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抒情散文經典春天名家名篇散文經典篇一
又一陣海浪打了過來,我回頭,看見我剛走過的沙灘上的腳印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也許是它原來就很淺吧,但我心知肚明,這一片土地上,已留下了我的腳印。
也許我的腳印永遠不會有阿姆斯特朗的那樣長久、深刻,但退一步講,我的腳印也不是孤獨的啊,也有著身后注視著我的人們的目光的溫度。他們的腳印時而或一直伴在我的腳印左右,有的能看見,有的看不見,但我知道,它們都會留在我心里。
那一定有我家人的腳印。陳舊的居民樓里,每一級臺階上,都有我小心翼翼的,小小的腳印,而旁邊也總有你們耐心而穩重的,大大的腳印,伸出一只無形的大手,牽著我向上走。
也一定有我朋友們的腳印吧,那和我的差不多大小的,輕快活潑的腳印,有著纖細的小手,和我的腳印緊握在一起。
還有還有……啊!我是有多么幸福呢?每一個腳印都不是寂寞的!
也許我的腳印永遠不會有徐霞客那么多踏遍了整個中國,但我仍是年輕的,我總能讓它的數量增長。就算這三年會是兩點一線的生活,但每一個有著不同心情、不同經歷的腳印,就絕不能合算成一個,就像每天早上的太陽,它總是新的。
我那最遠的腳印,在四千多米高的雪山上。輕度的缺氧使我有些輕飄飄的,但每走一步都覺得兩腳如綁了沙袋般沉重,但是我不在乎,雪會覆蓋住它,保存好它,直到有一天雪化了,它隨著水汽升上天去,但它在那里存在過,我就滿足了。
我那最近的腳印,在我現在腳下的教室的地上,幾乎是無法計算的,有幾百幾千次呢,踏上這里,將看不出的腳印留在這里,但是教室會替我記得,當我要離開這里時,它會將它們刻入我的生命中。終究有多少,我不在乎,只要它一直在這里,我就能安心了。
也許我的腳印不能像畢加索一樣在每個領域都能留一個不會被抹去的腳印,但我會嘗試著去踏向那些陌生的土地,也許很輕,也許幾乎看不見那個腳印,但我會為自己記得。
也許我的腳印不能如名垂千古的偉人踏入萬千代人的心里,但我要讓我身邊的人們心里能留下我一個小小的腳印。
也許也許……或許并不用也許,我的腳印它就在我腳下,無論深淺,無論遠近,無論古今,大地總為我記得,過去已為我保存,未來會為我總結,只要我一步步腳踏實地地走,那些腳印,它總是在的。
抒情散文經典春天名家名篇散文經典篇二
南方河港交織,有水鄉澤國之稱,是水的故鄉,也是溫柔之鄉。南方人的心似水,天生就多情!
南方有其特殊的自然環境,湖泊、池塘隨處可見。長年氣候潮濕,陰雨綿綿,天氣跟風物真是變幻萬千。正是這善變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南方人的快速應變能力,涵養了南方人的聰穎與精明。
美麗的南方風景如畫。那隨風輕拂的河邊柳絲,小橋下面的潺潺流水,清水池塘里的片片青荷,水天一色的粼粼碧波;那清澈明湖中飄動的一葉小舟,飛出蘆葦蕩的甜美情歌;那炊煙繚繞的的小山村,香花爛漫的田野,鳥語蟬鳴的叢林;那飛流直下的高山瀑布,薄霧蒸騰的半山腰,叮咚輕唱的水簾洞清泉……構成了一幅物美、水美、人美、情更濃的南國詩畫,也突出了南方人勤勞頑強而又溫婉細膩的個性特征。真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北方氣候干燥,空氣中水分含量少。這也充分體現了北方人熱情豪爽、憨厚正直的個性特點。
北方家家都有暖氣設備,任你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溫暖。想想吃燒烤、涮羊肉、剝水煮花生、飲老白干、唱二人轉的情景,一下就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不陌生,使人更親近。
千里冰封,萬思雪飄。北方人有一顆像雪花般潔白的心,一顆淳樸無瑕的心。
啊,這個世界簡直是太完美啦!南方所沒有的,全部都由北方給補上了。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環境造就人還是人造就了環境?這不正是我們偉大祖國天人合一的和諧嗎!
不論南與北,同是一片天,共存一片地,大家都有情!
北方人南下,南方人北上,大家同是趕上了這個偉大的世代,皆是一顆心,心系兩地情!
抒情散文經典春天名家名篇散文經典篇三
人是天地間的一粒塵埃,來到世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忙碌之余,靜隅品茗,靜觀流年的生動亦是一種靜美。
光陰,亦是淡淡的美。拈花一笑,心宛若云煙,漫步春上,捧一束光陰,捧讀心境明澈的文字,心在時光中安寧舒暢著。累了,倦了,就放松身心,生命的冷暖取決于心靈的溫度,人間三千事,淡然一笑間。流年里,左手詩情,右手花香,擇一城相守,則一人終老,從紅顏一直到白頭,那是一生的幸福。
時間漫過記憶,心路上流淌著諸多的美麗,一世戀語,繾綣幾何。一世繁華,一場相逢,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緣分。春水如夢,云水相依,有一抹溫暖入著眼眸,是時光里的清喜。攜一墨一花香,慢慢走過生命里的水色光陰,一路上去收藏點點滴滴的記憶。
偶爾,一個人的時光,也是恬淡愜意的。一個人的心事,可在茶香里輾轉。春雨紛飛,香茗在手,坐擁時光,看城飄雨,看花開花謝,看塵世人來人往,心是那樣淡定安怡。讀一卷時光物語,讓塵世中的美麗,潤澤靈魂,讓塵世中的暖意,撫慰心靈,心隨緣而安。
心有多靜,眼前的世界就有多美。
心中流淌著一抹感動,那是隔山隔水,傳遞的情誼;心中有著一種貼心的暖,那是無言的關注,默默的相依,人間,最美莫過于一個“懂”字。時光輾轉,溫暖的春,亦蘊透著一地芬芳和生機,令心百轉千回,盈滿了愛和歡喜。
人生如畫,愿自己是那畫里一抹婀娜的風姿,與云相棲,與時光話語。愿柳風吹在行走的靈魂上,吹走淡淡的憂愁和心的浮躁。心靈的桃花源,是碧波水岸里的詩篇,是一窗芬芳的春暖花開。
任柳風輕柔地拂過春日的心,三月梨花的白,春日桃花的紅,畫一般地浮現在眼前。生命如旅,微笑著行走,祈一絲安好,淡看浮華遠去,感動生命的,快樂的收藏于心底。
風過,心明媚。最美的流光,是握一記暖痕,心在時光里不驚不擾,柔情似水,不言愁緒,靜看綠水長流。當目光在花香里流轉,每一個過往的日子都讓人銘記。時光物語,似水恬淡,腳下行走的足音,用心傾聽。聽,那山那水,融了心,靜了心。
有一種恬淡,是心在水墨花魂中,修心靜養;有一種靜美,是心在水墨時光中,寫一箋心語,潤一曲心調,忘去惆悵。筆下的字仿佛浸染了宋詞的香,漫過心扉。依著春日的韻腳,擁一方耀眼的晴天,情愫依依,心似花開,內心安寧且又飽滿。
怡情且潤心,一如窗外的春花耐人尋味,久久。
抒情散文經典春天名家名篇散文經典篇四
多年前,未識其中文思之時。只是這樣短短一句話便可以深深觸動我的心。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晚春時節的落寞凄美在白色的滿地梨花瓣里靜靜流淌。
因為沉迷于這樣一個美麗的句子,毫不猶豫地買下《寂寞空庭春欲晚》。凄美迷亂的愛情故事,梨花瓣里的詩情。兩個人,癡纏一生,終究一生不再相見。深深庭院,滿心相思,一顆冰心守著心里的誓言。愛恨別離,春日欲晚。
看過一些電視劇里的畫面,多了幾分技巧,畫面的唯美渲染得似乎有些過分。太過煽情的話語與小說中的含蓄顯得有些出入。所以更醉心文字將這怨情、癡情靜靜描繪的狀態。仿佛是在一個夕陽悠悠的傍晚,長風浩蕩,將一切都吹拂起來的感覺。
衛琳瑯后半生的人生狀態,是寂寞空庭相伴。然而這寂寞縈繞之中,有著另一個人以癡心相伴的心底回應。落寞的掉淚,是無奈世情的蒼涼,心底守著的還是一生一世的承諾。他可以將近半生不見她的容顏,卻把深藏最深處的隱痛給了她。春欲晚,梨花簌簌落。當初,水池邊,初遇浣衣的她。一切都還未顯端倪。只是誰料命運的兜兜轉轉拋落出這一世錯落情緣。
我們在這曲調里唱出了哀嘆的味道。而千年以前,一個女子的等待守候卻有點杜鵑啼血的悲涼。
她的才華令后人仰慕,她的美貌淑德讓人贊嘆。她是蒹葭里的迷離女子。曲終人散后,守著一個人的墳度過寂寂人生。
在這世上辜負與被辜負都是容易之事。劉騖他是多么地殘忍,將這個美麗智慧的女子翻手拋入塵埃。在這世上,最珍貴的真心,他看不見。窮盡一生,追逐沉迷的不過是虛無的美色享樂。
她卻將最好的青春給了這個薄情的男人。人與人之間那些關系是無法用任何道理去解釋的。一切溫情逝去后,獨自守著深深庭院孤獨。她的凄怨化作詩詞里的句子。那些清冷的日子,曾經的深情反而像心底的刺痛。容顏老去以后,癡怨已了,守著他的孤墳,念起的更多可能是年少的溫存,而非物是人非以后的淡薄吧。孤獨終老的日子唯有那些早已如煙云散去的淡淡往事給了心間繼續存在光亮的角落。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曾經深情如斯,而今寂寂余生。唯有那段故事化作片片梨花瓣飄蕩于天地之間。
抒情散文經典春天名家名篇散文經典篇五
在無盡的闖蕩中,慢慢的被歲月所傷,失去了很多年輕時的推崇,有關意識和理念的異同開始清晰起來。有些事,也盡顯明白了。
總是越活越蒼促,尋找了一條路后又會慢慢的迷失。慢慢的,暗淡里開始分不清黑白,浮云亂世,正是心中對人對事的評價。從一開始的幼稚遭到抹殺,孕育出了不愿看到的黑色與灰色,不得不睜大眼睛看一個凌亂的世界無度的輪回,感到空虛也很無奈。
開始挑戰生活的是我年幼的心——始終要看到一個完美的世界,上帝卻沒能讓我如愿以償。世界總會在另一面隱藏它的真實,也如有的人,看到的永遠是假的一面,這是極大的戲劇性!
也總要生活,完全的融入這個世界。總感覺有一種誘惑,讓自己抽身不開。大膽的想要從身邊發現這種誘惑,卻還是心甘情愿的往里陷,然后再慢慢后悔當初的決擇。生活就是這樣的道理,這也是現實的力量。
我還想,真正的智慧是讓你在完美與缺陷之間徘徊。然而擁有智慧的人卻不能擁有想要的結果,而智者是讓自己把握一切應該把握的。所以真正的智者根本不存在,這世上只存在真正的勇者,敢于挑開世界的黑暗與光明。
卻總有人想做智者,不斷的在生活里發現種種的誘惑。做著明白人,心里在明白中慢慢糊涂。
記得在迷惑中消失的生命有很多。也正因為誘惑也才有了迷惑。他們都是些典型的例子,世人都為誘惑所蠱動,越有思想的人越是陷得深。他們之所以在迷惑中完全找不出個所以然是思想過于豐富,思想會因為迷惑而交織起來。
真正看透世事而又能接受它的,是完全的拋身事外,置一顆敏感的心于不理。無所謂愛與不愛,美與不美,純潔與骯臟,存在與不存在,然后也就沒有了所謂的希望,淡乎其淡的生活。誘惑的傳導必定是希望存在的消失,在誘惑里迷失也等同于在希望里看到絕望。
抒情散文經典春天名家名篇散文經典篇六
我輕輕漫步在秋天的風里,看到行人眼中的匆忙之色,又看到一個小老板收錢時眼中的欣喜,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爺爺的目光,那里隱藏著一種深邃的光芒。
爺爺早已年逾古稀,鄉下生活讓他變得堅強卻不失淳樸、細膩。他尤其喜歡孩子,對我更是無比疼愛。小時候,我常跟著他在家鄉的稻田中玩耍。剛剛割完稻米,半截稻桿金黃閃爍,映入我的眼。目光所至,一切都被這顏色覆蓋,我的瞳孔漸漸與這稻桿融為一體。我拉了拉爺爺的手,他帶著我,開始在稻田中緩緩奔跑。跑著跑著,我們爺孫倆不約而同地目光相接,我在爺爺的眼中望到了一泓秋水,那是對豐收的喜悅,掩去了他漸漸蒼老的背影。不知為何,我竟然下意識地將這一刻死死地記在心上,永遠不忘。
突然,我腳下一軟,跌坐在地上,頓時感覺半邊身子被吸附在軟泥上,疼痛感猛然襲來,眼中也被糊上了泥土。爺爺飛快地奔來,一把把我撈起,他緊緊擁抱著我,輕聲安慰我,讓我體會他的溫暖。他的目光在我身上徘徊,盡是擔心與懊惱,確認我無大礙后,我們又是相視一笑,夕陽傾倒在我們的眼里,溫暖的感覺在心中彌漫開來,使我感到暖洋洋的。
眼淚落下,模糊我的目光,打在我的心上。爺爺的目光悄然而至,卻又轉瞬即逝。我的心中似乎缺了一塊,即使時光流轉,卻依然無法愈合。
抒情散文經典春天名家名篇散文經典篇七
好恨現在的自己,內心矛盾又糾結,但是卻找不出原因,莫名的憂郁,莫名的沉默。感覺那就是一種病。病發在某個無人知曉的時刻。繼續把歌聲調到最大,以便覆蓋我所有雜亂的思緒。
靜了,靜了。
當她推開門的一霎那,原來自己永遠也靜不下來。她一直徘徊在我的左右。
但那是關心么?為什么我感受不到。帶給我的反倒是無限的嫉妒以及自己最可怕遇到的憎恨心理。
罷了罷了,繼續帶上耳塞,讓自己泡在歌聲里,也許它才是一劑真正的良藥,帶我到無憂愁、無攀比心理的純凈自然界里。
末了,末了。
找回原來的自己。天真、快樂、善解人意。
理解現在的自己,因為它只是我譜寫的旋律里一個錯誤的音符,不協調的發音,意味著被拋棄就是它最好的結局。
天黑了,該睡去了。拋開世俗,拋棄雜念。揭開偽裝的面具!
安了,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