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作品中引人入勝的情節和生動的形象深入思考和觸動的結果。10.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給您的寫作提供一些參考。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一
可愛的小蝸牛我想對你說,你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我。
有一次,在三年級的時候學到了一篇文章名字叫《蝸牛》。因為文章上的小蝸牛有堅持不懈的力量,所以我想做一次實驗。有一天,我一個人走在大路上,我一轉頭就看見了一個螺旋形的殼,慢吞吞的`探出了兩根細小的觸角,最后慢悠悠的探出了柔軟的身子。我一見就匆匆忙忙的抓住了它,又順手采下一片綠油油的綠葉。我把它放在綠葉的一端。我等了又等,等到它爬到了一半已經過了十幾分鐘了,我馬上抓住了它的小硬殼往上一推。本來是想助它一臂之力的,可是沒想到反而硬生生摔到地下。我本來以為它會全身而退的,可是它還堅信著它會爬到另一端,又開始爬了,這一次我決不會打擾它了。過了十五分鐘它終于爬上了另一端,它好像說:“快看,快看我終于成功了!”
我以后要像小蝸牛一樣,做一個堅持不懈的好孩子。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二
一、活動目標:
1、幼兒愿意在集體面前大方地講述,在講述過程中體驗蝸牛的慚愧心理。
2、能與同伴進行積極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3、能合理排列圖片順序,用較準確、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圖片內容,并能講出角色的心理活動。
二、活動準備:
掛圖四幅。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四幅圖片,師幼進行交流。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師帶領幼兒將圖片合理排序。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排列方法,并說出理由。
3、講述圖片內容。
第一幅:這是什么季節:圖上有誰?他們要去干什么?會說些什么?請幼兒連起來講述。
第二幅:小蝸牛怎么了?他心里怎么想的?請幼兒連起來講述。引導幼兒進行評價。
第三幅:小烏龜怎么了?為什么出汗了?他看不見小蝸牛,會想些什么?
第四幅:圖上發生了什么事?小蝸牛的表情有什么變化?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請幼兒連起來講述,幼兒與教師進行評價。
4、分組講述。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三
寒假里,我讀了《蝸牛的森林》這本書,里面是由許多簡單的童話故事組成,蝸牛的森林是其中之一,故事講的是蝸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對于蝸牛來說這里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一天兔子來到蝸牛的森林笑著對蝸牛說,你這也算森林,你應該去看看真正的森林,于是蝸牛就上路了,途中碰到大象,爬到大象的背上,看到了真正的森林,這時來了個巨人,巨人說,這里的森林和小草一樣,才到我的膝蓋,最后蝸牛又回到了屬于自己的森林,這個故事使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森林,屬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時也要學習小蝸牛為理想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我也要和小蝸牛一樣,在自己的森林里真真實實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成語真真實實:指十分真實可靠。如: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我弟兄三個,真真實實地并沒半點兒假!”又如: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五回:“若說真真實實,落筆便成,雖斬頭瀝血,吾不信也!”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四
今天,我讀了《蝸牛的壯舉》這篇文章,從那時起,我將對蝸牛有另一種看法。
蝸牛爬行的速度是世界上最慢的動物之一,所以有些人看不起他們。然而,有一個考古隊對胡夫金字塔,也有很多在金字塔的頂部發現了蝸牛的,并且是完整的。原來,這些蝸牛砸鍋了無數次,終于爬到金字塔的頂端,還爬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這些號稱爬行速度發展最慢的蝸牛,就連爬上一棵2.3米的樹上,也需要進行兩三天或一個星期左右,它們之間居然爬上了社會金字塔頂峰,真不可思議。蝸牛們之所以學生能夠通過攀上金字塔,就是緣于中國堅持,它們不管他們自己墜落多少次,遇到問題怎樣的困難,都努力積極向上爬,永不停息。蝸牛這樣的精神文化值得研究我們應該學習。
本文讓我想起了等待作文的第二年,我參加了葫蘆絲班。當時,我一直有種葫蘆絲葫蘆絲的好奇感想去上課。有一天,呂老師來我們班找人上課葫蘆絲,心想:這不是我一直想參加興趣班做?你一定不能錯過的好機會。然而,剛開始學習葫蘆絲沒多久,他想退出,因為各吹葫蘆絲完,嘴唇就會出現紅腫,疼痛。兩年后,我被拉出類葫蘆絲的,因為我覺得這個儀器是不適合我,所以后來參加了文學社。但我今天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我必須自己去學習葫蘆絲,但現在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做一些不會成功。
爬行運動速度發展最慢的蝸牛都能自己爬上金字塔,是緣于它們可以堅持,我們國家也要學生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堅持,沒有得到什么是做不了的!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五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丹麥最大的綠葉,那就是酸模的葉子。它們的葉子長得非常大,大的都能當一條圍巾,也可以當一把雨傘。古代丹麥人喜歡吃蝸牛,蝸牛喜歡吃酸模的葉子。于是丹麥人開始種起酸模。
有一個古老的村莊,因為蝸牛比以前少多了,他們不再吃蝸牛了,酸模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酸模林里還住著兩位老得不得了的蝸牛,他們不知道“公館”是什么東西,蝸牛們在那里被烹飪后,變成黑色,最后被盛到一個金盤子里,冒著一股很香的氣味,特別氣派!
老蝸牛收養了一只小蝸牛。
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蝸牛媽媽說:“我們出生后就有家,也就是酸模林,我好像不知道,我們的家到底有多大,這里還有沒有別的東西?”
我們的家沒有什么東西!”老蝸牛說“世界上沒有比我們的家更好的地方!”
蝸牛媽媽說:“我不像你,我想去那個大村莊里看看!”蝸牛爸爸絕望的說:“那個村莊已經被毀壞了!”
蝸牛媽媽說:“我們的兒子現在大了,上哪找個妻子?”
這時候,一只螞蟻介紹了一只螞蟻女王。蝸牛爸爸媽媽沒有同意。
過了幾天,一只白蚊子介紹了一只蝸牛小姐,蝸牛爸爸媽媽同意了,給他們的兒子舉辦了婚禮。結婚以后,蝸牛爸爸媽媽把酸模林給了小蝸牛和妻子,酸模林在他們的'精心培養下,健康地生長著。而且,小蝸牛和他的妻子繁育了大量的后代。
閱讀心得:蝸牛的眼界非常狹窄,以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最幸福的地方,認為被烹飪后用金盤子盛上餐桌供人享用就是榮耀。我們要豐富自己的見聞,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六
看完了極速蝸牛這個片子,我覺得很感人,這只小小的蝸牛竟然有那么強的意志力啊!
《極速蝸牛》講述了一只菜園蝸牛turbo抱有一個旁人無法理解并且覺得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成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蝸牛。然而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卻因為一次偶然的不尋常事件讓他擁有了非凡的速度從而有了實現的可能,自信滿滿的turbo打算讓自己的夢想真的`成真……以“慢”著稱世界的蝸牛妄圖闖入拼速度的世界,這似乎顯得十分違和,然而這種實現不可能之夢想卻是這部動畫電影的主旨所在,有夢想就該竭力去實現,哪怕不可能!
到片子最后,我的眼淚差一點就“飛”出來了!因為小蝸牛被叫“蓋”賽車手欺負的很慘!可是,讓我最可恨的是那個叫“蓋”的賽車手,他最后竟然想把小蝸牛踩死,讓自己獲得冠軍!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七
一支考古隊,到胡夫金字塔考察。他們憑借直升機的力量,用吊繩攀上了金字塔的`頂部。在他們不遠處,幾只雄鷹受了驚嚇,落荒而逃。
在接下來的考古中,考古隊員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在胡夫金字塔的頂部,有不少蝸牛的軀殼。這些蝸牛是如何從地面來到海拔136.5米,相當于40層樓房之高的金字塔?有人猜測,或許是雄鷹從地面叼上來的美味佳肴,但在每一個軀殼里,蝸牛的身體都毫發無損;那會不會是粘附在飛機的表面,最終墜落下來的?但是按照常理,飛機發動后,那股強大的氣流,足以把蝸牛吹得無影無蹤。隨著考古工作的進行,不斷在金字塔的中上部發現有蝸牛爬過的痕跡,還有許多粘附在塔體已經干枯掉的蝸牛。原來,這些號稱爬行速度最慢的蝸牛,經過無數次的墜落,最終,竟是自己從塔基,一步一步,爬上了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石頭建筑,也攀上了自己生命的`最高峰。
蝸牛向來以爬行緩慢、效率低下的反面教材著稱。但正是這種看似懶散懈怠的小蟲子,做出了連人類不依靠外力都無法達到的壯舉。
蝸牛之所以能夠攀上金字塔,就是緣于堅持。即使在這樣的堅持中,也只有為數不多的蝸牛,能夠巧遇陰雨,蘊蓄充足的水分,成功登上塔的頂端。在蝸牛的簡單思維中,只有前進,沒有后退。
很多時候,號稱貴為萬物之靈,并且統治整個地球的人類,倘若單從攀巖的角度和高度來看,其實和蝸牛一樣微不足道。自從能夠制造工具,人類就具有了超級的思維,并且懂得了迂回與退讓。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人類的幸運,也是人類的不幸。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期待做一只凌空飛翔的雄鷹。一種叫做生活的東西,卻往往就是那么殘酷。沒有雄鷹的天賦,就要具有蝸牛般的毅力。只要拼搏奮斗、永不停息,終究可以留下一絲令自己感動的痕跡。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八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幾個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青蛙和蝸牛》、《生氣湯》。
《青蛙和蝸牛》的大概內容是:蝸牛看見青蛙有四條腿,在每個地方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蹦來蹦去,心里很不是滋味兒,但還是羨慕的贊美道:“兄弟,你真爽!可以跳,可我只能背著重重的殼,慢慢地爬呀爬呀……”
“別灰心兄弟!”青蛙邊玩邊叫,緊接著他又叫,“每個人都有優點,像你的優點呢,就是遇到危險,可以躲進殼里保護自己。”
突然,一只雄鷹飛來,蝸牛躲進殼中,而青蛙們都被捉走了。
在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一定要和別人對比,不然就發現不了優點和缺點。《生氣湯》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氣多可怕,我以后一定會好好控制情緒的。每次生氣就玩些游戲,這樣一來就會開心一點兒了。
今天的收獲可真大呀!我以后一定讀些有意義的書。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九
《蝸牛媽媽的心愿》是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蝸牛媽媽望子成龍心切,一心想要把兒子培養成森林第一飛,但結果事與愿違,《蝸牛媽媽的心愿》讀后感。跑步冠軍小兔跳跳的媽媽認為:“只要功夫深,鐵杵就能磨成針。”對此蝸牛媽媽深信不疑。為了使兒子成為下一屆森林運動會的跑步冠軍,她特地把兒子改名為“飛飛”,她想:飛比跳快呀!然后高價聘請一位著名的跑步教練。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嘛!又聽說新產品風火輪跑鞋能提高跑步速度,她不惜重金買了風火輪跑鞋。
總之,蝸牛媽媽在兒子身上花了很多心血,蝸牛飛飛也付出了許多,終于打破了蝸牛家族保持了五十年的記錄,但最終“飛飛”還是沒有獲得短跑冠軍的稱號。蝸牛媽媽苦惱極了:不是說只要功夫深,鐵杵就能磨成針嗎?怎么用在我兒子身上就不靈了呢?讀完后,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蝸牛媽媽怎么這么糊涂呢?她片面地理解了“只要功夫深,鐵杵就能磨成針”這句話,功夫深了,材料不對的話,結果也不對,木杵只能磨成牙簽而成不了針。蝸牛的特征只能“爬”,再煞費苦心,也不可能“跳”或“飛”呀!由此,我想到了現在一些爸爸媽媽們一心想把子女培養成才,像蝸牛媽媽一樣,不顧小孩的.天賦和興趣,逼著小孩去學這學那,精力和金錢花了不少,但結果未能如愿。所以我要向天下所有的爸爸媽媽們呼吁:爸爸媽媽們,不要過分地逼自己的孩子,要從他的能力和興趣方面去培養發展,這樣將來才能做大事業。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十
書就是一艘船,它載著人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書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女孩,這個寒假我有幸讀了魯冰的著名作品《小蝸牛送信》,受益匪淺,百看不厭。
《小蝸牛送信》主要講的是熊媽媽生病了,她非常想念在遠方上學的小熊,于是請小蝸牛幫她送信。小蝸牛二話沒說,背上信就出發了。三個月后,它爬到牡丹旁,因為口渴喝了花瓣上的露珠。牡丹得知蝸牛送信的原因,搖了搖頭。又是三個月,蝸牛爬到荷花旁,天氣實在太熱了,小蝸牛洗了個澡。時間一天天的過去,金黃的菊花,火紅的梅花,紛紛得知了蝸牛送信的原因。它們分別委托風伯伯送給熊媽媽不同的'禮物,讓熊媽媽恢復了健康。又是一年春來到,蝸牛終于把信送到了小熊手中。這時,小熊又接到了熊媽媽的另外一封信,熊媽媽已經健康如初了。小蝸牛不怕嚴寒酷暑,不怕艱難險阻,幫助熊媽媽送信,他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它的行為,也感動了身旁的小花,感動了小熊。如果我們都能像故事中的蝸牛、鮮花一樣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精彩。
讀這本書,讓我結識了樂于助人的小蝸牛,讓我羨慕不光外表美內心更加美的四季花。我以后要多讀書,讀好書,在書中結識更多的朋友,讓書成為我的良師益友。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十一
本文是一部意識流小說,小說描寫主人公在一個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間,抬頭看見墻上的斑點,由此引發意識的發散,產生一系列幻覺和遐想。主人公一會兒由斑點聯想到釘痕、掛肖像的前任房客;一會兒從對斑點的疑惑聯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準確性和人類的無知;一會兒從猜測斑點是一個凸出的圓形聯想到一座古象,進而想到憂傷、白骨和考古…最后發現墻上的斑點不過是一只蝸牛。
意識流這個名詞在我的生活中并不常見,我只是看到過一些稱為意識流派別的畫作,但當時我并不清楚意識流的真正意義,而這篇文章,帶我走入了一個全新的寫作風格,讓我了解到意識流就是一種完全面向自我的,重在表現人的下意識、潛意識乃至無意識的內心世界的文章,這種文章一般要表現的事物是非常復雜的,同時,這種復雜性也使得意識流并不能稱為一種派別。
事實上,在我開始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并不是很明白作者要寫這篇文章的目的,而后,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了解到這篇文章是意識流小說,于是我再次讀了這篇文章。這次,我發現作者對于自己思想的發散描寫得非常細致,我著重注意了她聯想到的事物的色彩,發現這些色彩大多鮮明艷麗,就像是意識里的模糊的色彩,作者描寫的很詳細,讓我不禁跟著她的思緒聯想。
每個人的意識都是發散性的,但是真正能寫出這樣的作品的人很少。作者每一個聯想都帶有某種映射的意味,讓人既贊嘆于她的奇妙想象又贊同于她的哲理性思想。整篇文章就像是一個大樹,墻上的斑點作為大樹的主干,而由此的聯系則是它的'枝條,由此也分出了密集的樹杈,一層層的聯想讓這些樹杈更加完整。
事實上,這種聯想能不間斷地持續下去,就像是人的思維,可是作者又用她的思想將未完的聯想拽回了主干,再由斑點開始想起,如此循環往復,讓人看到了意識的散漫無序。整篇文章看似松散,但其結構卻十分嚴謹,像是一個以支點為核心向四周輻射的形狀。而這個支點就是連接作者的思維和讀者的一個跳板。
我想,雖然作者想通過這篇文章講述一些哲理,從而采用了這種意識的發散似的文章,但這一定也是作者的真實想象,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聯系能像思維的聯系這樣奇妙,既存在著必然性同時又有著不確定性,我想這才是本文最大的亮點。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十二
我手中拿著一本散發著淡淡墨香的作文書,我好奇地翻開了作文書,呵!一篇篇生動、優美的文章映入我的眼簾,其中一個故事——《烏龜和蝸牛賽跑》深深地吸引了我。這篇幅作文主要講:烏龜和蝸牛賽跑,烏龜兩次超過了蝸牛,又讓蝸牛超過,蝸牛反敗為勝了。
讀了這篇作文,我懂得了兩個道理。
一是:做什么事都不能像烏龜那樣驕傲自大,更不能自以為是,不要以為一時超過別人,就是永遠的`勝利。有時,弱者只要努力就會勝過強者。
二是:我們做什么事,要像蝸牛那樣堅持不懈,蝸牛知道自己比不過烏龜,但是由于他的堅持,他居然成功了。
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十三
科學課上,程老師讓我們找蝸牛來觀察它的體貌特征和一些生活習性。
蝸牛的外觀非常奇特,身體呈細波浪狀,頭上長著一對觸角,背上背著一個像房子一樣的外殼。她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食物以新鮮的菜葉為主。身體會分泌黏液,這樣有利于它附著在菜葉上,并且在爬行中不傷害身體。
白天我去上學的時候,它就躲在我給它用菜葉搭建的“遮陽棚”中休息,到了傍晚,它就會鉆出來,吃那些帶著水珠的菜葉,飽餐后還不忘排出黑黑的糞便!
我還做過一些小實驗,比如它在吃食的時候,我用小棒去碰它,它就會把頭立刻縮進殼中,防止敵人的“侵犯”;我用水給它“洗澡”,它又會把頭從殼中伸出來。
通過觀察小蝸牛,不僅增長了我對它的了解,而且也帶給了我很多的樂趣!
蝸牛讀后感(通用14篇)篇十四
昨天,我看了一本《幼兒童話》,里面有一篇題目是《想當海員的蝸牛》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里的小蝸牛是只懶蟲,天天縮在殼里,等媽媽做完家務活它才出來。有一天,他突然想當一名海員,于是,它去問船長。
船長說:“不行觀后感大全,你得有件海軍衫。”
小蝸牛買來海軍衫,說:“像個海員了吧?!”
船長說:“還不行,你得有頂無檐帽。”
小蝸牛買來了無檐帽,說:“這樣像個海員了!”
船長說:“你有一顆當海員的心嗎?”
小蝸牛想:我自己畫一顆吧!
船長說:“可以了,你去沖洗甲板吧!”
小蝸牛說:“我先睡一會兒吧!”
可是等它醒來的時候,船已經開走了。
從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不要學小蝸牛一樣只有理想卻沒有能吃苦的決心和行動,最后半途而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