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報告是我們自我評估和提升的重要手段,能夠讓我們不斷地反思和改進自己。接下來是幾篇優秀的自查報告,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靈感和思路。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一
神,丹堡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對xx年全鄉惠農資金落實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現將自查結果報告如下:
丹堡鄉地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0%,鄉政府駐地丹堡村,距縣城20公里,海拔940米。全鄉轄15個行政村,67個合作社,76個自然村,2575戶,8551人。共有黨員418人,黨組織18個。耕地面積11760畝,人均占有耕地1.61畝。20xx年農民人均占有糧255公斤,人均純收入1380元。
次性獎勵資金元;農村獨生子女領證戶養老儲蓄金元;獨生子女領證父母獎勵金元;計生村級工作人員報酬元;農村育齡婦女環情補助金元;村干部報酬養老保障金元;村組干部報酬元。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以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將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鄉上由主要領導親自抓,組建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惠農大廳,確定了財政、民政、信用社、計生、新農合、新農保等6名業務主辦,具體負責各項惠農政策的業務辦理,對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村低保、退耕還林、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等補貼項目,都經過了政府行政會議討論,嚴格把關。
(二)制度健全,發放及時。
鄉政府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各項惠農資金都要經過鄉級財政所發放到農戶手里,在具體工作中,嚴格按照“指標統一下,資金一戶管,補貼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為核心內容的管理目標,對惠農資金實行統一管理和“一冊明一折統”發放。xx年,鄉上對各類資金的發放,更是層層把關,嚴格審核,確保各項資金全部兌現到戶。在發放時間上,根據上級財政資金撥付情況,及時發放,從未滯留。
級部門下撥的各項惠農資金,
鄉上都及時記賬,做到了資料齊全,賬目清楚。各項目補貼方案確定后,在各村公示無異議后發放。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每年年底對享受補貼的人員和農戶在全鄉范圍內公示。并把各項惠農資金的發放情況及時填入農戶“明白冊”之中。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二
為充分發揮民政專項資金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的積極作用,切實解決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落實好黨的惠民政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上級文件要求,蔡村鄉對全鄉20xx年7月份以來的民政專項資金進行了全面自查,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落實自查責任,切實加強對民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自查。
根據縣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結合我鄉實際,鄉黨委、政府成立了以鄉長王紅新為組長,鄉紀檢書記衛光遠、鄉民政分管領導薛高斌為副組長,民政辦、財政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組織所有包村干部、大學生對各村進行自查。
二、20xx年7月份以來民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及取得的成效。
(一)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制度健全,管理規范。
1、城鄉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應保盡保,分類施保,按標施保,低保標準不斷提高,低保資金社會化發放。
全鄉共有城市低保戶280戶,低保人數達517人,累計發放城市低保資金927730元;全鄉共有農村低保戶588戶,低保人數達1712人,累計發放城市低保資金837420元。城鄉低保做到嚴格政策,申報程序規范,檔案資料齊全,進出渠道暢通,資金兌現及時,切實維護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完成了目標任務。
2、五保供養政策全面落實。
全鄉五保供養對象122戶,122人,其中分散供養45人(孤兒25人),集中供養30人,食用油122桶,麻花122箱,棉衣122套,棉被122套,冬裝122套,五保供養政策得到全面落實。
3、生產救災效果明顯。
為切實做好生產救災工作,保證災民生活安排,上級累計下撥救災款12萬元,面粉600袋,共救助3220余人。對救災資金嚴格按照救災款的使用和上級撥款文件要求安排使用,能夠及時準時、足額下撥到困難災民手中,使他們生產生活得到較好安排。
一是認真做好春節期間困難群眾過節問題,共發放資金1萬元;
二是由于上李大棚受災情況嚴重,縣局撥付2萬元,由鄉民政辦負責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三是縣局撥付600袋面粉,鄉民政辦及時發放;
五是縣局9月份下撥暴風災害救災款5萬元,在嚴格程序后認真上報并及時發放。
(二)雙擁優撫工作再上新臺階。
全鄉共有優撫對象96戶96人,全年累計發放資金259488元,并在八一期間為17戶對象發放光榮牌及17套夏涼被。全鄉共有農村義務兵20人,每人每年1500元的標準都已發放到位。
三、社會福利工作穩步推進。
蔡村鄉敬老院現共有院民30人,目前院內各項活動開展有序,建立了各項規章制度,并實施每月陰歷十六全鄉五保對象在敬老院集中,統一組織、談心、理發、檢查、洗衣、就餐,做到了六個統一。
四、存在的問題和措施。
1、存在問題。
一是在救災款發放時,有時存在平均發放現象;
二是民政工作僅靠民政部門的努力還遠遠不夠,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2、主要措施。
一是進一步加強民政隊伍思想作風建設;
二是進一步強化工作職責,落實責任制;
三是建立專柜檔案,做到使用檔案的收集、整理及裝訂。
根據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xx年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檢查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要求,我局領導高度重視,即安排相關業務工作人員對我局責任范圍內20xx年度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情況進行對照檢查,形成自查自糾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局20xx年度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及使用的總體情況。
20xx年度,我區水利方面下達及使用的省級財政專項資金主要有3項,分別為強臺風尤特救災復產省級補助資金20萬元、20xx年白蟻防治及灌溉實驗省級專項資金7萬元、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省級補助資金(第二批)174萬元,共計197萬元。其中強臺風尤特救災復產省級補助資金20萬元有6萬元用于惠陽區沙田鎮鶴山村下樓陂頭重建工程、17萬元用于平潭鎮坑塘口水庫溢洪道維修加固工程;20xx年白蟻防治及灌溉實驗省級專項資金7萬元全部用于惠陽區永良堤圍20xx年度省級專項補助白蟻防治工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省級補助資金(第二批)174萬元全部用于我區20xx年12月底完成的水利體制改革中社保人員所欠保費的繳納。
上述各專項資金的撥付及管理均采用國庫集中支付,且嚴格執行資金審批撥付制度:施工單位申報監理單位復核簽證項目法人審核主管單位審核區財政局審核后直接撥付合同單位,工程建設資金做到專款專用,區財政局全程監督資金運作,從而確保了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二、本次自查自糾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對于本次自查自糾工作,我局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領導重視,專門成立了省級財政專項資金自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紀檢組長、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和計財股負責人任副組長,成員則由工程技術骨干人員和會計、財務人員組成。
二是明確工作原則和分工。根據《通知》要求,局領導明確指示自查工作人員要如實、完整上報本單位自查工作情況,做到一查到底,不留死角;同時,為提高自查效率,要求工作人員合理分工,按時上報自查成果。
三是落實責任到人。自查工作人員將自查工作的報告、報表完成后,由局省級財政專項資金自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成員審核并簽字,再報組長簽字,確實把好自查成果質量關。
通過自查工作的主要做法,我局本次自查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xx年度我局所涉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項目較少,自查過程較簡單,自查成果達到《通知》要求。
三、自查發現的問題及整改意見和措施。
經對我局責任范圍內20xx年度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與使用情況的自查,各項目資金的撥付及管理均采用國庫集中支付,且嚴格執行資金審批撥付制度,自查過程中無發現資金違法違規使用問題。
四、對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安排及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雖然我局在此次自查工作中未發現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違法違規問題,但通過開展自查工作,我局深深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針對我區水利工程實際,對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安排及管理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如下:
一是建議上級部門優化建設任務時間比較緊迫的水利項目的資金申請程序;
三是建議省級專項資金可以延期使用或轉移使用,若工程因故變更或無法實施,導致資金有閑置現象,則可以申請轉移至其他工程使用。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三
根據《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20xx年度區市縣和市級部門績效考核目標的通知》、《xx市20xx年扶貧工作目標考核及獎勵辦法》,近期,我單位對照相關目標任務及考核要求進行了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領導重視、責任明確。
我單位與工商聯定點幫扶xx縣xxx鎮xxx村,與市圖書館、市科技局共同幫扶xx區xx鎮xx村,與市旅游局、市外僑港澳臺辦、市農機局、市民宗局共同幫扶xx區xx街道xxx社區。我單位將扶貧工作視為承擔社會責任的直接表現,單位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總經理xxx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扶貧工作作出總體部署,制定超前工作計劃,積極拓展扶貧開發新路子。明確扶貧工作組要人員到位,扶貧經費到位。本著“見實效,出實績”的原則,積極聯系幫扶對象,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彰顯了愛心和責任。
二、深入調研,制定規劃。
xxx總經理、xxx副總經理帶隊深入聯系村,實地勘測調研,與該村干部群眾座談,聽取意見,了解當地自然狀況,到村民家中進行貧困戶調查,重點了解村民目前的生產、生活及青少年入學情況,查找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村里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今后的幫扶重點。
三、重實際,辦實事,定點幫扶見實效。
我單位把扶貧工作視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承擔神會責任的具體體現,把扶貧工作作為改善黨群干群關系和教育干部的有效載體,與黨組織、工會活動相結合,多次深入聯系村及聯系社區。在經過了詳細的調查和規劃后,制定扶貧方案。xx分單位總計捐助了50000元的物資,其中干部職工個人捐助7000元,進一步密切與群眾的聯系,使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幫扶。
(一)修橋筑路,解決行路難。
在調研中了解到,xxx鎮xxx村被納入xx山區扶貧村,實施了部分扶貧項目,為該村1、2、5、6社新建便民路5公里,但是xx山區扶貧項目便民路未輻射到3社、4社這兩個社,3社、4社群眾亟待修建便民路。3社、4社群眾出行難。于是,我單位籌集資助金15000元,幫助xxx鎮xxx村3社、4社群眾修建便民路、便民橋,以及用于行道樹栽植,以道路綠化和鞏固路基,改善xxx村的'交通條件。
(二)安裝管道,解決飲水難問題。
在調研中了解到,xxx鎮xxx村3社、4社、5社群眾存在飲水難問題。xxx山區扶貧項目安裝的飲水管道,只能解決基本的人畜飲水,生產用水無法解決,群眾生產用水困難,直接影響力農民收入。我單位便籌集資金10000元,幫助xxx村安裝管道,解決飲水難問題。
(二)幫扶到戶,溫暖人心。
在年初制訂的扶貧計劃中就將扶貧工作落實到人頭:單位領導每人在xx鎮xx村幫扶3名貧困學生,每名資助現金500元;單位干部在貧困村結對幫扶20戶貧困戶,每戶資助現金500元,同時在xxx社區,與市旅游局、市外僑港澳臺辦、市農機局、市民宗局一起共同幫扶10戶貧困戶,共計8000元。
(三)改善小區,疏通下水道。
鑒于xxx社區下水管道老化,堵塞嚴重等問題,我單位與市旅游局、市外僑港澳臺辦、市農機局、市民宗局共同資助6000元資金,用于疏通下水管道,改善小區居民的居住環境。
(四)提供信息,打通致富途徑。
我單位對貧困村的幫扶不僅限于物質上的資助,更要帶去致富的方法和門路,在今天,掌握更多信息及意味著更多的致富機會。在調研中了解到xx鎮xx村村民希望能有一些致富門路和信息之后,單位領導高度重視,四處聯系致富途徑,為xx鎮xx村的村民們提供了10000元的菜苗,并提供相應的信息技術,幫助村民打通致富途徑。
以上項目的實施,一是幫扶村及幫扶社區的實際問題得到了改善,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二是幫助幫扶村及幫扶社區改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打開了信息獲取渠道,變“供血”為“造血”,真正做到了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四
根據《關于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進行專項督查工作方案》的要求,20xx年4月19-20日分別對各鎮(街道)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實施及啟動情況進行督查,現將督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年度項目實施及啟動情況。
此次督查項目共81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347.76萬元。其中20xx年項目23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142萬元;20xx年項目28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350萬元;20xx年項目30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855.76萬元。
(一)冠山街道辦事處。
1、20xx年項目3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80萬元,項目完工1個,報賬20萬元,報賬率25%。一是大新花卉苗木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新建50畝標準化花卉苗圃。項目任務已完成,已報賬20萬元,報賬率100%,與15戶貧困戶簽訂利益聯結協議。二是刺梨種植項目(麻芝鄉刺梨種植900畝、三元鎮刺梨種植1100畝),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種植刺梨畝。實際種植刺梨500畝,未完成種植任務原因為:同濟堂種植有限公司缺刺梨苗,預計20xx年12月種植完畢。
2、20xx年項目5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8萬元,項目完工3個,報賬100萬元,報賬率32.5%。一是大新竹鼠養殖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80萬元,養殖竹鼠1600只。項目任務已完成(養殖種竹鼠1600只,建設圈舍及配套設施800平方米,無害化處理池20立方米),實地查看現存欄竹鼠1672只,與20戶貧困戶簽訂利益聯結協議。項目使用資金80萬元,已報賬80萬元,報賬率100%。二是合安村竹鼠養殖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養殖竹鼠2000只。經實地查看,正在修建圈舍,種鼠未進場,資金未報賬。三是中藥材續斷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種植續斷1000畝。種植任務已完成,資金未報賬。該項目采取農戶散種方式由貧困戶自愿種植,農戶物資領取情況與清單一致。四是大蒜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種植大蒜150畝。種植任務已完成,資金使用20萬元,報賬20萬元,報賬率100%。農戶物資領取情況與清單一致,貧困戶已通過項目的實施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五是光坡食用菌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48萬元,種植食用菌7萬棒,建標準大棚35個(6300平方米)。該項目資金于20xx年1月到縣,20xx年3月立項批復,正在修建大棚。
3、20xx年項目3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55萬元,項目完工0個,資金未報賬。一是鳳凰村肉牛養殖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養殖肉牛130頭。目前項目已啟動,正在開展圈舍建設工作。二是光坡村蔬菜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種植大蒜、棒豆、秋延晚蔬菜500畝。項目已啟動,正組織貧困戶實施。三是年黃豆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5萬元,種植黃豆500畝。該項目已啟動,正在發放種子給貧困戶并已開始種植。
(二)谷腳鎮。
1、20xx年3個刺梨種植項目(谷腳鎮刺梨種植、醒獅鎮雞場村刺梨種植、哪旁鄉刺梨種植)投入財政扶貧資金90萬元,種植刺梨3000畝。實際完成種植464畝,資金未報賬。未完成種植任務原因為:1、同濟堂種植有限公司缺刺梨苗;2、因村居優化調整,部分原計劃種植地塊劃轉到雙龍航空港,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調整種植區域。
2、20xx年項目4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5萬元,項目完工2個,報賬84.39萬元,報賬率27.6%。一是刺梨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125萬元,種植刺梨2500畝。項目未實施,方案批復在20xx年底種植,目前正在育苗。二是茶香村蜜蜂養殖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養殖蜜蜂312箱。已向貧困戶發放蜜蜂200箱,現存活96箱,報賬25.28萬元,報賬率43.03%。三是新坪村富硒紅米產業加工建設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建設新坪村紅米加工流水線生產基地。已完成建設任務(建設96平方米大米加工設備房一間;建設45平方米的原糧庫房一間;建設45平方米的成品庫房一間;建設60平方米富硒米加工房管理房一套;建設粳米加工生產流水線一條;建設運輸場地700平方米;完成供電設施架設),報賬59.11萬元,報賬率98.52%。四是中藥材續斷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種植續斷1000畝。已完成種植任務,資金未報賬。后期管護正在開展,出苗率較低。
3、20xx年項目4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24.76萬元,項目完工0個,資金未報賬。一是毛保村蔬菜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種植蔬菜500畝。項目已啟動,已完成整地工作。二是紅米產業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種植富硒米1500畝。項目已啟動,正在田間育苗。三是新坪種植專業合作社色選機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19.76萬元,采購及安裝整套色選機設備及基礎建設。項目已啟動,正在辦理政府采購手續。四是黃豆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5萬元,種植黃豆500畝。項目已啟動,正在向貧困戶發放種子和肥料。
(三)洗馬鎮。
1、20xx年度項目5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69.2萬元,項目完工5個,報賬58.3萬元,報賬率21.6%。一是刺梨種植項目3個,刺梨種植7000畝,批復財政扶貧資金210萬元(原巴江片區937.5畝,投入資金28.12萬元;原洗馬片區4061.5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21.84萬元;原哪嗙片區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0.04萬元),截止目前已完成種植任務,資金撥付210萬元,未報賬;二是核桃種植項目1個,種植核桃2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9.2萬元,已完成種植任務,資金報賬48.3萬元,報賬率98%;三是平坡村竹鼠養殖項目1個,養殖竹鼠200只,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資金報賬10萬元,報賬率100%,目前竹鼠存欄200只。該項目已通過審計。
2、20xx年度項目6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910萬元,項目完工3個,報賬123萬元,報賬率13.5%。一是刺梨種植項目1個,種植刺梨5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50萬元,目前正委托貴州同濟堂中藥材有限種植公司開展育苗,待到種植季節開始移植;二是辣椒種植項目1個,種植辣椒1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項目已完成,資金報賬23萬元,報賬率77%;三是蓮藕種植項目1個,種植蓮藕258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資金報賬100萬元,報賬率100%;四是中藥材續斷種植項目,續斷種植2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20萬元,現已完成種植任務,資金未報賬;五是煙草扶貧資金項目1個,羊昌村和臺上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00萬元,該項目方案省扶貧辦于黔扶通[20xx]111號文件已批復,因資金未到縣,暫未實施,待資金到縣后立即組織實施;六是核桃管護項目1個,20xx年度核桃種植項目管護費,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資金未兌現,原因主要是項目成活率低沒有管護,因此沒有兌現。
3、20xx年度項目9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80萬元,已撥付240萬元,項目完工0個,資金未報賬。一是肉牛養殖項目,肉牛養殖130頭,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已撥付50萬元,現已完成牛犢采購申請手續,正在進行基地建設;二是天麻種植項目,種植天麻5000平方米,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已撥付25萬元,現已完成種子采購申請手續,計劃10月份進行種植;三是林下養殖項目,白泥田村土雞養殖10000羽,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已撥付15萬元,計劃6月份完成引種進圈;四是海花草種植項目,海花草種植5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已撥付15萬元,現已完成種子采購手續;五是黑毛豬養殖項目,黑毛豬養殖400頭,投入財政扶貧資金70萬元,已撥付35萬元,現已完成豬種和飼料采購申請手續;六是生姜種植項目,生姜種植4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40萬元,已撥付20萬元,現已完成姜種采購申請手續,預計4月底完成種植300畝;七是紅蒜種植項目,紅蒜種植6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已撥付30萬元,現已完成蒜種采購手續,預計9月份開始種植;八是林下養雞項目,大廠村土雞養殖23000羽,投入財政扶貧資金70萬元,已撥付35萬元,現正采購雞種,預計5月底引種進圈;九是黃豆種植項目,黃豆種植3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已撥付15萬元,現3000畝黃豆種子已發放完畢,正進行種植。
(四)醒獅鎮。
1.20xx年度項目2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44萬元,項目完工0個,報賬15萬元,報賬率10%。一是刺梨種植項目,刺梨種植3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90萬元,已撥付90萬元,現已完成種植2364畝,資金未報賬,剩余636畝待到20xx年11月份進行種植;二是葫蘆田村竹鼠養殖項目,竹鼠養殖1000只,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4萬元,已撥付54萬元,現圈舍已修建完成,竹鼠采購手續已完成,種鼠未進場,資金報賬15萬元,報賬率28%。
2.20xx年度項目2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85萬元,項目完工1個,資金未報賬。一是刺梨種植項目,刺梨種植25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25萬元,資金未撥付,目前正委托貴州同濟堂中藥材有限種植公司開展育苗,待到種植季節開始移植;二是中藥材續斷種植項目,續斷種植1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0萬元,已撥付30萬元,現已完成種植任務,資金未報賬。
3.20xx年度項目5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40萬元,項目完工0個,資金未報賬。一是肉牛養殖項目,肉牛養殖130頭,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正組織實施;二是非洲菊種植項目,種植非洲菊2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70萬元,現正開展大棚修建工作;三是蔬菜基地建設項目,種植蔬菜500畝及修建育苗中心1000平方米,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現已完成地土地流轉,開始進行整地;四是依拉兔養殖項目,養殖依拉兔1000只,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現已落實項目實施地點;五是黃豆種植項目,種植黃豆2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現已完成種植任務。
(五)龍山鎮。
1、20xx年項目7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90.8萬元,項目完工4個,報賬255.446萬元,報賬率65%。一是草原鄉(幸福村、羊蓬村)肉兔養殖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197萬元,養兔4000只,建半敞式磚瓦結構圈舍2000平方米,購置兔籠350套等。已使用財政扶貧資金160.67萬元,報賬155.22萬元,報賬率78.79%,目前項目完成圈舍建設2000平方米,肉兔存欄1660只,因存欄肉兔過少,資金報賬率未達到90%,所以項目未申請縣級驗收。二是(新水、橋尾村)核桃種植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73.8萬元,種植核桃3000畝。資金撥付73.8萬元,使用72.45萬元,報賬72.45萬元,報賬率98.17%。項目資金用于購買核桃樹苗和化肥。項目已全部實施完成,核桃種植面積3000畝。三是三村村蔬菜種植項目,該項目分為2個子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30萬元,種植蔬菜300畝。資金撥付30萬元,使用27.776萬元,報賬27.776萬元,報賬率92.58%,項目已實施完成。四是20xx年(大谷、前進、高峰、擺谷六、三村、雞場村)刺梨種植項目,該項目分為3個子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90萬元,種植刺梨3000畝。撥付財政扶貧資金90萬元。龍山鎮已安排種植群眾整理好土地,因在采購種苗時,供貨商同濟堂公司無苗可采購,推遲到20xx年冬季實施種植。
2、20xx年項目6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32萬元,項目完工2個,報賬129.07萬元,報賬率20%。一是草原村肉兔養殖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100萬元,養殖兔2000只,新建圈舍1000平方米等。資金撥付100萬元,使用70.67萬元,報賬70.67萬元,報賬率70.67%。項目目前圈舍建設已完成,野兔存欄2000只,因報賬率未達到90%,所以未申請縣級驗收。二是(高峰村)食用菌種植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300萬元,新建基地50萬棒,建標準大棚150個(27000平方米),管理用活動板房(400平方米),保鮮冷庫280立方米,噴灌設施,機耕道等。資金撥付150萬元,目前已報賬58.4萬元,報賬率39%。項目由公司牽頭組織實施,目前已完成招投標,落實地塊,平整場地等工作,大棚主體、彩鋼瓦棚、管理用房等基礎設施已建設完畢。三是海花草種植項目,續建海花草種植基地2000畝,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100萬元,資金撥付50萬元,資金未報賬。目前采購辦已批復通過特殊采購方式(在內部監督機構參與下,采用委托戰略合作方式)購買種苗。涉及的四個村地塊已落實,正在進行土地平整、草本移植。四是脫毒馬鈴薯種植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30萬元,種植脫毒馬鈴薯1000畝。資金撥付15萬元,資金未報賬。項目已采購完畢,目前已將種子和化肥分發給貧困戶,現已栽種完畢。五是竹鼠養殖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87萬元,撥付0萬元。項目正在進行招投標工作。六是核桃管護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共計15萬元,為20xx年種植3000畝核桃管護費。撥付15萬元,因該項目核桃苗存活率過低,建議將該管護費用用作購買種苗,進行補植補種。
3、20xx年項目共3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33萬元,項目完工0個,資金未報賬。一是肉牛養殖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共計200萬元,未撥付資金。該項目實施地點已落實,待縣扶貧領導小組批復后,即組織實施。二是水苔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共計30萬元,未撥付資金。項目實施地點已落實,待縣扶貧領導小組批復后,即組織實施。三是黃豆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共計3萬元,未撥付資金。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組織采購,物資到位后,即分發農戶進行種植。
(六)灣灘河鎮。
1、20xx年項目3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68萬元,已撥付168萬元,項目完工1個,資金未報賬。一是刺梨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計劃種植2000畝,實際種植了1500畝,后期由于無刺梨苗導致項目未能如期完成,待刺梨苗供應后繼續實施。二是擺省片區蔬菜種植項目,建設300畝蔬菜基地,批復財政扶貧資金48萬,項目已全部完成,資金未報賬。三是灣寨片區蔬菜種植項目,種植蔬菜1000畝,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已部分實施,資金未報賬。
2、20xx年項目5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10萬元,已撥付370萬元,項目完工1個,報賬150萬元,報賬率40%。一是灣寨片區蔬菜種植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300萬,建設核心示范區2000畝,輻射帶動8000畝,建7000平方米產地交易市場,3000平方米農產品交易大棚等。已撥付260萬,項目已全部完成,40萬元為市場開拓資金和農戶補助,已報賬150萬元,報賬率57%。二是竹鼠養殖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200萬,資金未撥付,項目已經啟動,擬采取公司代養分紅方式實施。三是擺省片區蔬菜種植項目,種植蔬菜600畝,批復財政扶貧資金60萬,資金已撥付,現已完成項目進度的50%。四是灣寨片區蔬菜項目,種植蔬菜500畝,批復財政扶貧資金50萬,資金已撥付,項目正在組織實施,已完成項目進度50%。五是原擺省鄉煙草扶貧新村建設項目,批復財政扶貧資金400萬。已完成前期的選址規劃設計,資金未到縣,目前完成項目進度40%。
3、20xx年項目6個,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23萬元,資金未撥付,項目完工1個,資金未報賬。一是蔬菜種植項目,種植蔬菜500畝和食用菌12萬棒,批復財政扶貧資金150萬元,資金未撥付,項目正在推進中。二是林下土雞養殖項目,養殖土雞33000只,批復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資金未撥付,項目已啟動。三是依拉兔養殖項目,養殖依拉兔4000只,批復財政扶貧資金200萬元,資金未撥付,項目已啟動。四是蛋鴨養殖項目,養殖蛋鴨30000只,批復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資金未撥付,項目已啟動。五是海花草種植項目,種植海花草300畝,批復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資金未撥付,項目已啟動。六是黃豆種植項目,種植黃豆300畝,批復財政扶貧資金3萬元,目前已將黃豆種子發放給農戶種植。
二、存在問題。
(一)個別鎮(街道)黨委、政府對項目實施重視不夠,重申報,輕落實,輕實施思想嚴重,特別是項目實施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變動快,導致項目實施進度緩慢。
(二)20xx、20xx年度部分項目覆蓋貧困戶面不高,達不到省要求項目貧困戶覆蓋率80%以上。
(三)實施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缺乏宣傳,群眾知曉率低,參與積極性低,造成部分項目實施進展較為緩慢。
(四)20xx年刺梨種植項目,同濟堂種植有限公司缺刺梨苗,導致刺梨種植項目不能按期完成。
(五)各鎮(街道)在收集各項目檔案時有缺失,不能很好反映項目實施整個過程,部分實施單位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
(六)個別項目報賬程序、管理不規范,一是主要是物資發放清冊不完善;二是貧困戶利益鏈接機制不健全;三是報帳票據裝訂不規范;四是項目物資沒有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手續進行;五是個別項目有調整項目實施地點及資金使用的的情況。
(七)各鎮(街道)20xx年度項目備案率較低。
三、下步工作建議。
(一)各鎮(街道)要強化責任意識,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管、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落實好穩定的專職項目實施管理人員,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扶貧項目早日發揮扶貧效益。
(二)20xx年、20xx年未完成項目和20xx年項目,實施單位要按照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要求,將項目覆蓋貧困戶比列提高到80%以上,提高貧困戶覆蓋率。
(三)各鎮(街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知曉率,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在項目實施鎮、村、組要將項目實施內容、資金投入等信息進行公示公告。
(四)刺梨種植項目的實施單位要抓緊對接供苗商,如供苗商能足量供苗,則按照合同購苗種植;如供苗商無法提供足量刺梨苗,實施單位應向縣采購辦申請其他購苗渠道,確保項目于20xx年12月完成種植任務。
(五)項目實施單位應當按照《貴州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檔案管理材料》基本要求,高度重視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完善檔案資料,建立一個項目一個檔案,明確專人具體負責。
(六)一是各鎮(街道)要提高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提高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同時擴大貧困戶面覆蓋率,完善物資發放手續,按照規范清冊填寫,制定利益聯結機制。對已完成的項目,抓緊時間完善相關手續,收集資料組織報賬及驗收。二是各鎮(街道)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七流程、十步驟”進行規范化管理。嚴格按項目方案批復實施,嚴格資金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物資采購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手續進行,確需調整項目實施地點及資金使用的,必須向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申請備案,待批復后組織實施,資金報賬嚴格按照扶貧資金管理進行報賬。三是龍山鎮、洗馬鎮20xx年核桃管護費共計25萬元,由于20xx年核桃種植存活率過低,兩鎮要仔細進行核實對部分管護工作做得較好的核桃種植戶及時給予發放管護費,其余管護費建議用于購買核桃苗補種。
(七)各鎮(街道)按照龍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20xx年5月份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龍扶領辦通〔20xx〕16號)要求,于20xx年5月6日前完成20xx年度批復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備案工作。
更多熱門。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五
根據《xx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開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自查自糾的通知》(桂扶領發〔20**〕3號)文件精神,我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力量,召開相關部門工作會議。專門成立了由縣長擔任組長、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的xx縣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工作組,扶貧辦、發改局、民族宗教事務局在審計、財政、監察、糾風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下,對照通知要求的檢查內容,本著“清理、整改、完善、提高”的工作目標,逐一查找問題,逐項逐條梳理,對-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開展專項自檢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0-財政扶貧資金下達及項目實施情況。
2010-度縣扶貧辦共累計獲得中央和地方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525.62萬元。
(1)按資金來源分: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866.45萬元(974.37萬元,1269.48萬元,202622.6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59.17萬元(2050萬元,2030萬元,年579.17萬元)。
(2)按年度分:2010年共計1024.37萬元,其中:776萬元用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9.25萬元用于沼氣池建設項目;84萬元用于發放豬苗等產業開發;8萬元用于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00萬元用于小額到戶貸款貼息;9.2萬元用于項目管理費;17.92用于工作經費。年共計1299.48萬元,其中:977萬元用于屯級道路和橋梁建設、人畜飲水項目以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151萬元用于種植麻竹、東魁楊梅,發放豬苗等產業開發;8.55萬元用于農民實用技術培訓;21萬元用于龍頭企業貸款貼息;60萬元用于小額到戶貸款貼息;26.93萬元用于項目管理費,55萬元用于貧困戶識別工作經費。2012年共計3201.77萬元,其中:2407萬元用于屯級道路和橋梁建設、人畜飲水項目以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521萬元用于種植麻竹、東魁楊梅,發放豬苗等產業開發;49.67萬元用于雨露計劃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7.5萬元用于貧困家庭子女高校本科生教育試點補助;42萬元用于龍頭企業貸款貼息;100萬元用于小額到戶貸款貼息;64.6萬元為扶貧項目管理費。
(3)按投向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160萬元;沼氣池建設項目29.25萬元;重點產業開發項目756萬元;農民實用技術培訓項目66.22萬元;“雨露計劃”貧困家庭大學生試點教育資金項目17.5萬元;龍頭企業貼息貸款63萬元;小額到戶貼息貸款260萬元;項目管理費100.73萬元;工作經費72.92萬元。
資金使用成效:
三年來,共實施743個項目。其中:2010年實施110個項目;2011年實施243個項目;2012年實施390個項目。
(1)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共新建和硬化村屯道路557條374.35公里;人飲項目工程182處,獨立橋41座558.5延米,小型水利建設32處,建設沼氣池150座,累計受益群眾521106人次。
(2)重點產業開發方面:共發放豬苗6966頭;扶持種植楊梅431畝;扶持種植麻竹4100畝;扶持種植糖蔗1180畝。
(4)“雨露計劃”貧困家庭大學生試點教育方面:2012年共扶持35名貧困家庭大學生,每位補助5000元。
(6)小額到戶貼息貸款方面:2010-2012年共爭取扶貧到戶貸款資金指標5200萬元,財政貼息資金260萬元,惠及81個貧困村。在縣信用社的支持和配合下,到2012年12月底止,累計為貧困村2052戶貧困戶發放小額到戶貸款5200萬元,累計收回到逾期扶貧到戶貸款1675戶,金額3169.02萬元,到期回收率89.82%。
(二)度財政扶貧資金下達及項目實施情況。
1.資金下達情況。
年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為2955.6萬元(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595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60.6萬元),其中:
(2)安排城鄉風貌項目10萬元;。
(5)安排扶貧到戶貼息項目150萬元。
2.項目實施情況。
(1)基礎設施項目:項目主要安排在全縣28個鄉鎮159個村,總共330個項目。其中:投入資金206.2萬元新建砂石路36條19.91公里;投入資金1656.3萬元升級硬化路221條55.523公里;投入資金43萬元建設橋梁12座100延米;投入資金234.5萬元建設人飲工程61處2555立方米。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設86條,25.35公里,占計劃33.6%,受益人口21102人;已完成橋梁建設4座33延米,占計劃33.3%;完成人飲工程20處,占計劃33.6%,受益人口16821人。預計6月底全面完成項目建設以及報賬工作。
(2)城鄉風貌建設項目:硬化浪平鄉茂龍村和六路口至茙景屯路0.4公里,項目建成后受益人口983人。項目正在施工過程中。
(3)產業開發項目:扶持貧困村養豬、養雞和種麻竹、油茶等4個項目。目前,已完成發送豬苗3292頭,占任務80.5%;預計12月底全面完成任務。已完成發送雞苗30200羽,占任務100%。預計20春季完成種植麻竹和油茶項目。
(4)扶貧培訓項目:20自治區下達我縣貧困村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資金56.6萬元,培訓貧困農民5780人次。我縣計劃培訓貧困農民11250人次(黨員不少于2000人次)。目前,已完成培訓109期11282人。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任務。
(5)扶貧到戶貼息項目:2013年貸款資金指標為3000萬元,貼息資金由財政扶貧到戶貸款貼息資金150萬元中安排解決。據統計,截止9月底累計發放876戶,發放金額為5609萬元;本年應收1085戶,3492.6萬元;實收814戶2958.8萬元,回收率為84.72%。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六
接到《關于對國家工商總局補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的通知》的通知后,我局立即展開對2008年國家工商總局補助資金使用情況的自查整改,現將自查整改情況匯報如下:
2008年,國家工商總局共撥專項資金70萬元,其中,豐城市工商局20萬元,樟樹市工商局20萬元,銅鼓縣工商局20萬元,宜春市工商局機關10萬元。
一、各縣市局專項資金使用情況:
3、樟樹市工商局2008年國家局補助的2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臨江工商分局的重建,目前,重建工作正在進行中,已使用了一部分專項資金。
4、銅鼓縣工商局2008年國家局補助的2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大段分局新辦公樓的建設,其面積為754.47平方米,實際用于大段分局新辦公樓建設的資金為64.5萬元。
二、專項資金的成果和發揮的作用。
各縣市區局專項資金的撥付,使上述各縣市區局的辦公大樓及時得到改建,辦公環境得到改善,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夠滿足正常的辦公需求。
三、自查整改。
從專項經費的申請,批準,撥付到投入使用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違紀違規的問題。各縣市區局將專項經費納入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按照專款專用原則,統籌分配使用,無截留、挪用專項資金請況,撥付的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并將專項建設安排的配套資金納入每年部門預算安排。
在以后的工作中,各縣市區局將繼續做好一下幾方面的工作:
1、切實按照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積極構建長效管理機制,以更好地加強專項補助資金管理,確保專項資金能夠落到實處,切實發揮專項補助資金效益。
2、繼續完善專項資金使用審查制度,跟蹤調查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確保專項資金是專款專用。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七
按照縣委縣政府督查室《關于開展扶貧專項資金督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開展扶貧專項資金自查自糾,現將工作開展的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20xx年省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中,涉及我鄉的有晏如村5、7組環境提升工程,項目資金為30萬。項目嚴格按照要求規定實施開展,目前項目已經驗收完工,工程款已支付27萬元,還有3萬質量保證金未支付。
(二)貧困村產業扶持資金方面,根據《市農業局關于開展農業產業扶貧基金存在問題對照檢查和整改落實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鄉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基金存在問題自查,并整改落實相關問題,現就存在問題和整改落實的情況做如下報告。
1、存在的主要問題。
政策上宣傳不夠到位。我鄉沒有把農業產業扶貧基金的相關使用管理辦法及時完全的給貧困戶宣傳,導致部分貧困戶對農業產業扶貧基金沒有概念,不知道這個惠民政策。我鄉農業產業扶貧資金使用范圍超過方案規定的范圍,直接將資金投入國資公司。
2、整改落實情況。
在經過前一階段的自查和對照檢查后,及時的發現了我鄉產業扶貧基金使用存在問題,并及時整改。(一)在政策宣傳上加大力度,在貧困村中利用村村通廣播不定時的給老百姓宣傳相關惠民政策。
3、使用方面,及時與國資公司聯系溝通,退還了全部的產業扶貧資金到貧困村的賬戶上。下一步要嚴格的按照《省貧困村農業產業扶貧基金使用管理辦法》上的要求使用該資金。
(三)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戶d級危房補助資金使用方面,我鄉本年度15戶d級危房改造戶目前已經驗收完工,補助資金共計31.2萬元已全數兌現給貧困戶。
(四)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戶c級危房維修加固資金使用方面,我鄉今年共計上報了131戶c級危房改造貧困戶,目前131戶貧困戶的c級危房維修加固已經驗收完工,補助資金共計44萬元整,目前已經按照工程造價兌付43.7932萬元,剩余20xx元正在協調用于比較困難的貧困戶的維修加固費。
(一)資金支出進度不到位。目前,我鄉除d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已經100%支付完外,c級危房維修加固資金和晏如5、7組環境提升工程款還未支付完全。
(二)票據管理不規范。我鄉因財務人員有所變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票據管理上還沒有完全按照要求規范化,c級危房維修加固資金和d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缺少驗收清單等檔案資料。
(一)晏如5、7組環境提升工程質量保證金在12月底前完成兌付。并做好結余資金管理工作。
(二)d級危房改造資金做好票據、驗收資料的管理,按照要求規范化。
(三)c級危房維修加固結余資金及時協調兌付完全,并做好票據、工程驗收資料的歸檔。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八
20xx年到20xx我鄉扶貧項目共兩個:以工代賑項目一個,財政安排資金20萬元,扶貧互助項目一個,財政補助資金15萬元。
(一)以工代賑項目實施情況。
該項目由xxx村實施,項目總投資50萬元,其中使用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農戶投工投勞30萬元。項目現已實施完畢,正在組織報賬,......
(二)扶貧互助資金項目實施情況。
該項目在xxx村實施,于20xx年2月成立官地坪村扶貧互助會,現有入會會員184戶,農戶入社率達78%,其中入社貧困戶130戶,占貧困戶總數的82%,入社社員共交納入社互助金4.85萬元,財政補助互助資金15萬元,已到位9萬元,目前互助資金總額13.85萬元,組建扶貧互助小組28個,于20xx年6月28日開始發放借款,現累計發放借款71筆,共17.8萬元,借款農戶累計歸還款80466.5元。該項目到目前為止共惠及農戶71戶,通過發放小額貸款的方式,該項目正在有效的解決全村貧困弱勢群體貸款難和產業發展難的問題。
(一)領導機構健全我鄉自實施扶貧資金項目以來,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鄉紀委書記、分管扶貧工作的副鄉長任副組長,各駐村干部為成員的扶貧資金監督管理領導小組。我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扶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及時解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形成職責分明、人員精干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宣傳措施得力。
我鄉緊緊圍繞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的主線,突出扶貧政策宣傳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召開鄉村社干部大會、村民大會、社員會議全面宣傳項目政策,由于宣傳到位,全鄉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得到了提高,同時也澄清了許多對于扶貧開發工作的模糊認識,革除了抱殘守缺的小農意識,破除了保守、落后的舊思想,樹立了自立自強、開放進步的新觀念,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徹底丟掉了那種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從而奠定了廣大干部群眾參與扶貧的主體地位,形成了敢為人先、大干扶貧的氛圍,全鄉扶貧開發工作得到了有力地推動。
(三)干群關系密切。
我鄉在扶貧開發項目中充分尊重民意、珍惜民力,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在扶貧項目規劃前認真開好社員會、黨員會。一方面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聽聽群眾急需解決哪些問題;一方面廣泛宣傳,宣傳項目可以給群眾帶來更大的發展,對一些確實可以給群眾帶來發展但投資較大暫時不能組織實施的項目,耐心細致地給群眾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大限度地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通過廣泛宣傳動員,加之充分尊重群眾的意愿,在項目建設中,群眾不等、不靠、不望,在資金不足、財力困難的情況下,各個項目區村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投工投勞參與項目建設,自籌資金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土方工程、沙、石等,使財政扶貧資金發揮了最大的效益,依靠群眾的力量建立起了農村公共設施管護的長效機制。
(四)措施落實到位。
為加強對全鄉扶貧開發項目的管理,鄉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了相關制度。一是在項目獲準實施后立即將項目建設計劃下達到各項目村,由村委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同時成立相應的村級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村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擔任第一責任人,自始至終負責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二是要求每個項目村的駐村干部具體負責指揮、協調,做好隱蔽工程記錄,監督好工程質量,做到了有人全程參與管事。三是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要求所有項目的建設內容、建設規模、投資情況及項目管理、資金使用情況必須在項目村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并做好工程相關資料的歸檔。四是建立健全項目后續管理辦法,并納入村規民約,指定專人管護使用,長期發揮項目建設效益。五是進一步加強對項目質量的監督管理,鄉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經常實地深入到項目村進行檢查、督促,參與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保所有項目順利開展。
(五)資金監管給力。
為切實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一是實行專款專用、專戶管理,扶貧資金依據項目建設和進度分期撥付,項目資金的使用由項目主管領導、分管領導和專職財務人員逐級審核審批,嚴格遵守財經制度,全面實行報帳制,確保資金落實到位。二是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對存在問題召開了專門會議進行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進一步鞏固了扶貧開發成果。三是嚴格執行項目、資金公示制。扶貧資金使用情況、數量在鎮、村政務公開欄內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四是嚴格財務管理制度。對扶貧資金建立專帳專戶,封閉運行,帳目正規、票據規范、手續齊全,防止了擠占、挪用等違紀違規現象發生,提高了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
我鄉扶貧開發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扶貧辦的精心指導下,在全鎮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進展順利,成效明顯,但是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
一是扶貧投入與需求差距大,扶貧工作難度大。目前全鄉貧困人口較大,貧困面大、基礎差、底子薄、距離遠,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加之我鄉為偏遠鄉,項目資金爭取難度大,政府項目資金投入較少。二是群眾的發展意識與觀念滯后。思想認識、法律意識不強,對宣傳的有些政策理解有偏差,未從思想上根除落后觀念,直接影響扶貧開發的效果。
三是群眾參與扶貧項目實施的積極性差,主觀上是因為部分群眾的素質低,客觀上存在多數青壯年外出務工,沒有集中、足夠的勞動力。
一是進一步提高扶貧工作認識。把扶貧工作作為統籌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和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高度來統一思想,作為貫徹落實黨和政府關注民生,關愛農民,保持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高度來提高認識的。
二是轉變觀念開創扶貧工作新機制。轉變過去被動式扶貧的落后觀念,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完善思路,按照“政府組織、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突出產業培植這一重點,著力解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礎落后問題,實行解決溫飽和鞏固溫飽同時推進的機制推進扶貧工作。
三是進一步加大扶貧項目爭取力度。全力推進扶貧工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進行開發式扶貧,結合整村推進、貼息貸款、小額信貸、安居工程、易地扶貧、產業扶貧、勞務輸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民生產戶互助資金等,整合項目、資金、人力、形成合力重點突破。四是進一步加大扶貧項目監管力度。嚴把質量關,按時、按質、按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實施,繼續實施好民生工程的管理措施,讓項目盡快發揮應有的效益,使貧困群眾得到最大實惠。
我鄉在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扶貧項目資金監管給力,到目前為止我鄉沒有出現項目資金使用問題,項目實施順利,未出現違規違紀現象。但全鄉的扶貧開發任務還很重,我們將再接再厲、繼續努力,力爭使我鄉的扶貧開發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而不斷努力奮斗。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九
根據xx發改委[xx]104號文件的通知要求,我鎮對xx年-xx年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項目進行了全面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xx年至xx年以來,我鎮嚴格按批準的實施方案進行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和建設年限符合所批準的計劃要求,無擅自調項、擅自變更項目建設內容和建設地點現象。項目質量符合國家和有關部門規定的建設標準和要求。我鎮有兩個工代賑項目和三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以工代賑項目一個已竣工;一個已完工,正在組織驗收。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上,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完成,正在收集相關資料;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實施地點在集鎮,因征地難,正在組織規劃實施;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正在積極組織實施,加強項目管理,抓緊完成項目掃尾工作。
(一)、項目資金管理。一是實行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對資金建立專戶、專賬,按進度撥付資金,無擠占、截留、挪用現象;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規劃跟著群眾意愿走的分配安排原則,統籌兼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分類實施;明確主體責任,實行項目、資金管理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法人代表責任制。二是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報批制。各項目由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統一審查立項后逐級上報,嚴格按照上級部門下達的項目資金計劃,組織項目實施。三是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公示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利用鎮務公開、村務公開欄對項目資金的使用、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公示;對農戶補助資金實行銀行卡打帳方式直接發放,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二)、項目管理。一是加強領導,建立機構,確保實施。對項目指定專人、專職負責,從項目的審批、建設管理、驗收結算等環節,嚴格按項目基本建設程序要求實施,從上報到竣工驗收全過程進行協調管理、監督,建立起各方面、各個環節層層分級責任制,從組織機構及職責等方面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保證。二是嚴格規章制度,規范施工行為。結合我鎮實際,從項目進度、施工、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都作出詳細規定,嚴格執行,對照進行檢查,凡發現與規定不符的地方必須進行整改,直到達到規定為止。三是嚴肅紀律,強化管理。計劃下達后,我鎮嚴格按照下達計劃要求實施項目,無變更項目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建設標準等現象,重點項目標識永久性的公示牌,保持了項目的嚴肅性,無違規違紀行為。
我鎮在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工作上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離發改委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是對有些項目工程資料收集不完整,在以后工作中強化檔案資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二是xx年新建大坪村道以工代賑項目實施環境條件惡劣,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三是在xx年實施1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過程中,按全區統一要求,資金打捆使用在"五在五心"工程上,后因在審計工作中不能將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用于"五在五心工程"上,造成項目進度較慢。二是對xx——xx年的2個易地搬遷工程正在組織實施,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計劃是安置貧困人口400人,實施地點是集鎮區域內倉堡,因征地難,現正在協調規劃實施;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計劃安置70戶,280人,現在完工30戶,完成搬遷25戶91人,其它農戶正在實施。
總之,我鎮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在以后工作中,進一步做好在建項目的掃尾;進一步規范管理和完善項目檔案管理;進一步總結經驗,開拓創新,讓有限的資金強力推進我鎮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十
根據劍黨辦發〔〕72號《關于印發**縣強農惠民項目資金和糾風惠民專項行動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我鎮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專人負責,嚴格按照財政扶貧項目相關規定和要求,對全鎮-以工代賑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的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
2010-我鎮共獲得以工代賑項目2個,總資金478.6萬元,到位資金478.6萬元,其中岑松-養坪公路維修建設項目總投資19萬元,到位資金19萬元,溫泉村扶貧生態移民項目總投資459.6萬元,到位資金459.6萬元。各項目具體實施和資金使用情況如下:
1、岑松-養坪公路維修建設。
該項目共獲得財政扶貧資金19萬元,到位資金19萬元。投入公路維修資金19萬元,采取一次性包工包料承包給老板實施,全程3公里,已實施完畢,并通過了縣級驗收,()已付款17萬元,余2萬元質保金。
2、溫泉村扶貧生態移民項目。
該項目共獲得財政扶貧資金459.6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扶貧發展資金268.1萬元,州、縣配套資金191.5萬元),實際到位資金459.6萬元。項目涉及100戶農戶共383人,生態移民建房投入資金268.1萬元(戶均2.681萬元),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91.5萬元。我鎮按照建房進度對農戶進行補助,完成主體工程并已經入住的兌現100%,完成主體(封頂蓋瓦)但未入住的'兌現80%,建成兩層的兌現50%。目前項目僅完成65%的進度,已先后分5批兌現建房補助給55戶農戶,共計131.5萬元。
二、存在問題。
1、溫泉村生態移民安置點建房標準按照縣里統一的規劃修建,每戶房屋必須達3至4層,由于當前物價不斷上漲,建房造價高,每戶移民戶要修一棟房子至少投入30萬元以上,且部分搬遷對象年紀大,家里無青壯年勞動力,無法通過信貸渠道獲得資金,因此大部分農戶無資金一次性投入建設,建房進度十分緩慢,補助兌現也難以統一,形成我鎮項目留存資金數額大的被動局面。
2、目前溫泉核心區多數項目還未啟動,部分移民戶處于觀望中,擔心投入資金建戶后沒經濟效益。
三、幾點打算。
1、組織人員深入溫泉實地查看,盡最大努力為溫泉村搬遷農戶排憂解難。
2、加強項目資**帳審核和管理,確保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做到臺帳資金與項目實施方案資金安排相符。
3、未完成的項目,督促加快進度爭取近期完工。
岑松鎮人民政府。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十一
根據貴州省扶貧辦20xx年4月7日辦公會議紀要(辦[20xx]2號)、《關于開展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大檢查的通知》(黔南扶貧〔20xx〕14號)文件的要求和安排,我市聯合市財政局、市審計局、等有關部門進行了20xx--20xx年度財政扶貧資金使用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20xx年度,州扶貧辦、州財政局分別以黔南扶貧【20xx】42號、黔南財農【20xx】36號,黔南扶貧【20xx】124號、黔南財農【20xx】193號等文件共批復下達我市財政扶貧資金項目20項,項目總投資511.6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442.3萬元。其中:種植業項目9項、財政扶貧資金237萬元(含產業化扶貧項目6項200萬元);培訓項目3項、財政扶貧資金71.2萬元(含雨露計劃項目2項66.2萬元);貼息類項目3項、財政扶貧資金98萬元;項目管理3項、財政扶貧資金14.1萬元,道路建設基礎設施項目2項、財政扶貧資金22萬元。
重點村村支兩委干部50人等培訓類項目,投入財政扶貧資金71.2萬元;實施“遷移并擴大商品蛋禽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貸款貼息”、“年產10億粒中藥膠囊生產線擴建工程項目貸款貼息”、“扶貧到戶貸款貼息”等貼息類項目3項,投入財政扶貧資金98萬元;實施“扶貧到戶貼息貸款運作經費”及“項目管理費”等管理類項目3項,財政扶貧資金14.1萬元;實施沙寨鄉新蒙村、河陽鄉各里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項,財政扶貧資金22萬元。
上級下達我市項目資金442.3萬元,資金到位率100%,到20xx年4月30日,我市共撥付到項目實施鄉鎮及單位442.3萬元,占計劃資金的100%。
20xx年度,州扶貧局、州財政局分別以黔南扶貧。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十二
區發改委:
根據**發改委xx4號文件的通知要求,我鎮對20xx年-20xx年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項目進行了全面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20xx年至20xx年以來,我鎮嚴格按批準的實施方案進行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建設地點、建設規模和建設年限符合所批準的計劃要求,無擅自調項、擅自變更項目建設內容和建設地點現象。項目質量符合國家和有關部門規定的建設標準和要求。我鎮有兩個工代賑項目和三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以工代賑項目一個已竣工;一個已完工,正在組織驗收。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上,20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已完成,正在收集相關資料;20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實施地點在集鎮,因征地難,正在組織規劃實施;20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正在積極組織實施,加強項目管理,抓緊完成項目掃尾工作。
一是實行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對資金建立專戶、專賬,按進度撥付資金,無擠占、截留、挪用現象;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規劃跟著群眾意愿走的分配安排原則,統籌兼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分類實施;明確主體責任,實行項目、資金管理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法人代表責任制。二是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報批制。各項目由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統一審查立項后逐級上報,嚴格按照上級部門下達的項目資金計劃,組織項目實施。三是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公示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利用鎮務公開、村務公開欄對項目資金的使用、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公示;對農戶補助資金實行銀行卡打帳方式直接發放,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一是加強領導,建立機構,確保實施對項目指定專人、專職負責,從項目的審批、建設管理、驗收結算等環節,嚴格按項目基本建設程序要求實施,從上報到竣工驗收全過程進行協調管理、監督,建立起各方面、各個環節層層分級責任制,從組織機構及職責等方面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保證二是嚴格規章制度,規范施工行為結合我鎮實際,從項目進度、施工、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都作出詳細規定,嚴格執行,對照進行檢查,凡發現與規定不符的地方必須進行整改,直到達到規定為止三是嚴肅紀律,強化管理計劃下達后,我鎮嚴格按照下達計劃要求實施項目,無變更項目建設地點、建設內容、建設標準等現象,重點項目標識永久性的公示牌,保持了項目的嚴肅性,無違規違紀行為。
我鎮在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工作上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離發改委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是對有些項目工程資料收集不完整,在以后工作中強化檔案資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二是20xx年新建大坪村道以工代賑項目實施環境條件惡劣,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三是在20xx年實施1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過程中,按全區統一要求,資金打捆使用在"五在五心"工程上,后因在審計工作中不能將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用于"五在五心工程"上,造成項目進度較慢。二是對20xx——20xx年的2個易地搬遷工程正在組織實施,20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計劃是安置貧困人口400人,實施地點是集鎮區域內倉堡,因征地難,現正在協調規劃實施;20xx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計劃安置70戶,280人,現在完工30戶,完成搬遷25戶91人,其它農戶正在實施。
總之,我鎮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在以后工作中,進一步做好在建項目的掃尾;進一步規范管理和完善項目檔案管理;進一步總結經驗,開拓創新,讓有限的資金強力推進我鎮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20xx年9月9日。
扶貧專項資金自查報告(熱門13篇)篇十三
根據市扶貧辦《20xx年扶貧開發工作考核細則》的要求,我們對20xx年的扶貧開發工作進行了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領導重視情況。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年初,調整充實了全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工作力量。并把扶貧開發工作擺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做到定期研究部署,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縣政府兩次召開常務會議和縣長協調會議,對2004年扶貧開發工作進行研究部署。為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確定成立了扶貧辦,扶貧辦為正科級單位,編制4人,按照要求,縣里匹配資金5萬元已撥到專戶上。
二、關于貧困人口減少情況。
我縣20xx年貧困人口18969人,到2004年11月15日,貧困人口為17069人,比上年下降10.2%。
三、關于整村推進戰略實施情況。
為推進整村戰略的實施,共幫助兩個重點村協調信用社小額扶貧貸款132萬元。在項目立項上,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做到了立項準確,沒有項目變更的情況。同時,我們積極推進項目實施,目前,已購進黃牛266頭,占應購進的50.8%。畜牧綜合服務站實行房屋置換,現已達到使用狀態。
四、關于資金管理情況。
我們與縣財政局密切配合,對扶貧資金嚴格按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要求,做到了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全年財政扶貧資金86.6萬元全部到位,沒有出現滯撥、擠占和挪用現象。
五、關于幫扶工作情況。
我縣成立了扶貧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社會力量做好幫扶工作。縣主管領導先后兩次到省直幫扶單位匯報情況,爭取到支持。與市直各幫扶部門經常保持聯系,主動溝通情況,共同做好幫扶工作。組織縣直部門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到20xx年12月15日統計,省、市、縣各項幫扶共折合人民幣296萬元。
六、關于扶貧辦工作情況。
扶貧辦自成立以來,我們組織全辦人員積極學習扶貧業務,努力做好扶貧工作,積極為縣委、縣政府當好參謀和助手,全年共提出建議6條,被采納4條,得到縣領導的好評。在情況反饋上,做到了與市扶貧辦勤請示、勤匯報,主動爭取指導,并做到報表及時,匯報準確無誤。我們對扶貧工作檔案進行了全面歸檔立卷,檔案管理規范有序。
七、其它工作。
我們對20xx年重點村收尾工作進行了督促落實,現已完成全部工作。全年沒有發生因扶貧工作造成上訪。同時,對兩批重點村全面開展了村屯規劃工作,達到了街道拓寬,道路平整,街道樹木整齊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