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感恩的父母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讓生命充滿愛”。如何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愛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有人或許會說,感恩這個概念會不會太大了,因為需要我們去感恩的人實在太多了。我想,這并不大,也不是泛泛而談。我覺得我們需要感恩的人就是兩類人再加上一個單獨的人。一類是我們的親人,一類是我們的友人,單獨的一個人就是我們將來所擁有的愛人。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感恩的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三種最偉大的情感:親情、友情與愛情。
親情是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起就開始享受的,它將伴隨著我們,見證著我們一次次的成長。它從一開始就無私的給予我們關懷與溫暖。可以說,我們的生命歷程融進了親情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組旋律,每一句叮嚀,每一聲歡笑,每一個眼神,每一步足印。而我們對這一切卻往往視若不見,常常抱怨父母沒有關心過我們,抱怨親戚沒有幫助過我們,總之把自己一切不順通通不假思索地強加給親人。其實我和大家都一樣,都曾埋怨過,因為我們年少,我們輕狂,我們甚至有時會顯現出無知。但,當我們有空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時,有時父母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足以讓我們感恩一輩子了。到現在也是將來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就是兩個月前來到這里報道的情形。因為高考的不順,我滿腹委屈的堅決放棄了復讀,并執意把志愿填了離家很遠的外省。就這樣,我第一次從江蘇獨自到湖北求學了。爸不放心我一個人過來,還是在百忙中放下手里的工作送我報道了。報道的那晚,爸哪兒都沒去,他搬起寢室的六張椅子一拼,說,就睡這兒吧。那一刻,那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讓我忍不住落淚了,那一夜,我無眠。
是的,驀然回首,才發現人生經歷中最讓我們刻骨銘心的是在人生磨難中永不退色的那份親情。經歷了磨難的我們才認識到,有多少的父愛在記憶中不滅,體驗了痛苦,我們才意識到,有多少的親情需要我們去珍藏。要知道不管什么樣的愛都是唯一不可替代的,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自己所愛的一切,而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卻往往不甚愛惜,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份親情。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需要獲得真正的友誼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澆灌,用原則去培養。所以說,一份真正的友誼的建立對于我們來說并不容易。想要在漫長的歲月里維系彼此間的友誼亙古不變,唯一的方法就是心懷感恩。我們要感謝上蒼把這么一位知己賜予我們,要感謝朋友在相識的日子里和我們一同分享喜悅,一起走過困境,一道暢談過夢想。
我們這群朝氣蓬勃剛踏進大學校門的年輕人,在經歷高考后,體會最深除了親情外莫過于友情了。還記得,高三的畢業宴會上,好朋友好哥們兒,拿起不斷往外溢出啤酒的杯子一起碰杯時,沒有人再扭扭捏捏的不喝了;還記得,高考成績出來后,一切都是靜靜地,沒有人炫耀自己的成功,也沒有人放大自己的失敗,有的只是手機里一條條互相勉勵,彼此加油的短信在傳遞著;還記得,還有很多很多的還記得都深深的打上了曾經的友誼亙古不變的烙印。那杯酒里溢出的不是酒,那傳遞的也不僅僅是條簡簡單單的短信,而是曾經一道拼搏過,奮斗過的朋友們最濃最真摯的友情!
朋友們,讓我們心懷感恩吧,讓我們一道感恩那些青蔥歲月里同甘苦共奮進的朋友們吧,因為有了你們的相扶相助,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精彩,我們的生命才更加充滿愛。
感恩完了親情、友情,我想我們應該提前去感恩我們不久后的愛情。雖然愛情對于我們大多數同學來說還沒有真正擁有過,但對愛我們的人心懷一顆感恩的的心卻是必須的。
愛情大多數會經歷相遇、相識、相知、相愛這幾個階段。茫茫人海中,與我們相遇的人無數,相識的人不多,相知的人很少,而相愛的到最后卻只有一個。我說,滾滾紅塵,蕓蕓眾生中,就那么一個人愛我們到地久到天長,愿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他?佛語有云: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世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的一次擦肩。我想,對于生命中的另一伴,要感恩的不只有熱戀中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而是前世今生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同學們,不久的將來學會感恩鐘愛你的人吧,因為他們讓你體會愛情的寶貴!
感恩親情,感恩友情,感恩愛情,感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的生命將充滿無限的大愛!
最后,我有一個小小的提議,在這個月第四個星期四感恩節到來的那一天,讓我們心懷感恩,把我們最真誠的祝福送給我們的親人、友人亦或是愛人!
謝謝!
感恩的父母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我是,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十年前的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于是,我們擁有了生命,擁有了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的機會。 回眸細想,我們一直沐浴在父母的愛河里,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樣“: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同學們,我想問一下,每次吃雞肉的時候,爸爸媽媽們經常吃什么?雞大腿嗎?對,是雞頭和雞腳。你們問過他們為什么嗎?我問過,他說雞頭和雞腳好吃,是真的嗎?他們為什么撒謊?對,是因為他們愛我們,舍不得吃!如果說母愛是一條船,載著我們從童年走向少年;那么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如果說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么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呢?民間有句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父母為我們的生日慶賀時,我們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換來我們生命的母親呢?是否曾對母親說過一聲真誠的祝福呢?同學們,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請舉手!看看,有多少同學連爸媽的生日都不知道,又怎能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呢?同學們,或許你會說一聲祝福算得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一聲卻比什么都動聽,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感恩的父母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能站在這里,是我的父母給了我又一次機會,我深深地感謝他們。所以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演講題目是《感謝父母》。
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父母關愛的海洋中。父母的愛,就像一座山,博大而寬厚;父母的愛,就像那樹根,堅定而深沉;父母的愛,就像那百花釀成的蜜,馨香而甜蜜。新學期的每一天,我思想感情的潮水不斷奔流著,腦海深處不斷浮現出歷歷往事。
記得中考結束了,一向自信的我,回到家里原本是要等高中錄取通知書的。但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始終沒有等到。我徹底失望了,因為我知道,我不像其他孩子,失敗了可以重來。我家比較貧困。記得初三最后那學期,班主任還從他的工資里抽出了二百元給我,這才讓我順利讀完初中。想到這些,我覺得自己的付出怎么就沒有回報呢?有時候,我想:也許是老天爺讓我回家幫我的父母干活吧。只有這樣安慰自己,才覺得生活還有一線希望,可這畢竟只是一種安慰,很快就被心中的渴望打破。
我甚至想過一死百了,可是我舍不得為我操碎了心的父母,小時候,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想到這些,我更恨自己,可又有什么用?如果能重來一次,也許還有一線希望,可這也只能是我的奢望。每天我只能浸泡在淚水之中,讓淚水沖走我心中想回到學校的愿望,我第一次感受到失敗與挫折遇在一起,真的會把一個人壓得憔悴不堪。假期里,我拼命似地跟媽媽去掙錢,哪怕一個泡泡糖也舍不得買,兩個月下來,我跟媽媽一起掙了1500元錢,我幾乎每天都數,可還差那么多,怎么辦?我焦急地等待著,渴望有奇跡發生。
可是明天就要開學了,我想到沒有希望了,父母看著我,我不知為什么忽然掉下了眼淚,我不知所措,只能沖出屋去,在外面狠狠地哭了一場,哭過之后,我想我還是認命吧!正在這時,爸爸走了出來,我看見爸爸的眼睛濕潤了,可他什么也沒說就走了,我看著爸爸的背影有說不出的愧疚。進屋看見媽媽坐在板凳上,已是滿眼淚水。我想父母是懂了我的心,想彌補我的遺憾,就讓爸爸去湊錢了吧。
那一晚,我想了好多,是他們一次次把我從失學的邊緣拉了回來,重見了陽光。讓我跟其他孩子一樣活在精彩世界里,然而我的父母卻在背后悄悄落淚。
父母的愛,讓我懂事了許多,成熟了許多。我會牢牢記在心底,以我最大的努力回報他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感恩的父母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生命是寶貴的,感恩是可貴的。一個新的生命賦予了純潔之花,表達著生活的意義。我來到這個充滿陽光并愛心匯成商學院的世界,接受著親人的的關心與呵護。不由從心底感到高興,世界是美好的,父母是無私的,大自然是清新的,身邊的人是和睦的。
當我還是小孩子,父親在外打工,忙著掙錢養家’貧苦的日子卻讓我的生活樂開了花。望著父親出門的背影是那深深的牽掛,還有那道不盡的叮嚀與淚花。親愛的爸你為了養家,頭上不知增了多少白發。離別的淚水無法表達,何時能再見你回家。
天空的蔚藍是小鳥喜愛的家,大地的遼闊是我成長的搖籃。童年的自己是多么快樂,與伙伴的嬉鬧一起長大。母親陪著漫步小巷,生活起居累著她。母愛伴我度過了多少時光,記憶深處是逐漸升華。
感恩的父母演講稿篇五
上星期的語文提優課上,初三的同學做了一道這樣的題目:“你是否感悟到平時父母給予自己的無私的關愛?舉例說說看。”在同學們做的時候,我轉了一下,發現有好多位同學把這道題目空在那里,我問他們原因,他們說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我驚訝之余,更多的是無奈與難受。
我是一位母親,但首先是一個女兒。如果要我說出我對女兒的愛,那我可以講很多,但如果要我說出父母對我的愛,我也能說出許多許多,比如夏天晚上母親給我扇扇子,以至于睡著了,我推推她的手,她就又扇起來;比如在我放學晚歸時母親在村口焦急地張望;比如父親在我幾天不回家時念叨我怎么還不回家,有好東西也剩下要留給我吃……諸如此類,很多很多。現在,我的父親不在了,我真正體會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痛苦的滋味。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學校教育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感恩,讓我們從感恩父母開始吧。
世上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只不過愛的方式不同而已。無論我們的父母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有權的還是沒權的,溫柔的還是粗暴的,大方的還是小氣的,我們都沒有理由埋怨他們,因為他們生了我們,又養育了我們,并且不求回報。
以我切身的體會來說,父母大多是喜歡與我們交流的。吃飯時,看電視時,多和父母說說話,說說學校里發生的有趣的事,說說自己生活與學習上的煩惱,那么你和父母之間的隔閡會變得很小。同時,多說些好聽的話,媽媽給了你好吃的,買了你喜歡的東西,說一聲:“媽媽,你真好!”我想,沒有哪個父母不喜歡聽這樣的話的。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績優秀。我們成績好了,最驕傲的可能就是父母了。用心去學習,盡到自己的能力,做一位優秀的學生,這是我們感恩父母最好的行動。
最后講一個很流行的故事,故事說芬蘭有個叫彼得的孩子,10歲那年,有一天,他給母親寫了這樣一份賬單:“母親欠他兒子彼得如下款項: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芬尼是芬蘭的錢幣單位);為把信件送往郵局,10芬尼;為在花園里幫大人干活,20芬尼;為他一直是個好孩子,10芬尼。共計:60芬尼。”彼得的母親在餐桌上看到了這份賬單,無聲無語地在旁邊放了60芬尼。但正當彼得為自己的小聰明欣喜不已的時候,他又發現了母親留下的一份賬單,上寫著:“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為他在家里過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為他10年的吃喝,0芬尼;為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為他一直有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共計:0芬尼。”彼得看完這份賬單,羞愧不已。他躡手躡腳地走過去,把發燙的小臉深藏在母親懷里,一句話沒有說,只是小心翼翼地將60芬尼塞進了母親的圍裙口袋里。
學會感恩,讓我們從學會感恩父母開始吧!
感恩的父母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
同學們,我們從哪里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么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樂!!!!
感恩的父母演講稿篇七
我們的人生之路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到底哪一縷陽光最耀眼?有人說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有人說是給予別人幫助……而我認為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最燦爛的陽光應該屬于知恩圖報,感謝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個人。是的,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
兩年前,我得了一場大病,父母背著我東奔西跑,到處求醫,從他們焦急的神態中,從他們悉心的呵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我發自內心的愛。一天,爸爸用自行車馱我去醫院,我坐車后發現爸爸騎得很慢。幾個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讓他身心疲憊。我無意中發現了爸爸頭上的一些白發。啊,爸爸變了,變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歲月的滄桑,看到了生活的艱辛,更看到了爸爸為我操勞的痕跡。啊,爸爸沒變,大山般的父愛沒變。我依然感受著他的溫暖,他的愛。
那是我住院期間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后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里提來的家里做好的飯菜,迎著凜冽的大風,冒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又出去為我買餃子。天黑了,風更猛了,雪更大了。這時,雪人似的爸爸一邊走還一邊說:“餓壞了吧!”看著爸爸慈祥的面容,摸著爸爸凍得通紅的雙手,我感動得流淚了。“爸爸,爸爸……”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卻仿佛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關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出院。
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一聲:“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身邊。
同學們,我們從哪里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說,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么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一顆感恩之心,是人類心田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種子,感恩父母的美文則會讓這顆種子發芽,開花,結出智慧之果。父母的愛,給了我們生活的勇氣、前進的動力和遠航的信念,帶上父母的愛和感恩的心,向前走吧。
有一種愛,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暖流。這種愛就是深厚的父母之愛,這種感情就是濃濃的愛子之情。是父母創造了我們的生命,締造了我們的靈魂,也影響了我們的一生。在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當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第一聲清脆的啼哭和父母疲憊而會心的一笑,昭示著世界上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父母用他們幸福的笑容迎接我們的到來,但也就從那一刻起,他們就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
父母為了給我們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那么辛苦,那么努力。為了能夠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他們付出的又何止是物質方面,還有金錢也買不來的心血和青春。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從我們剛剛出生那時算起,一直到成長為青春健康、勇敢堅強的青年,是誰一直在默默付出而且從不要求回報呢?是誰在我們偶爾生病的時候,看起來甚至比我們自己還要痛苦、著急呢?不用說,當然是我們最親愛的父母。再靜下心想想,我們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能有一個溫馨的家,并且穿著得體,備受寵愛。除此之外,還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平日里空閑了,可以上網打游戲,或是去參加戶外運動,嘴饞了可以出去大吃一頓,高興了和朋友喝茶聊天。碰上節假日,還有機會去各地旅游放松心情,充分享受物質生活的舒適和安逸。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父母為我們創造的物質條件!可是,我們回想起父母為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發現他們竟然沒有絲毫的抱怨!我們都有知道父母給予我們的是最博大、最無私的愛。他們傾其所有來培育我們,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起早摸黑地奔波,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勞苦和艱辛。細細思量,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凝聚著父母的辛勞和對我們的付出。僅僅用“博大”、“無私”這樣的詞匯已經形容不出這種恩情的深厚。而當大家還是不懂事的孩子的時候,總會把這些付出和愛當作是天經地義,那是因為父母從來都沒有對我們要求什么,我們自己也不主動去了解和體諒父母的辛苦付出。現在,我們即將邁入成年人的行列,應該懂事了。成年,意味著一個開始承擔起他的一份責任,這其中之一的責任就包括,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一位年輕的女士曾這樣意味深長地說:“一直想給爸媽最好的回報,而且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做著。對于父母,我從來不會有半點兒保留。我就是再為他們付出十倍、百倍,也難抵上他們對自己養育之恩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