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日記可以幫助我們回顧過去的經歷,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日記篇】忙碌的生活中,我用日記記錄下每天的收獲和感悟,讓自己感受到每一天的生命的存在價值。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一
提到清明節,我便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隨著清明節的到來,我們也回老家——湖熟,給爺爺奶奶燒紙錢去了。
我爺爺奶奶的墳墓是建在公墓上的,到了墳墓,我們就拿出買好的“大樓房”。雖然是紙做的,但也是能表達我們對爺爺奶奶的心意。還拿出兩大袋折好了的紙金銀元寶,其中有好多是我折疊的哦!我們一邊燒,我一邊在想,爺爺奶奶一定會收到我們送給他們的禮物。親愛的爺爺奶奶,你們在那邊過的還好吧?我很想念你們哦,如果錢不夠用可一定要到爸爸的夢里告訴他哦!燒完了紙錢,我給爺爺奶奶的墳上擺上鮮花,就默默地離去了,走在路上,我在心里說:爺爺奶奶再見!
第二天,我們又去我媽媽的老家——銅井。給我太太掃墓。他們的墳墓和我爺爺奶奶的可不同了,不是公墓是自己建的墓。路上,我看到了一片一片的油菜花,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陣陣風吹來,就像一朵朵浪花,波濤洶涌地打到田埂上,美麗極了。我是第一次去給太太掃墓,到了墓地,我發現墓地很大,燒完紙錢,我們給太太磕頭,我一邊磕頭一邊默默的念叨:太太太爺你們好,我是你們大孫女的女兒,今天你們認識我了吧。我們燒了好多錢給你們,你們一定要來拿哦。
這兩天掃墓讓我想到:親人離開了我們,給他們燒的錢和物只是我們懷念親人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對他們好。想到這,我心里暗暗發誓,爺爺奶奶已經離開我了,以后我一定要孝順外公外婆,做一個乖巧的外孫女。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二
今天是清明節,所以這首詩一直回響在我耳朵邊,雖然我沒去踏青、掃墓,可我也能感覺到人們急切的心情。
我們回老家,開車在路上,看到了許多燒紙的人,他們很悲傷的樣子,大概是回憶已故的親人吧!今天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清明節是個有意義的節日。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三
清明節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凄然淚下。
遠處春景色漸入我視線,鳥兒唱春天奏鳴曲,漫山挑紅,遍地金燦燦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景象,這又昭示逝去人新生命開始,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開始。
這是一個春季節,一個充滿希望季節,一個新生命開始季節。們在緬懷過去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人生。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日子里,對生命有一個重新認識。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這句詩描寫的是清明節這一天,下著大雨,人們都去掃墓,拜祭自己過世的親人這樣一個景象。
關于清明節有一個傳說:在我國晉朝有一個重耳的人,他因為受到迫害而流亡在外。逃亡的時候,有一次他餓暈了。這時,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人看見他這么餓,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烤熟了給他吃。后來,重耳當了晉文公,他想讓介子推幫助他治理國家。可是,介子推不想當官,不肯見晉文公。于是晉文公派人燒了他住的那座山,只給他留了一個出口,想讓他出來。可是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他背著他的母親死在山里。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把介子推去世的那天定為清明節。
后來,每到清明節這一天,人們紛紛拿著花圈上山,或者在靈堂里拜祭自己親人朋友,表達對過世親人朋友的思念。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五
清明假期里,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戰爭的游戲,玩得很開心。我還利用假期去了太古匯的書店,看了《丁丁歷險記》和《古時候的埃及》,發現書中有很多的樂趣。
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番禺。晚上,我還跟好朋友玩了很久。假期結束了,第二天就要回學校上課了,我收拾好了書包,就睡覺了。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六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奠烈士、先人和踏青的日子。
每逢這一天人們帶著鮮花或絹花,三五成群結伴為先人和烈士掃墓,以寄托哀思。姥爺也帶我去過烈士墓,那里有許多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我們輕輕地從他們身邊走過不去吵醒他們的安息。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七
家鄉的清明節和全國各地一樣,都要去祖先墳前掃墓,但家鄉的掃墓的那一天,我們都要清早上山去,并且是不吃早飯空著肚子去的,為的就是讓逝去的祖先先“吃上”早飯,等到在墳前祭掃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再把那些供奉先祖的食物當做我們的早飯,盡管那些食物已經涼了,但我覺得這是對祖先的尊敬。供奉完祖先,大人們會清理一下墳上的雜草,然后從不知哪里砍來的一根樹枝插在墳墓旁邊,我不知道這是什么含義,只聽得大人們說是為了給祖先們遮風擋雨。
當然家鄉的清明節不只只有這些。在掃完墓后,村里的人就會聚在一起,舉行一年一度的“斗雞”大賽,那場面是我見過的最熱鬧的場面,人山人海,大家都圍著看兩只大公雞在那里斗來斗去。我和伙伴們則喜歡在村口那臨時搭起來的秋千上蕩秋千,常常玩得忘了回家。
家鄉的清明節還有很多的活動,我想這些活動習俗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八
今天是清明節。這天一大早天公就哭哭啼啼的,雨一直下個不停,道正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但這卻苦了放假閑著沒處玩的小孩兒們,可真閑得慌。
我在屋里不停地踱步,時而翻翻玩具箱,時而動動書本,可都覺得乏味。一眼瞥見了角落里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我決定在這清明節里寫寫毛筆字。
我鋪開宣紙,蘸好墨汁,便開始行云流水般的寫起毛筆字。頓筆、行筆有板有眼。大詩人杜牧的傳世佳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就已呈現在紙上。我認認真真地寫,專心致志地練。不一會兒,詩就練好了。
看到我的毛筆作品,忽然覺得原來毛筆字也是一種很好的消遣方式呀。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九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爺爺一起去公園玩。公園里的樹都長嫩葉了,桃花也開了,柳樹的樹枝都快垂到河面上了。小河水很清,夕陽照在河面上,閃閃發光,就象魚鱗一樣。公園里的空氣很新鮮,夾雜著花香,有一股春天的'味道。
我帶了照相機,在桃花樹下,在涼亭下和爸爸、媽媽、爺爺拍了很好照片,我要留下這個清明節、春天的美好回憶。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今天我們要去烈士陵園掃墓。
早上穿好校服就跑去校園,終于出發了一路上有許多警察在那里維持交通秩序,所以我們的隊伍排得像長龍一樣。
終于我們到了烈士陵園。首先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老師們在上面說著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我們在下面認真聽著,聽完之后我們對于這些革命烈士更加尊敬。開始默哀,全體師生把頭低下,默哀結束了,終于到了獻花的時候,我們緩緩把花擱在了上面,白花中含著我們對革命烈士敬佩和尊敬。
最后到了我們玩的時候。我們玩起了找人游戲,可是這里有上百個人而且都穿校服想找一個人談何容易,一直找到休息時間結束都沒找到。
這次清明佳節真是太有趣了,真期待明年清明佳節。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一
今天是清明節假期的第一天,我和父親母親回到了老家。這里有地道的農家樂,我還看到了白色的蘋果花。
最讓我激動的是我在屋檐下面發現了一個燕子窩,父親說等過幾天就會有燕子飛來,在這里度過夏天,這個窩,我希望永遠都在,這樣小燕子就有家了。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二
又是一年清明至,這天我會腳踩著柔嫩的青草,沿途嗅著花香趕往我須拜謁的某一目的地。因為那個地方不僅是安放親人骨灰的.墓地,還是我們緬懷前人,寄托思念的場所,站在這個終極地,心情未免顯得格外肅穆與凝重。
步入山坡,腳步輕叩石階,細聽心跳的頻率,不知不覺走近我要祭拜的墓地。手捧一束鮮花,有無數的話語欲說卻無言,靜默一塊寂地,只是靜靜地守著。耳邊陸續傳來凄婉的哭聲、燃放炮竹的爆炸聲,聲聲悲切凄涼。
走出墓地,回望如潮的人群,不禁自問:那塊冰冷的水泥墓地,就是我們走完生命歷程時的歸屬地嗎?。不!準確地說它應該是我們身體碾作塵埃,化為泥的地方,而不是我們心靈的歸屬地,因為安放我們心靈的屬地不會寄存在任何儀式中,不會滯留在喧囂的塵世間,更不會安放在無邊的奢望與虛無的想象里。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起這句詩。剛好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上墳掃墓的好季節。
回家的路上,我們順路買了鞭炮,白紙條,黃紙,冥幣和假金元寶。我們來到了老家,走在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上,踏著嫩綠的小草,走向我奶奶的“住宅”。不一會兒我們便到了奶奶的墳前,這使我可高興了,因為我早就聽說。給已過世的親人磕頭會心想事成,我盼望這一天都盼望了幾百年了!一到墳前我立馬跪下,準備磕頭許愿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問:“你在干什么?”
“我在磕頭呀!”“哪有一上來就磕頭的?”“那啥時候磕頭?”“我說磕頭了你再磕頭。”“好吧。”
爸爸在拔草,我也要幫奶奶清理“住宅”,就過去幫忙。爸爸正在拔一棵高過頭頂的草,我過去幫忙拔草。一使勁,草被我連根拔起,草根上帶了好多土,一下子甩到我臉上、嘴里,反而我吃了不少土。還把土弄得爸爸滿身都是,咳,幫忙幫忙,越幫越忙了。盼星星盼月亮,終于該磕頭了,我先磕了三個頭,開始許愿了:“奶奶呀,聽說你能讓我心想事成,我的要求也不難,就是變成天下第一帥,是不是實在是太簡單了,沒關系,就這一個愿望。”我們先把白紙綁在了樹上,開始放鞭炮了。
聽著鞭炮的聲音,我不禁想到了以前,我們一到老家,奶奶在門前等著我,拿了一些好吃的東西給我,面包,餅干,牛奶,巧克力應有盡有。我會迫不急待地接過食物,狼吞虎咽起來,奶奶往往都在旁邊說:“慢點,別噎住了。”我一調皮,爸爸就要收拾我,我也有精囊妙計,找到奶奶,藏在奶奶的身后。奶奶就會批評爸爸:“你打我孫子干什么,看著乖成啥樣兒了。”爸爸挨了批,馬上就蔫了。
想著想著,我望著滿山的映山紅,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四
清明節到了。清明節到了。清明節那一天,按照習俗,我和姐姐一起碰雞蛋。
到了約定好的時間,我的姐姐便拿著雞蛋,去了公園。到了那里,姐姐對我說:“芷含,我們來比賽,怎么樣?”我大喊:“好。好。”“那我們一人挑出兩個雞蛋,看的兩個雞蛋先都破了,誰就輸了。”我細心地挑出了兩個自認為最堅硬的雞蛋,一點兒也不敢馬虎,再看看姐姐,也是那樣一絲不茍。
挑好了,便開始第一局了。我們都準備好后,我突然想起了爸爸教我的碰蛋的竅門:碰蛋時,要把手拿得靠前一點,并主動和別人碰,這樣勝算的幾率就很大。“哈哈哈,姐姐輸定了。”我低聲細道。“三二一,碰。”瞬間,只聽一聲微小的“咔嚓”聲,我的蛋破了。“啊?怎么可能?姐姐竟然贏了。”我一時怒火沖天,姐姐卻得意揚揚。
第二局開始了。我鼓足了勇氣,閉上眼,使勁朝著姐姐的蛋碰去,又是一聲“咔嚓”,又是我的蛋發出的,又是我的雞蛋破了,又是我輸了。我生氣極了,姐姐卻喊著:“你輸了,你輸了,你輸你輸你輸了……”就這樣,游戲結束了。躍然我輸了,但我卻很開心。
這真是一次難忘的清明節。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五
今天,我和媽媽、哥哥等一起去掃墓,早上7:00,我們坐車向墓地的方向開去。
我拿著掃把,哥哥拿著鞭炮,媽媽拿著雪白雪白的花兒走到墓前,雖然路途的草很刺人,但它還是很漂亮的。
到了墓前媽媽一邊給奶奶、爺爺、太奶奶、太爺爺燒紙,一邊無聲地哭泣。我見媽媽哭的傷心就拿了幾張紙巾,幫媽媽擦著那透明的“珍珠”。燒完紙錢后,我許了一個愿望,希望再一次夢到我去奶奶家,奶奶給我開門時的情景,想著想著我就無聲地流下了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淚水。哥哥要放鞭炮了,我像即將被逮的獵物一樣和留義一起跑到遠處,噼里啪啦的聲音像鈴聲一樣在我耳邊“叫著”。我們掃完墓后去吃了一頓大飽餐把各自的空肚子填成了飽肚了。
在路途中,我們看見了春天的美景,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一朵比一朵好看。花兒們爭奇斗艷,芬芳迷人,樹木郁郁蔥蔥,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春天萬物重蘇、鳥語花香,這讓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天是一支動聽的歌,春天是一首美好的詩,春天是一幅獨一無二的畫。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六
清明節到了,難得天氣晴朗,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良川掃墓。
車子行駛一小時左右,我們來到良川,大家下車步行。小路兩旁滿是金黃的油菜花,就像一條條毯子鋪在道路兩旁。山路彎彎曲曲,每轉一個彎都可以讓看到一簇怒放的映山紅。不一會,我們就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只見墳頭上長滿了雜草。爸爸顧不不上休息,就拿起鐮刀割草。見爸爸汗流浹背,我也幫起忙來。草除干凈后,媽媽獻上了鮮花,又點上了兩支蠟燭,三支香,還燒了一些紙錢。我知道這是對奶奶的尊敬和懷念。
媽媽說,奶奶在我出生以前就不幸去世了。但是,以前奶奶最愛爸爸了。所以每當清明節來臨,我們都會來給奶奶掃墓,祭拜奶奶,我們不應該忘記奶奶的養育之恩,沒有她,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如果奶奶還在這世上,能看到我,一定非常高興。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嚴冬過去了,在春的懷抱中即將迎來了緬懷親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來臨之際,學校推廣低碳環保過清明。綠色清明,是我們對于清明節的期待,更是今后的一種趨勢。于是,美術老師準備在美術課堂上教我們制作紙花,提前布置同學們帶工具皺紋紙、細鐵絲、剪刀。
丁零零,上課了,沸騰的教室頓時鴉雀無聲。在同學們的期盼下,美術老師來了。她先將一張皺紋紙剪成八等份,再將其中的一份折成好幾折,再對折。用鐵絲綁在中間,然后用剪刀剪成花瓣。最后,將花瓣一片片展開,一朵嬌艷的“花兒”大功告成。老師教得認真,同學們聽得仔細,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個個像魔術師般,一朵、兩朵……一束束紙花躍然而出。
下課了,同學們像一群小麻雀嘰嘰喳喳地議論紛紛:“等到了清明節,我們就進行花祭,獻上親手制作的花束,既環保又節約,真是一舉兩得啊!”“是呀,是呀!以前我們去掃墓都是買了很多紙錢,各種花樣祭祀品,還帶鞭炮。那些紙錢燒得到處煙霧彌漫。燒完的紙灰到處飛,對環境有嚴重污染,對我們的身體也有危害,還可能引發火災。”
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細節做起。傳承文化、弘揚文明新風尚,不要讓祭品的煙熏火燎污染了先人的安息之地!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八
“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外公、外婆、媽媽一起在家。
第一步是揉面,先給米粉加一點點熱水,做成糊狀,外婆說這叫“漿頭”,等“漿頭”涼了,再和其它的米粉一起揉,外婆一直揉,一直揉,直到米粉成為一團團的',比較有韌性。外婆把粉團做成像鴨脖子一樣粗細的條狀,然后一段一段分開。接下去,我們就正式開始了。我們把一個個小粉團揉成湯圓的形狀,再把“湯圓”壓成一塊塊“餅”,然后把“餅”捏成一個“碗”,接著在里面放上甜的或者咸的餡,最后把“碗”的邊沿合起來,捏上花邊,一個清明點心就大功告成了。
看看很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就真夠難的。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出的點心也是“十不像”,呵呵!
幸虧外婆和媽媽動作快,很快,所有的清明點心全都包好了。外婆把點心裝進一口大鍋里,用大火燒了十幾分鐘,點心燒好了,熱氣騰騰,我嘗了一個,真好吃,甜的是香甜可口,咸的是鮮美無比!
今天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清明點心,真是開心!
清明節日記二字范文(19篇)篇十九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跟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么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征《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艷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么漫長,空氣悶悶的。終于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里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跟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后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似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里,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里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似凝住了。整個世界似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么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斗,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跟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跟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后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