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僅是字數多少的問題,更關注的是觀點獨特、觀點深入、觀點清晰。閱讀優秀的作文,可以培養自己的寫作感覺,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一
對于他,是沒有什么概念的。
或許是曾經課本中一個不完整的故事?;蛘呤潜娍诹鱾鞯囊粋€名字。
知道蘭考,知道焦裕祿,知道他在病痛時用來抵住腹部的茶壺蓋。但這些根本無法串聯為一個鮮活的人物,一段感人肺腑的歷史。
不看《焦裕祿》,便不知道何為偉大,何為奉獻。一部老片子了,卻讓所有的同事都因感動而垂淚。
所以關于焦裕祿的故事都鮮明起來,屏幕上那個瘦削而堅毅的面龐感染到了每一個人。沒有豐功偉績,沒有錦衣玉食的榮耀,甚至不能給妻兒穩定富足的生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男人,將自己的生命都慷慨地獻給了蘭考的36萬百姓。他只是做著一些干部不屑做的小事,他只是及時的解決百姓遇到的一個個問題。他只是將心與百姓系在了一起,他只是擁有了一雙能看到民眾疾苦的眼睛……作為丈夫,他不能讓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作為父親,他連兒女想要吃一頓肉想要買一件新衣服的愿望都無法滿足。我甚至懷疑起來,這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人真的存在么?他帶動了一批干部,讓蘭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常常將人生價值、社會價值掛在嘴邊。但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并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帶給了別人什么。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二
焦裕祿這個名字,從小就很熟悉,他的先進事跡可謂人人皆知,他那種對崗位的熱愛,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通過這次學校組織觀看影片《焦裕祿》,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當影片中出現的親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術員、送回一桶魚、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讓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觀后有如下淺薄感受:
一、要勇于“照鏡子、正衣冠”。影片中,焦裕祿在走訪途中,看見一名群眾被捆綁著邊走邊挨打,在了解清楚原因后,果斷讓村干部放人,群眾稱它為“青天大老爺”,而焦裕祿卻說“是我們工作沒做好,對不起鄉親!”他沒有將百姓吃不飽肚子歸因為天災,而是怪自己工作沒做好,這是勇于從自身找原因,進行自我批評。
二、要勇于擔責任。焦裕祿為了給基層干部解決溫飽問題,決定購買高價糧,被人檢舉后,果斷地承擔所有責任,()這一點值得當今很多黨員干部學習。在實際工作中,尚存在個別干部在遇到困難或問題時,不是怕前怕后、畏首畏尾,就是想盡辦法先推卸責任,往往會貽誤問題的最佳解決時機或者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我們要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學習那種敢辦實事、干大事,敢作敢當的大無畏精神,加強干部凝聚力,贏得民心所向。
三、要勇于自我奉獻。焦裕祿在身患嚴重肝臟病后,仍然奮戰在抗災搶險第一線上,到最后生命垂危的時候,依舊關心“三害”的治理情況,這種精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蘭考人民。他取消領導干部物資的特殊供應,與老百姓一樣購買口糧,沒有一絲一毫的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一直保持艱苦奮斗的樸素作風,與百姓同甘苦。我們年輕一代要時刻以焦書記的這種精神警醒自己,堅決反“四風”,樹清廉。
四、要活在當下珍惜眼前。對比上世紀60年代,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要時刻牢記,正是因為有很多像焦裕祿式的好干部、王進喜式的好工人等等的無私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加倍珍惜眼前所有的,不要苛求不屬于自己的,知足才能常樂。
五、要著力均衡發展經濟。近年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但卻仍存在著地區發展不均衡,貧富差距過大等問題,只有加快落后地區經濟發展,逐漸縮小貧富差距,才能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中國夢”夢想成真。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三
觀看了《焦裕祿》,深入了解了焦裕祿同志的生平和先進事跡,感到很有意義。
以前對焦裕祿同志事跡的詳細情況不是很清楚。通過這次電影的再現,可以說,近距離地觀察了解了焦裕祿同志感人的事跡和崇高的精神,讓我對焦裕祿同志的認識得到進一步升華,內心很受感動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個人也進行了一些思考:為什么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有40多年了,他的事跡至今為人民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為人民所稱頌?現在重溫他的事跡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通過認真學習焦裕祿同志事跡材料,清楚地認識到這是因為他心里時時刻刻裝著百姓,經常深入基層,串農家、蹲地頭,訪貧問苦,調查研究,親手解決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小問題。他甚至不顧自己的烏紗帽,冒著違反政策之險,解決干部群眾的吃飯問題。他有錢接濟困難群眾,卻沒錢給女兒買新衣服;他有錢為患者治病,卻沒錢滿足兒子的一碗紅燒肉……他為我們樹立起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光輝榜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今天,通過觀看電影,我們不光是緬懷焦裕祿同志,更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詞。要學習焦裕祿精神,我覺得,關鍵是要學習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他熱愛本職工作的思想。焦裕祿同志,無論是在鄉鎮、廠礦企業工作,還是在黨政機關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我想,來到新的工作環境已經半年有余,全心身投入到新的工作崗位,沉下心來為學校謀發展是本人熱愛本職工作的直接體現,我還需要繼續努力。
二是學習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為了盡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堿三大自然災害作斗爭,一直堅持帶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梢哉f,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們也要像焦裕祿那樣,無論組織上安排到哪里工作都應該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是學習他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例如,電影上表現了一個細節,有一對孤寡老人,無依無靠,生活非常艱難。在冬天天氣嚴寒、將下大雪的時候,他首先想到了這兩位老人,一大早就趕到老人家里,噓寒問暖,給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說“我是你們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你們的”。我覺得這個細節非常感人。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干部,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扎實實工作,為職工搞好服務。
四是學習他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風。有一個細節,據焦裕祿同志的兒子回憶,那時縣委大院里有劇院,有一次看戲時,當售票的同志得知是縣委書記的孩子時,沒有讓他買票直接,當焦裕祿同志得知情況后,不光對孩子,同時對家人提出嚴厲批評,要求第二天補上票。從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焦裕祿同志對自己、對家人非常嚴格,他不允許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作為一名學校領導,也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自覺嚴格要求,堅持以身作則,清正廉潔,做到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全國最大的免費本站end#在教職工中樹好自身的形象。
電影中焦裕祿不是不食人間煙火,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滿了人情味。同志愛、天倫樂、夫妻情一個個鏡頭讓人感動,讓人落淚。焦裕祿在蘭考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也許從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沒有多大的政績,可是瑣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偉大,當人民群眾把見到焦裕祿,當成生命中最后一個愿望時,你不為之動容嗎?我們每個人也要充當好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會中的角色,獲取好稱呼,也無愧于別人賦予我們的稱呼,這就足已。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四
40年風雨變遷,40年滄海桑田,中華大地卻依然記著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黨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他的事跡感動了整整兩代人!影片中患有嚴重肝病的焦裕祿憑著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為偏僻窮苦的山區蘭考,為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忘記了妻子、兒女更忘記了自己.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祿心甘情愿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吳縣長派人分給他二斤大米,這在當時來說相當的珍貴,可以讓家里人吃上幾頓香噴噴的飯。()可他卻一點也沒動,讓家人原物奉還。他帶頭廢除了干部生活調節費,為補助一些一輩子任勞任愿而犯所謂的“錯誤”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遭到了無所事事之人的誹謗和中傷。但困難并沒有嚇倒他,反到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每當他的肝病發作,疼痛難忍時,他就采取了獨特的治療方法“壓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屜或者桌角頂住腹部來減輕分散身體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舊病復發,一陣一陣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冒出,承受著巨大病痛的卻不哼一聲。
這是多么剛強的性格,多么頑強的意志,多么韌拔的氣節。
應該說,焦裕祿是堅持實事求是、走群眾路線的杰出代表,在廉潔自律方面是領導干部的楷模。由于他的大公無私,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黨,獻給了人民。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边@一感人至深的臨終囑托、生命最后的愿望,表明焦裕祿這名共產黨員崇高的情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由于他的無私,他才能自始至終保持高度的廉潔。焦裕祿因為孩子看“白戲”而專門召開家庭會議,把孩子“訓”了一頓后,又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錢如數送給戲院。還建議縣委起草了《干部十不準》,不準任何干部特殊化。焦裕祿每次下鄉,當照相機鏡頭對準他時,他總是不讓照,他說,“人民群眾改天換地的勁頭這么大,多給他們拍些照片,多有意義,拍我有啥用!”這充分證明他心里只裝著群眾,只想著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特別是焦裕祿的肝病越來越重后,他不肯住院治療,而是采取壓迫止痛法堅持工作。他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展現了他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焦裕祿離開我們已經五十年了,但是他的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以焦裕祿為榜樣,發揚奉獻精神,努力鉆研業務,關愛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要學習焦裕祿的廉潔自律的作風,克勤克儉,廉潔從教。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們一定要更加廉潔自律,時刻牢記我是一名人民教師,人民教師就應該為人師表,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倍珍惜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會努力做到不愧對學生,不愧對人民,不愧對時代。用自己的勤奮、正直、善良去教育學,感染學生,做一名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我愿意與廣大教師們一起,共同學習焦裕祿精神,做廉潔從教的表率。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五
多年以后又一次看《焦裕祿》,于再次感動的同時卻在片中發現了一位不太引人注意,但是卻充滿啟示性的人物,也就是與焦裕祿共事多年的那位縣長。這位縣長是一位典型的反面人物,舉報焦裕祿的是他,逃避抗洪的是他,延發救命糧的也是他。非常幸運的是,并沒有像大多數頌揚英雄的影片那樣,最后給他一個悲劇結局。相反,在焦裕祿死后多年,他還是風風光光地當著他的縣長。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感謝劇本的創作者,他有意無意地打開了一扇通向深刻問題的窗戶。
如同焦裕祿一樣,我們已經習慣了面對一位又一位逝去的英雄人物。似乎在和平時期如果不是為了工作、為了事業搞垮身體、放棄家庭、赤貧如洗,最后英年早逝,那么就不能成為英雄人物。盡管我們也曾見過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普通黨員的宣傳與褒獎,但他們的境況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英雄人物都落得如此收場,那么除了帶給我們一些惋惜之外,又如何激勵我們去做一個像他們那樣的人。
我們的宣傳方向應該改一改了:應該向那些品德高尚、事業成功、家庭幸福、身體健康的學習。試想一下,如果焦裕祿同志有一付鐵打的身子,那么他也許不會成為盡人皆知的英雄,但是他卻能夠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并不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思路,因為它違反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種能夠在全社會廣泛長期推廣的東西,必然是可持續發展的。如果奉獻精神的實踐導致的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乃至性命不保,那么很可能是我們錯誤地應用了奉獻精神,以至于違背了共產主義所追求的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舍身取義在非常情況下是必要的,而在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更需要的是能夠引導大家走上良性循環的方式。
為什么奉獻精神會導致惡性循環?錯誤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我們以一種拔苗助長的方式來實踐它。奉獻精神的基本依據在于個人發展與集體發展的相互關系。也就是只有集體發展好了,個人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為集體的發展來貢獻力量與追求個人發展相一致。但如果集體中的每個人都優先追求個人目標,由于集體目標的不到實現,個人的發展也會受阻。在這種情況下,集體目標應該優先于個人目標,奉獻也就順理成章。
然而,這里有一個潛在的前提假設是:個人的目標與集體目標是基本一致的,而且在實現集體目標后個人目標更容易實現。但不幸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個人目標多多少少都會與集體目標相矛盾。比如,焦裕祿同志如果想保持一個好身體,那么可能就沒辦法把工作做到現在這么好。反過來看,如果焦裕祿同志愛護好自己的身體,也許目前的工作績效下降了,但是通過延長了的壽命,長時間內的貢獻肯定會超過他生前所達到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大家一起來奉獻,使奉獻者能夠在優先滿足集體目標之余能夠滿足個人目標。就好像拉纖的人那樣,你的繩子松下來的時候,我把繩子拉緊,這樣大家都可以輪流得到休息。可惜,焦裕祿同志的伙伴們并沒有如同他一樣敬崗愛業,縣長就是典型。于是焦裕祿同志就像獨力前行、不知休息且孤立無援的纖夫一樣被活活累死在崗位上。
為什么奉獻者總是孤獨的呢?這是因為,通常具有較高思想覺悟的人總是少數。這也說明高覺悟者追求的遠遠超出了其同伴群體的平均水平。這樣固然體現了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但如果帶不動那些落后的同伴時會怎樣?縣長同志就是這樣的好例子。他追求的個人目標雖然會因為集體目標未能實現受到影響,比如蘭考縣搞不好縣長就不容易提升,但是他卻避免了步焦裕祿同志的后塵。這樣說也許聽起來挺自私,但是如果縣長的覺悟提高了,那么他很可能成為第二個焦裕祿,因為其他人的覺悟還停在原地呢。
從這一點來看,提高全體黨員的思想覺悟的確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先進者會失去組織的支持。但僅僅提高覺悟就可以奏效嗎?這非常類似于我們對誠信的提倡?,F在誰都知道,在沒有相應機制支持的情況下,講誠信的人會遭到不講誠信者的嚴厲懲罰,不知道這種示范效應算不算良好。誠信的推廣必然要建立在堅實的社會基礎之上,這種基礎往往需要許多年的積累完善才能建立。單方面倡導誠信不如告訴大家在目前的機制下何種的誠信行為是受到保護的。
倡導奉獻精神也是一樣,為其高唱頌歌,而不注意實施它的前提和后果,必然會導致鞭打快牛的情況。相對于無限拔高奉獻精神,不如告訴全體黨員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何種程度的奉獻精神是可行的,然后隨著社會基礎的日益牢固和不斷完善,逐步提高奉獻精神的水準。否則,不知會有多少焦裕祿式的人物會因為受到誤導而累死在崗位上。
如此說來,解救焦裕祿們的方案就非常清晰了:從目前的社會情況出發提倡有限奉獻精神,而非一昧吹捧無限奉獻,從而緩解奉獻者的孤獨境地;在大家都樂于奉獻的情況下,大家同舟共濟才能讓奉獻者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并形成愈奉獻愈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的奉獻模式。這樣我們就有希望看到某一天人們傳頌的英雄人物是由良性循環所塑造的全面發展的人,而非孤注一擲的為理想獻身者。他們的示范效應會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奉獻、關心奉獻,從各個方面改善社會環境,使奉獻精神的實踐基礎更上層樓。當我們發現奉獻精神與它所依賴的社會環境相互促進時,大量的英雄就會從各行各業中涌現出來。更為重要的也許是:我們再也不用為焦裕祿式的英雄們扼腕嘆息了。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六
我第一次看到“焦裕祿”這個名字是在中學二年級的歷史課本上,從中了解到焦裕祿同志是蘭考縣委書記,成功帶領蘭考人民治理了風沙、洪澇和鹽堿地等歷史遺留的老“三害”問題,因積勞成疾患肝癌去世,年僅42歲。這次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學習,觀看了李雪健主演的傳記影片《焦裕祿》,閱讀了《人民日報》1966年刊發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我才對焦裕祿同志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有了一個系統、立體的感觀,他不愧是人民的好兒子、黨的好兒子、千千萬萬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主題學習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伏案靜思,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好好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的革命精神。
學習焦裕祿同志矢志不渝地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學習焦裕祿同志耐心細致、有條不紊的工作方法: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管什么工作,必須首先了解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凡事探求真理,不吃別人嚼過的饃,不坐在辦公室等別人的匯報。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雨最大的時候,他帶頭下去冒雨涉水,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為了弄清一個大風口,一條主河干道的來龍去脈,他經常不辭勞苦地跟著調查隊,追尋風沙和洪水的去向,一直追到沙落塵埃,水入河道,方肯罷休。
團結班子,統一思想,當好班長,起好模范表率作用。為了武裝領導干部的思想,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他帶領縣委委員到蘭考車站親眼目睹逃荒的災民扶老攜幼背井離鄉,使領導干部感到慚愧和羞恥,統一了抗災的思想和決心。
對群眾無限信任,到群眾中間去詢問、傾聽、觀察,聽群眾的呼聲和要求,學習群眾行之有效的經驗方法,及時總結反思,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心。他向老農學習飼養家畜的方法,他用真心挽回年輕的技術骨干,他大張旗鼓地宣揚“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干勁,雙楊樹的道路?!彼栒偃嗣褡粤Ω?、奮發圖強,闖出一條蘭考的新道路!
勇于打破思想的壁壘,堅持正確的主張。為了能使基層黨員干部更好地領導群眾戰勝災害、投身生產建設,他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給他們買高價糧補充營養,敢于擔責,不怕丟烏紗帽。
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教育同志、挽救同志、幫助同志進步。一位公社副書記在工作中犯了錯誤,多數委員主張處分這位同志,但焦裕祿本著“治病救人”的方針,派他到最艱苦的地方,考驗他,鍛煉他,給他以改正錯誤的機會,讓他為黨的事業出力。
焦裕祿同志真正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兒子、黨的兒子,至始至終都以一顆赤子之心向黨和人民“行孝道”、“報恩情”。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用滿腔熱忱和無限忠貞,詮釋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不懈追求!
今年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他雖然離開了我們很久,但他的浩然正氣依然長存,他那不朽的革命精神仍將指導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攻堅克難,加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七
4月22日下午,為了切實增強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的自覺性、持久性、堅定性、針對性、實效性,以實際行動緬懷和紀念焦裕祿同志,我院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學習,觀看電影《焦裕祿》。
電影的大致情節是這樣的:1962年,焦裕祿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風沙、內澇、鹽堿危害,糧食產量降到歷史上最低水平。焦裕祿一上任,就開始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道,清查受災的詳細情況,制定戰勝災害的方案,同嚴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焦裕祿患有慢性肝炎,但他不顧同志們的勸阻和病魔的折磨,同大家一起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被蘭考人民譽為“黨的好干部”。1964年5月14日,他終因肝病醫治無效病逝。臨終前,他向當地黨組織要求說:“我活著沒有治好蘭考的沙丘,希望死后把我埋在蘭考的沙丘上,我死了也要看著蘭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為完成他的遺愿,近十萬群眾自愿趕來,組成一支浩蕩的送葬隊伍,將焦裕祿的骨灰送回蘭考。
這個電影拍的太好了,一個個生動的鏡頭,一句句感人的話語,仿佛又把我們帶回到了焦裕祿同志帶領蘭考人民治理“三害”、戰天斗地的撼人心魄的場面,重溫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我深受感動,時不時地潸然落淚、感慨萬分。
焦裕祿是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他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他是深得民心的好干部,他的心里時刻裝著全縣的干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
焦裕祿是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做為共產黨員,我應該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習他知難而進的創新精神。我希望有機會去蘭考看看,看看焦書記奮斗過的地方。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就寄托在這樣的脊梁上。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八
二十多年前,一篇《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轟動了中華大地;二十多年后,影片《焦裕祿》的公映,在全國又引起了強烈反響。人們深情地呼喚著這個偉大的名字,大家都希望涌現出更多的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百姓們渴望焦裕祿式的“父母官”,黨和人民渴望焦裕祿式的好兒子。而我,作為一名特區的中學生,我要大聲疾呼:我們需要焦裕祿式的好家長。
影片《焦裕祿》中的家庭戲雖然不算多,可是它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這位人民公仆的另一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焦裕祿的最大持點是: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影片中焦裕祿拒吃用特權搞來的大米,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同時也給他的兒女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不能利用職權來搞特殊化。
青少年和家長朝夕相處,耳濡目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著家長的影響。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但是培養棟梁之材的清潔空氣--良好的社會環境是永遠需要的。為了明天有更多焦裕祿的出現,愿今天能有更多的焦裕祿式的好家長!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九
看了焦裕祿電影的感想,主要學習他以下幾方面精神:
1、學習他一心為民,服務至上,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作為一名教師,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記黨的宗旨,為每一個學生做好服務,為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好服務,為學生做好服務,為外語學院的進一步發展獻計獻策、做好優質服務的一切準備。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2、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不渝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任何時候都決不猶疑、決不含糊、決不動搖。要堅定宗旨意識,始終與群眾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做群眾的貼心人,做群眾的主心骨。
焦裕祿同志當年在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90多萬畝土地的蘭考大地任縣委書記,他既是一縣之首,同時又是全縣人民的公仆。他說:“黨把這個縣36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闭菫榱诉@些窮苦百姓,正是為了這些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廣大人民,他在蘭考帶領群眾發展生產、植樹治沙、脫貧致富,戰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十
說起焦裕祿這個名字,但凡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可對于上小學時不愛讀書的我來說,卻比較陌生,我只知道語文課文中描寫過這么個人,卻不知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今天單位組織集中收看《焦裕祿》,我手捧面巾紙,滿懷期待地恭候影片播放。
身為蘭考縣的第一書記,上任的第一天不是召集班子成員開會,而是去目睹密如蜂巢般逃荒的災民。焦裕祿在任期間不僅沒有響亮的號召、形式多樣的宣傳和聲勢浩大的會議,也沒有口若懸河的高談闊論、警世名言,也沒有創造出當下人們熱衷的政績工程,更沒有如今的一些領導所特具的官派與氣派,而唯有樸實、憨厚外表下那雙睿智的眼睛和超前的心胸。就是這樣一位親民、愛民、擁民的領導,贏取了民親、民愛、民擁、民贊、民頌。這一切,歸根結底都緣由他有一顆火熱、質樸、無私、奉獻的心!他,心中戀著群眾,腦中念著群眾,眼中裝著群眾,行中連著群眾。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挽留技術員等這些平凡而又樸實的真實故事與“我是您的兒子,代表毛主席來看您了!”、“群眾滿意才是檢驗工作好壞的標準!”,他這些樸實、真摯的話語,催人淚下,無不彰顯著他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
焦裕祿上任后,帶頭取消了縣領導享受著的特殊待遇。
當女兒向母親埋怨自己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要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窩窩頭的時候,當老婆一臉既無奈又無助的注視著他的時候,面對與自己同甘共苦的老婆和自己疼愛的孩子,再直面這些私情,他想到的卻是維護黨的形象??粗鴦≈泻蜕频慕狗蛉?,瞅著讓人憐憫的孩子們,再盯著一臉嚴肅的焦裕祿,此刻,身為兩個孩子母親的我,淚水早已將我的面頰打濕,我難以控制自己情感的閘門,任由它暢流。我不僅僅憐憫焦夫人,而且憐惜孩子們,更心疼一臉嚴肅、鎮靜的焦裕祿。哪個男人想讓自己的老婆、孩子跟著自己吃苦受累?哪個男人不想讓自己的老婆、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哪個男人不疼、不愛自己的子女?焦裕祿的抉擇,不僅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矛盾的抉擇,更是一種崇高的抉擇。這一幕幕,令人潸然淚下,無不凸顯著他嚴于律己、廉潔奉公、不追名逐利、無私奉獻的崇高革命精神!
就是因為上面的兩個原因,最終使我不再埋怨焦裕祿,心中對他唯有永久的愛戴與敬仰!
在當今社會,就需要像焦裕祿這樣的領導、干部。只有這樣的領導干部逐漸多起來,上訪、信訪案件及群體事件才能逐漸減少,才能促成社會的和諧,才能保證社會的穩定,才能保證國家的繁榮昌盛。
我是一個普通干部,呆在機關的高墻內,與群眾打交道的機會少之又少,真是遺憾。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感染下,在焦裕祿精神熏陶下,我認為:不管是本單位的領導、同事,還是外單位的同志,亦或是老百姓,在我眼里,他們就是我要面對的群眾,只要他們需要我,我就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盡己所能做事。對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定會擔其職、負起責,首先把工作做給自己看,做到問心無愧,做到讓自己滿意,做到讓群眾滿意,做到讓黨滿意。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十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各大媒體電視臺大力宣傳、歌頌中國共產黨先進人物光榮事跡。而我也就此機會,回顧了歌頌先進黨員焦裕祿的電視劇《焦裕祿》。焦裕祿,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的先進事跡家喻戶曉,他那種對崗位的熱愛,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自我犧牲的無私精神,無一不讓人深深動容。通過這次觀看電視劇《焦裕祿》,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升華。
看完全劇,最讓我感動的是焦裕祿同志心系百姓,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的形象總是久久駐足在我的腦海中,常年穿的是打著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唯一的御寒之物。他嚴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咸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他總是自備干糧,手拿雨傘,和群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焦裕祿同志作為蘭考縣一個父母官,他并沒有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而是深入百姓,體察民情,訪寒問暖。他前往蘭考縣委報到,輕車簡從,一路步行,當他看到一群饑餓的孩子時,他拿出了自己攜帶的全部干糧;當他第一次參加縣委會議時,他提議與會同志先到蘭考火車站看一看,當看到鵝毛大雪中靜靜等待的饑民無奈的眼神、當看到火車來臨時饑民爭先恐后逃離家園的決絕,眾人被深深震撼;當他聽說政府的救濟糧沒有及時發放時,他震怒了;當得知養牛老人被牛角撞傷,生命垂危,想見他一面時,他不顧自己已經十分羸弱的身軀,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溫飽的情況下,他還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資助更需要幫助的貧苦百姓。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承受著病痛的折磨時,他咬緊牙關,不吭一聲,將珍貴的止痛藥讓給了其他病人。
除了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焦裕祿同志實事求是、立足本職,不畏艱苦的工作作風也同樣值得我們學習。這其中包含了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的革命精神,這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所在。為鎖住肆虐蘭考的風沙,他帶領通訊員,推著自行車,親自調查風沙的起因,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劇烈的病痛讓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沒有退縮,忍痛堅持工作;當得知泡桐樹可以在當地惡劣的環境下生長,對改善氣候環境有巨大作用時,他親自到苗圃了解情況,部署植樹防沙工程。為解決夏季水患,他帶領干部群眾,頂風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對災情一籌莫展,垂頭喪氣時,又是他一句”吃別人嚼過的饅頭不香“的樸實思想,振聾發聵,激起了大家戰天斗地的豪情。
反觀自身,身為國家電網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我們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為人民服務的無私精神,我用心,愛如電,為千萬用戶送上溫暖與光明。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同樣,在工作中,我們也會面臨困難,陷入困境。在困難面前,我們更應該發揚焦裕祿精神,知難而上,堅持貫徹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焦裕祿精神是永恒的,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是長期的,雖然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但我們應該不斷探索新途徑總結新經驗,賦予焦裕祿精神以時代精神、時代內涵,將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十二
近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觀看了影片《焦裕祿》,深深地被焦裕祿同志的公仆精神、奮斗精神、求實精神、大無畏精神和奉獻精神所感動、折服。盡管我們當今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比當時要好很多,但我們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經濟社會發展處于爬坡過坎期,改革開放處于攻堅期,要克服前進中的一個個困難,就要求我們必須像焦裕祿那樣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我們要以焦裕祿精神為尺子,認真查找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觀念、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努力改進自己的不足。
一是要學習他立足實際、敬業奉獻的精神。焦裕祿同志為治理蘭考的風沙,他推著自行車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調查風沙起因;他倡導并親手在沙丘上種下一顆顆泡桐樹;為解決夏季水患,他又在洪水季節頂風冒雨查看水情。在我們當前的工作中,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我們都會遇到困難,在困難面前我們是知難而上,還是畏懼退縮,這些,焦裕祿同志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二是要學習他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精神。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時刻裝著老百姓,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例如,有一對孤寡老人,無依無靠,生活非常艱難,在天氣寒冷,將下大雪的時候,他首先想到了這兩位老人。一大早就趕到老人家里,給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說“我是你們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你們的。”我覺得這個細節非常感人。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就要像焦裕祿那樣,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
三是要學習他正直無私、清正廉潔的精神。焦裕祿同志一心為公,兩袖清風,清正廉潔。初到蘭考的焦裕祿看到百姓的貧苦生活,在主要領導反對的情況下,帶頭取消了領導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有一次看戲時,當售票的同志得知是縣委書記的孩子時,沒有讓他買票看戲,當焦裕祿同志得知情況后,不光對孩子,同時對家人提出嚴厲批評,要求第二天補上票。我想,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領導干部,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潔身自愛,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做正直無私、清正廉潔的表率,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權、慎欲、慎情、慎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身子,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
2023年觀焦裕祿有感(實用13篇)篇十三
今天,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層浪,因為我觀看了一場令人刻骨銘心的電影-《焦裕祿》。
電影一開始,一陣哀樂奏響,只見滿天都是白色的孝布,那種白,讓人有種莫名的悲哀。之后,成千上萬的人胸前都佩著白花,臉上都露出了沉痛的表情。橫幅在人們手中撐住,上面寫著:“焦裕祿同志永垂不朽。”一個小小的蘭考縣縣委書記,怎么會這么受鄉親父老的尊敬與愛戴呢?原來蘭考縣是一個在歷史上都有名的災區?!帮L沙”、“鹽堿”、“水澇”是本縣的“三害”。蘭考的36萬人民逃的逃,死的死,而焦裕祿卻看見了蘭考縣的“寶”。決定任職縣委書記。他一到那里,手里準備的饅頭就被一群圍上來的“乞兒”一搶而光。
在群眾面前他沒有一點大官的架子;在別人實行特殊管理時,他決不搞特殊化。他以毛澤東思想為武器,發揚大無畏革命精神,堅持實事求是,走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焦裕祿把別人給他的二十斤大米讓給了知識分子;在沙丘上解救痛苦的人民;在許樓村訪問老百姓的衣食起居……你說,這樣的.書記怎么不得人民群眾的愛戴。
看完這場電影,我的心情不知用什么形容詞來形容它。我覺得焦裕祿好傻,放著好好的不知比這里強多少的地方不去,偏偏來到這個災害無窮的蘭考縣。我又覺得焦裕祿這個淳樸的人平凡而偉大,他為人民服務毫無怨言。那句“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叫我來看您的”至今在我心里回蕩。我不知為什么,眼淚奪眶而出,覺得焦裕祿實在太偉大了,我一定以他為榜樣,為目標,長大后無怨無悔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