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可以用來支持決策、評估政策效果以及指導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等活動。接下來是一些優秀的統計報告案例,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發: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第一層:認識并會看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班上有待提高型(約占總數的15%)的學生能達到。
第二層: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并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有較強的解讀信息、重組信息的能力。發展型60%的學生能達成。
第三層:對扇形統計圖的繪法有所了解。不僅只關注統計結果,更要在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超前型25%的學生能達成。
第四層:德育教育:通過調查學生體重,教育學生要養成合理飲食、堅持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同時還要教育學生熱愛祖國。
教學重難點:比較發現扇形統計圖的優點。
教學過程:
一、呈現信息,提出問題。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肥胖在我國正在逐漸成為一種突出的流行病,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尤為突出。明明對五年級一班學生的體重情況進行了調查。數據如下表:
師:不同體重類型的人數情況怎樣呢?怎樣能看得更清楚呢?
師:那就自行操作完成吧。
生操作。
師:誰上來展示一下你的作品?這樣整理有哪些優點?
生:很清楚直觀表示出每種體重類型各有多少人。
師:怎樣能表示出每種體重類型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這需要用一種新的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師:扇形統計圖的繪法雖然不需要大家掌握,但最起碼要知道是怎么回事。繪制扇形統計圖時,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比。各扇形大小的確定是根據圓心角的度數。
師:仔細觀察扇形統計圖,從中你能發現哪些信息呢?
生回答。
4、對比發現。(發展型學生)。
師:比較兩種統計圖,你有什么話要說?
生1: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
生2: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與總數的關系。
師:那能說說扇形統計圖有什么優點嗎?
生:能清楚表示各部分與總數的關系。
師:在具體情況中應該怎樣選擇用哪種統計圖呢?
生:要表示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用扇形統計圖。
師:實際應用時看來要根據需要靈活合理選擇統計圖。
(德育教育):通過列表法整理數據,學生了解到有一大半學生身體不夠健康,從而教育學生要合理飲食,加強鍛煉,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告訴學生現在初中考高中,無論是超出或低于正常體重,差1斤減1分。
三、自主練習,鞏固內化。
1、全員參與:書105頁第1題。讓學生先自己閱讀統計圖,然后與同伴說一說發現了哪些信息。交流時重點說說各部分所表示的實際意義。使學生對我國人口的基本情況有簡單了解。教育學生:我國有56個民族,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加強民族團結尤為重要(第一個扇形圖)。
通過觀察扇形圖,教育學生我們現在所處的年齡段占我國人口很大的比重,所以我們肩負重任,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做貢獻。
2、獨立解決第2、3題。
3、第4題,先讓學生說說各部分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再讓學生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百分比分別進行比較,明確百分比大的其含量就高。
4、第5題分層練習:出示扇形統計圖后,問題分三個層次出現:
一層:如果五年級共有400名學生,你能提出兩個問題并解答出來嗎?
二層:如果喜歡排球運動的有30人,你能提出兩個問題并解答出來嗎?
三層:如果喜歡籃球和足球的共有120人,你能提出兩個問題并解答出來嗎?
你自行選擇適合自身水平的題目進行解答。
四、全課小結,分層布置作業。
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發現?課后請同學們找找扇形統計圖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有能力的同學找找三種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對比分析其理由。
設計:王霞。
執教:王霞。
[教學后記:]。
多數同學對扇形統計圖不是很陌生,基本達成了預定目標。班上有待提高型15%的學生能認識并會看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發展型60%的學生能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并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有較強的解讀信息、重組信息的能力。超前型25%的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繪法有所了解。不僅只關注統計結果,而且在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除個別學生的表述不夠流利完整,對意義的理解還是比較到位。更為重要的是我充分利用書中教材,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二
2.數據收集和整理:請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教師利用word,直接生成條形統計圖)。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3.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word,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與李明同學的進行對照。先在小組內同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說一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據給出的條件計算出各項支出金額。
根據課前每人收集到的家庭一個月支出情況,在組內交流,教師可選擇幾個同學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進行展示。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請同學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三
2、數據收集和整理:請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教師利用word,直接生成條形統計圖)。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3、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word,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與李明同學的進行對照。先在小組內同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說一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據給出的條件計算出各項支出金額。
根據課前每人收集到的家庭一個月支出情況,在組內交流,教師可選擇幾個同學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進行展示。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1、請同學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四
一、教學目的: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二、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投影。
三、學生準備:
1、課前收集自己一天內的作息時間安排情況的相關數據。
2、收集家中一個月支出情況的相關數據。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2、數據收集和整理:請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教師利用word,直接生成條形統計圖)。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3、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word,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與李明同學的進行對照。先在小組內同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說一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據給出的條件計算出各項支出金額。
根據課前每人收集到的家庭一個月支出情況,在組內交流,教師可選擇幾個同學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進行展示。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請同學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五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p106~107。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2.學會觀察扇形統計圖,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扇形統計圖的價值,體會統計方法與統計思想。
一、教學例1。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開始學習第六單元《統計》。
師:請看屏幕——(出示主題圖)。
預設:
預設:
生3:我還知道了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比喜歡足球的人數多4人;。
生4:我還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師:你是怎樣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
生4:把喜歡各類運動的人數相加正好等于40。
生齊:不能。
師:這種統計圖就是——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扇形統計圖。
師:這就是已經繪制好的六(1)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扇形統計圖。
師:在這個扇形統計圖中,我們用整個圓表示全班學生的人數,也就是;用5個扇形分別表示喜歡5類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師: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同學們,那綠色扇形、藍色扇形、黃色扇形、紅色扇形分別表示什么呢?請同桌的同學相互說一說吧。
生1:綠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足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2:藍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跳繩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3:黃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踢毽子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4:紅色的扇形表示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預設:
生1:我了解到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0%;。
生2:我了解到喜歡足球的占20%;喜歡跳繩的占15%;喜歡踢毽子的占12.5%;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占22.5%。
生3:我知道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30%;喜歡踢毽子的人數最少,只占12.5%。
生:從扇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0%,就是占40人的30%,40×30%=12(人),所以喜歡乒乓球的有12人。
師:根據這個扇形統計圖,同學們能不能也像老師一樣提出幾個數學問題呢?
預設:
生1:喜歡足球的有多少人?
生2:喜歡跳繩的有多少人?
生3:喜歡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生4: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有多少人?……。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列出算式解決它,好嗎?
師:誰來說說你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是怎樣列式解決的?
預設:
生1: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足球的有多少人?40×20%=8(人);。
生2: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跳繩的有多少人?40×15%=6(人);。
生3: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踢毽子的有多少人?40×12.5%=5(人);。
生4: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有多少人?40×22.5%=9(人)。
二、鞏固、拓展.
1.p107頁做一做。
預設:
生1:牛奶里含有水分、蛋白質、脂肪、乳糖和其他的營養成分。
生2:我知道每100牛奶里水分占87%、蛋白質占3.3%、脂肪占4%、乳糖占5%、其他營養成分占0.7%。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根據顏色找到的。圖右邊的說明告訴我們,不同顏色的扇形所表示的營養成分。
師:哦,你是這樣找到的,同學們也是這樣找到的嗎?很好,看了這個扇形統計圖,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種營養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生:用250克分別乘每種營養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
師:那好吧,現在請大家獨立完成這道題。
(1生板書。
水分:250×87%=217.5(g)。
蛋白質:250×3.3%=8.25(g)。
脂肪:250×4%=10(g)。
乳糖:250×5%=12.5(g)。
其他:250×0.7%=1.75(g))。
師:誰來說一說,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
生:能補充水分217.5克、蛋白質8.25克、脂肪10克、乳糖、12.5克、其他1.75克。
2.p108頁第2題。
師:下面讓咱們來關注關注陳東家每月的生活費支出計劃。
師:根據這個扇形統計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預設:
生1:我清楚地看出陳東家每月支出的食品、還購房貸款、教育、服裝、水電、其他各占支出計劃的30%、30%、15%、10%、5%、10%。
生2:我能知道陳東家每月支出的水電費占支出計劃的百分數最少。
生3:我還能看出陳東家每月支出的食品和還購房貸款一樣多,服裝和其他支出一樣多。
生:我們可以求陳東家每月的各項支出分別是多少元?
師:問題提得很好,那下面咱們就動手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1生板書。
食品:1000×30%=300元。
還購房貸款:1000×30%=300元。
教育:1000×15%=150元。
服裝:1000×10%=100元。
水電:1000×5%=50元。
其他:用1000×10%=100元。)。
三、課堂小結。
請學生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六
教學目標:
1.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使學生知道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方法,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培養進一步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2.通過對三種統計圖的認識、制作和選擇,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據處理的能力及統計觀念,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和我們的社會、生活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了解不同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培養統計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扇形統計圖,你對它了解了多少?
課件出示扇形統計圖:我國居民平均月膳食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與總數之間的關系。
2.你還學過了哪些統計圖?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隨機點擊出現相關內容。
(1)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各個數量的多少。
(2)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還能反映出數量增減變化趨勢。
通過剛才的復習,我們發現,生活中有時用扇形統計圖,有時用條形統計圖,還有用到折線統計圖的情況。那么人們在選擇統計圖時,是以什么為依據的呢?這三種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和用途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3.揭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對三類統計圖特點的復習,喚醒學生對已有知識基礎的回憶,為接下來統計圖的選擇做好準備。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98頁例2第(1)組數據。
課件出示:
(1)綠蔭小學-校園內樹木總量變化情況統計表。
學生:可以用折線統計圖。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的橫軸表示什么?豎軸表示什么?怎樣確定豎軸上的數據每一格表示多少?(課件演示繪制過程)。
教師:還可以用其他統計圖嗎?
學生:還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如果學生沒有說到條形統計圖,教師課件展示。)。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條形統計圖能不能把統計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來呢?
學生:可以把每年的樹木總量表示出來;還可以通過條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變化趨勢。
引導比較:這張統計表中的信息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也可以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你覺得用哪一種更合適,為什么?可以同桌討論。
小結:折線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表示出數量隨著時間的變化趨勢。相對來說,這里用折線統計圖更合適一些。
【設計意圖】通過對第(1)組數據的分析,讓學生明確如何根據統計表所提供的數據特點來制作統計圖,不局限于選擇某一種統計圖,以拓寬學生的思路,最后通過觀察比較,選擇更為合適的統計圖種類。
2.學習教材第98頁例2第(2)(3)組數據。
我們還對綠蔭小學的樹木進行了其他方面的統計,請看下方表格(課件出示統計表)。
請仔細閱讀統計表信息,它們可以用什么統計圖來表示?試著在練習紙上畫一畫。
比一比:你認為哪種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表達統計表中的信息?
交流反饋:
第(2)張表格: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課件演示)。
比較:都能表示出各種樹木占樹木總量的百分比,但扇形統計圖能更加直觀地反映出各種樹木的數量和樹木總量之間的關系。是的,當需要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時,選擇扇形統計圖更合適。
第(3)張表格:給出了各種樹木的數量,只能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
為什么不用其他的統計圖?
各種樹種處于平等、獨立的地位,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是不合適的。
因為缺乏相應的百分比數據,所以也無法用扇形統計圖表示。
3.課堂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七
單元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
觀的反映部分量占總數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2、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與所學過的條形統計圖。
的特點和作用的對比,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用途。
3、在學習中,應該使學生體會到,各種統計圖有不同的特點,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數據的特征。
單元重點:使學生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單元難點:
1、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
2、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第一課時: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重點:
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難點:
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課本第106頁的主題圖(投影出示)。
1、觀察主題圖的內容。
提問:主題圖上都畫了哪些運動項目?
2、收集和整理數據,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描述制成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方法。分別展示在黑板上。
3、這兩種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如果要清楚的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選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同時課件出示。
二、新知探究。
(一)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1、教師提問。
(二)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三)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四)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數學信息?(學生甘居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五)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六)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七)“做一做”: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分析后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核對)。
三、當堂測評。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組內交流。(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四、課堂總結。
學生總結、比較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及折線統計圖相比有何特點。
設計意圖: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合理存款。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
2、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3、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同時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教學重難點:
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明確問題。
提問: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后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解決幾個很關鍵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資金用途。
一、收集信息。
通過去銀行咨詢以及查閱相關規定的方式獲取信息:
1、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
2、教育儲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稅,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利率。
3、國債也是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稅,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二、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讓學生小組合作設計具體的儲蓄存款方案。
1、將定期儲蓄存款的方案填在課本111頁第一張表格。
2、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儲蓄存款方案以及買國債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張表格。
3、每一個具體方案都要求明確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稅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三、選擇方案。
從上述各種可行的方案中選取受益最大,即最優化的方案進行合理存款,并計算出到期后總共的收入。
可能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
1、教育儲蓄存六年。
2、先買三年期國債,到期后再買三年期國債。
3、先買三年期國債,到期后再存三年期教育儲蓄。
4、先買五年期國債,到期后再存一年期教育儲蓄。
四、課外測評。
幫爸爸、媽媽合理存款。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節實踐性、實用性很強的課。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大:
1、重視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充分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體現出來。
2、注重比較,讓學生通過具體分析得出結論。
3、注重教學的實踐指導。
課后小記: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八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2、學會觀察扇形統計圖,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通過扇形統計圖中數據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的能力;。
4、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扇形統計圖的價值,體會統計方法與統計思想。
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和意義,會讀扇形統計圖。
多媒體。
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討論法、練習鞏固法、觀察分析法。
師:我聽說咱們六(2)班上周五我們學校進行的體藝“2+2”展示活動中表現的特別出色,所以我想采訪一下大家都喜歡什么體育運動。(采訪)。
師:看來大家的興趣很廣泛。這是韓老師調查后統計的數據,請看屏幕:(出示條形統計圖)。
(1)說一說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統計圖?
(2)那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我們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呢?
2、算百分數。
師:看來我們六(2)班同學觀察能力很強,從這個條形統計圖能看出這么多有效的數學信息,那你們的計算能力又怎么樣呢,你們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戰嗎?(有信心)。
比賽:算一算喜歡各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
踢毽:5÷40=0.125=12.5%其他:9÷40=0.225=22.5%)。
3、引入課題。
師:好了,同學們,從條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的多少。但是,如果我們想清楚地知道喜歡每種運動項目人數各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用條形統計圖還能直觀地表示出來嗎?(不能)。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的新朋友—扇形統計圖。(板書:扇形統計圖)。
師:根據剛剛同學們算出的這些數據,韓老師繪制出了六(2)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扇形統計圖。(出示)。
(2)猜一猜它為什么叫扇型統計圖?
(3)觀察這個扇型統計圖由幾個不同大小的扇形構成?
2、提取信息。
(1)小組討論從這個扇形統計圖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2)匯報:到前面來邊指邊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3、提問題(有梯度)。
(1)根據剛才獲取的數學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提三個問題)。
(2)同桌一問一答。
(3)老師提問:(大屏幕出示)。
在這個扇形統計圖中,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項目喜歡的人數,所有顏色合起來的這個圓表示(全班總人數),它代表(單位“1”)。
小結:在扇形統計圖中我們用整個圓代表單位“1”,表示總體。
4、歸納特點。
生:討論、匯報。
師:板書。
1、圓代表總體(單位“1”)。
2、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1、做一做:
(2)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
小結: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2、練習二十五第1題:(出示:小明作息時間圖)。
(1)你能從中得到哪些信息?
(2)你認為小明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合理嗎?
(3)你的作息時間合理嗎,與小明有什么不同呢?
小結: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些什么收獲?
師:扇形統計圖的作用是很多的,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用扇形統計圖來統計的,
我希望我們的同學們能夠靈活地運用統計圖來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圓代表總體(單位“1”)。
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踢毽:5÷40=0.125=12.5%其他:9÷40=0.225=22.5%。
水:250×87%=217.5(g)。
答:250克牛奶中含水分217.5克。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九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信息,體會扇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我們已經學過的統計圖有哪些?
2、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
3、師:在數學中,除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外,還有一種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課件出示:這是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你知道應該怎樣合理搭配飲食嗎?
1、電腦課件呈現下表:
(1)讀出表中的數據,說一說表中百分數的意思。
(2)對照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幫助笑笑家判斷吃得是否合理?
這是根據表中的數據繪制的統計圖,你能看懂嗎?
3、引導學生思考:
(1)圖中整圓表示什么意思?
(3)學生探討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后練一練。
第1題,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扇形統計圖,讀一讀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
找生回答。
第2題,看圖回答問題。
(1)一年級與六年級作息時間分配有哪些不同?
(2)算一算每組一道題。
匯報計算結果。
(3)你有什么好建議?
學生發言、交流。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嗎?
板書設計:
特點: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占整體的百分比。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12頁“總復習”單元位置與方向、扇形統計圖內容及相關練習。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來表示平面上的位置的方法,并能精確地描述位置和簡單的路線圖,以及兩個點位置的相對性,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3、運用位置與方向、扇形統計圖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會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綜合運用位置與方向、扇形統計圖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綜合運用位置與方向、扇形統計圖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課件。
教師: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位置與方向、扇形統計圖的有關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相關內容(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扇形統計圖復習課)。
教師:十一黃金周,燦燦一家去國外旅游啦!乘坐的航班于北京時間8:30從北京起飛,預定16:25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降落,中途需要經停(經停:不需要下飛機,只是飛機加油或上下乘客)。
【設計意圖】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可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教師:這是燦燦一家所在航班的乘客統計情況(課件出示扇形統計圖)。
(1)從統計圖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觀察作答:中國的乘客最多。
教師:我們并不知道中國有多少乘客,你怎么一眼就看出來中國乘客最多的?
學生:因為中國乘客在扇形統計圖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多。
教師小結:是的,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就在于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數量與總量之間的關系(課件出示小結內容)。
(2)算一算中國乘客的人數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并回答。
12÷5%×63.75%=153。
答:中國乘客的人數是153。
【設計意圖】。
問題(2)是扇形統計圖中涉及的較為復雜的問題,因為根據扇形統計圖首先要算出總量是多少,再根據中國乘客所占總量的百分比算出中國乘客的人數,這對一般的學生來說還是較為困難的,教學時要細致分析并強化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2、復習位置與方向。
教師:航班于北京時間8:30從北京起飛,預定16:25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降落,中途需要經停(經停:不需要下飛機,只是飛機加油或上下乘客)。
學生獨立完成并回答。
教師小結:在解決兩個點位置的相對性的問題時,我們要看清楚是以哪個點作為參照點,然后再以參照點作為標準,講清楚方向與距離。
(2)飛機大致在北京西偏南40度1800千米處經停,請你畫出飛機經停的位置。
學生獨立完成并展示作答結果。
教師小結:在畫位置時,我們根據圖上的線段比例尺可以算出1800千米在圖上的對應距離是4cm。然后以北京為參照點,畫好方向和距離,并標好度數即可。
(3)達到吉隆坡后,燦燦他們第一天的旅游行程是環島游。他們從吉隆坡出發,先向東行675km,再往北偏東30度行540km,最后往北行450km,請你在圖上畫出環島游的路線。
學生獨立完成并展示作答結果。
教師小結:當我們畫路線時,參照點是不斷變動著的,我們應該找準參照點,準確畫出方向和距離。
【設計意圖】用三個問題把位置與方向的三部分內容串聯在一起,問題(1)是強化學生精確地描述位置以及兩個點位置的相對性,后者對學生來說是難點,所以在復習課的時候需要再一次鞏固;問題(2)和問題(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來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并能畫簡單的路線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完成教材第114頁第6題。
(1)學生獨立完成并進行交流。
(2)說一說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以及在霧霾天的防護措施。
2、完成教材第117頁第17題。
(1)學生獨立完成并進行交流。
(2)明確根據扇形統計圖所給數據,算出石油總消費量是關鍵。
3、完成教材第117頁第14題。
(1)四人小組合作說一說四個小動物的位置。
(2)鼓勵學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并互相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設計,一方面再一次鞏固了位置與方向、扇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具體的現實素材中解決較為復雜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思想。
師生共同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位置與方向和扇形統計圖的哪些內容?(課件出示重要知識點)。
【設計意圖】位置與方向和扇形統計圖這兩部分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知識之間沒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在課堂初始環節通過問題情境的方式把相關復習內容進行串聯,到課程結尾再進行知識點小結。如果說復習的過程是“畫龍”,那么最后的小結就是“點睛”,讓學生對這兩部分知識有了整體概念和脈絡的清晰梳理和認知。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一
1、同學們,因為喜歡運動,你們來到了我們學校。那么你們最喜歡什么運動呢?昨天我請大家對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了調查,下面請課代表匯報調查結果。
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能很好的表示出這些數據嗎?
2、教師利用word直接生成條形統計圖。
1、觀察統計圖,從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請你們用計算器計算出喜歡每一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之幾?
這些百分比能從條形統計圖中直接看出來嗎?
4、教師利用word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
(1)觀察統計圖,從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我們自己該如何繪制扇形統計圖?小組討論,匯報。
(3)教師小結圓確定圓心角。
5、其實和在扇形統計圖家族中還有其他兄弟,比如扇形統計圖還可以繪制成圓柱形狀的,word生成。
觀察扇形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四、延伸拓展,鞏固練習。
1、牛奶中的數學問題。
(1)觀察統計圖,從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每天喝250克的牛奶,身體可以補充的各種營養成分各是多少?
(3)如果一袋牛奶中含乳糖12.5克,那么所含水分是多少克?
2、我國人口最多的5個省的人口數量各自占全國的百分比統計圖。
(1)觀察統計圖,從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在這幅圖中,你能看出我國哪個省份人口數量最少嗎?為什么?
3、有關c盤和e盤已用和可用容量的比較。
(1)判斷。
(2)如果告訴你e盤的總容量是20g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呢?
本節課選擇現實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調查了解喜歡的運動項目的人數,引導學生收集數據、描述數據與分析數據,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學習也是快樂的生活。
通過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再創造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即部分數量與總數量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獲取信息,并利用獲取的信息,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做出合理的解釋與判斷,拓展知識的運用空間,使數學學習走出課堂,讓知識回歸生活,服務于生活,人人都得到發展。
在這節課里我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后,自己去解決問題,領悟知識的內涵,放飛自己的思想,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而我只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傾聽者,通過參與學生活動中以啟發、調整、激勵體現主導地位。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課從課前準備、引例到生活拓展,注重選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件進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帶來的樂趣,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好,只是在語言邏輯敘述上個別同學較欠缺,有待于進一步有意識訓練。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二
在統計教學中,學生已經學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對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表現形式有一些基本認識,但學生沒學扇形,卻要學習扇形統計圖,這就要老師居高臨下,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扇形統計圖的學習是基于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以及圓的知識。但是,學生對于扇形的知識尚屬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現狀,從扇形的感性認識入手組織教學。
首先,我帶領學生復習我們已學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讓他們回憶兩種統計圖的作用和優點。并且結合課前的搜集過程,學生實際上已經自學了扇形統計圖了,對它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教學《扇形統計圖》的導入時,我出示例1條形統計圖,再出示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說一說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然后,讓學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圖中每個扇形圓心角的度數各是多少度,想想,整個圓周角的度數是360度,那么,每個圓心角的度數占整個圓周角度數的百分之幾,使學生理解,要使每個扇形的面積占占整個圓面積的百分之幾,只要知道每個圓心角的度數占整個圓周角度數的百分之幾就可以了。接著我讓學生思考思考,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最后我問學生:“你還想知道什么?”學生說:我還想知道怎樣畫扇形統計圖?!苯又矣謫枺骸巴瑢W們誰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在我的調動之下,又掀起了一個小高潮:
“老師,我想畫扇形統計圖之前,要先畫一個大小適中的圓,然后算出各個部分占總數的百分之幾”
“老師,我覺得還要根據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之幾,算出各個部分所在的圓心角的度數”
“老師,我覺得根據各個圓心角的度數畫扇形時要用量角器量準確”
“老師,畫出各個圓心角之后還要標注所占的百分比”,“我覺得還要適當地涂上顏色或底紋來區別”
……。
整個課堂學生臉上洋溢著獲得成功的笑容,課堂效果好得令我意想不到!
回首本堂課,鎮定反思,我從中得到如下的啟發:
一、數學的課堂教學重在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
資料共享平臺。
在教學中,切實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以便輕車熟駕馭地駕馭課堂。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更加堅信:嫻熟的知識儲備、對教材體系的深入解讀、對教學知識點的研究、對學生的知識現狀的深入了解等,在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教材版本不斷更換和教材不斷修訂的教育現狀,我們教師只有厚積薄發,才能有備無患,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三
扇形統計圖的學習是基于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以及圓的知識。但是,學生對于扇形的知識屬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現狀,從扇形的感性認識入手組織教學。
首先,我帶領學生復習我們已學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讓他們回憶統計圖的作用和優點。
接著,我揭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自學教材。在學生自學時,出示學習提綱:在學生自學后,交流學習效果。在講到扇形統計圖時,讓學生觀察扇形統計圖,你能發現什么信息?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學生概括的也比較全面,讓學生感知扇形是圓的一部分。對于扇形統計圖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分組交流討論,憑著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想法來探索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我在這里面只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不再是絕對的主體的作用。在后面的問題解決中,從學生的課堂發言觀察,我認為學得比較好。整堂課的教學中,切實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堂課也有不足之處:本班學生積極發言的程度,還是有待提高。課后我調查原因:有得學生表現得比較自信,有得學生表現得比較膽怯,不敢發言,怕說得不到位。以后再這方面我會更加注意培養學生,讓高效課堂真正落到實處。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四
本節課我從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入手導入扇形統計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的知識,讓學生通過對比認識扇形統計圖。
在新授環節,意在通過分析討論扇形統計圖中每個小扇形表示的意義,找出單位一、部分量和分率,讓學生發現扇形統計圖的優點。但是學生在描述時有點卡殼,描述的不是很清晰。當時我應該把學習形式轉換為小組討論,讓學生通過與小組成員交流討論,能明確清晰的發現扇形統計圖的優點。應讓學生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在授課期間,我總想讓學生按自己的思路來,提出的問題都有局限性。但課堂是生成的,學生是課堂主體,在課堂上,我應該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去總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提問題要有開放性,不能禁錮學生的思維。
在整個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有點小,上課氣氛不高漲,但大部分原因在于我本身。教師上課時候的語氣太平緩且低沉,學生特別容易受到影響,而且注意力不集中。這個是我這節課最大而且最需要注意的問題。老師的狀態與學生的狀態是互相影響的。老師上課有激情,學生才會收獲更多。在以后的任教中,我應重點注意這個問題,做到上課語調抑揚頓挫,有著飽滿熱情的上課情緒。
在設計練習題時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讓學生多說,多練,在講解扇形統計圖時,通過讓學生找單位一、部分量和分率掌握扇形統計圖中包含的信息。同時,在設計課件時我也是非常用心的,關注到了每一個小細節,字體很醒目,畫面也很有美感,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節課我準備了很久,而且詢問了多個老師的意見,也得到了很多指導,相對于之前有很大的進步。同時對于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文檔為doc格式。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五
1、鞏固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2、通過練習,學會合理的選擇統計圖。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統計圖有()統計圖,()統計圖,()統計圖。
2、如果只表示各種數量的多少,可以選用()統計圖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可以選用()統計圖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用()統計圖表示。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評價歸納。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下面數據分別用哪種統計圖表示比較合適?
a.人離不開水,成年人每天體內47%的水靠喝水獲得,39%來自食物含的水,14%來自體內氧化時釋放出來的水。
b.某校五年級學生最喜歡的課外活動統計表如下。
看電視打球聽音樂看小說其他。
人數8068745623。
c.小強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每年體檢的身高記錄如下。
2、練習一第5題。
出示題目。
3、練習一第6題。
先觀察分析上面的兩個統計圖,理解統計的內容與統計圖的選擇,接著算一算,畫一畫,完成下面的兩個統計圖。(體會扇形圖和條形圖既有不同,也有內在聯系)。
提問:表示同一組數據的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從中各能獲得哪些信息?
4、練習一第7題。
先確定課題和設計調查方案;接著開展調查,收集信息、整理數據,制作統計圖表;然后分析數據,評價自己班級同學的課外閱讀習慣;最后拓寬研究課題,重新設計調查方案,開展新的統計活動。(如時間不夠可作課外完成)。
5、動手做。
4人一組進行活動,每人輪流做6次,根據記錄的數據,在方格紙上制作統計表或統計圖。
三、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收獲?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六
通過復習已學過的統計圖,加強學生閱讀、分析和繪制簡單統計圖的能力:同時。結合分析例題中的統計圖,對學生進行重視科學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教育。
教師準備三塊小黑板,課前分別按照教科書第144—145頁畫好某市兩個工廠的產值、人員和銷售情況的統計圖。
教師:“誰能說一說我們已學過哪些統計圖?”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我們學過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還學過扇形統計圖?!?/p>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三個統計圖。它們分別反映了某市兩個工廠的工業產值、人員和銷售情況?!?/p>
1、出示第一塊小黑板(工業產值增長情況統計圖)。
教師:“大家一起來看這張統計圖。這屬于哪一種統計圖?從這張統計圖來看、哪個工廠的產值增長得快些?”指名學生回答。(是復式的折線統計圖。從這張圖看、一廠的產值增長得快些。)。
為了使全班學生的認識更加明確,教師還可以繼續問一問學生是怎樣看出來的:
例如,哪一條折線表示的是一廠的產值增長情況?怎樣看出它的產值增長得快?等等。
2、出示第二塊小黑板(各類人員人數統計圖)。
教師提問:“這一張統計圖屬于哪一種統計圖?從這張統計圖來看,哪個工廠的工人人數多?哪個工廠的技術人員人數多?”指名學生回答。(是復式的條形統計圖。二廠的工人人數多,一廠的技術人員多。)。
為了使學生更加熟悉條形統計圖。教師還可以再補充提出一些問題。例如,這張統計圖中一共表示出幾種人員的情況?兩個廠的管理人員各是多少人?哪個工廠的勤務人員少,少多少人?等等。
3、出示第三塊小黑板(產品銷售情況統計圖)。
教師:“這一張圖屬于哪一種統計圖?從這張統計圖中可以看到這兩個工廠都有內銷產品和外銷產品。內銷是指在國內銷售的產品,外銷是指在向國外銷售的產品。
誰能說一說,外銷的和內銷的產品合起來是百分之幾?為什么?”指名學生回答。(這是兩幅扇形統計圖。在每一幅圖中,外銷的和內銷的產品合起來都是百分之百。因為工廠的產品不是銷往國外就是銷往國內。合起來就是工廠的全部產品,百分之百。)。
“誰能再說一說,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工廠哪個廠的外銷產品占銷售總數的百分比大?”指名學生回答。(一廠的大。)。
4、對以上幾幅統計圖進行綜合分析。
教師:“根據剛才看過的三幅統計圖,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哪個工廠的生產搞得好一些?誰能試著說明一下自己分析的理由?”指名學生回答。
比較重視技術開發,所以工作效率高,生產搞得好;另外,從第三幅圖(扇形統計圖)中還可以看出,一廠的外銷量占產品總數的百分比比二廠的高。也說明一廠的產品質量比較好。
教師:“通過以上的復習,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的三種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在表示數量時各有什么優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幫助概括和整理。
學生綜合整理統計圖的特點以后,讓學生打開教科書,看第146頁上的表。
1、做教科書第146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可適當提示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如何留好畫橫軸和縱軸的位置。
2、做教科書第146頁“做——做”的第2題。
先讓學生仔細審題,還可以分小組討論。然后,教師指名請幾個學生給全班說一說。(毛衣的銷售量從七月份起里上升趨勢。到十一月銷售量最大:而襯衫的銷售量從七月份到十二月份一直呈下降趨勢:)。
練習三十二的第6—10題:
統計圖。
扇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專業17篇)篇十七
教科書第106~107頁,例題及“做一做”。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多媒體電腦,投影。
課前收集自己一天內的作息時間安排情況的相關數據。
收集家中一個月支出情況的相關數據。
2.數據收集和整理:請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教師利用word,直接生成條形統計圖)。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3.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word,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與李明同學的進行對照。先在小組內同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說一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據給出的條件計算出各項支出金額。
根據課前每人收集到的家庭一個月支出情況,在組內交流,教師可選擇幾個同學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進行展示。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1.請同學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