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通過對主題的深入思考和精彩表達,展現出作者扎實的語言功底和獨特的觀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對你的寫作有所啟示和幫助。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一
一年一度的國慶長假又到了,想必大家一定都要出去玩吧!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去的旅游景點——周莊。
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大約在中午12點左右,我和媽媽還有姨父一家踏入周莊大門。抬起頭一看“貞豐澤國”四個大字映入眼簾。再低頭一看,全是地磚。我便急忙跑到媽媽那里問到:“`媽媽,周莊稱水鄉怎么一點水都看不見呀!媽媽笑著說:“如果這兒都是水的話那我們走哪呀?”沒過多久,就看到了一條條小河穿插在古鎮上。我被那些小橋、流水、人家給驚呆了,這些我平時只能在水粉畫上看見呢!
我們一起坐上了一只木船。劃船的大嬸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橋的名稱:有外婆橋、分手橋、雙橋……遠給我們唱了三首江南的小調,可好聽了!
古鎮街道的兩邊是商鋪。有賣畫的,賣絲綢的,賣茶葉的……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i是那個竹編店,他們用竹葉或草葉編織出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個個栩栩如生。
最后,我們來到了明朝江南第一巨富商人沈萬三的府邸“沈廳"位于周莊鎮南巿街,占地面積達兩千多平方米。沈萬三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幼,號稱江南第一富豪。傳說他有一只“聚寶盆”,金銀才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沈廳里還有他和聚寶盆的銅像呢!
聽了我的一介紹,是不是很令人向往呢!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二
周莊有一個非常招搖的稱號,就雕刻在這個古鎮的入口處:中國第一水鄉。然而說起周莊于我的第一印象,就像是為顛覆這個稱號而存在的:所謂水鄉,原來可以是很少有水的。
剛入周莊地界,人還在巴士上,眼睛就已在巴巴地找尋那一汪水,幻想著東方威尼斯式的長篙輕點,迷津四散,然而沒有。被擁擠的人潮裹進小鎮,用一下午的時間逛完兩圈,終于無可奈何的承認周莊鎮內原來只有那一道水灣。
沿著水走,幾步一橋,都是那種很古老的石塊壘起的小橋,被歲月磨得凹凸不平的,以一種平淡的神情承載著上方的喧器。走過河沿一排房子便進入了小巷,無所謂入口與出口的窄窄的小巷,有橋的地方皆可以入,亦可以出。腳下是不知幾個世紀的青石板,同樣是平淡地凹凸不平著,抬起頭來,兩邊的房屋都伸出長長的,綿延而又破舊的透出光線的屋檐,將本就狹窄的天空壓縮成了一條長縫,是名副其實的一線天。有時這排門房突然斷開,從那缺口鉆出去,眼前就豁然開朗了,幾畦菜、一彎籬,白墻黑瓦的房子,怎么看都像是南方隨便哪個普通的農村,或者更甚之幾分破敗清冷。離開了那灣碧水,除了巷中幾處賣著的小魚小蝦河蚌珍珠外,看不出一點當地人與“水”有關的生活的影子,換言之,這是個標準古鎮卻不像是水鄉。
那么,究竟是什么撐起了那“中國第一水鄉”的名號呢?
這個疑問在坐上船后就立刻消失了。不知是否是江南正宗的烏篷船,艙是只能容六個人的,木質構造看起來很結實。船娘年紀一例都在三十開外,穿著藍底碎花上衣和黑長褲,撐開船時麻利而淡然,剛一離開那個小小的碼頭,船就搖晃起來,側身時船沿離水只有幾公分,碧綠的水色看不出有流動的痕跡。
坐在船上,周莊的視角就完全不同了。小船仿佛搖曳出無聲的“外婆橋”旋律,不疾不徐地將兩岸的店鋪啊游人啊淡化進了古舊的建筑里。觸手可及的多是房屋常年泡在水中的部分,青苔將本就灰白的墻壁揮灑成了柔和的抽象作品,坐在船頭,隨手舉起相機框住的都是最美的風景。橋洞外蜿蜒的碧波,水邊大團大團的煙柳,紅彤彤的燈籠后半掩映著的白墻高瓦,這一切都因處在與水融合的船的角度便親切美麗起來,它滿足了人們關于古老的江南水鄉的所有幻想,它用窄窄一灣水道就勾出了最動人最正宗的風景。
只是當再踏上岸走過兩個安靜寫生的男孩旁時,我突然想周莊那個招搖的稱號大概是外人命名的,因為它的水鄉是畫家眼中的,是詩人夢里的,卻似乎不是古鎮人生活中的。
久聞周莊的商業化污染非常嚴重,果然是名不虛傳。古鎮巷內無房不是店鋪,甚至賣的東西也多有重復。走上幾步,便能看見頭發花白的老嫗坐在本已十分狹窄的巷邊,手伸得老遠,巴巴地重復“來點桂花粉”或是“兩元一杯的阿婆茶”。店鋪里賣時裝飾物,甚至還有咖啡廳,但更多的是賣些“旅游紀念品”一類,比如畫有周莊風景的文化衫、大批量的蘇繡、草葉編的小動物、檀香木雕刻的掛飾,等等等等。穿插在這些店鋪中的是印在門票上的“周莊景點”,名字都起得很有江南詩意,只是隨意逛了幾處后,不得不承認相較于繁榮的商業,周莊的鎮內景點真是出奇低調,門匾幾乎和店鋪區分不開來,而景點內部,要么門可羅雀,要么游人拼命往外擠,露出“這也叫景點”的意思。十六處中大概只有沈廳和張廳是真正意義上的景點,很富麗古典的江南園林,卻有著與“民間的周莊”太不相符的氣質。
文檔為doc格式。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三
周莊游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帶著外婆一塊兒到周莊古鎮游玩。這次是爸爸來當司機,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達了古鎮周莊。
一進門,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一派節日的氣氛。我們趕緊買好票,大步的走進周莊的大門,開始了真正的游玩。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大牌坊,一面寫著貞豐國澤,一面寫著唐風孑遺。牌坊下面中央是一個銅錢似的大門,上面有四個閃閃發光的大字“招財進寶“這么好的預意,加上這過年的氣氛,游玩的人們都紛紛的拍照留念,我們跟不會放過這好兆頭,拍一張全家福,作為紀念。
接著,陣陣香味撲鼻而來,你們猜猜這是什么?不錯,就是美食,有西施糕、芋圓饅頭、綠豆圓子、萬三豬蹄……但是最好吃的還是酒釀餅,它既有酒釀的味道,又有豆沙的味道,外酥內軟好吃極了!
這里的風景更不錯,小橋流水,一艘艘小船載著游玩的人們,船夫們還唱著船歌。印象最深的是雙橋,雙是兩的意思,雙橋就是兩個橋,一個是拱形的橋,另一個是平行的橋,拱形的橋像日出的太陽,平形的橋像日落的太陽,怪不得中國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先生畫的《雙橋》被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先生在1984年訪問中國時作為禮物贈送給了鄧小平。
這次游玩好開心呀!不僅玩的很開心,吃到了美食,還學到了很多知識。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四
大年初四,早晨起來拉開窗簾,外面晴空萬里,久違的好天氣。爸爸和媽媽決定帶我們去周邊古鎮走一走,我和妹妹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
將近40分鐘的車程,就到達了“中國第一水鄉—周莊”。一進大門就呈現著濃濃的過年氣氛,街道的兩旁掛滿了大紅燈籠,很是喜慶,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沿著小路,走進古鎮里面,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古典畫面馬上映入我眼簾,美不勝收!小橋下,一舟舟小船前行著,船娘們唱著民謠劃著船槳,歌聲柔軟優美,吸引了不少游客。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雙橋。爸爸告訴我,有個著名的畫家陳逸飛的作品《故鄉的回憶》畫的就是這里,因此,周莊名聲鵲起,聞名中外。雙橋又名“鑰匙橋”,或許正因為這把鑰匙開啟了周莊與國際的友誼之門。
接著,我們來到了沈廳,沈廳是古代富豪沈萬三的故居。走進沈廳,古色古香的房屋給人以古樸的感覺,屋子內部是由木頭構成的,抬頭看,雕梁畫棟,很是精致。沈萬三家里非常寬敞,有許多廳房,廳房里面的桌椅擺放都有講究。來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放著好多菜肴:蹄膀、魚、田螺塞肉,小籠包等,豐盛極了!媽媽說:“周莊特產萬三蹄因此而得名。”
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紙箱博物館,一看到名字我就很不解,抱著好奇心想探個究竟。一進門,我就看見兩只可愛的小熊在迎賓,走近看,原來是用紙板做成的,我還看到了馬、長頸鹿、大熊貓、飛機等用紙板做成的,栩栩如生,工藝驚人。轟、轟、轟,媽媽說:“聽,什么聲音?”,我和妹妹異口同聲說:“是火車!是火車!”火車在室內的軌道上行駛著,車廂內坐滿了游客,哦!原來火車也是用紙板做成的,真是有趣,真了不起!
到了古鎮,少不了小吃。海棠糕,里面包裹著紅豆沙,外一層焦糖,再撒些芝麻,咬上一口,又香又甜的海棠糕,好吃極了!當然還有蘿卜絲餅、襪底酥、糖畫、臭豆腐等,古鎮的小吃很多,每次回去都要帶上一些。
昆山周圍有許多古鎮,都大同小異,但周莊的美更顯得溫柔與典雅。我愛古鎮周莊。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五
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江南水鄉周莊吧!今天我就去了周莊水鄉,在這里我為沒有去此地游玩過的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
大概上午9:30我們走進了大門景點大門,抬頭一看:“貞豐澤國”四個大字映入我的眼簾。再低頭一看,卻看見了地磚,便著急地問爸爸:“爸爸,這、這是水鄉嗎?我怎么沒有看見水呢?”“別急呀,子軒。”爸爸笑著說。不一會兒,我們便走到了著名的雙橋(著名畫家陳逸飛在194年畫了雙橋帶至美國,從那時起雙橋就聞名全世界)。我被眼前美麗的小橋、流水、人家驚呆了,平時只能在風水畫上才能看見的哦。
步行至周莊老街,整個街街,巷與巷之間都有小河相隔,整個鎮也被河水包圍著,我們明白何謂水鄉了。我們到周莊十二坊紡紗織布。它是原汁原味的中華傳統手工藝再現,紡車織布。阿婆靈動雙手和富有節奏的織聲,構成了極具江南韻味的土布織造圖。所謂“見多識廣”這詞此時用在我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讓我了解到早期的紡線織布。
最后,我們到佛教圣地全福寺。這里有個放生池,放生池里有許多唱著歌的大鯉魚、小金魚。它們歡快地游戲著,我想小魚們肯定喜歡這里了,因為這里的水清澈見底,還有很多游客每天在這里喂食。我給小魚們拋灑下魚食,可把它們樂壞了,它們有的跳出水面爭搶魚食;有的朝我拋灑的方向迅速游去;還有的擁擠在一塊你爭我搶“呵呵呵”看見此景,我也樂壞了,笑出了聲。
周莊真是鑲嵌上海、蘇州、杭州之間的一顆璀璨明珠!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六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到蘇州,自然會欣賞到江南美景,今天,我便來到中國第一水鄉周莊,一睹江南水鄉的風采。
周莊果然名不虛傳!四面環水,我們只有坐船才能到達。在船上,導游向我們娓娓道來周莊幾個故事,這引起了我們興趣和好奇心,我迫不及待想見識一下。
船靠了岸,導游帶我們七拐八繞,終于進入周莊內部,走在周莊的小路上,低頭看,是豎著鋪的青石磚;環視四周,皆是白墻黑瓦。導游說,如果從空中俯視周莊,儼然一幅江南水墨畫,小小的周莊,卻處處散發著靈氣。
隨著導游,我們先來到了明朝江南巨富沈萬三的家沈廳。沈萬三這個傳奇人物,家纏萬貫,富可敵國,身高卻只有1.43米,而且沒有頭發,在明太祖朱元璋還是乞丐時,沈萬三曾救他一命,抱著極大的好奇心,我進入沈廳,沈廳坐東朝西,大小房屋一百多間。走過接待普通賓客的廳堂,再往里走,庭堂門上三個大字松茂堂。到了松茂堂里,我看見四根主柱都是富麗堂皇的,四周墻壁上有幾幅漂亮的山水畫,家具都是珍貴的紅木家具,給客人坐的紅木靠椅的靠背上有圓的大理石,石上有山,讓人有靠山。一個堂里有沈萬三的像,他面前是一個金光閃閃的聚寶盆,游客都向里面扔硬幣。
有水便有橋。出了沈廳,我們來到了富安橋,走富安橋也有說道,要來回走三次,可以帶好運氣。走到了外婆橋,我們站在上面向遠處望,流水人家互相映襯,營造出寧靜祥和的氛圍,讓人好像進入夢鄉。周莊的水并不如漓江之水清澈見底,但卻在碧綠之中顯得清幽,吸引著人們。
有水也有船。在平靜的水面上,挨著岸停著一排搖櫓船。上了船,又覺得搖搖晃晃,水面弄得波波瀾瀾,好似一塊翡翠被誰刻了秀氣的花紋,行起船,搖櫓的阿姨用優美的腔調唱起了當地的民歌,顯得很輕松好像搖櫓不是工作,而是享受。在悠揚回蕩的歌聲中,我們坐在好似搖籃的小船上,精靈似的碧水托著我們前行,兩岸的房屋笑著目送我們前進。夢幻似的游了一圈,我們意猶未盡的上了岸,大家有些疲倦,向著一家生意興隆的飯館走去。
周莊有一個著名的美食,是以沈萬三的名字命名的,那就是美味的萬三蹄。我們品嘗了萬三蹄,覺得真是名副其實。
稍作休息后,我們一路走到了雙橋。雙橋設計得很有趣,一橫一豎兩座橋連在一起,成直角形;橋洞一個為圓,一個為方,遠遠望去好像一個古老的鑰匙,當地居民稱之為鑰匙橋。大畫家陳逸飛畫了雙橋,取名為《故鄉的回憶》。
天漸漸黑下來,我們到露天劇場觀看了表演。年輕的演員們表演話劇,舞蹈,雜技。最讓我興奮的是男演員的舞火表演,全場熱情高漲,掌聲震耳欲聾。
歸途,我一直念念不忘這個古鎮,心里一直默默稱贊,水鄉仙境,孤島周莊。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七
放暑假,我們全家一起去周莊古鎮游玩,那古樸的建筑,好客的老人家,無一不令我難忘!
早晨,微風輕輕掠過,陽光灑在古老的瓦房上,小草探出了腦袋,迸發出星星點點的綠,花兒有著綠葉的陪襯,仿佛更鮮艷光彩,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小橋流水邊的古樹,更像是一個個戰士,長年守護著這美麗的小鎮。
沒錯,這便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周莊古鎮。
我們先去參觀了陳逸飛的故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陳大師的作品《雙橋》,通過這幅畫我仿佛穿越時光,感受到江南悠悠的古韻,也感受到他對故鄉的不舍,從他細膩的筆觸中一點點滲透出來。就在這里,有位年長的老爺爺告訴我這幅畫背后的故事:在一九八四年,哈默買下了這幅畫,訪問中國時,將它贈送給鄧爺爺,其中畫上的“鑰匙”,便開啟了國際交往的大門。從此,雙橋成為了友誼之橋,周莊得以在一夜之間名揚天下。
走出陳逸飛的故居,穿過小巷,我們來到了畫上的雙橋。
遠遠望去,橋和映在水面上的倒影形成了一個圓,很有特色。我喊著哥哥急匆匆地走去,臨近時細細觀察發現:橋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像極了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又稱為“鑰匙橋”。難怪游客們都喜歡在這里拍照留念。
沿著石子小路,深巷的兩邊散發出濃濃的香味。我努動著小鼻子,循著香味來到了一家鋪子前。當地人告訴我,這是名小吃襪底酥。說到這當地小吃,你們就不知道了吧!讓我這個小吃貨告訴你們:橢圓形,扁扁的,穿著黃色的衣裳,這便是它的樣子;芝麻味,蔥香味,海苔味還有我最愛吃的椒鹽味,這便是它的味道。趁著剛出鍋的熱乎勁兒咬上一口,外酥里嫩,口齒留香,簡直是人間美食。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八
暑假,我和媽媽隨旅行團一起來到了中國第一水鄉——昆山周莊。
走進周莊就好像走進了一幅畫——小橋、流水、人家。清清的河水在周莊里縱橫交叉,一只只小船載著游客緩緩向前,村民們穿著古典的碎花衣服,在河邊唱著悅耳的民歌。河邊的楊柳飄浮在水面,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水景畫。
周莊有許多的小橋和香氣四溢的萬三蹄。有雙橋、福安橋、外婆橋……其中最為著名的雙橋又名鑰匙橋。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又名鑰匙橋。
不論走在周莊的哪條街道,都會有肥而不膩,肉質鮮美的萬三蹄(豬蹄)。為什么豬蹄叫做萬三蹄呢?它還有個優美的傳說。
啊!周莊你猶如一朵浮在水面上的睡蓮,你的美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九
“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如果在中國找一個最古色古香的小鎮,毫無疑問,那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
今天,爸爸駕車帶我們來到美麗富饒的周莊。
我剛走進門,只見一座小廟引住了我的眼球。黃燦燦的墻,紅通通的瓦,不時有幾位老人拿著蠟燭進去燒香,為自己兒女祈福。我也好奇,進去瞧了瞧。只見,在正前方,我看見一尊金佛像。他雙眼緊閉,盤著雙足,走進他的身邊,似乎能聽見輕輕地念經文的聲音。
接著,我們繼續往里走。沒過多久,便看見了座小石橋。我小心翼翼地走了上去,只見石縫與石縫之間有兩到三厘米的縫隙,我的腳不禁抖了一下,便扶住橋邊的石塊向遠眺望。這一望,我才明白原來周莊是由一座一座小石橋連起來的,那波光粼粼的小溪倒映出小橋清晰的倒影。不時有位老伯伯撐著小舟,用那惹人喜愛的江南小調唱出委婉動聽的小曲,十分另人陶醉。
最后,我們來到舉世聞名的張廳。剛跨進門檻兒,自己仿佛成了小古人。我好奇的四處張望,只見雪白的墻,烏黑的瓦,老式的窗框,還有那推動時會發出“咯吱咯吱”響的棕色大門。整個流覽了一遍張廳,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大”!里面有接客的客廳,有女主人接見客人的房間,還有小姐窺探外花園的長椅,有自家出門的小船,還有傭人居住的場所,餐廳……可見這是一戶大官宦人家!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
中國也有一處景被中外游客稱為:“中國威尼斯”,這就是江蘇水鄉——周莊.夏日的一天,水鄉周莊,很是漂亮的一個地...
今天是我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位于昆明市西南,四周環水的水鄉??周莊。周莊原名貞豐里,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是典型的江南古鎮,有著獨特的古樸民風。“水”當然是這里的一大特色。碧水環繞著整個周莊,“井”字形的河道從古鎮中穿過,把古鎮分割成了一塊塊“格子花”,河道又把古鎮與鄰近的湖水連接了起來,給人們一種“巷在水中,鎮在湖中”的感覺。微風吹拂著,那些岸上的石橋、房屋、綠樹和藍天在靈動的流水中映出了一個個飄動的倒影。
有水必有橋,“橋”是周莊又一特色。僅宋、元、明、清幾代建的橋就有十幾余座。這些造型各異、千姿百態、縱橫交錯的石拱橋跨越在河的兩岸。
走在狹窄的小道上,沿著的盡是一座座粉墻黛瓦的江南古宅,古樸典雅。在這些古色古香的住宅中,周莊的“廳”更是名不虛傳。有張廳、沈廳……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廳。
周莊的水、橋構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的畫卷,真乃是人間仙境。難怪島過周莊的外國人個個稱周莊是“東方的威尼斯!”有位畫家曾說過:“黃山集中國名山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的確,周莊是一種古樸厚實的美,周莊的美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美。
悠遠的歷史,給古鎮造就了諸多勝景。著名建筑學家羅哲文盛贊周莊“不但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周莊之美,首先在水,兩橫兩縱的河流在此形成“...
早就聽說蘇州的周莊是一座典型江南小鎮了.國慶節假日里,終于有幸一睹她的風采.乘船沿河而來.兩岸的景色從光怪陸離的繁華都市漸漸變為玲瓏安謐的田園風光.登岸后,便...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一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周莊之旅游記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在古老的蘇州城邊,有個恬靜的小鎮,名喚周莊。那里盛產魚蝦,廣泛種植水稻,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那里以舟代步,很少看到寬敞的路面,卻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船家,舉著一根半長的篙,戴著斗笠,穿著蓑衣,哼著家鄉的小調,在熙熙攘攘的.船群中悠然地穿過……。那年有幸,與媽媽一同目睹了這一片古色古香、與世隔絕的“中國威尼斯”。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周莊之旅!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二
劃也就擱淺了。大約八點多,爸爸意外的接到了幾位叔叔阿姨的電話,說是去周莊。太好了,我們一陣高興。
雖然國慶第一天就陰雨連綿,可是絲毫不影響人們出游的興致。來到周莊,一片熱鬧的景象,天依然下著雨,但來來往往穿梭不斷的行人和川流不息的車輛依稀可見.
始建于1086年的周莊,宛如鑲嵌于上海、蘇州、杭州之間的一顆明珠,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些須舟渡,全鎮億河成街,橋街相連,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以保存眾多的明清建筑享譽海外。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的吳地文化孕育了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及風土人情,獨特的人文景觀,樸質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江南水鄉的杰出典范.
周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單榮獲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列獎。吳冠中譽為“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游人所至,無不流連忘返,陶醉纏綿。
首先,我們在導游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貞豐街,貞豐街是一條古色古香,
物美價廉的城鎮老街,走在中間,望向兩邊,攤上有手工精細的羅絹扇,光滑圓潤的大珍珠。還有外臭里香的臭豆腐,其實臭豆腐是由一種特殊材料泡制而成,然后再炸制成臭豆腐,別看臭豆腐表面臭臭的,但里面還含有許多有機物質呢!一路走來,不斷有許多東西沖刺著你的眼膜,讓你一飽眼福。
萬三流放邊疆,在這段時間,被賣給張姓人家,改名玉燕堂,俗稱“張廳”。作為富貴人家的府宅,張廳雖然經歷了5百多年的風雨滄桑,但氣派依舊,走過門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綠意盎然的天井,兩側的廂房,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受到損害,結實的石柱,華貴精致的雕刻,不難看出張廳惜日的風采。大廳寬敞明亮,里面的紅木家具,張燈結彩,迎賓送客。尤其是墻上的一幅對聯引人注目,“轎從門前進,船自家中過。”仔細參透,這副對聯十分正確地形容了張廳的獨特風韻。
游玩了張廳,接下來我們該游沈廳了,沈廳是沈萬三后代沈成仁所筑,沈廳是一個典型的“前廳后堂”結構。前后屋之間都是由過街樓和過道閣相接而成,形成一個環通的道路,時屬同類建筑物只罕見。最后一間屋,排放著沈萬三的銅象,他面前放著閃閃發光的聚寶盆,從四面八方來觀賞的旅客仔細觀祥著這座象,有的人拿出硬幣投進聚寶盆,說是投進聚寶盆的人就能發財,這可真有意思,其實人們投硬幣,就是為了在生意場上拿一個好兆頭,能不能發財,都是由自己的勞動決定的。出了沈廳,我們接下去乘烏蓬船,來周莊不坐烏蓬船你等于沒來周莊,坐在船上,兩岸柳條依依,一陣微風吹過,柳枝搖曳,仿佛妙齡少女輕柔的長發,緩緩飄起。船婦搖著擼,在船上唱著周莊小調,讓人不忍開口打破這副寧靜的畫面。
周莊還有許多小吃,有阿婆菜、白絲魚、蝦糕、萬三蹄磅等等,吃一口讓人回味無窮,怎么樣,嘴讒了吧,那就來周莊吧!
這就是周莊。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三
一陣秋風把我送入水鄉古鎮———周莊。
走進周莊,一眼就看見幾座形狀各異的石拱橋。遠遠望去,石橋像一條條白玉腰帶,系在河水那柔軟的腰間;又如一個個單峰的駱駝的背,從正中突然向空中隆起。這幾座拱橋都是用石頭堆砌成的。沿著石階走上橋去,往橋下一看,湖水清澈,明靜。橋下的半圓形的孔和水中倒影連。
起來,宛如一輪滿月。
水中的小船“嗖”地從橋洞里鉆出,蕩漾出一圈圈的波紋。船槳濺起的水花,好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翡翠。
順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我們來到了那一座座具有濃郁江南水鄉韻味的園林。
園內,那玲瓏精致的亭臺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水廊,還有大假山、古戲臺、玉玲瓏等古代園林的杰出作品,仿佛是一幅獨具匠心的水墨山水佳作。那繞著園墻屋脊建造的雕龍,鱗爪張舞,雙須飛動,好像要騰空而去似的,更令人感嘆不已。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從房屋中間穿過,在太陽照耀下,波光粼粼,發出耀眼的光芒。
天漸漸暗了下去,太陽紅著臉落山了,再見了,古色古香的周莊。
昆山的周莊是一個精美的特色小鎮,它是一個響譽中外的江南水鄉。
周莊之美,首先在水,周莊的水清澈見底,不知名的小魚在湖里歡快的游蕩,一條條載著游客的觀光船在湖面上來回穿梭,穿著古時衣服的船夫在船上唱著古老的船歌,看著兩岸的風景,聽著這悠揚的歌聲,給人一種穿越的感覺,仿佛回到了明朝。
周莊的古典體現在了沈萬山的府邸,沈萬山以富有和精明著稱,這座面積2000平方米的七進院落,從布局和建筑風格上來講,都十分精美臨水就勢、深宅大院、古色古香,而院中《西廂記》等古典戲文磚雕,其刻工之精、構思之巧,都足以使人贊不絕口,導游的一則故事充分的體現了沈萬山的精明,有一天,皇帝到了沈萬山的家里,因為到了吃飯的時間,沈萬山就盛情款待,其中的一道紅燒豬蹄很合皇帝的味口皇帝就問這菜名,因為皇帝姓朱,所以聰明的沈萬山靈機一動說這菜名叫萬山蹄,萬山蹄由此而來.
周莊的橋、周莊的建筑無不透露出歷史的美,故人的聰慧。
周莊--我夢里的水鄉。
大年初一剛起床,就聽大人們在討論:“今天去周莊玩……”
“周莊好玩嗎?是什么樣的景色呢?”我心里不停地想著,以前聽爸爸說過,那里是一個旅游的好地方。
九點多鐘,伴著漸漸散去的霧氣,我們出發了,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從爺爺買的地圖上看介紹,周莊位于蘇州的昆山市,是以“小橋、流水、人家”為特色的一個水鄉小鎮。
周莊里的景色十分迷人,那兒的房子都是古色古香的,墻是潔白的,瓦是烏黑的,黑白分明,那兒河流四通八達,河上來來往往的小木船,和不可缺少的古老的石橋,構成了一幅迷人的畫。
穿過古牌樓,我們一面欣賞美麗的風景一面往前走。不一會,我們就不知不覺地走到了著名的青龍橋,聽導游說是因為皇帝來過,所以有了這個橋名,坐在橋上,看著河里來來往往的小木船,真的是讓人覺得這景色美不勝收。
坐船欣賞兩岸的風景是我覺得應該最好選擇了吧。我們一家人八十元租了一條小船,在船上有一點晃悠,就像坐在搖擺椅上,還挺舒服的哩。船在狹小的河道里行走著,我們一邊欣賞著兩岸的風景,一邊聽著那劃船阿姨唱的動聽江南小曲。
周莊不僅有好看的風景,還有許許多多的特產,最有名的是顏色誘人、香味撲鼻的“萬三蹄”。
天下第一水鄉——周莊真是名不虛傳,令我大開眼界。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一家和干媽一家來到了有“天下第一水鄉”美稱的周莊。
周莊不愧為“第一水鄉”。這兒的街道不寬,兩條街之間就是水,居民們都傍河而居,一出門就是水,河邊,總能看見有人在洗衣服、刷鞋。周莊水多,當然橋也多:太平橋、雙橋、富安橋、青龍橋、外婆橋……一座又一座的橋,讓人目不暇接。其中最有趣的是雙橋,兩條河連在一起,兩座橋也連在一起,一座橫的橋,一座豎的.橋,連在一起,頗有一番水鄉的風情。
我們參觀了鎮內的古宅——張廳和沈廳。
張廳為明代建筑,前后六進,大小房間70余。從正廳至后花園有長47米,專供下人走動的“備弄”,箸涇河穿屋而過,盡顯“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的水鄉奇景。
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沈廳。聽爸爸介紹,房子的主人叫沈萬三,爸爸還說他是我們的老祖宗,非常偉大。走進屋子,我和爸爸認真地看沈萬三故事的連環畫,沈萬三竟然和明代的皇帝朱元璋是朋友。
周莊到處都是買萬三蹄的店,據說一個故事叫《萬三蹄宴》,講的是,一次,朱元璋到沈萬三家去做客,吃飯時,桌上有一道菜是豬蹄,朱元璋問他這叫什么?沈萬三不能說這叫豬蹄,因為朱元璋姓朱,吃了豬蹄不就等于吃了皇上嗎?于是,他就說這叫萬三蹄,言下之意,您是君,我是臣,您吃了我沒關系。
啊,周莊,真是美麗的地方!
剛進周莊,便像進入了明清字畫的世界。木制小樓緊湊地排列,樓前掛著店家招攬生意的小旗和紅燈籠。一條小河隔開兩岸,翡翠色的河水漾起微波,輕輕怕打著岸邊的石塊。路也是石板鋪成的,窄窄一條小路,卻將周莊通了個遍。走著走著,前方總是會有一座連接道路的小橋。橋中最絕的當然是雙橋,兩座小橋的造型不同,相連之后卻非常別致。游客們一面紛紛在岸邊拍下雙橋,或者與雙橋合影留念,一面贊嘆這對奇特的雙橋,感慨古代工匠的智慧。還有橫跨兩岸的拱形太平橋,從橋洞中遙望遠處的景色,隱約看到前方碧樹垂陰,青瓦白墻的人家比比皆是,美極了。
漫步于如畫的周莊,你就感受到濃濃的江南韻味。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在如此靈秀的小鎮中,周莊人自然心靈手巧,勤勞智慧。小到一件絲織品、一把油紙傘、一幅刺繡,大到一件仿紅木裝飾品、一艘木船,或是一盒襪底酥、一塊麥芽糖、一只萬三蹄……每個上面都帶著江南靈動的韻味,那是周莊特有的古典氣息。
周莊的人更有韻味。從表演節目的阿公阿婆,到散步路上遇到的儀仗隊,周莊人熱情好客。還有那一邊撐船一邊唱著船歌的老船娘,那踩著紡車的織女,那埋頭刺繡的繡娘,那撫琴淺唱的琴娘……“姑蘇十二娘”的風韻真是傾國傾城。當然,還有路邊擺著“阿婆茶”小攤的阿婆,泛著紅光的臉上一直掛著親切的笑容,和她聊天,像是遇到了家人一樣。周莊的生意人隨和親切,融合在江南美景中,讓游客也不覺得拘束,盡情享受美景就好。
身在周莊的那些令人陶醉的日子,至今都令人難以忘懷。
周莊位于蘇州城東南30多公里處,是一個典型的水鄉古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雖已經歷了九百多年滄桑,卻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情韻。
猶如一朵浮在水面上的睡蓮的周莊,它的美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泛起一葉扁舟盡情地蕩漾在一條條水巷中,春風夾著柳葉的香氣拂過臉龐,看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小船輕搖,綠影婆娑,一派“吳樹依依是水流,吳中舟楫好夷游”的迷人景象,看著路旁江南女子窈窕的身影,任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傳人耳鼓,天堂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吧!
不久,夜幕漸漸降臨,火似的紅霞把整個小鎮染成了一片血色,古色古香的店鋪上了門板,人去街空,一片靜寂,在河邊漫步,走過小街,穿過小橋,或凝視寧靜的水面,或仰看天際點點繁星,或傾聽屋里傳出的隱隱歡聲笑語,放縱自己的遐思,盡情地享受小鎮的這片寧靜,也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今天早上,伴著蒙蒙細雨,我和媽媽坐上車去周莊游玩。雨滴在玻璃上,好像在歡迎游客的到來。
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周莊,今天我也有幸目睹。天霧蒙蒙的,周莊正盡情享受大自然賜予的淋浴。“井”字河上,悠悠蕩蕩地漂著幾只小船,靜靜的。嘩嘩,一只小船出發了,槳在河里慢慢地擺動,水面上波光粼粼,船在河面劃過的痕跡,馬上被涌來的水填平了。游客們坐在木船上觀賞古鎮風光,聽著美妙的音樂,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看!在綠陰掩映下,有名的雙橋出現在游客眼前,兩座橋巧妙地聯袂而筑,交叉連接,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頗像古代的鑰匙。我走上了這巧妙的雙橋。往常,我只能在電視中看到這詩情畫意的小橋流水,而今天我不僅看到了它,還撫摩到了它。它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呢!我心里怎能不感慨萬千!
下了雙橋,我踏上了古色古香的青石路。不知怎么了,每邁一步,我都倍感親切,仿佛步入時光隧道,回到了明清時期。
我正興奮地走著,突然,眼前出現了一座很大的庭院,門檻邊寫著“沈廳”。這是“敬業堂”,它有兩千余平方米。“這是我們家的好多好多倍哩!”我暗想。沈廳是前廳,后堂是江南民居建筑。正廳有松茂堂,前有三軒帶廊,后有屏風廊,廳內有許多畫,堂樓內還有沈萬山的塑像,真漂亮。
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我戀戀不舍地回了家。那天是我最快樂的一日游。
周莊是國家五a級的景區,位于昆山市周莊鎮。那里面有很多小景點比如張廳、沈廳、迷樓等等。這里還有很多美食,比如“萬三蹄”、“萬三糕”、巴魚。在里面還可以坐船來看周莊美景。
周莊里面的“萬三蹄”非常好吃,這個“萬三蹄”在周莊里面到處都有賣的,那個蹄很大,吃的時候要用骨刀把肉切開,骨刀就是從萬三蹄中抽出來的一個很像刀的骨頭,用骨刀切萬三蹄是他們當地的一種傳統習慣喲。周莊還有一種魚叫巴魚,這種魚很像河豚魚,但不是河豚,吃起來味道不錯,滑滑的很軟。
吃完飯,我們去坐船游周莊。一艘船可以坐八個人,我們和別人合坐了一條船,在船上我們從窗外看到了很多美景,有漂亮的小橋和小船,還有清澈的溪水。這種船叫烏篷船,我猜是因為船頂上的藍花布得名的吧。船上的船娘唱著地方小調兒,慢慢地劃著船緩緩地向前走,在船上坐著呀,一搖一擺的,再加上小風一吹,那感覺真好。
坐完船,我們要去看張廳和沈廳。張廳里面有許多的小房間,還有條小溪,還有一個小池塘,小溪上還停著一條小船,這叫船從家中過,轎從門前進,這是張廳最有特色的景色,說明他們家很有錢,地方很大。沈廳占地兩千多平方米,大小房間共有一百多個,里面有兩塊大石頭,一塊石頭是天氣石頭,可以預測天氣,晴天的時候石頭很干燥,下雨的時候就會很潮濕,另一塊是很像貔貅的石頭,據說摸了它會給你帶來好運,我摸了很多下,希望能給我帶來好運氣,哈哈。
周莊古鎮很好玩,你們也可以去看一下哦,萬三蹄和巴魚真好吃,我還想再吃一次呢,周莊的夜晚據說很漂亮,因為家家戶戶門前的紅燈籠都亮起來了,不過我是白天去的,真可惜,下次我一定要晚上再去看看!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周莊游玩。
午飯后,我們乘車趕赴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欣賞“轎從前門進,船從家門過”的美景,感受江南水鄉那古樸、明潔的幽靜。
登高遠眺,也許是觀看周莊全貌最好的方法。我們登上周莊的瑞光塔,塔高九層,站在塔頂向遠處眺望,整個周莊便盡收眼底。周莊像一片荷葉,四面環水依靠著淀山湖,一座座古屋、一條條街道和河流縱橫交錯;如織的游人、白色的墻面和灰色的屋頂交相輝映,“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如夢如幻的電影場景之中。
走下瑞光塔,穿過狹長的街道,我們來到周莊的重要景點——張廳和沈廳。這兩家可是幾百年前的名門大戶,透過雕梁畫棟和一件件古色古香的紅木家具,我仿佛看到了古代達官貴人們奢華的生活,更感慨于勞動人民的智慧。
接著,我們來到了雙橋。聽當地人說,這兩座橋分別叫“世德橋”和“永安橋”,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兩橋聯袂而筑,交叉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
離開雙橋,我們到了周莊“井”字形河道上。河面不寬,狹窄處僅有四五米,但彎彎曲曲的河流宛如一條綠絲帶,飄蕩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我們乘坐的游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悠蕩蕩,清風徐來,水波不驚,在船上聽聽船娘的吳歌小唱,看看遠處山光水色中默默地靜立著的木屋,別有一番情趣。船緩緩地在古鎮恬靜的街巷里穿行,我們恍若走進了人間仙境一般。
啊!周莊那水、那橋、那宅,猶如一幅繾綣的畫卷,讓我回味無窮。
水鄉周莊,很是漂亮的一個地方。在那個古香古色的古跡里,一條小河蜿蜒在淡雅水墨之中,小船穿梭其間,船夫船娘悠揚的歌聲是原始的,不沾染一絲塵世的渾濁,我不知不覺便醉在那一腔清亮之中。
周莊是秀麗的,風景如畫,小橋或曲或直,有的小巧玲瓏,有的莊嚴大氣,古樸又不失風韻。橋下千年不歇的河水靜靜地流淌,仿佛流過我的心田。河邊柳枝垂地,清風微拂揚起絲絲飄蕩,明亮的綠點綴在黑白相間的小鎮中,一種無法言喻的美就那樣撞擊進我心底最柔軟的位置,浮躁不安的心猛的就沉靜了。
周莊是古樸的,此所謂“古鎮周莊”,入眼的都是黑瓦白墻的建筑,歷經百年的滄桑卻風華依舊。在張廳、沈廳里轉悠,設計精巧的樓閣,裝飾精美的家壁,奇思妙想的機關裝置……那是古代大戶人家的住宅,我依稀看到了當年沈萬三的意氣風發。但若是身在其中,不由得便感受到了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的:“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本就是一個煙雨朦朦的地方。溫婉的江南孕育出了一個小家碧玉的貞豐澤國。幾百年的歷史風韻沉淀在一彎遙遙小鎮,古樸風雅。沉醉在漁舟唱晚里的才子郎俊就在此吟詩作對,把酒臨風而心曠神怡。巧笑倩兮的佳人閨秀在此余留一串串銀鈴般的淺笑,箜篌古箏錚錚作響;玉簫竹笛悠悠揚揚,那一雙巧手便奏出了周莊的婉約。
我獨愛雨中的水鄉,將那雕龍畫鳳掩映在細雨霏霏之中。隔著一簾的水霧,凝望佇立在霧中的古鎮,煙雨朦朦中黑瓦白墻,被暈上了一層柔柔的嬌弱。雨濺溪流,點點漣漪淡淡的化開,畫下一幅留人醉的周莊細雨圖。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四
北京是我最向往的城市。第一次來時,是在奧運會的時候,當時我八歲,對北京的印象只是盛大的奧運賽事和鳥巢場館,其它的對我幾乎沒有留下什么印象。這次利用四天國慶假期,爸爸帶我來到了北京,想到這一次我要在北京過一個難忘的國慶節,隨飛機的緩緩下落,我忍不住了望窗外,對期待的繁華大都市說一聲----北京,我來了。
我來到了北京海淀區北大東口,眼前的景象讓我不敢相信,這是北京嗎?普通的馬路,普通的建筑,還有好多的商人在外面擺攤做著各樣的小買賣。時時傳來“兒”話音很重的北京腔告訴我沒有錯,這就是北京。原來北京也不全是繁華的.。第二天早上,桌子對面坐著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操著北京腔,很熱心主動與我們搭訕,告訴了附近的旅游路線,給我留下了北京人很好的印象,熱情、接納八方來客,這讓我心里很舒服。
我們來到了北大校園,校園很大,也很整節,學生很少,可能是放假,到處都是拿著照相機參觀的人。整個校園還不如說是一個公園,到處都有景點。我們來到了北大的“未名湖”邊,湖水像是乳白色,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別有一番滋味。就在,湖邊不遠處,有一個殘疾人在簽名售書。他告訴我們,在十年內他寫了十本書,自己相繼賣出了八萬冊。心底不由的佩服他,很欣賞地買下他的兩本書。
一天晚上,在胡同里找到一家賓館,一覺睡到天明,早晨起來拉開窗簾,發現樓下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平房,一棟緊貼著一棟,中間間隙很小,后來才知道,那就是四合院,一個院子里能住下好幾戶人家呢!這才老北京的風貌。
北京之旅很快就要結束,熱心的小伙子,殘疾的作家,古老的四合院以及許多北京見聞,伴隨我度過了難忘的國慶節。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五
跟著爸爸媽媽去旅游就是爽,這次我們總共去了三個地方,上海、周莊和南京,那里有好多好玩的。
首先是上海,去上海要先找酒店,我們到上海的時候,是哥哥來接我們的,已經給我訂好了酒店,然后我們就開始了游玩,因為去的地方太多了,我也記不清到底去了哪些地方,不過,那些地方真的很好玩哦!
在上海玩了兩天,我們又去了江南水鄉周莊,在去周莊之前,我們已經在網上預訂了酒店,那個酒店有兩間是有陽臺和秋千的,但是就剩下一間了,于是我們預訂了一間有陽臺和秋千的和一間沒有陽臺和秋千的,我們一家住的是有陽臺和秋千的,姑姑她們住的是沒有陽臺和秋千的,我們從酒店出來以后,發現整條街都是賣吃的、喝的、裝飾品和服裝等,我們逛完了一整條街。大概晚上八點的時候,我們坐上了一條小船,開始游覽整個周莊古鎮,晚上的周莊真的好漂亮,劃船的阿姨給我們介紹說,周莊古鎮一共有十四座橋,橋上爬滿了綠色的植物,像是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
第二天,我們離開了周莊古鎮,踏上了去往南京的列車,在南京有座夫子廟,夫子廟的幾條街全都是小吃店、和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店,于是我就去了那里。可是妹妹太懶了,一步路都不愿走,我爸爸只好掃了一輛共享單車,把妹妹抱到車前面的框里,然后推著她走。我也想偷個懶,我對爸爸說:“爸爸,你讓我坐在車座上,你推著我和妹妹好不好?”沒想到我爸爸同意了,就這樣我們一直走到了夫子廟。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太快,一轉眼就到了回家的日子,我真的有點戀戀不舍的感覺。
上海,再見!周莊,再見!南京,再見!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六
八天的快樂旅程很快就結束了,想到明天要與這美麗的周莊告別,心中總會泛起一點點不舍。說來奇怪,在家中做作業的八天與本次寫生的八天時間一樣,但怎么覺得待在家里的時間是過得那么慢,那么無聊,而與伙伴們在一起的時間卻過得飛快呢?我倚在床頭,百思不得其解。不用照鏡子,就能感覺到自己現在的表情一定很搞笑。“哎,干嘛呢?”張雨歌拍拍我的肩。“哦,沒事,我正在想些事呢。”“你可真是多愁善感。”她開玩笑道。不一會兒,周鈺霏與高宇軒也起床了。我們趕緊刷牙洗臉,到樓下集合。
老師說這次我們的目的地是雙橋。說到這里,我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副經典的畫面,我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以前。記得兩年前,我也曾來過周莊寫生,不過那時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在畫畫時,耳畔響起了孫導甜美的聲音:“雙橋也稱鑰匙橋,這個名字有兩個寓意,一是把雙橋與水中的倒影連起來,就像是一把古代的鑰匙;二是雙橋就像是一把真正的鑰匙,開啟了周莊通往世界的大門……”無意中,我已走上了雙橋。撫摸著粗糙的欄桿,眼前也浮現了兩年前的一幕幕感人情景。“夢涵,你站在這兒干嗎?快點回去,老師分工了。”陶老師不知什么時候站在我的身后說。“哦。”我胡亂地應了一聲,回到了大隊伍。老師幫我們分好工后,就去胡同里批發特色小吃與紀念品去了。我們一邊哼歌一邊畫畫,別提有多有趣了。因為這是我們寫生中的最后一幅畫,所以大家畫得都很努力,不僅效率高,而且速度也不慢。
中午,出現了一點點小問題。吃完飯后,我們四人去小鎮買紀念品,沒想到回來時小組中的五人都不見了。我問了問付老師,結果她也很吃驚。沒辦法,只好自己回賓館了。在路上,我們遇見了她們五人,小組九名成員總算湊齊了。可因為導游不在,走著走著大家卻忘記了回賓館的路。我們只好硬著頭皮向前走,結果離賓館越來越遠。直到走了二十多分鐘后,大家才覺得這樣走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于是派我向商店的老板問路。回到賓館,我看了看手表發現一共耽誤了一個多小時,也就是說大家多走了一個小時的路程。
下午,我們在南湖舉行了聯歡會。內容精彩極了。各式各樣,令人眼花繚亂。
快樂的一天又過去了。我閉上眼睛,默默地想:我愛你,周莊,你給我帶來了假期中最難忘的日子!
周莊之旅游記大全(17篇)篇十七
周莊,是一座江南小鎮,它享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名。去年,我們去了周莊,領略了不一樣的江南風情。
在周莊水鄉,那兒的河流四通八達,河上有來來往往的小船,構成了恬靜、自然、清新的`美好景象。伴隨著河水流淌時“叮叮當當”的聲音,我們來到了雙橋。聽當地人說:雙橋又稱鑰匙橋,這是因為雙橋通過湖面的倒影和橋本身形成了一個圓,所以稱為雙橋。走在橋上,如同鏡子一般的河水,水中映出的白墻灰瓦,如詩如畫的青山,構成了一幅賞心悅目的水鄉圖。河岸兩邊纖柔的柳絲,隨風擺動著,有時竟大膽的輕撫著游人的臉龐,此時此刻仿佛一切煩惱都消失了,只留下了平靜的心情。
周莊水鄉是充滿了古韻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劃船這一項活動。我和爸爸、媽媽立刻來到坐船的地方,很快,我們就坐上了船。在船上,當地人給我們唱著動聽的民謠,船隨著民謠的節奏,左右搖晃著。船慢慢行駛,人靜靜觀賞,如同在水墨畫中游覽一般。
現在,我一看到這些古香古色的風景圖片,就會想起周莊水鄉,它早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