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認真分析和把握,制定的一份教學活動計劃。下面是一些教學計劃范文,希望對大家在編寫教學計劃時有所啟發和幫助。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一
課開始,給學生呈現情境:紅山小學校園里有一個花園,其中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娟花的面積占1/3,其余的是草坪。求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然后幫助學生分析題意,理解題中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明確將整個花園面積看作單位“1”。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請你們考慮一下,怎樣才能把現在學習和即將學習的東西,變成學生樂于思考、分析和觀察的對象吧。”學生小組討論后列出數量關系式,列出綜合算式。
延伸式題解決方法。
教師教學用書指出:“通常情況下,學生可能按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逐步通分,逐步計算。如果有學生能夠很快找出三個分數的公分母,也可以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進行計算,但一般不作具體的解釋。”因為新編教材沒有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教學要求,在這里有這樣的建議也就在所難免了。問題是在實際計算過程中學生如能運用一次通分的方法進行計算,除了減少不必要的過程,對提高正確率相對也有保證。基于這一點,我在一次通分的方法上作了延伸,教給了學生一般的解決方法。如練一練計算5/9+2/3-2/5,先要求學生觀察三個分數的分母,發現9是3的倍數,那么這三個分母的公分母就是9和5的最小公倍數;再如練習十五第1題的計算均可讓學生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3/4-5/8+5/6的公公母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數、4/5-(1/6+3/10)的公分母就是10和6的最小公倍數等。這樣的安排既不違背教學要求,也讓學生在計算方法的選擇上留下一定的思考余地,也有利于學生去創造、去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品質,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成功的樂趣。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二
教學內容:
國標本蘇教版p83頁的例2,“練一練”和練習十五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的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出示下圖:
1、估計一下各部分各占總數的幾分之幾。
2、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二、進行新課。
(一)出示例題:
(二)讓學生獨立解答。
(三)選擇典型的解法讓學生板演。
1-1/4-1/31-(1/4+1/3)。
(四)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五)讓學生獨立計算。
(六)問:通過解答這一道題目你有什么體會?
(七)小結: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同樣適用于分數的計算。
三、運用知識,加深理解。
(一)計算下面各題。
5/9+2/3-2/51-(1/2+1/6)。
1、生獨立計算。
2、指名板演,集體評議(注意讓學生感悟不同的算法)。
(二)解答下面各題。
1、有一塊2米長的布,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3米,還剩多少米?
四、本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三
一、教學目標:
3、培養學生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以及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熟練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法則的同時,滲透保護環境的意識,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一起復習一下以前的知識。大家準備好了嗎?那么,請看大屏幕。
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怎么計算?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結果化成最簡分數。)。
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怎么計算?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減,結果化成最簡分數。)。
12+24-16=2012+(24-16)=20?像這樣的整數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那么,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一樣嗎?相信學完今天的知識,你一定能解答這個問題。
(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運算順序沒有括號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
師:剛才大家口算題完成的特別好,咱們開發區一中的孩子就是棒,不光孩子棒,校園環境也美。大家請看。
師:晴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干凈整潔的校園,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學校。我們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是件多么開心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們周圍的環境變成這樣,我們還會開心嗎?
其實,這些都是生活垃圾,為了減少生活垃圾帶給我們的危害,我們要學會將它們分類處理,這樣才能保護環境。分為三類: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
師:現在老師出示一組表格數據。請你認真觀察表格并思考幾個問題。
師:通過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各個分數的意義與單位“1”)。
師:請根據知道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大家提出了很多一步計算的問題,現在增加一下難度,你能提出哪些兩步計算的問題?問題和列式)。
師:那么,我們從中選取一個有難度的問題來解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可回收垃圾比有害垃圾多幾分之幾?(板書)。
師:現在拿出練習本獨自完成,完成后坐好。(注意:列綜合算式,脫式計算)和同桌交換檢查,觀察計算結果和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教師巡視,讓學生上前展示。
觀察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由三個異分母分數組成、計算需要通分、結果相同且是最簡分數、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到右計算。
分步通分:先找出前兩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計算后再找出它們的和的分母和另一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進行計算。
一次通分:直接找出這三個分數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你選擇了哪種方法,為什么?
在計算時,可以根據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
剛才做這些題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一樣。沒有括號時都按照從左到右計算。
師:大家完成的非常好,現在老師出示第二組數據。
你能從表格中得到哪些信息?(單位“1”)。
問:開發區可回收垃圾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師:現在拿出練習本獨自完成,完成后坐好。和同桌交換檢查,觀察計算結果和計算方法是否相同。
師指出單位“1”
提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呢?
師生總結:加減混合運算中有小括號時,要先算小括號里的。
(三)鞏固運用,實踐創新。
(四)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發言)。
師:看來大家的收獲真不少,希望同學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你身邊的數學問題,也要愛護我們的校園,保護周圍環境。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四
2.能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難點】用最小公倍數通分的簡便性。
【教學過程】。
一、預習。
師: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異分母分數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現在請同學們看獨立完成。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五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通過自主探究學會加減混合計算的解題方法,能正確的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解決相關的問題。力圖數學計算教學體現算用結合,為了順利突破本節課重點難點,我進行了精心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情景的創設:計算題的內容枯燥平淡,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從課前先復習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解題方法引入、新知學習(六一節情境學生分彩球)到練習設計等設計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用分氣球、分彩旗黃色、紅色、綠色等占幾分之幾的游戲把整堂的內容串起來。融入了一個大的情景中,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參與意識。
2、重視算理探究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教學時,我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運算順序和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運算方法。在說算理的過程中,圖式結合,讓學生更清晰思考的過程。說時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算法的選擇上尊重學生的想法,各種算法各有優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3、尊重學生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本課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首先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如:2/7+3/4+3/7+1/4=(2/7+3/7)+(3/4+1/4),1-1/43/4=1(1/4+3/4)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展示自己的思維,使每一位想說的同學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接著,讓學生自主分彩旗,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到后面的練習卡片上的空白處理等,都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4、通過豐富多采的練習形式提高教學效果。練習中我設計了想一想、練一練,幫小豬、小狗、小馬找媽媽-,還設計了打開智慧之門等有趣的練習,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的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些練習形式,進一步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方法多樣性,進一步拓展知識,使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枯燥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做得還不夠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巧算1-1/6+1/42+1/56+1/72+1/90+1/110的算法時,這是求一列異分母分數的和,巧用拆分求和的方法,可以讓計算比較簡便。這方法其實已經蘊含了拆分求和的巧算的方法,而此時這塊內容我講的比較倉促,學生還沒學會,該如何講解比較妥當我一直在思考。我當時用以后會學到來告訴學生。我想在學生碰到困難時,怎樣引導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模糊走向清晰?怎樣把新知和學生的原有知識更緊密的聯系、構通?是我本節課教學的遺憾。
總之,一堂課從設計到實施總會有收獲、有感悟,有遺憾,它將為我以后的課堂教學借鑒。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六
《分數加減混合計算》是一節計算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自主探究學會加減混合計算的解題方法,能正確的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解決相關的問題。力圖數學計算教學體現“算用結合”,為了順利突破本節課重點難點,我進行了精心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情景的創設:計算題的內容枯燥平淡,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從課前先復習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解題方法引入、新知學習(六一節情境學生分彩球)到練習設計等設計方案,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用分氣球、分彩旗—黃色、紅色、綠色等占幾分之幾的游戲把整堂的內容串起來。融入了一個大的情景中,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參與意識。
2.重視算理探究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教學時,我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運算順序和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運算方法。在說算理的過程中,圖式結合,讓學生更清晰思考的過程。說時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算法的選擇上尊重學生的想法,各種算法各有優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3.尊重學生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本課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首先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如:2/7+3/4+3/7+1/4=(2/7+3/7)+(3/4+1/4),1-1/4—3/4=1—(1/4+3/4)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展示自己的思維,使每一位想說的同學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接著,讓學生自主分彩旗,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到后面的練習卡片上的空白處理等,都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
4、通過豐富多采的練習形式提高教學效果。練習中我設計了想一想、練一練,幫小豬、小狗、小馬找媽媽-“,還設計了打開智慧之門等有趣的練習,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的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些練習形式,進一步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方法多樣性,進一步拓展知識,使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枯燥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做得還不夠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巧算1-1/6+1/42+1/56+1/72+1/90+1/110的算法時,這是求一列異分母分數的和,巧用拆分求和的方法,可以讓計算比較簡便。這方法其實已經蘊含了“拆分求和的巧算”的方法,而此時這塊內容我講的比較倉促,學生還沒學會,該如何講解比較妥當我一直在思考。我當時用以后會學到來告訴學生。我想在學生碰到困難時,怎樣引導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模糊走向清晰?怎樣把新知和學生的原有知識更緊密的聯系、構通?是我本節課教學的遺憾。
總之,一堂課從設計到實施總會有收獲、有感悟,有遺憾,它將為我以后的課堂教學借鑒。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培養學生細心認真計算,并能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簡便計算;學會把總數看作“1”,運用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引導質疑。
2、出示相關練習,指名說說。(練習最后兩題是整數混合運算)。
3、引導學生回顧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讓學生猜猜分數。
二、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
(4)你會列式求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嗎?
你是怎樣想的?根據題意誰來說一說這一題的數量關系(學生回答時師相應出示課件)?
(5)嘗試完成計算。
交流計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完成填空。
指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完成試一試,匯報交流計算方法。
你是按照什么運算順序計算的?計算中是怎樣通分的?
指出:參加運算的幾個分數,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計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2、完成練一練部分內容。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展示作業,交流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計算過程中還得注意什么?
三、鞏固提升。
1、智慧島中的蹺蹺板。
師:同桌各選一題計算,算好再比較,再說說自己的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整數運算律同樣也適用分數混合運算。
2、完成簡便計算。
獨立完成。交流匯報,集體評價。
3、完成建筑中的分數問題。
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4、完成作業中的分數問題。
獨立完成并交流。
四、課堂小結,當堂檢測。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當堂檢測:《補充習題》p59相關題型機動練習:完成比較快的同學做拓展延伸。
順序:一般按照從從左往右依次運算,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方法:通分(一般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也可以運用整數運算律。
注意:約成最簡分數。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八
一、計算教學必須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或多或少多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或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激活,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搭橋?是每一位數學教師上課時要考慮的。《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學生已在三年級學過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學期也剛學分數的通分。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知識經驗激活,為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服務,做好鋪墊呢?我是這樣考慮的:1、學習新知之前,有必要復習一下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為避免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給學生造成暗示,把異分母建行通分這一感覺,在學習新知之前,沒有必要復習通分知識。所以,在上課開始,我就出示了幾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算式,讓學生口算,并讓學生小結其方法,以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接著,通過創設情境引出:1/2+1/4、1/2-1/4,引導學生觀察這兩題與剛才口算得幾道題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1/2+1/4、1/2-1/4”與剛才口算題的區別在于:分母不同。這時,我再揭示:分母不同的分數該怎樣計算呢?這樣,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產生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不僅是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需要,也是學生發現算理,理解算理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教學中,計算教學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再到學生練。學生的學習只有被動的聽與練習為主的方式。這種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不僅窒息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泯滅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足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學習數學重要方式。”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種方式,親身經歷探究發現,從而體驗感悟算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老師直接講解給學生聽,再強化練習;還是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發現、歸納感悟算理。也許第一種方法,學生也可以明白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但學生對難點的理解不會很深刻、透徹,尤其是一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就會死記硬背算法。這樣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情感的培養。所以,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數?這里,我先讓學生猜測1/2+1/4=?,然后,通過這紙驗證,學生通過折紙發現:同樣大小的兩張紙,1/2部分就相當于1/4,所以1/2+1/4=3/4。也就是1/2+1/4只有分母相同即他們分的份數相同的情況下才能相加。接著,我又出現1/2+1/3讓學生再次折紙探究。最后,從探究過程中,歸納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這樣的探索與感悟,對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當然,由于課前對學生操作能力估計不足,加之在教學中本人對一些教學細節處理欠妥,這里花費了太多時間,這也需要自己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注意,改進,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文檔為doc格式。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九
1.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學會把總數看作1,運用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課件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你能提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月季花占的面積比杜鵑花少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1.教學例2。
(1)出示例2。
指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嘗試完成計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嗎?
指出: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小括號,從左往右,依次運算;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頁試一試。
談話:先想一想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
1.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展示部分學生的答案,并在班級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2題。
3.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并獨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訂正。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積占1/,杜鵑花的面積占1/,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板書:1)
(3)你會列式求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嗎?
你是怎樣想的?
交流計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算法預測
(1)先把前兩個分數相加,再和第三個分數相加;
(2)三個分數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
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
教材第117、118的內容及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一4題。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
2.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養成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投影。
1.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12+8-1316-4+2124-(18+3)。
2.老師指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1.出示例1的表格。
(l)讓學生讀懂表格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老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
(3)提問: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樣列式?
(4)請學生試著算一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老師巡視,請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
方法一:+一方法二:+一=+一=+一=一=。
(5)小結計算方法: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個問題:“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2)請學生列出算式:1--或1-(+)。
(3)請學生試著計算,并指名板演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
1--1-(+)=--=1-(+)==1。
3.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4.完成教材第118頁的”做一做。
學生試著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計算過程,重點看運算順序及書寫美觀情況。
5.完成教材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4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第2—4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加減綜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一
2、使學生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和減法的運算性質,同樣適用于分數加減法,并能應用運算律或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一、口算練習十五第5題。
集體口算后校對,并請做錯學生說說錯誤原因。
二、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2/7+3/8+5/83/7+5/6+4/75/8-(3/8+1/12)2/3-1/4-1/45/6+2/5+1/6+3/55/9+(4/5+4/9)。
1、指出:整數加法運算律在分數中同樣使用,整數減法運算性質在分數中也同樣適用。
2、學生獨立完成,六人板演。
3、交流計算方法、運用的知識與計算結果。(1)加法結合律;(2)加法交換律;(3)(4)減法運算性質;(5)(6)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三、解方程1/2+x=1x-3/7=1/2x+2/3=7/6。
1、指出:方程中的x不僅可以是整數或小數,也可以是分數。
2、學生獨立完成,三人板演。
3、交流計算方法、運用的知識與計算結果,并請錯誤的學生說說錯誤原因。
四、解決實際問題。
1、練習十五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算式意義與結果,強調單位“1”。
2、改變習題:將“小華調查了全班同學在母親節送給***禮物”改成“小華調查了全班30位同學在母親節送給***禮物”。
(1)該怎樣解決問題?
(2)為什么方法不變?
強調:這兩題都只要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從單位“1”里去掉送鮮花的1/3,再去掉送賀卡的1/4,剩下的就是送圖畫的人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所求問題與全班實際的總人數沒有關系。
五、總結延伸。
完成書上思考題。
1、計算后找出規律。
2、應用規律直接寫得數。
3、應用規律自編加法算式。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二
(2)完成練一練第2題和練習十五第4題。通過預習讓學生對單位“1”產生初步的印象并知道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加以運用。
書本上的例2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解題,然后交流并指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可以按照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計算。同時我組織學生交流不同的解題方法,鼓勵算法的多樣性。
(1)最后的計算結果沒有約分成最簡分數;
(2)加減法相互混淆。通過強化練習情況有所好轉。
文檔為doc格式。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三
在計算教學中,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常常是多樣化的,只要思維的方法和過程合理、合乎邏輯,都應該給與肯定。學生列出計算方法后,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計算,然后進行比較,從而讓他們發現最優化的算法,無形中引導學生從眾多的方法中比較和感受處最好的方法,這是學生自己體驗的`過程、感受的過程。學生如果能夠很快找出三個分數的公分母,采用一次通分的方法進行計算,一般不必作具體的解釋,更不應要求其他學生也掌握這樣的方法。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教學找最小公倍數和通分的時候,遇到過找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給三個分數通分的練習,教師講解過方法,有大部分學生能夠比較快而準確地給一次通分,所以,對學生的要求是“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同時,通過比較,學生發現減法的性質在分數計算中同樣適用,從而完成新知識的教學,也完成了新舊知識的遷移。
計算是由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而產生的,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以往的計算教學中,常常忽視計算的現實背景,為了教計算方法而教,削弱了計算與實際問題的聯系,不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實際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圍繞已有的條件自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信息為解決問題服務,使問題的解決與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既強化了所學的知識,又鞏固學習的內容,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數學信息,在體會計算價值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8~99頁,分數混合運算相關復習。
教學提示:
本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回顧整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整理與復習的系統過程,提高歸納、整理知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通過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整理與復習,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生通過“自主合作、交流探索、遷移類推”的方法推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發展數學思維的能力等良好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計算練習向學生滲透運算的邏輯性,相互影響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發展數學思維,創造性地進行學習。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含中括號小括號混合運算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本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復習了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相關知識,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分數混合運算的相關知識。
引出課題――分數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從總體上復習分數混合運算這一板塊的內容。
教師:有關分數混合運算,我們學過哪些主要的知識?
先讓學生獨立回憶,然后小組交流,最后抽學生匯報,教師隨學生的匯報板書,逐步完成下面的知識內容。
教師:下面我們就按照上面梳理的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進行復習。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的復習,使學生的頭腦中對本版塊的知識有一個清晰地脈絡。】。
教師: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學生如果說出:分數四則混合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教師追問:能具體說一說混合運算的順序嗎?
引導學生說出具體的運算順序,教師作如下的板書。
(1)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混合運算。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2)沒有括號,有乘除也有加減的混合運算。先乘除,后加減。
(3)有括號的算式,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教師出示“分數混合運算”第1題。
教師:它們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教師隨學生的發言板書(略)。
教師出示這樣一個算式:4/5-2/3+3/4×1/2。
要求學生在這個算式上面添括號,使運算順序符合下面的要求。
(1)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減法。
(2)先算減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3)先算加法,再算減法,最后算乘法。
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教師:計算分數混合運算時要注意什么?
抽學生匯報后教師小結:進行分數混合運算時,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要正確判斷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二是要按照分數加減乘除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每一步計算;三是要按照混合運算的書寫格式進行書寫。
教師:請同學們計算出上面兩道題的結果。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個別指導,并抽學生到黑板上計算;計算結束后,集體評講。
出示:5/7×11/13+5/7÷13/2。
教師:這道題按運算順序,應該怎樣算?
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后,教師追問:如果按這樣的運算順序算,會遇到什么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按運算順序算非常麻煩)。
教師:仔細觀察這道題有什么特點?想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怎樣簡算?
學生討論,重點討論出題中的特點:兩道乘法(除以一個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中間有一個加號,并且有一個相同的乘數5/7,這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來簡算。
教師:請同學們用簡便方法計算這道題。
學生算完后,抽學生匯報,重點說一說自己怎樣簡算的過程。
教師:在分數混合運算中,隨了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來簡算,還經常用到哪些運算律?
教師:通過上面的復習,你有什么感想?
指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是:計算分數混合運算時不要盲目的進行計算,而要看這道題是否符合簡算的特點,能進行簡算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
4.解決生活中的分數應用問題。
教師:下面我們復習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投影出示教材第99頁分數混合運算第7題。
教師:從圖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隨學生的回答,教師幫助學生整理題中的信息,突出條件中的一些重點詞。
條件問題。
西藏自治區月人均養老金2700元位居全國之首。
重慶市月人均養老金比西藏自治區低1/3。
寧夏回族自治區月人均養老金相當于重慶市的119/120。
青海省月人均養老金比重慶市高5/36。
教師:根據這些條件,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討論后回答。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重慶市月人均養老金是多少?
寧夏回族自治區月人均養老金是多少?
青海省月人均養老金是多少?……。
教師:你們會解答這幾個問題嗎?
三、鞏固應用。
處理教材第102頁練習二十四第7題。
先讓學生從問題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讓學生提出說學問題并說一說解題思路,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解法。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和疑惑。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五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維。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過程的探索性,獲得成功的樂趣。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出示口算題:
2/4+1/47/9-5/94/8+3/88/10-7/10。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加、減法。
1、出示例1。
指名讀題。
提問:怎樣列式?為什么?
這道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分數計算有什么不同呢?
揭示課題。
2、探索計算方法。
學生操作,教師適當指導。
交流:根據你的操作,說說1/2+1/4的得數是多少?
想一想,如果不看圖,計算1/2+1/4時,先要做什么?
完成書上的填空。
3、把例1的問題改成:黃瓜的面積比番茄多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學生嘗試解答。
評講。
重點提問:計算時,要先做什么?
1、指名讀題。提問:除了計算之外,題目還有哪些要求?
2、學生獨立計算并驗算。
3、講評。
提問:5/6-1/3的得數是多少?作為得數,3/6和1/2哪個更簡潔?
指出: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1-4/9的?為什么要把1轉化成9/9?
你是怎么進行驗算的?
4、總結方法:
總結: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計算后要自覺驗算。
學生計算,并選擇一題進行驗算。
交流。
下面的計算對嗎?不對的,請幫助改正。
2/5+1/4=3/9=1/3。
1/6-1/24=4/24-1/24=3/24。
3/5+3/10=6/10+3/10=9/10。
1/6+1/8=1/14。
1、做練習十四1。
學生各自涂色,并寫出得數。
同桌互相檢查。
2、做練習十四3、4。
指名讀題后,學生獨立解答。
其中第4題提醒學。
生根據要求的問題正確選擇條件。
集體交流。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練習十四2。
本節課的教學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把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通過已學知識的遷移,為學生探究方法提供可能,課堂中有效滲透轉化的思想。
習題的練習既能突出本節課的重點,起到鞏固深化的作用,又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增長學生的智慧。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六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觀察表格:你已經學會比較大小了,你能從表格中看出哪種空氣質量的天數多一些?
你還想提哪些問題?
生:空氣質量優和良的天數一共占總天數的幾分之幾?
大家觀察一下,分母一樣嗎?你能想出什么辦法進行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板書課題)。
二、自主實踐,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計算方法。(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
生:化成分數,通分。
師:你能說說:分母不一樣的時候怎么樣進行加減呢?
3、師生小結: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進行計算。
4、鞏固練習:綠點問題自己嘗試列式計算。
(學生獨立操作,交流小結)。
師小結:異分母分數減法怎么樣計算?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獨立完成第2題,做題時候要注意看清加減,計算結果記住約分。
2、獨立完成想一想,一共占在校時間的幾分之幾,是把誰當成“1”?
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計算,然后將計算結果與比較,填在對應的集合圈內。進一步鞏固分數大小比較。
4、第6題,學生先估測,再進行計算。讓學生講清估測的依據及計算的方法,再比較估測結果與計算結果,進一步提高估測能力。
四、看書質疑,總結收獲。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分母不一樣的分數你能怎么樣快速進行計算?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七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學生學習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加、減、乘、除法作為基礎進行教學的;是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推廣到分數上的,為以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做好準備。因此我在教學時直接引導學生回顧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說明運用這些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學會解答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樣引入讓學生覺得新知不新,沒有學習難度。
本節課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主要采用自主探索教學法,激發興趣,啟迪思維,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知識,并重視對學生在計算習慣方面的培養。
成功之處:
一是借助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新知的學習過程中來。首先我請兩名不同做法的學生上黑板板演。比較兩名學生計算方法后,及時小結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乘除法連在一起時可同時一起算。要注意檢查第一次約分后所剩下的分母分子是否還能約分,直到分母分子不能約分后才能計算。
二是精心創編計算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對于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都會做,但真正準確率很高的學生卻不是很多。因此我在教學中精心創編了一些具有典型特點、學生易錯的.習題。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現應用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計算時,要合理選擇才便于計算結果正確,并形成合理利用運算定律進行運算的意識和掌握一些計算技巧。
三是重視計算習慣的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在教學時不僅注重訓練學生掌握靈活的計算技巧,更注重要求學生在做每一道計算題時,首先不能把題抄錯;其次要認真觀察數據的特點;最后不能忽視書寫格式。
最新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教學設計范文(18篇)篇十八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正確解答相應的應用題。
本練習共安排了5道練習題和1道思考題。第1題是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口算練習,第2題是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練習,第3題是文字題,第4、5是應用題。
一、口算練習。
p140.1,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再口答。
二、基本練習。
1、計算p140、2。
2、文字題p140、3要求列綜合算式解答。
三、思考題:
仔細觀察后說一說,先填哪一個?怎么算?
四、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