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能夠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美妙。對于寫作來說,范文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材料,下面是一些優秀作文的范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我們身邊的年味也變得漸漸濃郁起來,我們的周圍充盈著過年的氣息。
除夕清晨,我們一家便驅車來到鄉下爺爺奶奶家吃團年飯,剛好趕上這邊趕集,川流不息的人群把我們的車堵得水泄不通,賣貨的很多是附近的農民,他們帶著自家的水果、蔬菜、雞蛋等到集市上出售,再換回自己過年需要的物資。也有些是商販,開著小四輪滿載著販來的商品在叫賣。我們的車緩緩向前行駛,耳邊的叫賣聲、砍價聲,聲聲入耳,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團年飯是人們一年到頭最期盼的一頓飯了,爺爺奶奶幾天前就開始殺雞宰羊,碗柜里擺滿了讓人看了就口水欲滴的酥肉、扣肉,灶臺上方掛滿了熏得油光閃閃的臘魚臘肉。吃飯時家里的所有親戚朋友歡聚一堂,大家有說有笑,談論著過去這一年有趣的事情和對新年的期望,桌上的菜品非常豐富,有豆豉辣椒蒸扣肉、香菜炒牛肉、紅燒豬蹄、紅燒羊肉……這些都是我喜歡吃的菜。
每年的除夕,我們還有一個重頭戲就是看春晚,晚會的節目非常精彩,歌舞雜技、相聲小品等等,各個民族的人們在一起歡度春節,凌晨十二點我們跟著主持人一起倒計時期盼著新年的鐘聲敲響,歡呼新年的到來。此時窗外放起了煙花,天上紅的綠的閃成一大片,天空被煙火點亮了,人們歡呼著,每個人都有說不出的快樂。
大年初一,我更加高興,因為這一天我可以“發財”。在這一天,我們會走訪親戚,走進每個人家里我們都互相拜年,逢人就說“新年好”,然后我們就會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還有他們的祝福和希望。
雖然春節從除夕到初六只有短短幾天,而年的滋味卻無窮無盡。在這一刻,民風是最近古的,人情味是最濃烈的,年給人最深的滋味莫過于歲月無情,人卻有情吧!我希望從今往后,我們過年時濃濃的年味會一直延續下去,而不是變得越來越淡!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二
過年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日子,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年飯,放鞭炮,貼春聯等許許多多的活動讓過年的年味更加的濃郁。
當天還沒有亮時,家家戶戶都早已起床,準備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有葷有素有雞有魚,一般都會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列如魚,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寓意著來年年年有余,如魚得水。圓子幾乎也是過年必備菜品,一個個圓圓滾滾的小圓子,安靜的蹲坐在盤子中,讓人食欲大開,圓子寓意著財源滾滾,團團圓圓。一系列的菜肴都是歡慶著新年的到來。人們圍坐在一起嘗著美味佳肴,談論著往年,期待著新年。
當吃完年夜飯,一般就是放鞭炮的時候了。每家每戶準備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花炮,大家聚集在一起放煙花,閃耀的煙花棒在黑夜中顯得格外耀眼,猶如一朵朵美麗的花朵。各式各樣的煙花樣式吸引著人們的眼球,閃耀的煙花盒子,各種各樣的煙花形狀,有公雞,孔雀樣子的煙花,讓人眼前一亮。煙花從一個個小小的盒子中綻放,像生命一般破繭而出,又像一個個小精靈在漆黑的夜空中跳著美麗的華爾茲。人們拿起長長的沖天炮對著夜空,一排排的沖天炮涌向天空,又在夜空中漸漸的隕落。一家人圍聚在一起,看著最大最美麗的煙火涌向夜空,一朵朵煙花在空中綻放,那是人們的夢想和希望。星星在夜空中閃耀著,煙花也為夜空增添了幾份熱鬧。
在新年的第一天,人們會提著各種賀禮,穿著新的衣裳,去到一個個親朋好友的家里。大人們手上都是漂亮的紅包,他們將這些紅包送給小朋友,小朋友們拿到紅包后臉上個個都是喜悅。大人們則是與親朋好友談論著新年。每個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快樂之中。就在熱鬧與繁忙中,新年過去了。人們又回到了那緊張而平庸的生活中去了。
每家每戶都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放著煙花,到處去拜年。這也許就是就是最好最傳統的年味了吧!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三
“吃水餃嘍”奶奶在廚房叫著。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便馬上從樓下下來。
“好好吃啊”一向貪吃的小堂弟在桌前說著,嘴巴還在冒著熱氣。這水餃是我最喜歡的玉米豬肉餡的,吃進去甜甜的,還有香氣彌漫而來。每當這時,奶奶就在旁邊笑嘻嘻的看著我們吃。
吃完之后,小堂弟跑到我跟前說:“去不去玩煙花”。記得小時候每天最期待的是在過年的時候玩煙花,尤其在晚上的時候放,五顏六色,絢麗多彩。每當我們拿到壓歲錢的時候一定會去附近的小賣部買一袋子的煙花,口袋里,嘴巴里還會有數不清的辣條。我答應了小堂弟,他馬上把他私藏的煙花放到前坪。我從爸爸手中拿走打火機。這時他們都會下來一起玩煙花。小小的光,大家都圍著,一起聊聊去年發生的事。
年夜飯吃完了,我們大家一起坐在客廳等待春晚的開始,雖然中途堂弟會一直吵著說要看《熊出沒》,大家看著他這氣鼓鼓的樣子,便哈哈大笑。到了晚上八九點的時候爸爸,嬸嬸,奶奶就會給我們包紅包,這是我們一年最期待,也是最喜歡的環節。
看到我想睡的時候,我就趴到床上一睡不起。爸爸會在睡前放一次鞭炮,代表不能再出門了。
到了第二天,我們穿上新衣服跟著爸爸一起去拜年。其次,我們那個地方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大年初一的時候不能搞衛生,不能倒垃圾,不能灑水。其實,就是不準任何的東西出了家門。所以家家戶戶都是亂七八糟的。
到了大年初二,舅舅他們都跑到了我家來拜年,我最喜歡的就是和小孩兒一起玩耍。大人們打牌,喝酒,一起聊天,我們小孩便聚在一起玩游戲,在我家的大沙發上蹦蹦跳跳還一起陪堂弟侄子們看動畫片,其樂融融。忘記過去一年的煩惱,重新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年味也就在這一舉一動之間產生了。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四
年至,味濃。
年,在一場大雪紛飛后悄然而至,像一位無聲的俠盜,將積累一整年的憂慮裝入袋中,又從袋中捧出一簇閃耀的希望。希望中偶爾也夾雜著幾絲失望,可它們都散發著芳香,那便是年的味道。
年,在取下被歲月熏香的臘肉后悠然而至,又像一壇被封存在老窖里的酒,時間是酒曲,讓它在合適的時候慢慢發酵,愈久,愈香,在被開封的一剎那,馥郁,氤氳。酒香不怕巷子深,年亦如此,凝聚著三百六十四個日夜,在除夕夜的最后一次陳釀后,肆意芬芳。
年,又在門旁的桃符反射第一抹光輝后赫然而至。家家戶戶的春聯已經貼好,親手書寫的還墨香依舊。再給土灶中填一把柴火,熊熊旺火也預示著新年的紅紅火火;再看鍋中的餃子,水中翻騰,咕嘟咕嘟地冒著泡,象征著新年的熱熱鬧鬧。穿上新衣的孩子們,沖上街頭,一手拿著鮮紅的一串糖葫蘆,另一手提著潔白的一袋糖瓜。年在孩子們眼中,就是像身上的衣服和手中的零食一樣,是新的、甜的。
日歷一頁頁翻過……
年將至,味愈濃。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五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聲聲入耳的詩句,描寫的正是這記憶中的年味。
春節是人們一年中在外漂泊回到家鄉的節日。媽媽早早的置辦好年貨,爸爸就是好好的養足精神,開車回家過年。回到家中,門上貼著那對仗工整、平仄和諧、寓意吉祥的對聯,讓人的心中慢慢洋溢出過年的.快樂。
除夕之夜,大家開始坐在桌前享受美食,享受溫暖享受團圓,玻璃上的小水珠似乎也收受到了感染,它們緊緊的抱在一起,然后再一起沖向底端。奶奶做了我最愛吃的鍋包肉,那一片片鮮美的肉塊先被包裹著奶奶秘制的醬料,然后再披上那金燦燦的外衣,經過食油的爆香“呲”,送到嘴邊,咬開脆香的外皮,里面就是彈潤緊致的里脊肉,香與辣在口激發出了幸福的火花。讓我吃出來的是親情的溫暖,人生最幸福的時刻莫過如此。
大家團團圍坐在桌旁,哥哥播放出一段喜悅的音樂,爸爸與舅舅的笑容在他們的臉上從未間斷,時不時還拿起酒杯慶祝一下,爺爺奶奶就和外婆愉快的交談著,樂的合不攏嘴,整個場面讓人感覺溫馨極了。我和有些哥哥姐姐一年難得見一兩次面,這次忘記了作業的束縛和時間的約束,我們都放開了聊。“好久不見,最近過得好嗎?我聽姑姑說你們現在學習壓力很大,能適應嗎?”表姐一問起問題就沒完沒了了,這時外公也過來湊熱鬧,“學習怎么樣啊?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哦!”聽到親人們的句句關懷和他們眼神中間的關心,讓我倍感溫暖,有親情真好!
過年,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是親人之間心靈上的交流。美食,關懷,都是過年的象征,它能讓處于焦慮的人慰藉,讓孤獨的感到溫暖,這自讓而然的就體現出了這暖洋洋的年味。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與屋內氣氛似乎相互召應,年味就是這樣的暖洋洋。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看到這首王安石的《元日》,才發現春節已悄然而至。
收拾行囊,我們一家三口踏上回家的路,坐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終于到達家門口了。一進門,就看見年邁的奶奶孤獨的坐在那兒洗菜。陽光照耀,根根銀絲在風中飛舞。“奶奶我回來了!”我大聲的喊到,奶奶連忙抬起頭,楞了一下,高興的說:“哎喲,我的孫兒,你終于回來了!”隨后一只手拿著菜,另一只手撐著旁邊的小板凳準備起來,但卻十分吃力,我飛快的跑過去,扶奶奶起來。奶奶緊緊握著我的手始終不肯放開,十分開心。
放完行李,奶奶給我拿了她事先專門為我準備的一大堆零食,讓我邊吃邊等她做餃子吃,可我哪兒坐得住啊,便和奶奶一起去。奶奶住在農村,用的柴火灶,生火需要碎柴,可家中只有粗柴,我便不顧勸阻拎起斧頭開始劈柴,無論我怎么努力,斧頭總是不能按照我的想法落地,累的我腰酸背痛,最終還是爸爸來幫了我。
進屋,媽媽和奶奶已準備好肉餡,開始包餃子呢!只見媽媽拿起餃子皮放上餡,兩手向內一挽一個生動可愛的餃子就完成了。奶奶包餃子的速度當然比媽媽要慢,包好一個后總會瞅瞅看看,一是看包的好不好看,二是看哪里沒包好緊在捏一下,奶奶包的餃子個頭大,餡多,像一個個金元寶似的。
餃子下鍋了,這是個煎熬的時刻,陣陣香味從鍋內飄出直鉆我的鼻孔,我像盯著獵物一樣盯著鍋里的餃子,終于煮好了,我不顧它的燙便來一碗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我心中的年味,是奶奶包的餃子,也是一家人歡聚一堂吃餃子的滋味。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七
不論是隔著山或是海,不論身處何方,也不論一年到頭成就多少,所以的中國人們都要趕回家過年。在路上,人車涌動的唯一方向是――家。
這日我們起了個大早,就這街邊的路燈,我哈出一團白氣,搓搓手,幫著把行李裝上車。我抱起一個大紙箱,向里嗅了嗅,正是我愛吃的蘋果的氣味。爸和二伯各抱著一個紙箱,我悄悄瞥了眼,看到了整整一箱的肉,正暗自偷樂,媽看到我那一臉賊笑得樣子,翻了個白眼,笑道:“平日也沒少你肉吃,你看你那樣,把口水收收。”眾人便都笑起來,我也紅著臉憨憨一笑。山路崎嶇不平,車跟著搖晃顛簸,我扭動身子向后看,行李和年貨擠著搖搖晃晃。這便是年味,年味在滿載的年貨中。
刺骨的冷風從車縫鉆入,我和媽冷颼颼地擠在后座。當暖暖的陽光從車窗玻璃照進來,凍僵的身子如化冰般復蘇,才發覺已近中午,肚子也很配合的叫了兩聲。拿出早就備好的鍋巴和雞肉,嚼著脆脆的,香香的。肚子是滿足了,嘴巴卻還沒消停。不知是誰先哼了兩聲,不一會兒從車里傳出各種歌兒:“?;丶铱纯椿丶铱纯础薄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新年好啊新年好啊”……歌聲再伴著些笑聲,爽朗明快,好不熱鬧!和諧快樂的場景使人賞心悅目。這便是年味,年味在清揚的歌聲中。
等唱累說累笑累了,車也在不知不覺中駛過三分之二的路程,頓時又被各種景物所吸引。那山不是秀麗的,會顯得小氣;也不是巍峨的,會顯得難以接近。黃土裸露,巖石層生,遠遠望去很豪放壯美,能讓人從中感到一種傲然的骨氣!山腳下有幾戶人家,灰瓦白墻,一條流水將村莊分隔兩岸,陽光輕撫河面,粼粼波光又奪走人們的視線。門口還有人正貼年畫,一人踩著木梯,一人扶著。撕下舊年的對聯,換上新的對聯,小孩兒們圍在梯子旁蹦蹦跳跳,映著門上紅紅的年畫,顯得很喜慶,熱鬧。這便是年味,年味在火紅的年畫中。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八
縷縷糯米的甜香彌漫街頭,鞭炮聲漸漸響起,披著金雞紅袍的年縈繞著團聚、幸福的味兒,姍姍而來。
大年三十,我跟著爸爸,小爹,去給爺爺送亮,一路上空氣中彌漫著魚肉的咸香,家家戶戶的門窗上張貼著各樣的福字、年畫,紅通通的燈籠寓意著吉祥,搖曳在風中,一派和諧的氣氛。
盼著新年的心思,一天天發酵,味蕾帶給我的則是期盼。一道道美味佳肴小心翼翼地捧上桌,大家都招呼奶奶快來一起吃飯。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寬口大鍋,滾滾紅油,筷子入水又提起,三兩下,竹筍的清香,豇豆的肥厚,土豆的綿軟,已在口中融合,交織,麻辣使味覺有了突破口,夾一口肉餃在鍋里一蘸,口中便“噼里啪啦”爆開。在喜慶溫暖的燈光下,奶奶的笑臉,嘴角上揚的弧度,更加明顯。小爹吃著鍋里的肉卷,肉卷滋出的油滑在嘴邊,露出金燦燦的一抹黃。舉起酒杯一句:“媽,我敬你!”小媽在桌上夾著青菜,分給妹妹和我,說著:“不能光吃肉,營養要均衡!”妹妹也大了一歲,不在像以往的調皮,文靜地吃著菜。我舉起杯子,一一敬了長輩。在團聚中有著濃濃的年味。我心中的年味是團聚。
到了大年初一,照例去走親訪友,到了大姑奶奶家門口,大門已經敞開了。進了門,我與妹妹一起說著:“新年好,大吉大利。”姑奶奶抓起兩個大紅包,硬塞在我和妹妹的口袋里。進了屋,新年的喜氣味道,慢慢的擁抱著在坐的每一位家人。吃著果盤里的糖果,幸福的年味兒更加充實了。進門的友人越來越多了,有的滿腹詩經開口就是“爆竹聲中辭舊歲,歡歡喜喜拜大年”有的作古代人入門抱拳作揖,主人家也不慌不忙的謝謝,送上糖果或壓歲包。年飯吃著姑奶奶炒的年糕,預示著“年高”的好彩頭,更蘊含著濃濃的年味兒。我心中的年味是幸福。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九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又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一年里各忙各的三代人又聚在一起了。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奶奶便開始跟我們講她一年里的趣事,大家認真地聽著,時不時有搭話的人,你一句我一句,逗樂了對方。歡樂的氛圍將冬日的冷漠褪去了三分,剩下暖橘色的年味。
不知不覺,服務員將菜端上了桌,頓時菜香四溢。大家都停下對話,“開飯咯”,動起筷子大快朵頤。吃到中途,每家人都會端起酒杯給每個人敬酒,并說上祝福的話,“學習進步”、“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接著呢,就是發紅包的時刻了,每家人都帶著燦爛的笑容,雙手遞上給晚輩的紅包,這是紅色的年味。
吃完飯后,爸爸媽媽又帶著我去院子里放煙花。爸爸將煙花棒給我點燃,耀眼的白光在眼前綻開,像融入夜色里的精靈。我用雙手甩動煙花棒,白花一朵朵綻開,很美。玩完煙花棒,爸爸就去點燃煙花?;鸸庖稽c冒出,金色的火星從筒中濺出,又一點點地登高,變大,沖上天空,分裂成無數小小的光點,照亮了夜空,展示她動人的美。隨著一聲突如其來的響聲,我們不由地捂上耳朵,貪玩的弟弟也鉆到媽媽身邊,同時不由得覺得好笑。我看著一個個沖上天的煙火,從心底里感到興奮,閉上眼,許下新年的心愿。等我睜開眼,煙火像流星雨一樣落在地上,消失不見了。這是金色的年味。
一朵朵煙花隕落,我們便回到奶奶家。小小的房子被我們三代人擠滿,有的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有的開始搓麻將,有的開始玩手機……我還是選擇了看晚會,最愛的節目是小品,奶奶也和我一樣這樣覺得。
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舊黃歷翻過,新日歷掀開新篇章,新的一年新氣象。奶奶關上燈,提醒道:“睡覺啦!”大家都蓋上被褥,進入了夢鄉。這是粉色的年味,甜甜的。
我們家的年味一直都是簡簡單單,卻不失繽紛的一種傳統。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十
大年三十,回到老家。只見門口貼著嶄新的春聯,掛著兩盞大紅燈籠。院子里傳來句句新年好的問候,四處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慶氣氛。
廚房里,媽媽和外婆正忙碌著。一雙熟悉的布滿了老繭的手,將攪拌好的粉漿仔細地倒入模具,進鍋蒸熟,不一會兒,一個個發稞就蒸熟了,廚房中氤氳著濃郁的香氣。絲絲入鼻,沁人心脾,勾起心底某處的悸動。
取出屜籠,那雙手用小松子蘸上紅米漿,在上面點一抹紅。一個個點過,頗有點上將授勛的感覺。
另一雙手在菜板上,執刀切茴香,那清脆的聲音,時而緊湊時而舒緩。叮叮當當,在空氣中悠長回響,雞蛋同豬肉拌在一起,調味攪拌,再裹上豆皮。“嘩啦”一聲,油星濺在空氣中飛舞,肉卷被倒入鍋中,看著那表皮變得焦黃酥脆,于是霎那間,噴香滿溢。
年的味道,是廚房美食的味道。
——真好啊。
“噼啪”一聲巨響,煙花升上天空,在夜空中綻放,那一瞬的美麗迸發出奪目的絢麗,將整個夜空映得通明。星光璀璨,夜幕燦然。
“姐姐姐”清澈可愛的聲音傳來,轉身望去,是我幾個妹妹,手里提著大大小小的炮仗向我招手,童稚的小臉上洋溢著單純的喜悅。
“怎么了?”我嘴角微微上揚。這一幕,我盼了多久了?
小一年了吧。
沒有繁重的學業,沒有等著我的無窮無盡的補習班,有的只是,簡單的幸福,單純的快樂。
——真好啊。
年的味道,是鞭炮與煙花的味道。
——真好啊。
年的味道,是美食的味道,是煙花與鞭炮的味道,更是一家人幸福的味道。絲絲縷縷,纏纏綿綿,將心底的缺失空寂一點點填滿補充,將寂寥的夜空裝點完整。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p>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十一
年是母親的期盼,孩子的渴望,親人的團聚。
俗話說得好: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但過年的時間卻都是一樣的。
孩子們喜歡,大人們也忙亂。我們必須預備好過年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真熱鬧。在這一天,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也都穿起了新衣。媽媽很早就起來做年夜飯,一會兒切大蒜,一會兒又熬湯,可忙了。弟弟則是在外面放一個又一個的爆竹,玩得不亦樂乎!媽媽真是有一雙能工巧手,沒過一會兒飯就做好了。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媽媽做飯實在太香!媽媽對我說:“你不可以一個人先吃飯,要等大家到齊了,才能吃。知道了嗎?”我說:“知道了,媽媽。那為什么一定要等大家一起吃呢?”媽媽對我說:“因為交上是團圓飯,親人是要團聚在一起的?!睕]過一會兒功夫,全都到齊了。我對媽媽說:“可以吃了嗎?”媽媽笑著點了點頭。年夜飯過后,就是我最喜歡的“發紅包”。我拿到了媽媽給的紅包,同時也拿到了媽媽給的一段寄語,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你已經十幾歲了,還有一年半,馬上就要面臨中考了,你一定要努力啊!”我心想:是啊!在這年的背后是母親的期盼,孩子的渴望哬!這時,弟弟蹦出一句天真的話:“要天天能拿紅包,該有多好啊!”
面對新的一年,我應該多一份責任,我決心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母親、老師對我們的期盼。
我想這大概就是傘味兒了吧!一句句祝福的話語,一串串的爆竹聲。讓它們成了年味兒的不可缺少的調咪劑。讓過年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十二
晃然新年將至,我回到洞庭湖外婆家準備接受新年的洗禮。在此同時,我也在努力地在這年中尋出一些味道來。
鄉下清晨來得格外早,不到六點,我便早早起床,一下樓就看見外公外婆在菜園子摘菜,我正準備問候他們,只見外公一臉慈祥,眼睛瞇成一縫,笑著說:“我的孫孫,這么早起床啦,新年快樂??!”一天之始,有了這幾句問候,我心中的快樂天使瞬間被激活,溫暖充盈身心,感覺連空氣都是快樂的。
正午時分,親戚們紛紛齊聚于此,意在一起吃個團圓年飯。此時,我那剛剛學步的表弟咿咿呀呀地說道:“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來了,哈哈哈……”看著他那天真爛漫的笑容,我也不由自主地會心一笑,心想:“團聚就是年??!”我心中感受莫過于一杯加了冰糖的咖啡,微甜味濃,令人回味無窮。
晚飯后,我同父親去散步,一開始,我們談人生往事,聊歷史人物,后來,我們拿起路邊樹棍裝盲人,學電影情節練武功,盡享童真樂趣。父親看到一些景物莫明地笑了起來,我也不知何緣故也跟著哈哈大笑。我心想:“年味就是愛與陪伴的傳遞吧!”
一路上我們看見家家張燈結彩,喜迎新春,還遇到了一位鄰居老爺爺提著一袋零食,見到我們說:“這糍粑是我們這里的特產,新鮮的,剛剛做好的,嘗嘗吧!”我接過糍粑說:“謝謝爺爺,您真熱情哈,糍粑很好吃。”之后,我們又與老爺爺聊了一些家常事。在回去的路上,父親問我,“今年在鄉下過年比長沙過年有味吧?”我說道:“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都不錯?!备赣H認可地點點頭,若有所思,臉上浮現出一絲不易覺察的頎慰。
過完年后,我想:“我尋找的年味是什么?”年味哪是尋找到的`?。⌒闹袘褠郏翁幉皇菒鄣娜碎g呢?一個家族許多成員在外打拼,過年才聚首,團圓就是年啊!年味是親情的脈搏,一線串珠,“年”這條線將多少游子這思串聯,繪成了一條別致的人間愛河,它光彩奪目,散發出脈脈清香。我想只要這條愛河流淌過的地方,都有香濃的年味吧。
新年終將成為過往,而年味的痕跡留下來了,它讓我領略了愛與陪伴的力量。心中懷愛,天天都是新年,我想這也是年味的最高體現。
暖洋洋的年味初三(實用13篇)篇十三
超市里循環的音樂告訴你要過年了,學校的放假通知告訴你要過年了,各種廣告大氣的煽情牌也告訴你要過年了……年味就是這樣隨著春節的臨近,越來越濃,好像一碗淡茶,在變成甜甜的清酒,最后又融入母親的瓦罐里,變一碗濃湯。年味就是一種生活的快樂,是中國人崇拜的味兒。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貼福字;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這是老一輩們的年,也就是“吃”年。中國人喜歡年糕,哈,現在手上還拿著一塊。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滿足好舌頭,又有好彩頭。
當你走進省實驗高三教學樓,你不難發現,每個門上都貼著一副對聯,紅紙黑字,裝飾以金色墨點;比喻對仗,寄托以深深期望。年味兒,貼在各家的門上。有人說福字是一種人們快樂幸福的符號,只要貼著自家人看著舒服,有暗示幸福的作用,怎樣貼都是年味兒。
不是“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都包含著中國人對未來的希望,都給人以快樂的正能量。
年味,貫穿在人群中。
過年,即是團聚。我喜歡看到春運時人們忙碌的樣子,嘴是哈著熱氣,臉上流著汗水,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與年貨,臉上掛著笑,握緊的回家的車票……馮驥才是文化名人中最會過年的,他告訴人們,人情味是最深的年味,年,或許也就失去了意義。
“新年好”,“恭喜恭喜”以前以為這都是人們掛在嘴邊的客套話,現在細細想來,這些話原來帶著一種真心的祝愿的。爺爺奶奶盼過年,因為他們可以見到大半年沒見的兒孫,雖然重逢時的笑臉布滿了皺紋,但那種快樂,卻如同新生兒一般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