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一環,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很大的鍛煉作用。希望大家在閱讀這些優秀作文的同時,能夠自我反思和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一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著我游覽了故宮。從前到后,從外到內,我被故宮的宏偉壯麗和歷史背景深深吸引。在參觀回來后,我決定好好地了解它一番。
根據資料閱讀,我知道了故宮是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宮殿建筑,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1987年,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時候,人們稱它為“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72萬平方米,相當于18個我們學校那么大,為世界之最。整個建筑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有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千米的朱紅色城墻,墻高10米左右,底寬8.62米。城墻上開有4個大門,城墻四角聳立著4座角樓。這角樓結構精巧、造型別致,是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了解到這些,我從心里為中國古代建筑師們感到自豪。
故宮整體呈“中”字形結構,左右對稱,一字貫通。內部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這樣的布局讓人覺得主次有序、層次分明。外朝的主體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那時,數千人高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何等的人間氣派呀!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這讓我想起了影視里宮廷劇的畫面。
此外,還有珍妃井、養心殿、九龍壁等等。這些建筑的臺階上、扶手上、房檐上處處都雕刻著龍,神態逼真、千姿百態。遠遠望去,一片紅墻黃瓦,凡是來故宮旅游的人,沒有不被故宮這名勝古跡的輝煌所吸引的。
在居住區以北有一個小巧別致的花園,其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它位于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后方,明代稱為“宮后苑”,清代稱御花園。園內的松、柏、竹與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還有很多老樹。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它們依舊蒼勁、挺拔,就像一位位目睹歷史變遷的老者。
我們的故宮是歷史的重現,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不僅美麗,而且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不僅象征著榮華富貴,也記載了屈辱,激勵我們下一代人努力學習,建設祖國,把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并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了解它。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二
故宮坐落于北京中心,也稱“紫禁城”,是威嚴、神圣的象征。
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叫做“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成效,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獨一無二的杰作。
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設計者蒯祥,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占地72萬平米,建筑面積15萬平米,有房子9999間半,主要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建成后,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根據那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即“后寢”部分。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宮禁,同時成立“清室善后委員會”,接管了故宮。于1925年十月十日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對外開放。自此將來,紫禁城才被叫做“故宮”。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五六十年代起對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1961年,國務院宣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8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珍藏有很多古時候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珍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時候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不少文物是絕無僅有些無價國寶。
故宮,是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文化遺產!故宮所代表的是已成為歷史的文化,是國內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的耀眼之筆,具備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是大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瑰寶!這份驕傲和自豪也將勉勵和鞭策大家不斷努力、不斷前行,為祖國的興盛、昌盛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三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黃山風景區。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靳瀚鴻。接下來,就讓我為你們介紹黃山吧!
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登黃山可從前山或后山上。慈光閣是前山票房,今天我們就從前山上。大家跟著我橫穿公路走臺階道。前面就是半山寺。半山寺因為在玉屏樓和慈光閣中間而得名,半山寺為劉伯承手書,寺前可看金雞叫天門等景點。
現在我們進入玉屏景區。看,這座就是天都峰。它位于黃山東南部,西對蓮花峰,東連缽盂峰,離玉屏峰約1公里。天都峰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故取名“天都峰”。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險峭雄奇,氣勢博大,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與蓮花峰、光明頂并稱為黃山三大主峰。天都古時無路,難登峰頂。天都峰另有仙桃石、天梯、魚背等奇景,以及探海松、舞松等奇松。峰壁巨巖上,有“登峰造極”等石刻。
這是蓮花峰,海拔1864。7米,是黃山最高峰,也是華東地區第一高峰。這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故名“蓮花峰”。百步云梯:200級臺階,下面的觀景臺可以看:豬八戒寫情書(老僧入定),鰲魚吃螺螄,老鼠偷油。鰲魚峰:黃山36小峰之首。有鰲魚馱金龜景,去蓮花峰方向有左右兩條路,左走一線天,右走鰲魚洞。徐霞客在游記中說: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
你們看啊,玉屏峰介于天都、蓮花峰間,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臺,左有青獅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臺。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則是千千萬萬黃山松中的至寶,她雍容端莊,儀態萬方,讓人魂牽夢繞,流連忘返。在這里拍照吧!迎客松是黃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黃山人的化身和驕傲,她不僅被黃山人視為珍寶,更被中國人視為國寶。
再往前走,你們看到了嗎?這是光明頂。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比最高峰蓮花峰1864米低四米,蓮花峰高,光明頂平,天都峰險。光明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明代普門和尚曾在頂上創建大悲院,現在其遺址上建有黃山氣象站。因為這里高曠開闊,日光照射久長,故名光明頂。
這景區雄山怪石、奇松險壑、摩崖古刻、云海煙云構成景區景觀的主體。此處還可觀孔雀戲蓮花、姜太公釣魚、仙人飄海、犀牛望月等景觀。好了,今天我們就游覽到這里。明天我們才游覽西海景區、白云景區等。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再見!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四
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很多比如:圓明園、頤和園等等,但讓我最喜歡的還是北京的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為“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1368—1911年)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合、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合國利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隸始建,在元大部宮殿的基礎上興建,設計者荊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地面78萬平方米,是皇帝朱隸始建,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間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故宮里很大有96個小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養心殿、乾清宮、交泰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金水橋。這些里面有宮和花國還存很多殿,之后是令我驚奇的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面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王攔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車華門,西門名歷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啊!我國歷史人化文化遺產建筑可真多啊,我愛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五
故宮舊稱紫禁城。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約753米,四圍有高10米的城墻。
故宮始建于明朝永樂四年,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在成為皇帝后,照著南京故宮的藍圖在封地上復刻。由于舍不得自己的燕王府,所以把原故宮往南移動了10千米在燕王府重建,在永樂十八年建成。
故宮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個部分,共有9000余間房間,大小宮殿七十多座。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統稱三大殿。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不但有外朝和內廷,還有一條完美的對稱軸。
從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一直到神武門。這個時候如果你有故宮的平面圖,那么你會驚奇的發現。這仿佛是一條天然的對稱軸,完美的將故宮分為兩半。
故宮還有一處神奇的地方——地下排水系統。它可以將生活污水排進水池和荷花池,最后再排入金水河。這實在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讓讓不禁為之贊嘆。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六
游客們,大家好!我姓周,大家可以叫我周導,也可以叫我小周。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游覽一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故宮。希望通過我的講解,大家能對故宮有所了解。請大家緊隨我的腳步,前方就是故宮了。故宮,又叫紫禁城,在北京的市中心,面積大約有72萬平方米,是我國古代建筑群里的精華,也是世界五大宮的其中之一。我要來考考我們團里的小朋友,你們知道世界五大宮是哪五大宮嗎?答對了,除了我們國家的故宮,還有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的白宮,這五大宮并稱世界五大宮。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故宮了,我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三大殿,它們是世界聞名的,獨一無二的建筑,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還有保和殿。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原名奉天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我們走近去瞧一瞧,大家可以想到什么詞來形容這個大殿嗎?金碧輝煌不錯,古色古香也行。仔細看這一根根的紅漆柱子,粗壯扎實吧?這些都是精心挑選的整木啊!再看窗框上雕刻的精美藝術品,簡直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皇帝的寶座更是金光閃閃,扶手上到處都是龍,正上方“正大光明”四個大字也是熠熠生輝啊!
前方就是中和殿了,請大家跟我往里走。中和殿是三個殿中面積最小的,但是它小而精致,它是皇帝去太和殿之前休息的地方。小周要請大家抬頭看看中和殿檐角上蹲著的小獸,大家可以數一數,總共有幾只小獸?是的,9只小獸,有誰留意剛才太和殿的小獸有幾只?哈哈,答對了,有十只,那么為什么這個數量上會有不同的呢?我先賣個關子,等大家參觀完保和殿再告訴大家。
保和殿,顧名思義就是保持宇內和諧,才能福壽安樂,天下太平。保和殿高有29米,殿頂呈梯形,高高在上。屋頂上全是黃色琉璃瓦,里面金磚鋪地,可以說非常富麗堂皇。大家來看殿內的這塊匾額,上面寫著“皇建有極”,是乾隆御筆題詞。相傳乾隆年間,科舉考試殿試的地點就在保和殿。出了保和殿,我們也來數數檐上的小獸吧!是不是跟中和殿一樣,9只小獸啊?現在小周要告訴大家了,其實我們中國古代建筑在裝飾上是非常有講究的,皇帝是九五之尊,所以數量以9居多,而太和殿又是至高無上的,所以上面有10只小獸,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只,其他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除此以外,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處,還有象征意義呢!它可以消災免禍,逢兇化吉。
接下去的時間,小周交給大家自由支配,大家可以沿著這條中路去參觀一下乾清宮,坤寧宮以及御花園,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古代帝王嬪妃的生活。咱們2個小時以后在神武門集合。
游客們,一上午的游覽結束了。相信大家參觀完故宮有不少感嘆吧?小周在這里跟各位說再見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給大家講解。大家下次來北京記得找我哦!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七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宮殿。它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這就是故宮。
今天,陽光明媚,秋色宜人。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故宮參觀。
來到午門外,爸爸給我講道:“我們常說”拉出午門斬首”,實際上是不對的。明、清兩朝的時候,午門外的廣場主要用于皇帝在雁翅樓上檢閱軍隊,或是戰爭結束后舉行“受俘禮”的地方,很是威風。至于處罰犯錯官員或妃子,都沒有在午門斬首的,最多就是在午門東側執行廷杖——用棍子打官員的屁股”。
接著往里走,令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高大莊嚴的三大殿,也不是美麗漂亮的九龍壁,而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房子——軍機處。軍機處是位于乾清門西側的一座權力中樞,原名“軍機房”、“辦理軍機處”、“總理處”,后定名為“軍機處”。軍機處還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呢!比如和珅、福康安、李鴻章、左宗棠等等。軍機處還是收發處理文電的地方,主要有幾類:如發給各國的照會、處理問題的方略、下發給各級官員的諭旨、廷寄、以及各級官員上報的奏折等等。雖然遠看軍機處十分不起眼,但是它卻能處理許多國家大事呢!例如:平定青海叛亂就是從軍機處發出的指令,這也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外表小就不能干大事!
后來,我還參觀了乾清宮、坤寧宮、儲秀宮等宮殿。真是氣派非凡。可惜故宮太大了,我一天都沒轉完呀!
我通過今天的參觀,感受到了故宮的宏偉、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感受到了工匠的用心。最后,我想對故宮說:“故官,我愛你!”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八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和弟弟去北京旅游,游覽了北京的很多名勝古跡。行程第一天,我們穿過天安門,來到了故宮午門口,午門是故宮的正門,雄偉高大。在設計、建筑和維護上都蘊含了我們古代人民的文明與智慧。故宮是一個富麗堂皇、舉世無雙的大宮殿,里面的裝潢典雅端莊,充滿了皇室風格。故宮里總共有9999間房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宮殿了。
我們先來到了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里面金碧輝煌,正中是九龍至尊的龍椅。
我們離開了太和殿,一邊走一邊參觀各個宮殿的布局,走著走著,我們就來到了位于奉先殿的鐘表館。故宮博物院的鐘表館,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鐘表收藏博物館。這里陳列了中國數代皇帝的收藏,共計1500多件鐘表。一進大殿,就看見一個巨大的木柜,就像一個小型中國樓閣,高五米多,共分上中下三層。這是制造于乾隆年間的“硬木雕花樓式自鳴鐘”,是宮內的造辦處自身制作的,是目前故宮最大的自鳴鐘。鐘表館內還有很多設計獨特,造型別致的`鐘表。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嶄的,不知不覺我們到了神武門出口,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故宮,這次游玩使我大開眼見,增長了不少知識。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它的確是雄偉壯觀、威嚴而莊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九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巿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歷經十四年時間建成的。
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墻環繞,周長3428米,城墻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筑雉牒,內側砌宇墻,城墻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
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
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也就是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我們從天安門進入故宮,過了護城河,我們來到了午門口,在午門旁我們租了一臺電子導游器,從導游器里我知道了,故宮內有各類殿宇9000余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煇煌的彩畫,建筑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
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份組成。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妃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游玩的地方。
我聽到這里抬頭一看,竟發現自己站在一條大理石道路上,繼續聽電子導游的講解我才明白,原來我站的這條大理石道路是故宮,也是北京巿的中軸線,于是,我們就沿著這條寬廣的大理石路游覽起故宮的內部景象了。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十
今天的北京天氣異常炎熱,但我們還是決定先去世界聞名的故宮。
到了大門口我才知道什么叫人山人海,我都想打退堂鼓了,不過眼前氣勢宏偉的故宮還是強烈地吸引著我們艱難地在人群中前行。
終于進入故宮,租了一個電子導游器,那一個個生動的講解仿佛把我帶回到幾百年前。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
明代1406年開始建造,歷時14年完工。
在這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里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巿中心,為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征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歷經十四年時間建成的。
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墻環繞,周長3428米,城墻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筑雉牒,內側砌宇墻,城墻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
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
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也就是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我們從天安門進入故宮,過了護城河,我們來到了午門口,在午門旁我們租了一臺電子導游器,從導游器里我知道了,故宮內有各類殿宇9000余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煇煌的彩畫,建筑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
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份組成。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妃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游玩的地方。
我聽到這里抬頭一看,竟發現自己站在一條大理石道路上,繼續聽電子導游的講解我才明白,原來我站的這條大理石道路是故宮,也是北京巿的中軸線,于是,我們就沿著這條寬廣的大理石路游覽起故宮的內部景象了。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平方米。在故宮中有一條“巨蟒”,其實是金水河,因為它彎彎曲曲像一條大蟒蛇。在古代蛇象征著子孫后代,關于這條河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清朝,有一個小偷想在這里偷上幾件寶貝,可是因為故宮太大而迷失了方向。他想:既然我得不到,那你們也別想得到。說完他不知從哪搞來一個火炬,往離這條“巨蟒”最近的一個木質建筑上一丟便跑了。在宮中巡邏的軍士一看到火光便飛一般地趕來,拿著水瓢一勺勺地從這條河里舀水,把火給撲滅了。之后就有了如今的安檢(不讓帶打火機、火柴、酒精......易燃易爆的物品)。防止燒毀這里的任何一個文物。
相傳故宮有9999.5間房,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的確有房間9999.5間,規模宏大!有人還做過比方,就例如一個人從出生起便開始住故宮里的房子,每天住一間,365天不重樣,差不多得住到27歲才能出來!如果有人問我故宮的特點是什么?那我就只能回答你一個字,那就是大!因為除了宮城里那72500平方外,還有周圍那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長方形的城池,墻外有52米的護城河環繞并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呢!所以我感覺故宮除了大還有保存最難完整。
最后我只想讓大家好好保護它,讓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永遠成為民族的驕傲。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它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它是一座長方形的城池,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外朝分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的地方。內廷分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是皇上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宏偉壯麗,建筑明朗開闊,紅色的宮墻和金色的琉璃瓦看起來格外輝煌,愈發讓人沉醉其中。如果你仔細觀察,可能會發現每一個宮殿的石柱上、屋檐上都雕刻著龍和鳳,它們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它們盤踞在屋檐屋頂之上,仿佛下一秒就能騰云駕霧,扶搖直上九萬里。故宮里的建筑不僅樣貌端莊雄偉,而且還具有對稱性,每一個宮殿屋頂的四角上各有十只神獸,生動形象。東西六宮各有宮墻隔開,秩序井然,向遠眺望,像一個個五彩繽紛的小點分布在故宮的各個角落,把宮殿點綴得更加富有光彩。
我參觀了各個宮殿,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乾清宮,乾清宮是皇上的寢宮,宮內富麗堂皇,由四個紅柱子支撐著屋頂,正中間的匾額上寫著“正大光明”四個大字,匾額下是皇上經常坐的龍椅,龍椅旁還有兩個雕刻著花紋的金色香爐,比后宮嬪妃的住處更加金碧輝煌,更加氣派,如此恢弘大氣又精妙絕倫的建筑,讓人不得不嘆為觀止!
游覽完故宮后,我更是對古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贊嘆不已,更為我們擁有這樣底蘊深厚、巧奪天工的文化遺產感到自豪!
一座城,一座神秘莫測的城,紅墻高聳、角樓巍峨,百姓不能踏入半步的城。它的記憶,只屬于皇帝。這就是故宮。
故宮,舊稱紫禁城。地處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906年),歷時14年建成。為明、清兩代帝王處理朝政,以及皇室成員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被視為“天地會合,陰陽交泰”之處。先后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帝,清朝10帝)在此統治了中國近500年。它的總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樓閣8700多間。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走近故宮,滿目都是金黃的屋頂,朱紅的宮墻,在陽光的照耀下,黃色的琉璃瓦熠熠發光,閃爍著奪目的金光;原本暗紅色的高墻也明亮了起來。徜徉在故宮里,仿佛置身于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活生生的歷史從這里走了出來,古老的建筑煥發了新的生機。到了傍晚,夕陽西下,朱門金釘,紅墻黃瓦,讓這座宮殿變得莊嚴,又充滿了神秘色彩。
故宮最美的時候,是在大雪過后。一場大雪,讓故宮沉寂了下來,一改往日的金碧輝煌,紅墻黃瓦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艷麗奪目,讓人看了忍不住要走進它,卻又不舍得破壞那份安寧。
大人們行走其中,會談論歷史的盛衰。而孩子們走進其中,大多都會被大殿屋檐上一些小獸所吸引,指指點點,嘰嘰喳喳/地探究著小獸的來歷。其實這些小獸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琉璃屋檐獸。在古代,宮殿檐角上的神獸數量是由建筑的規模和等級來決定的。一般以1、3、5、7、9這五個奇數為準。而太和殿在三個大殿中地位至尊,檐角安放了10個神獸,在古建筑中是獨一無二,象征著十全十美和至高無上。位于最前端的是騎鳳仙人,據說是齊湣王的化身。之后的這十個神獸依次為象征帝王的龍,百鳥之王的鳳,勇猛威嚴的獅子,象征忠勇吉祥的海馬,象征尊貴的天馬,能夠防災滅火的押魚,護佑平安的狻猊,象征公正的獬豸,寓意除禍滅災的斗牛和能夠降魔庇災的行什,它們都無比威嚴。在統治者的心目中,它們會和他一起鎮守江山,反映了統治者祈求天助的心愿和皇權的至高無上。
閉館的時間到了,工作人員推動厚重的城門,隨之就會聽到一個沉重的聲音,那聲音如此厚重,似乎在訴說故宮幾度榮光幾度蒙塵的歷史。逛故宮,就如同翻閱一本歷史書,展現了宮廷文化以及民族的信仰與審美,也再現了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其中還有更多故事,等待我們挖掘和探索。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十一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王導。
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來參觀故宮。我先講一講故宮的歷史吧。故宮,舊稱紫禁城。建于公元1406,14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從這里可以看出,故宮。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我們進去看看吧。請大家只要用眼睛看,不要隨地吐痰,破壞公物。
聽到這里,我給大家講個故宮的傳說吧。傳說,當初劉伯溫修建北京城皇宮的時候,皇上和他的兒子燕王(朱隸)打算把宮殿修蓋得間量多點兒、大點兒,總覺得皇上住的地方應當特別華貴,不然就顯不出天子的尊嚴。這天,皇上正要傳旨宣劉伯溫,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劉伯溫來了。劉伯溫一見皇上就說:“啟奏萬歲,臣昨天夜里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對臣說:‘你朝皇帝要修蓋皇宮,你告訴他!天宮寶殿是一千間,凡間宮殿萬不可超過天宮。你還要告訴他,要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去保護凡間皇城,才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你要牢牢記住’。玉皇大帝說完這些話,就撲過來一陣白茫茫的香霧,一下就把臣嚇醒啦!”皇上聽了覺著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劉伯溫去監造不到一千間,可還得跟天宮差不多間量的皇宮,并去請金剛、地煞來保護皇官。
劉伯溫領旨就辦去了,這事兒一下子就在北京城傳開了,老百姓都等著要看劉伯溫怎樣修蓋皇宮,怎樣去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這些神仙來保護皇宮。過了些日子,劉伯溫就把事兒全都辦好了。皇上一看那宮殿蓋得甭提有多華貴了,間量還真是不到一千間也差不多,再看宮院里金光閃閃,好像有神仙鎮守。皇上愈看愈高興,當時傳旨,給劉怕溫加封進爵,還賞賜了很多珠寶。
外邦聽說劉伯溫請了天神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保護皇城,也就不敢興兵作亂了。后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故宮里的宮殿是九百九十九間半;天神三十六金剛就是宮殿門口擺著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宮里的七十二條地溝。
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謝謝大家對我的配合。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十二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自1月至6月,故宮累計接待觀眾達到1億人次。起,故宮將試行分時段售票。20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進入古建筑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的實施階段。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午門后有五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十三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世界文化遺產,比如金字塔、長城、莫高窟等,都令人嘆為觀止,而在我國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這就是故宮。
故宮坐落于我國首都北京市區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于1404年,建成于1420年,占地72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此可見,故宮規模的宏偉。
來到故宮面前,一入眼簾的便是壯觀的天安門,正門是午門,里面便是故宮內部。故宮規模非常宏偉,內有屋宇9000余間,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角樓風格綺麗,整個建筑群氣勢宏偉豪華。不僅如此,故宮也有很多細節作為裝飾:不管是廊道門窗,都有很多的生龍活虎的裝飾,十分漂亮。布局開闊對稱,內外裝飾壯麗輝煌,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可是一看到這些美景,我立刻就會想到當時古代人們在建造故宮時的艱辛,在故宮建成之前,故宮不知歷經了多少的風雨,經歷了多少的重修與改建,但是偉大的勞動人民毫不退縮,用智慧與勤勞,終于將故宮建成了,才形成如今宏偉的樣貌。
故宮不僅雄偉壯觀,其背后的古代勞動人民建造故宮的艱辛也讓我感慨萬千,我覺得我不僅要體會到故宮的壯麗,還要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
文檔為doc格式。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十四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美麗的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馬俑,還有宏偉的泰山。而我今天所要講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北京故宮。
四年,它是一個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十米的城墻,城外更是有52米的護城河,紫金城內的建筑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統稱三大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宮殿,殿內雕刻著許多金龍當中一條金龍潘龍口含寶珠張牙舞爪,氣勢洶洶,仿佛要從上面飛下來。太和殿也是國家舉行大典的地方,保和殿往里走,就是御花園蒼松翠柏怪石林林立,還有一首對聯,長楸古柏是佳朋,明月秋風無盡藏。這里的一草一物都讓人感到十分親切。內庭的中心則分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三后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1987年故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身為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驕傲,我們青年學生應該踏著前人的足跡,用我們的青春去建造一個又一個明天的輝煌。
故宮文化遺產(模板15篇)篇十五
北京故宮建筑群金碧輝煌,布局嚴謹,它能夠讓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北京故宮占地面積大約是72萬平方米,房屋9000余間,占地面積也非常大,大約是1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也很漂亮。城外有一條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在城池旁,形成一座壁壘森嚴的城堡。它集中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地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堪稱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
北京故宮四四方方,共有四個大門,正門叫午門,東門叫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北門的名字比較特別,叫神武門。我查看了故宮的全景圖,發現故宮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外朝與內廷的.建筑風格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與后妃居住之所。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臺上。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乾清宮在故宮內廷最前面,清康熙年前,這里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年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然在此批閱奏章。
北京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有著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筑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