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有條理和邏輯性的,它能夠讓讀者一目了然并深入理解作者的觀點和立場。優秀作文是文學寫作中的典范,能夠展現作者的才華和思想深度。一篇優秀的作文不僅要有清晰的邏輯結構,還要展示出作者獨特的觀點與表達能力。優秀作文通過豐富的描寫和細膩的表達,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寫作時要明確寫作目的和讀者群體,確定要傳達的主題和觀點。其次,積累足夠的資料和知識,做到有理有據,充分支撐自己的論述。寫作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準確和精煉,避免使用模糊、含混或無關的詞語和句子。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一
紫藤開了,深淺不一的紫色花瓣在空中飄飄揚揚,最后落在地面上,積起一層地毯,風吹著,地毯活動著。
站在花架下,目睹打著旋兒的落花,往事也在我的心頭打起了旋兒……。
那年我十三歲,花一樣的年紀,也是在這樣的一片紫藤之下,我憤然甩開母親的手,頭也不回地孤身離去,任憑母親在后面哭泣。
那原本該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母親生日,我則陪她上街去買禮物。我們一路歡笑,可不知怎地,母親又一次說到了“學習”,說我學習要用心,不可以偷懶……“我怎么不用心了!”我企圖讓母親不再繼續,可她叨叨不止地自顧自說,甚至把我與鄰居女兒小紅作比較:“你看那孩子多乖,學習上從來不讓媽媽操心……”
母親明知我討厭聽這些,可她的話卻如龍頭壞了的自來水一般滔滔不絕。
我異常惱怒,感覺有一股烈火直往臉上竄,我猛地甩開與她牽著的手,大吼:“你這么喜歡小紅,你去養她啊。”
我腳底生風,直跺得大地咚咚直響,紫色的花瓣在風中搖曳。
我旋風一般憤然離去,丟下母親站在原地眼含淚水。
今日陽光燦爛,紫藤依舊燦爛,蜂蝶翩飛;而那年的紫藤花開放的時節,卻沒有如此靚麗,母親內心的天是灰暗的,連幾只蝴蝶也被我的樣子嚇得倉惶飛走。
燦爛的紫藤,我遲到的歉意是否已晚?
翻飛的蝴蝶,母親愛我的心是否依舊?
我胡亂抹去眼角的淚水,剪下一束最美的紫藤花,我要把它送給母親。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二
春天帶著她那美麗的笑臉,又來到了我們身邊,漫步在那一片片的生機勃勃中,我不禁想起了那次的旅行。
青海湖邊,放眼望去,一片浩浩蕩蕩的金色,那雄偉的氣勢似一條瀑布奔流而下,也似千軍萬馬,勢不可擋。它們就像是保衛青海湖的戰士,堅守自己的崗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一陣陣夏風的'吹拂中,大片大片涌動的金黃,也似鏗鏘感人的樂章。
它們就是充滿著朝氣與活力的油菜花。
我走近它們,細細觀察,那四片閃亮的金黃色的花瓣圍繞著中間的花蕊,有些讓人眼花繚亂,花瓣十分精致,有著細細的紋路,這是大自然這個神奇的藝術家為他而雕刻的。再看他那細細的花蕊,一根一根排列得非常整齊,偶爾有幾根彎曲盤旋在一起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如果是清晨時分,一滴滴晶瑩的露珠滴在那金色的花瓣上,顯得更透亮,更誘人,散發出一股清香的氣息,映著那高遠空曠、毫無雜質的藍天,和這與藍天相接的、波瀾壯闊的青海湖,那美麗還真是別有一番情趣。他的淡雅質樸不同于玫瑰的高貴華麗,但我反而更喜歡油菜花那種內在的氣質。
我思量了許久,始終找不到答案,便站了起來,想在這片金色中尋找油菜花的真諦。我開始在這金色的海洋中奔跑。突然,我看到了一朵正含苞待放,努力開放自己的油菜花,我停在它身邊,細細觀察著:一瓣,兩瓣,三瓣,四瓣他成功了,它終于開放了自己,我仿佛看見它在向我微笑,也像是在炫耀他可以為這一片金色的海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似乎是說著:我終于圓了我的夢。
哦!我明白了,小小的油菜花開放自己是想裝點這個世界,因為它不想只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它想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追求。它在我眼里已經不是渺小,而是一種偉大。
比起油菜花,我真懦弱,我竟然沒有想過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就已經放棄了,甘愿平淡地過完一生!不,我不是這樣的人。我也要像油菜花那樣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抬頭望向藍天,大喊一聲:“加油——”
油菜花的美麗、堅定和那顆為理想不懈奮斗的心深深打動著我,成了我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
迷茫中的少年啊,不要再猶豫了,趁著還年輕有夢就去追吧,即使這條路上有辛酸,有挫折,有淚水,有失敗,你也要用你的堅忍不拔去戰勝它,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變得更加五彩繽紛。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三
我常常佇立在校園花壇的某一角落,面對綻放的桅子花發呆。我仿佛聽到了它的呼吸、呼喚。
梔子在燦爛的陽光下綻放著、芬芳著、燦爛著,是萬綠中點綴著的朵朵素白玉潔的花,散發著夏季的清香,好似一位驕小的女子,從清明雨色到夏日酷熱,梔子等待著,心里充滿了花季的憧憬,滿片的梔子花在夏風中等待著綻放,體驗著生活的美麗。此刻,蜂來了,蝶也來了。
梔子花無盡的思念與守候最終幸福藏在了綠葉中一個個金黃的果實。
桅子花守望著啊,無怨無悔地守候著,守候著那個人也守候著金果。
夏季是梔子花開的季節,也是一個離別的季節。初三,高三…的學生們都要離開熟悉的校園迎接新的生活,而梔子花依舊在校園中守候著,守候著與他們的回憶,迎接著新生的到來。
面對大自然,傾聽梔子花的呼吸!
梔子花開,待君歸來。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四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看到這句詩時,記憶把我帶回了那年桃花盛開的春天。
那時,新惠鎮彩虹橋邊的桃花開了,我和兩個特別好的朋友相約一起去看桃花。寫完作業后,興奮的我用百米沖刺的速度飛奔到了朋友家。
一路上,枝頭上的鳥兒被我們說的笑話逗得開懷大笑,各種各樣的花兒受到我們的感染也綻開了笑臉,款款的清風也欣然地為我們帶路……終于,我們看到了那一片粉色的花海。
走近了,我們看到了“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的景象,也體會了“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美好。這樣的美景,怪不得詩人可以寫出這么美的詩句。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姿態:有的怒放,熱情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美麗;有的只張開了幾片花瓣,就像是豆蔻年華的少女;有的還含苞待放,不張揚卻也小巧玲瓏,惹人喜愛。
此時,我們還看見了比桃花更美的一幕慕風景。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彼此攙扶著,在朵朵桃花間流連。他們眼里閃著美麗的光,風中搖曳的華發比灼灼桃花更迷人。遠處,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兒子。那個媽媽抱著兒子站在桃樹下,那個爸爸拿著相機,他的眼睛和嘴角流露出的笑意讓人感到無比幸福。我想那個媽媽一定笑得很甜很甜。看著看著,我們也沉浸在甜蜜的幸福之中了。我們漫步在桃林之中,被四處飄溢的芬芳浸潤著心田。直到月亮掛在天空,我們才回家,裝了滿懷的好心情。
今年桃花又開時,我一個人去漫步,莫名地感到一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粉色的桃花讓我看得眼花繚亂,沒有鳥兒的歌唱,沒有清風的附和,也沒有各種笑臉的相迎。
我很慶幸,我的友情并沒有像那年的花一樣隨風凋零。我不喜歡離別,但我相信,我們今天的離別,是為了明天更好地相聚。
那年,那一片粉色的花海一直芬芳在我們的心中。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五
那天,我第一次學插花,新奇向往。花兒正從包裝紙里探出頭來,羞澀地打量著我,小心翼翼地吐露些許芬芳。花開,正如你我正值青春,滿載芳華。
在班主任的精心安排下,一場插花活動如約到來。修整花形是插花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可面對碧玉一般晶瑩美麗的花桿,修長的花葉,和紗翼一般輕柔艷麗的花瓣,面對"鐵面無私"的剪刀,我遲遲不肯下手。環顧四周,只見同學們也面露難色,有的人干脆放下剪刀,輕輕地撥弄起那些殘枝敗葉,生怕把花弄疼。
老師看見我們"憐香惜玉"的模樣,便快步走來,溫和又不失認真地說道:"同學們千萬不要心軟,修整花形對于鮮花來說非常重要。這些殘破的枝葉和多余的花莖不但影響插花的美觀,也對花的存活時間有著影響,所以大家放心地修剪,花會感謝你們的。"聽了老師的講解,我們恍然大悟。
手起葉落,端詳著一枝清爽干凈的花,我的耳邊再一次回響起老師的訓誡。其實修花如此,于我們亦然。
豆蔻年華,本就是盛放的季節,光艷照人,灼灼其華。只是在這樣一段懵懂的時光里,我們在無意中生枝長蔓,而那些無用的枝條,枯朽的敗葉,便成為我們生長的阻礙。正當我們陷入糾纏和零亂中時,一位位育花人來到我們身邊。拿起剪刀,替我們除去枝蔓。修剪的過程中,我們因疼痛而號叫,蜷縮起?恚?試圖避開剪刀的鋒芒。漸漸的,我們逐漸成熟,意識到育花人——一位位可敬的老師,他們的良苦用心。于是,我們再次直起腰來,在一次次的修剪中變得更加筆直、強壯。
捧著手中獨一無二的作品,我暗自慶幸那一場與花的邂逅。只愿光景綿長、年華未改,縱使歷經千帆,當春暖之時,你我歸來,那年的花,仍舊會開。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六
我已將心照明月,明月報我以花來。
——題記。
揮袖,即是香,沉入時光,驚起一抹淡淡的紫霞……。
可那株花,在我的記憶里揮之不去,卻不知叫它什么好,也不知道在哪本書看到過,既然它的花瓣是紫色的,那便叫它“紫羅蘭”吧。
畫一道銀河,月,花,人,形成最美的意與神。
而月無歇,幽無眠,不及你風情萬千;這風不息,雨無絕,只愿與君,共枕眠。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七
陽臺的茉莉開了。
喜歡那盆茉莉花。每每當我在陽臺站定,便可以飽覽它了。落日的余暉照射下來,使它白色的花瓣幾乎接近透明,散發出陣陣清香,心曠神怡。突然想起從書上看過的一句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朵花,在經歷了一場雨水的洗禮之后,都會綻放,這些只不過是這場大雨來臨的早晚問題。”這句話什什么時候看到的,我已經記不真切了,但是我一直相信著這句話。我與她的相遇,就如同這茉莉一樣,素凈純潔,雖樸實無華卻散發清香。
遇見她,不早不晚。
熟悉的場景,依舊是沒有陌生的感覺,像只是分開了一天,其實已經分開了好久。我經常會從書中讀到好朋友會因為一點小事就鬧矛盾,甚至絕交。可是我和她卻從來沒有。后來我問過她:“為什么我們倆認識這么久,卻沒出現過這種狀況呢?”她想了想:“可能是因為我們之間的默契吧。”看著她一臉認真的樣子,我不禁笑了笑,就像第一次相遇。我發現了,是一朵花,春風拂過,正慢慢盛開。我與她都喜歡雨天,所以經常坐在窗臺上,靠著窗戶,聽著雨點輕輕敲打窗戶的聲音。“你最喜歡什么聲音?”她靜靜地倚著窗戶,閉著眼睛問我。“我?我最喜歡雨水滋潤萬物的聲音和時鐘走的聲音。”“雨水滋潤萬物的聲音你怎么能聽見呢?”“用心聽啊。”我回答。她便沒有再說些什么。過了一會兒,她又問我:“你那么喜歡聽時光流逝的聲音啊?”我一愣,沒有回答。“你說我們之間的友誼能挺過時光流逝嗎?”“能啊,一定能。”我的心里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我知道,那是我心中的茉莉花在悄然盛開,它經過了雨水的洗禮,春風的吹拂,綻放開來,散發著芬芳,撲鼻而來的香氣將我和她層層包圍。我多想這一刻時間停止,能夠讓我好好享受這一刻。這幅畫面印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這是無法用筆所能描繪的。
很幸運,我遇見了她,在最美的年紀;很感謝,她感染了我,讓我在最美好的年紀留下了無數的珍貴回憶。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朵花,可能是百合,薔薇,玫瑰……也終會遇到那場雨。對于她和我來說,也許對方就是那場雨而那朵花那就是生如茉莉的她,生如茉莉的我。
窗臺的那盆茉莉開了,散發淡淡的清香。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八
長篇電視連續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完了,我從頭看到尾,一集不落。其實我是很少追劇的,除了特別喜歡的!
這部劇制作的精良可稱得上是業界良心。除了劇中所有的男主男配都喜歡女主一人這一設計略顯俗套外,它還是傳遞一些吸引我的內容和精神。
第一,愛惜人才,不拘一格。女主周瑩本是放誕不羈愛自由的江湖兒女,她所有的轉變表面看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和陰差陽錯,實際上都是因為吳家父子對她的“另眼相看”,雖然吳蔚文對她各種看不慣,但都對她網開一面,就是因為他看到周瑩是個做生意的好苗子,所以他才力排眾議也要栽培她。這是對人才的愛惜顯示了成大事者必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所以周瑩最后執意留下來重振吳家除了因為吳聘,我想應該也是因為吳蔚文對她的知遇之恩。
第二個感受是這部劇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能屈能伸,活下來才有希望。官府因為要霸占陜西機器織布局陷害周瑩使其入獄。
周瑩本是寧死不屈,可趙白石告訴她,她死的毫無意義,只是又多了一個冤魂而已。她死與不死,官府都會想方設法沒收陜西機器織布局的。勸她不要較真,暫時低頭保住性命。
這是以往的電視劇里沒有過的,以前的電視劇所有的正派人物都是為了正義真理寧愿明知是死還要玉石俱焚,看輕了自己的生命。以前我就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人,不懂妥協。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灰色地帶,太較真反而活的很累。
這部劇給我感觸頗深的就是這兩點。我想一個真正的好劇是寫實的生活,不同的觀眾在某一段劇情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反思自己的生活。能影響觀眾的生活價值觀才會長久的留在觀眾心里。《那年花開月正圓》做到了這一點,至少它是觸動了我。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九
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窗前,手捧一本書,品一杯香茗,抬頭望望窗外,滿身是綠的春,她綠了江南,綠了西北,也綠了我的心情。我喜歡這種冬去春來的返璞歸真、妙不可言的感覺。
湛藍的天空中閑逛著幾朵白云,白云下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多美的一幅畫卷啊!畫卷中,樹下,一個小女孩正依偎在媽媽的懷里,津津有味地聽著媽媽念的故事。她會為海的女兒的遭遇而傷心不已,會為白雪公主最終找到了幸福而手舞足蹈,會為小王子最終的離開而傷心……于是,春的種子在那一刻落下,發芽。
書香細雨的滋潤下,童年的春天充滿了快樂!童年的春天織滿了夢想!
書香陽光沐浴下,少年的春天豐富了情感!少年的春天放飛了夢想!
書,猶如我的良師。當我因失敗而灰心喪氣時,她告訴我“失敗是成功之母”。于是,我一次次重拾信心,再次努力;書,猶如益友。在與朋友依依惜別時,她的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令我淚流滿面。于是,我擦干了不舍的淚水,仰望藍天;當我想放下手中的書籍,放縱自己時,她又對我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于是,我又重新審視自己,整裝待發。感謝有良師益友的陪伴,感謝她一次又一次的告誡,感謝她一次次的鼓舞。
就是少年時,就是那年,春來了,我上了中學,正是風華正茂時。
那年春天,花開了,開得很盛,一樹繁花,一樹夢想。
人生的春天因書香而精彩!人生的春天因書香而綻放!
書,給我帶來快樂,給予我夢想的光亮,為我點起了人生的明燈。我的童年、少年、未來乃至整個人生,都會因為書而開滿鮮花,因為有了書,譜寫人生的篇章。
書,給了我春的種子,書給了我整個春天。
那年春天,春暖花開。那年春天,鶯歌燕舞。那年春天,青春飛揚……。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
正逢藝術節,學校里有畫展,欣然前去觀展。
“別!哎呀,不要涂出邊框啦!”
我正與四歲的堂弟作畫,畫的不是別的,是最常見不過的五個花瓣的小花,再加上毫無生氣的墨綠色的桿。堂弟年紀小,我作為有經驗的長者,自然成了他的老師。此刻,他正在紙上大快朵頤,任憑色塊逾越彎曲的花朵輪廓。
這用色更是比涂色更大膽。紅花紅花,花當然是紅色的。堂弟的花是綠色。“別呀,花怎么能是綠的呢?來用紅色!”我嗔怪著,遞給堂弟紅色的彩筆。堂弟只是別過頭,如整理自己的衣著般打理著他的畫,無聲地拒絕著紅色。想亡羊補牢的我卻料不到為時已晚——攜著心中一圈圈蕩漾開來的可惜。
不過多久,畫作終得完成。我看著自己的紅花綠葉心滿意足。本以為堂弟的畫應是慘不忍睹,再見時,竟如瞥見驚鴻。淡淡的淺綠如一塊冰在紙上化開了,水漫出了黑線的邊界,邊界之內,水的所到之處,如覆上了蟬翼,迷蒙,水不到之處,留下了令人浮想聯翩的白,點睛。這花上所涂的綠,倒不像是花的本色,而是一朵小花在金色的光下,映照出的綠。這該是一朵怎樣素潔,不染塵埃的,野草地中的花!這綠慢慢繚繞上了心頭,春意的清新自然在心海激起了小小漣漪。堂弟才是于我真正意義上的老師!與這同時,不禁自問:“花兒為何一定要是紅色的呢?”
因為,我們看過的書,受過的教育,讀過的詞語,都在告訴我們花是紅的。這是種無形的牢籠,關不住身,只能囚住心,使我們懦弱地遁于平凡,不敢去打破那本該被打破的所謂的“常規”。我們在強調創新,又一邊強調著“花兒是紅色的”,矛盾之下,這驚為天人的花,張揚個性的手抄報只是個例,大多數人的荒蕪的心又上了層重重的枷鎖。
也許我們需要做些改變了。
長夜吞了余下的緋紅,忽覺原來花不只是開在紙上,也要開在心上。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一
記得小時候,我家門前不遠處的一個小草坪上面有許多不知名的,形態有些怪異的種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在土里生根發了芽。
起初,我只是因為好奇,總會觀察它許久。久而久之,也就膩了。因為它的模樣不算丑,也不算出眾。與小草混為一體,不知道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別人丟棄掉的。
一日,我和母親在這條路上走時,我忽然想起了它。于是拉著她問這是什么,母親笑了笑,語氣有些訝異:“這不是風信子嗎?肯定是被人遺棄了吧?”
我見母親高興的樣子,忍不住問道:“風信子?那是什么?很珍奇嗎?”母親耐心地給我講解到:“風信子的品種雖不算珍奇,但它開花時卻很漂亮,也不知道這是什么顏色的風信子。”母親頓了頓又繼續說,“走吧,該回家了。”我想著剛剛母親說的話,又瞥了一眼那幾株幼苗,跟上她離開了。
那以后,每放學經過那塊地,我總要湊上前去看一下風信子長得怎么樣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它卻總忘了長似的。我見它依舊是那副樣子,便再沒了耐心,于是就放棄了想看風信子開花的念頭。
后來,那片草坪被挖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型的健身器材。每每經過那里,我總會想起那一簇絢爛的藍色風信子。
原來,藍色風信子的花語是――生命。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二
陽光充滿了整個心房。
少年穩穩地站在前方。
遠遠的望去。
如此美好。
身穿潔白的衣服。
去追尋夢想。
滿滿的都是梔子香。
心中不知是誰留下了朱砂。
腦海中。
時不時閃現你那純真的笑臉兒。
渴望一場旅行。
只有自己。
想去最遠的地方流浪。
我戀上了詩歌。
因為。
在詩歌里。
可以寄托我最真的情感。
仿佛。
我的那年比電影中的那年更美好。
喜歡那年的梔子香。
喜歡那年吃過的西瓜雪糕。
和那時的你們在一起吃。
連記憶都閃閃發光。
更喜歡那時的自己。
單純、天真。
追求夢想的旅途。
沒有牽絆。
沒有傷感。
心中裝了一籃子的快樂。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三
五月,正是春夏交界之時,學校旁邊公園里的花也都開了。含苞待放的荷花,姹紫嫣紅的桃花,搖搖欲墜的迎春花,整個校園被花香包圍。只見校長站在校門口,手拿話筒,高聲說道:“今天的春游是六年級同學們最后一次集體出行,大家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最后兩個月。”聽著,我們竟然有些悲傷起來,可是在同學們面前,誰也不愿露出難過的樣子來,只能互相打鬧,掩飾心中的不舍和眷戀。
六月,炎夏到來,百花怒放,校園里梧桐樹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著,仿佛在控訴著夏天的炎熱。再看教室里,六年一班的同學,全部埋頭書寫,他們正全力以赴地面對小學生涯的最后一場考試。天氣太熱,每個人的鼻翼上都被細密的汗珠所布滿,但大家都顧不上擦拭,只是認真地答著試卷。他們正在接受母校的檢閱。
七月上旬,校園里響起陣陣歡聲笑語,六年級一班的五十四名同學,一個也不少,大家都拿著同學錄,上面記滿了其他五十三名同學的住址、聯系電話和畢業祝福語。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洋溢著幸福。多希望時間在這一刻停止,留住屬于我們的畢業季,留住這個花開的季節。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四
泛黃了記憶。
也蒼老了容顏。
一起唱過的歌卻依然年輕。
氤氳凝香。
水墨截取了旗袍的風韻。
長街把煙花的繁榮一一記下。
挑燈回看時不知為何卻濕了眼角。
癡情把靈魂栓在三生石。
星云交錯書畫精美。
你的夕陽。
潑就了我的三分之一年。
短亭把簫。
再嘆。
江楓漁火對愁眠。
深情伏筆。
暗香旖旎。
驚鴻一面邂逅煙雨辭藻。
讓隔世斑駁婀娜月光的玲瓏。
文字里起舞。
尋來繩索把褪色的黃昏捆綁。
簾卷西風時。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五
穿過幾個小街,到達一個公園,木棉樹上的木棉花開得正盛。
爺爺喜歡木棉。
正是清明前后,天還帶著些涼意。一個周末,爺爺拉著我去公園玩兒,公園很寧靜,不時走著些鍛煉完要回家的老人,陽光透過樹梢照在手心上。春天來了。
走不久,迎面看見一片木棉樹林,這樹上帶刺,看著就覺得不好惹,爺爺卻異常的親近這不好惹的樹,他的目光凝在那樹冠上,期許著,盼望著,留戀著,過了不久,他拉起我的小手說:“看著吧,等這木棉花開了,我也該回去了。”
“爺爺,你要去哪?”
“回家。”
我喜歡爺爺陪我走石階,走在石階上總有一種神圣感,爺爺總會在這時給我將他從前的故事,爺爺的眼睛里放著光,我能感受到爺爺對以前事情的懷念,我總是對爺爺說,珍惜當下就好啦,現在有我可以陪著爺爺呀。爺爺卻總是溫柔的摸摸我的頭:“你還小,你不懂。”
我不懂,不懂爺爺對家的思念,不懂爺爺落葉歸根的情結。
不過,很快我就懂了。
爺爺病危了。病房外有棵木棉。
爺爺希望我是一個堅強的人,不喜歡我哭,但這次,我真的忍不住了。
我跪在爺爺的床頭,使勁兒的憋著淚:“爺爺你快醒醒啊,你不是答應我要陪我一輩子,要看我考大學的嗎?你再睜開眼睛看看我好嗎?我們再去看你最喜歡的木棉。”
心電圖忽然加快,醫生快速把我推開,將爺爺推進了手術室,爺爺進去了好久好久,但再也沒有出來。
再也沒有出來。
木棉花開了,開得很漂亮。
我獨自走在公園,看著那木棉樹林,開了花的木棉樹林很美,美得令人難忘,我蹲坐在爺爺撫摸過的木棉樹下,抱頭痛哭,盡情宣泄著心中的痛苦,全身顫抖。
我沒有爺爺了。
“木棉花開了,我也該回去了。”爺爺回到了家鄉的祖墳,我看懂了那期許的,盼望的,留戀的是什么,是對家鄉和根的思念。
木棉,你懂我對爺爺的思念嗎?
我看著那木棉,又一次感受到爺爺撫摸我頭的溫度。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六
初至華二,我驚喜地發現華二竟種植著桂花樹。桂花,是我最熱愛的花,在我眼中它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在我心中,它不只是顏色怡人、氣味香甜,它更是我童年的那一段記憶。
我一直等待著,等待花開,終于它綻放了,四瓣花瓣朝著陽光盛開,花瓣似透明的了。在那清香環繞的桂花樹旁,我隱隱約約看到一個模糊卻又熟悉的身影,是外公!
因為,外公的名字中也有個“桂”字,所以總覺得桂花就是外公的化身。雖然,外公已過世多年,但他的那串串歌謠卻被我銘記于心。記得那是幼兒園小班,個子小小的我總是站在電瓶車的前踏板上,由外公載著去上學。不知從何時開始,當過兵的外公開始教我唱歌,唱“紅軍”,唱“革命”,唱“祖國”,唱“友誼”,唱“離別”……總之,無所不唱,外公就是我的音樂啟蒙老師。其中,最喜歡的一首曲子,名字早已忘記,可那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我至今清晰地記得。當我不開心時,外公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唱“離別”來逗笑我;當我感覺累了,外公就會唱輕柔的小調,讓我放松愉悅;哪天我特別開心,我們兩個人就會一起唱“紅歌”,歌唱祖國。我們唱得響徹云霄,好像整個藍天都屬于我們似的。我經常唱得忘乎所以,搖頭晃腦,活像一個“小瘋子”。由此,我和外公就成了音樂上的“知音”了。
說起“知音”,外公還是我忠實的“粉絲”,他會為我驕傲、自豪。當我二年級在烈士陵園主持入隊儀式,站在主席臺上時,看到下面黑壓壓的一片。突然,在隊伍的最后,我看到了視力不好的外公,他踮起腳,伸長脖子,正拼命地鼓掌,他的嘴唇似動非動,好像在說:“呦,小奇奇!真棒!她就是我的孫女啊!”當時,我已經很懂事了,十分感動,也由此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讓外公為我而驕傲。
只是可惜,那個每天接送我上學、放學,并承諾一定會接送我直至初中畢業的外公在紅領巾儀式后,沒多久就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倍感傷痛,倍感遺憾,“我還沒長大,您怎么就沒有了呢?”我也更加下定決心要變得更優秀,相信外公會為我驕傲的,他一直都在冥冥之中守護著我。
那年花開初二(匯總17篇)篇十七
夏日的陽光輕輕撒在七樓畫室窗臺的茉莉花花瓣上,微風吹拂著茉莉花的綠葉,輕輕抖動著,坐在窗臺邊的你,就如那茉莉花一樣清爽、美麗。
在那個夏天,我邂逅了你。
你的鉛筆輕輕在畫紙上移動,一手擋著從樹葉間跌落的陽光,微風輕拂著你的發絲,身上白色t恤上的小銀片閃閃發光,精致的五官使得你光彩動人。在一旁背著沉重畫夾灰頭土臉的我,愣住了。
“嗨!我叫珍琪,我是你的新‘畫友’。”
“你好!我叫泉。”我笨拙地應和著。
此后的每周六,便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為我可以與你在一起。
我總喜歡看著你畫畫。午后的陽光落在素描紙上,反射出粼粼波光。你用稍淺的筆打稿,渺茫的鉛沫輕輕被抹在素描紙上,瞬間輪廓顯現,畫好了架構徐徐描上了陰影,你的筆觸細致,層次分明,常常被老師夸獎。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你的“初稿”漸漸變成了“終稿”,似空洞的心靈漸漸充盈,似高樓層層拔起,似植物的生長。在你的身邊,我不僅提高了畫技,還學會了認真。
珍琪作畫時喜歡哼一首歌,柔柔的曲調似春風在呢喃。
“珍琪,這是什么歌呀?真好聽。”
“不告訴你,你這小機靈鬼。”珍琪笑著說。
你告訴我,繪畫是你的夢想。在你的引領下,我也打開了屬于我的黑白光影之世界。
十元錢的黑色畫冊,是你的寶貝。你告訴我,總有一天,你會用手中的筆兒,描繪出你青春的夢想,那浩瀚的星空,遠處的群山,高大的樹木,熱烈的向日葵都將一一呈現于你的筆下。我們互相切磋畫技,互相討教,當然,也交換著心里的小秘密。茉莉花又新吐出了幾個花苞,一兩朵已開放,花兒潔白如雪,在微風下輕輕搖著,仿佛在注視著我們,靜靜地傾聽。
轉眼間,你上了初三,畢業班的壓力壓得你喘不過氣來,被你媽媽砸爛的黑色畫冊正無奈地躺在垃圾桶旁,在那個周六的下雨天,我們紅著眼說再見。你輕輕地對我說,“泉,你知道我常哼的那首歌是什么嗎?”
“張開夢想的翅膀,同他一起飛翔,相信你,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那句歌詞,和著雨聲輕輕地吟唱著,一直在我耳邊回響。
又是一個夏日,我坐在茉莉花旁,靜靜地畫著,恍惚間,珍琪依然在我身邊坐著、畫著………珍琪,你不會放棄你的夢想的,我也不會。
描繪著我們的繪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