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確保教學工作有條不紊進行的重要依據和規范。教學計劃的編寫是一項需要時間和經驗積累的工作,以下范文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編寫方法。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一
第2周第三課黑與白。
第3周第四課主體與背景。
第4周第五課冰川與晚霞第六課畫嗅覺。
第5周第七課卡通畫。
第6周第八課雙胞胎。
第7周第九課藏書票。
第8周第十課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9周第十一課那一刻的我。
第10周第十二課愉快的春游。
第11周第十三課哪些是相同的。
第12周第十四課千變萬化的帽子。
第13周第十五課漂來漂去的小島。
第14周第十六課迷宮。
第15周第十七課電腦美術。
第16周第十八課會游的玩具第十九課光的魅力。
第17周第二十課珍愛國寶—秦始皇陵馬俑。
第18周測評。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二
1、學習和掌握紙蝴蝶的折法,并能作簡單的美化裝飾。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折玩紙蝴蝶的過程中獲得動手勞作的樂趣。
重點:傳授折紙的技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難點:1、看懂圖意。
2、先折后添畫,開發學生的動腦能力。
師:范作若干件。
生:學生用紙每人二三張大小不同的紙。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三
學生以個人或團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本事,構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四
(一)造型表現運用形、色、機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設計應用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三)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法,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傳統文化的關系。
(一)重點:
1、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藝術概括力,能寫生簡單的生活物體透視現象。2、繼續傳授中國畫筆墨技能,學生進行彩墨畫練習;欣賞中國現代中國畫大師作品,培養民族自豪感。
3、學習淺顯的手工技法。
(二)難點:
1、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實物中提煉幾何體的能力。
2、提高學生彩墨畫的技法與概括能力,能夠獨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畫的內容。
3、在手工中培養學生的耐心、細致能力。
1、從學生學習習慣分析:該年級段學生表達力強,有自己的獨到的想法,生活習慣上比較講究自我能力體現,不敢落與他后,學習能動性強,上課紀律上比較活躍。
2、從教師教中分析,每一個班的優劣情況不同。經過半年對該年級段的了解,每個班級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特色,根據情況的不同,針對性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五(2)抓美術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讓他們看看優秀作品,多采取鼓勵性評語,多發揮他們自我能力的表現,展示每一個的自我特色。
1、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幾何形體進行寫生,并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特別對困難的學生進行仔細研究分析。
2、具體手工能力比較弱的,多滲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藝能力,使該年級的總體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內、班際作品展評及各種教學手段,以增強競爭意識及榮譽感,互相學習,提高美術興趣。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五
蘇教版藝術教材二年級第一冊既有生動有趣的活動,又有技能訓練。全冊共有18節課,其形式包括想象畫、小制作等,它們與其他年份的相應內容相連,形成縱向聯系。教材采用了大量名著和學生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充滿了現代感、童趣、構圖飽滿、線條粗獷流暢、色彩大膽明亮。每節課都有生動的文字和主題,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參考示例。
本書的學習重點是感覺,充分挖掘學生在每個課時教學中的潛力,引導他們多讀、多思考、多說話,培養藝術的感知和創造力,提高思維想象力和作品的審美創作能力。
在這本書的內容中,小學生很難掌握。預計二年級學生在本學期的學習中很難用抽象的色彩和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在教學中會增加一些課時。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仔細設計教學方法。
二年級學生不僅有孩子般的興趣,而且考慮到成長的幻想,以及一年級奠定的藝術基礎。這使得它有一個自由的想象空間,簡單的表達能力,結合上述因素,培養藝術興趣,增強藝術的感覺能力,大膽的創作是這個年級的重點。
第1周第一課-難忘的夏天(1課時)。
第2周第二課-機器人伙伴(3課時)。
第3周第三課-水墨情趣(1課時)。
第4周第四課-排隊相同圖案(1課時)。
第5周第五課-小掛件(1課時)。
國慶放假。
第7周第六課-亮眼睛(1課時)。
第8周第7課-感覺肌理(1)(2)(2課時)。
第9周第8課-實物拼貼(1)(2)(2課時)。
第10周第九課-印出(2課時)。
第11周第10課-畫觸覺(1課時)。
第11周11課-裝飾瓶(1課時)。
第12周第12課-畫蝦蟹(1課-畫觸覺(1課時)。
第11周11課-裝飾瓶(1課時)。
第12周第12課-畫蝦蟹(1課時)。
第13周第13課-蝦蟹(1課時)。
第14周第14課-想象一下(2課時)。
第15周第15課-自然現象(2課時)。
第16周第16課-葉片片片(1)(2)(2課時)。
第17周第17課-老人和兒童(2課時)。
第18周第18課-漂亮的燈(1)(2)(2課時)。
1.為方便學生攜帶工具,將繪畫內容與手工內容分開,課程相對集中。
2.學期安排一定量的`繪畫創作活動,利用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為校園和班級創造藝術環境,讓學生學習有用,激發學習藝術的興趣,開展校園藝術活動。
3.繼續開展學科綜合教改實驗。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六
四年級學生的造型能力、表現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他們已具備了一些基本的美術素養,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但是,這只是初步的,并沒有達到一個高的層次,學生的造型能力、表現能力需要更進一步的提高。這一階段的學生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七
備注:
2、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本班班級紀律較好。
以前學習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一般較為鞏固,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作畫時初步養成了愛觀察的習慣,對于物體形象有一定的目測能力和概括表達能力,對于繪畫、手工有較大的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表現。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于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停留在一年級的水平。
3、 學生的學習態度
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愉快的學習當中來,都能認真積極主動地參與,認真觀察,并大膽想象,并運用優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繪畫自己的感受并按照自己的喜好涂上漂亮的顏色。
4、 班中優生情況
尤詩姻、許小妮、陳瑜、王巧巧等同學都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認真觀察、積極討論、大膽發揮想象,大膽繪畫主題內容并根據個人喜好填色。接受能力好的同學也能積極主動的幫助其他同學,從而達到共同協助,共同進步的目的。
5、 班中后進生情況
有少數同學接受能力較慢,沒能及時準確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繪畫時膽子較小,生怕自己畫不好或畫壞,沒敢大膽動筆繪畫,但是在老師的指導及鼓勵下都能執筆描繪。
本冊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湖南美術出版社二年級美術上冊)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方面。具體有繪畫、泥塑、剪紙、手工、欣賞。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求新、求異為目的,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滿足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愿望。
(繪畫)自己選擇顏色,描繪景和物。 用記憶畫、想象畫、創作畫等形式,表現自己熟悉的、喜歡的內容。
(手工) 制作簡單的紙工。 用撕、折、剪等方法,用各種材料制作、貼畫紙工圖形。制作簡單的泥工模型。
教學重點、難點:
1、用記憶畫、想象畫、創作畫等形式,大膽的描繪,用顏色表示自己熟悉的內容。
2、制作簡單的紙工,及各種平面材料貼畫,進一步提高撕紙折紙和剪紙拼貼能力。
3、欣賞兒童畫及自然物,提高欣賞能力。
4、在繪畫中要求大膽想象,用色要大膽,造型較生動自然。
5、在紙工制作中培養其動手制作的精神,動手的協同性,在泥塑中培養空間想象力。
1、加強對學生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性的滲透,采取好學生帶動差學生的方法。
2、要求在構圖時飽滿,畫滿,畫大,畫得有生氣,有意趣。
3、通過課堂講評作業,教繪畫技能與工藝制作相結合,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技能表現。
略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八
1、教材內容與人文,社會科技,學生活的聯系,找出了結合點。
2、注重基礎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學習領域,把握不同課型的特點。
3、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圖像世界,關注多視角的觀察要點。
4、挖掘,拓展教材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5、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實施三維教學目標,注意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與特點。
6、靈活設計評價要點,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1、學生由幼兒園轉入小學,這是學生心理的一大轉折,在心理接受能力與學習方法上要有一個大的轉變。
2、學生的繪畫習慣養成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3、美術課的課堂常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內容,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加以指導。
4、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所學技能與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別。
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美術課堂是較為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后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想像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現在美術作品中。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
4、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5、精心準備,做好課前工作。
6、運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九
[造型表現]: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設計應用]: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南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一)重點:
1.學習色彩的對比與諧調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3.用各種紙盒、紙杯及其它塑造材料,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二)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而對立體造型的感知由于起步較晚,稍有欠缺,尤其對物體的空間認識尚有不足。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
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應利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第一周:我們的社區2課時。
第二周:恐龍世界2課時。
第三周:畫中的線條2課時。
第四周:會動的線條2課時。
第五周:卵石動物造型2課時。
第六周:威武的盾牌2課時。
第七周:會變的盒子2課時。
第八周:彩墨游戲(二)2課時。
第九周:大嘴怪2課時。
第十周:中國龍2課時。
第十一周:吉祥圖案2課時。
第十二周:橙色的畫2課時。
第十三周:綠色和紫色的畫2課時。
第十四周:吃蟲草2課時。
第十五周:有趣的造型2課時。
第十六周:一張奇特的臉2課時。
第十七周:電腦美術模板幫我們作畫2課時。
第十八周:變垃圾為寶2課時。
第十九周:考核2課時。
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互相聯系,共同反映教學內容。小編整理的美術學期教學計劃,供參考!【小學美術教學工作計劃一】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四......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
1、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注重教學環節和活動布局的開放性和立體性。
2、通過激發聯想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在藝術活動中大膽運用各種造型方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空間想象力。
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中學生的學習習慣意識。
完成任務的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上課。
2、課前做好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第一周:印象深刻的事情。
第二周:水墨游戲――山水。
第三周:紙花。
第四周:插花。
第五周:壁飾。
第六周:英俊的腳。
第七周:漂亮的鞋子。
第八周:鞋子的聯想。
第九周:我設計的鞋子。
第十周:黑、白、灰。
第十一周:字聯想。
第十二周:布局設計。
第十三周:頭飾及尾花設計。
第十四周:秋風瑟瑟第。
第十五周:可愛的家鄉。
第十六周:我崇拜的人。
第十七周:復習考試。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一
1、用簡單的擬人繪畫方法表現有情節的昆蟲世界。
2、培養初步的整體構圖能力。
3、通過繪畫培養愛動腦,敢創造的好品質。
重點:鞏固、延伸上節課“畫昆蟲”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的實踐生活,運用想象力,畫出自己熟悉,又富有童趣的昆蟲為主角的想象畫。
難點:昆蟲世界的故事情節的編排和畫面的處理。
師:范畫作品,幻燈片。
生:水彩筆,蠟筆。
課題。
課時。
教學重難點。
教具準備。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二
本冊教材以提高豐富學生生活為主,從促進人格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公民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注意貼近同學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啟發性。同學們應自主、主動、合作、探究、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培養創新精神和美術實踐能力,并通過記憶畫和想像畫,表現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物。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三
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學習,將教科書的知識與技法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審美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豐富經驗,學會學習,提升感情、態度、價值觀,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四
(一)重點:
1、用水彩筆或蠟筆的.形式進行平涂作畫,描繪觀摩、記憶、想象中的動植物,線條要求流暢,色彩豐富,構圖飽滿,造型大膽、夸張,生動活潑,富有一種童趣。
2、傳授折紙的方法和步驟,并進行一系列練習。
3、學習用費材料進行簡單紙工制作練習。
4、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及優秀兒童美術作品。
(二)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達到線條流暢,色彩鮮艷豐富,構圖飽滿,造型大膽、生動,富有兒童情趣以及創造性。
2、在工藝制作中,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識圖能力,培養良好的動手習慣,以及動腦創新能力。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表達能力,培養初步的鑒賞美的能力。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五
1、初步了解《臺風過后》的表現手法及其內涵的教育意義。
2、初步學習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培養初步的審美能力。
3、培養對兒童畫的興趣。
4、始業教育。
重點: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各種繪畫形式和工藝表現。
難點:初步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對一幅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感受的能力。
師:收集優秀的兒童作品。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六
該教材改變過去以技術訓練為中心的教學體系,確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的教學體系,著力真善美學生的審美情趣。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注意聯系生活實際,注意民族性、時代性,選擇思想性、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等教學內容。
(一)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逐步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愛好和審美能力。
(二)促進學生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三)使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重點:
1、用繪畫和制作表現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過寫生,認識一些透視現象。
3、學習淺顯的色彩知識和一些簡易圖案的設計。
4、學習淺顯常見美術字的寫法。
5、學習淺顯的彩墨畫知識和技法。
6、學習簡單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難點:
1、培養學生細致耐心的操作態度,進一步提高觀察力、形象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2、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受力。
3、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來的文化,對中國的傳統繪畫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確執筆、運筆與運墨的方法。
4、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七
1、初步學習手帕設計的方法。
2、能設計簡單的花手帕。
3、養成使用手帕,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重點:培養學以致用的本領。
難點:培養學生靈活的應變能力,能參照書中的手帕,設計出自己喜愛的,漂亮美麗的花手帕。
師:范畫,手帕。
生:畫好的小白兔圖案,花邊紋樣和一張合適的紙。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八
1、注重對學生造型·表現的培養。在教學中,讓學生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一樣媒材的效果,經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本事。教師進取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經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我獨特的見解。
3、創設必須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經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調查了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系,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制作;經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本事。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教師以各種生動趣味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本事與想像本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十九
1、學習信封紙偶的制作方法,能制成一只美觀有趣,又能玩的信封紙偶作品。
2、通過信封紙偶的制作,培養動手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3、懂得變廢為寶,理解利用有限的物資造富人類的意義。
重點:啟發學生應先搞好整體設計,進行技法指導和操作程序的指點。
難點:如何達到造型更形象,生動,逼真。
師:示范作品若干件。
生:廢信封,剪刀,膠水,彩紙。
小學美術學校教學計劃(優秀20篇)篇二十
1、學習“紙折船”的制作方法。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從折折、玩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體會動手做的樂趣,教育學生從小愛學習,愛勞動,要有一雙靈巧的手。
重點:折烏蓬船的過程。
難點:最后二步(翻折),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示范,講清翻折的要領。
白紙,蠟光紙,洗臉盆,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