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日記可以幫助我們回顧過往,思考自我成長和改進空間。這些范文不僅展現了作者的個人風采,也反映了當下社會的一些問題和現狀。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一
午后,我坐在花園的椅子上悠閑地吃著薯片。這時,薯片渣掉到了地上。不一會,就有幾只螞蟻爬了過來,吃著我腳邊的薯片渣。我一見這一幕便蹲下仔細觀察起來。
那幾只螞蟻個頭雖不大,但仔細看,吃得還有點快。觸角又細又長。嘴巴猶如刀子。它們吃飽過后興奮地跑向自己的家。就在這個時候,也有幾只螞蟻發現了這個食物,但另幾只螞蟻假裝沒看見它們,飛快地奔向自己的家。
那幾只“外來物”看它們沒發現自己,就痛痛快快地吃了起來。不過一會,另外幾只螞蟻就帶著一大支軍隊來戰了。那支小軍隊立馬就認輸不敢再靠近。而令我意外的是,螞蟻大軍并非要戰斗,而是來搬薯片。見蛇形大軍步伐一致往目的地進軍。
于是,我來了興致,想要逗一逗它們。我把一塊小石頭放到它們的隊伍中間。很快,它們停了一下,又繼續前進,只見有的從石頭左邊繞過去,有的從右邊爬過去,還有的直接翻過這座“大山”。這一幕讓我目瞪口呆。我繼續放石頭,它們繼續輕松越過。隊伍再次重合,螞蟻們繼續搬著食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螞蟻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處處有奧秘。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二
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觀察螞蟻,老師今天帶我們去觀察螞蟻,螞蟻喜歡干燥和有陽光的地方,所以,我們全班去了前操場,觀察螞蟻。
捉螞蟻
我們小組很快就在一顆磚塊的漏縫找到了一個螞蟻洞,而且,還是黑螞蟻的巢穴,我們往里面弄了些了一些水,螞蟻有好多都出來了,其中,有一只螞蟻比其他的大好多,我猜它是螞蟻的國王吧!我把一張爬山虎的葉子放上去螞蟻就都上就來了,我輕輕一抖螞蟻全都掉下去了!
觀察螞蟻的外形
我拿上我的放大鏡一看,螞蟻腹部底下尖尖的,好像是毒針似的,還有它的觸角,輕輕一碰好要斷了似的,它的一對大腭,好像都能咬斷鋼鐵。螞蟻的胸不的連接口,我們把那噠一吹,那連接口就東倒西歪的。
研究螞蟻的食性
我們把螞蟻放在食物的中間,我們都盼望螞蟻吃蘋果,可是,螞蟻偏偏往芝麻糖的地方走,
有些螞蟻還被糖粘住了。螞蟻有的還在為一塊地打架呢?
觀察螞蟻下雨時的反應
我們小組的人,往里面灑了一些水,螞蟻們都開始往上爬,螞蟻們都只顧著逃命,都不顧不著上搬用食物了,當螞蟻們覺得安全的.時候,就又開始打架了。
感受
看了螞蟻的所有反應,我明白有些是,是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去留心觀察,認真思考。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三
一天,我去我家花園澆花,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螞蟻洞。當時我正在給三角梅澆水,發現有水的地方爬出許多螞蟻,我仔細一看,就看到了一個螞蟻洞。這個螞蟻洞只有幾厘米寬,里面卻住著成千上萬只螞蟻。太有趣了!
過了一會兒,有只小蟲子從螞蟻洞經過。突然,從螞蟻洞里竄出幾只螞蟻,這些螞蟻小蟲子噴出一種液體,瞬間就將小蟲子麻痹了,接著從螞蟻洞里又出來了幾只螞蟻,將小蟲子拖進螞蟻洞里了。
我感到奇怪,就去問爸爸:“螞蟻噴出來的液體到底是什么呢?”爸爸告訴我:“那是蟻酸,是螞蟻的攻擊武器之一,專門用來麻痹昆蟲的。”
第二天,我又來到花園,看到一群螞蟻和一只蜘蛛在打架,又是咬又是噴蟻酸的雙方糾纏了十多分鐘還未分出勝負,這時又過來一大群螞蟻來幫忙,又噴出一波蟻酸,這回蜘蛛終于被麻痹了,螞蟻們把蜘蛛拖回了螞蟻洞。
螞蟻真厲害,原來它戰勝昆蟲的法寶是蟻酸。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四
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
這次我追隨的是一只小小的,人們認為不起眼的小螞蟻。我是在我家的樓頂發現它的。我的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它在幾個很大的柱子中間打轉——這是幾個花盆,不時停一停又走一走,好像已經尋找到食物了,又好像在轉轉觸角問同伴找到食物沒。幾經周旋,突然它在一處角落停了下來。原來是發現了一塊面包。
它走出去跟同伴們轉轉觸角,很快這些同伴們。就跟著它去搬面包了,他們抬起來又放下去,好像人手不夠。其中一只螞蟻跑出去,不久它又帶著很多螞蟻過來,它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把面包抬到了一個小洞的前。但好像面包太大抬不進洞里這下我可替它們著急啦!誰知它們派了幾個人看守著面包,剩下的人就進去了洞里去,隨后它們好像請出來了蟻后,后來他們把很多螞蟻都叫過來了。它們圍在一起,好像在討論著什么,然后蟻后去吃面包,等到蟻后吃飽了,剩下的螞蟻們興高采烈的把剩下的面包一掃而凈。
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身長大約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一對長長的觸角和六條細長的腿,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帶子支撐著螞蟻的身體。我曾經看到一則科學小故事,說螞蟻從高空掉下來也不會死。因為螞蟻從高空落下來的時候,它的`六條腿都張開,減慢了下落的速度,所以它就不會被摔死了。看來它們也會利用降落傘方法,多聰明的螞蟻啊!別看螞蟻長得不引人注目,但它是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我覺得它是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動物。
媽媽曾經給我講過一個關于螞蟻的故事,說螞蟻遇到森林大火時,它們會聚集起來抱成一團,變成一個巨大的螞蟻球從山上往下滾,在滾動的過程中,外面的螞蟻被大火燒得劈劈啪啪地響,被燒死后不斷地掉落下來,螞蟻球越來越小,但最終總會有螞蟻能成活下來,螞蟻就是依靠這種犧牲自我的方式使螞蟻家族得以存活下來的。聽了這個故事后,我更加喜歡它們。也更喜歡去觀察它們。一次,我把面包渣放在離螞蟻洞穴不遠的地方,一只螞蟻發現了,它先是用腿試探一下面包,又圍著面包轉了兩圈,好像在說:真幸運,這家伙好大喲,我得趕快回家報信去,于是它沿著來路回去,螞蟻鉆進窩后不久,就會出來幾只螞蟻,沿原來的路線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螞蟻會轉回去,在路上碰到別的螞蟻,它們會用觸須交談。因為面包較大,不一會兒,從螞蟻窩到面包之間就來了一個螞蟻“軍團”。看得我目瞪口呆。真實讓人難以想象。
螞蟻真實一種神奇得小動物,我很喜歡它!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五
早上,我和媽媽到巾山上玩。
我們來到山頂的石塔前,媽媽坐在臺階上休息,我便圍著石塔轉了一圈。突然我看到臺階旁邊的一個小洞里,時不時會有幾只螞蟻進進出出的。我定睛一看,哦,原來是個螞蟻洞。我就去撿了一根小木棒,在小洞洞里捅了捅,就看見成千上萬只螞蟻一個個奪路而逃。它們跑到離洞口較遠的地方,觀察著洞外的動靜。過了好一會兒,它們才派了一個個“偵察員”,過去察看。“偵察員”們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好像做好了遇到怪物馬上逃跑的準備。可是它們走到了洞口還沒有發現什么便膽子大了,一步步走進洞內。過了一會兒,“偵察員”們出來了,它們三步并做到二步,急急忙忙地向大部跑去,好像恨不得長出翅膀飛過去似的。它們來到螞蟻群中,碰碰這個觸角,又碰碰那個觸角,等“偵察員”把好消息傳遍時,螞蟻們高興極了,簇擁著“偵察員”回家。
這時,我看見不遠處有一只“遠征歸來”的螞蟻,便從包里拿出一小塊蛋糕,捏碎后,放在螞蟻洞附近。那只螞蟻看見了,萬分高興,它一塊塊試過去,可是不管它拉、推、舉……都是無濟于事。那只螞蟻只好先回洞去了。過了一會兒,只見一支支螞蟻軍隊出現了,每支隊伍前都有一名大將——大頭螞蟻帶領著。而走在這些隊伍最前面,領路的就是剛才發現食物的那只小螞蟻。
我看見了,馬上把每塊蛋糕屑兒都移動了,看螞蟻們有什么反應。因為我記得有本書里說過,螞蟻的視力很差。
只見那只螞蟻來到剛才放食物的地方,找了找,頓時驚呆了,好像在想:咦,食物呢?小螞蟻東尋西找,還是找不到食物。我擔心這只小螞蟻回洞后會被“無辜上刑”,就把食物重新放回了原來的位置,這一下,小螞蟻和它的伙伴們都看見了。幾只大頭螞蟻抱起幾塊小蛋糕就走。我不由得在心里贊嘆:真不愧為大將軍,力氣真大!還有一支軍隊里的螞蟻分成五組,分別去搬5塊蛋糕。它們拉的拉,推的推,大家齊心協力地把美食往家中搬。這時,我還看到一只小螞蟻怎么坐到了蛋糕上,可能是在指揮吧,哈哈,真有趣!
最可愛的是這邊的兩只螞蟻,他們搬著一塊小蛋糕。搬著搬著,竟然不和其它螞蟻同個道了,它們一直往前走,我正納悶呢,難道它們不是一家的嗎?正想著,只見它們兩個又往回走了,原來是看錯路了。它們這樣翻來覆去地試了好幾次,才回到了自己的王國。
地上的食物都被它們運走了,我想:現在,它們大概是地開慶功宴會了吧!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六
今天,我在我家樓下的角落里發現了一個螞蟻窩。為了觀察螞蟻我捉了幾只大螞蟻和小螞蟻。
9月24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發現大螞蟻和小螞蟻都是由三粒"芝麻"組成的,頭上長著一雙觸角,眼睛下面長著鉗子嘴,腹部長著六只足,有細又長,難怪跑的那么快呢!
9月2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把一塊骨頭放在螞蟻窩旁邊,一只機靈的螞蟻發現了,它先動了動那塊骨頭,縮了回去,后又動了動骨頭又縮了回去,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它在確保安全之后,一眨眼的功夫,隊伍龐大的螞蟻群來了,它們把骨頭一點點的抬進了窩里。
9月26日 星期一 陰
我通過觀察發現螞蟻是一個團結、不怕困難的動物,螞蟻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它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七
今天下午,我把作業寫完了,閑著沒事,就去樓下觀察螞蟻。
抱著這個疑問,我開始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答案,終于在一本叫《動物大百科》的書上找到了答案。原來:大火來臨之際,一窩的螞蟻都會抱成一個球形,外面的螞蟻保護著里面的螞蟻。雖然外一層的螞蟻上了天堂,而里面的螞蟻卻會活下來。
啊!我們人類也來向螞蟻學習,學習它們團結的品質!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八
今天上午天氣很熱,溫度較高,我一直在花盆邊注意觀察。我滿以為幼蟻要由成年螞蟻含著到洞外出殼。可總不見螞蟻出來,我耐不住了,就掘開泥土,尋找出[]幾粒蟻卵。9點多鐘,一粒蟻卵微微地動了一下。接著,蟻殼里露出一個白白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幼蟻!
因為蜷縮成一團,肴不清,我正想湊前一點,它卻又不動了。
我做了一會兒作業。約摸過了個把小時,它又動了一下,并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剛剛睡了一覺似的。可惜,這時候幼蟻被一只螞蟻發現了,并被它叼走了。
蟻卵的秘密揭開了——螞蟻也屬卵生動物!
經過三天的連續觀察,我解開了螞蟻屬卵生動物之謎。但仍有一些問題不明白。例如:怎樣認識雄卵和雌卵?螞蟻的毒腺和臭味在哪里?螞蟻有聲音嗎?聲音就是螞蟻的“語言”嗎?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九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
今天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蟻的“家”。這里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蟻洞,頓時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里爬出來,亂嚷嚷地擠成一團。但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著“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抬進了另一個洞里。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養“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著就走。過了一會兒,一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里。
我又犯了疑:咦!
這“米”是什么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細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為了弄個明自,我輕輕地將“米”弄破,發現“米”里噴出一小點乳白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有黑點,但里面都像一只幼螞蟻。“哦!”
我想:可能螞蟻也是卵生動物吧,這大概就是蟻卵吧。
我把一群螞蟻和蟻卵放進瓶子里,拿回家放在花盆里,準備再仔細觀察蟻卵是在怎樣的溫度下變成螞蟻的。
媽蟻先在花盆里吵鬧一番,便相繼鉆進洞去了,蟻卵被帶了下去,頓時銷聲匿跡了。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
森林里有一棵橡樹,樹下住著一窩螞蟻,樹上住著猴子與喜鵲。螞蟻嫌猴子與喜鵲整天太吵了,一心想讓這兩個討厭的家伙消失,這樣整棵橡樹都屬于它了,但是如果硬來的話,猴子與喜鵲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使自己命喪黃泉。看來得耍點陰謀。螞蟻終于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
螞蟻首先假裝垂頭喪氣地對猴子說:猴子大哥,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那只可惡的喜鵲想趁你出去的時候,把你的食物全部搶劫一空,這樣你就會被餓死的。猴子心慌了,整天守著食物,不敢出去尋找食物。
接著螞蟻又以同樣的方法嚇唬喜鵲:喜鵲大姐,那只狠毒的猴子,竟然想趁你出去找食物的時候把你的寶寶抓走。我好心告訴你,你可千萬別對那個壞蛋說是我告訴你的,不然我會死無葬身之地。喜鵲聽信了螞蟻的話,日夜不停的守護著鵲寶寶。
生活中有趣的事值得我們去發現,只要我們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和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以前我只聽說螞蟻知道什么時候小雨,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昨天我聽了天氣預報,說今天小雨,我就借此機會一早就在樓頂上等,快到午時,一條黑黑的長龍般的隊伍出現在我的面前,我仔細的看著,發現一只只大螞蟻都扛著一粒粒大米,好像在說:一二三,加油!果不出所料,剛才還陽光明媚的天空一下子就布滿了烏云,這也證實了螞蟻是不容置疑的測雨器,正當我準備回家時,一只小螞蟻背著比它大得很多的米粒路過我的腳下,能感覺它走得很艱難,顯然它已經沒有力氣了,但它沒有停歇,慢慢地向它的新家爬去。我被眼前的畫面感動了。。。
雖然它只是一只小小的螞蟻,但它那種頑強的精神感染了我,難道我們的學習不也應該這樣嗎?同樣在生活上我們也要學習螞蟻團結一致,堅持不懈的精神。
我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去玩,看到很多很多螞蟻在那忙碌著,便激起了觀察螞蟻的興趣。便拿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著。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還有兩個圓圓的東西,那是螞蟻的眼睛吧!
螞蟻一共有六只腳,第只肢都是由粗到細。前四只肢長在它的胸兩邊,后兩只長在胸和腹之間。
我很想看看螞蟻們是怎樣把食物搬回家的,所以,我扔了幾塊餅干屑在它們家門口,等待著它們出現。
這是,一些螞蟻爬過來了,動著觸角,好像在說:快來看!我們有東西吃了!
它們有的把餅干屑咬成圓形,給它滾回家;有的力氣大,一下子背了兩塊餅干屑;還有的卻在一旁偷懶;得意地看著別人。
我又扔了一塊較大的餅干,它們一個搬不動,兩個也搬不動。最后,反有的螞蟻一起出動,終于搬回了那塊餅干。
我明白了,不管有什么困難,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戰勝。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一
螞蟻還有什么本領呢?我不斷思考著。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我再次出擊,又做了一次觀察。
我拿著一杯冷水到了外面,這次運氣很好,很快抓到了一只小螞蟻。我把它放進水杯,心想:哈哈,這下沒轍了吧?沒想到的是,它竟然浮在水面上,游了起來。
我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了,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它游泳的樣子,從側面平視過去,螞蟻竟然在水面上“凌波微步”呢,優哉游哉地慢慢游著,不時還仰仰頭。真看不出螞蟻還是“蟻族中的孫陽”呢!
這螞蟻真是多才多藝啊!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二
在一塊塊長滿翠綠色青苔的深灰色磚頭上,爬著五六只棕紅色的小螞蟻,那模樣回想起來還真有點兒讓人起雞皮疙瘩。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感覺螞蟻是用皮裹成的,一層一層的。螞蟻的身子由四節組成,第一節是頭水滴形的,和芝麻差不多大小。嘴是細細的夾子,吃東西時夾一點咽下去,又夾一點再咽下去。今天我才發現螞蟻原來是有眼睛的!它的眼睛圓溜溜的,嵌在臉的兩側,黑中透亮,挺有神的。別忘了,它的頭頂上還有兩條又細又長的觸角呢!兩條觸角原本筆直筆直地向前延伸,伸到一半時,突然向下垂,下垂的部分像細麻花一樣擰啊擰啊的,垂到地上,輕微地擺動。第二節和第三節是橘色的,比第一節小了足足兩倍,圓溜溜的,自然地連接在一起。尾部是灰色的,和頭部差不多大,也是水滴狀的。螞蟻有六只細細的小腿,別小看那腿,每一條都能靈活地彎曲,每一條都很有力氣呢!
我用放大鏡扣住一只螞蟻,它立刻發現了,貼著我的放大鏡邊緣焦急地呼哧呼哧跑圈,不小心掉進小坑里摔了個四腳朝天,前腳使勁亂揮,好像在跟我揮手!好不容易掙扎起來,往中間跑,跑了幾秒,突然趴下了,一動不動。我前后左右快速搖動放大鏡,那只螞蟻立刻活蹦亂跳地找伙伴去了。我上當了!我現在知道螞蟻的招術了——裝死!
我又發現了兩只正在搬送一條死蚯蚓的螞蟻,一只螞蟻爬在死蚯蚓上面一動不動,另一只則在一頭使勁地又拉又扯,一會兒六個腿使勁兒蹬地,一會兒屁股向上撅,扯一會兒在旁邊焦急地轉一圈想辦去。過了一會兒,另一只螞蟻走了,只剩一只了,它一會兒在側邊拉,一會兒在中間抬,那死蚯蚓真的動了!我好心想幫幫它,我先用衛生紙卷了一個小棍子,然后慢慢地撥動死蚯蚓,想讓它更靠近螞蟻的家,結果,把螞蟻嚇跑了!我發現螞蟻很機靈,敏捷,一發現危險立刻躲蔽,會保護自己,別看螞蟻個頭兒小,但有防范意識啊!
螞蟻的世界還有很多秘密,我會繼續去探索的!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三
我捉來一只螞蟻,將它捏得半死半活,放在地上,看它們會有什么反應。過了許久,一只螞蟻不知要走到哪兒,一會朝東,一會朝北。幾秒鐘后,那一只螞蟻往我們這兒爬來。它的觸角和那只半死的螞蟻對碰了一下,半死半活的螞蟻也不知是怎么的,突然動了一下,又不動了。接著,也是一群螞蟻跑過來,把它抬走了。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墻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
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厘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
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
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經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只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復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只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螞蟻回洞里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只螞蟻排著隊從洞里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后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
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濕、沖散了。然后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里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通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今天下午,我在一顆大樹下發現了一個螞蟻窩。看到許多螞蟻離開洞口到很遠的地方尋找食物,我就想,螞蟻發現了食物以后是怎樣通知伙伴的'呢?它們又是怎樣把食物搬回窩里呢?于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捉來一只大青蟲放在洞口不遠處。過了一會兒,一只螞蟻發現了,它立刻爬到青蟲身上,一口把它咬住。青蟲疼得直打滾,螞蟻就是不松口,也跟著翻過來翻過去。這時又來了一只螞蟻,也緊緊地咬住了蟲子。過了一會兒,我又發現兩只螞蟻走到了一起,互相碰了碰觸角后,另一只螞蟻就走了。只見他直奔洞口去,而且碰到一只螞蟻就用頭上的觸角相互碰撞一下,然后就像食物的方向爬去,而后來的那只螞蟻又回去了。我想:他們一定使用出叫來傳遞信號的。如果他們找到又大又合口味的食物,觸角就擺動得很猛烈。就這樣,一個一個依次傳遞,一會兒就來了一大群。這一群螞蟻開始搬大青蟲子了。他們都用小鉗子似的嘴緊緊夾住蟲子那胖乎乎的身體,蹬開八字腳,有的在前面拼命地拖,有的在后面使勁的推。螞蟻把這只大青蟲拖到了洞口,但拖不進洞里。這時,只見他們不要打青蟲的皮,有的專啃青蟲的嘴,有的從蟲子的嘴里鉆進去。第二天,我發現洞口的大青蟲只剩下一張殼子了。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四
今天早上,媽媽去學校值班了,爸爸又出差去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在家。
我連忙騎車子去找了同學玩,可是沒有一個在家。不是上別處玩去了,就是回老家了。真令人掃興啊!我動身向學校騎去,想和媽媽一起值班,因為那兒畢竟有人和我在一起呀。
5分鐘后,我來到了學校,把車子停在了門邊。媽媽正坐在學校門口的值班室里看報紙。“媽!”我叫了一聲,“我來了!”“哦,楊歡,你來啦!”媽媽抬起頭來看著我說,“怎么,媽媽在這里值班,你來干什么啊!”我用無奈的口氣說:“沒辦法,自己在家里窩著沒事干,外面又沒有人玩,哎!”“那好吧!你來也好,和媽媽一起值班吧!”說完,我去把車子鎖上了。
了好長時間,螞蟻漸漸少了,好象這個雪糕棍上的甜的成分已經讓它們給吃了。最后,一只也沒了。我繼續觀察蟻窩附近,這時,我發現了幾只螞蟻正抬著一種昆蟲的翅膀往窩里般,這個翅膀大約長一厘米,寬0.5毫米,而這個洞口也才0.2至0.4這個范圍,比翅膀小。他怎么才能把它運到“家”中呢?里面的螞蟻抬著翅膀使勁往窩里拽,外面的往里抬,可就是不成功。只見這些螞蟻開始用嘴咬了,有些拉,有些咬。最后,它們把這個翅膀給四分五裂,一人一小口運回了家。它們勝利了。
雖然一只螞蟻小得令人瞧不起,可是螞蟻就是靠著團結一心、共同合作而完成一件事情。這件事讓我懂得了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團結就是力量。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五
國慶長假,媽媽帶我回秦安姥姥家看姥姥和姥爺。
一天中午,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我在院子里踢毽子,無意中發現了一只螞蟻,它在花園旁邊慢悠悠地爬著。我不由自主地趴在地上用心觀察起來。
這只螞蟻有六只腳,身體分為三部分:頭,胸,腹。身體長約2毫米,上半段是黑色的,下半段是棕色的。它的頭上長著一對細細的觸角。遠看它就像一個黑色的小斑點。
正在觀察,媽媽喊我吃飯。跑到廚房一看,原來今天中午吃米飯。當我正香噴噴地吃飯時,忽然想起了剛才的那只螞蟻。于是,我端著飯,小心翼翼地來到花園旁邊,竟然發現那只螞蟻還在。
我看它一會兒爬到花園邊上,一會兒又爬到花盆上,東找找,西尋尋,好像在尋找什么東西。它是餓了吧?我想。于是,我從碗里夾起一粒米,悄悄地放到它的前面。這時我才發現,一粒米對螞蟻來說,簡直是“龐然大物”。我本以為它抬不動,就會掃興地離開,可是,我發現它好像聞到了米粒的香味,急忙跑過來,用自己的觸角動了動那顆米粒,然后急急忙忙向花園旁邊墻角的小洞爬去,好像并沒有掃興的樣子。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接下來會不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過了不久,從小洞里出來了一只只螞蟻,它們成群結隊地向那顆米粒爬去。原來,那只螞蟻是報信去了。很快大部隊就到了米粒旁邊,它們有的拉,有的推,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后退,最后搖搖晃晃地把米粒抬到了洞口。可是米粒太大,洞口又太小,米粒進不去,我想這下有好戲看了。這時,我發現螞蟻們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最終龐大的米粒還是一點一點地被小螞蟻抬了進去。
我頓時驚呆了,沒想到一只小小的螞蟻,竟然如此聰明,能將大它幾倍的東西搬運走。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從此我得到了啟發,無論在今后的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我們應該像小螞蟻一樣,學習它們那種團結一心,互相友愛,共同合作的精神。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六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墻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跟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厘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跟身子一樣也是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只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復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只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螞蟻回洞里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只螞蟻排著隊從洞里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后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濕、沖散了。然后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里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
通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七
這一陣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螞蟻隔三差五地來我家做客,一來還不是四五只,還是成群結隊著來,像是打算要長期宅在我家了。都說螞蟻搬家要下雨,我打開窗戶,外面艷陽高照,怎么會下雨呢?難道螞蟻它也怕曬,進來涼空調呀。
這樣下去可不行,這螞蟻老是不走怎么辦呢?莫非……房間里有好吃的東西嗎?我的目光落在褐色小方桌上那一袋香噴噴的蛋糕上。媽媽平時都宅在家里,肚子餓的時候就吃個一兩塊,是不是把蛋糕屑撒在家里了,引來了螞蟻群。
媽媽平時吃蛋糕都是在門外吃的,絕不會把蛋糕屑撒在家里。我留意了一下門縫的周圍,哈!果然被我找到了,蛋糕屑!螞蟻群們正在瘋狂地搬運著,有四五只還從門縫鉆到家里來瞅瞅,看看還有沒有剩余的。
我把家里的垃圾桶放在門邊,我和媽媽吃東西時,碎屑都只會掉在垃圾桶里,不會掉在地上。果然,螞蟻少了很多,幾天過后,家里就再也沒有螞蟻的身影了。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八
今天下午,我在外婆家樓下發現了一群正在搬運食物的螞蟻,禁不住好奇,我便蹲下來觀察了起來。
他們身體呈黑色,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頭上還有一對觸角在不停地擺動。它們腹部有一、二節呈結狀。前足距離大,呈梳狀。回想曾學過的內容,螞蟻是具有社會行為的昆蟲,負責照顧蟻后和幼蟻、挖洞、搜集食物的是工蟻,那眼下這一排排歪歪扭扭的隊伍應該就是工蟻了吧。接著,我又想起課本上寫螞蟻是靠氣味辨別方向和傳遞信息的,就伸出手在蟻群周圍蹭了蹭,他們立刻像摸不著頭腦似的亂轉了起來,估計是失去氣味后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還覺得沒有玩夠,便想到了一個曾在書上看到過的實驗:把一只螞蟻燒成灰之后,撒在另一只活螞蟻身上,其它螞蟻就會認為它已經死了,不管那只“死螞蟻”怎么動,其它螞蟻還是要把它抬走。我按照實驗步驟,把死蟻灰撒在了一只活螞蟻身上,再把它放到蟻群當中,果然發生了這種情況!那只被撒了死蟻灰的螞蟻被其它的螞蟻當成了死螞蟻抬著走了,盡管它在不停的掙扎,抬著它的螞蟻似乎還像沒感覺到一樣,竟“毫不動搖”。但再一想,蟻群是靠氣味傳遞信息的,嗅到了死螞蟻的氣味,自然會認為它已經死了。
我高興地把這些發現記了下來,又繼續低頭仔細觀察了起來,我發現較大塊的食物都是好幾只螞蟻一起配合搬運的,前面幾只什么東西都不搬的應該是領頭帶路的。它們的合理分工真是令人驚嘆!
形成組織的蟻群能分工明確、團結一心,讓我自愧不如。我們班級雖然有值日表貼在墻上,但也難以像它們那樣有條不紊,也沒有像它們那樣團結。小小的螞蟻倒成為了我們的老師,教會了我群體之間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都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我們的老師。而生物學就是我們讀懂自然奧秘的鑰匙,熱愛生物也就是熱愛自然。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十九
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身長大約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一對長長的觸角和六條細長的腿,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帶子支撐著螞蟻的身體。我曾經看到一則科學小故事,說螞蟻從高空掉下來也不會死。因為螞蟻從高空落下來的時候,它的六條腿都張開,減慢了下落的速度,所以它就不會被摔死了。看來它們也會利用降落傘方法,多聰明的螞蟻啊!別看螞蟻長得不引人注目,但它是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我覺得它是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動物。
媽媽曾經給我講過一個關于螞蟻的故事,說螞蟻遇到森林大火時,它們會聚集起來抱成一團,變成一個巨大的螞蟻球從山上往下滾,在滾動的過程中,外面的螞蟻被大火燒得劈劈啪啪地響,被燒死后不斷地掉落下來,螞蟻球越來越小,但最終總會有螞蟻能成活下來,螞蟻就是依靠這種犧牲自我的方式使螞蟻家族得以存活下來的。聽了這個故事后,我更加喜歡它們。也更喜歡去觀察它們。
一次,我把面包渣放在離螞蟻洞穴不遠的地方,一只螞蟻發現了,它先是用腿試探一下面包,又圍著面包轉了兩圈,好像在說:真幸運,這家伙好大喲,我得趕快回家報信去,于是它沿著來路回去,螞蟻鉆進窩后不久,就會出來幾只螞蟻,沿原來的路線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螞蟻會轉回去,在路上碰到別的螞蟻,它們會用觸須交談。因為面包較大,不一會兒,從螞蟻窩到面包之間就來了一個螞蟻“軍團”。看得我目瞪口呆。真實讓人難以想象。
螞蟻真實一種神奇得小動物,我很喜歡它!!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二十
下午,天下起了蒙蒙細雨,可是,勤勞的小螞蟻還在尋找食物,我去給它們帶點好吃的吧。
我只好又去看別的小螞蟻,這里正運得歡呢!只見它們自己能搬的用前足頂起蛋糕,匆匆往洞口走,好像生怕別人和它搶食物吃似的。正在這是,原來那只頭也不回就走的小螞蟻卻回來了,只見它后面跟著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它們的頭互相輕輕地碰撞,告訴對方該去哪個方向,哪里有美味等著它們,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噢,原來它是去找援兵了!
告訴你吧,螞蟻們可不是一下子把食物全部都搬走的哦。面對那么大一塊蛋糕,我正愁著它們怎么搬回家呢!聰明的螞蟻自有辦法。瞧,老螞蟻咬下一小塊,放在邊上,再由小螞蟻搬走,搬到家后,又匆匆趕回去助同伴一臂之力,它們用“化整為零”的辦法運走了美味。咦,那塊蛋糕自己會走路嗎?原來蛋糕底下有好幾只小螞蟻正齊心協力地拉著蛋糕,一點一點向洞口移去,我真正感到小螞蟻的力氣大無比!
我把最后兩塊蛋糕放在地上,發現蛋糕的小螞蟻立刻又去報告了,呵呵,還有幾個貪吃的躺在上面偷吃呢!
離開時,我仿佛聽見螞蟻洞里傳來豐收的歡呼聲,心里別提有多快樂了!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二十一
今天,奶奶在淘米的時候一不小心掉了幾粒米在地上,過了一會兒我走來一看,米粒卻都消失不見了。本文向您介紹有關《觀察螞蟻日記三篇》的內容我就覺得很奇怪:米又沒有長腳,怎么會無緣無故的消失不見了呢?于是,我就去問媽媽。媽媽說:“是螞蟻把米粒給搬走了。”我驚奇地問:“螞蟻才那么小,怎么可能把比它身體大幾十倍的東西搬起來呢?”媽媽并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5月12日星期二晴。
我拿了一包餅干和一個放大鏡,在螞蟻經常走的地方掰了一塊小餅干。過了一會兒,我看見一個黑乎乎的的小東西正向餅干走來,我舉起放大鏡一看,啊,原來是一只小螞蟻。那只螞蟻用鼻子聞了聞餅干,用觸角碰了碰餅干,忽然,螞蟻立刻向一個的地方跑去。我跟上去仔細一看,發現了一個螞蟻窩。又過了一會兒,從螞蟻窩里走出了許許多多的螞蟻士兵,它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等待著司令發號施令。我仔細一看螞蟻“司令”,發現它就是之前的那一只螞蟻,原來他是回來搬救兵啊,我還以為它不要食物了呢。螞蟻們一只接著一只,齊心協力地把食物搬“回家”,我仿佛聽見了它們的叫聲:“123加油!123加油!”
5月14日星期四晴。
我拿了一杯水,倒在了螞蟻窩里,螞蟻們以為下雨了,便四處逃竄。水倒完了我把杯子放到一旁,繼續觀察著螞蟻。一會兒,螞蟻們又聚集在一起,每一只螞蟻的觸角都在和另一只螞蟻的觸角碰呀碰,好像在討論什么。大約過了五分鐘左右,螞蟻又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眼睛一亮,立刻湊了上去,發現它們在造房子:一只螞蟻在前面挖,挖累了就到旁邊休息,另一只螞蟻接著挖,休息好了接著挖。我一連看了兩個鐘頭,才挖好!
日記觀察螞蟻(熱門22篇)篇二十二
今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發現有兩只螞蟻,在墻角的一塊被人丟棄的'餅干上爬來爬去,忙忙碌碌。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便蹲下身子看著它們。我像看精彩的馬戲表演一樣很開心地看著它們,不過它們并沒有看我,還是反反復復地爬上爬下,忙忙碌碌。
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們看。我發現螞蟻們用觸角你碰碰我,我碰碰你,這么多螞蟻集體活動,配合得很默契。
回到家,我通過查電腦,終于明白了。原來,螞蟻是不會說話的,但是它們用觸角彼此相碰來傳遞信息。
真的很奇妙!原來交流信息不一定要說話,可以有很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