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展現出作者深入思考和獨特的觀點,給人以啟示和反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一
前幾天,爺爺在說,我和姐姐都喜歡吃肉粽,難得寒假,就給我們吃,本來我家都是大家三十那天的,但我倆很想早點吃到肉粽,爺爺和奶奶就早幾天先包幾個粽子給我倆個小饞貓解解饞。今天,奶奶準備了的材料,爺爺則負責。我和姐姐就跟著爺爺學。
爺爺取出三片蘆葦葉,把它們交疊放好,然后把蘆葦葉頭和尾向相反的`方向彎折,變成個漏斗形狀。就是這個小小的技巧我和姐姐可學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我做好了一個,學著爺爺的樣子,我把糯米和肉塊放進葦葉里,用勺子壓一壓。緊接著把較長蘆葦葉順勢翻折,折成一個三角形。最后用棉線把粽子系住,總算大功告成,可一下子,一個角上的米又漏出來了,我都泄氣了??纯礌敔斠呀洶撕芏?,而且個個精致,而我包的不像三角形,倒像個梯形。真是佩服爺爺,爺爺反而淡淡一笑說:“這也是熟能生巧嘛!”我和姐姐就只能在旁邊給爺爺打副手,我給爺爺夾肉塊,姐姐拿蘆葦葉。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涼水鍋里,用慢火慢慢煮。聞著鍋里飄出的葦葉清香,我和姐姐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晚上,爸爸媽媽下班后,我們一家吃了一顧美味的肉粽。雖然我還沒學會,等大年三十,我還要跟爺爺學。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二
在這個平凡的節日里,我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是什么呢?答案:學會包粽子。包粽子需要糯米,蜜棗,粽葉,白糖。
當我第一次準接觸糯米時,那黏性,始終讓小巧玲瓏的糯米依偎在我這雙小手旁。當我還在為我這雙小手上的糯米擔憂時,婆婆已經包起了粽子。只見婆婆先把幾片粽葉有規律的擺好,然后拿一坨糯米“啪”,砸在了所有粽葉交錯的地方,接著把所有粽葉纏繞著糯米包成了三角形,最后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防止粽葉松散。我也學著婆婆的樣子做了起來,我把糯米放好后,左一纏,右一纏,哎,終于把一個粽子包好了。我擦了擦頭上的汗,覺得很有成就感。突然,我感覺有點兒不對勁,婆婆見了我的粽子笑,媽媽見了我的粽子也笑,我也看了看這粽子,的確不對勁,我的粽子流“血”啦!我的心懸了起來,我怕這個粽子永遠都包不好了。婆婆連忙幫這粽子止血,經過一段時間的“搶救”后,粽子餡兒才沒再擠出來了。我這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因為這可是我從小到大,包的第一個粽子呀!
在端午節不僅能體驗到包粽子過程的樂趣,還能品嘗到這家鄉的美味。端午節,我愛你!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提前幾天媽媽就買好了粽葉、紅棗、花生、還有香腸。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紅棗把尖部堵嚴,再放入江米蓋住紅棗,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多余的葉和線剪掉?!?/p>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顆棗再放入糯米,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四
立夏快要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粽子了。
媽媽帶我去河邊摘蘆葦葉,我們挑又長又寬的葉子?;氐郊液?,我們先把蘆葦葉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煮一煮。媽媽用米、花生、紅棗當餡兒。等蘆葦葉熟了就開始包起來,用線扎一扎,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做好后再放進鍋里煮,煮熟后再悶1——2小時就行了。我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啊!又香又糯,好好吃。我又拿了兩個給爸爸媽媽吃,爸爸媽媽說:“你真是一個懂得分享的好孩子。”
我聽了心里高興極了!
早上,我和爺爺一起包粽子。
那時我還不會包,爺爺教我包。爺爺先把粽葉折成漏斗形放上一層糯米,擺上一塊醬好的大肉,蓋上一層糯米,把剩下的粽葉蓋上,折好。最后把線繞上去打個結,就完成了。我一看,真簡單,就包了起來。這樣包包,那樣包包,包了滿頭大汗,第一個總于包好了。我一看,自己都笑了,怎么一點也沒傳統粽子的樣子,一個四不像的粽子誕生了!!!誕生我沒灰心,一個個接著包。就這樣,我越包越好,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像模像樣,高興的笑了。
去年端午節跟婆婆一起包粽子,我們倆個誰都不太會,結果是連吃粽子帶吃粘米飯。我這么個”靈巧“人怎么就學不會包粽子,我真納了悶兒了!
昨天中午同志們都在學包粽子,我也來興致,繼續深造學習包粽子,不信就學不會,有了去年的基礎,我比其他人學得快多了,一會功夫就找到感覺了!終于學會了。
公公婆婆都特別喜歡吃粽子,每年總是買現成的吃,今年好了,我學會了,他們可以吃到自家包的”放心“粽子了!
也給了我一把孝順他二老的機會!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包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了,借此機會,我也來學學包粽子吧!
在學習中,難免有些難題,這不,我就遇到了三大難題:—、餡總是從三個角中”溜“出;二、粽葉老被弄破;三、粽子是三角體的,有四個角,可上面的那個角總做不好,變成三個角的粽子了。我急忙請教老媽。媽媽嘰里呱啦講給我一大堆道理,又手把手教我,可我還是一頭霧水。到了最后,好容易把前兩個問題解決了,第三個問題卻絆倒了我,怎么弄也弄不好。學了老半天,包出的粽子可以說得上的”畸形胎兒“了。唉!
星期六,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包粽子。我先去洗了洗手,然后我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樣子,頭頂像兩根尖尖的刺。接下來,我把糯米放進漏斗里,放上一塊肉再放上一點糯米。最后,再把粽葉蓋上,把粽子包緊,用繩子把包好的粽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外婆、媽媽、小姨和外公輪著夸獎我,我心里樂開了花。
今天,我學書法回家的時候,在家門口就聞到粽子的香氣,進門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我忍不住吃了一個,中間夾著梅干菜和肉,香香的,好吃極了。我也想包一個,可是包粽子比包餃子還要難,所以媽媽讓我幫她剪包粽子的線,我剪的又快又好,媽媽在我的幫助下很快就把粽子包完了。端午節我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今天外婆家包粽子,我問問外婆:“能不能教教我怎么包粽子?”外婆說:“那好吧?!蓖馄耪f:“第一步,把粽葉像三角形一樣包起來。第二步,先抓一點糯米,再放一塊五花肉,上面再蓋一層糯米,然后摁緊。可是我怎么也抓不好,還是等著吃粽子吧!過了半天,終于可以吃粽子了。哇!可真香啊!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了!
今天,老師教我們大家包粽子。
首先,我把泡了12小時的粽葉拿出來,把它折成漏斗形。再把糯米和肉包進去。然后,再把它做成粽子,不讓米和肉漏出來,再用繩子把它系好。就這樣一個綠油油的粽子包好了。
它像一只小豬胖胖的,圓鼓鼓的,真可愛!
我拿給媽媽品嘗了一下,媽媽對我說:“這是媽媽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了?!?/p>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粽子。我和媽媽也一起學包粽子。
我們先把糯米洗干凈,再泡一泡,然后把箬葉洗好,再將鮮肉放入調味品腌制一下。當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我們先把洗好的箬葉打成一個三角體,把糯米裝一部分下去,再放入一塊鮮肉,再放一部分糯米,再把箬葉合起來,拿繩子扎好,這樣一個鮮肉粽就完整地包好了。
晚上,我吃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的粽子,真美味啊!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后,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庇谑俏议_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五
端午節到了,外公開始包粽子了,我便誠懇地向外公討教一番,也親手包包粽子。
我先看外公演示了一遍,外公拿著粽葉,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一個大大的粽子。我在一邊看得眼花繚亂,看完了也一頭霧水。沒辦法,我硬著頭皮上場了。只見外公端上來一盆糯米與一碗紅棗,我開始在心中默默地為自己加油鼓勁了。
我雙手一拍,拿起兩張粽葉,觀察了一番外公的動作后,就照模照樣地學起來:將葉子卷成漩渦狀。誰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來的“漩渦”不是孔太大就是形狀太扁。這時外公教我:“這粽葉是兩面正,手要倒轉呈圓形才可以?!蔽冶阏兆?。不一會工夫,一個圓圓的筒便出現在我眼前了。
接下來,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過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本來不黏的糯米競變得如此黏手,一手抓下去,有幾十粒黏在手上。我連忙放入粽葉“筒”中,可是塞進去的糯米像水滴一樣爭先恐后地順著粽葉的縫擠出來。我連忙放入紅彤彤的大棗“鎮壓逃兵”,又繼續深一把淺一把地放人糯米。
一把又一把,我看著粽子被一層層地填滿了。之后,我便“上蓋”,可是蓋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頑皮地往外鉆,我急忙拆開封上的蓋,往里一瞅,只見里面一團糟:棗子像個大無賴一樣,橫七豎八地斜躺在粽葉旁;糯米則像一群小淘氣,躥上躥下,有的趴在粽葉上,有的沿葉邊當滑梯滑了下去,有的撐破底孔鉆下去,天哪!我手忙腳亂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將線胡亂地一團一繞一打結,便溜之大吉。
一早起來,只見我包的粽子正靜靜地躺在蒸籠中,看來已經蒸過了。與外公的粽子一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的粽子又瘦又小,像發育不良一樣,不過也像一顆小星星,雖然它少了一半。我嘆了口氣:這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門道”啊!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六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古代人民扔進河里,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了屈原的身體,繼而相傳,便成了中國端午節的一項風俗傳統。
我特別喜歡吃粽子,北方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各有不同,南方有的用肉最餡,是咸口的。北方呢喜歡用棗就餡,是甜的。今天我陪著姥姥,老人家總是喜歡自己動人做這些東西,說自己做的比買來的要干凈好吃還實惠。姥姥把泡好的江米搬到廚房,還有粽子外面的葉子?;慕孜赵谑种?,真的很好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外面葉子有沒有扎好,江米放的多少,一開始動手還有好幾個都忘記放大棗了。姥姥說,我只要用心學就是好樣的。
包好的粽子就可以上鍋蒸,我感覺蒸汽中都透著粽子的香味。三十分鐘后,姥姥把蒸好的粽子拿出來給我嘗,把白糖倒到碗里沾著吃,真好吃??赡苁囚兆颖旧砭褪且粋€美食,或許是因為自己動手才會覺得更加好吃。東西就是這樣,通過自己勞動得來的總會覺得比隨便得來的要好的多的多。
我愛上了,因為它的美味,因為它的樂趣。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七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每一年的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
今天,我的媽媽也買來了糯米,紅棗,花生,紅豆,還有棕葉。接著把泡好的江米洗干凈,放到鍋里煮了一會兒。好了,開始嘍!
我一會兒這里看看,一會兒那里弄弄,看媽媽把粽葉折成了三角形,放上一層糯米,又放上花生,再放一層紅豆,我馬上拿了一個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放了進去,最后媽媽把上面的粽葉向下一折,好了,三角形的粽子做成了!哦,忘了還要用棉線綁緊,因為媽媽的技術還不到家,才只能夠用棉線綁起來。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了很多個粽子,其中我還自己包了一個很特別的大棗餡粽子,是個船形的。煮粽子時,聞著飄出來的香味,饞的我垂涎三尺。
兩個小時后,粽子終于煮好啦!我顧不上燙,趕緊拿起我包的那個船形粽子咬了一口,哇!好香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們一家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媽媽我夸說:“家駿真是長大了,能夠幫媽媽了!”聽了這話,我心里甜絲絲的。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八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這是我們第一次。我還不太熟悉,我們去菜市場買了江米、蜜棗、竹葉。回家媽媽把竹葉用水泡上、江米放到鍋里加上水,讓水沒過米的高度開火煮上。竹葉泡了一小會也用火煮了一下,水開了就關火了。過了30分鐘我們把煮米的火也關了。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了,我們先把熱騰騰的竹葉在冷水里過了一下,我拿起竹葉在一頭折了個三角形,然后用勺子挖了半勺米放進去、接著放上蜜棗、最后又用半勺米蓋到了上面、用竹葉把江米包的嚴嚴實實,不漏一絲痕跡。最后媽媽用細線又纏得緊緊的`。等一個個包好以后,我們把它們放進了鍋里煮上1個小時后,一股清香飄入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鍋蓋,用筷子拿出一個,剝開粽葉,我美滋滋的咬了一小口,真是又燙又黏又甜。
我們在家里吃的津津有味,雖然它做的不是很理想。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我非常喜歡吃!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九
明天是端午節了,我們這每家每戶都要所以媽媽和奶奶今天就會忙活起來。她們打算今天包。我一直找機會加入,媽媽說:“你不要搗亂了媽媽正忙呢,你去看電視去”?!拔艺f:“媽媽,讓我也學吧,我可想學了,我會好好的包的好嗎?”媽媽看我這么真誠就只好答應我了。
我照著媽媽的姿勢那好葦葉,媽媽怎么動我也怎么動。可是我笨手笨腳的根本跟不上媽媽。好在沒出什么狀況包了一個,該綁繩子了。我拿著一根繩子,想去綁的時候,粽子總是不聽我的使喚。老是來回跑。我只好求助媽媽。只見見媽媽輕輕松松地就綁好了繩子。
我又重新拿了個葦葉再包是明顯好了很多,到綁繩子是也是歪歪扭扭的綁住了。我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慢慢的包著,后來原來越快包的也越來越好,終于把粽子都包好了。到煮的時候,媽媽把粽子一下子全部倒進了鍋里。半個小時后,我們的勞動成果終于亮相了。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我們親口嘗著自己包的粽子,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像是融入了我們的心里。
啊!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這時,我才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來年我還要幫媽媽。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
星期六下午,我學完棋回家,看見媽媽在。我情不自禁地就去看了起來。
的細節非常復雜。首先要把米淘好,放在一個盆里。再把新鮮的粽葉刷一刷,把刷好的粽葉排列在手上,再把淘好的米放上,把蜜棗放在中間,然后把粽葉整齊地合上,最后用線把粽子捆起來,這就大功告成了!
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雖然到了八點鐘我們才吃上,但味道還是不錯的。雖然我知道了怎樣,但是,我還是沒有親自動手包一個,真可惜!我想:下次的時候,我一定要親自動手包一個粽子。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一
聽說明天要舉行,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的準備??墒俏疫€不會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媽媽粽子是怎樣包的,媽媽就將的材料和怎樣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打開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粽葉,粽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粽葉,左手抓住粽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粽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筒,老師說;“這里的頂端一定要尖?!焙髞恚蠋熢谟檬滞姓唪杖~,在里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厘米的時候,在拿粽針向粽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粽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粽子這么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二
在我們浙江紹興,每到春節之前,都有的習慣,我們外婆家也不例外。
早在一星期前,外婆就將粽葉和麻繩浸泡在水中,將原來已經都干了的粽葉和麻繩恢復它們原來的面貌。
今天外婆要,我早早的'來到外婆家,準備給外婆做個幫手。外婆讓我把浸泡在水中的粽葉取出來,然后一張張的清洗干凈,放進臉盤里。我又把麻繩一根根的撕下來,也一起放進了臉盤里。只見外婆已經將糯米清洗干凈,而粽子里面的餡外婆也已經一碗碗的準備好了,有紅棗、紅豆、五花肉、栗子、蛋黃。
一切都已準備好,我們把這些的材料都放到了大桌子上。外婆就開始,外婆把那碧綠而又那么平正的粽葉在中間折出一個漏斗狀,在漏斗中放進一半的糯米,然后根據放入不同餡料,再用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然后用麻繩給粽子打結。我們包了不同口味的粽子,素的有紅棗粽、紅豆粽、栗子粽,葷的有肉粽、蛋黃粽。
外婆將這此粽子分裝入二個大鍋內,再放進水,開始煮粽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鍋里的粽子香味一陣陣的飄滿了整個屋子。二小時后,外婆關掉了火,又燜了一小時,我呀,也在鍋又等了一小時。
粽子總算是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個吃了起來,味道好極了。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三
今天,雖然外面下著雨,但是同學們的熱情不減。因為馬上要到端午節了,所以學校組織了一次親子活動。
早上,我們來到了位于河景花園5樓的活動地。大家入座后,洗洗手,卷卷袖子,聽了負責人的介紹后,便開始了之行。我的奶奶先做起來了示范。只見奶奶挑了兩片粽葉,一張大,一張小,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面上面,并讓光滑的一面都朝里,再用一只手的虎穴夾住約3/1的地方,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握住兩張粽葉的頂端,順勢卷成了一個喇叭形,卷緊一些。然后,左手拿粽葉,右手捏起一撮米,放進粽葉里,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緊,接著用右手去折粽葉,把粽葉蓋在口子上,又加上了一片粽葉,讓漏米的地方更嚴實一些。最后用繩子綁好就成型了。
我見奶奶包的挺簡單,于是便也試了試。我挑了兩片一樣大的粽葉,重疊了一半在一起,可第二步卻讓我傷透了腦筋。我剛卷起來,可粽葉的折角處反而從下面頂了上來。我又看了一遍奶奶怎么包,琢磨出了技巧。原來在折之前,先要把兩手之間的粽葉彎曲呈60°角,再把粽葉卷成空心圓錐狀。我拿左手大拇指握緊粽葉,整個手托住半成型的粽子。我用手抓了一把糯米漏了進去,小心的把多出來的一段粽葉蓋了上去,再順著粽子繞了幾圈,系上了繩子。雖說不算緊致,但最起碼有了成果吧。跟著我去看看別人吧。
我來到了銀屏前的一處,發現這里的同學包了許多粽子,想看看他們是如何包的。原來這里的同學們有了創新精神,只取用了一片粽葉!不過包起來可是有模有樣。挑選粽葉一片一片比較著大小,夾住粽葉時為了做出來的粽子大小一致,還特地用手指把量了一下。到了加糯米的時候,同學們每人用小勺盛了兩小勺,就不盛了。多出來的粽葉拿剪刀把特別細的葉尖減去,剩下的繞著粽子逆時針方向統一旋轉。最后一步更是絕,只見同學拿出一條扎滿了小三角粽的繩子,看看大約要用多少繩子,留出那么多,繼續系在了繩子上。
這次活動,大家的收獲也都不少,有的人手中拎著一大袋粽子,有的人手中捏著十幾個粽子的繩頭,在胸前晃來晃去,還有的人直接拿了一大條孿生兄弟粽子,幾乎與他身高的一半了。
經過這次活動,大家不僅學會了如何,更促進了家庭的和睦關系,真希望我們小記者可以多參加這樣的活動,更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四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有的`習俗。今年端午節快到了,一想到粽子,我特別想親手,因為我已經學會包餃子、餛飩,但從來都沒有包過粽子,所以盼望著早點學會包粽子。
天隨人愿,我學的愿望終于可以實現了。
端午節放假的第一天早上,我正在讀書學習,讀著讀著,突然我電話響了,一看,是奶奶打給我的,我接了一下,原來奶奶叫我去她家學。
聽到這,我驚喜若狂,很想去。爸爸看著我這么想,為了讓我多學點本領。就騎車把我送到奶奶家門口。
奶奶說:“你不是說要學嗎!別猶豫了!現在就開始學吧!”
于是我把手洗的干干凈凈的,坐在凳子上,開始學。
奶奶叫我拿3個粽葉,把粽葉像拿撲克牌的姿勢一樣握著,并把粽葉轉成陀螺形狀的,在粽葉里面放上一小把糯米和豆沙餡,把它包成三角體的形狀,最后在包好的粽子系上小繩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開始我總是包不好粽子,老是出錯,奶奶不厭其煩地教我,我還是包不好,我真想放棄,不想了。
可這是我第一次學,不想半途而廢,我需要珍惜這次機會。
想到這兒,我繼續學。這一次,是在奶奶的幫助下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我高興的歡呼著,最后奶奶根據粽子的長相給粽子起了一個“粽子孫子”的稱號,把我逗得大笑。
通過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讓我們積累很多經驗。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你失敗后的放棄,放棄會讓你永遠做事不成功。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最終一定會成功的。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五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吃粽子、品粽子了。
今天,正好學校舉行品粽子和,我們準備了一些箬葉和糯米,準備。到了教室我先把手洗了一下,在跟著老師學。只見老師先熟練地把箬葉折成一個漏斗,然后將糯米灌進箬葉折成的漏斗,又在糯米的中間嵌了一顆蜜棗,用手將糯米丫的嚴嚴實實,接著將粽子折成四個棱角,一個粽子便在老師手上誕生了。
見此情景,老師連忙過來幫我解圍。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包的粽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幾經失敗,終于做出了一個粽子。它什么也不像“三角形”、“圓形”等。
在一個個鍋子里正散發出自己動手做出來的香味了,這就是自己動手做出來的結果。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六
五月五過端午,家家戶戶來,我要寫的傳統文化是,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我真想看看粽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包出來的。
每當五月五日過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很多人都會來,因為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那時候,人民會舉行大賽和吃粽子大賽,的人必須手非常光滑,必須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亞軍了,吃粽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攪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亞軍。開始比賽了大家不停地包著粽子,都想拿冠亞軍,他們的手不停地抱著粽子,連手已經累的不行了還繼續,看來他們真的都很想拿冠軍,都想著:我不能輸給別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軍了。吃粽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著香甜的粽子,最后好像有一個在1分零幾秒吃掉了兩個大粽子的人,他得了冠軍。人民都向他學習,想他教人民,那個人也毫無保留的把怎么樣得冠軍的方法告訴了這些人。
這次的端午節比以前所有的端午節都要有趣,以前的端午節都是自己買粽子,吃粽子而不是去舉行只粽子比賽和比賽,吃粽子和實在是太有趣了,我真喜歡這一天——五月五日,端午節。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七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有什么習俗嗎?不用問,肯定都知道,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兒們吃屈原的尸體,就扔到江里,讓魚兒們吃粽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今天上午,我先和爺爺準備好了箬竹、紅豆和糯米,我們把箬竹放在盆里,在盆里放滿水,把箬竹浸泡干凈。接著,又把紅豆和糯米放在一個淘米盆里,把紅豆和糯米用水沖洗干凈后,把水倒掉,放在太陽底下,把它們曬干。
到了下午,準備開始了,我和爺爺把箬竹、紅豆和糯米全部放在桌子上。爺爺又去拿了一把較大的勺子,準備等會舀紅豆和糯米時用。
開始做啦!爺爺一步一步教我,他做一步,我做一步。爺爺告訴我首先要拿兩張箬竹,用兩張箬竹包的粽子會更加結實。接下來,爺爺告訴我如何做好造型,形狀需要做成一個漏斗錐形。下來要放紅豆和糯米了,爺爺說要用勺子舀3-4勺。爺爺拿著箬竹,我用勺子舀餡放進箬竹里。餡要裝滿了,爺爺又教我大拇指和食指要放在粽子兩側,將多來來的箬竹往下翻,蓋住放餡的位置。最后拿兩根細線,用牙咬住一端,將另一端繞粽子裹幾圈,再打一個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開始時包得四不像,到后來通過爺爺的指導,包得越來越像樣,越來越成型。
這次可真有趣。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還知道了是一門很好的手工藝術。
包粽子的感想(匯總18篇)篇十八
今天中午,我和奶奶一起,粽子是怎么包的?對,我也是第一次包呢!在奶奶的指點下,我終于知道了點粽子的包法。
首先拿兩片粽葉將兩頭連接重疊一點進去,粽葉一片片的像長長扁扁的橢圓形,一片片的捏一起,再打開上面的,真像一把巴蕉扇呢!再把重疊處的粽葉彎折成漏斗的形狀,放上一點準備好的糯米,一定要記住,下面的米要放的少一點,因為上面還要放上豆沙。再在豆沙上面放上一點糯米,把豆沙蓋住,就像一個孩子穿上了一層白衣服。然后把邊上的粽葉向里翻蓋住糯米,小心的用兩只手折成三角形狀,確定捏好沒有空隙不會漏出米來了,才可以用線一圈圈的繞起來打好結。
最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約過個一小時,噴香的新鮮粽子就出爐了!
小朋友,你會包了嗎?也趕快動手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