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在邏輯上要嚴密,觀點要連貫,避免出現矛盾和跳躍的情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作文的精選范文,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一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許多著名的文化遺產。比如:陜西兵馬俑、長城、云南麗江故城……今天,我重點介紹北京的故宮。
故宮,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軸線的中心。它從公元1406年開始建造,到公元1420年完工。宮殿七十多座,是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是一座長方形城池,9故宮周圍建有十多米高的城墻,外加一條寬五十二米的護城河,構成了城中之城。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的建筑精華,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之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多么的強大啊。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故宮南北中軸線最顯要的'位置。它是皇權的象征,皇帝在這舉行典禮,如皇上登基,冊封皇后等等。太和殿建造完后,被毀了好多次,2006年因骨架不穩而重修,兩年后又重新嶄現在人們的眼前。
古代的建筑物全是以木材為骨架,遇到火就燒掉了,所以人們想到在屋頂上放鎮壓之物來防火。屋脊兩端的小獸被稱為“吻獸”,傳說它有降雨的本事,一旦走水(古時候發生火災叫作走水)就會有雨來滅火。它還能起到連屋頂瓦片的作用。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故宮,從午門進來從神武門出來,故宮樓閣重重,白玉雕欄,紅墻黃瓦,金碧輝煌,故宮雄偉的大殿和開闊的廣場,又有華麗的后宮,還有帝王后妃休息的御花園。
我最感性的是御花園,園中蒼松翠柏,奇花異石,是帝后皇屬游玩休憩場所。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三
故宮舊稱紫禁城。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約753米,四圍有高10米的城墻。
故宮始建于明朝永樂四年,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在成為皇帝后,照著南京故宮的藍圖在封地上復刻。由于舍不得自己的燕王府,所以把原故宮往南移動了10千米在燕王府重建,在永樂十八年建成。
故宮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個部分,共有9000余間房間,大小宮殿七十多座。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統稱三大殿。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不但有外朝和內廷,還有一條完美的對稱軸。
從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一直到神武門。這個時候如果你有故宮的平面圖,那么你會驚奇的發現。這仿佛是一條天然的對稱軸,完美的將故宮分為兩半。
故宮還有一處神奇的地方——地下排水系統。它可以將生活污水排進水池和荷花池,最后再排入金水河。這實在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讓讓不禁為之贊嘆。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四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物之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它在1987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一條中軸線貫通整個故宮,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同時,這條中軸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
清晨,我和爸爸媽媽踏著朝陽來到了美麗的故宮。遠遠望去,氣勢恢宏的午門映入眼簾,高十多米的紅墻上刻著美麗的花紋,尖聳的屋頂上,斑駁的黃瓦向我們昭示著故宮悠久的歷史和它經歷的滄桑巨變。我不由自主感嘆道:“故宮真美啊!”
故宮之美,美在建筑。那一重又一重朱紅的大門,一座又一座雄偉的宮殿,一階又一階精致的白石臺基,跨越近六百多年的滄海桑田,依然召顯故宮的王霸之氣。穿過午門,沿著中軸線前行,很快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我的眼前。“太和殿”單從這名字就看出那君臨天下的霸氣豪情。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走進殿內雕鏤金漆的寶座坐落在正中須彌坐式楠木平臺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太和殿又俗稱金鑾殿,是古時用來舉行各種重大典禮的場所。今朝的太和殿依舊富麗堂皇,但君王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數以千計的平民可以自由的出入這里,將這座寶殿端詳,端詳……我的耳畔仿佛傳來一聲聲鐘聲,仿佛看見皇帝身披龍袍,端坐在龍椅上。文武百官都依次按照品階站立,然后按照禮節三跪九拜。
正當我思緒萬千時,我已經被媽媽拉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有一塊十分巨大的石雕——云龍石雕,上面雕刻著云朵,湛藍的海水,險峻的山崖,九只巨龍威猛的在云霧間翻滾著,怒吼著,真是巧奪天工。聽導游介紹,每逢下雨時節,雨水就會順著臺階流下,而后從一個個巨龍口中吐出,形成九龍吐水的異景。古時寶和殿承擔著一個重要的任務——科舉考試。各地財高八斗的學子們經過層層艱難考試后,才能來到這里參加殿試,相信競爭的激烈程度絕不亞于當今的高考。
故宮之美,不僅美在建筑也美在藏品。故宮現有180余萬件藏品,以明清宮廷文物類藏品,古建筑類藏品,圖書類藏品為主。無論是明亮如鏡、清薄如紙、聲音如磬的瓷器;還是挺拔如松、清亮如溪、浩瀚如海的書法;或是瑰麗如霞、質樸如水、粗獷如山的繪畫,都讓人目眩神迷,嘆為觀止。凝視著這些藏品,我仿佛看到了由遠而近的歷史的腳步,厚重而塵遠。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五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著我游覽了故宮。從前到后,從外到內,我被故宮的宏偉壯麗和歷史背景深深吸引。在參觀回來后,我決定好好地了解它一番。
根據資料閱讀,我知道了故宮是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宮殿建筑,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1987年,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時候,人們稱它為“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72萬平方米,相當于18個我們學校那么大,為世界之最。整個建筑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有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千米的朱紅色城墻,墻高10米左右,底寬8.62米。城墻上開有4個大門,城墻四角聳立著4座角樓。這角樓結構精巧、造型別致,是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了解到這些,我從心里為中國古代建筑師們感到自豪。
故宮整體呈“中”字形結構,左右對稱,一字貫通。內部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這樣的布局讓人覺得主次有序、層次分明。外朝的主體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儀式。那時,數千人高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何等的人間氣派呀!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這讓我想起了影視里宮廷劇的畫面。
此外,還有珍妃井、養心殿、九龍壁等等。這些建筑的臺階上、扶手上、房檐上處處都雕刻著龍,神態逼真、千姿百態。遠遠望去,一片紅墻黃瓦,凡是來故宮旅游的人,沒有不被故宮這名勝古跡的輝煌所吸引的。
在居住區以北有一個小巧別致的花園,其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它位于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后方,明代稱為“宮后苑”,清代稱御花園。園內的松、柏、竹與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還有很多老樹。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它們依舊蒼勁、挺拔,就像一位位目睹歷史變遷的老者。
我們的故宮是歷史的重現,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不僅美麗,而且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不僅象征著榮華富貴,也記載了屈辱,激勵我們下一代人努力學習,建設祖國,把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并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了解它。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六
今天是11月9日,星期日,晴。
我和爸爸、媽媽、姐姐去了故宮,那里有很多很多宮殿,房子上的龍數也數不清。
有很多廣場可大可大了。還有大花園,有一棵樹的下面長得跟一個洞似的。宮殿的走道上有幾個大銅缸,聽講解器里的阿姨說有兩噸重呢!故宮好大好大,我都走累了。
今天我真是太高興了!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七
故宮坐落于北京中心,也稱“紫禁城”,是威嚴、神圣的象征。
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叫做“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成效,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獨一無二的杰作。
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設計者蒯祥,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占地72萬平米,建筑面積15萬平米,有房子9999間半,主要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建成后,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根據那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即“后寢”部分。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宮禁,同時成立“清室善后委員會”,接管了故宮。于1925年十月十日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對外開放。自此將來,紫禁城才被叫做“故宮”。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五六十年代起對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1961年,國務院宣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8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珍藏有很多古時候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珍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時候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不少文物是絕無僅有些無價國寶。
故宮,是中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文化遺產!故宮所代表的是已成為歷史的文化,是國內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中的耀眼之筆,具備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是大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瑰寶!這份驕傲和自豪也將勉勵和鞭策大家不斷努力、不斷前行,為祖國的興盛、昌盛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八
一座城,一座神秘莫測的城,紅墻高聳、角樓巍峨,百姓不能踏入半步的城。它的記憶,只屬于皇帝。這就是故宮。
故宮,舊稱紫禁城。地處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906年),歷時14年建成。為明、清兩代帝王處理朝政,以及皇室成員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被視為“天地會合,陰陽交泰”之處。先后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帝,清朝10帝)在此統治了中國近500年。它的總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樓閣8700多間。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走近故宮,滿目都是金黃的屋頂,朱紅的宮墻,在陽光的照耀下,黃色的琉璃瓦熠熠發光,閃爍著奪目的金光;原本暗紅色的高墻也明亮了起來。徜徉在故宮里,仿佛置身于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活生生的歷史從這里走了出來,古老的建筑煥發了新的生機。到了傍晚,夕陽西下,朱門金釘,紅墻黃瓦,讓這座宮殿變得莊嚴,又充滿了神秘色彩。
故宮最美的時候,是在大雪過后。一場大雪,讓故宮沉寂了下來,一改往日的金碧輝煌,紅墻黃瓦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艷麗奪目,讓人看了忍不住要走進它,卻又不舍得破壞那份安寧。
大人們行走其中,會談論歷史的盛衰。而孩子們走進其中,大多都會被大殿屋檐上一些小獸所吸引,指指點點,嘰嘰喳喳地探究著小獸的來歷。其實這些小獸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琉璃屋檐獸。在古代,宮殿檐角上的神獸數量是由建筑的規模和等級來決定的。一般以1、3、5、7、9這五個奇數為準。而太和殿在三個大殿中地位至尊,檐角安放了10個神獸,在古建筑中是獨一無二,象征著十全十美和至高無上。位于最前端的是騎鳳仙人,據說是齊閔王的化身。之后的這十個神獸依次為象征帝王的龍,百鳥之王的鳳,勇猛威嚴的獅子,象征忠勇吉祥的海馬,象征尊貴的天馬,能夠防災滅火的押魚,護佑平安的狻猊,象征公正的獬豸,寓意除禍滅災的斗牛和能夠降魔庇災的行什,它們都無比威嚴。在統治者的心目中,它們會和他一起鎮守江山,反映了統治者祈求天助的心愿和皇權的至高無上。
閉館的時間到了,工作人員推動厚重的城門,隨之就會聽到一個沉重的聲音,那聲音如此厚重,似乎在訴說故宮幾度榮光幾度蒙塵的歷史。逛故宮,就如同翻閱一本歷史書,展現了宮廷文化以及民族的信仰與審美,也再現了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其中還有更多故事,等待我們挖掘和探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九
故宮于后金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那時候建造的。雖說不想北平天安門那樣宏偉、雄壯。但也是非常古樸典雅,擁有滿漢結合、滿漢一心的建筑思想。
我們參觀之前,聽我們在導游處聘請的導游姐姐說:“故宮的結構是西——中?——東的。”
進了里面,十分之九建筑師黃色的琉璃瓦鋪在表面;再用綠色的琉璃瓦表在房檐。黃色代表這熊熊火焰;綠色代表著在遠離女真族領地當皇帝的人眷戀他們的草原。還有剩下的十分之一的是用綠色琉璃瓦鋪表,綠色琉璃瓦鑲邊。這間房子是冬巡的皇帝用的書房。綠色鑲邊還是與其他一樣,但是綠色鋪表就大為不相同,黃色代表火焰,書房里不可有火,所以用代表著清新的竹子的綠色來代替。
在八旗亭上面是大和殿,只是用來擺宮宴的。在龍椅旁,有兩個琺瑯香爐,兩頂鶴燭,香爐上還有香灰,仿佛在龍椅旁還繞著青煙呢,真氣派!
我們還去了清初所有妃嬪在這住的地方,以及皇后的寢宮(清寧宮,也就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壽終正寢的地方)和了解了清后宮人(包括太監)的生活習慣。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坐落在我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它始建于春秋戰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陜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說起長城,它雖然沒有頤和園那樣精巧雅致,也沒有故宮那般金碧輝煌,但是它那恢宏的氣勢,長龍的`神韻使它成為了歷史的寶貴遺產,享譽世界,舉世無雙,不僅如此,長城還是這個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最為浩大的古代防御工程,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修建了20xx多年的古代防御工程,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說起長城,我們一定聽過許多關于它的傳說,比如家喻戶曉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喜良和孟姜女的遭遇讓人同情。據記載,秦王使用了近百萬的勞動力修筑長城,而且當時沒有任何機械,所有的勞動都要靠人力,再加上工作環境是如此惡劣,周邊都是崇山峻嶺,稍有不慎,就會面臨失去生命的危險。但是,我們中國的勞動人民做到了,他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建筑了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長城。
長城修筑距今已有20xx多年了,它依然巍然挺立,顯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表現中國古代各族勞動人民的堅強毅力和聰明才智,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積極防御的戰略思想。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一
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很多比如:圓明園、頤和園等等,但讓我最喜歡的還是北京的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為“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1368—1911年)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合、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并被聯合國利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隸始建,在元大部宮殿的基礎上興建,設計者荊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地面78萬平方米,是皇帝朱隸始建,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間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故宮里很大有96個小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養心殿、乾清宮、交泰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金水橋。這些里面有宮和花國還存很多殿,之后是令我驚奇的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面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王攔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車華門,西門名歷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啊!我國歷史人化文化遺產建筑可真多啊,我愛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二
在甘肅省敦煌境內鳴沙山1600多米長的陡崖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700多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繪畫、彩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是敦煌藝術的發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著20xx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還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那尊臥佛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工匠高超的技藝。
敦煌石窟藝術中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西方學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壁畫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萬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琴弦;有的彩帶飄飛,漫天遨游;有的閉目凝視,側耳傾聽……飛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如今,飛天已成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為敦煌藝術的標志。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藝術寶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作文點評:小作者的行文結構非常清晰,而且詳略得當,先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重點介紹了它的彩塑和飛天壁畫,最后介紹了它的歷史地位。另外,對臥佛和飛天壁畫的描寫生動、形象。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三
在中國,有許多的名勝古跡。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北京故宮。
我搜集了很多資料,觀看了許多電影,這使故宮在我的心中越來越神秘……。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今天我們稱它為故宮,它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故宮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杰作,被譽為五大宮之首,故宮建設于公元1406年,1420年成功。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城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堡壘。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
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筑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征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后部內廷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墻,相對排列,秩序井然。
故宮共有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午門后有五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神武門明朝稱為玄武門,玄武是古代四獸之一。神武門是一座城門樓的形式,用的是最高等級的屋頂建筑而成。
故宮的重要標志是紅青黃瓦,朱門金釘。從故宮的色彩來看,主要有黃、黑、綠三種顏色,另外還有各種顏色的組合。進入了故宮,一進午門,展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座座氣勢宏偉的宮殿。藍的天白的云,下面是黃色的屋頂,紅色的柱子,中間加上過渡色藍綠彩繪,冷暖色調相互輝映,震憾心靈。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對故宮建筑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國務院頒布故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辟為“故宮博物院”。
看完這些資料,我自豪得將它寫了下來,故宮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四
故宮一定很大的,也是皇帝經常住的地方,但是我猜錯了一半,皇帝只有冬天的時候才會住,前面是一些雄偉的大宮殿,有一個玉雕,上面刻著游龍在騰云,栩栩如生地,像真的龍一樣,還有另一個接見大臣的宮殿它鋪的居然是金磚,不過這金磚根本不是金子做的更離譜的是金磚還不是金色的,還是綠色的,原來那是燒制而成的極品金磚,要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標準。敲之有聲是敲出來有金子哪樣脆的聲音,斷之無孔就是斷了沒有任何空隙。
聽講解機說,皇帝居然不是居住在雄偉的乾清宮而是住在小小的養心殿,原來,皇帝是發現看似雄偉的乾清宮不適宜居住,而搬到養心殿,而且還不是一直住,因為這里太熱了。清朝皇帝都是滿族人,不習慣太熱。一般都在圓明園,所以圓明園那么大就是因為這個。
故宮里面有很多殿很多都不開放,開放的大多數都是慈禧的,皇帝的還少一些,剩下的都是宮女大臣住的,還有軍機處,在養心殿旁邊的不起眼的小房子,我認為,原因是軍機處近好找大臣商量,第二就是防止被敵人一眼就看出來是軍機處,就給拆了。特別是御花園,看起來要山沒山,要水沒水,根本不像是御花園。但是實際上以前很漂亮,只不過經過了歲月。
故宮是說它不大不對。所以光是開放區都沒看完,主要是因為殿太多,所有的小殿都差不多,根本沒看頭。大殿特別少,沒得看。
故宮是以前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之一。
文檔為doc格式。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五
游客們,大家好!我姓周,大家可以叫我周導,也可以叫我小周。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去游覽一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故宮。希望通過我的講解,大家能對故宮有所了解。請大家緊隨我的腳步,前方就是故宮了。故宮,又叫紫禁城,在北京的市中心,面積大約有72萬平方米,是我國古代建筑群里的精華,也是世界五大宮的其中之一。我要來考考我們團里的小朋友,你們知道世界五大宮是哪五大宮嗎?答對了,除了我們國家的故宮,還有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的白宮,這五大宮并稱世界五大宮。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故宮了,我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三大殿,它們是世界聞名的,獨一無二的建筑,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還有保和殿。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原名奉天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我們走近去瞧一瞧,大家可以想到什么詞來形容這個大殿嗎?金碧輝煌不錯,古色古香也行。仔細看這一根根的紅漆柱子,粗壯扎實吧?這些都是精心挑選的整木啊!再看窗框上雕刻的精美藝術品,簡直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皇帝的寶座更是金光閃閃,扶手上到處都是龍,正上方“正大光明”四個大字也是熠熠生輝啊!
前方就是中和殿了,請大家跟我往里走。中和殿是三個殿中面積最小的,但是它小而精致,它是皇帝去太和殿之前休息的地方。小周要請大家抬頭看看中和殿檐角上蹲著的小獸,大家可以數一數,總共有幾只小獸?是的,9只小獸,有誰留意剛才太和殿的小獸有幾只?哈哈,答對了,有十只,那么為什么這個數量上會有不同的呢?我先賣個關子,等大家參觀完保和殿再告訴大家。
保和殿,顧名思義就是保持宇內和諧,才能福壽安樂,天下太平。保和殿高有29米,殿頂呈梯形,高高在上。屋頂上全是黃色琉璃瓦,里面金磚鋪地,可以說非常富麗堂皇。大家來看殿內的這塊匾額,上面寫著“皇建有極”,是乾隆御筆題詞。相傳乾隆年間,科舉考試殿試的地點就在保和殿。出了保和殿,我們也來數數檐上的小獸吧!是不是跟中和殿一樣,9只小獸啊?現在小周要告訴大家了,其實我們中國古代建筑在裝飾上是非常有講究的,皇帝是九五之尊,所以數量以9居多,而太和殿又是至高無上的,所以上面有10只小獸,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只,其他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除此以外,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處,還有象征意義呢!它可以消災免禍,逢兇化吉。
接下去的時間,小周交給大家自由支配,大家可以沿著這條中路去參觀一下乾清宮,坤寧宮以及御花園,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古代帝王嬪妃的生活。咱們2個小時以后在神武門集合。
游客們,一上午的游覽結束了。相信大家參觀完故宮有不少感嘆吧?小周在這里跟各位說再見了,希望下次還有機會給大家講解。大家下次來北京記得找我哦!
文檔為doc格式。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六
游覽故宮今天,媽媽帶我去北京游覽故宮。
故宮里雖“地大物博”,但仍人山人海,到處涌動著天南地北、說著各地方言的人們。他們有的忙著拍照,有的坐著放松僵直的腿……太熱鬧了。這里不但濃縮了中國古代文化,也濃縮著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故宮9999間大大小小的房子里,收藏著歷代帝王的日用品和象征著富有的藏品,林林總總,舉不勝收。而我最看重的卻是這座舉世聞名的宮殿筑造的精美和宏大。
故宮是中華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你看那一個個擺在院子里的大水缸,當時都裝滿了水,是古人用來的消防的:你再看那院子的地,用巨大的磚塊砌成,比故宮外高很多,坡度很大。原來是為了下雨時便于排水。據說,無論雨多大,院子里不會有一點兒積水。這一點連現代城市也做不到。住在這里的帝王們十分注重享受,要求冬暖夏涼,整個故宮下邊鋪滿了煙道。冬天太監們在地下燒木炭,上面溫暖如春,而夏天因為建筑高大,通風很好,所以又很涼爽。由這里我腦海里有了很多聯想。
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時,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你只要來故宮一次一定會為之肅然起敬。而后來我們逐漸落后了。洋人用我們發明的指南針為他們的海盜船導航,用我們發明的火藥造炮彈來壓迫我們。
中華民族復興吧!我正好趕上了這個偉大的時代!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七
親愛的紹興游客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繆,可以叫我繆導。今天,我們將參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一一故宮,首先我想提請大家一下注意事項,請文明參觀,遵守規則,不要在墻上、古代物品上刻畫,也不要亂扔垃圾哦!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它是明代和清代的皇宮,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被譽為五大宮之首。故宮開始建造于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06年至1420年。
你們看!故宮的四個漂亮的大門,我來告訴你它們的名字吧!正門名為午門,俗稱五鳳樓。午門一般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呢!狀元、榜眼和探花的人只可以從此門出入一次。后門“神武門”,明朝為“玄武門”,因為玄武是古代四神獸之一。清代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為“神武門”。“東華門”與“西華門”是個“對門”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一座,橋北還有三座門。
快點兒,快點兒,快點兒去太和門吧!太和門里有三座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看!那兒是內廷,內廷就是皇帝、皇后和妃子們生活的地方。快去看看吧!因為內廷比較長,所以拿著你們手中的地圖,三十分鐘后我們在御花園里碰面哦!
御花園里鳥語花香,草木茂盛。各位家長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讓他們爬假山。還有不要折鮮花和小草哦!……。
旅客們,我們已經到出口了。好了,我們這次的故宮游玩到此結束了。如果下次還想來北京故宮要記得找我哦!在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哦!祝大家旅途愉快!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故宮的介紹(通用18篇)篇十八
故宮是是世界上最大而且保存最完整的宮殿。
故宮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上朝和居住、生活的地方。共有8700多間房間。設想一個人一天參觀一個房間,要花三十年才能走完呢!
太和殿試中軸線上最大的宮殿。遠遠望去,金色的瓦,紅色的墻,漢白玉的基座,在藍天白云下顯得高大雄偉、金碧輝煌。走進一看,只見柱子上、門窗上到處雕刻著騰云駕霧的龍。這是皇帝尊貴的象征,在古時候是不允許出現在普通的建筑上的。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塊鋪在臺階上得龍云石,長十幾米,寬3米,重2500多噸。這么大這么重的一塊石頭,是怎么運過來的呢?聰明的古代勞動人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冬天,北京天氣很冷,水在室外一下就結成了冰。他們就在運輸的道路上,每隔幾百米挖一口井啊,把井里的水灑到地上、石頭上,過一會兒,就結成了冰。路面和石頭只見就會變得很光滑了,然后再綁上繩子,成千上萬的人拉著繩子,慢慢地就把石頭拖到了這里。
出了故宮,我們就登上了對面的景山,在高處遠眺故宮的全景。原來,我們剛才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二點花了五小時才走了中軸線那一小部分,東西兩面還有許多的地方我們沒有去,故宮真大啊!
故宮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