣風吹到身上,感覺真舒服!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七
中秋之夜,一輪明月掛在寂靜的天空,璀璨的小星星俏皮地眨著小眼,空氣中彌漫著早開桂花的香氣,淅淅瀝瀝的小雨為皎潔的月光增添了幾分朦朧。中秋賞月、吃月餅,賞完明月,當然要做幾個月餅,全家團圓吃月餅啦!
“酥皮的組成是什么呢?”我好奇起來,“這兒呢,這兒呢。”姑姑一手捏著一個大面團走出來,“啊?”我大失所望,“原來就是包餃子的面粉團子啊!”我用手指點點兩個面團團。“nonono!這兩個面團可是完全不同呢!這個是酥油皮,這個是油酥皮,配料可差很多哩!是它們倆層層疊加才可以形成月餅的千層酥”姑姑笑瞇瞇地看了我一眼說道。“快開始吧!”我拍拍手,雙眼卻直勾勾地盯著一邊的鮮肉榨菜。
“嘿咻!嘿咻!”我正努力得把一個“小包子”摁成餅,不過,這個小包子的味道估計不怎么樣,因為它是酥油皮兒包油酥皮兒,這樣是為了更方便的疊層,可這q彈的“小包子”一點兒不聽話,按下去,彈起來,按下去,又彈回來……哼!本小姐還不信搞不定你了!我歪歪嘴,又是一頓噼里啪啦。
最有趣的,當然還是包月餅啦!不過,雖然是包月餅,卻與包包子差不多。“呵呵,小皮皮,聽話啦。”我一臉壞笑,貪心地撬起一大塊肉,丟進酥皮里。“肉是不是太多啦?”我歪著腦袋,“嘿!管它呢,肉多好吃!”我自言自語著,一甩手,繼續包咯。我小心地把兩邊的皮拉上了,雖然有些脹脹的,但拉拉扯扯也就完工啦!“看!這點小事兒難不倒我!”我自豪地舉起月餅,“哎呀!好像露餡兒嘞!”
“叮——”香噴噴的月餅出爐啦!“嘶呼,嘶呼——”我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不顧著燙,連連點頭“呼,呼,好,好次*(吃)!”
夜空中的月亮仿佛更加皎潔,看嫦娥在那里翩翩起舞呢!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八
中秋節是一個家人團聚,一起賞月的好日子。通常我們都是一大早就要去鄉下看望姥姥并在那里陪老人家吃一頓團圓飯,這是我們家的傳統。
因為媽媽工作太忙,飯后我便決定陪媽媽一起去她工作單位一起過節。還沒到公司我已經很興奮了,因為媽媽公司正舉行猜燈謎、做月餅的游戲。
車子還沒有開進停車坪,我就已經聽到遠處人群的歡呼聲,因為第一個游戲環節已經開始了,那就是猜燈謎。猜燈謎時應該先看謎面再猜出謎底,猜對了還可以得到相應的禮品。還沒走進那里猜,只見人山人海,熱鬧得很。看來我得加快腳步,不然禮品就空空如也。我快速地跑到人群中,跳起來去看燈籠下面的謎題,發現這道謎題不會,于是又跳起來看那個,什么!又不會!心想:“這個應該會了!”果然,我幸運的拿到了禮品,第一個游戲也很快就結束了。
第二個游戲,看的是我的動手能力,那就是做月餅。我最喜歡的口味是蓮蓉,所以我選做蓮蓉餡的。做月餅的第一步:把面團做成面皮;第二步:和餡;第三步:把餡包進面皮導入月餅磨具;第四步便是把成型的月餅放進烤箱中烘烤了。這樣等上一會兒香甜可口的月餅就做好了!
這真是一個特別又快樂的中秋啊!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九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中國很早就有在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那天吃月餅的習俗,這種習俗的來源說法不一。
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
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后,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
一說始于宋朝。在北宋時的京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每逢中秋之夜,人們均登高樓、爬高山,待月亮升起時開始進行祭月活動,所用供品有月餅、瓜果、雞冠花之類,但以月餅為主。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那時的月餅與現在的`月餅已很相似了。
今天,我們在中秋節吃月餅,不僅為了慶祝豐收,而且也是對親人團圓的一種期盼。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
說了月餅來歷的傳說,再說月餅這個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們并不把月餅叫“月餅”,其叫法很多,如李淵說的“胡餅”,還有“小餅”、“月團”、“宮餅”、“金餅”(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餅。過去,漢人把生活在中國北方、西方的匈奴、鮮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統稱為“胡人”,他們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餅,被漢人稱為“胡餅”。這種餅圓圓的,糖餡、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餅又是如何改稱月餅的?這便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有關了。
楊玉環,原名楊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18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美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眾,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見了沒有不動心的。好色的李隆基聽說后,便把時年已27歲的兒媳婦搞到了自己的后宮,冊封為貴妃,萬千寵愛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節,李隆基和楊貴妃一起吃胡餅賞月,風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風雅,覺得胡餅一名不好聽,想改個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時想不出來。楊貴妃抬頭一望,其時高懸空中的一輪圓月,恰如這圓圓的胡餅,遂脫口而出--月餅。李隆基一聽,連連拍手叫絕。“月餅”一名,由此叫出來了。
但這個傳說似乎不靠譜,有這樣的記載,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節賜餅給新科進士,當時此餅并不叫月餅。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餅仍不叫月餅的。有的學者稱“月餅”一詞出現在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中,我查了一下,并無此詞。
其實,在宋代,人們也不把月餅叫“月餅”,文人喜歡稱之為“金餅”,如與梅堯臣齊名的宋代文學家蘇舜卿有詩句:“云頭艷艷開金餅”、“金餅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尚沒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才變濃,但多稱之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餅”才正式定名,中秋節吃月餅風俗也廣為流行。如“明嘉靖《威縣志》稱,”中秋,置酒玩月,為月餅饋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會》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一
轉眼間迎來了第一個月圓之夜與同學同度中秋的快樂,那歡快的場面早已沖淡了我心中幾絲潛藏在心中的憂愁、瀟灑地抬頭、揮手告別花季,將思父母之苦踩在腳下,義無反顧地去跋涉,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在同學們齊心協力的努力下,我們早早把屬于自己的地方裝扮得如同自己的小屋一般漂亮,早已沉浸在快樂中的我猛然抬頭看見一輪圓如玉盤的月兒早已淡淡地掛在薄如輕紗的天空中,這恰到好處的修飾,有種像可遠觀而不可褒玩的美景。在井然有序的安排下,活動激烈而精彩地展開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跳棋,然后是象棋、圍棋,在智力與能力的挑戰中同學們都十分的開心,帶著萬分的敬意與謝意在晚會開幕之際,我還代表班級向班主任獻上最崇高的敬意——鮮花。
這會兒,連班主任也與同學們玩起了智力考驗的游戲題,好歡悅的場景。在淡淡的音樂進行曲中,一切都那么恰似完美,突然有種成就感充斥著我的胸膛,是啊,邁開第一步,才能更快樂地走向成功。
相信自己,就能更快地爬上成長的階梯。我們從沒像今夜這樣特別地關注這天邊的月兒,人們喜歡在月下期盼美好、聚餐賞景、飲酒作詩,做著團圓美夢,而我喜歡在月下寄物托思,在這種氣氛中無限,遐思……“坐望盈月東南起,回想主思浩瀚,游子心系慕大福,慈父預晏在佳時。”讓我們在月兒、人兒、景兒的影響下,去打撈成功的花兒吧!“人有悲歡離,月有陰晴缺”愿人人都能美夢成真,學子都能滿載知識而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月下的團聚里,天倫之樂回蕩滿堂,月在哪兒?在水里,在天上,在畫里,在心上,去盡情地打撈屬于自己的那輪吧!月是期盼,月是掛牽,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更是圓滿。
今夜,月如圓盤,看不見殘缺的遺憾,今夜,月光如水,清澈著我們彼此的友誼,今夜,月華如歌,唱響我們心中的激昂。有你我們高唱希望,將快樂共享,所有夢都在生長,真心祈禱每刻都歡暢,明明、暗暗、圓圓、缺缺的月亮告訴我們:人生有遺憾,耐住寂寞,堅持執著,去迎接新一輪較量,奔向更遠的地方。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二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于到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來到了外婆家,和外公、外婆團圓過節。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里,我們可以品味好吃的月餅,晚上還可以賞月呢。還能提著花籃到桂花樹下拾撿香氣迷人的落花。甭提多快樂啦!
豐盛的晚餐過后,我們全家把桌子、椅子擺在桂花樹下,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喲!桌子上擺放的月餅可真多!有豆沙味的;有水果味的;有五仁味的;還有火腿味的……月餅的顏色是金黃金黃的,形狀是圓圓的。據說,吃月餅是象征著全家團團圓圓。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津津有味地吃著,那味道香甜可口。弟弟大口大口地吃,口水都流了出來,媽媽笑著說:“慢點吃,別噎著了!”弟弟抹了抹嘴角,做了個怪臉。我們開心地笑了……我們又立即給外公外婆送上一口,外公外婆品嘗著,也開心地笑了!
時間過得真快,月亮來“接班”了。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從云朵身后探出頭來。月亮微笑著,和我們對話,給我們無窮的美麗與想象。看!美麗又皎潔的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深藍色的天幕中,又像一個圓圓的大月餅。瞧!圓月中的嫦娥姐姐正在與玉兔溫馨地講著故事,我好羨慕呀!我和弟弟像往常一樣,大聲地對月亮姐姐說:“月亮姐姐,祝你生日快樂,永遠美麗!”
正在與外公外婆喝酒聊天的爸爸給我們講了“吳剛伐桂”的故事:“月亮上有一顆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那兒伐樹。吳剛砍一年,才從桂花樹上砍下一片葉子。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會變成金葉子,金葉子會落在人間最勤奮的人家門口,誰家得到金葉子,誰家就會富起來。所以你們長大了,一定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了爸爸講的故事,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飄飄悠悠地從樹上落下,落到我家的門口。因為我家祖輩、父輩都是非常勤奮善良的喲!
今晚的月亮真園真亮,好期待明年的中秋節啊!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三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聽奶奶說,八月十五剛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是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著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這天還要吃月餅,賞月。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團圓呢!
教師評語:小作者寫了中秋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四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云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鉆進云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這時爸爸說:“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
不久,月亮旁邊出現了一絲陰影。爸爸又說:“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過里面沒有水。”
啊!這皎潔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這時嫦娥一定很后悔,真應了那句古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著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著給嫦娥的月餅和水果,默默地想念著嫦娥。再說吳剛,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樹,砍了又長,玉兔專心致志地搗藥。”
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五
作文。
供三年級的學生參考。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以叫團圓節,就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中秋節這一天,媽媽一早到市場上買回了水果,凌角,板粟,還買了燒烤用的肉菜。當然少不了中秋的主角;月餅。家里充滿了喜氣洋洋的氣氛!
華燈初上,我們早早吃完團圓飯。我和媽媽在院子里和陽臺上掛起了七彩的燈籠。
淡淡的月光灑滿了大地,爸爸和媽媽在院子擺了一張桌子,上面放了各種水果,月餅和飲料。我們還燒烤,一家人歡樂融融圍坐在桌子邊賞月。月亮慢慢地從云層里出來,漸漸露出了美麗的笑臉。月亮越來越大,越來越亮。
這個中秋節日真愉快啊!
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吃完飯后,就到樓上賞月,那圓圓的月亮像一個用金子做的大盤子。一些云在月亮前飄過似乎看見了傳說中的嫦娥和她的玉兔,想起了有一個關于嫦娥的傳說,這就是美麗動人的傳說——嫦娥奔月。
我們一家人圍著一張大大的桌子,桌子中央放著一盒月餅,周圍還有著各種各樣的水果和食物,整個屋子充滿了家人團聚的氣氛。好香呀!我情不自禁地用舌頭舔了舔嘴巴,媽媽給我們每人倒了一杯可樂,我站起來和表姐干杯,媽媽他們開始干杯了,趁大家不發覺時,我在月餅盒里拿了一個水果味的月餅和表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
我望著圓圓的月亮,感受著濃濃的親情。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姑姑叔叔,還有小弟弟一起回老家和爺爺奶奶團聚,一路上我逗弟弟玩的很開心。回到家我跟爺爺和姐姐到白石崖村看望舅奶奶,舅奶奶家有一個棗樹園,她給我們摘了很多鮮棗,有青的、有紅的,個個又大又圓,吃起來又脆又甜。下午,我們帶著棗回到爺爺家,姑姑叔叔都爭著搶著吃,姑姑還抱怨我帶的太少,怎么不把袋子裝滿呢。看他們那樣子,我很高興。叔叔又帶我到房頂摘石榴、摘柿子,奶奶還給我們包了餃子,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水果、吃月餅、吃餃子逗小弟弟玩共享天倫之樂。爺爺、奶奶很高興,我們大家都很開心。
多么快樂的一個中秋節啊!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大早大家就開始打掃房間,因為一會兒我的叔叔嬸嬸就要來了,他們在北京工作,而且平時也很忙,不能回奶奶家,因為今天是全家團圓賞月的日子,所以他們特意回來過節的。差不多十點半的時候,他們回來了,并帶回來了好多月餅和禮物,,我超級喜歡!
到了中午的時候,爸爸請我們大家去吃火鍋,爸爸點了好多好吃的,我們大家還碰杯慶祝節日呢,媽媽說:“這可是中秋節第一次放假呀,感覺真好。”
我和爸爸媽媽吃完晚飯,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出現。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樹葉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仿佛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我們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們拿出幾個月餅,月餅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蓮蓉的。好吃極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吃完月餅我們一家去了樓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掛著一輪金色的明晃晃的圓月,好象深藍色的天空中襯托著一個大玉盤。一陣風吹到身上,感覺真舒服!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六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賞月、賞花燈、吃月餅。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著豐盛的晚飯,奶奶燒了我愛吃的魚、水煮蝦和雞湯,美味極了!
我們走到蓮花臺的小山坡上坐了下來,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從天邊慢慢地爬上來,不一會兒,它就像白玉盤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真美!
山坡下的小朋友們在追逐打鬧,他們的手里提著各種各樣的燈籠,有小鳥形狀的、有扇子形狀的、還有星星形狀的,好看極了!
這真是個美好的夜晚!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七
在中秋節這天,我們去了xx溝,在那里,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進了xx溝,我們看到了一座座大山,然后,我們就開始進山了。
在山里,我看見了一潭清水,我把腳伸進了水里,好冰涼啊!然后,我們照了幾張相,就又開始走了,我們看了看地圖,決定要去大瀑布那里。
一步一步的走著,越來越聽得見流水聲,然后,流水聲越來越近,一步,兩步,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景色讓我們目瞪口呆,青的山、綠的水,我脫了鞋,和妹妹一起在水里玩,玩了兩個小時,我們進了美猴王住的水簾洞,這個洞就像一個長廊,我們在洞里拍了不少照片,然后出去了。
該走了,我戀戀不舍的向xx溝告了別,汽車就開了,然后我們就回家了。
真是一個愉快的中秋節啊!
最新中秋節賞月三年級(精選18篇)篇十八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空前,寒梅著花未?”每次我讀它,最讓我難忘的是遠在新加坡的大姨,特別是今年這個中秋節。
“開飯嘍!“媽媽大呼小叫,端上一盤月餅,放在飯桌上。
“一個,兩個,三個……九個,十個……”我一邊吃一邊數,我問爸爸:“能不能寄兩個月餅給大姨!”爸爸說:“路途太遠了,這樣吧,等你吃完了飯,去qq上下載一盆中秋月餅,給大姨發送過去,以表你的祝福和思念。
晚飯后,我上網搜索到一塊十分精致的月餅,寫上祝詞,通過qq單擊一下,我樂滋滋地想著,大姨見到月餅開心的表情,“嘀嘀”三秒鐘不到,大姨發了一張笑臉和一塊十分可口的蛋黃月餅給我,我感到無比的甜蜜,高科技信息時代真好哇!能讓人即瞬間實現美好的愿望,拉近親人與親人之間的思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